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22/2/22  台灣高雄  檔名:55-233-0007

  成德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首先非常感謝諸位大德同修在先父往生之後這十四天的時間都很用心念佛、誦經,做功德給先父迴向,成德代表我們家屬向大家致以萬分的謝意,阿彌陀佛。我們從《地藏經》當中了解到,亡者在四十九天之內是對他特別重要,我們眷屬能夠在這段時間多做功德,對他會有很大的利益。本來是想這四十九天是不是好好念佛就好,但是後來想到因為先父生前就特別支持成德弘揚傳統文化,所以他老人家應該也是希望成德能夠持續來弘揚傳統文化。再來,跟大家一起交流也是一種法供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有說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而且對於教學的人或者學習的人,不間斷挺重要的,這是從成德自身的感受。

  尤其在去年跟我們漢學院的同學們有分享《內典講座》,這《內典》專門是在教導我們怎麼去弘揚佛經,也就是弘法。師長有講到,他也是譬喻,我們在教學當中舉例譬喻是很重要,師長有說了,以前古代這些戲劇,唱戲劇的人歌不可以一天不唱,都要吊嗓子,打拳練武的人拳不可以一天不打,透過這兩個比喻接著有說到,經不可以一天不講。這是站在一個教學者在教學,尤其在弘揚正法,老人家用了一個詞,得在講台上千錘百鍊。而且練他是會不進則退的,所以我們看到師長老人家他也是效法釋迦牟尼佛講經不中斷。

  成德自己的觀察,老人家不只講得很圓滿,他的表演我們當弟子的用心去觀察,都是為了後世的弟子。我們觀察老人家,他先天就是謙卑。謙卑太重要了,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很謙敬;其敗也必在慢之,人的慢心一起來一切就完了。這可不能含糊,真的有那麼嚴重嗎?大家注意,師長也好,儒釋道的聖人也好……

  你看我停了一節課連錄音筆都忘了按,不熟練了,又沒福報,身邊沒有人協助,所以福慧雙修,福氣很重要。佛門每一個字不可以滑過去,每一句話也不能滑過去,「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其實這一句話,尤其我們成年人更有感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聽別人勸。所以為什麼師長說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的,四十歲以後不能講了?因為連能接受人家勸都要有相當的善根、福德還有因緣。甚至於師長用了一個詞,人家四十歲以上你還勸人家,那就不懂人情事理了。

  假如我們再換另外一個角度,有一個詞叫「科學發展觀」。我發現一個現象,我們大陸的同修有時候國內的情況比我還不熟。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和諧社會,這是胡錦濤主席那時候重要的理念、政策。科學發展觀裡面有個「動態觀察」,這個詞對我們修行是非常的重要。為什麼要動態觀察?因為萬法因緣生。這一句話,你看佛法厲害吧。請問萬法因緣生這句話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光是你今天要跟一個人溝通,你都要很清楚你跟他講話的信任到什麼程度,這就是緣,你判斷不清楚盡做錯事,好心做錯事。總不能說我也是好心,總得經一事長一智,不能常常給自己台階下,台階要別人給,不能自己給,法不能用錯。就好像肯定不能自己講,要別人講,肯定自己講叫炫己長。《太上感應篇》就說了,「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這都是涵養,會講得出口自己挺不錯的就有問題。

  我們去觀察我母親那一代犧牲奉獻,人家一稱讚她馬上回一句話。在座有沒有閩南人?我們假如用閩南話你們應該會比較親切,「唉呀,我足頇顢的」,就是我很差,我很沒能力。面對人家讚歎直接反應,我覺得這是女德。比方具體講,因為父母都是很好客,所以我俗家姐姐,大姐、二姐,還有成德,小學同學、初中同學會到家裡來。甚至於有一段時間我們家多買了一個房子,後來也賣掉了,我們是小康,大家不要誤會。多買了個房子幹什麼?都是我們三個小孩開同學會的地方,父母很歡喜。有時候到我們家裡來了,我記得最接近的就是後來大學畢業了讀師資班,師資培訓就是大學畢業再去補一年學分班,這些同學到我們家裡來了,結果煮得很好吃,我同學就跟我媽媽講,「伯母,妳煮得很好吃」。我媽媽馬上就是那一句,是另外一句,「我烏白煮的(我黑白煮)」,黑白的意思就是亂煮的意思。就是她們那個反應馬上就誠惶誠恐,無,我烏白煮的,我亂煮的。有時候這種女德她不是從相上去學的,她真的是從內心裡面就是那種心境。所以有時候她「我不會講話」,但是她一講就很感動人,但是她就覺得她不會講話。

  我結束隔離了,現在在家裡第三天了。我這段時間常常跟人家說,考試沒有愈考愈簡單的,結果我的考試真的一直在加碼。所以講給別人聽自己得要先練,真的修行的路上來不得一點虛的,來不得一點含糊。其實只要含糊了就賣了自己,自欺一關就突破不了了。我們弘法是要自覺覺他,可不能變成自騙騙人,我們不忍心這麼做。但是要能夠這樣真的也是不簡單,就是說我們經歷一些事,再來聽老和尚那些法語感覺很不一樣。一開始聽,「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帝王將相,帝王將相很厲害,你看趙子龍,將相,趙子龍救阿斗,穿進去十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地,還把阿斗給救出來,多令人敬佩,可是修行人比這個還要更猛。大將軍的猛也得要用到調伏他的習氣他才能出輪迴,比方說他打仗很猛,可是他酒戒不掉,他也出不去;他色戒不掉,他也出不去;財色名食睡他放不下,他都出不去。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修行可不能把它看作容易事。勿畏難,但是也要勿輕略,你把它看得太難形成障礙,你把它看得太簡單掉以輕心。

  先父成德覺得很可能他是極樂世界要把我拉出去輪迴的,首先父母沒有控制的念頭,我們從小到大成長從沒有感覺父母對我們控制要求,要求也沒有。所以在聽到老法師講的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放下要求、放下對立,當時候無比的感謝父母給我們的示範,盡心盡力又不控制要求、不佔有。我俗家的二姐在美國讀了碩士,又讀了博士,她問我父親,「我是不是該回來?」老人家馬上說:「妳現在的專業在哪裡找工作最好,妳就在哪裡發展,應該妳現在在那裡好找,就在那裡發展。」沒多久二姐就回來了。人是相互交感的,父母沒有為自己想,念念為小孩想;小孩呢?小孩學到了,當然是念念為父母想,這是交感的。現在回到家裡來,家裡最貴的、對父母健康好的都是我二姐買的,她都很用心觀察,現在睡的床墊她給兩老都備好了,還有一個按摩床,畢竟年紀大了。

