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羅漢現通喻菩薩益生德  (共一集)  2007/10/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17-1847集)  檔名:29-106-00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大科第五段「喻況玄旨分」,看第二段別辨二十種大喻,我們看第一小段。第一小段有三首半偈頌,「明聲聞現通喻」,比喻菩薩自在利益眾生的大德。

  【聲聞心住八解脫。所有變現皆自在。能以一身現多身。復以多身為一身。於虛空中入火定。行住坐臥悉在空。身上出水身下火。身上出火身下水。如是皆於一念中。種種自在無邊量。彼不具足大慈悲。不為眾生求佛道。尚能現此難思事。況大饒益自在力。】

  這三首半的偈頌,前面都是說阿羅漢,阿羅漢的神通自在,只有末後一句比況菩薩,『大饒益自在力』這就是菩薩,法身菩薩。何況菩薩?這意思就是這樣的,阿羅漢都有這樣的神通,何況菩薩。首先經文裡面跟我們講的,『聲聞心住八解脫』,阿羅漢,我們常常在經論上讀到,祖師大德也常常告訴我們,阿羅漢在佛弟子當中可以說是初入門的弟子。還沒有登堂入室,菩薩登堂了,法身大士這才入室。也就是說我們用三種障礙來講,諸位好懂,執著沒有了,於世出世間對人、對事、對物都不執著,這是入門,這是阿羅漢。如果更進一步能把分別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不再有分別心,這登堂。最後再把妄想放下,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就入室了。我們用這個三個比喻,入門、登堂、入室,你就知道阿羅漢在佛法裡面的地位。他確實是拿到學位了,好像現在念書,阿羅漢是學士學位,有學位了,菩薩是碩士學位,諸佛如來是博士學位,這些名稱確實是學位的名稱。

  名稱凡夫有,對凡夫講有這三個名稱,對阿羅漢講也可以講三個名稱,向上去沒有了。那就是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還有個名稱,他不就起心動念了嗎?所以這名稱是對凡夫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沒有名稱。所以見性之後,也就是說你放下妄想之後,名都沒有了,這個相,相是隨眾生之感而應,雖有相不再執著相。現相絕不是自己的意思,眾生有感自然就反應,這個實在講很難理解,我們不容易懂。從初住以上到如來的果位,究竟果位,四十二個階級,四十二個階級不但不著相,連念頭都不生。《金剛經》前半部是講離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後半部是講離念,「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連念頭都沒有了。由此可知,那四十二個階級,是在十法界、是在六道裡面眾生有感,佛菩薩示現,現相。他所現相跟我們凡夫一樣,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以佛身出現,菩薩、祖師大德都是以我們一般身分來出現的,種種身相不相同。他有沒有一個念頭這是我、我有的相?沒有。

  實在就像江本博士水實驗,在顯微鏡裡面看到結晶不一樣,我們眾生有感,給這杯水上貼上個愛字,這是感;我們在顯微鏡看到它的結晶非常之美,那是它應。這個應是自然的,法爾如是,它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更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佛菩薩應化在我們世間,我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要是知道他就是凡夫了,知道不就起心動念了嗎?不就分別執著了?所以說他也不知道,這是真的。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出那個境界,怎麼想也不想出道理;你不想,不想就全知道了,你就能體會到。所以佛法上說「有念知之」,有念頭你知道,沒有念你就不知道,這是凡夫。「無念無知」,阿羅漢、辟支佛二乘無念無知,為什麼?他沒有慈悲心,『彼不具足大慈悲,不為眾生求佛道』。知是什麼?知是智慧。凡夫那個知不是智慧,那個知是聰明,叫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無念而知」,四相沒有,四見沒有,他什麼都知道,這是佛菩薩。他為什麼?自性本來就是知,要知道那個智慧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本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我們今天迷失了本性,就是本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什麼?我們本來是明,知就是明,明沒有了,一動念頭就沒有了。所以古人講的話有道理,「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心就覺悟,一心就是佛。一念就是凡夫,因為那一念起來速度非常快,念才起來,分別、執著跟著起來。雖然有先後次第,但是你決定看不出它有先後次第,好像同時起來的,因為它速度太快了。在佛法裡叫它做「無始無明」,你要記住,「無始」兩個字是沒有開始;不是說很久遠,沒有法子想像的,不是那個意思,就是現前這一念。為什麼?在佛法裡面告訴我們,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就是當下這一念,我們當下一念迷。第二念,第二念又迷,念念都是迷而不覺。你要記住,念念迷而不覺,念念那個迷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的,只可以說是相似相續,相似,沒有一個念頭是相同的,但是它相似。

