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5吉隆坡幸福人生講座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集)  2005/10/21  馬來西亞吉隆坡綠野國際會議中心  檔名:52-141-0004

  大會主席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伉儷,諸位法師,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早上提到學習要有正確的立志,要有學一句做一句的力行態度,接著學習也重視它的先後次序。《三字經》上有一句很重要的經文,就告訴我們學習的順序,「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成就學問要從《小學》這本書開始學起,接著再深入四書五經。

  這本《小學》是宋朝朱熹朱夫子編的童蒙養正的教育,裡面都是教導兒童灑掃應對、進退之禮。這個根基相當的重要,因為它在長養孩子的善心,以及處事的恭敬心,勤奮的態度。這個重要性好比蓋房子,一定要先打好地基才能往上蓋,假如地基不穩,縱使樓房再高都很有可能會因為地震、因為大的風災而倒掉。閩南話有句俚語說到「樹頭站得穩,不怕樹尾做颱風」。就是樹的根一定要紮得很深,不然往後假如有風吹雨打,很有可能會連根拔起。當這個根基沒有紮穩,書讀愈多很有可能對他愈有害處。

  我有個親戚,她帶著她的小外孫女到我們家裡,進門以後,她對小外孫女說,我們來念英文給這些長輩聽。這個小女孩才四歲,確實英文也學得不錯。當外婆問她,蘋果怎麼講?她說apple,回應得相當的快。又問她,雨傘怎麼講?她說umbrella,接著又問了好幾個英文單字,她都是對答如流。突然這個小女孩反問了外婆一句話:外婆,書本怎麼講?外婆一下子被她這麼一問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回答:我怎麼會知道?這個小女孩馬上脫口而出,她說:外婆,妳怎麼這麼白痴!從一個四歲孩子講出來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她的內在對長者沒有恭敬心,而這些知識性的學習,反而增長了她的傲慢心。

  我們一直在強調知識、技能的學習,卻忽略掉假如沒有一顆仁慈之心,這些知識、技能學得愈多愈高,很可能會做出傷害家人、傷害社會人群的事情。這個本末先後,德是仁之本,知識跟技能是要讓這個本來運用,用這顆愛人、敬人之心,來成就利人利己的事情。我們假如不先紮這個德行的根,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德行的根不趕快紮,孩子很快會沾染上利害,沾染上很多不好的習氣。我們冷靜來思考,歷代禍國殃民者,有哪一個是沒有讀過書的?大半都是飽讀詩書。但是這些經典裡面的教誨並沒有內化成他的善良,反而是念得愈多愈想去爭名奪利,愈想自私自利。到頭來,搞得社會、國家很大的災難,這些歷史我們也不得不引以為戒。歷代這些禍國殃民者,像秦檜,整個文武百官有多少曾經是他的學生。像近代明朝的嚴嵩,他當宰相當了幾十年,但是卻造成整個國家很大的災害。

  我曾經到福州去講課,福州是林則徐先生出生的地方,福州人對林則徐先生相當的佩服。我去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剛走進去的時候,看到一幅對聯,上面寫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假如能夠利益國家人民,縱使他身體有所損傷、災禍,他也會義無反顧去做。確實在整個人生、官場的浮沈當中,林則徐先生並沒有因為被貶官而喪志。當他被貶到新疆、甘肅一帶,他依然抱持著那分愛民之心。他在當地所設計的水利工程,到現在隔了一百多年,還在利益當地的農業。

  而林則徐先生還做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宗銷毒品的壯舉。我去參觀的時候才了解到,這場燒鴨片的壯舉他是符合環保意識,不是用火燒,而是用物理的原理讓鴨片自然燃燒起來。這麼高的智慧,他是從哪裡來的?最重要的是那顆仁愛之心,就會促使他不斷去想方法,不斷去提升自己。林則徐先生在他人生的體驗當中,整理了「十無益」。當人生做了這十件事情,對人生沒有一點益處,而且是徒勞無功。從這十無益當中,可以給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示。

  第一點就提到「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所有古今中外的聖哲,他們都是從孝養父母開始教起。假如連父母都不孝順,常常拜神明也是得不到保佑的。第二點又提到「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在家庭當中就不懂跟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如何能夠在學校,以至於在社會當中,懂得去照顧、關懷別人?我們一個人很多處事的態度,它的根源都還在家庭教育之中。第三個他提到「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假如我們存心不善良,縱使住的是龍穴,住了兩年以後也會變成鼠洞,因為我們的存心會讓整個風水環境變化。一個乾乾淨淨的房間假如一個生活習慣很差的人住進去,很可能一天就搞得亂七八糟了。存心才是一個人吉凶禍福的根源,而不是在外在的環境上。

  而林則徐先生有兩句跟學習、求學問相當有關聯的話,提到「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假如他的言行舉止沒有孝心,沒有恭敬之心,縱使讀書也是徒勞無功。下一句提到「心高氣傲,博學無益」,當一個人起了傲慢之心,縱使他讀的書再多也是沒有幫助,甚至於只是常常瞧不起人。我有個朋友他是研究所畢業,有一次他的母親因為他一件小事做不好,就跟他說:你怎麼連這點事都沒有辦好?你要好好反省,這樣太笨了。結果這個朋友聽完以後,馬上跟他母親說,我都已經念到研究所了,你還罵我笨。諸位朋友,研究所給了他什麼?給了他不能接受別人的勸誡,不能反省為什麼這點小事我也沒有做好!