  確實也是很慚愧,對老人的關心遠遠不足。畢竟已經學佛了,已經在修學了,當下很重要。懊悔也是煩惱,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更好的把母親照顧好。對於先父的遺憾,當然現在最關鍵的四十九天,好好安住、努力。因為我們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轉念,把分別執著念能觀察到,進而把它趕緊轉到正念。修行難不難?不難,因為就是個念頭。不能把修行搞複雜了,聖狂之分在乎一念。當然成德提到修行不能看得太難,但也不能看得太簡單,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又掉到另外一個極端。佛法就是讓我們不住二邊,不住空,不住有。「終日度生」,很盡力在護持正法、護持眾生;「終日無度」,做完了不放在心上,擔憂、害怕、落印象,盡量練到做完就放下了,終日無度,都不落在二邊,不產生執著。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他布施還放在心上。其實這一句話我們會修行的人,菩薩若著相布施即不名菩薩,馬上這一句拉回來,我曾經做過哪些好事還掛在口上講給別人聽,那我不是菩薩。

  佛法是心法,每一句都跟我們有關,每一句都在提醒我們要放下哪些分別、哪些執著點。了凡先生真不簡單,那一部《了凡四訓》,幾代往生西方的這一家人,祖孫這幾代人下來形成這種家風,傳了這一部書。他的父親、他的爺爺、他的曾祖統統都是知道自己要走往生極樂世界的,你說這樣的家庭多難找!你看佛菩薩加持,他傳了這一部書,道理真的講得非常的通透,講得很清晰。「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這是講到半善、滿善,做了不放心上,這是滿善,所以「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我們做了好事沒有忘記,還掛在口上,「止於半善而已」。這些道理開得太清晰了,不是過來人講不出這些話來。

  「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那是在明朝講的話,換到現代更深刻。老人家一位從小就有胸懷蒼生的慈悲心的聖哲人,你看他一生為了眾生多少魔考、多大的毀謗,而且好事盡心盡力做,緣分都不容易太久。成德在這十多年來也參與了一些緣分,參與完之後是什麼?體會緣分太難,真的就像了凡先生說的「微長可取,小善可錄」都要讚歎。今天你要跟人家合作心裡面就要求他十分,我看可能到老了都還沒找到一個合作的對象。今天什麼?有五分你就要衝上去幹,不然沒機會。都是萬法因緣生,得看懂現在的緣,不能要求太高。「教人以善毋過高」,教人是這樣,面對因緣都是一樣。但是大家注意,緣是會變的,你不能又把它看死板。這個緣只有五分,衝上去,慢慢六分、七分,造緣。這個緣衝上去變成四分、三分、二分,那你就白衝了。

  為什麼《中庸》要說「栽者培之,傾者覆之」?他是真正有潛力的,培之;他真的已經提不起勁來,你要再去使力可能白出力。這都要判斷因緣,為什麼?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今天面對要護持人,你是要護持阿斗還是要護持劉秀漢光武帝?他也是在亂世當中起來的,可是他東漢有二十八將。其實讀歷史讓人家長見識的。這二十八將裡面有一個應該是智慧最高的,一下他的名我忘了,兩個字的,叫鄧……一下想不起來,鄧先生,他在劉秀還不怎麼樣的時候,他就可以洞察這個人必成大器。當然可能他有學過面相學,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陳弘謀先生好像還留了一篇「心相篇」。其實你不能說這個迷信,這跟佛法的理是相通的,為什麼?相由心生。

  剛剛跟大家談萬法因緣生,你說這句話在哪裡?而且我們是在經歷每件事之後對這句話體會更深、更廣,原來這句話隨時都在。我們對親戚、對朋友,你遇到他就要跟他講話,你洞察不出緣分一定會講錯話,所以很多人都說跟外面的人相處還比較容易一點,跟家裡人相處就比較難。諸位同修,請問大家在哪一本經典,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哪一本你曾經有看過哪一個經句說外面的人比較好相處,家裡的人比較不好相處、比較難,有的拜託一下一定要告訴我,對,經典裡面有講。假如不是經典講的,我們自己又常常掛在口上,還這麼去想就嚴重了,這就牽扯到給自己台階下。我們剛剛說的台階是要別人給我們下,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台階下,那就不是真幹。

  真幹兩個字,夏蓮居老居士沒有入那個境界他講不出這種法語來,真是這樣。所以佛經是寶,《了凡四訓》是寶,那都不容易講出來的。他老人家說,「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就自我寬恕,那就是給自己台階下,就是一毫自恕。不是自恕而已,一毫都不行。你斬草還得根都把它除掉,不然它還會再長,一毫會變兩毫,它會一直發展。你差之毫釐,它發展就是謬以千里。所以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這一關不簡單。《弟子規》說「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這就不容易做到,我們很容易在親戚朋友當中揀擇,甚至有以前在社會的習氣,對上對下態度不一樣,對有錢沒錢的、有地位沒地位的。

  修行就是要把我們沒學佛以前的習氣一點一點放下。老人家說「放下是功夫」,這句話重要,不是一天念十五部叫功夫。我都見過,很傲慢,眼神裡就透出傲慢,可是他確實破了兩萬部,再加上別人一直在讚歎他,誰敢講他?曾經成德也遇過非常精進的人,人家請他上去分享,分享下來一堆讚歎,都湧上去讚歎他。我講坦白話,我都聽不懂他在講什麼。我就很驚訝,我都看傻了。我雖然程度不怎麼樣,但是也有學過一點,我都聽不懂,可能也有一些人聽不懂吧?可是你看都湧上去讚歎。因為他那時候是個紅人,大家就湧上去讚歎。再來他也是第一次練講,怎麼也不跟我這個老革命稍微交流一下?挺不容易的吧?

