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13/8/1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2-0002

  尊敬的諸位教育界的前輩、諸位同道,大家早安!剛剛我們顏副校長提起二OO九年我們交談的一幕,對我自己,我一聽到說蔡老師曾經說什麼,我聽到這句的時候,首先是很緊張。為什麼?因為有沒有講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學生可能我們帶了兩年、帶了幾年的時間,因為學生感覺到我們對他的愛護,畢業之後還會回來找老師,可能跟我們交談的時候都會說,「老師,你那個時候告訴我們……」請問大家,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大家就體會到《孝經》裡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話不可以亂講,假如這句話講錯了,把他的思想觀念誤導了,可能會誤人子弟。

  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當中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就是言語。言語要有修養,話不可亂講,所以孔老夫子講話「述而不作」。夫子所談的言語都是古聖先賢、古聖先王傳下來的教誨,沒有自己任性的言語、自己好惡的言語,都是跟真理相應的言語。其實這樣說話的態度,也是對學生或對我們生命當中每個有緣人的一份責任,因為他們信任我們。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就是要成就他、要利益他。我記得當時我還沒從事教育工作,其實人這一生,好像幹什麼事情冥冥當中好像有安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我母親她在念師範學院的時候,跟著三個同學,四個人出去,剛好遇到一個算命的,這個算命的人眼睛瞎了,就給她們算命說:「妳們幾個人怎麼命都差不多?」確實因為都在念師範學院,以後都要當老師。所以人要認命,要知命,這個非常重要。我這一生來應該盡的責任跟使命是什麼?像我就不認命,所以吃了很多苦頭。

  我父母都是師範學院畢業的(台南師範學院),我後來也考上台南師範學院的師資班,就是大學畢業再回去補一年的教育學分。我確定考上那一天,跟我爸爸媽媽開了個玩笑,我說:「爸、媽,今天我升級了,從兒子變成學弟。」父母都是師範學院的同學,同一屆的同學。我的二叔是初中老師,二嬸是小學老師,我三嬸也是師範學院畢業,我的姑姑是小學老師,我的姑丈是大學老師,我的二姐是大學老師,我的大堂姐是高中老師,我的大堂弟夫婦都是小學老師……我不要再說了。你看,你們家裡的人都是幹老師的,其實就是提醒我,你這一生就要幹這一行,跑不掉的。

  可是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可能受到社會習染比較嚴重。昨天跟大家說的,好萊塢電影看太多,就想賺錢。想賺錢到什麼程度?我們回外婆家的概念,回外婆家就很歡喜,跟這些表兄弟姐妹玩成一片,去海邊或者去摘牽牛花,把它編成一串,應該都是這樣。我回外婆家是做生意,我記得,想當年我做的第一筆生意本錢是二十八塊的台幣,本錢,東西全部賣出去收回來是四十塊,減掉本錢二十八塊,賺十二塊。這是我的第一筆生意。所以人這些習氣很有意思,前世今生的影響,但是冥冥中還是有自己要盡的使命。我就繞了這麼大圈跑去做生意。

  大家看得出來我是top sales(銷售冠軍)嗎?我大學畢業那幾年,業績都做得很好,可是就覺得心裡不踏實。我也感謝台灣給我的教育,台灣的教育裡面對於生命的意義,給我很大的啟示。我記得我們背過一句話,「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不管我們做哪個行業,都是為了服務大眾,讓整個社會愈來愈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就是我們昨天講的,每人的本分都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這些教誨其實都落入了我們的心田,時不時會想起來。感覺聽到這些話很感動,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慢慢慢慢有些因緣就會啟發自己。

  我記得我當時在商業的時候,都感覺很多的行業都說要利益他人,可是骨子裡都是,排第一位的就是把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裡。慢慢的我感覺這樣的一種服務他人,心裡不是很痛快、不是很心安,好像還是為了自私自利。結果老天爺垂愛,讓我在十多年前有一個機緣,因為我那時候雖然是top sales,但是覺得內心不是很快樂。我就跑到台灣的東部,大家去過台東嗎?那裡是山清水秀,跑到那裡每天沉澱自己的思慮,想一想到底人生應該往哪裡走。結果我這麼一沉澱下來,當地剛好有個老師生產(小學老師),就找我去代課兩個月。