  當他有學過《弟子規》的話,他當下一定會跟他母親鞠個躬說道:母親,謝謝妳指出我的缺點。他一定會奉行「聞譽恐,聞過欣」,聽到別人的稱讚他覺得受寵若驚。為什麼一個人聽到別人的稱讚會虛心,會不敢承受?因為他明白他有今天的能力、今天的品德,都是父母以及人生過程當中師長、老師的提攜才有今天。而且做一件事情一定都是眾志成城,大家努力的成果,他明白這個道理,不敢居功。他心裡時時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成就這件事,絕不願意因為自己起了傲慢之心、起了輕率之心,而把原來應該做好的事情搞砸了。

  「聞過欣」,因為他了解一個人只有一雙眼睛,看得到前面,左右兩邊也很難完全看清楚,而後面更不可能看到。當他能夠聽到自己的過失很歡喜,那將有很多的親友願意做他第二雙眼、第三雙眼,甚至於是無數的雙眼,幫他看清自己的偏頗。有了這樣受教有地的態度,他的人生必然會遇到很多貴人相助。從林則徐先生這兩個提醒,我們一定要警覺到,要把《弟子規》這個德行的根紮得夠深夠廣。

  而學習第四個重點,要懂得學習的方法,方法就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一門指的是能掌握整個聖賢行持的綱領所在。確實因為《弟子規》的編排,它是依據孔老夫子在《論語‧學而》當中的一段重要教誨,「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七個條目,其實已經含攝所有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清朝李毓秀李夫子,他相當有智慧,他把朱熹朱夫子在《小學》裡面所提到做人最精髓的內容編成了《弟子規》。因為《小學》是宋朝的書籍,很多文字我們已經不大熟悉,而《弟子規》掌握了《小學》的綱領。而且又是在清朝的環境編出來的書籍,裡面每一句我們都看得懂,每一句我們都可以在生活當中去落實。確實,當我們了解到這本經典的殊勝,就會懂得要感恩,懂得要好好深入學習它。一門深入,這個深入包含著解行相應,了解以後接著要去實踐。在實踐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內化成我們的存心。比方《弟子規》裡面有一句經文,「緩揭簾,勿有聲」,當我們在揭簾子的時候不要太粗魯,否則會發出很大的聲響。當我們時時都能謹慎,不要發出聲響,就會體會到我們的每個舉動,應該都要考慮到是否有影響到他人的安寧。

  當「緩揭簾,勿有聲」我們時時能提得起來,你在公共場合,在餐廳之中,你會突然想到我的聲音是不是影響到他人的安寧。甚至當你晚上回來已經是深夜了,我們在開鐵門的時候,也會想到開鐵門的聲音有沒有去影響到他人。從這個存心就可以轉變成很多日常生活的行為、態度,以至於你到圖書館裡面看書,你走路都會放輕腳步。因為我們這顆替人著想的心已經內化了,而這句「緩揭簾,勿有聲」,就含攝生活許多的行為。當我們在使用這個用品都能保持不要粗魯,可以輕手輕腳,這個物品的壽命就可以用得很久。本來這個窗簾可以用十年、二十年,假如我們很粗魯,可能二、三年就壞了。常常在穿衣服的時候,我們也會想到這句經文,絕對不能很粗魯,很有可能就把衣服撐破。或者在穿襪子的時候,我們也會用比較溫柔的方法,把襪子先把它捆起來慢慢套上去;不要一下子穿下去就扯上來,這樣這些物品很快就會壞掉。

  當有解行相應的時候,我們的體悟就會加深、加廣,而這個深入也代表著要提升境界。《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提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意思告訴我們,我們現在大家是一起在學習,共學。而學完以後當我們走出這個禮堂,是否能遵照《弟子規》去立身處事,那就不一定了。共學是第一個階段,學了以後馬上能結合在處事做人當中,這個叫可與適道,可以走在正道當中,這只是第二個境界。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比方說我們現在在奉行《弟子規》,有一句經文「凡是人,皆須愛」,學了以後很想做。剛好跟你的親友溝通,希望他能重視他孩子的教育,用《弟子規》來教,講了半天他完全不能接受。這時候我們起了個念頭,「他真沒有福氣,算了,不把這個經典教給他了」。當我們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請問有做到立的境界嗎?可與適道,未可與立,這個立就是能夠屹立不搖,能夠時時都去奉行這個經文。這時候我們的愛心已經有減退回來,應該是要想起另一句經文,「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定是我們在存心上,以至於在講話的方式、還有講話的時機,不是很妥當,對方才不能接受。

  可與立,未可與權,一個人可以屹立不搖,這是第三個境界,還有另一個境界是懂得通權達變,不死守在經文的表面上。舉歷史的一些例子來做說明,孫臏跟龐涓是戰國時代的兩位人物,他們跟同一個老師學習。但是當離開老師的時候,一個非常的險惡,一個比較仁慈,所以學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可與共學,但是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我們看到唐朝有個災難,安史之亂。當安史之亂沒有發生的時候,這些讀書人也都是滿口仁義道德,好像都是走在正道之中。但是當安史之亂發生很短的時間之內,很多讀聖賢書的人統統都舉白旗投降。幸好唐朝祖宗有積德,有幾位忠臣死守、對抗這些亂臣賊子。其中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城,讓整個安史之亂的大軍沒有辦法向前,唐朝的軍隊才得以歇息、調整,之後才又收復失土。當安祿山抓住張巡、許遠的時候,很生氣,要叫他們投降,他們兩個都不願意。甚至於還用嚴刑峻罰對他,把他的牙齒都拔掉,他們還含著鮮血罵安祿山。我在想,安祿山在那個當下其實也是嚇得雙腿發軟。

