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朱子治家格言》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3/6/17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104-001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次我們談到的經句是:

  【兄弟叔姪。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經句的意思,兄弟姐妹之間、還有叔叔伯伯與姪子之間,都應該,多的可以拿出來補助、來幫助少的親人。我們想一想,假如兄弟姐妹之間,財富都不分彼此,互相支援,父母是最歡喜的。同樣的,假如是整個家族之間,都能不分彼此的幫助,救難,那爺爺奶奶甚至於祖先是最安心的。一個人能夠讓父母、祖先安心,這是做人的基本。所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所以盡孝都要落實在兄弟的和睦友愛當中。

  這句話我們現在讀起來,反思一下,兄弟姐妹真的需要幫助,我們會不會遲疑、會不會猶豫?還是義無反顧呢?有一個企業家他反思到一點,他常常捐錢,幫助一些團體或者貧窮的人,他捐出去以後,他也不放在心上;可是他的弟弟、姐姐們很需要他幫助,他都記得很清楚,是十二萬、是十八萬又幾千,他都記得很清楚。他突然就感覺到,對兄弟的義都提不起來,還常常被人家誇是慈善家,常常捐款,他就省思到,其實那個捐款,就是為了讓人家肯定他的名聞利養心。而真正的義應該體現在對父母,還有對自己的兄弟上。他一反思到這裡,後來就對他弟弟講,之前的錢你都不用還我了,哥哥再幫你找一個好房子,你趕緊有個家可以安身。他弟弟聽了之後當場就流眼淚,他的母親本來都是有憂愁,笑容不能夠綻放,他這一轉變,他母親非常歡喜。

  其實實實在在講,我們兄弟姐妹和不和,母親父親知不知道?心裡很清楚。所以人有時候沒有去孝父母之心,還自我安慰,「我兄弟姐妹裡面我拿的錢最多,我是最孝順的了。」其實當我們有了錢,地位高了,對兄弟姐妹、對家裡人,都很傲慢不客氣,那是讓父母最難堪的事情。我們走到哪裡,長輩、親人都讚歎,都肯定,那是讓父母最感到光榮的事情。

  在看到這些經句,其實都是流傳幾百年、幾千年了,古人做得如何?我們今人做得如何?常常翻開《二十四孝》、《德育課本》,大家有沒有看過《德育課本》?七百八十四個德育故事,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每個德目有九十六個故事。尤其第一冊,先談孝悌。一看完,自己慚愧心起來,因為比起古代,他們對父母、對兄弟那種道義,自己汗顏。比方我們今天講,兄弟叔姪,分多潤寡,那只是談財物上,可是古人,兄弟之間可以為對方犧牲生命。

  漢朝趙孝、趙禮,趙禮是弟弟,被盜賊抓去了,哥哥趕緊找到弟弟,要為弟弟而死,兄弟兩個人抱頭痛哭。連命都可以為兄弟捨,還會計較錢嗎?不只兄弟如此,叔姪亦如此。有一個讀書人叫章溢,他的姪子叫章存仁,當時候遇到盜賊,他的姪子被盜賊抓起來了,但是他的哥哥只剩這個兒子單傳。章溢趕緊找到賊窩在哪裡,然後就奮不顧身告訴這個盜賊,我這個姪兒是單傳,我不能讓我哥哥無後,他年齡又小,你們要殺就殺我吧。盜賊也有良心,都被這些真情義給感動了。多看這些故事,看著看著就覺得,跟兄弟、親人計較錢,會覺得很丟臉。這個叫「德比於上則知恥」,你德行跟聖賢人比,那羞恥心就很容易提起來。

  我剛剛念這句話,你們好像第一次聽,配合要看情況。經句,你們要表現出聽過,這樣我會感覺之前講了,大家都有在記,你們又像第一次一樣。「德比於上則知恥,欲比於下則知足」,欲望的享受跟低層的生活水平去比,人就很知足了,知足就常樂,知恥就近乎勇,人的道德就不斷的下功夫去提升。大家希不希望你的孩子從小,他處世待人就是依孔子的標準?我就是要做聖人,歡不歡喜?歡喜,好,你要你的孩子以孔子為榜樣,首先應該怎麼做?那你自己要以身作則,你自己就要表現以聖賢人為榜樣,孩子潛移默化就效法你了。

  這段話,讓我們看到這個經句想起古人的行持,也想起自己的祖宗。你們清不清楚你們的祖宗?我是周文王的後代,我們是周家的後代。周家孝悌做得非常徹底,從「悌」來看,周文王的父親叫王季,他們有三兄弟,大哥叫泰伯,二哥叫仲雍,第三的叫王季。照理講應該是泰伯當國君,他就把國家讓給了自己的三弟,因為看到自己的父親屬意文王這個孫子,那要傳給這孫子得先傳給王季,就是文王的父親。古人那個心非常的細膩,都可以感受得到父母的心,父母沒開口他們就主動去做了。

