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弟子規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0/5/31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55-026-0011

  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午安!我們延續上一節課,我們講到: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這是「道業輔翼」,也就是說,我們在修道的過程當中朋友非常的重要。我們談到朋友職責當中有一條就是責善,挑毛病。過去的人交朋友是挑毛病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一個修道人所擔心的孤陋寡聞。所以有了朋友來做我們的鏡子,這是唐太宗說的,「以史為鏡」,以史為鏡是後面的,一開始是「以銅為鏡」,用銅來做鏡子「可以正衣冠」,把一個人的衣冠端正,「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所以他有三面鏡子,我們就要想,我們有幾面?這個很重要。他用人來當鏡子明白自己施政的得失,明白自己我們現在講學習的得失。用歷史來做鏡子明白朝代興衰的狀況,為什麼興?為什麼衰?這都很重要。所以道業成就與否,朋友有著非常關鍵的一個角色。我們過去聽古人講,還有一個叫「觀友知人」,看這個人交什麼朋友,大概就知道這個人的品格,他的修學是怎麼樣的一個方向大概就知道了。因此「道業輔翼」這一條很重要。

  有次末學跟一個朋友,我們在談論《貞觀政要》。正好有一本《貞觀政要》我們在翻。每翻到一篇,末學怎樣看都感覺到唐太宗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什麼?總會有很多的人來指出他的不足之處,翻了一、二頁末學就擊節稱歎唐太宗真的太幸運了,怎麼這麼好的臣子都被他遇到了。結果我的這位朋友就跟末學講,不是唐太宗幸運。我說那是什麼?他說因為唐太宗接受;他如果不接受,那這些人都跑到哪裡去,這些人可能死的死、逃的逃、貶官的貶官。所以我們在看一個歷史的時候,你看末學當時的心態就不對,我們看事物就偏頗了,總覺得人家值得羨慕,或者是我自己很倒楣,錯了,這個看法都是有問題。唐太宗值得我們稱羨,這是他的結果。他的原因是因為他能接受別人的規勸,這才是重點。可是我們往往看結果的人,沒有抓到他這個主因,他這個成就的主因,我們這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看到表皮了,以為人家的成就是他的幸運,事實上不是。我們的失敗就是我們很不幸,我很倒楣,把責任都推給別人,這就迷惑顛倒了。

  所以這兩條的重點就在於什麼?為什麼好的朋友『直諒士』會『漸相親』?因為我們能夠確實的接受別人給我們的批評。他說好聽的,他說難聽的,我都能接受,這就是個人的修養。而且他的位置愈高,我們要了解到,他的影響力就愈大。影響力愈大,如果他能夠接受別人的勸諫,他的成就就愈高。在《孝經》裡面談到「諸侯章」,第一句話就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為什麼是這個話?因為這是諸侯第一個會犯的過失。我們講諸侯是指領導,在上位的領導,現在來講國家的領導人在當時就是一個諸侯。天子是什麼?天子是天下的共主。現在沒有,現在全世界這麼多的國家,這些都是諸侯,這麼多的企業家他是諸侯。而這些帶頭的領導,第一個可能會犯的過失,最容易犯的過失是什麼?驕。為什麼?他的地位很高。人主會犯的過失是這一個,所以「諸侯章」提出在上不驕,它是把那個位置上最容易犯的過失提出來。

  第二個會犯的過失是什麼?奢侈,因為他擁有那麼多的財富跟地位,他容易犯的就是奢侈,所以「諸侯章」就講這兩個毛病。其中驕傲這個毛病擺在第一位。換句話說,在上位者驕,帶來的問題是什麼?勸諫他聽不進去,勸諫聽不進去就聽什麼?聽讒言。末學上一節課就跟大家報告過,四種的口過在讒言裡面統統都有。而當一個人不好勸諫只好讒言的時候,我們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的人喜歡的,下面的人可熱鬧了,大家都在為他準備。所以領導人沒有私人的好惡,這是高度的修養。為什麼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是沒有道理,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他沒有這樣的定力,他怎麼能夠抵抗那樣的誘惑?所以第一條「在上不驕」講的就是這個,接受別人的勸諫,別人才敢跟我們講真話,才能從對方的言語當中明瞭施政的得失。所以要謙虛到什麼程度?我們看唐太宗就知道了,求諫。別人不敢勸諫,不敢勸怎麼樣?求別人勸。