  可與立,未可與權變,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從《弟子規》當中來體會。比方「父母呼,應勿緩」,當這句經文我們內化了,就能了解到我們對父母的言語,時時要保持恭敬之心,慢慢感受到其實對一切人都應該保持恭敬之心。上司呼也要應勿緩,老師呼也要應勿緩,這顆恭敬待人之心就開始延伸開來,這也是懂得權變。還有老婆呼也要應勿緩,當然這個呼也要依據《弟子規》來立身處事,這時候我們也要夫妻互相配合。小孩呼要怎麼樣?要不要應勿緩?你看現在很多小孩:奶奶,我口渴了。這個奶奶一聽到孫子叫她,高興得不得了,趕快畢恭畢敬端杯熱水,站在小孩的面前:孫子,趕快喝,不要噎著了。還在後面幫他拍拍背,這個學問就不懂得通權達變。

  一個人如何學會權變,根源就在他能否時時為對方著想;當我們能為對方著想,就了解到我們該教給孩子恭敬之心。所以,應該是我們呼,他要應勿緩,假如是他呼,我們應勿緩,他的恭敬心就不見了,增長他的傲慢心。像《弟子規》裡面還有提到「父母責,須順承」,父母訓誡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虛心、要慚愧的接受批評。但是假如今天你的父親有心臟病,然後他在罵你,愈罵愈生氣,這個時候你還要不要一直站在那裡給他罵?假如繼續站下去,可能到時候心臟病發就不好。這時候要懂得權變,趕快先離開,讓父親先消消氣。

  每一句《弟子規》當中其實都有學、道、立、權含攝在其中。像信的部分,「凡出言,信為先」,還有提到「話說多,不如少」,很多人聽到這句以後就說那我就不說話了,這就不懂得權變。比方今天你遇到這個朋友,想到交淺不言深,就跟他來兩句,提到《弟子規》的內容。但是你這兩句講完以後,他的雙眼發亮,正等著你講第三句,那你能不能說「話說多,不如少」?要懂得觀察緣分,緣分是動態的。而這個緣分不單是說他第一次跟你見面,這牽扯到這個人一生的善根,說不定他已經善根具足,這時我們要審時度勢去做。

  很多人在開會的時候就想「話說多,不如少」,沒講話。很多實際的情況假如不反應出來,很有可能讓團體的事情做得不好,不圓滿。所以真正要開口的時候,一定要盡心盡力把問題講出來。而真正「話說多,不如少」是等大家已經達成共識了,離開這個會議的門,就不能再發牢騷,不能再指責誰做得不好。因為在開會當中,我們建立了一個共識,是要把事情做好,在談的過程也是對事不對人。取得共識以後,大家一定要共同朝這個目標把它做好。

  當我們懂得在每句經文當中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這樣就能「德日進,過日少」。長時薰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求學問的重要方法。而長時是指時時刻刻都能用《弟子規》來自我觀照。古人常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古人三天不讀書,氣質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學習,學貴自知,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諸位朋友,我們幾日不讀書,氣質就會變化?這個就要有相當大的警覺性。我個人的體會,只要一天不讀經,一天不看師長的教誨,開始煩惱就會增長得很快,要伏住煩惱一定要做到長時薰修。當這個觀照的能力達到某種程度以後,我們就能時時醒覺到自己有沒有在正道之中。

  而學習還有最後一個重要的態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學習的內容不外乎倫常大道,這個倫常大道包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所有學問的學習都是要落實在這個倫常關係之中。當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有不好的行為,我們首先一定要自我反省,到底問題出在哪?父子關係是道,依循這個關係不踰越,去處世待人,就自然會流露出德行,所謂父慈子孝。而父有慈,子才有孝,這個慈是真正用智慧去愛小孩,而不是溺愛。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些經文確實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是否在看到自己孩子行為不妥之處,我們能馬上提起這樣的觀照。我常常會問家長還有老師,我們都是從事教育,我們清不清楚什麼是教育?常常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人可以答得出來。我們冷靜思考一下,假如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都已經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我們的心中對於教育都不是很清晰的話,請問在這些時光之中,我們在孩子的心田當中播下了哪些種子?我們卻播得不明不白。雖然播得不明不白,但是這些種子依然在發芽,依然在成長,結果現在已經到了收割的時期。你三年前、五年前給他的身教、言教,現在在發芽了。我們一看,長得不好,很生氣,趕快拿鐮刀把這些不好的稻子統統割掉,然後繼續站在一旁,等其他的種子長得好。有沒有可能長得好?除非我們種下的是正確、好的種子,它才有可能在往後的歲月當中長出好的結果。

