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弟子規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10/5/27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55-026-0003

  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午安!我們接續著早上《弟子規》的這個進度,我們看到「弟子規科會甲二」這個地方,就是「學文實處」。我們早上把《弟子規》的總敘給大家略略的做一個說明,而總敘已經把《弟子規》的所有的綱領都講得非常的清楚。下午我們開始從「學文實處」來跟大家一起學習。

  早上我們也講到,「入則孝」是發蒙的初機,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人學習,接受教育最基礎的學科,那就是「入則孝」。早上我們也講到過蒙以養正的重要性,這個我們就不再重複。唯一要跟大家再探討的,那就是這樣的教育不是單靠言教,而是靠身教。換句話說,《弟子規》不是僅僅給孩子讀的。我們看「弟子」,好像是小孩子才要學習的,其實不是的,其實我們都是聖人的弟子。小孩怎麼學《弟子規》?因為我們知道,童蒙的時候,他的智慧還沒有開顯,這個時候他的學習完全是靠模仿。我們來思考一下,什麼叫教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上行下效。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模仿,它就是模仿。用科學的語言來講叫做遺傳。我們總覺得基因會遺傳,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情緒會不會遺傳?會遺傳。脾氣會不會遺傳?會遺傳。這個就是教育。所以,《弟子規》是父母表演給孩子看的,這就是教育,它叫身教。而在孩子智慧還沒有開發之前,他就模仿對的事情,就形成了對的習慣,對他日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就我們早上說的,就像一條河流,它的源頭是清澈的,將來它流到了中下游的時候,它能夠嘉惠的群眾就相當的廣泛,無法計算。這是童蒙養正的重要。而第一點就要表演孝道給孩子來學習。

  而在這個「科會」當中,末學借用了《孝經》談到的五種孝道來做為《弟子規.入則孝》的段落的分析。當然這也是李毓秀夫子在寫《弟子規》的時候,他老人家學問道德都已經成就了,所引用的都是聖賢人的言教和脈絡,自然它會吻合聖人的意旨。所以我們從「入則孝」通篇來看,正好跟《孝經》的五種孝行吻合。在《孝經》裡面談到,我們已經寫在這個白板上,「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五條缺了一條,侍奉父母的這一個孝道就不圓滿。所以,這五條在我們談「入則孝」的時候是一條都不能夠缺少。

  而從「父母呼,應勿緩」到「父母責,須順承」,這一條是「居則致其敬」,它強調的是一個恭敬的那個敬字。這一條是總綱領,換句話說,有了這一條,下面這四條才能夠趨近於圓滿。這一條有了缺失,下面的四條就做不成功了。從「冬則溫,夏則凊」就開始談到「養則致其樂」。可是養則致其樂它又分成四個脈絡,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還有養父母之慧。所以這個養,它的範圍相當的廣泛,包括了有形以及無形的點點滴滴。因此在「冬則溫,夏則凊」,這個是強調養身,把父母之身體照顧好。這一條,大家可以看到舉得很少,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相對於後面的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這一條是最基本的,把父母的身體照顧好這是最基本的。接下來從「晨則省,昏則定」一直到「身有傷,貽親憂」,這個是養父母之心,讓父母安心,不要讓父母操心我們,這個是養父母之心。再來,「德有傷,貽親羞」開始,到「親憎我,孝方賢」,這是養父母之志,志向,這是指道德方面的、品格方面的。最後,「親有過,諫使更」到「號泣隨,撻無怨」,這是養父母之慧,成就父母的智慧。接下來,「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這是「病則致其憂」。「喪三年」到「喪盡禮」,這是「喪則致其哀」。「祭盡誠」到「事死者,如事生」,這是「祭則致其嚴」。