  這我們從《貞觀政要》看到,他求別人勸,別人還敢勸嗎?別人還是不敢勸。他心裡面在想你到底是玩真的還是假的。結果他說好,你們不勸是吧?好,可以,那麼勸的人我賞,重重有賞。還是沒人敢勸,後來就有一個比較小的官,可能他是比較大膽,他反正就豁出去了,官也比較小,烏紗帽比較小,他就勸了,而他勸的東西並不是很主要的。結果唐太宗就賞他一個什麼?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別墅、園林,就賞他一棟別墅。所有的朝廷官員才真正相信,勸諫這個皇帝是安全的。可是講老實話,還是不敢放開來勸,還是不敢。這是真的,人之常情。你看領導人如果沒有把自己擺到那麼低的位置,他根本看不到他的危機。我們要知道古人,皇帝參與政治治理國家叫什麼?叫聽政。注意,聽,聽政,靠什麼?就靠這雙耳朵。天下這麼大,他哪有可能一一去探訪民情?他只能用聽政。問題來了,如果他不把自己放到那麼低的地位,他看得到事實的真相嗎?根本看不到,很容易就被小人給蒙蔽了。這給我們很大的什麼?很大的提醒。你看「道業輔翼」,其實不只有道業,事業也是這個。接下來「結示學宗」,最後第四條就把學習的宗旨,修行的宗旨,修行的目的標示出來了。什麼目的?什麼宗旨?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這就是修行的宗旨。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麼?它的宗旨是什麼?兩個字,改過而已!所以信道修行最終的目的就是明明德。而這個明德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每一個人都有。為什麼顯不出來?為什麼不受用?問題來了,就是被過失給掩蓋了。所以,信道修行,信什麼?信「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性本善為什麼現在不善?不是本性的問題。「性相近,習相遠」,那是習性的問題,習性給遮蓋住了。所以要把本性本善彰顯出來,就是對治習氣,修行的下手處就是對治習氣。修行的成就也在於有這個功夫可以克服習氣,最後的成就就是把煩惱習氣統統都給斷掉,我們叫恢復本能。

  所以很多人問我們說中國文化的教育在教什麼?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四書的教育。《大學》是方法,《中庸》是理論,《論》、《孟》是表演。四書的教育到底在教什麼?我們如果用一句很簡單的話來跟大家說明,那就是開發潛能。潛能每一個人都有,可是用到的很少,為什麼少?因為被障礙住了,沒開發出來。所以要把它開發出來,怎麼開發?改過而已。改過,改誰的過失?改自己的過失。性相近,習相遠,所以我們就知道「苟不教,性乃遷」。教育就是從這裡興起的。知道了沒有教育,本性本善就被習性給障礙,那教育就興起了,教育從這裡興起的。為什麼辦教育?辦教育的目的還是開發潛能,潛能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外面來的不可靠,非常的不可靠;本能是本有的,所以它需要開發。這是教育的興起。再來,怎麼教?「教之道,貴以專」,怎麼專?還是改過,斷惡修善,改過。事實上到了最後,善也不要了。至善,有善就有惡,它是相對的,有善一定有惡,所以最後怎麼樣?不思惡,不思善,是這個,這叫至善,止於至善,改過。所以這個過,講老實話是什麼?就是念頭,善念、惡念都是,但是它有次第,什麼次第?斷惡修善這是第一步,轉惡為善這是第一步,為什麼?因為惡離得最遠。第一步斷惡修善,轉惡為善。第二步轉迷為悟,從念頭上去覺悟。再來,轉凡成聖,連念頭都沒有了。這在孔子的《論語》裡面都講到了。孔子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都講到了。這個我們有興趣可以再深入《論語》去研究,它就這三個次第。

