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做人的根本是孝道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1/6/7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40-0001

  蘇老師:尊敬的成德法師、李校長、諸位學長們,大家下午好。首先學生非常感恩主辦單位給我機會學習分享,當然我也很感恩我們汶萊和諧協會會長林女士,因為有她推薦,我才有機會學習《弟子規》也好,中國傳統文化也好,還有學佛也好,這些都非常感恩她,因為有她我才有機會學習。當然也因為她的推薦,我才認識了聽成德法師的光碟,還有老法師的光碟,感恩。

  我要分享的是上個星期五,聽了趙老師講解《百家姓》以後,學生就馬上怎麼樣?上網尋查,才知道原來蘇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是排行第四十二位。學生也去了解一下我們蘇氏家訓,然後我就怎麼樣?我就截圖轉發給我們蘇家聊天室。學生也馬上就把我們那個蘇家的聊天室名字改為什麼?蘇家孝子賢孫。學生在家是排行老大,我就希望我自己學到哪一個點,我就一點一滴的去分享給我弟妹們。我希望和諧的社會就由我做起,把我家裡人的感情凝聚在一起。學生就在這裡給大家讀一下我們那個蘇氏家訓,共勉。

  「凡我子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老小有序,禮義廉恥,為人豪傑。士農工商,各守一業,和善心正,處事必公。費用必儉,舉動必端,語言必慎,事君必忠。為官必廉,鄉里必和,睦人必善,非善不交。非義不取,不近聲色,不溺貸利,尊老敬賢。救死扶傷,訐詐勿為,盜偷必忌,不善者勸,不改之斥。凡我子孫,必遵家規,違者責之。」這是我們蘇氏家訓,與大家共勉。學生就是許下一個願望,希望這個疫情後,就計畫帶爸爸媽媽和弟妹們去尋根。學生的祖籍是福建福州閩清縣,學生閱讀「朗讀者」後,發現原來我們吳孟超醫師,肝膽外科專家,同祖籍,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他的那個工作的精神更讓我敬佩。

  接下來學生要再分享一個有關孝道。學生看了王希海老師那個短片分享,他是如何把孝道表演給我們看。學生自問,效法不容易。但是他讓學生提高警惕,就是在孝道,孝道要怎麼樣,警惕在孝道裡面要孝敬父母,必須發自真誠心和真情。然後愛是需要什麼?行動的,愛是需要行動。要如何用心孝養我們父母的身、心和志?我覺得在孝道裡面最難的是「色難」,「色」就是那個顏色,「難」是不容易。學生相信在座的學長們,我們以飲食奉養父母不算是難事,對吧?不算難事。唯有以和顏悅色,我覺得和顏悅色這四個字侍奉父母,這才是難得。我從王希海老師與父母相處的時候,我看他心中是什麼?如此如此好像很自然,自然的和順,然後心悅,都把這些表現在外。這個和顏悅色是孝親的表現,那才能養我們父母之心,讓他們情緒安穩,讓他們有著快樂的精神生活。

  我們現代人的那個色難,我發現現在的父母親要看孩子的臉色,我不知道在座的學長們有沒有發現這個現象?父母親對孩子也是什麼?畢恭畢敬的,有沒有?好像這種父不父、子不子的顛倒那個關係,讓我們當父母的已經不再像父母,而當孩子的就不再像孩子,父母都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孩子也失去了應有的恭敬。就因為這個不良的現象,不知道傷了我們多少天下父母的心。

  學生家庭有發生這麼一個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有一次學生跟媽媽聊天當中,媽媽就訴說,她講:「媽媽老了,人會變比較小氣。」當然那個小氣是什麼?就是希望我們跟她說話,希望我們做子女的跟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交談的時候那個態度,希望我們的態度要什麼?溫和,然後注意一下我們自己的語氣,要怎麼樣柔和。然後她又說:「希望你們做子女的,要耐心聽爸爸媽媽的話。」她是這樣子說。其實我的感覺是這樣子,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賺很多錢。真的,我還沒學習傳統文化之前,我總以為賺多多錢給父母,就是孝順父母了,我以為是這樣。其實大錯特錯,爸爸媽媽只是要我們的什麼?時間,要我們陪伴他們而已。個人的體會是這樣。

  當然這個事後,我聽媽媽這樣說,事後我有跟弟妹們講這個事情,我是說,找一個適當的時間我就跟弟妹他們說,下一次我們注意一下,跟爸爸媽媽說話語氣,我有跟弟妹他們說。至少弟妹們都有聽在心裡,都有在改善,感恩。