  總共這五條,我們看到李毓秀夫子他在編輯「入則孝」的時候就是按照《孝經》的這個脈絡來指導我們一條一條怎麼樣圓滿落實孝道。所以可見得古人的學養都是有本有源,他不是自己杜撰的。我們很佩服李夫子這樣的一個眼光,為什麼?因為從頭到尾,我們如果按照這個脈絡去做,一條都不會漏掉。換句話說,我們早上講的「餘力學文」,學文的目的在哪裡?學文的目的在圓滿孝道。沒有學文,我們空憑一個孝心,能不能把孝道做得很圓滿?未必。因為我們有心,可是不明理,可能在無形當中虧了孝道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餘力學文告訴我們的是,學問的寄託是在於經典。而經典是死的,需要人把它演出來,所以我們要依靠老師。所以我們叫「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親仁就是表師承,而餘力學文就是學問的依據,那就是經典。這兩者合起來,我們學問就有落實處了,落實在哪裡?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就落實在這裡。所以為什麼叫餘力?告訴我們,學必須要有根本,無本之學不可取。這我們前面強調過了。我們看過脈絡之後,我們回頭過來,我們一條一條來學習。第一句: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一個大的方向講的就是居則致其敬,講的是這個。所以只要我們守住了那一個「敬」字,這幾句話它的綱領我們就守住了。為什麼『父母呼』我們會應?因為恭敬。所以李夫子在這裡只是提出了兩條,第一條,我們看「科會」,第一條叫「服勤」,第二條叫「承訓」。服勤跟承訓就是,服勤當然就是幫父母代勞,「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當然這個是指對老師的,對父母亦復如是,對老師的恭敬和對父母的恭敬沒有兩樣。可是「曾是以為孝乎」,孔老夫子說,如果拿對老師的恭敬來對父母,這個孝道夠不夠?不夠。為什麼不夠?差在哪裡?差在親情。對老師,因為老師沒有血緣關係,所以那個恭敬是全然的恭敬,「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可是對父母還要再加上親情,這個重要。但是如果從長養慧命的角度來看,事實上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可是中國人講禮,因為父母跟我們有血緣關係,而且在我們沒有辦法自理,就是零歲到三歲無法自理的時候,父母全身心的照顧我們,這個恩德是第一大的恩德,所以父母之喪必須三年,以報父母這個恩德。父母之喪有喪服,可是老師之喪沒有喪服,一樣是三年,可是無服,沒有喪服,叫心喪三年,父母之喪是服喪三年。

  這個清楚之後,我們就知道服勤跟承訓這個是必要的,這兩條就是我們講孝順。孝表現在哪裡?表現在順,而順就講了兩條,第一條是服勤,第二條是承訓,就講這兩條。其實事實上不只包括這兩條,只要掌握到恭敬,敬這一條的綱領原則,我們就曉得不只這兩條,那太多太多了。什麼是敬?居則致其敬,誰敬?兒子要敬,兒女要敬。很多人說,我很恭敬,我非常的恭敬,到底恭敬是什麼,它有沒有標準?有標準。恭敬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讓,無所不讓。

  在周朝開國之前,有一個故事就是泰伯讓國的故事。大家知道,周朝的天下是我們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而這麼長的朝代,我們現在研究歷史,我們不得不把它拿出來做研究。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朝代這麼長的。我們現在來講,沒有一家公司開超過八百年的,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不懂得原理原則。周朝的天下八百年的歷史怎麼來的?以現在的教育來講,我們都認為是爭來的。可是末學告訴大家,周朝的天下不但不是爭來的,它是讓來的。所以爭不到,讓才能夠讓出長久的天下。

  在還沒有建國之前,周朝還沒建國之前,它是一個西方的小諸侯,一個很小的諸侯。它的始祖叫古公亶父,因為夷狄常常侵略他們的住所來掠奪食物、掠奪財寶,所以古公亶父決定把那個地方,那麼肥沃的土地讓給夷狄,他自己搬走,搬到比較貧瘠的土地,岐山之下。什麼時候搬走?因為怕人民不讓他走,他是一個仁君,他們舉家半夜遷走,我們就說逃走,像逃走一樣逃掉了。他跟他的人民,人民跟他講說,沒關係,我挺你,你跟他打仗沒有關係。他說,做一個君主,我怎麼能夠讓我的子民因為我的地位而失去了父親,而失去了兄長?他說這個我做不到。所以他逃走了。結果一早上起來,人民看到古公亶父逃走了,所有的人民都扶老攜幼的跟著他一起走,追上他,大家願意跟他一起吃苦。到了岐山底下,他們開始建立新的家園。

  古公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你看這樣的一個心行生出來的兒子會差嗎?三個都是聖人,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歷。而依照當時的儲君的規矩,那是嫡長子繼承他國君的位子。可是就在這三個孩子都成家之後,季歷生了他的長子,這個長子,這是第三個孩子的長子出生了,就是我們後來的文王,我們叫姬昌,文王。這個文王一出生,古公去看這個孫子,他一不經意的就講出了一句話,他說以後興我周家的大概就是這個孩子。我們看歷史,講老實話我們要會看。古公亶父怎麼知道?這個不容易,一個孩子才剛出生而已,古公亶父他就預言,將來興我周家的就是這個孩子。古公亶父有沒有預言錯誤?沒有,我們看到後來的歷史,確實興周家的就是文王。他怎麼知道?我們怎麼不知道?你看這就是研究經典的意趣,這叫見地,這叫智慧。你看學習經典就學這個,這個沒辦法教,「向上一著,千聖不傳」,這沒辦法教的。