  所以人心地柔軟,都能感知到父母的心,大家相信嗎?這是你們的本能,這是每一個人的本能,都能體會到父母,所以我們老祖宗了解「父子有親」是天性。有一次,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他向父親行跪拜禮,感父親的恩德,剛好我們在旁邊觀禮。結果這個孩子就哭得很厲害,我就趕緊過去,「孩子你哭什麼?」他馬上說,「因為爸爸哭了。」他感覺到爸爸的心,他就跟著流眼淚。諸位長輩、兄弟姐妹們,你父母哭的時候你哭不哭?你們怎麼沒有反應?沒有反應可能比較接近麻木不仁。告訴大家,這個本能一定要恢復,這是本有的。

  我很慶幸,在姐姐出嫁那一天,有一點點恢復。當我姐夫領著我姐姐,給我父親、母親行三跪九叩,一跪下去,我父親眼淚就出來了。但是男人流眼淚有一種功夫,就是只在眼眶打轉,不讓它掉下來。我感覺我父親那個淚水在那裡打轉,瞬間我就完全理解我父親的心。從那一刻開始,父親講什麼話,我都很能理解他。這是我們的本能。當時候跪下去之後,想到一個女兒二、三十年來,自己是怎麼栽培,怎麼拉拔,甚至還遇到她的誤解、亂發脾氣,種種景象可能都浮現在眼前,今天很欣慰,終於給她找一個負責任的男人照顧她。

  我記得我要到海南海口,我父親給我很多叮嚀,你去了以後,緣分不成熟,趕緊回來。我父親為什麼讓我趕緊回來?因為怕我再過幾年,年紀大了自己會自卑,一事無成。父母考慮事考慮很遠的。所以當時候父親講那個話我們都很感動,帶著父親濃濃的愛到海口去了,而不是,爸,你別擔心,「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有祖先保佑你不要擔心了。我馬上跟父親很明白的講,「爸你放心,不行我馬上回來。」因為理解到父親的心情。

  結果去了四、五個月,回家過年,一進門,這麼長的時間沒有見到父親,馬上就開始談發生的事情,看到很多孩子學孝道,轉變了,給父母跪拜這些例子,我就講給我父親聽。我父親三度落淚,沒有滴下來。結果那次過完年我回去,第一次給家裡打電話,我父親就講,家裡什麼事都包在我身上就好了,你安安心心在那裡好好做這個事情。父親了解我們做的情況,他就不擔心了,他就變成全力支持了。所以這個天性要找回來,太舒服了,跟父母可以無話不談。

  泰伯感受到父親的心,就主動自己離開國家,把這個位置讓給弟弟。連一個國家都能讓了,哪有這一點錢財讓不了的?但很有意思,雖然把國君讓掉了,到了江蘇一帶,他又做了國君。所以命裡有時終須有。而且他到那個地方言語不通,最後他的德行感動到當地的人,擁護他為國君,他有那個德跟福報,跑不掉。所以整個周朝之後的子孫,常常能夠想起自己這些祖先的風範,對自己是很好的鞭策。大家假如跟家裡人鬧情緒的時候,趕緊把《德育課本》翻出來看看,一比較,不好意思了。

  古人留了一首詩非常好,談兄弟之情。「同氣連枝各自榮」,連哪一個枝?父母是我們的根本,從這個根本衍生出來的枝幹,同氣連枝各自榮。只要兄弟不好了,連根,這個根就會傷心。「些些言語莫傷情」,大家是一體的,不要因為小事情鬧不愉快。「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這一段話,我現在讀就很有感覺了,因為我現在白頭髮一不小心就發現幾根,自己的姐姐都大幾歲,真的現在各自有家庭、發展了事業,見一次面,有時候都幾個月才見一次面,真的都看到「一回相見一回老」,不是白頭髮而已,皺紋都出來了。「能得幾時為弟兄?」人生很短暫,什麼人生最快樂?報恩的人生。太快了,我今年四十歲,小時候十來歲的時候跟姐姐在那玩,那情景一想還歷歷在目,都已經過了二、三十年,多快啊!所以能得幾時為弟兄?