  所以,我們很難發現它是假的,它不存在,它是幻有,它不是真有。有妄想分別執著它自然就現相,那就是能量變成了物質,物質現象是這麼來的。如果念頭沒有了,這現象就沒有了,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佛經常用夢做比喻,你看作夢那真叫一念不覺,夢境現前也是這麼個道理,道理非常相似,夢境現前,一醒過來,夢境就沒有了。佛告訴我們,十法界六道三途就是夢境。十法界裡面一半,天道以上美夢,人道以下惡夢,這是事實真相。因此阿羅漢他只放下執著,妄想分別沒有放下,三德密藏他只得一分。這一分什麼?就是自在神通變化,自在解脫。他只得個解脫,而且解脫不圓滿,就這麼大的能力,並不圓滿,法身、智慧完全沒有。我們讀了之後就無限的羨慕,六道裡面四禪、四空天比不上。

  現在我們看經上講的「聲聞心住八解脫」,阿羅漢稱為聲聞,是聽佛說法而悟道的,所以從聲聞,聽佛說法。這個八解脫,解脫是從果上講的,因叫「八背捨」,修八背捨成功就轉成八解脫。背是什麼?背是背棄,捨是放下。你背棄的是什麼?你捨棄的是什麼?佛在此地也是略舉幾條,會學的人所謂是聞一知十、舉一反三,這個道理要懂。你看第一條它說的「內有色相外觀色」,你心裡頭有色相,這色相是執著;心裡頭沒有色相,外面就沒有色相。這先著了色相,所以你看外面的色相,現在怎麼樣要把它放下。「先觀自身不淨,皮肉脫落,但見白骨有八色光明」,這就叫我們來觀察,觀,這是觀想,那你就去想。

  今天早晨彭林教授來訪問我,他告訴我最近在河南看到一個古墓,墳墓,他說有個豬頭是玉雕的,很大、很重,打開之後下面是個棺材。當然這個總是有幾千年,古人的,看到中國古代的藝術。棺材裡面這個人已經是白骨,骨頭了,皮肉完全沒有了,身上帶了許多首飾,從頭到腳,都是些珠寶,陪葬的,那個東西都在。從這些藝術品裡面去看,中國古時候的工藝就達到很高的水平。這就是佛讓我們去想,如果你有經驗看到這個,你就想一個人死了之後,時間久了肉沒有了,皮沒有了,只剩一副骨頭,你就會把身放下。前幾天還有個人告訴我,在中國西北那邊,農村裡面很貧苦,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丟下老人跟小孩。聽說有這麼一家,一個老人,一個小孩,老人死了沒有人知道,不曉得有多久。去看那個老人,那個老人也留了一副骨頭,小孩沒有人照顧,餓死了。年輕人顧自己,把家忘掉了。所以佛教我們修不淨觀,身體沒有一樣東西是乾淨的,是能夠長時期保存的,不可能。我們想人斷氣之後,一、二天身上就發臭氣,叫屍臭。神識離開身體之後,身體就會腐爛,時間久了皮肉就沒有了,留下白骨,這都是事實真相。叫你了解色身,不要留戀色身,不要執著色身,無我相是這樣修出來的,常作如是觀,這是講身。

  下面三句是講心,妄想。「又以欲界貪欲難斷」,貪欲裡面就包括貪、瞋、痴、慢、疑、惡見,全包括在這裡頭,難斷。「復以不淨觀觀於他色等」,你看先叫你觀自身,然後再叫你看別人。我如是,人亦如是,翻過來,人如是,我亦如是,沒有兩樣。你才能夠把身心放下,這個心就是貪瞋痴慢的心,放下,放下之後你就脫離欲界。脫離欲界你就在初禪,「位在初禪」,這初禪到色界天了,你能夠把財色名食睡都看破。在這段裡面你違背,就是違背欲界的貪戀色身、貪戀五欲,這是第一關。你不放下你就不能往上提升,放下之後你就向上提升,則到初禪,色界天。這個地方的放下,在大乘教裡面講它是暫時的放下,並不是真的放下,暫時放下。如果真放下他就證果,證什麼樣的果?初果,小乘初果。初果細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跟初禪、二禪所講的都相似。

  初果聖人他不執著身是自己,這個功夫產生效果,身不是自己,我相破了,四相只要有一個破,四個都破了。我相不可得,人相也不可得,眾生相不可得,眾生包括外面境界,眾緣和合而生的。壽者相是什麼?壽者相是時間,時間也不可得,也是假的。《金剛經》上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是菩薩,什麼地位菩薩?《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雖然位次很低,他的境界也不過是初禪,但是什麼?他跟凡夫不一樣,跟初禪天人不相同。初禪天人是定功伏住,不起作用,這個修行人他真斷了,這個背捨他真斷了,真的放下,所以他證的是位不退。他跟初禪天人不一樣,初禪天人會退,初果跟大乘《華嚴經》上所說的初信位的菩薩他不會退。三種不退第一種位不退,他不會退轉,他只會向上提升,在這個位次上。這裡面講的全是禪,學禪的人他學觀想,常作如是觀。

