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弟子規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0/5/31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檔名:55-026-0012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午安。我們上一節課講到「汎愛眾」,這是入道的階梯,而怎麼把心量擴開?因為它的事相跟「入則孝」沒有兩樣,差別在用心不同。怎麼樣把用心給轉化?這裡提的就是這個事情,怎麼轉化?第一條布施,就從布施開始下手。原來只肯對我有血緣關係的人,我付出,現在連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我都願意付出。從哪裡開始做起?還是從布施,從為他人無條件的服務開始。而這個服務,他一定先從比較簡單的下手,就是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先給,慢慢的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能給,一層一層的提升上去。再來,從財物的布施到了什麼?服務,就是我們的體力也願意去服務。譬如說願意去做志工,願意服務,願意用自己的去付出,再來,自己的經驗智慧也願意付出。而重點在哪裡?其實末學告訴大家,不管我們付出的有多少,最重要的核心是把那個用心給轉過來,本來是為自己的用心,轉成是為別人,百分之百的為別人。這就是「汎愛眾」,用心要怎麼轉,從這裡下手來學。所以關鍵點不在於我們布施什麼東西,關鍵點在用心,這個重要,學那個用心。

  末學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們跟著朋友到一個慈善團體去參觀,參觀的時候這個團體我們很讚歎。為什麼讚歎?他勸人捐器官,就是我們人過世了,把器官捐出來給需要的人用,我們很讚歎,他救了很多的人。從這單位出來朋友就跟末學在討論這個事情,但是末學就問他,「那你也想捐是嗎?」想捐器官,我們很佩服他們。我說「那你什麼時候捐?」他看著末學十分疑惑,意思就是當然是死後才捐,問這個不是很奇怪的問題嗎?我說我不用到死後才捐,我現在就可以捐。那他眼睛睜得更大了,你現在怎麼捐?末學就告訴他,一個人只要他把自私自利的心放下,他全身的器官當下都捐出去,不用等到死後。再來,捐給幾個人?你死後全身的器官,你再厲害,能捐給一百個人嗎?我看不容易。連那個骨髓都捐出來,頭目腦髓都捐出來也救不了那麼多人。可是當你現在把自私自利的心放下,你所捐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你看我們要學哪個?這布施。

  【己有能。勿自私。】

  強調那個『私』字,你看重要!這是施眼。就像我們看私,最重要的眼睛就是這個字,「勿自私」,就是這個字。所以捐不捐?捐什麼?這個重點要把它搞清楚,在用心。我們覺得也很擔憂的是教育,現在都往腦在發展,沒往心在發展。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現在的孩子腦力很發達,可是怎麼樣?不會用心,他沒有辦法用心去領悟。他的腦子很發達,邏輯推演能力很強,可是感受力很弱,這也是我們擔心的事情。所以這個教育要教布施,布施絕不是在攀比,大家要注意不是在攀比。末學跟大家舉個例子,就是學校有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回去跟爸爸要二十塊錢,這是中國大陸的例子,中國大陸有一種紙幣是面額就是二十塊的,爸爸就拿了一個面額二十塊的給他。孩子就說「爸爸,我要兩張十塊的。」爸爸說「那不是一樣嗎?」他說「不一樣,爸爸,不一樣。」「哪裡不一樣?」「我這兩張十塊的我要分兩次送到教務處,做什麼?拾金不昧。」就是我可以送兩次十塊的,我就有兩次拾金不昧的記錄,就能記兩次嘉獎。大家要曉得,這個事情好還是不好?你看這麼小就會騙人,這個錢不是他去撿的,而是他跟他爸爸要的。換句話說,他是拿錢去買什麼?買榮譽。可是他的父親居然跟他說,「你好聰明。」這大家就知道了,我們現在是在增加腦力沒有在增加什麼?我們的感受力、我們的領悟力,我們的用心沒有在增加這個。所以這是教育的引導重要,非常的重要。布施這裡不是在攀比,不是,而是在什麼?強調用心,真能用心,一文可消千劫之罪,這是真的。所以進修的第一步是布施,當然我們初學,從比較容易布施的開始下手,但是這一條一定要做,無論如何一定要做,才能怎麼樣?才能轉變我們的命運。第二條:

  【人所能。勿輕訾。】

  這個『訾』是毀謗的意思,人家有能力,你不要毀謗他,要怎麼樣?要讚歎他、要稱讚他。一方面降伏自己的傲慢跟嫉妒的習氣,一方面鼓勵別人做得更好,隨喜他的功德。這是第二步,「謙讚」,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這個儒家跟佛法都講到,不可以自讚毀他,不能說自己,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不能吹牛,不能夠說自己多厲害,這個不可以。但是我們又很擔心,為什麼?現在競選大家曉得,競選你不說自己好怎麼行?這個風氣,確實我們現在學儒,覺得很困難,很難下手,不容易下手。而別人,我們要讚歎別人,讚歎他什麼?讚歎他與八德相應的這些德行。與性德相應的德行,我們要讚歎他,不應吝於讚歎,為什麼?因為我們讚歎了人家,人家會做得更好。而他做跟我做一不一樣?一樣,這個態度非常的重要。所謂「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個態度重要。古人都有這個態度,為什麼?心量很大。

  這是歷史記載的,有一次楚國的人掉了一把弓,很好的弓掉了,人家就問他你掉了這把弓,心疼不疼?會不會很心疼?他說不會,為什麼?因為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我掉了這把弓箭沒關係,楚國人撿去了一樣,一家人對吧!我的弓跟楚國人的弓那不是一樣嗎?他撿去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讚歎,他老人家就講了,「不如講楚人失弓,天下人得弓」,你看這個心量又擴大了。所以「見人之得,如己之得」,你們家幸福美滿,跟我家幸福美滿一樣;你們家和睦相處,跟我們家和睦相處一樣。我希望你們家也和睦相處對吧!態度非常的重要,「人所能,勿輕訾」,不要輕視他,不要毀謗他,這個心態就能讓我們的用心轉變。你看拓開心量,都在轉我們那顆自私自利的心,把它轉過來,這個轉化是關鍵。為什麼?沒有這個轉化,就停留在「入則孝」那個基礎裡面,這個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真正的孝道也不可能圓滿。所以要經過這個轉化,這是第二步,這是第二種方法。第三種方法: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這個在培養什麼?平等,平等心。富跟貧這都是什麼?都是境界。故跟新這也是境界,對待這些境界平等一如,這是轉化用心的另外一種練習,我們要做這個練習,否則我們沒辦法平等。前面講的普愛跟平等,這個用心靠什麼轉?靠這個。如果我們對待境界,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我們的心是浮動的,一點定功都沒有,我們就受影響,動心了,動心不可能普愛、不可能平等,一定是私愛、一定是偏愛,一定的。所以要學這個,這是第三個戊三。再來: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是慈悲,這是對人要關懷,我們現在話就是關懷,要照顧,這裡講的都是什麼?原理原則,不是只有這條,這條是大原則。你看『人不閒,勿事攪』,為什麼?因為我關懷他,我知道他現在正在忙,我不能去打擾他。現在他可能在吃飯,吃飯時間到,我不能打手機給他,為什麼?怕他消化不良對吧!他現在是吃飯時間,我最好不要在那個時候登門拜訪,為什麼?人家在吃飯,怕打擾人家吃飯。人家在辦公的時候,上班時間盡量不要去打擾人家,譬如說公務人員在上班時間,我們又去打擾人家,那他上班的時間就被我們打擾。你看心裡真的有對方,關懷對方、照顧對方,這是平等、普愛的基礎,學習就從這裡學起。如果連這個敏感度我們都沒有,那確實我們很難做到「汎愛眾」,很難!

  再來,『人不安,勿話擾』,人家在那裡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確實觀察到了之後,先不去打擾他,讓他可以靜一靜。這都是原理原則,有了這個原理原則,他就可以拓展開來,在任何的環境之下,我們都把別人放在心裡,慢慢的我們那顆心柔軟了,這是培養柔軟心才能「汎愛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這也是對自己,培養一顆清淨心而說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別人有短我們去揭,別人有私我們去說,這個人心裡不乾淨、不清淨。我們前面說到的,專門盯著別人的過失在看,這個人觀察自己的能力就降低。君子應該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對自己責備要深一點,對別人要能夠諒解,我們要能體諒別人、要寬恕別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是專門對培養自己的清淨心而說,而心愈清淨我們就愈平等,就能平等。換句話說,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平等?心不清淨見人的過失,這個我們知道。所以在明朝的時候,文徵明這個人他個性就不喜歡聽人的過失,所以人家在講過失的時候,他總是百般的方便把這個談話給轉掉。當然意思就是說不讓人家難受,把他那個話給他轉掉,使不得言,讓他沒有辦法再繼續講別人的壞話。