  有時候《了凡四訓》愈讀愈覺得這些很深,當信佛經語深,現在是當信《弟子規》很深,不是佛經深而已,《弟子規》一句要做到,我們心上的習氣不放下,這一句很難做徹底。分別執著心還在,要把這個做徹底難。說到這裡我就有點講不下去了,為什麼?《弟子規》說「對飲食,勿揀擇」,成德吃了八天的防疫飯,真的沒有功夫,吃到什麼狀況?很怕吃飯。沒功夫吧,都告訴人家考試愈考愈難,你看一考零分。防疫飯一拿來涼的,沒有一天是熱的。為什麼?他可能送很多地方,又是冬天。怎麼辦?燒一杯熱開水泡進去再吃。然後我又吃得清淡,便當一般人家可能覺得素食怕我們吃得沒味道,還得給你煎一下、炸一下,更……胃不是很強的人很怕油膩的。這一句「對飲食,勿揀擇」都不簡單,我考試就被考沒過關。不過佛菩薩對我還是很好,才考了第八天就馬上換成最好的,叫媽媽的家常菜。你看從快吃不下一下又考這個,又考你不能貪著。「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連吃飯也是考試,都是在考這顆心。

  我剛剛聽到我們王居士講到「無量壽經研討會」現在正式開始,我突然想到研討會怎麼都我一個人在講,還是我的執著點產生了,好講。還是我們董老師的修學境界高,人家就上三四節課,然後再來研討一下;我這個就是拿了麥克風,人家就很難拿過去了。回想到十幾歲的時候跟著同學去唱歌,拿了麥克風麻煩了,人家搶不過去了,這就是執著。

  成德住的防疫旅館就在成德念高中的地方,所以每一天還可以聽到母校的鐘聲,那個鐘聲響起無限感嘆,三十多年過去了。我提醒我自己,我已經沒再有三十多年了,但是卻感覺一瞬間而已,看著那個學校,看著那個籃球場,我有一次參加籃球比賽,在哪一個位置,一投出去得了兩分,歷歷在目,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我今天有講《無量壽經》,這句是《無量壽經》,不然又說法師今天又沒有進度。我又在找台階給自己下,自己在講馬上自己就犯了,慚愧慚愧。

  研討會要名符其實,我不能再講了,我們也好多節課了,今天應該我們就師長講過,應該也有四集我們研討過的,包含我們自己聽的可能都聽到第六集、第七集了,大家有什麼感悟?或者我們在一起分享探討,你感悟到什麼?你那個感悟之後去落實又有什麼心得?因為修學的提升關鍵在解行相不相應。我們一起聽老人家講經、我們一起研討都屬於解的部分,師父領進門,修行要靠個人,這個行別人幫不上忙,得要自己去做。而透過我們去力行,我們那個心得感悟一供養出來,大家就相觀而善。

  當然我現在突然叫大家發言,這會讓大家有一點唐突。我也要守住忠恕之道,人家馬上叫我發言我要能講,但我不能要求人家馬上發言。忠是對自己要求,恕是體恤別人,法不能用錯。假如我們學《無量壽經》,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那麻煩了,《無量壽經》變成我們的藉口,變成看別人的錯誤,那就學顛倒了。

  忠恕這兩個字太重要,沒有忠恕的基礎學大乘學不上去,絕對學不了,而且會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我們冷靜去觀察,為什麼現在學大乘的人那麼多,得力的人不多?因為沒有儒家的基礎。但不是他錯了,因為我們處在同樣的時代,我們從小沒學,無有語者。可是我們畢竟還在修行,我們必然要把問題找到,我們才能夠突破,不然問題還是存在,而且問題存在它就會給我們愈來愈負面的影響。比方說我容易消極,我的消極就是到七十五percent(百分之七十五),有可能嗎?不可能的。七十五的人你今天不下功夫,它就變七十五點二,我們用數學來比喻,可能一個月之後你變成七十七了,不進則退。真正要改善在哪裡改善?每個念頭,念頭看不到問題要改善很難。可是現在問題來了,理上誰都知道,要從念頭修,要從起心動念修,問題是他這個念頭是消極他沒有發現,他就愈來愈消極。我們都知道有阿賴耶識,我們的念頭、我們的言語都是負面消極,倉庫那個種子就愈來愈多了,最後想積極都難,因為那倉庫起現行的鋪在上面這一層全部都是消極的種子,你怎麼去提起一個積極向上樂觀?哪怕你遇到一個很好的善知識,你聽完他一席話,很有正能量,你可能走出那個門正能量就沒了,為什麼?習慣的念頭又起來了。修行真的得靠個人。

  什麼是正念?我們去感受一下,你這個念頭起來,身心更有力,這叫正念,更有正能量。你這個念頭起來,身心感覺就比較負能量、比較沒精力、比較陰暗。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個「賢護」,師長老人家在第十次宣講,在新加坡,我記得光是賢護兩個字講了好長一段,可能都超過一個小時。他老人家首先賢護你要先會護你自己,自己都護不了還能護別人?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尤其當父母的人,真的,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他每天接觸你,怎麼可能不受你影響?我們只要消極比較多,孩子臉上的笑容會慢慢減少;我們依賴重,慢慢慢慢孩子也會變得依賴,你每天在影響他。一開始為什麼成德五十歲的人,人生也經歷不少人事了,特別特別感謝父母。

  我們修學的人要很清楚自己隨時要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尤其這個正念現前,我們跟什麼合起來體會?跟菩提心,我這個念頭跟菩提心相不相應?「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菩提心是修行的主帥,就像打仗一樣,主帥一亂,自己打自己都有。我們現在冷靜觀察,我們這一場修行的聖仗有沒有自己打自己的情況?太多了。什麼叫自己打自己?首先第一個最明顯的,對自己沒信心,常常給自己打悶棍。別人都覺得你很好,你就覺得你自己很差,誰也勸不動,那沒辦法了。你看他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信為道元功德母,尤其我們淨土宗信願行三資糧。而且信很重要,最重要的根本,道元功德母,功德的母親,它是能生。有信心的人六根接觸六塵每天生法喜,因為他有信心,人之初性本善。他有信心,盡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盡看到別人的缺點。跟境界沒有關係,跟我們的心,尤其跟信心有關。愚痴的核心,學佛就是要有智慧不愚痴,愚痴的核心是懷疑,一懷疑了就沒信心,對自己沒信心,對別人也沒信心。師長的法藥都是從根本修,從根本的煩惱放下,要把懷疑放下;瞋恚的核心是傲慢,要把傲慢放下。孔老夫子慈悲,他用了一個最高級的譬喻,「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他最佩服的聖人就是周公,他這個比喻已經到極點,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他驕傲,他吝嗇,「其餘不足觀也已」,有這麼高的才能的人,只要他有傲慢、吝嗇,這個人不可能能做出貢獻,甚至於會有危害都有可能。所以老人家在講經的時候常常舉孔子這一句話,就是提醒我們弟子們不能起傲慢。

  剛剛我跟大家提到了,老人家的特質,骨子裡透出來的謙卑,可是為什麼他在談弘法他老人家要說,我每一次跟人家講課,底下坐的都是監學,我給大家做報告,講完了看看底下有老修,還去請教人家自己有沒有還可以改進的地方。老人家他說他自己是這個態度,成德覺得這也是在保護後來弘法的人,我們只要不守住這個心念,孟子提醒我們「人皆好為人師」,有可能我們慢的念頭一絲一毫就起來了,一起來它就會開始發展。所以老人家有講,一般培養弘法人才複小座,培養他恭敬、培養他耐性、培養他謙虛,不然一會講一傲慢整個就完了。