  「過惡辨析」,我們先看第一條。先讓我們知道什麼是過,什麼是惡,明白的分辨之後,我們才有下手處。『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不是故意的犯,這叫過失;明知故犯,這叫惡。所以過跟惡我們要了解,一般人都是無心之過比較多。像我們現在是非善惡這是第一個要分辨的,我們了解、懂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很重要,要先明白這一條。而總原則是什麼?凡是為自己的就是惡,為別人的就是善,這是總原則。這個了解之後再進一步的去察覺無心非,無心非就太多了。起心動念很多的過失我們自己不清楚,甚至於沒有修道的人,自己起什麼念頭他都不知道。而我們現在雖然學習,可是我們對念頭的生滅還是很粗,認識的還是很粗糙,因為不精細,不是很精細,自己的念頭生滅不精細。

  而聖凡的區別,我們講「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在一念。狂者克念作聖,聖者罔念作狂。就是一念能不能把它克己復禮,把它克制住。而克不克制得住,要先觀察到我們的起心動念,如果我們對起心動念都不了解,怎麼談到克制?第一個步驟是觀心為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談得上克制,所以這個無心非,我們要透過學習去了解到我們的無心非,要了解到,了解得愈徹底,我們下手處就愈明顯。這就是《大學》裡面講的「格物致知」,講的就是這個,《大學》教我們修行。怎麼明明德?格物致知,什麼是格物?依照漢儒的解釋,這是雪廬老人從漢儒的解釋把它摘錄出來,漢儒鄭康成的解釋,格是來的意思,物是念頭,什麼是格物?念頭來了,念頭來了知不知道?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念頭生生滅滅渾然不知,毫沒有警覺。一生渾渾噩噩,不是修道人他不曉得,修道人的基本要求,格物,念頭來了清清楚楚,這是修道人。

  下一步致知,什麼叫致知?念頭來了一下子就知道,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是致知。致知他清清楚楚、他明明白白,一知道就不迷惑,念頭一來,他知道不迷惑,所以他能夠念念省修,這個叫德,這叫明德。他明白,他不迷惑,這個德的古字是一個「直」加一個「心」,直心為德。什麼是直心?這個道是沒有形相的,寂然不動的,一動就是德。動而沒有離開道,順著這個道這叫直心,心還正直,這叫德,這叫明德。明德是指他清清楚楚,那叫明德。而不清楚?叫昏德。心一動偏離了道,那個叫凶德。凶德就是我們現在平常人的作用,那就是凶德。一起心動念就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我的利益、我的權利、我的名譽。一起心動念就想到這些,就想要傷害別人,損人利己。事實上損人不會利己,為什麼?因為這是凶德起作用。他又不懂得省修的時候怎麼辦?就一錯到底,一迷到底,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知道的人怎麼樣?他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覺得很快,轉念很快,一轉,偏了他就把它轉回來,叫明德,這個德就明了,它的作用就正常,表現出來是什麼?人能弘道。他就能弘道,他叫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什麼都是道,觸境皆道,他有這個能力。這是改過,他的致知就是改過。

  格物,他知道物來了,他知道念頭來了,致知他改過,下一刻他就改過。什麼是誠意?誠意就是過改了之後意就誠了。什麼是正心?誠意保得住叫正心,他那個誠意保得住,保持住了,這就是聖人,他保得住。凡人有沒有誠意的時候?有,什麼時候?一剎那,片刻,就像閃電閃一下子,在黑夜當中閃一下子,他保持不了,可他確實有那個誠意,那一刻他意誠了,可是下一刻昏德又來了,又昏了,這個就是要學習了。所以改過講到了深處,改的就是這個過失,念頭,起心動念,就是這個東西。但是這個不是我們一般初學的人下手的地方。所以從哪裡下手?斷惡修善開始下手,就從斷惡修善開始。這就很清楚了,凡是有害於別人的,凡是損人的這個念頭我們以後都不要,把它轉過來,利益眾生,想到什麼?捨己為人,想到什麼?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從這裡開始下手。我們今天結束之後,明天開始有《十善業道經》,從《十善業道經》開始下手,從十善下手。你看有下手處了,你看那個念頭那麼微細,我們要格物致知,講老實話沒有下手處。