  再來,漢朝的馬伏波將軍,這個馬將軍他曾經對他的侄子就講,我願意我這一生最想看到的,「吾願汝曹」,我希望你們聞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聽到人家有過失,聽到人家有一條過失,就像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聽到父母的名字,什麼意思?我們前面講「稱尊長,勿呼名」,不能叫父母的名諱,所以他說「耳可得聞,口不得而言」。這可以聽,但是不能講,為什麼?你不能把人家嘴巴塞住,叫他不要講對吧!可是你聽了之後聽如不聽,你不能講,這是馬伏波將軍講的。

  再來,龜山的楊先生,楊龜山先生他就講,對過失他比馬伏波將軍更深一層,他說口固不得言,就是嘴巴固然不能講別人的過失,耳朵最好也不要聽,為什麼?就落印象了!你知道那個人有過失,以後下次看到那個人心裡總是覺得怪怪的,人很難不落印象。換句話說,人很難平等,知道他有那個過失的時候,就很難對他不另眼相看。這裡有個前輩他說古人就講捏造歌謠的,外界在捏造一些歌謠,非為不當作,不但不應該去做這些說人家過失的歌謠,而且也不應該去聽,為什麼?徒損心術,讓自己的清淨心被破壞,長浮華的風氣。這就告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已經擴大到什麼?一切的綺語不要聽。為什麼?都會影響我們的清淨心。這是擺在最後這一條,表示這一條重要,這一條是我們修道的,就轉化我們用心,開拓我們心量,非常重要的提醒,不見世間過非常重要的提醒。這句是「進修」。

  再來,下面「長施普澤」,我們就知道前面那一段利益的是誰?自利,這一段以後是利他。「汎愛眾」自己怎麼先做到?自利,自修前面這一段講的。後面這一段真正要愛眾,要讓社會大眾,要讓凡是人都得到我們的愛,要怎麼做?就這一段要講的。我們就要知道,要讓一切的人都得到我們的愛心怎麼做?什麼樣的做法是最徹底的、是最圓滿的?給他錢嗎?不是的。為什麼?因為我沒那麼多錢,即使有天下的財富你都不能每個人都救濟到,不可能,你救濟不到。而且講老實話,我們愈研究經典,我們就愈體察到,貧窮怎麼來的,貧窮是精神上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貧窮。所以貧窮怎麼來的?是他知見不夠端正來的,他的看法、想法、做法有問題,所以他貧窮,這是貧窮的根源。所以我們拿任何的財物去救濟他、去幫助他,那不是真正的、徹底的愛他,那不叫汎愛眾,那只是暫時性的解除他的困難而已,暫時的。所謂救急不救窮,因為窮無法救,窮一定不是物質生活的窮,都是因為他不明理所造成的,不明理才會窮,這一定要修道的人才能夠比較有深刻的體會,這很重要。所以怎麼樣來愛眾?教育,辦教育才能夠真正的汎愛眾。所以這裡談的是什麼?「教化蒙益」,這一段談教化蒙益就是辦教育的。而教育的總綱領是什麼?下面講了: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嘉勵良善,哀矜不能」,這就是教育,教化的總則是什麼?隱惡揚善,隱惡揚善這是教化的總則。所以這條我們要了解到,確實辦教育的人要非常的注意,什麼人是在辦教育的?末學告訴大家,教育有四種教育,第一個家庭教育、第二個學校教育、第三個社會教育、第四個宗教教育。而這四種教育的總原則就是引人向善,棄惡向善這就是它的總原則。怎麼做到?『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我們隨便舉一條社會教育來說好了,我們隨便舉一條就社會教育來講,你看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總原則隱惡揚善,這就是它教育的總原則。換句話說,社會教育怎麼達到利益大眾的目標?隱惡揚善,就是這個目標,就是這個原則。所以這裡就把教化的總原則給我們講出來。為什麼要隱惡?末學體會是這樣子,就是一個人做錯,他不外乎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沒有人教他,他的機會比我們還要不好,他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他沒有遇到好的老師,他沒有遇到好的環境,所以他會犯過失。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應該怎麼樣來面對他?我們應該憐憫,不應該落井下石。他不願意犯錯,他犯錯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好的機會、緣分,可以讓他學到正確的人生態度。這個時候我們再去揚他的惡,那對他的是第二度的傷害,二度傷害。