  在《說文解字》當中告訴我們,什麼是教?「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在這句話當中已經點出來,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是以身作則。有一個媽媽,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一起照顧他的母親,因為她的母親吃了很多的苦頭,五十多歲就已經精神有點偏頗。他們幾個兄弟姐妹放下手邊的事業,統統搬到附近,然後盡心盡力來照顧他們的母親。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的母親精神恢復正常,現在已經九十多歲,還可以煮飯,還可以爬山。而這位母親她在五十多歲得了癌症,她的兒子正在日本發展事業,他是中國人。當她的兒子聽到母親身體已經出狀況了,很有危險,她這個兒子馬上所有的事業統統放下,趕回來全心全力照顧他的母親。後來他的媽媽已經做化療做到第九次,現在病情好轉得很快,跟正常人已經沒什麼兩樣。

  我們從這個事例當中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她的兒子可以不顧一切回來照顧他的母親?就是因為她的兒子從小就看著他母親對自己的外婆如此的孝敬,上行就必然下效。我到海口去,坐在公車上看到一個景象。有個媽媽左手拿一支甘蔗,牽著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是右手拿一支甘蔗。剛好我看到他的母親正咬著甘蔗往地上吐了一下,我瞪大眼睛想把整個劇情看完整,但是我的車子已經開過去了。在我的腦海當中,接著在上演這部電影,下一個情景是什麼?是她的兒子往他的右邊又吐了一口,然後就看到整個人行道當中擺了兩排甘蔗渣。確實,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下一代,不得不謹慎,甚至於是我們的一念存心都在影響小孩。

  我記得我在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回外婆家,坐著計程車。到半途的時候,司機技術比較不好,掉到水溝裡面去。那是水泥地的,把他的排氣管都撞歪了,後半段路途他那個排氣管是這樣一直搖搖晃晃開過去。到了外婆家,我的母親把計程車費付給了他,接著又額外拿出五百塊錢給他。在這整個動作的過程,沒有一句言語,但是在我的腦海當中浮現了一段文字。母親是因為感受到他們是靠勞力賺錢,假如這個月因為修理這個排氣管,很可能造成他整個家庭的經濟負擔。而我們的經濟算比較寬裕一點,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應該多幫助他。當我們為人父母做出跟德行相應的行為,你的孩子在無形當中會對你愈來愈恭敬,愈來愈佩服。

  這些事情都是在我從事教育過程當中慢慢浮現出來,才深刻感受,父母的身教、父母的存心,時時在影響小孩。當我跟我母親提到這件事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那天我剛好看到一位媽媽在對她女兒講話,她說:我看到妳就覺得很礙眼。我馬上用眼神跟這位朋友示意,我們出來一下。出來以後我對她說到,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聽過我媽媽講情緒化的言語,沒有講那種會讓對方聽了以後內心很痛苦的言語。當我們對孩子說「我看到你就覺得很礙眼」,這樣的孩子會有自信嗎?這樣的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無私的溫暖嗎?確實,要教孩子就不能發脾氣,發脾氣就不能教孩子。等脾氣比較穩定了,要教孩子再來教,不然一定會收到反效果。

  接著《說文解字》提到教育的「育」是「教子使作善也」。養子使作善也,這一句的核心字是在這個善字。我們懂不懂得什麼是善?有一個高中生跟他的老師說,他說:老師,我在學校(他是跟他學經典的老師說)幫同學買便當。老師聽了很高興,對他講你都懂得幫助同學。接著他就說:因為我去幫他們買便當,他們自己被老師處罰,不能自己去買。而便當是十五塊錢,我幫他們買回來,賣給他們二十塊錢,所以我可以賺五塊。諸位朋友,這樣教對不對?重利必輕道義!這個高中生還跑去問他的級任老師,說:老師,我這樣賺同學五塊,對不對?他的老師跟他講:感覺好像有點不大好,不過你已經付出勞力了,也應該賺這五塊錢。你看賺的都是災難錢,看到同學沒有辦法去買,趕快來賺這個錢。

  教育是如何來教他的善良,而不是利害,因為當一個孩子利害提起來,他的道義之心就很難再增長。而真正一個人人生的福分早就含在仁義之中,你處處替人著想,焉有不得到眾人扶持、愛護之理!但是假如我們只是為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到頭來很可能走向眾叛親離。有一個媽媽去買了一本書,這本書是講到如何教孩子理財。裡面就提到,你讓孩子拖地,可以給他兩塊錢;你讓孩子幫你洗衣服,可以給他三塊錢。她用了這個方法以後很高興,她說我的女兒本來很懶惰,一下子變得很勤勞。諸位朋友,有沒有效?我們要冷靜,愈有效的方法愈危險,因為老祖宗有一句名言,「欲速則不達」,愈快的方法往往就是用問題來解決問題。

  她後來過了一個禮拜又來找我們,她就說:蔡老師,出狀況了。我昨天很累,回到家裡跟我女兒講:女兒,衣服已經洗好了,你去幫媽媽晾起來,媽媽給妳一塊錢。她的女兒正在看電視,緩緩的把頭移過來,然後對她媽說:今天我很累,我也不賺了!家庭是教孝道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教付出的地方,不要讓家庭最後這一片淨土都被自私自利給破壞掉。