  很有意思,以前的代課老師,當地老師的親戚朋友搶著要,根本輪不到我,為什麼?台灣小學老師的薪水還不錯,代課老師的薪資也不錯。可是那年居然找不到一個人,因為規定要大學畢業才可以代課,剛好那年改了,所以整個鄉鎮找不到一個大學生,就找到我。我是去那裡沉澱人生的這些思考,居然找到我。所以告訴大家,該是自己幹的,跑都跑不掉。我一直推,因為他跟我說,帶一年級的孩子。我就從沒想過要教書。一來,一下子叫我教書,心裡沒準備。再來,還說是一年級的,那個身高到我的腰而已,我很怕把他給捏傷,所以不敢答應,一直推。可是他真的找不到人,又不能違背規定,就好幾次這樣請求之後,我就想到父親講,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就答應了。

  當時我媽媽聽到以後非常仗義,我媽媽在電話那頭離我幾百公里,「你要去代課兩個月,好,我寶刀……」(話筒爆音)有沒有人嚇到?有。代表心不夠定,老師要有定功。你人生隨時會遇到很多變化球,學生突如其來,你被嚇著了,你就被他轉掉了。你要定住,轉他不被他轉。我剛剛講到,結果我媽媽聽到說我要去代課,她那把寶刀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鞘了,馬上說:「好!我去幫你教第一個禮拜,好好帶帶你。」寶刀出鞘,馬上就趕過來了。我特別感動,特別心安。有這樣的老前輩在前面,我就不怕了。結果我媽媽帶著我去上了第一天的課,回來之後一坐下來,因為之前我媽媽就講,想當年我帶六、七十個人,你現在那班有幾個?七個。她說沒問題,她就來了。後來第一天教完,一進門坐下來,長長嘆了一口氣,她說,怎麼七個比七十個還難教?因為我媽媽不知道,現在這個情況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

  現在教育界的第一線,戰況非常的慘烈。為什麼?群魔亂舞。你看小孩子聽說現在一歲就會用iPad,這個孩子三歲以前就不知道受電視多大的影響,那個染污的程度太厲害。但是這些情況怎麼扭轉?誰對於教育是明白人?學校的老師。家長他又不一定懂教育。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家長的教育理念要靠誰帶動?靠校長、靠老師來帶動。因為我們教孝道,孩子的行為轉變了,懂事了,懂得體恤父母,誰嘗的甜頭最多?父母。所以他馬上會覺得,孩子最近怎麼變了?原來他的老師開始教《弟子規‧入則孝》。他跑到學校來,「老師,感謝你,現在我孩子居然主動幫我洗碗,還說要幫我洗腳,讓我感動得半死。」邊講還邊流眼淚。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順勢而為,把一些重要的教育觀念告訴他。假如學校還可以定期兩個禮拜或一個月,又對學校全校的家長,或者是整個年級的家長,講這些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我想這個親師合作一定會漸入佳境。所以好人要做到底,送佛要送到西天。大家的表情好像有點沉重。要想起昨天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到這裡說,為什麼我這麼倒楣,得幹這麼多事情?告訴大家,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也沒有倒楣的事。人欠你,天會還你。

  我們想一想,我們昨天已經提到一個重點,我們教育界最好的榜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跟我們同行,他老人家所有學習跟教學的智慧,我們可以少走彎路,我們承傳他的教學智慧。還有,他老人家一生方方面面都給我們啟示。比方說,他對於自己的家族,他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後代子孫已經二千五百多年,傳到八十幾代了,代代都出聖賢人,而且很有福報。你們有沒有認識的親戚朋友姓孔?我遇到不少,都非常有氣質,因為他們注重家教,而且各行各業都很有貢獻。甚至於他們選擇行業都強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行業對人民有損害的,他絕對不幹。要不是當老師、當醫生、從政,要不造橋鋪路,很多都是這樣。

  孔子之聖德庇蔭後代子孫二千五百多年。孔子有個精神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可為」是什麼?是可能在我們眼前看不到開花結果,但是卻毫無保留的為文化、為教育而奉獻。「不可為」不是做不成,是眼前看不到開花結果,但是寧可做鋪路石,無怨無悔。大家細細想想,這二千五百多年,哪個聖賢人不是因為孔老夫子堅持承傳道統,所以他們才能得到這麼好的教誨?假如孔子不承傳,我們現在可能不認識堯帝、舜帝。所以有句稱讚夫子的話,「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假如沒有孔子,孔子以前的聖人我們都不認識他了;「後孔子而聖者」,孔子以後的聖賢人,「非孔子無以法」,沒有孔子他沒有效法的對象。孔子是承先啟後,所以他的聖德可以庇蔭二千五百多年。當時是很難,禮崩樂壞,他承擔起這個時代使命。

  請問諸位教育界的同道,現在承傳道統的難度比孔子那個時候容易還是難?更難。Congratulations(恭喜)。我的英文不夠標準嗎?恭喜大家,你們現在的難度比孔子還難,你們真幹,你們庇蔭後代的福報超過孔子。真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圓滿的功德。所以換個角度講,世間沒有壞事,只有好事,好壞是自己的執著造成的。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大家的回答,讓我今天可以睡得很好,總算有記住一句。大家相不相信人世間沒有壞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大家相信嗎?你們假如不相信,我敢保證你的學生也不相信。你自己都沒有信心傳遞這個真理,怎麼可能他們會相信?