  我們念佛的人要不要修這個?念佛人不要修這個。念佛人修什麼?念佛人修念佛,身心世界不要去想它。為什麼?你要想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不是這個身,這個身不能帶到極樂世界去,這你一定要知道,這個身要捨掉。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金剛不壞身,你生到極樂世界,你得的身相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具足相好。四十八願給你講的,你得的身是紫磨真金色身,是你怎麼想也想像不到的。所以我們時時留戀這個身,那我們自己的真身就永遠不會現前。我們自己真身是佛身,確實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對於這個身,當然你還是要照顧它,借假修真,不要太過分。太過分的時候,你對這個身就有貪戀,那就變成麻煩,變成累贅,你去不了。在這個世間你的壽命到了,如果你過分愛惜你的身體,你也不會去投胎,不是六道輪迴嗎?你不願意去投胎,為什麼?你愛惜你的身體,那變成什麼?叫守屍鬼。就是你的中陰身老是盯在你墳墓裡面,捨不得離開身體。當然他不會永遠守住,也許守個幾年他明白了,也許守個幾十年,確實有幾十年的,這麼一種情形,我們不能不曉得。所以,常常要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真的能放下,真的不要再執著了。這是八條裡面第一。

  第二「內無色相外觀色」,這跟前面就不一樣了。前面是內有色相,通過第一個背捨,他到第二,提升一級,他內無色相,不再執著色相,但是外面還是有色,外觀色。「為入二禪,已滅內身色相」,這個滅不是說身相不要了,不是,沒有執著身的念頭,就是不再執著內身色相的念頭,沒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沒有,給諸位說,人就不生病了。你就曉得初禪還會有病,不小心的時候,到二禪不會生病了,為什麼?生病是身他才有病,沒有身哪來的病?總記住佛陀一句重要的教訓,「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有身你才有苦,你有念頭你才有憂喜,有苦樂憂喜的受,這是三界眾生的受。這是真正有行、有功夫的人,他到二禪,這是已滅內身的色相。

  但是下面說「又為欲界貪欲難斷,猶觀外色不淨之相,位在二禪」,這是講地位。前面是為入二禪,你要做這樣的功夫,這是真正在修行。我們對於自己的色身,對於許許多多的貪欲,真的是此地所講的難斷,難斷要斷。此地所講的,多半是小乘所修的,大乘人修行不一樣,為什麼?大乘人心量大。雖然是凡夫,他有慈悲心,他有為眾生的心,他能將自己的福報捨棄,幫助需要的眾生。這是大乘修行跟小乘修行不相同的地方。

  我們要怎麼修?從前我在初學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布施,歡喜布施。念念當中都記住幫助眾生,特別是現前眾生,太苦了。什麼原因苦?我們現在明白了,迷失自性,不明瞭諸法實相,苦從這裡生的。然後你就曉得,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要用什麼方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所作所為、所學所教的那就是。要教化眾生,這是真正的無量功德,真實功德。我們看中國、外國古聖先賢真正覺悟了,他在這個世間選擇哪個行業?全是選擇教學。教學這個工作是覺悟人幹的,沒覺悟的人他不會搞這工作,為什麼?這個工作收入很微薄。不像現在,現在是國家訂上制度,教職人員他定的有薪資,從前沒有,民國以前都沒有。

  所以,一個教書的,一個醫生,這是非常清高的職業,只有付出,沒有爭取的,只有自己付出。別人報答你是隨意的,富裕的人家多送點供養給你,逢年過節送點禮。貧窮人家,甚至於完全沒有能力來供養老師的,老師還是要教;貧窮人家付不起醫藥費,醫生還是要幫他治病。所以,這兩種人在社會上是受人尊敬的,受大眾愛戴的,因為他們真有愛心,真正是為了救人,不顧自己,從前舊社會跟現前不一樣。大乘佛法裡面他懂得,他用的方法跟這個不一樣,自己沒有積蓄,有多少捨多少。可是一定要知道,這也是法爾如是的業因果報,愈施愈多,果報是這樣的。你施財得財,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愈施愈多,但是怎麼樣?愈多愈施。要學釋迦牟尼佛、要學祖師大德,絕對沒有積蓄,不可以積蓄,為什麼?迫切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在現代的社會,現在社會的特色是科學技術,如何利用科學技術幫助眾生覺悟,這就跟諸佛菩薩走同樣一個方向,同樣一個目標,這是正確的。除這個之外,扶貧、救濟是附帶的,主要一定是從教育下手,目標那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沒有錯誤。

  再看第三段,「淨背捨身作證,已棄外色不淨,但於定中練習八色光明,淨如寶色,樂漸增長,遍身怡悅,位在三禪」。所以三禪是六道裡面的極樂世界,三禪人最快樂的,為什麼?他得到清淨心;換句話說,他的功夫可以做到以身示現為大家做好樣子。所以世出世間法,不在知解,在篤行,你要真幹才行;你知道很多,理解很多,自己沒有去做,這不行。不但不能幫助別人,也沒有辦法自己得真實受用;而且實際上講,自己得真實受用,自然就幫助別人,這個道理要懂。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會真幹。