  所以誰聽到了?這個話泰伯聽到了。泰伯就在想,大家能夠看到『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就能夠知道泰伯心裡在想什麼。你看將來興我周家的就是這個孫子,泰伯在想什麼?如果我繼承了王位,這個孫子能繼位嗎?就不行了,繼承王位就是我的長子了,他就不可能繼位了。而他不可能繼位,周家可能就不能興盛。所以父親的這一句話,聽在泰伯的耳裡,他聽懂了沒有?他聽懂了。你看父母有沒有呼?父母沒有呼,泰伯應了,這了不起。你看,古公亶父跟泰伯父子之間這個默契就形成了。什麼默契?讓國的默契就形成了,這句話就形成了。父親沒有暗示他,也沒有明示他,結果泰伯他就知道了。趁著父親生病的時候,他告訴父親,我要去採藥了,「出必告,返必面」,告訴父親,我要到江南去採藥。父親答應了,為什麼?父子之間有默契,心照不宣,老大就走了。

  老大走了,我們要注意,老二難道是書呆子嗎?老二說,老大走了,這個王位落在誰身上?那不是落在我身上了嗎?老二也走了,「出必告,返必面」,跟父王稟報,我陪哥哥去採藥了。古公亶父點頭,去吧。兄弟兩個人就去了。老三難道是書呆子嗎?老三為什麼不走?老三不能走,因為古公就三個孩子,老三要留下來怎麼樣?侍奉父親。你看這一招高,沒有理由,你老三不能走。老三就被留下來了。老三心裡怎麼樣?老三心裡明白,可是有苦難言。

  到了古公亶父病危的時候,他就告訴季歷,他說把你兩個哥哥找回來,找回來做什麼?奔喪。大家曉得,父子有默契的,找回來他還是要讓國。怎麼讓?確實發喪了,兩個哥哥回來了,回來之後一看,這兩個哥哥斷髮紋身。什麼叫斷髮紋身?江南一帶我們叫蠻夷之地,文明沒有開發的地方,沒有開發的地方我們就叫野蠻之處,他的衣著,他的整個打扮,跟文明的地方不一樣。我們中原是什麼?把頭髮束起來,他那邊是什麼?剪短頭髮,斷髮就是剪短頭髮,他不是把頭髮束起來,所以披頭散髮。紋身就是在身體上、在臉上有紋身的這些花紋。就像我們高山族原住民他們也有這種黥面人這樣的一種風俗,這在古代都有。但是就中原的角度來講,只有什麼人才紋身?罪犯。在五刑當中有一個墨刑,這個就是紋身,在臉上刺字。

  結果回來之後,三弟就告訴大哥說,大哥,我一定要讓你繼位。大哥說我不能再繼位了。為什麼?因為我斷髮紋身。那你說你為什麼要斷髮紋身?這不是我願意的,這是我到了江南一帶,發現什麼?那裡的人需要教化,如果我是用一個中原人的打扮,文明人的打扮,他無法接受,我要現同類身,他才能接受。就像我們看到新加坡的一個慈善家,許哲女士,她一百多歲了,記者在採訪她的時候,她穿的那個衣服破破爛爛的。記者說,妳這個衣服怎麼這麼破?她說我是從垃圾堆撿來的。為什麼妳穿這麼破的衣服?許哲女士就說了,她說我如果沒有穿得這麼的破,被我服務的那些人都是窮人,他們無法接受。我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我穿著高級布料的衣服我去服務他們,他們無法接受,這樣對他們不敬。你看這個是仁者的思想。泰伯就是本著這個思想,他現同類身,我沒有比你更高,在同事的過程當中,把好的、文明的思想,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個孝悌忠信的思想,傳播到夷狄的這個地方去。所以我一定要斷髮紋身。