  我們在這幾天的課程,一直在強調人要有理智,要有智慧,有理智、智慧的人生一定是愈走愈輕鬆,而沒有理智的人生會愈走愈沈重。因為沒有理智,會下錯人生很多的抉擇,這些錯誤的後果我們都必須去承受,愈走愈沈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要從抉擇對正確的人生思想開始。我自己曾經接觸過一些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幸好我接觸這些理論以前已經先讀過老祖宗的經典,假如沒有先讀這些經典,我很難能夠去辨別是非,還有利弊得失。發現到很多的教育理論都是拿貓來做實驗、拿狗來做實驗,還有抓老鼠來做實驗,實驗出來的理論、結果拿來教人。諸位朋友,那人會教成什麼?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現在教出來的孩子比較像什麼?這都是結果,要把原因找到。

  我們有一位老師到了某所師範大學去演講,有一千多個準老師,以後要當老師的學子。當這位講課的老師提到,我們要把學生教成羊、還是教成狼?現在教育界很多人在那裡討論,要把孩子教成羊還是教成狼。當場發生一個很微妙的現象,有一邊的學生都喊「教成狼」,另外這邊的學生喊「教成羊」,好像在想誰喊得大聲就是對的。諸位朋友,要把孩子教成什麼?怎麼沒聲音!你看人顛不顛倒,這種對話假如在三百年前,真的會給人家笑掉大門牙。

  孟子在他的教誨當中,有段很重要的開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仁,懂得處處替人著想;人有義,懂得什麼事是自己的本分;人有禮,懂得時時恭敬別人,懂得謙讓;人有智慧,懂得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仁、義、禮、智才是人應該具備的德行。仁義禮智就好像人有兩隻手、兩隻腳一樣,假如人沒有仁義禮智就不是完整的人。而且我們的老祖宗對人的使命相當的重視,在《三字經》當中,「三才者,天地人」。人能夠跟天地並列為三才,也代表著老祖宗領會到,人是萬物之靈,人應該把天地無私的德行透過他好好來力行出來,這才不枉費我們當人的機會。我們冷靜來看看,仁慈之心我們教給孩子了沒有?

  在一場針對幼兒園的心理測驗當中有幾道問題,第一個問題提到,當你走在路上,剛好看到旁邊有一隻奄奄一息的小貓,又下著大雨。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這群幼兒園的學生,百分之六十一的回答是殺了牠,讓所有在場的老師以及這些心理測驗的人員非常的驚訝。而且這些孩子還把具體如何把這隻貓打死的方法都講出來,有的說踹死牠,有的說拿棍棒打死牠,還有的說拿電電死牠。諸位朋友,誰教的?應該不是父母吧!你們要趕快把兇手找出來,我們當父母,還有當老師的人,還要有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學習能夠像福爾摩斯一樣,常常能把原因偵察出來。兇手是誰?是電視。你看很多卡通動不動就把對方電得跳起來,然後傳來一陣笑聲,他怎麼會覺得這些動作是傷害對方?

  先入為主,所以往往現在很多青少年,犯了重大案件,他還糊裡糊塗。還有一個大學生長期打電玩,那些電玩都是打打殺殺,打到精神有點錯亂。去跟他的老師講,我覺得好像有很多人要殺我,他的老師覺得不妙,就請他的父母來把他接回去。還沒等到父母接回去,這個大學生已經在學校附近的巷子裡持刀瘋狂殺人,砍了七個人,死了兩個。你看,這些錯誤將造成他一生無法彌補的過失。教育就像昨天師長講的,跟中醫的理論是可以相互呼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是要治療已經生的病,是希望能夠做好預防,不要生病。

  教育也是如此,一定要禁於未發。孩子很多不好的習性不能讓他養成,等他已經養成了,這時候你要再把他導正,你很累,他也會很累。教育當中有一句重要的原理原則,在《禮記.學記》這篇文章當中提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在這句話當中,把教育的兩大主軸抓出來,要長善、要救失。長他善良的本性,然後要導正他的過失、壞習慣,未論行善,先須改濄。我們現在一定要了解孩子目前有哪些行為是偏頗的,是需要刻不容緩趕快修正回來。

  我接觸相當多的家長,常常看到他們之後,我從門口把他們帶到中心的辦公室,那段路途差不多有七十公尺。在入門以後,這個家長就開始講,我的兒子脾氣很大,我的孩子很懶惰、很不用功,我的孩子又偏食。從頭到尾只有三十秒左右的路程,但是他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沒有停頓,都沒有逗點,講了不少話。一進辦公室我趕快幫他倒茶,我說你一定講得很口渴,你先喝杯水。等到他喝了一、兩口水,我接著就跟他提到,孩子很自私是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孩子很懶惰是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孩子脾氣大也是結果,孩子不好學是結果,因在哪?常常家長的表情都會突然很錯愕,那個表情又告訴我,「我活了這麼多年,怎麼沒有人問過我這種問題」?沒有這樣想過。

  從這裡我們就理解到,人要理智的去對應人生發生的事相當不容易,往往發生問題都把責任往外推,而不是往自己的人生去找答案。我們假如是這樣的態度,能不能教出處處能夠反省自己的下一代?那就相當困難了。到時候整個家裡的人都是找別人的毛病,那保證這個家會怎麼樣?會雞犬不寧。老祖宗有一句教誨,相當有含義在裡面,「各相責,則天翻地覆」,人與人當中時時都是責備別人,一定搞得天翻地覆。但是「各自責,則天清地寧」,每個人都是這件事我還有哪裡做得不好,都是自我檢討、反省,這個家也好,這個團體也好,一定是一片祥和。當每個人都是自我檢討,每個人都能不斷去提升他自己的德行、學問,整個人和就會相當的好。

  我們現在冷靜下來思考,孩子自私是結果,因在哪?這個因往往都已經埋藏了很多年,現在是已經發芽,然後結果子了!我會跟家長提到,孩子小時候跟爺爺、奶奶,還有你們夫妻一起吃飯,請問你們夫妻夾起來的菜,第一口給誰吃?這個問題我已經問過成千上萬的家長,很多家長聽完這個例子以後,馬上會低下頭來偷笑。我看到他這個動作,我也領會到他在想什麼,他在想:菜夾錯了!其實我們想想《大學》的道理在哪裡?就在這個動作裡面。「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夾菜的先後順序做對了,你才教給孩子為人子之道;你菜夾錯了,為人子的孝道你就沒有教給他,怎麼會不重要?