  學佛從哪裡學起?古時候祖師大德教我們,從持戒做起。世尊在入滅之前告訴我們,佛不在世,我們認哪個做老師?佛沒有指定人,佛只是叫後世學佛的弟子們,「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為什麼以苦為師?你能夠放下色身,你能夠放下貪欲,道理在此地,所以叫你以苦為師。以戒為師那是基礎,那是根本,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之後煩惱才能夠轉過來,轉煩惱為菩提。慧不開轉不過來,定,定能伏煩惱,慧能轉煩惱。給諸位說,不是滅煩惱,煩惱滅不掉的。自性裡面的功德,怎麼會滅得掉?這個道理要知道,就轉變了。你看法相唯識家所講的,轉八識成四智,如果八識斷掉,四智沒有了。只是轉變,轉八識成四智,轉煩惱成菩提,是這麼個道理,沒有智慧轉不過來。

  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學來的,學不學沒關係,這個道理我們現在很清楚。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樣子,他去求學,學了十二年;惠能大師給我們做樣子沒有學,沒念過書,一天沒學過。所以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佛在《出現品》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是你本有的,不是學來的。只是現在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障礙它就變質,變成什麼?變成煩惱。有定功把煩惱伏住,它不起作用,伏久了智慧就開了,知道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學來的。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戒律重要,不可以疏忽。戒律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如果你輕視《弟子規》,你這個戒永遠不能成就。沒有戒,定慧永遠沒有指望。聽經聽得再多,那不是真智慧,那就是祖師常講的知解之徒。你對佛法聽得多,你研究很多,你知道,你了解,你自己絲毫受用都得不到。每天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生煩惱,還是妄想分別執著,絲毫都沒有減少,那有什麼用處?真正的功夫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這是真話不是假話。人家拿著經去向他請教,他說我不認識字。你不認識字,你怎麼懂得意思?他說懂得意思跟文字不相干。這是真的,懂得意思是智慧,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懂,不需要研究,不需要學習的,得真受用。他心永遠是清淨的,決定不起分別執著,這是菩薩。如果再更進一步的話,根本就沒有起心動念,那是佛,那比菩薩高。菩薩的智慧就了不起,何況佛境界!所以我們一天到晚練,練什麼功夫?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說參禪,禪堂裡參什麼?就是參這個。或是用觀心,或是用參話頭,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用這個功夫。

  你懂得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曉得原來念佛堂也是用這功夫,念佛堂把我們全部精神意志都集中在這一句佛號上,除這句佛號之外一個妄念不生。它跟禪有什麼差別?完全沒差別,理論、方法都相同,但是念佛比參禪殊勝,殊勝在哪裡?參禪不到一定的境界不得利益。念佛功夫差一點不要緊,它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生到極樂世界去,有這個好處在裡頭,這是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所以佛在《大集經》上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念佛就是無上深妙禪。佛說的話我們相信,不懷疑,你這一句彌陀才念到底,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要懂得不能夾雜。所以古人講念佛的三個條件,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二六時中就是一句佛號,除這句佛號什麼都沒有。那有人問,我有重要事情要辦事情怎麼辦?我不思考能辦事嗎?確實你真正到心地集中的時候,智慧現前,無論臨時什麼事情發生,你處理得比別人高明,為什麼?你是智慧處理。別人憑想像,那還是分別執著在處理,分別執著處理往往有後遺症,為什麼?你沒有顧及到,所以掛一漏萬;智慧處理,它是圓滿的,他處理得非常好。

  所以這一點是在疑字上,所以講不能懷疑,我們懷疑是什麼?我們對佛陀教誨信心不足,你才常常有疑慮,有懷疑、有顧慮,信心不足。真信,沒有懷疑,沒有顧慮,你只去做,決定正確。真做,自己真誠到極處能感動別人,惡人都會變成好人,這個道理就跟夏威夷那份資料裡面講的完全相同。你看夏威夷土著給人治病,那個病是中國人所講的疑難雜症,嚴重的精神病患,沒有人願意接近。土著跟他治療,根本就沒有接觸病患的身體,只是在另外一個房間裡面,對著病患的病歷。就像我們佛門裡念佛給他迴向,道理是一樣的。他自己念是用念佛的功夫,他不是念佛,他是念「我很抱歉,我對不起你,我很愛你」,他念這個。不斷的重複念,念上幾個月,那個病人好了,這什麼道理?他講得很清楚,把自己真誠的愛心念出來。「我很抱歉,我對不起你」,這是懺悔、慚愧心,這個心念出來就產生效果。這個心要是念不出來,就沒有效果,這裡有道理,不迷信。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什麼時候會產生效果?念到一心不亂,那個迴向力量就大了。自己念佛的時候還夾雜妄念,平常還有私心,還有貪瞋痴慢,效果就不彰,看不到效果,只能說念比不念好,真正效果太小了。所以,自己修成了才真正能夠感化別人,自己真的能夠做到我們常常說的兩句話,「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你做事情你就放心了。為什麼?沒有良心的人、壞人,貪欲很重的人,你去拜託他做事情的時候,他對別人不善,他對你善。為什麼?你的力量感召他,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個力量很大。你為什麼做不到?頭一個你懷疑「這個我做不到」,你是真做不到,我給你做證明你真做不到。我怎麼敢給你做證明?就是憑著你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如果你說「我真做得到」,我也給你做證明,你確實能做到。我憑什麼?憑你的信心。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這裡是講功德,信心,堅定的信心是所有功德之出生,能生無量的功德。所以不信不行,頭一個要相信。