  唐朝李勣這個大臣,他當到國家的重臣,皇帝還賜他功勳,賞他李姓,這麼高的地位。去看他姐姐,親自幫他姐姐煮粥,結果鬍鬚太長就燒起來了,他姐姐就對他講,弟弟,你又何苦?這麼多傭人你叫他們做就好了,你幹嘛親自做,還把鬍鬚都給燒掉了?他說,姐,妳不知道,我們都一把年紀了,我還有多少機會可以親自幫妳煮粥。

  講到這裡,都覺得自己當弟弟當得很不及格。我姐姐照顧我太多了,當時候讀大學,身體不好,住校,我姐姐在學校外面,每天幫我熬藥,一熬一、二個小時,那個藥這麼一大包。熬好又要從校門外端進來,大學都比較大,男生宿舍在哪?你們有看過大學校門一進去就是男生宿舍嗎?都是在學校的最旁邊,要走很遠,又不能騎腳踏車,就這樣端啊端啊,到宿舍門外又不能進去,在窗戶口敲。聽不到聲音,看嘴型就知道了,趕緊出來拿藥。那幾個月的歲月就是這樣過來的。想到這裡,自己這麼多年都在外面,對姐姐的家庭還有下一代,關心也不足。

  「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有一個讀書人叫周文燦,他有成就,他的哥哥比較沒有他的成就,他負責照顧哥哥,生活所需都是他提供的。結果哥哥有一天喝酒醉了,還打他,鄰居看不下去了,「這個哥哥太過分了」,到他們家要罵他哥哥。結果他馬上出去攔住鄰居,你們不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攔住這些人。他那個講出來是至情至義的話,被哥哥打了,絲毫沒有怨言,都是想著兄弟情,你們不要影響我們兄弟的情誼。我想那個當下那些勸的人都動容。

  那大家再想想,這個劇情會怎麼演?哥哥會不會酒醒了,聽到鄰居在講,哪有這種弟弟啊,哥哥吃他的、用他的,還打他,人家批評他哥哥,他馬上去反駁,不願意人家批評他的哥哥。人有良心,他哥哥這種事一次、兩次,不就被他感動了嗎?

  所以古人在面對親情,不見父母之過,「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也不見兄弟、親人之過,只想著自己應該盡的這分親人的情義,這個非常可貴。實在講,周文璨假如他哥哥的不是,有一件事放在心上,他就做不出這種至情至義的行為。他假如記恨在心裡面,鄰居要來罵他哥哥,他馬上說,蒼天有眼,終於有人來幫我了。所以人這分情義不能被污染,自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做出來的行為會感動親人。

  在明朝有一對兄弟叫趙彥雲、趙彥霄,哥哥比較遊手好閒,又重視享受。眼看這個家產會被哥哥敗掉,所以弟弟就提出來要分財產。請問大家,分財產好不好?不好,趙彥霄這個弟弟讀古書,怎麼還分財產?假如你的鄰居發生這個事情,你會怎麼處理?「你這不是讀古書的嗎,還分財產?你書讀到哪裡去了?」閩南話說,你書讀到背後去了,白讀了。

  不好意思,我有時候會講一、二句閩南話,因為不講,我回台灣去就會說不出,這些話還要常常練才行,不然回去這個音調都不準,人家會說「忘本」,這是自己的母語,要熟悉。而且閩南話念起來確實還是挺有韻味的,你們很久沒聽我唱這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我感覺唱得也不是很熟練。因為,我們文字學當中,第一是六書造字,文字的部分;第二個是聲韻,這個就要用古音,客家話、閩南話;第三個叫訓詁,就是字的意思,這些都是漢學當中很重要的基礎,所以以後還得多花些時間,自己要深入閩南話。

  大家看到這個兄弟的例子,他懂得權變。兄弟不能分財產是原則,但是看到哥哥這樣,為了保住祖先的家產,當然可以權變,你的心又不是跟兄弟分自分他,又不是貪財。結果沒多少年,分了以後他哥哥就散盡錢財,而且還負債非常嚴重,根本沒有立錐之地。這個時候趙彥霄跟他的太太,在除夕夜準備了一個豐盛的酒席,請來哥哥跟大嫂,跟他們一起用餐。輕財物,分多潤寡。他請來一起過年,吃完年夜飯,告訴哥哥跟大嫂,之前分家是不得已,必須留住祖先的家產。現在我把家跟所有的家產、倉庫的鑰匙,都交給大嫂處理,我們從今天開始又一起生活。他哥哥在那樣的情況已經也是,人有良心,在反省自己,結果弟弟盡棄前嫌,馬上就把這個家完全交給他,這分情義,就把他的良知喚醒了,所以他的哥哥跟大嫂就一改以前的人生態度。

  諸位女士,假如你的丈夫這麼做了,你捨不捨得?鑰匙交給別人了。有捨才會怎麼樣?才會有得,要捨利,重道義。結果趙彥霄跟他的兒子,好像那一年都考上進士,積的德很厚。孝悌是恩田,是敬田,是人的大福田,都在孝養父母、尊重長輩兄弟修很厚的福。所以人生沒有吃虧的。