  我們就了解到天底下真的沒有壞人,只有什麼?只有少愛的人,因為他少愛,所以他去傷害別人。我們觀察所有去傷害別人的人,就是因為他對愛了解得不夠透徹。一旦他這個人真的對愛了解得非常透徹,他的內心的愛是滿滿的,他不會去傷害任何一個人。而且愛有一個特色愈給愈多,它有這個特色,而且愈給自己愈法喜、愈喜悅,它有這個特色。所以「揚人惡」確實「即是惡」,為什麼?對他造成二度傷害,而其作用是什麼?有沒有幫助說他去改過?沒有,他會說:好,你們都瞧不起我,我就怎麼樣?我就壞給你看,他更壞。他那個壞怎麼樣?我們如果嘲笑他,我們也是幫凶。所以『疾之甚,禍且作』,什麼意思?「疾」,我們叫嫉惡如仇,這個疾就是那個意思,這個疾是批評的意思,是得理不饒人。到什麼程度?超過,甚就是超過,太超過了。結果狗急跳牆就是「禍且作」,他不但壞給你看,還加倍的更壞。為什麼?他已經感受不到愛了,結果所有人都還恨他,還仇視他,這個時候他的仇恨更加重。

  我們舉一個例子,過去有個流寇叫張獻忠大家知道,張獻忠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是個叛賊,我們現在講的。他小時候很窮曾經在路上乞討,有個婦女不但沒有給他錢。當然我們講老實話,我們不給就算,就走了。不但沒有說給他錢,還怎麼樣?還踹他一腳,他對這一腳十分的記恨。後來他起兵造反,每到一個地方看到婦女就砍婦女的腳,「疾之甚,禍且作」。我們看到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們都很感慨他被逼出來,所以我們要怎麼樣?要包容。俗語有一句話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都不願意得罪一個小人,為什麼?因為小人記恨,他很會記恨。為什麼?沒有人教他,沒有人給他愛。所以不得罪他,是要將來有機會怎麼樣?傳遞愛給他,是這個道理。不是考慮自己,是考慮對方。是做到什麼?做到感化,你看「教化總則」,教化做到這個。下面「略示益弊」: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這是教學,這就是教學,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善相勸』,這是教學。他的利益是什麼?『德皆建』,勸人的人道德提升了,被勸的人道德也提升了,這叫雙贏。有一次有個老師他就跟末學討論,問到一個問題,什麼問題?他說學生跟老師雙贏的方法怎麼做?末學就想到《禮記‧學記》裡面的一段話,哪一段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說這就是雙贏,你看教學相長,學的人固然他提升,學然後知不足,他知道自己不足在哪裡,可是教的人也獲益,教然後知困,教的人也獲益了。所以知不足的人,他知道不足他能自反也,能夠自己反求諸己,繼續的提升。知困,教的人知困,困難,知道說教不下去了,肚子空空的,然後自強也,繼續回去讀書。這是什麼?雙贏。你看就是「善相勸,德皆建」,就是這「相長舉益」。

  可是『過不規,道兩虧』,沒有教學兩個都墮落,這沒有辦法汎愛眾。兩個都墮落了,就是「雙墮示弊」,沒有教學的過失就在這裡。往下我們要知道汎愛眾愛多久?愛一天嗎?愛一個禮拜嗎?永遠愛下去。什麼力量保持我們那種永遠能夠不斷的愛心?下面講到「保任要道」,保任就是保持。保持的要道在哪裡?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在這裡,在這三條對人的愛心,那種滿滿的愛心怎麼樣保持不退?第一條「養廉」。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服務別人,那種熱誠、那種恭敬心、那種關懷,那是初發心非常的勇猛。可是服務到了某一個階段之後,別人也知道這個人是善人,這個人是好人,於是乎就給你表揚,就給你供養,結果表揚多了、供養多了怎麼樣?退轉了。他退轉來自於哪裡?貪念起來了。所以怎麼保持?第一條養廉,儉以養廉。養廉怎麼做?節儉。不管我們幫助的人有多少,不管我們做的事有多少,最終不忘初心,還是過著物質生活最基礎的水平,這要養廉。所以『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付出的不要計較,可是接受社會大眾,我們怎麼樣?我們要知道節制,我們要知道怎麼樣把它轉化掉。才不至於在行善的過程當中,在服務社會大眾的過程當中,被這些讚歎、被這些名利給沖昏了腦袋,這樣才能真正的汎愛眾,大眾對我們的信心才能真正的長養起來。所以重要養廉,這是保任要道第一個,一定要過著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享受,不要再追求了。再來別人給的肯定要適時的怎麼樣?把它轉化,這不是我的功勞。為什麼不是我的功勞?是我應該要做的。