  他能夠把內外都不執著,因為三禪還是色界天,對著外面的色不再放在心上,心地不沾染。那你就想到初禪跟二禪對於色界還有喜愛,三禪的色比二禪更殊勝,他沒有一點點貪戀,清淨心現前,沒有貪戀,就沒有分別執著,他到這個境界。所以性德裡面的歡喜,歡喜是性德,它不是外面的刺激,不是對外面的貪愛,不是的,內心自性裡面的歡喜心現前了。孔子所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內心的喜悅,不是外面,與外頭境界不相干。佛法裡面講法喜充滿,這個法喜、常生歡喜心是性德,這時候法喜現前,遍身怡悅,這位在三禪。

  第四小段是「虛空處」,這個小段是色界跟無色界交叉的地方,是第四禪也是四空定的空無邊處定。「虛空處,盡滅一切色想,一心緣空,與空相應,位在四禪。」在這個境界裡面再向上提升,他就入四空定,所以這是在交叉的地方。盡滅一切色想,這個一切色,色是指物質,內是我們的色身,外是物質的世界;這個滅要知道,不再執著,分別執著都沒有,這叫滅盡。不是外面境界沒有了,你的身沒有了,不是;你身還在,外面境界也在,就是不再分別執著這些事情。心跟空相應,我們通常講空靈,心空的時候叫靈明,與空相應,位在四禪。它跟四空定空無邊處相應,因為什麼?一心緣空。功夫深一點的,他就從四禪入四空定,四空定第一個就是空無邊處定,就入這個境界。

  第五個「識無邊處」,這是四空定裡面的第二定,第二層,「捨虛空處,一心緣識,與識相應,位在四空」。識是什麼?識是神識,也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我們世間俗話稱為靈魂。佛在經上講,人到世間來投胎誰先來?識先來。走的時候什麼東西最後走?阿賴耶識最後走。識離開身體,這個身體才真正叫死亡,跟我們醫學上講的不一樣。醫學上現在覺得人斷氣了,呼吸沒有了,心不跳,就宣布死亡了。實際上佛講,識沒有離開,只要識沒有離開,身體不壞,識一離開身體馬上就壞了,身體就有味道,有很不好聞的味道,識離開了。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人的神識從什麼地方離開,與他一生行業有關係。如果他從頭頂上離開,他不墮惡道,從頭頂上離開多半是在天道。從胸口離開的時候,這就是他的暖氣,識是能量,它有溫度,識沒有了,溫度就沒有了,人就變成冰涼的。所以你就試探一下看,他別地方都涼了,頭頂還沒有涼,頭頂還有點熱,他是從頭頂走的。頭頂走生天道,這是好相,往生淨土的都是從頭頂走的。從胸口(心口)走的,人道;從肚臍走的,畜生道;從膝蓋走的,餓鬼道;從腳心走的,摸摸最後腳心熱的,地獄道。佛這樣說,就有人真這樣去試探,好不好?不好,不要去試探。為什麼?他沒有走,你去摸他,他有感覺。他感覺得痛苦,痛苦他就變成怨氣,瞋恨就起來,一瞋恨他馬上墮落。

  所以佛告訴我們,人在斷氣之後八個小時,最好不要碰他,不但不要碰他身上,他臥的床都不要碰。你在邊上照顧,也要離開床有個幾寸的地方,都不要碰它,讓他很安詳的走。至於他身體僵硬、柔軟是他走時候的心,如果他走的時候很害怕,貪生怕死,他的身體會很僵硬。如果他走得很自在,對身體沒有留戀,很自在走的,他身體柔軟,就是走的時候一點恐怖都沒有。這些常識都應當知道,特別是幫助助念送往生,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他在臨終的時候,就是斷氣之後八個小時,最安全的是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這是最安全的。不要哭,不要哭哭啼啼,就是一句佛號幫助他,不要跟他講什麼任何開示,講開示、誦經、念讚都不可以,都是擾亂他;就是一句佛號幫助他,叫送往生,這就對了。