  剛剛跟大家講,「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親人的不是,絕對不往心裡放。「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我們又生了幾個孩子,他們是兄弟姐妹。我們兄弟姐妹生下來的又是堂兄弟、表兄弟,我們這一輩到底給他們什麼榜樣?「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就是長者要做好榜樣給下一代看。

  有一戶陳姓的人家,陳昉,他們家十三代人都沒有分家,幾百年都在一起,團結到都是全家族的人都到了才開始吃飯。結果出現什麼情況?他們家差不多有一百隻狗,被他們這一戶人感動到,狗要一百隻都到了才吃飯。所以兄友弟恭,做到連狗都感動。所以我們假如讀德育故事還不流眼淚,真的比狗還不如,人家狗都懂得效法這種團結、禮讓。所以「留與兒孫作樣看」,也是我們每個為人父母、長輩應該有的態度。

  所以這句「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就提醒我們,家道、家規的建立,一定要從父母、長輩自己本身做起。長幼內外,就是家中老的、少的,女的,內外,男主外、女主內,長幼內外,都應該有嚴正的規矩,這是法肅,法就是規矩。辭嚴,就是言語要非常的莊重,不可以常常亂開玩笑,或者是嬉鬧、嬉戲,或者講一些輕浮的話,人就不穩重、不正經。

  現在父母沒有好榜樣,又受到綜藝節目的影響,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年輕人講話穩重的不多,然後就常常那種灰色幽默,有時候我也聽不大懂,還得要去補補課,比較好跟他們溝通。「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莊重,他就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不尊重自己,人家怎麼可能尊重我們?所以常常開玩笑的人,人家會搞糊塗,他到底哪一句話才是真的?

  我們來看,其實這個「法肅辭嚴」是必要的,一個家要興旺起來,一定從家規嚴整做起,你家規不嚴整,那孩子都造次亂來。尤其父嚴母慈,男人女人屬性不同,女人比較柔順,男人比較陽剛,所以這個威嚴應該誰來演?諸位男同胞,你們要配合一下,你們要馬上表現出當仁不讓。

  現在很麻煩,父親沒有威嚴,都討好孩子,他要什麼,鈔票就給他,買給他,反而男人演成白臉。結果叫女人演黑臉,女人得很凶對待孩子。我曾經聽過那個媽媽罵完孩子,自己痛哭一場。真難為現在的女人,又要扛責任,又要管孩子,又要凶孩子,不然他又很造次,叫先生管,先生又不管。這樣的日子,不得內分泌失調都很難,一下又要演男人的角色,一下又要演女人,陰陽調來調去調亂了。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

  那天坐電梯,電梯門一關起來,看到上面畫了一幅畫,一個父親把他的女兒放在自己的頭上坐著。你們看到這個景象有什麼想法?小孩從小都坐在他父親的頭上,他怕他父親嗎?這些你去翻翻五千年的歷史,從來沒有這檔子事,現在這種事,看到人家這麼做還很羨慕,馬上就把自己的孩子再抬上來。人無知,很可憐,都羨慕那些錯誤的做法,不做好像還趕不上流行。大家想一想,我們以前成長過程當中,看到父親馬上就不敢亂來了,稍微有點不妥當的行為,父親一咳就馬上收回來了,哪敢亂來?所以父嚴母慈這個是很有道理的。

  我分析這個都是有經典依據的。六十四卦裡面有一卦叫「家人卦」,老祖宗留給我們怎麼經營好家庭。家人卦裡面就講,「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一個家庭當中,有非常威嚴的領導者,誰?就是指父母。而且又提到,「言有物,行有恆」。父母是非常嚴謹的領導人,因為他知道他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當中都在影響小孩,他有這個警覺性,一言一行都非常慎重,言有物,行有恆。他的言語不輕浮、不亂開玩笑,而且講出來的話,都是誠實無欺的。

  有一部電影叫「手機」,統計說成人一天講二十幾次謊話,那假如我們這個現象不改善,怎麼教孩子?怎麼教他誠實?司馬光先生為什麼能夠做到「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沒有一件事不能告人?就是他小時候第一次說謊,被他父親嚴正的制止,他從此不敢亂來。有其父,才有這樣人格完善的聖賢,當然他父親一定是做給他看,他佩服。而言語都是道義,不講利益的這種言語。現在很多父母動不動就是談錢,談這些財富,很少談兄弟、親人、朋友之間的道義。