  道在生活當中,在一言一行當中,假如當初我爸爸夾菜的順序夾錯了,當初我爸爸拿出水果來順序拿錯了,你看這件事情嚴不嚴重?很嚴重。假如夾錯了,我現在就絕對不可能坐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中國文化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當我們把這口菜夾給兒子,媽媽還跟兒子說:小寶,這是媽媽特別煮給你吃的,多吃點。爺爺、奶奶也不甘示弱,「孫子!這幾道也很好吃」,又把它夾上去。孩子飯還沒吃,菜已經滿滿的。從夾菜當中就可以清楚明白,在這個家當中,誰最大?誰最大?不就一清二楚了嗎?在夾菜當中,小皇帝產生了,還有皇太后也產生了。

  皇太后、還有皇帝焉有脾氣不大之理!我們說「伴君如伴虎」,現在這麼多孩子脾氣大,就是孝道沒有教,恭敬心、長幼有序沒有教。他處處「我就是中心,所有人都要來滿足我」,十件事情,九件滿足,一件不順他的意,他就大發雷霆。確實,孩子不能寵。在這個體會當中我也想到,很多家長買水果回來,都是買當季的,當季的都很貴。然後等到公公、婆婆上樓去睡覺了,趕快把這個水果拿出來,跟兒子講:孩子,這個一兩多少錢,媽媽特別買給你的,你趕快吃。然後她還要站在門口當哨兵,看一下會不會公公、婆婆突然出現。你的孩子在那裡吃得很痛快,學得也很徹底。諸位朋友,這個孩子以後有好吃的會給誰吃?給誰?很多家長說,以後就給他兒子吃。我說不用等到他有兒子,他只要交女朋友,一定只給女朋友吃。

  諸位家長你冷靜想想,現在多少年輕人交了女朋友,還有父母存在嗎?根源在他都是自私自利,沒有孝、沒有道義。不只不會想到父母的需要,還把父母當什麼?當搖錢樹。不然他女朋友要的鞋子、衣服,他錢從哪裡來?確實,當家長的要有智慧。當我們買給孩子吃,教給他的是好惡之心,當我喜歡這個人,他要什麼我就給他什麼;當我不喜歡這個人,縱使他對我有多大的恩德,我也視若無睹。這個好惡之心毀了他一生的理智態度,不可不慎。因為這個好惡的心,只要他看到喜歡的女孩子,他整個情緒就完全受影響。自私的根源在於父母沒有把孝道演出來。

  有一個媽媽聽完以後很警覺,有一天她跟她的父母還有孩子,還有她的兄弟姐妹,就是這個小孩的外公、外婆、阿姨、舅舅。剛好小孩說:媽媽,我要吃玉米。她的媽媽一聽,馬上拿起玉米折成一半,就要往她的碗放下去。突然想到夾菜不能夾錯,馬上收回來,放在外公的面前,又放在外婆的面前,放到最後才把最後一塊放到她女兒的碗裡面。這個小女孩才四、五歲,馬上從椅子上面跳起來,她說道:為什麼我是最後一個?你看脾氣大不大!接著她媽媽就跟她講,「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吃東西要長者先,走路也要長者走在前面。這位小女孩因為已經讀過《弟子規》,突然想起這句經文,點點頭說對!平息了一場紛爭。

  家庭也要有家規,建立共通的語言,這樣我們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遵守,慢慢整個家庭就能生活在正知正見之中。當然《弟子規》要趕快讓他先讀,讓他懂得去學習、去效法,不然情況發生,有時候會來不及對應。我們明白了根源,就不難把他導正回來,縱使孩子現在很自私,但他那一顆純淨純善之心,不會有絲毫的減損。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用我們的身教去種下這些善的種子,慢慢他也會感動,也會效法。

  很多家長也提到,孩子很懶惰。我們早上已經有提到,當我們告訴小孩你什麼都不用管,只要把書念好就好了。這樣的做法也會讓孩子沒有責任心,變得很懶惰、懶散。其實我們冷靜思考,孩子這樣一路把書念上去,念到大學畢業,念到研究所,甚至博士,請問他的人生就幸福美滿了嗎?其實不然,高學歷高失業率,高學歷高離婚率。這些數字的背後我們細細去想想,因為他讀了高學歷,他有傲慢心,他不願意從基層幹起。由於這一分不刻苦、不從基層幹起的態度,他就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失業率高。為什麼會高離婚率?因為他不懂得去替人設想,而夫妻是最親密的伴侶,當對方、彼此都自私自利,焉有不衝突磨擦之理。我們希望孩子往後的人生要幸福美滿,一定要從他的存心開始教導。