  這些部分都要靠我們主動去學習、主動去觀察、主動去領會。老人家對於弘法有關內典的開示可不少,有專門二十個小時就是談這個,甚至於在每一集裡面有時候三分鐘就提弘法、護法,五分鐘,有時候講長一點,只要論到那裡了一定再次叮嚀,而且是現身說法,我們得把這些教誨放在心上,師長就加持自己了。三根本,加持的根本是上師。我們淨土宗是密教,它確實是密教。一個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一切陀羅尼出生一切諸佛,所以這一句佛號是真言,密宗的真言,最高的咒。佛在經上說,一句阿彌陀佛無上深妙禪,這已經把這句佛號讚歎到極點。禪中之禪、咒中之咒就是這句萬德洪名,所以是密教顯說。

  老人家從密法來講就是我們的上師,那我們怎麼修?我們身心要供養上師。怎麼供養?依教奉行。那他什麼時候加持我們?隨時隨地。我今天要講一句話,師父怎麼教我的;我今天做一件事,老人家怎麼教我的;今天起個念頭,我這個念頭跟老人家教的相不相應,那不得了,他身口意都跟上師的教誨相應,這就是密宗講的三密相應,身密、語密、意密。跟經教相應就是跟佛相應,經典就是佛言,從佛的真心流出來,也是一不是二。戒是佛行,禪是佛心,這最快的方法。密宗快快在哪?快在相應,快在發菩提心,密宗的特色,它為什麼可以即身成佛。所以我們現在知道為什麼念佛可以當生成就了吧?它密教顯說。而且從一密入了、相應了,其他兩密就應了。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可以念到像海賢老和尚這種功夫。這都是給我們表演的。我們要對這個法門有高度的信心,信重要。

  剛剛跟大家提到師長講的,我們弘法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是老師、是監學,其實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老人家只是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讓我們容易了解。同樣的,老人家只要講到弘法都是提醒我們,經、課不可以一天不講,他老人家率先垂範,學釋迦牟尼佛講經不中斷。我們現在弟子們都是以他為榜樣,可是為榜樣不是一下子激動,以他為榜樣在要哪裡?要在他強調弘法的這些重點上我們照著做,這才是相應的弟子。聽了老人家說課不可以一天不講,讓我們錄堂十五分鐘的課我們給它拖半年、拖一年,我們又覺得我就是要效法他老人家,那不是變空話了嗎?

  再來注意,有,我有一些在效法,你又在揀擇了,哪一些我覺得我現在可以接受的挑起來,哪一些不能接受的先……不是要求說馬上全部做到,但是我們有沒有往要做到的那個方向在下功夫,這個很關鍵!往生是帶業往生,可是可以帶業的,但是我們可不能解錯了。那個狀態是要什麼?我很用功在對治習氣,但是沒有對治徹底,我還有,可是我很認真對治。你不能說我可以帶業,那我每天還造業,你鐵定往生不了。還隨著自己的貪瞋痴慢,反正可以帶業往生,那三世佛說我可沒那麼講,你別冤枉我,帶業往生不是這麼解的。其實說實在的,很多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今天你是一個老師,你看到一個學生很努力在改習氣,你一定會盡全力把他拉出來的;你都做得到,阿彌陀佛會不這麼做?不可能的。所以你看那個對自己錯誤很懺悔的,他也還沒完全改掉,可是那種懺悔品位都挺高的。

  阿彌陀佛是宇宙第一的老師,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我們要有信心,我們真肯提升,真肯弘揚大乘佛法、弘揚淨土宗、弘揚傳統文化,哪有他老人家不加持我們的道理!但是問題這也是信心的問題,你信心不夠,那一念懷疑就好像太陽很大,你拿著一個黑傘,太陽光就照不進來了。

  我什麼都沒說,不然可能有人心上就有壓力了,他一有壓力到時候下節課就不上來,我就罪過了,他就躲著我了,可能上次那個講的就是我,他就開始閃了,我剛剛什麼都沒說。所以教學確實是一門藝術,要雕刻,一刀都不能輕忽,不然你一刀太重了前面重來。雕藝術品可不簡單、可不簡單,你一刀可能太重了那隻手掉下來了,重來,重新再找一塊木頭。現在想一想,師長在護念我們這些沒有根基的小朋友,現在有時候想到一些情境,真的是覺得老人家的心柔軟到極處了。

  我就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好。有一次師長交代,剛好我在台灣,要到大陸講課,會跟胡小林老師見到面。老人家拿著項鍊(玉項鍊),是阿彌陀佛的,就一整尊阿彌陀佛的玉,拿了兩個,交代我要去給胡老師還有另外一位同修。我就拿,老人家交代我的事,拿了,就在那個拿的瞬間,老人家把他掛在脖子上的一模一樣的直接拿下來掛在我的脖子上。我當下很感動,也很慚愧,非常慚愧,為什麼?讓老人家還得擔心我會不會吃醋,太慚愧了;感動,老人家的心太柔軟了。但我得效法他,縱去遠,以漸躋,總不能他老人家給我白表演。這只是一個情境,所以我說老人家疼我們,這只是一件小事,你看要花多少精神顧及我們的感受,一點一點給我們拉起來、拉起來。

  有時候看看父母、看看師長,會對自己現在在從事教學很有力量,差他們差太遠。體會老人家輕輕的講我們要重重的聽,因為每一句法不只是一生的修學,還是一生的人生閱歷。了凡先生為什麼在敬重尊長裡面,年高、位高、德高,還有一個是識高,人生的見識、閱歷。我們去觀察老人家講經,他也常常談到他遇到的一件事,他說當頭一棒,冷水澆頭,就是經歷了在聯合國多次發表主題演講,最後這些專家學者告訴他,你講的是理想,做不到。你看老人家當下那種震撼,現在全世界最大的危機不是環保、不是糧食,不是其他的這些危機,信心,這抓到根本。我們都很清楚所有的問題都是在人心,可是人心要靠教化,他現在對於聖教都沒信心你怎麼教化?所以最大的危機是信心。那怎麼辦?老人家的這個就是在展現一個修行人的態度,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費了那麼大的勁人家不相信,不只沒有放棄,更積極對待,做實驗,在廬江做了三年的實驗。