  從那以後,自從我學了《弟子規》,傳統文化也好,從那以後我只要是學校假期,學校假期有空,我一定常常回家探望爸爸媽媽,也在耐心,應該是說我們都在學習怎麼樣如何聆聽爸爸媽媽的心聲。謝謝,我的分享就到此,誠請成德法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蘇老師的分享,我們聽了也都很感動,她是很誠懇、很真誠。其實成德有一個習慣,就看到大家的姓名,首先會去想,她是蘇姓,她的祖先是蘇武牧羊,這個都是忠臣的後代。比方她剛剛提到說,她們汶萊林老師,我一看,這個林姓是比干的後代,都是忠臣的後代,難怪現在都來為往聖繼絕學,因為她們身上都有祖先的DNA,用現在的話來講叫DNA。所以我們現在認祖歸宗了,很多祖先這個DNA就開始發酵了,我們會突然變得很有能量。

  成德也回到自己祖籍,福建泉州晉江後湖村,也回去尋根,而且家廟,那個都是皇帝敕建的,因為祖先有對國家貢獻很大的,然後建這個祖廟。我進去的時候,那個祭祀的桌子上面,好多祖先的牌位都立在那裡。所以真的回去尋根,都是終身難忘的事情。

  您還提到說,吳孟超老先生跟妳是同鄉,可見你們這個故鄉是出人才的地方,地靈人傑。這個是有關聯的,因為一個環境隨時在影響一個人。所以為什麼說孟母要三遷?環境是很重要的。我們選擇生活的環境、居住的環境,選擇我們服務的團體,這都是人生重要的決定。

  妳也很有孝心,所以王希海老師分享妳都體會得很深,然後也馬上反觀自己的差距,這是非常可貴的。我們說德比於上則知恥,我們德行都跟聖賢,都跟像王希海老師他是現代的孝子,我們向他看齊,我們的不足在哪,我們很努力的來效法。

  那也提到《論語》講的色難,而真正的難易不在外面,容易跟簡單不在外面,在哪?在心上。其實王希海老師也把這個答案告訴我們,他的內心都是想著父母的恩德,想著我一定讓我父親要過上八十歲的生日,所以他內心裡就是恩德跟願力。為什麼我們在面對父母會有不耐煩?因為我們的心裡首先放的都是自己舒不舒服,甚至於還會放著父母讓我們不高興的事,落了印象,可能他講哪一句話,我們那種情緒就上來了,就借題發揮了。對父母有時候我們也會借題發揮,比方說父母提醒那件事我們不歡喜,「好好,別講了」。你看父母明明是好意,但是你看我們那個內心就是太自我了,才會產生這些情緒。所以這個改心還是很重要。

  做人的根本是孝道,我們首先恢復父子有親的天性。再延伸跟家人相處,夫妻相處,跟鄰里鄉黨,那個都不會有問題了。「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就是老祖宗教育的智慧。教做人從哪裡教?從這個根本去教,人的明德慢慢透過行孝,恢復父子有親,他慢慢就透出來了,就懂得仁民愛物了。

  妳也是把社會的情況放在心上。古代詩人說,「位卑未敢忘憂國」,地位雖然低,但是也不敢不為國家民族操一分心。因為妳剛剛提到了現在有點顛倒了,父母得看孩子的臉色了,這個是有點顛倒了。但是這些情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還是教學為先,雙管齊下,父母也要學怎麼當父母,孩子也要學怎麼當孩子。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為天下的父母傷心,為什麼?好多子女忤逆他。其實我們不止體恤天下的父母,其實我們還得體恤這些忤逆的孩子,他們也特別可憐。假如依佛家來講,他們當了中華兒女,得了人身,還挺有福報的,可是造的都是地獄業,他們也很可憐,沒有跟老祖宗的智慧接上。

  所以曾經有人問師長,他說:「你讓我對貧窮的人生起憐憫心容易,對富貴的人,我要生起憐憫很不容易。」師長說:「那個有錢的人更可憐。」有錢的人不明理更可憐,造的業嚇死人。我們看《太上感應篇彙編》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讀書人,結果怎麼考功名考不上,後來去遇到一個高人,那高人跟他說:「你小時候是不是曾經狠狠的瞪了你父親一眼?你這個罪業還沒有懺掉。」瞪父親一眼,這個是性罪,違背自己的本性了,所以他的福報折損得太厲害了。現在的為人子女者,不要說瞪父母一眼了,更嚴重的不知道多多少倍了。所以其實他們也很可憐,他們要趕快回頭,不然我們說祿盡人亡,福報真的享完了就來不及了,就墮到三惡道去了。所以我們不止要憐憫天下父母,也要憐憫這些子弟。說不定我們這個心發出來了,觀世音菩薩就派學生來給我們教了,他們是同體大悲,很著急的。

  您也代老人家,代父母講出心聲,不是說我們要賺多少錢,真正能陪伴他們、理解他們,養父母之心重要。您當大姐還是當得非常用心,這個也隨喜妳。尤其我們有宗教信仰,聞佛法的人,那要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一定要表好法,讓父母、家人對聖教有信心,進而可以念佛、可以修行,最後真正解決輪迴之苦,這個才是圓滿的孝道了。

  ——恭錄自:東南亞德行教育促進會進修班(第五集) 2021/6/7 檔名:55-223-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