  所以你看這個理由好不好?太好了,找不到破綻。為什麼不讓人家找到破綻?這就是仁者之心。你看他讓國讓得一點痕跡都沒有。讓國,在古公,就是他爸爸的立場上,能不能講?不能講。為什麼?因為這是祖制,這是祖先的遺制。再來對他的三弟來講,三弟心裡難受。你看,他們都是聖人,平白無故我得到這個天下,難受,他不願意。這個天下是哥哥的,我怎麼能平白無故的拿到手?所以哥哥讓弟弟怎麼樣?心裡一點罣礙都沒有,讓爸爸一點罣礙都沒有,孝道。你看他讓國讓得這麼樣的自然,而且歷史上一句話都沒有記載,為什麼一句話都沒有記載?講老實話,這個就是我們的學處,一般我們對人家好,我們要付出,我們總希望別人記住我們,有沒有?所以送人家一個禮物,還要跟人家叮嚀一下,這是我上次出國專門給你帶回來的,人情。可是泰伯讓國,歷史卻一點記載都沒有,為什麼?他沒掛在嘴裡,他什麼話都沒講,讓得一點痕跡都沒有,讓人家不著痕跡,了不起。在爸爸的心裡面,你看沒有負擔,在弟弟的心裡面也沒負擔。

  末學告訴大家,我們讀到這些故事,真講老實話,才知道什麼叫孝道。我們今天讓父母心裡有一點點的罣礙,我們都是不敬,那個敬不夠。為什麼會讓父母心裡有負擔?我們智慧還是不夠。你看泰伯這個智慧,還有古公亶父的智慧,你看對這個兒子他有信心,兩個怎麼樣?心心相印,這叫父子關係。我們看看,這個在周朝,可以想而知,周朝的開國是這樣開國的,你看看難怪它八百年,這個叫家和萬事興,他一家和,你看一國就和了。一家讓,一國興讓。可是反過來,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這個都是在指導我們如何來經營一個家庭,經營一個團體,這個是教育的開始。所以這裡我們看到泰伯採藥,就能夠知道什麼叫「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就了解,什麼叫『父母命,行勿懶』,我們就清楚了。所以這個敬意不是掛在嘴邊的,而是他能夠做到無所不讓,沒有爭執的。所以我們後面「出則弟」會看到一句話叫做「兄弟睦,孝在中」,從泰伯這裡我們統統都看到了,他的孝道、他的悌道做到了圓滿,非常的圓滿。所以這個敬,泰伯無愧於這個敬字。這個是我們的學處。

  再往下,『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也是講敬。但是我們要思考,我們這個敬是在表皮上的敬,還是在內心真正的恭敬。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做俞麟,這個俞先生他是文昌社的一個社員,同是這個文昌社的社員裡面還有一個人叫做王用予,他們都是讀書人。讀書人過去都會結文昌社,做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鄉裡面造橋鋪路,再教導大家惜愛字紙,就講這些東西。讀書人他明理,他要做起社會的榜樣,所以過去文昌社很多。這個王用予先生因為他事奉帝君非常的謹慎,怎麼樣謹慎?我們講依教奉行,對於帝君的教誨沒有打折扣,非常的謹慎。結果有一天,他就夢到帝君來給他托夢,告訴他,你因為德行非常的謹慎,所以來年你在考試的時候你一定會高中國家的考試,來跟他先預告。

  王用予先生他受到帝君這樣的一個托夢,他就很好奇,他就問說,因為他跟這個俞先生交往甚密,兩個人交情非常的好,他就問說我們同社的這位俞麟,俞先生,他來年成績如何?帝君就講,他說這個俞麟他因為侍奉父母用腹誹法,這腹是肚子那個腹,腹部的腹,誹是誹謗的誹,一個言字旁再一個非,腹誹法,所以他的功名已經被革除了。王用予先生以前沒聽過什麼叫腹誹法,他就很好奇的問帝君什麼叫做腹誹?帝君就告訴王先生說,腹誹就是俞先生他在侍奉父母的時候,表面上父母教他敬聽,父母責他也順承,表面上都是非常的服從父母,非常的聽父母的話,可是他的肚子裡面,腹,他肚子裡面有抵觸,肚子裡面有誹謗,肚子裡面有不高興,所以那叫腹誹。所以你看他表面上看起來人家總覺得這個俞先生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孝順的人,沒想到他的敬意怎麼樣?十分的不足,沒有恭敬心。換句話說,他只是做表面功夫,給別人怎麼樣?稱讚他是好人,這個敬不是真的。所以上天已經革去他的功名了。果然這個俞先生終身不第,沒有考上科舉。從這個故事我們就了解到什麼叫做承訓,還是在那個敬意,完全的恭敬。所以這一條是總綱領,是一切孝行的總綱領。