  老人家一生都在做實驗,為什麼?因為眾生最大的危機是信心。這都得自己去觀察。首先第一個,讓在家四眾同修對弘法有信心,他把這條路走通了。他老人家有遇到,要不還俗,要不趕經懺佛事。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挑戰?有。最後堅持了,十年,一個月一百五十塊錢,物價都飆那麼高了還是堅持,都沒有增加生活開銷,十年都沒變。這種恆心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感召什麼?感召韓鍈館長來護法。這我們都要觀察清楚,不是說回不去了(就覺得他老人家跟李炳南老師學,對他有看法),不是說沒有地方去韓館長就出現了,就有人護法,是經歷了很不容易的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的過程,感召韓館長三十多年的護持,這都不是偶然的。哪一個弘法的人不用考這一題,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我敢跟大家保證,弘護正法的人必考。

  而且老人家給我們做心理建設,他老人家說我們這一輩弘法比他的難度十倍、百倍都不止。他老人家是跪著把佛法送出去,成德覺得我現在也不算什麼,我還沒跪,那還不算什麼。其實說實在的,我們這種心境能夠常常突破有一個最重要的增上緣,就是老人家所遇到的比我們難太多了,自己就會感覺我現在才小菜二三盤而已,我還在那裡哎喲哎喲,那不是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好笑?看看師父,拍拍身上的灰塵,就往前走了。感謝!你看師長如此、李老如此、夏老如此、黃老如此、佛陀如此,我們只要肯拿一個來做榜樣就夠了。那麼多,傳了兩千多年,哪一個祖師不令我們敬佩?看看玄奘大師那個紀錄片,不流眼淚沒良心,那片子真是太感人了,有時候自己比較提不起勁來,一看馬上就提起勁來了。

  你看這些祖師都給我們垂範,但是我們總不能讓他們的表演白表演,他有多少的教理,甚至他編出來的書,都是為了末法九千年,我們總不能讓他白編,不能讓他白會集,這樣情何以堪!我們不能讓黃老白受苦,他所受的苦加在八個人身上八個人都得死,你看他有這樣的磨鍊,他能開出義理。師長、祖師,像黃老他們講學,用現在的話就是每一句都是乾貨。我不知道有沒有用錯,可以用乾貨是吧?都是很貴的產品。當然法是無價的,這只是譬喻。真的,假如我們聽他們講一個小時,覺得好像沒什麼重點,鐵定我們出了大問題。應該是愈聽愈覺得本來是這一集很重要;再聽,這一段很重要;再聽,這一句很重要;再聽,這一個字好重要。佛經語深,莫作等閒看。所以薰習重要,常常親近師長、祖師,一不親近就會退轉了。

  現在講到這裡,教學的人講學不能斷,學習的人聽經也不能斷。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是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我剛剛用了一個詞,大家知道我現在要講哪個詞嗎?科學發展觀。要有動態的觀察,師長的根性他都要是我一個人是學生,大家是監學,我給大家做報告,他善根這麼厚的人都要用這個心境他才能成,他善根這麼厚的人他都要跟著李炳南老師十年,我們現在聽兩節課就入境界了,就是可以獨當一面,可以教化一方了,就是練成了金鐘罩、鐵布衫,一個罩門都沒有了,不可能吧?我說再來人也不可能這麼表演,這麼一表演,人家說只有他做得到我們做不到。哪怕是再來人他也沒有心說我要怎麼表演,他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的。這些部分都是修行靠個人,自己去領會,自己去觀察,動態觀察,這樣我們聽那些法才不會滑過去,師長都得要守三個條件,師長都得要跟十年。我們注意去觀察,講學的人一有知名度,老師的話就不聽了,甚至連老師都不認了。

  真的是佛菩薩加持我,成德二OO三年九月五號到了海口,飛機一下來踏到了祖國的大地上,不到七天我們到了孔廟祭孔。剛好有一位比丘跟我們一起去,他的長相樂呵呵的像彌勒佛一樣,我那幾天看著他很佩服。第一天吃飯,因為一起去的人很多人沒吃素,圍著一桌,他就笑著說:「人家吃肉滿口香,我吃青菜往西方。」我當時候印象很深,我說功夫很高,恆順眾生,順便供養他一句我吃青菜往西方,種這個善根。然後笑著說,「我有一些徒弟,還沒有到佛學院以前叫我師父、師父,叫得可親了;上完佛學院回來,連師父都不叫我了」。他是笑著說的,真有修養,我修養差他差遠了,我遇到一個,當天晚上就睡不著覺了,功夫一測就測出來了。所以剛剛說成德覺得佛菩薩加持,還沒開始分享傳統文化,人家比丘就給我說法了,給我們做心理建設了。

  大家看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說,「現在沒有師生關係了,朋友關係,民主開放,誰也管不了誰」。我一開始學佛就聽老法師這麼講了,現在聽、現在複習這一段感覺不一樣。這個會聽不會聽就差很多,假如不會聽,對,正常,那就完了;會聽的,天底下只剩一個人真正真心奉事老師,那個人一定是我,這會聽的人。

  會聽不會聽很關鍵。從一開始聽老法師講經,老法師舉了例子,有一位老居士請我吃飯,在台北功德林請我吃飯,他很緊張,一坐下來就跟我說,「法師,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在的人破和合僧,那墮阿鼻地獄」。老人家聽完,「不要緊張,先吃飯、先吃飯」。吃完飯跟他說,「你走過那麼多地方,你有看過僧團嗎?」這個我們要會聽,不會聽,團體裡吵吵鬧鬧正常的,鬥諍堅固正常的,那就麻煩了。那是要把我們的志氣激發出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遇到眾生連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都不知道,衰殘至此,殆不忍言,看到這個現象要發勇猛心、發菩提心。我在這種人事境緣,「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這就是祖師的心境,省庵大師。祖師都是在他們那個年代把佛門的衰敗振興起來,他們的言論都是振聾發聵。就像師長一樣,所以他遭的毀謗多,因為他把問題講出來了,既得利益的就撲過來了。我們這個時代功利主義盛行,我們真正要為佛法、為眾生,鐵定要面對既得利益的衝突。當然我們不跟人家對立,因為我們學的是《華嚴》,《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老人家是專攻《華嚴》的,事事無礙。現在的緣只有三分,沒有障礙,一沒有障礙,三分可以變四分,四分可以變五分;一有障礙,我們用的就是妄心不是真心,事情就會往滑坡下滑。