  我們接觸相當多的企業家,他們都說到找不到人才。當我聽這些企業家說找不到人才,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每年從大學以上學歷畢業的學子不知道有多少,而失業率又那麼高,這麼多的人才都在那裡,為什麼企業主說沒有人才?因為企業真正需要的是有感恩心的員工,是有刻苦耐勞的精神,是懂得謹言慎行,是懂得能承擔責任的人。只注重文憑,並沒有辦法讓他這些能力能夠形成。在十多年前的企業界,非常強調TQM,TQM就是全面品質管制,他們覺得我今天賣這支麥克風,只要把麥克風的品質管理好,它就能讓我賺錢,專注點都在產品上。

  由於這十多年來發生了很多事件,比方英國的霸菱銀行,它的企業已經維繫了兩百多年的基業,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只因為新加坡的一個期貨員挪用公款,兩百多年的基業毀於一旦。二千零一年美國第七大集團安隆集團,它每年的營業額數千億美金,因為兩個主管在會計上動手腳,第七大企業也宣布破產。在這麼多大企業頻頻因為員工的操守而造成重大的損失之後,企業界深深的反省。有一個比產生做好更重要的因素在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就是員工的品德。他們從TQM的管理轉向TEM,全面倫理道德教育的管理。他們開始在新進員工進來的時候,前三個月,或一、兩個月,統統上做人處事的課程。之後還有半年左右的審核期,真正確定這個員工的人品好了,他才用這個人。諸位朋友,請問上三個月,德行就能建立嗎?

  德行的根源在哪,我們有沒有找到?當沒有找到根源,德行是不可能建立起來。從這裡確實可以了解到,能當炎黃子孫都是修來的福分,只有炎黃子孫能夠找到德行的根本。不找到根本,一生的努力都是枉然。孔老夫子在《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就講到,「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才是德行的根本所在,「孝之所由生也」,教育就要從孝道開始教。當把這個根本找到了,本立道生,德行才能建立起來。諸位朋友,假如你從孩子三歲就重視他的德行教育,等到他二十多歲踏出校門,走入社會,跟二十多歲踏入社會才開始要學習德行的人,你覺得誰會被重用?

  確實,在人生有所歷練的這些企業家,以及許多的長者,他光看我們走路,光看我們講幾句話,就可以了解到這個人的品德好不好。諸位朋友,這一點都不誇張,因為所有的行為都從他的存心流露出來。你假如不相信,你找十個孩子來,同樣端一杯水來給他的父母喝,你可以看得出來。有些人做得神態自若,很自然,有些人做得很不自在,扭扭捏捏。從這個動作當中就看得出來,他是否在家庭當中時時都能想到父母的需要。他能時時想到父母的需要,到了你的公司也能時時想到公司的需要,以及上司、同仁的需要。當我們現在就懂得在孩子小時候不斷紮他德行的根,事實上你的孩子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信心重要!可不要一邊在落實《弟子規》,又看別人家的孩子學了英文、學了珠算、學了書法,你又在那裡忐忑不安。德行的根本紮好了,他往後學什麼速度都很快。我自己的姐姐,她是上了初中才開始學英文,但是因為好學的態度在家庭裡面已經紮了根,很專注,所以她後來的英文也學得很好。到國外去念了博士,還用英文在世界很多地方作論文發表。她也是初中才開始學英文,又沒有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文。而當她博士畢業以後,沒有一個念頭想留在美國,都是念念想著要回到自己的故鄉,要回來回報父母的恩德。反而是我父親跟她講,妳假如覺得美國的機會比較好,妳不用考慮我們,妳就留下來。父母為什麼這麼講?父母無私,他們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希望我的孩子快樂就好,都是念念為我們著想。

  所以諸位朋友,孝開了,百善皆開,中國話說「百善孝為先」,太有道理了!當他的孝心開了,他懂得不能做出侮辱父母的事情,「德有傷,貽親羞」。我們回想起小時候,最怕聽的一句話,「你怎麼這麼沒有家教」!聽到這句話馬上就會很警覺,趕快收斂。因為父子有親,不願意看到父母傷心。「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分孝心就會延伸到懂得友愛兄弟姐妹,讓父母能夠安心。以至於謹、信,謹言慎行,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跟朋友相處懂得汎愛眾,懂得講話守信,這樣才能讓父母安慰。孝心一開,所有《弟子規》的教誨都能依教去奉行。

  我們剛剛也有提到,一個七歲孩子說到,他學了《弟子規》以後,才知道做人原來要孝順。孝雖然是人本有的,但是也必須透過老師的引導把它引發出來。在古代,父母最重要要教孩子懂得尊敬師長,而老師一定要教導學生孝順父母。我們會引導小孩知恩,進一步懂得報恩,我們引導孩子去感受他在人生的整個過程,父母花了多少的心血,從懷胎開始。剛好我有個同仁最近懷孕,吃了飯以後時不時會嘔吐,害喜,把吃的東西都吐出來。一個人害喜的感覺是什麼?就好像你坐車,暈車、暈船一樣,很不舒服。諸位朋友,當你暈車的時候,吃不吃得下東西?很難下嚥。可是我們的母親卻依然盡力的把食物吃下去,為的是什麼?我們在問小孩的過程,小孩的心很清澈,都能夠找到答案,他們說因為怕胎裡的孩子沒有足夠的營養。