  下面講到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統統都是從這一條怎麼樣?發展出來的。所以教導孩子恭敬十分的要緊。我們現在怎麼教敬?很重要,我們早上講,第一個夫妻配合,第二個親師配合。你看夫妻怎麼配合?夫妻之間互相讚歎,不要爭執。因為我們說到,敬的表現就是讓。而讓,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大家容易明白,叫做心裡真的有對方。一個人心裡有對方,他展現出來的就是什麼?禮讓,無所不讓。就是我們說到的什麼?所以夫妻之間無所不讓。這個禮讓,心裡真的有別人,真的把對方放在心裡面,他一定做到我們孔老夫子說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一定能做到什麼?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因為他心裡真的有別人,真的把別人放在心裡;換句話說,他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就了解到,確實如果從這個標準來看的話,現代教育確實它的方向值得我們去深思。有很多的教育理念都是從自我為中心出發來學習的,而這樣的教育沒有辦法教恭敬,他心裡只有自己的時候,他完全不會想到對方。這個重要。所以夫妻之間能做到完全的把對方放在心裡,他互相的恭敬,這一點孩子就能學到。

  我們也要看到社會的現實來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確實整個社會的狀況,離婚率很高,怎麼教敬?可以教。夫妻兩個人可能沒有學傳統文化之前,有任何的紛爭而因此分開。學了傳統文化之後怎麼辦?怎麼教敬?末學遇到這樣的個案,末學都建議他們在孩子面前不要數落對方的不是。過去就讓它譬如昨日死,明日種種譬如明日生,過去就讓它過去了。在孩子的面前還是維護對方的尊嚴,不要批評對方;換句話說,不要找對方的毛病,找對方的優點,這就對了。有一個婦女告訴末學說,他真的對我們加害、暴力。末學就說了,沒有錯,善惡你要讓孩子能分辨,可是不要產生對立,這就對了,不要產生對立。這是一個總原則,真正把對立從我們內心當中消除,這個就是恭敬。沒有從這裡學,其實對孩子來講是一大損失。過去我們確實聽到,過去的家長了不起,了不起在哪裡?你看,爸爸會跟孩子講,他說孩子,你這一生你可以不要孝順我,可是你不能不孝順你媽,因為你媽為你付出這個這個、那個那個。媽媽會跟這孩子講,孩子,你可以不要孝順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順你爸。你看互相的,夫妻之間互相的尊敬對方,這個是教導敬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麼?父親教導孩子恭敬老師,這個是我們老教授給我們的,從他小時候的經驗說到。你看求學的第一天,爸爸帶著孩子到私塾裡面去拜師。首先準備好禮物,在大成至聖先師面前,老師先帶著家長和學生先向夫子行三跪九叩禮。行完了之後,再把老師請到台上,爸爸在前面,帶著孩子跟老師行三跪九叩禮,把禮物奉上。老人家就講到,這一個表演,讓一個孩子這一生對老師的恭敬心牢牢的紮在心裡面一輩子,不管在這個世界遇到什麼樣的大風大浪,什麼樣的誘惑,人生的誘惑,這一輩子這個恭敬心沒有改變。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學問的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學問的利益。要不要去盯他說你要去讀書,明天要考試了?不用。他的恭敬心紮下去了,他自己能夠在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了不起。

  我跟很多家長在交流的時候,末學都跟他們說到,我說教導孩子恭敬老師,這個是您給孩子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有一位副校長,這個是在馬來西亞,他跟末學在交流學校狀況的時候,就曾經跟末學說過這樣的一個案例,其實這個案例太多了。他就說,經常現在的家長動不動就帶著孩子來學校要跟老師討回公道,為什麼?因為老師也許是體罰了孩子,也許是責備了孩子,家長不能接受。所以有一次就鬧得很嚴重,他身為副校長,他親自當著孩子的面跟家長賠禮道歉。末學就很感慨,告訴這位副校長,我說他這個賠禮道歉所得到的,我們所謂的尊嚴,比起他孩子一生所失去的,不知道相差幾千萬倍都不止。他的孩子這一生,你這個副校長這一個躬鞠下去,孩子這一生的恭敬心就毀掉了,就被這個家長給毀了。而毀掉一個孩子的恭敬心,你看他這一生怎麼樣?末學告訴大家,如果他沒有特殊的因緣,他的法身慧命就斷了。能比我們一個面子還要重要嗎?