  民國初年一代大德印光祖師,他對格物有另外一個說法。老人家講「革除物欲」,有沒有講錯?沒有講錯。跟鄭玄鄭夫子講的一不一樣?一樣。可是鄭夫子講的不容易體會,印祖老人家講的容易體會,容易下手。革除物欲,我們不知道物欲怎麼革除,首先要認識什麼是物欲,然後開始革除。你看他從粗的那個念頭開始革起,愈革愈細,那就入道了。你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以把鄭夫子講的那麼複雜的東西一句話三言兩語的,就能夠讓大多數的人體會革除物欲,了不起!這真的叫深入淺出,我們做學問就要學這個,我們十分佩服;不是說我往深裡面去鑽,講到人家都聽不懂,證明自己很厲害,這個不是仁者所為,深入淺出。當然這是學問的積累才能發揮得出來,這個我們要學習。所以「結示學宗」,學問最重要的宗旨,學習最後的目標就是明明德,明明德怎麼做?改過,就是改過而已,改過遷善。所以下面講『過能改,歸於無』,你看這個話講得多好,過改了就沒有了,擔心的是什麼?過而不改,是為過矣。擔心的就是不改,所以他能改就沒有了。譬如千年暗室,這一個房間裡一千年沒有燈光照了很暗,一燈才照,遍室光明,黑暗怎麼樣?俱除,就是這個道理,「過能改,歸於無」就是這個道理。

  『倘揜飾,增一辜』就是告訴我們,明知故犯又加重一條的罪過,這一條罪過是什麼罪過?不真誠的罪過。我們這一生所吃的虧就在哪裡?就在不真誠。這個虧吃太大了,就是虛偽,就是虛榮,吃虧,虧吃得很大。有一次宋神宗曾經問曾鞏,曾鞏,大家知道唐宋八大家,他跟王安石的交情很好,兩個人私交很好。神宗就問曾鞏:子固,安石為人如何?曾鞏就對曰,安石的為人,安石的文學行義不減楊雄。跟漢朝那個楊雄差不多,不相上下,他的文學,還有他的做人處事的這個義行跟楊雄不相上下。但是因為他很吝嗇,所以不及楊雄。宋神宗就奇怪說:安石輕富貴,為什麼你說他吝嗇?曾鞏就講,臣所謂吝者不是說他對財物很吝嗇,而是說什麼?安石勇於有為而吝於改過。大家就曉得,這個評語把一個人一生的成敗點出來了。你看王安石的學問,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高,可是為什麼後來歷史對他評價居然是負面的,為什麼?吝於改過。知道自己有過失,可是怎麼樣?面子,顧著面子,我是宰相,我變法雖然有錯,可是我改了那我不是很沒面子?不可以這個樣子,還有意氣之爭,他們都很有風骨,可是那個風骨用錯地方,用來跟人家爭,黨爭黨禍。你看把整個宋朝的世風,世風那麼樣鼎盛的一個朝代,最後消磨在什麼?意氣之爭上面。我們就了解到真是可惜,如果那個時候有一個人能夠願意說「對不起,我錯了」,局勢就不一樣。

  就像廉頗跟藺相如,有沒有?你看這兩個大人物,廉頗將軍對藺相如的批評,但是藺相如沒放在心上,還怎麼樣?狹路相逢還繞道通行,自己吃虧,不願意傷害廉將軍。結果廉頗知道了之後,你看他有沒有面子問題?沒有面子問題,他怎麼樣?肉袒負荊請罪。為什麼?相忍為國。當時的這個秦國,強秦在旁邊虎視眈眈,什麼樣讓趙國可以穩定?就是這兩位,一個是宰相,一個是將軍,一文一武,坐鎮趙國,秦國才不敢,這個強秦才不敢侵略,所以兩個人怎麼樣?把自己的面子放下,全部都放下,結果國家就得到安定。我們看這些歷史就了解到,確實我們不能為自己一己的一些很小的利益在那裡爭執,要為大局著想,相忍為國。