  這是講神識,他與神識相應,我們今天講與靈魂相應,靈界。靈界就是四空天,他不要身體,身體是色法,有身體很不自在。連我們中國老子,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老子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他說我有最大的憂患,是什麼?因為我有個身體,沒有身體多好。所以,沒有身體在六道裡面叫高級凡夫,真的四空天是高級凡夫,他沒有身。他有沒有離開苦?佛說他沒有離開,他有什麼苦?他有行苦。苦分三大類,苦苦、壞苦、行苦,我們欲界這三種苦統統有,到色界天,苦苦沒有了。苦苦就是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個八種苦,色界天人沒有了。因為他有色,有色這個色會壞,到色變壞的時候他就有痛苦了。但他痛苦的時間並不長,只是在壽命到的時候,所謂五衰相現前,面孔光彩沒有了,身體會流汗,衣服會骯髒,這個時候他就曉得他壽命快到了。總在壽命到七天,這個七天的時間會出現這個現象。在這個以前這些現象都沒有,永遠沒有衰老的現象,身體沒有流汗的現象,衣服沒有骯髒的現象,天衣,它不染灰塵。所以色界天人有壞苦。

  無色界天人他沒有身體,他也不需要宮殿,這是我們講靈界,所以他沒有這個苦。行苦是什麼?行苦就是他這個境界不能永遠保持,到他壽命到的時候這個境界就沒有了,不能永遠保持,這叫行苦。那我們現在人在這個世界,我們沒有辦法永遠保持年輕,這是行苦。就是說你一天比一天衰老,你沒有辦法把它止住,這個苦叫行苦。壞苦那是最容易現的,年紀愈老,身體樣樣都不好用了,走路沒有年輕那麼樣的健壯,頭髮也白了,牙齒也掉了,這叫壞苦,身的壞苦。居住環境,房子住了幾年要修理,不修它也壞了,這也是壞苦。所有的東西用久了它都會變壞,這是壞苦。

  苦苦裡面,就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這是內;外面就是你求不得,你的希求達不到。冤家對頭,不願意跟他見面,天天碰到,讓你生煩惱,怨憎會。愛別離,喜歡的人不常在一起見面,喜歡的東西常常也遇不到。這些都叫做苦苦。真的是上至帝王,下至凡夫走卒,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避免,這三苦、壞苦沒法子避免。捨了身,色相統統捨掉了,這些苦全都沒有了。所以識無邊處,四空天只有行苦,苦苦、壞苦都沒有,這受苦是最輕的,可是還是有苦。所以佛說三界統苦,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法華經》的比喻說「三界火宅」,好像你住的房子一樣,失火燃燒起來了,還沒有燒到你而已。

  再往上去一層,這是四空定裡面第三層,「無所有處,捨無邊識」,他連識也放下,「一心緣無所有,與無所有處相應,位在四空」。四空是第三層,無所有處。我們細細想想,執著真放下了,分別有沒有放下?他還有個無所有處,你就曉得分別沒有全放下。什麼都不分別了,還有個「無所有處」,這個道理要懂得。你再說一說,他的識是不是真的沒有了?只可以說對自己的靈魂、神識看得淡薄一點而已,沒有轉識成智,轉不了。就是說他只是用定功把分別執著控制住,暫時不起現行,沒有真正的斷掉,真正斷掉那就不一樣,這是講四空天人。可是修行人也經歷這個位次,經歷這個位次是什麼?根性比較差一點的阿羅漢。根性利的,他不通過四空天,他在第四禪就有能力超越四空天,他出了六道就到聲聞法界去了。阿羅漢裡頭有鈍根、有利根,鈍根要通過四空天,利根不需要,這邊講修行人。不修行的人他是伏住,修行人在這個地方真的他控制住了,而且這個地方定功不斷在向上提升,全都是修定。到無所有處他不能住,一住在無所有處他就不能提升。

  再往上提升,「非有想非無想處」,我們常講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四空定最高的,非有想非無想。「捨無所有,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與非有想非無想處相應,位在四空」,這是四空天最高的一層。再往上去就是第九定,到這裡是第八定,四禪八定,這叫世間定。再往上提升,執著才真的放下,對於三界六道裡頭的執著統統沒有了,這證阿羅漢果。

  第九定,「滅受想,受想即上能緣之心」,「上」是前面所說的,能緣之心,是什麼心?受是執著心,想是分別心,受想是能緣,能攀緣的,境界是你所緣。「謂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厭患此心散亂,入定休息」,不再用這個,「盡滅受想諸心,位過三界」,超越了,三界就是六道,證阿羅漢果,他得自在。