  下面這裡講的「仁恕」,『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他為什麼保持得住?他有真正的仁愛之心,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是兩個聖人的心境。你看人飢己飢是誰?后稷。后稷他教導人民種稻穀,為什麼?因為他看到人家飢餓,就像自己飢餓一樣。而大禹王為什麼治水?他看到人家溺在水裡面,就像自己溺在水裡面一樣,人溺己溺,你看這是仁愛之心,這是恕道。所以人有這個不忍人之心,他的慈悲心就保住了,怎麼保住?要養自己恕道的心,隨時隨地的換位思考,隨時隨地的替別人著想。所以這一條重要,這一條就是孔老夫子學術思想入門的基礎,因為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夫子,他說「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一言是什麼?一言是一個字。譬如說我們講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有沒有?那個言代表字數。老子的《道德經》叫五千言,五千個字,所以一言就是一個字。這不是平常人可以問的問題,子貢才問得出來。再來,子貢也不會隨便問,為什麼?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孔老夫子沒有人有能力答,這是真的,子貢也不是隨便問。孔老夫子跟他講「其恕乎」,一個字恕,就是恕,這個人一生都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圓滿證到聖人的這個地位。孔老夫子告訴他恕,就是恕。而孔老夫子自己做個註解,什麼註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老夫子親自為恕做的註解,這在《論語》裡面記載,就是這一條保任。我們對一切大眾的愛怎麼保持下去?養自己的恕道,時時刻刻養這個恕道,終身行之者,終身把它行下去就是這個,這重要!

  第三條『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報本」,這一條是保持初發心,非常重要的心境,念恩。念誰的恩?念大眾之恩、念老師之恩、念國家之恩、念父母之恩,念這四種恩德。人真的把這四種恩德都放在心上的時候,末學告訴大家,這個人不愛別人他都做不到,他一定愛,而且他普愛,他真能普愛。那為什麼我們生不起來?愛別人的心為什麼生不起來?念恩的態度不夠,就對這四種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國家恩我們提不起來,沒有提起來。所以這個保任要道重要,沒有這三條保不了,汎愛眾的態度保持不住,保持不住他就退轉,退轉入道就沒有機會。往下看「結前特舉」,什麼叫結前特舉?就是最後做個結尾,然後把前面的結論再做個特別的闡述。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我們先看第一條「舉僕賅餘」,什麼叫舉僕賅餘?就是把僕人,這條舉僕人舉出來,這個賅是總括,總括什麼?總括一切的人。為什麼舉僕人?因為僕人的地位比較低。舉低的當然就包括什麼?包括高的,都包括了,圓滿包括了,舉僕賅餘。所以這裡就講汎愛眾具體的落實是什麼?這一條對任何的人都要怎麼樣?都要端、都要寬。對僕做到了,對僕役最低下的,社會地位最低的人你都能慈、都能寬、都能端,那對任何一個人就做到了,這就是普愛、平等的展現。袁了凡先生他的姑父叫做沈新松,沈先生他是個很有德行的人,袁了凡先生在敘述他的姑父怎麼對待僕人,曾經寫下這樣的記載,他說有一次他的姑父帶著這些僕人,就是去赴宴會,主人沒喝醉,結果僕人都喝醉了,主人就把僕人一個一個送回家去,叫僕人的太太好好的照顧他們,沈先生就把僕人給送回去。古人都很早起對不對?那天早上,這個沈先生就刻意的起得很晚,故意的。太太就問他說你今天怎麼起得這麼晚?沈先生就說因為昨天晚上他們都喝醉了,喝醉的人隔天上班一定怎麼樣?遲到對吧!他一定會比較晚到,頭腦不清醒。如果我很早出去,他們看到我會不好意思。所以我要等他們都來上班的時候,我再裝著我剛起床的樣子出去,僕人看到了就比較不會不好意思,他們會覺得說主人跟我一樣,昨天也喝醉了,心裡就沒有壓力。他就說他的姑父你看這點很厚道,非常的厚道。

  末學真的從古人的記載裡面,我們還看到一個故事,就是有個盜賊,我們說是小偷,到了一個有德行的讀書人家裡偷竹筍,偷筍子。這個有德行的讀書人看到他來偷筍子,因為他們家筍園要渡過一條小溪,就覺得很心疼,這個人越過小溪,因為當時他去採冬筍,冬天水很冷,覺得很心疼。結果隔天去幫他搭了一座橋,你要來偷也不要涉水,你就從橋過去,那不就好了嗎?這個末學真的都很感動。末學在這裡跟大家講一個故事,末學小時候很調皮,我們去給人家偷摘番薯,什麼地方去偷摘番薯?修道院,在我們家那裡有個叫聖本篤修道院去偷番薯。做什麼?去硿窯,偷番薯去硿窯。結果被修女逮到,很害怕,那個時候很害怕,可是那個修女居然一點都不生氣,而且還幫我們摘。這個給末學太深的印象,你看這些宗教家真的都是非常有愛心,十分有愛心的。所以他把這個僕人舉出來,就包括一切人,對這些人都這麼有愛心,何況是對其他人。