  當然這是指改過的部分,可是就修道來講,這個人的道業就上去,他把面子拿掉,道業就上去了。這也是末學看印祖的《文鈔》學到的。這是有一位念佛人就問印祖,他寫了一封信給印祖,他是為他的祖母問這個問題,老人家的答覆是這樣的:你的祖母太好面子,好虛名,這個對念佛不利,他說好虛名者必不注重實益,這句話講透了。一個人好名,好表面的名聲,他一定不會往實質的實學去下功夫,換句話說,所學的是什麼?記問之學,不是實學,沒有實學的功夫很難受益。所以我們就知道我們實學的功夫怎麼受到障礙?名利障礙,希望人家表揚,希望人家稱讚,這個心給障礙住了。所以這裡「去障明德」,我們特別提出來改什麼過失?改好名聞利養的過失。改什麼過失?改自私自利的過失。改什麼過失?改好貪瞋痴慢的過失,改好是非人我的過失,改這個它就很明確。最後結論的地方,把我們學習的宗旨目標點出來。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唯有改過而已。所以我們平常修學重要的功夫在哪裡?改習氣,改自己的毛病就在這裡。學怎麼樣證明有功夫?習氣一天比一天淡了,我們知道它不是一下子拔除,但是它淡了,這就是我們學對了,這就學對了。習氣沒有任何的改變,而且還愈來愈重,那學錯了。即使我們這個儒學學得很好,可是那叫記問之學,沒有辦法受益,這是我們古人給我們,你看李夫子他懂這個東西。所以在信篇的後半段,末學覺得這一段非常的要緊,很要緊。而有了這一半段在做基礎,這個人講出來的話一定是信的,為什麼?因為是性德的流露,它是自性的流露。我們沒有流露之前,我們拿聖人的言教來遵循。雖然不是我自己證得的,可是是聖人的言教,也是自性的流露。我們學要求怎麼樣?要學得像,沒有十分像我們也學個七、八分,那也受益、也非常的受益。

  這個信篇我們就講到這裡,這個脈絡給大家參考。因為講老實話,末學一開始學《弟子規》的時候有疑惑,什麼疑惑?信篇不是講言語的,怎麼後來講到「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想到人家已經深一層的把我們自性的這一個明明德給提出來了,這才是根源。所以末學就知道,我們講老實話,中國的文字愈深入我們才發現什麼?原來我們過去很多的經典翻譯成英文翻錯了,你這個信如果只是翻成Credit,差很遠,要Trust,差很遠。不是只有這個,它包含的意思很深,後來才了解到什麼?翻譯經典容不容易?非常不容易,而翻譯經典的難,難在不是英文能力難,是中文能力有障礙。後來發現根源就是你找一個英文能力很強的人來翻,他翻不出來,為什麼?瓶頸不在英文在中文。中文的瓶頸,我們前面跟大家說過了不在中文,在什麼?在實修、在實證上面。沒有實證他看到的是什麼?文字的表皮,那就不受益了。這一點我們從這裡看到,所以不能依文解義。我們再往下看乙二,這進入到乙二。乙一我們看到是基礎,發蒙初機。乙一是「發蒙初機」。乙二是什麼?「入道階梯」:

  【汎愛眾。】

  這入道了,已經進一步。末學念一遍: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這是「先明總則」,就是『汎愛眾』,它先把總原則給我們點出來,什麼總原則?『凡是人,皆須愛』。這個「凡」重要,凡是人,他沒有括號說哪一族人例外,哪一族人被我排除在外,沒有,只要是人他都愛,所以叫「普愛」,普遍,它有普遍性,它沒有排他性,普愛。『天同覆,地同載』,說明的是什麼?「平等」。這個天跟地它覆蓋的地方,它沒有說哪一族人,我看你很討厭,我不覆蓋你,沒有,它平等覆蓋。地也是一樣,沒有說哪一族人,你乾脆在虛空好了,這個土地不讓你站,也沒有,平等。所以這兩句話非常要緊,這是什麼?這是用心不同。怎麼說用心不同?其實「汎愛眾」跟「入則孝」在事上沒有差異,在事相上沒有差異,差異在哪裡?用心不同。在事相上都是「事諸父,如事父」,都是這個樣子,都是「入則孝」那個恭敬,可是用心拓展了。「入則孝」是對父母,對有血緣的父母。「汎愛眾」用心不一樣,拓展到什麼?人,凡是人,拓展到人,人的身上,這是什麼?這就是第一節課跟大家說到的三教九流圖上面的這幾句話,「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