  「修此背捨觀時,發無漏智慧」,無漏智慧是小乘的無漏智慧,不是大乘的。「斷三界見思惑」,思惑是什麼?惑是迷惑,思是思想,三界六道裡的錯誤的想法。見惑是看法,初果就斷了錯誤的看法,到四果阿羅漢,錯誤的想法斷掉了,也就是你的看法、想法決定沒有錯誤。所以,佛在經教裡頭一再的告訴我們,沒證阿羅漢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我自己怎麼想怎麼想以為是對的,全是錯的。證得阿羅漢之後,佛說你的想法、看法是正確的,不是錯誤,沒證阿羅漢之前不行,這個我們要知道。那我們怎麼辦?隨順佛陀的教誨就對了,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我都遵從佛陀教導,這就行了。

  佛陀教導的很多,佛教給我們很多理論、方法,有矛盾、有衝突的,這個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佛無有定法可說,佛說法是因人不同、因事不同、因處不同、因時不同,他怎麼會有一定的?因此我們的學習,修行的學習要一門深入,不要搞多了,多了可能裡面佛講的有衝突、有矛盾,那就把你的功夫全破壞了,你不知道依什麼好。只要你修一部經,你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他就會成就。所以你掌握到原則,修行沒有別的,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就如此而已。我們選擇淨土法門,那是無比的希有,無上的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利益無邊,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法門,這跟八萬四千法門不相同。所以是希有因緣,我們要信得過,專門依淨土經教修行。

  淨土經教現在有五經一論,依一門。自古以來,依靠經典最多的,絕大多數是依《阿彌陀經》,成就不可思議。我們今天提倡的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理論、方法完全一致,完全相同。為什麼把《阿彌陀經》換成《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對西方極樂世界介紹非常詳細,你容易產生信心,道理在此地。如果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懷疑,佛說的我就相信,我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依《阿彌陀經》就行。《阿彌陀經》簡單,經文短,容易受持,所以就行。甚至於就依一句六字洪名,不用經典也行,同樣有無比殊勝的成就。這些道理都要懂得,決定沒有懷疑,才能成就。

  末後這段說,「修此背捨觀時,發無漏智慧,斷三界思惑,證羅漢果時,則轉成八解脫」。前面這是修因,到證果的時候,阿羅漢,一般祖師大德常說的,阿羅漢得半個解脫,不是圓滿的,半個解脫。法身、般若他完全沒有,因為他只是斷了執著,於三界,我們常講對人、對事、對物不再有執著,入佛門了;才入佛門,真正的佛弟子,這不是假的,這入門的。

  我們來看經文,聲聞心住八解脫,『所有變現皆自在』,這是顯神通,這個神通是什麼?受用,他的德用。雖然妄想沒斷,分別沒斷,執著斷了,沒有執著。沒有執著你要曉得,分別跟妄想比我們都淡了很多,沒有我們這麼嚴重,很淡薄,但是他有,所以他智慧不能現前,法身不能現前。四聖法界我們也講得很多,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底下舉幾個例子,『能以一身現多身,復以多身為一身』,這個我們舉個例子。唐朝時候,印度有位法師到中國來弘法,也住了不少年,想回去。這個法師在中國法緣很殊勝,有很多信徒都希望給法師餞行,請法師到家裡面來應供,法師答應了。每個人來請他都答應,到第二天去吃飯的時候他每一家都去了,但是這些信徒並不知道,都很感動,法師很看得起我,今天到我家來應供。到第二天在十里長亭送行的時候,一群人,好多人都送行,各個人都很歡喜,法師給我面子。那個人說不對,昨天在我家。那個說明明在我家,怎麼會在你家?這麼一串通,才曉得他分身,同時應供五百個化身,五百家,他有這個能力。到十里長亭送行,他多身又變成一身,看他一個人,他在應供的時候能夠到每一個家去應供,這是說他有分身。

  我們凡夫沒這個能力,阿羅漢就有這個能力,實在講這個能力不只阿羅漢,三果就有這個能力,三果有神足通。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明的,初果,六種神通初果有得兩種,天眼通、天耳通。所以你自己修行功夫有沒有到家,自己知道,如果你真的證初果,天眼開了,眼睛看沒有障礙。我們在十一樓上課,往下面看看十層就透明的,每一層你看得很清楚,完全沒有障礙,天眼開了。天耳也開了,人家說悄悄話,在第一層說悄悄話,你這兒聽得很清楚。但是怎麼樣?要作意,就是你要注意,不注意聽不到。這點就像阿羅漢,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的,光目女母親造很多罪業,她自己想像當中,依照佛所說的一定是墮地獄。她遇到一個阿羅漢,要求阿羅漢幫助她,看看她母親的狀況。阿羅漢要入定,入定他才能夠看得到,不入定他看不到,這就是要作意。他有這個能力,有天眼、有天耳。