  我舉個例子就好。《了凡四訓》裡有講到,一個人沒有過失而被人家誤會,而被人家毀謗,「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你無緣無故被人家陷害、毀謗,反而你的子孫會有福報。這個就是人欠你,天會還你。子孫可以驟發,自己呢?自己福報更大,你自己行善,子孫會得福,自己的福絕對超過子孫,這是一定的道理。從今天開始,人家罵你,你要跟他鞠一個躬,因為他送福報給你。從今天開始,人家罵你,你都不會生氣了,那你不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嗎?哪有壞事?我們還有句話叫「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有沒有道理?對。《紅樓夢》還講欠人家眼淚,還要還人家眼淚。你欠了不還不行。有一種人可以少還一點,開悟的人。他悟到了,他歡歡喜喜還,對方說「好了,就到這裡就好了」,這個債就消了。假如你還得心不甘情不願,他說「給我拿過來!」所以人的心態最重要。你心態對了,什麼事情都是好事情,這個道理我自己都有觀察到。我們成長過程當中,很多長者夫妻不識字,常常被人家罵,被人笑笨人、傻人、傻牛這種詞都有。他不識字,可是他的孩子後來很有成就,因為他們被人家罵的時候沒有生氣,跟人家傻笑而已,「子孫往往驟發」。

  所以諸位老師們,我們不要放著好日子不過,硬要去自討苦吃,自找麻煩。這些道理我們一領受,當下就受用。所以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大家建功立業,為家族、為整個中華民族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到了。像我是後知後覺,大家是先知先覺,你們就很有使命感,就踏上教育這個行列。我是後知後覺,幸好上天垂愛給我安排這個去教書的機會。

  當時我母親拔刀相助,後來我就開始教。教了沒幾天,發生一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示。就是剛好我走在走廊上,看到旁邊的土堆有些螞蟻往生了,我就挖個洞把牠們埋起來。就在做的時候,我幾個學生看我蹲下來,就好奇走過來,「老師,你在幹什麼?」我說:「埋螞蟻。」我說因為我們人要入土為安,動物也是一樣,牠們都有靈性,要入土為安。這個孩子似懂非懂,「哦哦哦。」大家不要小看學生,學生的心很清澈,沒有煩惱,吸收真理特別敏銳。隔天,我又走在走廊上,看到三個學生蹲在那裡。我就走過去說:「你們在幹什麼?」其中有個小男孩長得很白,臉又很圓,頭又很大,那個形象已經在我的面前。他轉過頭來,非常認真的對我講:「老師,我們在埋螞蟻。」

  當下我非常觸動,我那天回去就告訴自己,我決定要去考師範學院這一年的師資班,我決定要當老師了。因為我們才講一句話,居然對孩子這麼有啟示,把他的愛護生命、愛護動物的心給喚醒。我說天底下這個事業最好。我常跟別人說,今天假如有人來找我說,來,一個月給你一萬馬幣,讓你換工作。我說不幹。十萬?不幹。一百萬?考慮一下。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們不要笑得太快,我說考慮一下跟他溝通,讓他捐到弘揚中華文化來,我還是繼續教書。所以這個就牽扯到我們覺得到底人生的意義何在。金錢是我們的人生,還是能夠利益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價值?

  我們儒家的經典《大學》開篇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我們曾經被人家問到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你的人生的追求是什麼,你的人生的價值觀是什麼,請問諸位同道,我們現在回答得出這個問題嗎?或者人家問我們的學生,他們答得出來嗎?人生的目標假如不知道,請問我們每天往哪裡走?徘徊、遊蕩、重蹈覆轍、原地踏步都有可能,甚至老祖宗講的一句話叫「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曾經跟一些家長在談,說當父母的人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因為孩子一直跟在你身邊,當老師也是一樣。突然小孩問父母,「爸,我們要去哪裡?」他的爸爸回頭看看他,「你問我,我問誰?走一步算一步。」我請問大家,當父母的人走一步算一步,請問孩子的人生格局到哪裡?那就走一步退兩步了,我跟大家講的這個是事實。現在的孩子年紀愈大,德行愈差。那不是走一步退兩步?我曾經在大學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我請問他們,我說請問你們是小學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大學?他們也很老實,說小學。小學的時候,看到垃圾就撿起來。大學呢?