  這個儒教明倫,綱常是正,說到了就是人,「凡是人,皆須愛」。他進階到這裡,他的用心拓展到這裡,只要是人他都愛,這個倫常就正了,明倫,那個倫就明出來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叫倫,倫常,人際關係就叫倫,明倫。再進一步,再擴大用心,把對人的愛再擴展到一切的動物、一切的植物、一切的礦物,就是第一句話,佛教見性,他見到性了。你看用心不同。可是我們要了解到,如果沒有這樣一步一步的次第來提升我們,我們能一步到位嗎?很難,很不容易,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末學真的覺得我們這三教真的是一體。什麼一體?教化有它的延續性,有它的一體性,有它的相容性,都是一體的。這個教材編得太妙了,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這樣上來。所以用心不同,你看凡是人皆須愛,還是人,它是停留在這個人的基礎。而人的基礎都沒有了,你說你可能延續到其他的動物上嗎?可能延續到植物上嗎,甚至礦物?不可能,做不到,這都做不到。所以從事相上,入則孝已經很純熟,人與人之間事相的相處,在「入則孝」已經純熟了,他的根怎麼樣?紮得夠深了。等到一個人他漸漸成長之後,再教他什麼?把用心,把他的心量拓開,把他的用心轉化一下,所以變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汎愛眾就出來了。它不是入道的階梯嗎?它是的。它確實是入道的一個必經的轉化,用心要轉化,擴展出去。最後目標是什麼?擴展到盡虛空遍法界,見性。當然這是有階梯的。

  丙二,「道學修方」,還是先告訴我們怎麼修。它不是空中樓閣,它要有轉化的力量,它怎麼來的?它是透過怎麼學習得來的,而學習之前先告訴我們果益,等於說是讓我們知道好處,我們這麼做有什麼好處。這個很重要,先告訴我們利益在哪裡,「成德果益」。我們來看戊一,「率道感人」,率道就是順著道而行才能真正的感化人。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下一句: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這是「德用服化」,這告訴我們只有道德才能解決問題,它的果益,就是它的效果,它的利益在哪裡?只要證到道德,只要順著道德,只要隨順道德,天下和順,災厲不起,國豐民安,世界和平,這是果益,只有這個才能解決問題,其他的不能解決問題,它把利益告訴我們。『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這叫名符其實。『行高者,名自高』,你看名符其實。他要不要廣告,他要不要宣傳?他不要,他不需要。他要不要吹牛?他也不需要,統統都不需要,這是實際的利益。

  我們看到范文正公他的為人處事,我們就知道確實印證了這兩句話。一個人為什麼他受到後世這麼多人的敬仰,受到這麼多人的崇敬?我們中國人講的,「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功跟立言建立在立德的基礎上,立德是根本,功是指他的行為,言是指他的言教。所以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這是孔子講的。有德的人他一定有言,他說出來的話就利益眾生。為什麼我們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別人?會造成誤解?會讓人難受?因為我們的德不夠。所以解決問題不是訓練口才,不是學哪一個知識,累積什麼樣的知識,累積什麼樣的技能可以解決的,這個東西不能解決問題,這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這裡其實他已經把道學的利益給我們標出來,為什麼我們要拓開心量?因為「行高者,名自高」,因為「才大者,望自大」,它真能解決問題。為什麼我們不用搞自私自利?因為自私自利只會給你添無限的麻煩,它把果益給點出來了。我們往下看,「正示進修」。怎麼修?方法是什麼?我知道利益了,我要從什麼地方下手?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這是念子,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從這裡開始做,這是下手處。明白了這個果益之後,從哪裡下手?第一條,『己有能,勿自私』,就是「布施」。什麼是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服務,就是全心全力的服務。人生的目的在哪裡?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為大眾服務,這就是他的下手處。什麼東西可以服務?我們很容易想到財富可以服務,我可以拿金錢來服務,我可以拿體力來服務,這是屬於內財。我可以拿我的智慧經驗來服務,我也可以拿我的言語關懷來服務,這服務的面向就很多,方方面面都能服務,但是什麼叫真的服務?他不要求回報,完全的不要求回報,這是真正的服務。再來只有一個念頭,這個是我應該做的,就怕怎麼樣?我做得不夠,就怕做得不夠。所以「己有能,勿自私」,這就是修道第一個下手處。

  這一節課我們就先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