  我父親在銀行上班,在我記憶當中很早就做主管,我父親從來沒有談商業給我們聽,也沒有談錢財給我們聽。所以我們三個孩子看錢看得很輕,跟同學朋友從來沒有計較錢財的,那就是父母的身教。實在講我父親在銀行上班,應該是每天都接觸一大堆錢的,我記憶當中常常看到我爸爸唰唰唰唰,一把「扇子」就出來,然後就點鈔,那是他的職業能力,但他很少跟我們談錢。而且還常跟我講,你不要羨慕那個大老板開什麼Benz的車子。台灣的銀行三點半關門,所以台灣有個說法叫「趕三點半」,你們就沒聽過吧?所以常常要了解風土民情,不一樣的地方講的話要斟酌一下。所以台灣說趕三點半,就是要趕在銀行關門前該付的支票錢要趕快付,不然就跳票了,他就失去信用了。你看那些開著大車的人,常常在那裡飆車,他的心情都是很緊張的,你不要羨慕他開大車,那壓力都很大的。所以父親常常提這些事,我們也不會去羨慕別人開大車、住大房。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為什麼這麼重利害、重享受?我們上一代人講道義講太少,這不能怪他們。比方說我們的晚輩要去工作,不管他到哪個行業去,請問我們當父母、長輩的人,他要去工作了,最關心哪件事情?一個月薪水多少。你讀古書裡面有沒有看過哪一段,父母跟長輩知道他要去當官了,還是要去幹什麼事業,然後說你一個月可以賺多少錢?五千年來沒有這麼問過,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可是我告訴大家,五千年的今天,幾乎一半的人都會問這個。所以我們在那裡怪下一代的人重利輕義,源頭在我們這裡,怪不得他們。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看到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考大學,在那裡填志願,最常聽到的就是,哪個科系賺最多錢?都是關注這一點。我好像沒有聽過說,哪個行業可以幫助最多人?假如你突然在人群當中、親戚朋友當中聽到這句話,天籟之音,好像從上天降下來的話,跟這個時代有點怪怪的,很久沒有聽到這麼美的聲音了。我想馬來西亞比較常聽到,是吧?所以漢學院建在馬來西亞,因為我們馬來西亞華人特別重視中華文化的承傳。多少人一接觸到現在的功利社會,都把美國當父親,都把這些所謂的先進國家當父親,還瞧不起自己的父母、瞧不起自己祖宗的文化。這叫「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怎麼又是《朱子治家格言》?這篇文章談得很仔細。你羨慕那些很奢侈的生活,反而否定掉父母、老祖宗淳樸的生活,還覺得他老古板,其實照那種花錢的方式,整十個地球都不夠,那是錯誤的生活方式。

  所以「言有物」,言語都要跟道義、情義、恩義相應,不然會誤導孩子的人生價值觀,只要價值觀一偏掉,他這一生就不可能是幸福的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思想觀念偏頗的人太多了,所以現在憂鬱症愈來愈多人,自殺率這麼高,離婚率這麼高,家庭的問題那麼多,那都是思想出問題。所以整個言行、思想觀念要給孩子做榜樣。

  我們剛剛講到的,法肅辭嚴,法肅就是家裡的家規。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你的整個威儀要有。比方在家裡面穿著很邋遢,大家想一想,小的時候我們看自己的奶奶的穿著,端不端莊?很端莊。奶奶衣著都是這麼樣的莊重,叔叔、父親、伯伯在奶奶面前都是恭恭敬敬,你一想起老人家那個威儀,就肅然起敬了。結果現在母親在家裡面都穿得特別隨便,那孩子怎麼尊重我們?我們現在穿得隨便,那我們的女兒以後會穿成什麼樣子?會更隨便。提醒大家,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天就夠了。從大家的表情看起來,挺有難度的,其實你假如認知到那個事情的重要性,就不難。

  大家不要小看女子的穿著,它直接影響到天下的安定與否,一點都不誇張。那天我已經跟大家算過了,女人脖子以上要花多少錢,那全身這樣下來,不得了。再來,女人的穿著一暴露,離婚率、犯罪率絕對跟著增加。人心,尤其男人的心都不定,邪念都增長,現在那些廣告又都是擺那些東西,所以這個時代當君子有點困難,走路會撞到電線杆,不好亂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諸位同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這個時代要把它扭轉過來,恢復到正常的秩序,得我們幾代人鍥而不捨,承傳下來。所以我看到大家很歡喜,因為你們的孩子這麼小就學了,他們以後的成就遠遠在我們之上。我們都是成年以後才辛苦的學習,因為成了年以後,那些習氣都已經養成了,要改還要扒皮。你們扒過皮沒有?痛不痛?不只是扒皮,還要把皮切開,把肉扒開,然後進入骨髓抽出來,因為幾十年藏得太深了。痛,長痛不如短痛,你真下功夫了,以後就不受它控制,你就身心自在。