  我們台灣某所非常著名的大學定了三條校規:第一,考試不要作弊。這不是幼兒園教的嗎?怎麼變大學校規。第二,上完廁所要沖廁。這是大學的重點。大學的重點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再來,腳踏車要排好。還有,公共場所不要高聲喧嘩。這變成大學裡最注重的校規,代表小時候的德行忽略掉了,大學的時候變成這個樣子。而且我當時在網路當中看到一段也很憂心,大學生講了一段話,「考試不作弊,明年當學弟。寧可沒人格,不可不及格。」您看,價值觀已經落到什麼程度?人格跟及格放在一起秤,你看人現在墮落到什麼程度。對,可是說出這樣話的人卻已經是受過十多年的家庭跟學校教育,最少十八年以上。大學生都十八歲以上,請問這十幾年值不值得反思?大家想想,請問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現在的孩子、學生,他人生的天平,請問義跟利當中他會選擇哪個?假如他選擇利,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會傷害很多人。

  請問諸位同道,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以後不會離婚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以後不會跟他兄弟姐妹告上法庭、去爭財產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不會去墮胎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不會忤逆父母的,請舉手。好,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以後當爸爸當媽媽可以把下一代教好的,請舉手。每個問題都直接影響他人生能不能幸福、能不能快樂。這幾個問題就告訴我們,從事教育界的人,我們看孩子是從他的一生去看,不是看他的眼前。可是當現在的孩子是走一步退兩步,只看眼前急功近利,除了分數以外其他他都不關心了,怎麼可能他以後會有道義?所以人生有很多天平必須拿出來。

  當大家參與了三天的課程,回去之後會非常的有使命感,要教孝道,要教八德,然後旁邊的同事摸摸你的頭,你是不是發燒了?這個時候你不要氣餒,你要記住孔老夫子在《論語》裡的第一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請問大家,現在從事教育工作,老師為了承傳道統、為了把孩子教成棟梁之才的,十個裡面有幾個人?但你不能怪這些老師們,因為他們也很少受到這些文化的洗禮,這個時代沒有人要責怪,為什麼?二、三代人忽略了傳統文化,他沒有學還怪他,我們不就變成苛刻了嗎?叫「無有語者」,沒有人告訴他,「殊無怪也」,不知者無罪。

  其實這個世間沒有可惡的人,只有可憐的人。為什麼?他現在的行為可惡,可是問題是,他為什麼會有現在的行為?因為他缺乏家庭教育,他失愛、失教了。所以從他的過去看,他是可憐的人。從他的未來看,你說他是公務員,現在拿公家的東西,他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太可惡了。其實您再往長遠去看,他拿的是公家的東西,比方說他在馬來西亞拿公家的東西,馬來西亞的國民有多少?二千七百萬人。你們沒什麼反應,我又起了個懷疑,到底你們是馬來西亞人,還是我是馬來西亞人?二千七百萬人。你拿公家的東西,你就欠二千七百萬公民。大陸的公務員最慘,因為他拿了公家的東西,他欠十幾億人。有句實話講「一世為官九世牛」,因為他當官,欠的百姓太多,他要做牛做馬才還得完。所以從他的未來,他違背良知,他後半生已經是行屍走肉,但是更慘的是他死後可能會萬劫不復。所以從過去他是可憐的人,從未來也是可憐的人。這個時候,你看任何的人都不會對立,你也不會覺得他可惡,反而會覺得很憐憫這樣不懂義理、不懂道德的人。所以仁者無敵,你就不可能再跟人對立。其實跟人對立高不高興?難過,一跟人對立,睡覺都睡不好,是不是?做夢還會被嚇醒。所以你說人不都是自己找罪受。

  剛剛問大家這些問題,其實我們今天要當孩子的貴人,首先「君子務本,本立而……」,請大家再背第二句好嗎?「本立而道生」。這個「道」,道業,你的學業可以真正成就智慧,你的家業、事業都能有成,因為你找到根本。根深蒂固,自然可以枝繁葉茂。「務本」是什麼?要當學生的貴人,首先得當自己人生的貴人。我們得先搞清楚,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剛剛也跟大家講到孔子的第一句話,其實跟生命的意義有關係。我們的智慧、靈性、悟性要不斷提升,這是生命的意義。孔子第一句話,什麼時候有感悟?Right now(當下),我這兩天英文有點進步。俗話講,拳不可以不打,歌不可以不唱,英文不可以不練。這樣就慢慢愈來愈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孔子第一句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請問大家,我們昨天上了幾個小時的課?八個小時左右,像今天也是八個小時。三天加起來,二十四個小時。所以今天早上看大家精神這麼好,還活著,我也挺佩服的。假如大家還沒來以前說,三天二十四個小時,可能要我的命。其實人有很多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你真正去體驗過了,其實很快樂。請問大家,你昨天笑了幾次?超過一百八,回到小孩的狀態。