  所以這一個問題,我們不去深思,我們不能體會其中的重要性。你看居則致其敬怎麼教?還是要從一個大原則,什麼大原則?這個是末學看民國初年有一位大善人,叫做王鳳儀老先生,王善人的《言行錄》,特別王善人告訴我們的一個口訣,他說「找好處」,還有「認不是」。老人家說什麼?「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關了地獄門。」天堂路怎麼開?找好處,找誰的好處?找任何人的好處。先生就找太太的好處,太太找先生的好處。五倫關係,沒有一個關係不能這樣子做,找好處天堂路就開了。再來,認不是,地獄門就關上了。有什麼不是?誰的不是?我的不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那個求是什麼意思?就是責備的意思,君子遇到過失總是責備自己。

  我們不認識君子跟小人,看什麼就知道了?看他肯不肯吃虧就知道了。肯吃虧,這個人必定是君子。到處都要佔便宜,小至什麼?爭一口氣,這一口氣我嚥不下去;大至什麼都要爭,什麼都不肯讓,這個一定是小人。這個很容易分辨的。凡是責備自己,不要求別人的,這個我們要跟他學習。大家就了解到,「愚人爭理」,愚人在爭什麼?爭道理;「賢人爭罪」,爭過失,爭罪過,確實不一樣。所以這裡教恭敬特別從這兩條下手就能教。而展現在家庭裡面,對父母親就是完全的順從,沒有什麼?沒有腹誹,就是剛剛我們看到的,俞先生教導我們的,沒有腹誹。其實都是反面教育,正面也是教育,反面也是教育,他都有功德。我們學習了之後,這些人物統統都有功德。下面:

  【冬則溫,夏則凊。】

  這個已經進入到養則致其樂。我們從文法上來看,居則致其敬是兒女要敬,養則致其樂誰樂?兒女要樂,這個文法很清楚。換句話說,就是告訴我們,侍奉父母要帶著和顏悅色。父母有沒有和顏悅色不要緊,我一定要和顏悅色。所以養則致其樂不是說一定要讓父母和顏悅色,那不一定,因為因緣不同,可是我一定要和顏悅色,養則致其樂是這個意思。第一條就是養父母之身。這裡只舉出一條,就是『冬則溫,夏則凊』,就舉這一條。但是我們看,「冬則溫,夏則凊」是講誰?是誰的典故?黃香,東漢的黃香,「江夏黃香」,這是皇帝給他的封號,「舉世無雙」。為什麼無雙?因為他九歲的時候母親過世了,他奉養父親,九歲就懂得冬天的時候幫父親暖被,夏天的時候幫父親扇席,讓父親能夠睡得很好。難道他只做到這一條嗎?決定不是。這一條只是什麼?他百行當中的代表而已。我們要注意黃香那時候幾歲?九歲。我們三、四十歲看這個九歲的,我們就起了什麼?起了慚愧之心。

  為什麼李毓秀夫子在這裡只提到這一條?這一條就夠了,它包括了。舉他的年齡,就包括了所有的年齡;舉他的事跡,就包括了所有養父母的事跡。告訴我們這一條是最基本的,這太基本了。如果連這一條我們都做不到,我們說要給父母什麼樣的山珍海味,蓋什麼樣大的房子讓父母住,其實那都是空話。從哪裡做起?「冬則溫,夏則凊」開始做起,只有九歲。所以黃香這一個故事就把養父母之身所有的行為統統包含進去了。而且就兩句話告訴我們這是最基本的,告訴我們現代人,不要認為我們把父母身體照顧好了我們就是盡孝道了,還怎麼樣?還差得很遠。

  所以我們古人講,這個是曾子在《大戴禮記》裡面告訴我們,他說養父母,「養可能也,敬為難」。他說養父母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可能做得到,有的人當然做不到,「養可能也,敬為難」,就是要恭敬的去養父母就難了。再來,「敬可能也,安為難」,你很恭敬的養父母可能做到,可是你要做到什麼?很安心,讓父母很安心,你也很安心,什麼意思?沒有壓力,安為難,做不到。再來,「安可能也,久為難」,就是你可以很安,可是怎樣?你持續多久?再來,「久可能也,卒為難」,就是最後到了人生的盡頭還能夠保持下去,這個太難了。可見得非常的不容易!我們這節課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