  這整個家庭的規矩,能不能在很細節之處都能提醒孩子?比方,孩子一看到他喜歡吃的東西,拼命吃,又要去盛一碗。會教孩子的母親就會提醒制止他,「吃個飯就欲望這麼強,你以後不是被欲望給控制住了?你都吃得那麼多,人家都沒得吃了。」有些父母,母親不懂,「他喜歡吃,給他多吃一點!」疼孩子,疼到最後他的一些欲望愈來愈強。

  比方今天孩子跌倒了,其他的長者要過去抱他,我突然間只會用閩南話的,「扶一下」,一下子想不起普通話應該怎麼講。我還看過有媽媽是這麼做的,打那個地。昏倒!這個孩子再長大一點,我為什麼會跌倒?地害我跌倒的。自己走路不小心,走得太快了不看路,自己跌倒了還打地。這個大地承受了太多的屈辱,是不是?每天養育萬物,我們還不感恩它,什麼責任都推給它。

  這個母親,我看到這些事例,宋朝程顥、程頤兩個大儒的母親侯氏,她抓住每個生活細節教育孩子。她的先生也是大官,家裡有僕人,孩子對僕人講話稍有傲慢之氣,馬上呵斥他,大家都是人,他年齡還比你長,你怎麼可以這樣跟他講話?不增長他的傲慢,不然富貴人家特別容易傲慢,瞧不起人。所以富貴教子,沒有智慧談何容易?尤其不愛慕虛榮,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要恭敬,雖是富貴,但是生活非常節儉,就對了。

  這些規矩要帶頭做,規矩離不開倫常,父母跟子女之間都是倫常規矩。「晨則省,昏則定」就是規矩,晨昏定省。大家現在家裡有沒有晨昏定省?孩子懂不懂晨昏定省?我們明理之後要做,自己跟家庭才能受益,學了以後十年都不做,受益不了。所以真正要受益,明白一條就要把這一條變成自己的家規、家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天孩子不知道晨昏定省,他每天的孝心都在往後退。一個大學生對父母這麼無禮、冷漠,難道他是一天造成的嗎?這個孩子從小晨昏定省,怎麼可能會變成這個樣子?

  有一個小學老師,他也從教一輩子,他就回想到小時候,他的父親每天起床,都是恭恭敬敬去給他奶奶請安、問好,而且帶著太太去請安問好。好像現在在華人社會,太太陪著先生去跟父母請安,你們有沒有見過?中華文化命若懸絲,岌岌可危,都快斷了。我們不落實在這些每天的行持裡面,慢慢的這個文化就傳不下去了。這幾千年來都是這麼做的,我們現在怎麼都沒有這樣了?我看現在當太太的人,妳先生假如一大早,「來來來,我們好好穿整齊去給媽媽請安。」妳說,你今天發燒了是嗎?睡覺啦,還沒睡飽!我曾經看一個事例很感嘆,有一個華人娶了一個日本太太,這個太太每天真的是打扮得非常的莊重,跪在公公婆婆的門口前,每天等著給公公婆婆請安。日本人做的,我們華人現在不做了。

  其實我們冷靜想想,我們華人現在到底像誰?像祖先嗎?還是比較像美國人、英國人,像這些所謂「文明發達」國家?文明、發達加引號,為什麼加引號?我感覺一點都不文明,也一點都不發達。為什麼人們會給它放上發達?那叫科技比較進步,但是並不文明。文明是什麼,人的德行愈來愈好,才是文明。現在墮胎那麼嚴重,離婚率那麼嚴重,怎麼會是文明的社會?墮胎嚴重的地方是,禽獸都做不出來的行為,這個地方,所謂文明社會,做得這麼嚴重。全球每年墮胎有五千萬人,而且這個五千萬裡面,所謂文明社會佔的比例決定是最高,一般那些生活還很淳樸的地方,賺不了多少錢的地方,這些事情很少。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冷靜想一想,這個時代很多說法我們會被誤導,看不到問題,甚至於學到不對的,自己都不清楚。

  他的父親在奶奶門前問完安,端上洗臉水,都整好了,一個大男人拿著母親的尿桶趕緊去清洗。這位老師回想到他父親給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洗奶奶的尿桶洗得特別仔細,洗了幾遍以後一定會做一個動作,把這個桶子拿起來聞一聞,母親喜歡乾淨,一定要沒有味道了,他才拿回來。所以那個聞味道,就是對母親照顧得非常的細膩,變成他的家道,叫「行有恆」。他父親做了多久?他從小不知看了多少歲月都是這樣,不是做樣子給人家看的。所以一個家庭裡面都是窗明几淨,都是「置冠服,有定位」、「房室清,牆壁淨」,那你的孩子一定生活是有規律的、有次序的,不會亂。