  對不起,本來想請大家發言,可能臨時請大家講大家還沒準備好,我想給大家緩和一下,一緩實在太誇張了,一緩就緩了半個多小時,你們就觀察得出我的執著有多重。

  有一件事還要跟大家先商量一下,因為我的功夫不夠,今天已經舉了好幾個例子,功夫真的太不夠了,所以可能跟大家交流的時間要調整一下,因為我的時差還沒有完全調過來。不過這個時差很奇怪,一看到你們就忘了,難怪師長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逢知己講不完(不能說千杯少,因為佛家戒酒),但是畢竟我還得面對我真實的功夫,不能因為你們的愛樂《無量壽經》對我的加持力,所以我還得要跟大家商量一下,就是可能調整一下。因為成德這邊四點半,自己時差還沒有調過來,所以可不可以調到禮拜天,歐洲時間下午一點,英國時間十二點。當然這對於美西的同修就會有點殘忍,他們是早上四點,我趕快調整。成德這邊就是八點到十點,因為十點我隔天早上還要講,是我們加拿大弟子規學會的《論語講要》學習分享,這六個半小時還可以,所以跟大家商量一下看這個時間行不行。大家要知道看行不行不只用問的,還要觀察一下,像我現在就看到有一些人臉色比較難看。不然推半個小時也行,比方說一點半、十二點半,我這裡八點半。好,沒關係,我看現在是自由民主開放,我們還是在大家都在的時候來拍板可能比較好一點。大家自由民主開放是可以發言的。

  劉居士:師父,我替美西的說句話,能不能四點半,這樣我們四點起還好,要是四點的話我們三點半就要起來,調到四點半好不好?

  成德法師:好。

  劉居士:四點起應該問題不大,因為三月十二號馬上要改夏令時,我們就等於是現在的三點要起床。三月十二號改夏令時,那個差的就比較大,所以就往後推半個小時,我們也可以……

  成德法師:我剛剛才跟大家說要有動態觀察,你看這個夏令時我就沒有觀察到。好,沒關係,我們先調一下,說不定我時差調得比較快,我們再來商量,但是調整以前會先跟大家說好。我們就歐洲時間一點半,英國時間十二點半,中國時間,對不起,應該是少數要服從多數才對,現在中國時間就我一個人。

  曾居士:阿彌陀佛,法師好,弟子在想如果是中國時間八點半開始的話,法師講兩個小時十點半,會不會對您來講太晚了?雖然好像也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對於我們來講師父您的身體更重要。要不看到楊醫生在,楊醫生給建議一下什麼時間是法師最佳的休息時間。

  楊醫師:感恩曾師兄的慈悲,對法師照顧。弟子的建議也是這一週或者下一週法師盡量晚上不要講課,先好好休息,好好把身體調養好,倒過時差以後再可以用晚上的時間。晚上如果您保證十點鐘能夠講完最好,關鍵是您講起來以後大家也高興、您也高興,一個半小時講了兩個半小時也是經常的。

  曾居士:要不然我們上個鬧鐘提醒一下。

  劉居士:師父,您就還按剛才說的那個時間,我看了看好像只有我跟吳老師是美西的,溫哥華和美西的,其他老師們好像沒有太多西海岸的,沒問題。

  成德法師:都好都好。

  曾居士:好像我們這邊也要改夏令時,是三月末我們這邊也要改夏令時,那個時候我們跟中國的時差是六個小時。

  成德法師:六個小時,英國就變七個小時了。這沒關係,我們再動態觀察,因為我們是小班,大家好商量,這個沒有對外的,對外的話那麼多,二三百人。

  劉同學:以師父身體為重,還是早一點沒關係的。

  成德法師:好,我儘快調整。我們暫定歐洲時間一點,英國時間十二點,中國時間八點,我們就兩個小時,美西就是早上四點。

  大概應該聽過我講這個典故,二O一九年二月十五號,這個日子我記得很清楚,因為十六號老人家要回香港,十五號晚上把開吉法師、成德還有幹部們(極樂寺幹部)叫進來,「我有事交代你們」,然後就講了一段對一條龍的開示。成德一條龍培訓一開始就是講老人家這一篇教誨,當然最後面沒有在文字稿裡面,是老人家講完,大家看得出來我是激動型的人,聽完之後熱血沸騰,大家在那裡收椅子,我就對著老人家。因為老人家一直從頭到尾一條龍重要啊!一條龍救世界啊!國文補習班是救急的,救根本要靠一條龍,聽完我站在老人家面前,弟子願意承擔!老人家那個眼神我一輩子都不會忘,炯炯有神看著我,「不是你承擔,是佛菩薩祖先承擔,你把心用對就好」。這一句法語不得了,佛菩薩祖先承擔,我的肩膀鬆了,不是我承擔,我哪有那個智慧德能福報,自己別打腫臉充胖子了,佛菩薩祖先承擔。再來變簡單了,因為我只管一件事,管我的念頭,我只要清楚我這個念頭是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就好,我這個念頭是大公無私就好。我就管念頭而已,不難,變簡單了。對,師父的法很重要、很有道理,因為我的念頭一對了,我的言行不會錯;我的念頭言行不錯了,那事情一定往好的方向,哪怕對方找我麻煩,幫我消業障。對,老法師說的,他那時候工作考績都是第一,誰給他的?打他的人給他的,因為打他老和尚從來沒有還手,罵他他也沒還口,上司說這個人修養很好。

  佛門講事事是好事是真的,我們遇到事情會覺得難受,就是還沒有轉到事事是好事的觀察。事事無礙,老法師學《華嚴》的,真的,這種自我感受覺得,唉呀,怎麼會這樣,這件事不好,好難過,你這個情緒能轉過來。真的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情緒轉不過來,愈陷愈深,會有這種感覺;真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讓這個負面的感受一直相續,拉回來,靜下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看起來不好的事就是在鍛鍊我們,就是在修我最弱的東西,這是成德走過來的經驗感受,每一段都有考我最需要提升的部分,一段時間就換考題,一段時間就換考題。

  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老人家以後的這三到五代人,成德算第二代了,應該差不多三代人,滑下來了,滑的速度很快。可是我們的努力在什麼?讓它滑的速度減緩。最好能夠努力到什麼?它不只不滑了,還開始往上了,那我們的階段性任務就完成了。老法師說,誰想很快的把傳統文化復興會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萬法因緣生,這個緣的轉換哪有說一天全轉過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老人家交代,我們文化復興得三到五代人鍥而不捨。

  我觀察自己,觀察身邊的人,只要他是發心的人,他眼前所遇到的境緣就是在考他需要突破的地方,而且是最需要。我們得靜下來,佛法是內學,要往內。一往外就著相,就生煩惱;一往外就見過,見人家過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心上不能有別人的過失,一放心上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是什麼?這些境界讓我訓練看人我看不看得清楚,看事我看不看得清楚,看因緣我看不看得清楚。會修的人一件事他就舉一反三,他就一即一切了,這是會修,有悟性,他觸類旁通,他經一事就長一智。