  再來,「化器歸道」,什麼意思?『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意思告訴我們,教學不是崇尚技能,不是崇尚知識,崇尚什麼?道德。那個器就是知識,就是才能,不是崇尚這個。崇尚什麼?崇尚道德。你真要讓一個人獲益,真要讓一個人得到利益,你要用道德來教化他。下面「甲三,道統所寄」,第三段,你看我們進入到第三段就師承。末學念一遍,這是「果人助道」,什麼是果人?已經成就的人,注意「助」,助道這個助重要,這個助就是還是要得自己幹,這個成就的人只能怎麼樣?助緣,只是幫助我們而已,這叫「親仁」。我們看: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這一條「難遭」,很難遭遇,告訴我們太難太難了,叫如珍如瑞,像珠寶一樣很難遇到,太難了。再來: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他除了難遇到之外,他還很難分辨,所以告訴我們分辨的原理原則。一個真正成就的人,他是怎麼樣的做法?『言不諱,色不媚』。這裡我們用兩個字來做代表,就是把公私怎麼樣?分得很清楚,就從公私這兩條來看就對了。一個人完全的為公這個人就是仁人,裡面還有夾雜一點私那就不算。全然的為公,這是「辨擇」的基礎。再來,「雙示奉違」,我們看「奉益」: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這就是事奉仁人得到的益處,『德日進,過日少』這就是我們的成果。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違弊」,我們『不親仁』,我們就親近什麼?不仁。有沒有中間的?沒有中間的,「不親仁」就親不仁,所以這條我們不能不注意,這是「道統所寄,果人助道」,這個重要,這條重要,所以這條講的是師道。

  最後「學文滿行,餘力學文」,餘力學文,不是說我們有能力再來學文,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學要根本。學的根本在哪裡?在力行。在圓滿什麼行為?圓滿入則孝、圓滿出則悌、圓滿謹、圓滿信、圓滿愛眾、圓滿親仁,就圓滿這個,所以學文滿行,就是餘力學文。第一句: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你看力行,學做什麼?力行做,如果『不力行』只是學文,「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我們所學的統統都是邪知邪見,記問之學。再來: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反過來力行很重要對不對?我只有『力行』,可是我不去學文,我不依照聖賢人的經典,這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個大家改一下,增長無明。一個是「邪解弊」,一個是「盲行弊」,所以第一個「遣執防弊」告訴我們,我們執著的把它遣掉,防止弊端,叫我們要「解行相應」,因為解行不是兩個,是一個。往下修學綱要,怎麼學?第一個: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這是就方法來給我們講的,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學習?一心。『心眼口,信皆要』就是一心,不能夠分心。第二條: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這是什麼?就學習的境界來說的,告訴我們一門。再來: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這是老實,修正要老實,要勤懇,要戒浮躁,不能夠急躁。最後: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這個叫我們斷疑生信,這是「約惑難」。最後「實學規範」,第一條助功,我們求學問,協助我們求學問的態度第一個: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心主定靜」,心展現在我們的環境,環境亂七八糟的,這個人心一定亂七八糟的,所以看他的桌面,看他的房間。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切戒浮躁」,浮躁學不到東西。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動物歸原」,因為心念是定的,展現出來就是這個。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這是主敬跟主誠,「主敬存誠」,對於學習的工具非常的恭敬、非常的誠懇。最後「正修抉擇」,要看什麼書?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正修抉擇」,所以從這裡到前面的這是「堪擬正宗」,這個正宗分。最後一句: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這是「流通分」,而這一分它的分量並不亞於前面兩分,為什麼?你看『聖於賢,可馴致』。為什麼?人人可為聖賢,人人可為堯舜,人人可為聖人、佛菩薩,所以這是學習最後的目標,也是初發心要定的目標。我們今天很榮幸有這個機會,用這麼短的時間來跟大家很精要的,把《弟子規》學習過一次,錯誤還有疏漏的地方一定很多。所以希望我們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能夠批評指正,感謝大家,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