  但是現在不知道「行有恆」才能教好孩子,現在都教得有點流弊問題。什麼流弊?客人要來了,趕緊整理,家裡像打仗一樣。那我們的孩子學到什麼?「要掃地了,誰要來了?」那麻煩了,都是做樣子的,都是應付這些情況的,那孩子愈學都是應付人家,不真誠,慢慢就虛偽,以後他去服務客人,都是怎麼服務的?客人走過來,「謝謝光臨!」走過去了,「哼!」現在這種情況很多,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甚至於是什麼?你還沒走過去,臉色就使給你看。看你來,很熱情給你介紹,最後你不買,臉色馬上很臭,對人都不恭敬、真誠。這是在家庭裡。

  在單位裡,比方說我們在學校,有些事情沒有做,主管部門要來檢查了,那前三天趕出好多東西,那個printer每天都唰唰唰唰。一罐墨水不少錢,突然擺出了一大推成果,然後領導來檢查,當天下午全部收掉。那請問學校的孩子學到什麼?檢查的時候再說,平常看著辦。從家到學校,以後到社會呢?平常該幹的都沒有扎扎實實去幹,都是一有什麼情況,趕緊做個樣子應付過了就好。那假如這個風氣形成,我們下一代會培養出什麼人才出來?其實,只要是應付的人生,人與人當中都沒有安全感;人假如是活得很實在,給你講一絕對沒有二的,人與人當中很有安全感、很值得信任。這是跟大家講「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貲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聽了婦人、太太挑撥的言語,這個『乖骨肉』就是傷了骨肉之情,比方父子之間、兄弟之間都是骨肉之情。『豈是丈夫』,就是那怎麼配得上大丈夫?大丈夫應該是很理智的、很有判斷力的,不應該輕易的被挑撥的話所影響才對。

  聽婦言,我們都說枕邊風很厲害,常常一句一句的就很受影響。我們男人常常說,女人喜歡聽甜言蜜語,有沒有?請問大家,男人喜不喜歡聽甜言蜜語?諸位男同胞,你喜歡聽你爸爸媽媽的話,還是喜歡聽你太太在那裡恭維你、討好你的話?喜歡聽哪一種?「忠言逆耳利於行」。當然,有見識的女子,她還是會常常用這些重要的做人道理提醒她的丈夫,這是有見識的女人。所謂「妻賢夫禍少」,妻子賢德,可以幫丈夫跨過很多劫難災禍。

  我們要冷靜想一想,為什麼婦言那麼容易影響一個男人、一個當兒子的人?第一個,沒有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記恩的人,讒言不容易進去。這些挑撥的話能夠進去,是什麼?忘恩還記怨。其實忘恩記怨的人生態度是非常顛倒的,人應該要怎麼樣?念恩忘怨,這樣《弟子規》才沒有白讀,是不是?「恩欲報,怨欲忘」。

  大家多久沒有讀《弟子規》了?你們放下的功夫不錯,現在是《朱子治家格言》。大家要了解,要溫故而知新,這些以前的經典要多多提起來複習,尤其不能說,《弟子規》我讀過、我學過了。要學通,怎麼通?要做到才能通,才能體悟得了。我剛剛在念「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我這麼認真的看著大家,是要觀察一下大家有沒有契入「怨欲忘」。從你的印堂就看得出來有沒有怨欲忘,印堂發亮,額頭發亮,這是心裡不裝恩恩怨怨;假如一看,有點發黑黯淡,念的時候又有一點心不甘情不願,怨欲忘、恩欲報,那叫吞不下去。大家要了解,《弟子規》都是我們本有的性德,怎麼現在會這麼勉強,不能、不容易做到?我們順著壞習性太久了,順著違背性德,就是好日子不過太久了,就是折磨自己。人把怨馬上放下了,你太平日子不就來了?所以人都是自討苦吃多,自己找罪受。你真肯做了,一放下來,跟任何人都和睦相處。

  所以我們常常想著父母「懷胎守護」,尤其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包含臨產受苦,生孩子幾個小時的疼痛,久的話還有一二天、二三天的都有。剛好我們同仁,她的孩子二、三個月了,剛好住我隔壁,我常常去看,了解當母親的不容易。而且真的是小孩子一夜大一寸,長得好明顯。他的母親就痛了一、二天,生不出來,那很痛,最後還因為生不出來,又挨了一刀。所以生產的痛痛過了,然後麻藥又不敢放太多,怕傷了孩子,所以割下去那個痛她完全都很清醒,都感覺得到。所以這個是「臨產受苦恩」。