  比方說我們也會遇到逆境惡緣,讓我們氣得牙癢癢的,你轉個念,他對你的修行終身的利益。比方說你很生氣這個人做的什麼事情,你轉個念,我發誓這輩子不跟他犯同樣的錯,那不得了,你就上一階了。任何人犯的錯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都沒有了我們就不在這裡輪迴了。唐荊川先生,一代大儒,他說的,「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蓋所惡於人」,我們覺得這個人不對、那個人不好,「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病痛就是缺點、習氣,「若真知反己」,真知道反省自己,「色色有之」,就是我們一樣也沒少。

  我們得看懂,為什麼印祖要講看一切人都是菩薩,這個法語難道是隨便說說的?那是要護我們這一生去作佛的,祖師慈悲。師長也說,學佛要看得懂釋迦牟尼佛他在表演什麼。所以章嘉大師指導他,你先要看《釋迦譜》、《釋迦方志》,了解釋迦牟尼佛,你才不會學偏。我們從佛陀他的一生去觀察,障礙他最多的人是誰?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誰?是佛陀的老師。有味道,諸位同修,你現在很生氣的那個人可能是你的老師,他來成就你的,他來提升我們的。總不能我們聽完佛陀、提婆達多的故事,跟我們沒關係,那佛不是白演了嗎?我們又在揀擇了,這個應該跟我沒關係,自動屏蔽,自動屏蔽掉了,不想做的就自動屏蔽了。跟佛學、跟師長學不能屏蔽,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忍辱功夫,大忍才有大成就。佛表演忍辱仙人。師長這個忍辱,悟道法師說一句話,老人家那忍辱功夫真的是太難了。跟著他老人家的弟子很多都走了,悟道法師沒走,因為悟道法師說這樣的忍辱功夫找不到了,太有功夫了。所以悟道法師有智慧,跟著一個善知識,善根福德因緣智慧不夠也跟不了。

  我們私底下都了解到,師長跟著李炳南老師,介紹出家、在家都有,去跟著李炳南老師,都沒留住。說實在的,一代大善知識,他為什麼沒有跟?成德覺得最核心的我見,看到什麼相信自己,也沒有去請教善知識,然後就順著自己的看法、想法去做,走了,當面錯過了。不簡單!現在能老實聽話不簡單。善知識又不勉強人,善知識又不控制人、又不要求人。我們看佛在演什麼,李炳南老師在演什麼,這我們都得看懂我們就學到了,我們的心境從觀察體悟到了就開始轉變了。看到師長老人家人家毀謗他,他居然給他立牌位,天天給他迴向,我無始劫來那麼多的業障他還幫我消,我怎麼會不感謝他?所以轉個念障礙就沒了,惹我們最生氣的人就變老師了,我們就變善財童子了。恭喜你,你當生要成就了,因為你是善財童子。

  跟大家討論時間,我又多講了一些話,實在很抱歉。最後我們是名符其實的研討會,所以哪一位同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還是要效法我們董老師,人家董老師都是留整節課的時間讓大家痛快的分享,我每次都是留得讓大家時間很緊迫,我下一次改進。有請賈同學。

  賈同學:師父好,大家晚上好。學生想起《無量壽經》「又賢護等十六正士」,之後的第一位菩薩就是善思惟菩薩,我覺得師父剛才的分享很到位,就讓大家都明白如何善思惟,守好我們這顆心,境隨心轉,把心用對就有十足的信心。大家都發心來承傳如來家業,我看也聽了很多場,很多的前輩們,其實你們也在世間工作,我們是漢學院的學生,也有這一分榮幸跟大家在一起,能聆聽到世間的喜怒哀樂,也感受到大家每個人生活中的不容易還有歡欣鼓舞的地方,今天藉這個機會向大家感恩,阿彌陀佛。

  第二,師父上面說十五分鐘的錄屏都沒有,拖了半年,說的就是我們,很不好意思。本來到漢學院來也是為了和大家一起弘法利生,加入這個和大家一起,而且這個事情已經拖了很久,也很高興能夠告訴大家,我們內部已經準備開始了,也希望盡早可以跟大家見面。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賈同學,首先他很惜緣。我們去觀察老法師交朋友都交比他年長的,甚至什麼?比他大一輩的、比他大兩輩的。我們常常聽到老法師說,我曾經聽朱鏡宙老居士講哪個故事。老人家念恩,特別把朱老的著作編好,把它出版。那一代人學問、閱歷、智慧都不簡單,那都是有傳統文化根基的善知識。剛剛賈同學很感謝社會的歷練,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從中都能有所領悟,所以這是惜緣。

  假如人珍惜因緣,比方說我們這些同學們現在二十來歲、二十幾歲,很珍惜跟長輩們學習的因緣,那可能他三十歲的時候就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他人生的積累因為常常跟長輩切磋、討教,他跟同年齡的人思想見解、看事的深度廣度絕對不一樣。緣分難得,知緣、惜緣、造緣,知福、惜福、造福,知恩、感恩、報恩,這個心境他挺可貴的,難怪他看起來就比較有福報的相,你看人家都有雙下巴,我這是啥都沒有。看到這個首先不能攀比,我們剛剛說,你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就是你每一個念頭一直積累上來,看到別人比我們有智慧、有福報不能攀比、不能嫉妒,要效法。就是個念頭,可是我們往往不夠積極的、不夠樂觀的人都會往另外一方面走。所以我也藉由賈同學勘察我自己有沒有嫉妒心、有沒有攀比心,我要生起縱去遠以漸躋,福報是可以修來的。師長都表演給我們看,短命,又沒有福報,最後修到財富自在,修到壽命都增加一倍多了。做得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成德拭目以待我們漢學院同學們的法布施。其實他們的學習能力都比我還要好,他們短短一個多月一門課學下來,口試、論文都能總結得很精華的,我是看了太可惜了,我也修點功德請轉法輪,讓他們供養出來。當然,鐵定供養出來會有很多不足,還請諸位伯伯、叔叔、阿姨、長輩們多多批評指正,這就是同學們的大福報。謝謝賈同學。

  我們最後再請一到兩位。現在做事情要有一點彈性,不要說死了。我們有請黃會長。

  黃會長:弟子非常感恩成德法師念念為我們著想,哪怕是講課的時間,哪怕是護念大家的弘法利生,都是不捨,非常的珍惜每一絲緣分。法師昨天晚上都沒有睡好,幾乎都沒有睡,今天講得這麼法喜充滿,可能也是因為看到大家聽得都是非常歡喜,所以法師也高興,精神這麼好。弟子也是非常榮幸能夠聽到法師這一會,也是非常的著迷。