  為了孩子,媽媽這些痛苦都能忍受,才成就我們健康生出來,我們絕對應該好好愛惜這個身體,才對得起父母這麼多年的照顧。《孝經》當中提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定要從愛護自己身體,不要讓父母多操心開始。我們接著跟孩子講「對飲食,勿揀擇」,你看你們現在中餐都這麼偏食,都不吃均衡,很多蔬菜都拿去倒掉,這樣你身體愈來愈失衡,你就對不起母親那分存心。母親在那麼痛苦之下,都能夠為了你吃下去,你現在又沒有這麼痛苦,更應該好好把食物不偏食,好好吃下去,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孩子每次在吃飯當中也同時感受到,我要提起這分孝心,就能受教,把食物吃下去。

  接著我們跟孩子提到,當胎兒的營養不足,比方鈣質不足,就會從母體的骨骼裡面滲出來提供給胎兒。所以女人去世以後的白骨跟男人的顏色不一樣,男人是比較白,女人是有一點發黑。現在女性骨質疏鬆症的情況比較多,這也都是因為為了提供胎兒有好的營養,很有可能會流失她身體的鈣質。母親在後面八、九個月當中,由於我們愈長愈大,很有可能我們活動一下自己的手腳,這一拳打出來就打到母親的身上。諸位朋友,你的媽媽有沒有曾經跟你說過你打過她幾拳?為什麼沒有問過我們?在那個當下,不只沒有記住我們打她,記住的是我的孩子很健康,手腳很靈活,處處是為孩子著想。

  當母親要生下我們,要經歷一場考驗,在古代,生孩子都說要過一次鬼門關。我有個長輩他就曾經(他是男士)去參加一個研習營,是要體會孕婦的感覺。幾個大男人也背著一個相當於胎兒重量的肚子,在那裡走來走去,而且要背好幾天。他提到進入產房,產床上有兩條鋼柱,而這個鋼柱這麼粗,卻是呈現彎曲的狀況。我們問小孩,是什麼力量把這個鋼柱拉彎的?是母親生產時候的痛的力量。我們跟孩子講到,生孩子以前會有陣痛,這個陣痛的感覺就好像每過十五分鐘拿一隻小刀在你的手上畫一痕,再過十五分鐘再用小刀在你的手上畫一痕。要忍受多久?快則幾個小時,慢則要好幾天。孩子聽到這一段的時候,眉頭都深鎖,感受到那個疼痛,而生產的疼痛比癌症還要痛。

  當我們的母親把我們生下來以後,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第一個念頭是我的孩子健不健康?在孩子降臨的這個瞬間,她能把人生最大的痛苦當場放下,所提起的是對我們無盡的關愛、關懷。諸位朋友,我們在生命當中,能不能提起像母親這樣的心境對任何一個人?受人點滴都要湧泉相報,母親這一念能忍受最大痛苦,而瞬間提起對我們至誠的愛,這一念心我們這一輩子再怎麼報都報不完。當我們生下來以後,過程的養育、教育,那辛勞比生產不知道要辛勞多少倍。閩南話有一句,「生的放一邊,養的功德比天大」,生母生產的功勞放一邊,養母養育的功德跟天地同輝。

  中國人守孝守三年,守孝三年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存在。因為一個人三歲以前沒有生活的能力,我們食衣住行統統要藉父母之力,他們要時時在我們身旁照料。我們餓了,我們冷了,父母都牽掛著我們的需要。有一位母親就跟我提到,她說在春秋之際,天氣的溫差比較大。睡覺以前氣溫比較高,到了半夜比較冷,孩子都會把被子踢掉。為了怕孩子在半夜會著涼,她都會在睡覺的時候蓋比較薄的被子,等半夜自己被凍醒了,趕快爬起來去幫孩子再把被子蓋上,她才安心去睡覺。父母是連在睡夢當中都在想著孩子的安危。這分存心我們也要同等的去回報。這三年當中,我們每一步能跨出去,能行走,都是父母陪在身旁用耐性扶持我們。這個過程我們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而父母告訴我們:孩子,再試一次,再試一次。我們能拿起筷子、調羹吃飯,都是我們的父母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教導我們,從吃得滿地都是,到最後能吃得乾乾淨淨。

  我們所認知的每一個文字,也是父母陪在身旁一字一字教導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生病的時候,父母操了多少心。當我們求學的過程,我們是無憂無慮,卻不知在這個無憂無慮的背後都是父母的臂膀在支撐著。以至於我們現在為人父母,當我們夫妻之間有些磨擦的時候,我們流著眼淚跟父母哭訴,我們卻沒想到父母的心可能比我們還焦急,還操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當我們想盡孝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了。那時候我們的內心會隱隱的作痛,好像覺得人生有太多應該做的事,而我們卻沒有做到。

  孩子的心很清澈,他們聽了這些過程都會流下感動的淚水。我們跟孩子講,掉眼淚有用嗎?除了掉眼淚以外,更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把孝心做出來。怎麼把孝心做出來?只要你把《弟子規》每一句教誨能真實的落實,那就是真正回報父母的恩德了。從哪裡開始?從「父母呼,應勿緩」,從我們一言一行都能時時關照父母的需要,都能時時關照我們有沒有孝心,有沒有恭敬之心。諸位朋友,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