  「生子忘憂」,母親生下我們,專注點都在我們的健康、安危,馬上就把這個痛苦放下。所以這一念心,是至真的愛心,這不是錢財可以回報得了,要用至誠的孝心才能夠回報得了。所以光這一念心我們就報不完,生子忘憂。「回乾就濕」,我們不小心撒尿、大便了,馬上把孩子移到乾爽的地方,自己睡在潮濕的地方。

  「哺乳養育恩」。我們遇到一個學員,他母親給他吃母奶吃了三年多,他體質很好,很健康。而且母乳,都是母親的血化作母乳的,翟俊杰翟導演,他把太太的乳汁密封起來,結果真的,他女兒要出嫁的時候變成一罐血水,真的母乳就是母親的血變的。最有意義的嫁妝,就讓他女兒帶著,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洗滌不淨」。我看我那個同事她當媽媽,每天都要洗很多褲子、衣服,從來不嫌孩子髒。我還聽過一個母親,因為她孩子先天腸胃比較不好,她就很注意孩子的飲食,然後她就很關注孩子整個大便的形狀。結果她有一次跟我講,她說看到孩子大便出來形狀挺不錯的,她很安心。然後她說奇怪了,這孩子的大便也不臭,還有一點香。這一點我倒是覺得有點誇張,但是也不意外,因為她的心都在孩子健不健康,所以看孩子腸胃好她就很歡喜。我都感覺有時候聽到這些,再想想母親養育我們這些點滴,真是良苦的用心。所以常常想想,對於母親那個愛就很自然,因為感覺到報不完。

  「遠行憶念恩」。我們一離開家門,父母要擔心、關心,常常還要打電話來問候。所以其實我們出門在外,不管是讀書還是成立家庭,常常是父母親打電話給我們,我們不及格,應該是我們要主動給父母打。因為讓父母打來,他都已經可能擔心了幾天,實在忍不住了,趕緊打電話來問。學《弟子規》,首先就要落實這些孝子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下次還讓父母給我們打電話,面壁一個小時自我提醒。

  還有「深加體恤」。這個深加體恤,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感受特別深。比方說我們生重病,在那裡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很多父母就到神明、佛菩薩像面前祈禱,把孩子的苦跟病降到自己的身上來,因為看孩子這麼苦,他更痛苦,這深加體恤。還有「究竟憐憫」。究竟,就是「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母親雖然一百歲了,看到自己八十歲的兒子,還是把他當孩子看,其實他的兒子也是老人,八十歲了。究竟憐憫,愛護孩子。

  這個是能時時念父母的恩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父母也不是聖賢,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絕不放在心上,都念念想著怎麼盡為子之責任,提醒父母可以修正。所以叫「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很柔軟的去提醒父母。念恩了,就不可能聽挑撥的讒言,進一步還要提醒另一半也懂得盡孝,所謂「領妻成道,助夫成德」,這才是夫妻緣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彼此德行、靈性都提升。

  有一個人叫劉建德,他的妻子很凶悍,結果他的母親生病了,他的妻子就堅持要把母親送到尼姑庵去。他妻子凶,他就退縮,也不敢說什麼,就把母親送到尼姑庵去了,結果母親就悲憤而死。這就「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而且他母親死前就很氣憤說到,我假如見了閻羅王,一定要訴訟,要閻羅王給他們夫妻治罪,這麼大不孝!結果母親死以後沒幾天,這個都是記載的真實故事,沒幾天他的妻子就發病,就有點瘋了的樣子,然後就自己在那裡自言自語講,自己太不應該,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婆婆,然後全身青紫,就死掉了。婆婆去世沒幾天,她就發病死了。結果再過兩天,她的先生劉建德也突然生病,然後自己對著大眾講,他因為聽了太太的話,忤逆了母親,這是大不孝,講完之後也死了。結果他們夫妻入殮,還放在棺材沒有入葬,突然雷霆交加,把他們夫妻的棺木都劈開,然後那個發臭,數里之間都聞得到。

  所以我們以前從小常常聽說,不孝父母,天打雷劈。這不是一句沒有道理的話,這從很多歷史典故是真的。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被雷劈死的愈來愈多?不是偶然,因為現在不孝的人太多了。《孝經》裡面有一句話說,「五刑之屬三千」,古代有五種刑罰,它細分三千條,就是都觸犯了這五種刑罰。五刑屬三千條,最嚴重的是什麼?「罪莫大於不孝」,不孝之罪是天地之間最嚴重的罪過。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決定不能做出大不孝的事情。

  所以丈夫要有理智,妻子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責任,是要「助夫成德」,應該夫妻共同去完成孝道的責任,這才對,這個家道也就跟著傳承下去。「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是家裡最大的福田,要好好恭敬、奉侍才對。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