  到二果斯陀含,這個能力又恢復兩種,他心通、宿命通。他心通是別人起心動念他知道,宿命通是什麼?知道過去自己生生世世,曉得。現在外國用催眠,讓你回到過去,你能說出來,二果斯陀含不需要用這些方式,他只要一入定他就知道。三果多一個神通,神足通,這個變化像這裡面講的統統是神足通,阿那含就有了,阿羅漢就更不必說。三果阿那含就有這個能力,有分身的能力,有變化飛行的能力,他到哪裡去不要交通工具,有這個能力。

  『於虛空中入火定』,入火定的時候你看不到人,你只是看到空中有火球。『行住坐臥悉在空』,你看到這個火球的移動,那個多半是什麼?多半是在飛行,所以他不用交通工具。他一入定,你就看到一道光,他要到很遠的地方,這光就走了。那個速度就快了,我們知道光的速度很快,如果從我們香港到美國洛杉磯,用光的速度一秒鐘都不到。因為光的速度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我們這裡到洛杉磯一萬公里,三十分之一秒。他在那裡一入定,你看到光,那邊就到了,三十分之一秒他就到了。那邊看到一道光下來,再看下來是一個人,你會看到這種境界。所以這一句是講的什麼?講他飛行自在。火表能量,現在科學家知道這個道理,我們人是物質的身體,如何能把物質轉變成能量,速度就快了。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再把能量又恢復成物質,科學家曉得這個道理,能與質互相轉變,但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現在用了個很笨的方法,把物質化成能量,再就收不回來了。化成能量就變成原子彈,爆發之後不能再收回來,不能再把它恢復原狀。三果阿那含有能力,不需要任何儀器,這在科學上講得通,這是佛經上講的現代物理。

  下面這也是個表演,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者是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他能表演這個現象給你看,這是說自在。他怎麼會變的?『如是皆於一念中,種種自在無邊量』,他的變化是無數量的。《西遊記》裡面的小說描寫孫悟空,孫悟空只有七十二變,跟聲聞不能比。聲聞的變化無量無邊,聲聞的神通、飛行自在超過孫悟空;孫悟空觔斗雲,打跟斗,那也很吃力。他這個不要,不需要,這個把身體變成光,變成能量,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能量馬上恢復,變成身體。這孫悟空做不到的,所以七十二變就不希奇。聲聞能夠有無量無邊的變化,這個變化的原理、依據,就是下面一句「如是皆於一念中」;換句話說,我們能夠到一念,這個能力就恢復。這個一念是一念覺,不是一念迷,一念迷是凡夫,一念覺是佛菩薩。他這個一念覺只有三分之一的覺,為什麼?他妄想分別沒斷,它還在。只是一念當中沒有執著,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曉得,他一念當中沒有執著,就有這麼大的能力現前,你說他多自在。

  下面兩句就說出來了,「彼不具足大慈悲」,大慈悲是菩薩。阿羅漢沒有大慈悲,阿羅漢也幫助人,有緣的人,他喜歡的人;他不喜歡的,他不幫助他。所以你求他,他幫助你,你不求他,他不會找你,真的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這是阿羅漢,這是小乘。不像菩薩,菩薩主動的,不需要你去求他,所以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眾生不要去請他,不要去求他,菩薩自動就來了。菩薩觀察你的根性,觀察什麼?你樂不樂意接受?你排不排斥?如果你排斥、反對他就不來;你不排斥,你能接受,他就來了;你要很歡喜的接受,他力量就大了。所以我們求佛菩薩加持,最重要還是自己,我們自己這方面具足的條件,佛菩薩是相對的加持。我們有一分信心他加持一分,有十分信心他加持十分,道理在此地,他的加持是對等的。我們自己沒有信心去求,得不到加持,這個要懂得。印光大師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就是你得一分加持,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加持,道理在此地。

  阿羅漢沒有大慈悲心,阿羅漢的慈悲是眾生緣的慈悲,法緣的慈悲可以說是少分,菩薩是法緣慈悲,他還是屬於眾生緣的慈悲。我們凡夫是愛緣慈悲,喜歡你,對你慈悲;不喜歡你,受什麼苦難,也不會理你,叫愛緣慈悲,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愛心。「不為眾生求佛道」,他是為自己,為自己求佛道,他不為眾生。不像菩薩,菩薩為眾生求佛道,我成佛幹什麼?成佛是度眾生的,教化眾生的。他沒有,所以他成不了佛,他為自己。像這樣的人,『尚能現此難思事』,像阿羅漢這樣的人,他能夠示現這些六種神通,具足六種神通,不可思議的事情,阿羅漢能做到。何況「大饒益自在力」,大饒益是菩薩,他對於一切眾生奉獻的、貢獻的,是最大、最豐饒的利益。這個最大、最豐饒的利益是什麼?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菩薩!阿羅漢怎麼能跟他相比?這是用阿羅漢的神通變化來比喻菩薩。你從阿羅漢你就能想到,菩薩的神通變化三十二應,這不是阿羅漢能做得到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所以從比喻裡面讓你去體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