  之前法師也提到在分享課程,總結有什麼心得,弟子就感觸很深,法師對大家的護念也是非常的點到為止,講話也是非常的客氣。不過弟子也由此反省太愚鈍,譬如說有一句話,法師經常跟我們講,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就是開悟,看到自己的錯誤去改正,那就悟後起修。但是法師前面半句沒有講,你如果發現不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業障太重了。這是老和尚在經教裡面講的。弟子後來聽了老和尚的開解就非常震撼,弟子業障非常的重,竟然修了半天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後來弟子認真的去反省總結,的確是滿身的罪業,也在生活當中慢慢的去磨鍊、去改正,尤其看到別人的錯誤也就反省自己,不是再去矛頭對向別人去指責,而是真正的去反省。

  還有一句法語,法師跟我們講的就是,在境界當中,時時刻刻要把平時當作戰時打仗的時候想,這樣臨終的時候才不慌不忙。弟子聽了這句法語就突然想起,像劉素雲老師、老和尚經常提醒我們不讓一分一秒空過,這個真正的含義就是你平時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檢討自己有沒有把念頭放在正法上,這才是不讓一分一秒空過真正的含義。弟子也是非常的歡喜,也知道怎麼具體的在落實。現在也是有些小小的歡喜,就是經常能夠提起這句佛號,在生活當中不管是走路還是做事,希望能夠繼續保持,讓佛號能夠更進一步。由此感恩成德法師給我們這麼細緻的開解,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會長。因為今天要跟大家商量調整一下時間,首先是自己的功夫不夠,功夫夠根本就沒有時差。我們跟著師長老人家跑了不少地方,沒看到他老人家在調時差的。老人家表演得這麼好,我們看了很慚愧,要慢慢來效法。畢竟我們德國淨宗學會還有幹部們給成德這個可以跟大家交流的平台,所以我得要先跟負責人我們會長、副會長商量一下,他們也覺得可以再公開告訴大家,看看大家還有沒有一些其他的考慮。講這個是因為畢竟在座有幾位我們漢學院的學生,這些都是做人做事,你不能因為別人尊重你你忽略掉這些環節,這是不可以的。

  為什麼《增廣賢文》說「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這都是很重要的提醒,一開始見面相見恨晚,鐵定你過去世是我的兄弟姐妹,親得不得了;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人家看著我們就躲著我們,那就有可能我們在這些人情事理沒有去尊重到別人。被人尊重也是一種境界的考驗,今天成德能夠跟你們年輕人分享這一段,我是做錯了不少,我才能點出這些點。人家愈尊重我們就要愈感恩尊重別人,這緣分愈培愈厚。

  同時也讓大家看到,雖然睡得不多,精神你們看了還過得去,證明什麼?講課都是佛菩薩加持的,不是自己的能力,這真的是大實話。壞了,我在高雄中學畢業已經超過三十年了,不知道我的檔案會不會銷毀。有同修都說,你是客氣的,你的中文應該沒有那麼差,他還以為我講的不是事實。不知道證據銷毀了沒有,我考全班倒數第二名,中文四十四分,大學聯考也沒及格。現在的程度也不怎麼樣,靠的就是四個字「至誠感通」,我對這四個字一點懷疑都沒有。剛剛跟大家交流信很重要,信會產生的力量很大很大。所以都有佛菩薩加持。

  剛剛我們黃會長也點出了師長教誨當中很重要的,發現自己過失叫開悟。成德感覺這一句法語很妙,因為聽到開悟兩個字誰都喜歡。發現自己過失開悟,以前發現自己過失都有點悶、有點沮喪,這一句法聽完感覺不一樣了,好事,不是壞事。善知識法的妙就妙在這些地方,這裡面難道沒有老人家的善巧用心嗎?改正自己過失真修行。

  當然剛剛黃會長也提到了,師長還有講到發現不了自己過失是業障太重,但是業障是可以消除的。其實真的發現過失是要下大功夫,不簡單,連孔子都說「已矣乎,吾未見」,孔子用未見,沒有見過,「未見能見其過」,見到自己過,「而內自訟」,內自訟是反省自己過,還沒到改。就是人能夠知過還有悔過,這個善根已經是一般人達不到的。當然他能悔的力量他會去改,但是能夠見其過而內自訟就很不簡單。

  修行有一關,比自欺再前面的一關,就是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比方說自己很急自己沒有察覺,自己控制欲很強自己還覺得很無辜、很被冤枉,自己很貪著什麼自己還覺得自己很放得下,那就落入渾然不知的狀況。這誰也幫不上忙,因為他不承認,他不承認人家一講就得罪他了。但是問題是真的不容易發現,為什麼?太熟悉了。

  比方說一個消極的人,他那個念頭除非他從心源隱微處深入去看,不然他那個消極的念頭每天出現的頻率太高,他會覺得很正常。之後他會變成什麼?聽別人講話覺得你太不能理解我,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的狀況看作正常。人有一個念頭覺得人家不理解我,再好的善知識要幫我們也困難。就這個念頭起來,善知識哪怕你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這些話自己的心態已經把它打對折了。自己那個「他不能理解我」,我們有一個不能理解我的心情的時候,善知識的法我們能夠全部接受嗎?其實我們現在很難察覺一個心念對自己的影響,一個心念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的敏銳度還不夠。修行真正下功夫,警覺性會愈來愈高。剛剛黃會長第二點就透出一種警覺性,平時要如戰時,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黃念祖老居士用了一個詞,叫「搶救」,你多念一聲你就搶救到一聲萬德洪名的功德,用搶救。夏蓮居老居士的法語很有味道,「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多說一句廢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有味道吧?警覺性、精進度從他老人家的法語就透出來了。

  當然我講到這裡大家可別聽執著了,不然待會你出了這個門都不跟你自己家裡的人說話了,多說一句廢一句,又來障礙我念佛了。那不行,緣到了也是念佛,法不能用錯了。緣來了不挑境界,物來而順應。用什麼順應?用念佛。念,今心,心上真有佛。我們都學了那麼多節課,最顯著的一個學處是什麼?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王菩薩,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我們這個話題,從師長這幾集的開解,這是最顯著的學處。普賢行在哪?面對自己的家人,普賢行提起來了,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不能嫌人家煩;稱讚如來,不只不能看人家的缺點,要看人家的優點。稱讚如來要練到什麼程度?微長可取、小善可錄都能夠看到讚歎。

  剛剛跟大家說再一二個人分享,是說怕還有一個人不分享睡不著,所以我們講一個比較有彈性的空間出來。但是現在因為成德的不夠細心,忽略了現在歐洲已經十二點了,向大家懺悔。你看警覺性不夠,觀察力不夠。不過也隨喜大家,學法把時間、空間都忘記了,這是成德要向大家學習的地方,我都沒有顧及到大家,大家是忘了時間。謝謝,阿彌陀佛,今天就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