  而且大家看,我們這樣兩天上下來,我們都學得這麼歡喜,假如這種狀態你從今天開始保持到你終老,你不成聖賢都難,每天八個小時這樣子用功還得了!當然,你在台上教書也是用功。勸學生更重要是勸誰?勸自己。而且當老師的人,鞭策力更大。我們告訴孩子,小朋友,「凡出言,信為先」。你講完這句話,是你一雙眼睛看三十幾個人,但是他們是三十幾雙眼睛看一個人,假如,「老師,你不是說凡出言嗎?怎麼你上次講的現在又反悔了?」嚇出一股冷汗。為什麼?假如我們沒做到,孩子就沒信心了。他就覺得爸爸、媽媽、老師都是講一套做一套,這不得了。現在很多人帶這些青少年、帶大學生,怎麼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都是講一套做一套?我就跟他們交流,講一套做一套是結果,原因是什麼?父母老師也是這樣演的,他怎麼去學到言行一致?所以什麼時候是教育?隨時隨地我們的身教都是。

  我記得我在教育界那幾年,教育局要來檢查,那前二、三天校園裡有個聲音最響,printer(打印機)的聲音,一堆資料瞬間都產生了,全部都掛在板報上面。然後教育局官員來了兩個小時,喝了茶吃了飯回去了,這些二、三天趕出來的東西統統收回去。Printer一罐不少錢。請問我們的學生學到什麼?什麼時候用功?檢查的時候。平常?平常沒關係,檢查的時候做給他們看就好了。所以你一個當媽媽的人,什麼時候整理房間、整理房子?客人明天就來了。那你說你什麼時候在教孩子?你們怎麼笑得這麼開心?我是說我。我們沒有這種警覺性,反教育自己都不知道。

  有個父親,他的孩子三歲,女孩。有天他帶他女兒出去,他女兒一進人家的門,坐上那個沙發兩隻腿就跨上來,開始在那裡脫襪子。在人家家裡脫襪子,他看了很緊張、很難受,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突然回光返照,每天下班他一坐上去就是把髒襪子脫完就放在沙發上,他的女兒如法炮製,就這麼做了。所以其實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看到任何孩子的行為,首先不是生氣,從果推因,我們就開悟了,我們就知道我們哪些身教還有不足的地方。

  我們剛剛講要提升自己的悟性。「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自己真的感受到,我們就能教孩子。但是這句話我覺得我以前讀起來很不認同,我感覺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為什麼?我們學錯了。這些經句是對我們的一生受用,但是為什麼苦?因為我們只把它拿來考試,就體悟不到這個道理。請問大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好不好?那種胸懷天下很坦蕩,很充實。可是假如老師講了這句話,後面補了一句「給我記起來,期中考會考」,那你還樂不樂?再來,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經驗,考試以前臨時抱佛腳,考完可能兩天就忘了百分之七十了。對,所以我們十多年的歲月,到底體悟到多少人生重要的道理?好像考完試就忘了。

  而事實上,我感覺老天爺很護佑我,我在課程裡都把這些故事、經句加入教學當中,其實我心裡也沒底,我也不知道學生吸收多少。剛好我有一年教書,我帶的班都是六年級,可能是因為現在的六年級身高都很高,女老師講話都要這樣(抬頭)跟他們講,所以也很吃力,一般男老師都帶高年級。我把這個班的學生送出去,回到教室,曲終人散,因緣聚散。當我坐下來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個學生的桌子上有本筆記本。也很奇怪,三十幾個人就剛好有個人忘了拿筆記本,然後我走過去一看,不知道是誰的,把它一打開來,這本筆記本裡面抄的句子都是課本裡沒有的,都是我講課的時候他們寫下來的。

  比方林則徐先生說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把它抄下來。包含我告訴他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我們中國的財神叫范蠡,叫陶朱公,春秋時候的人,輔佐越王勾踐復國,最後他做生意賺了很多錢,把這個錢幫助最貧窮的人,又從小生意做起,又賺了大錢。「三聚財,三散財」,所以財布施,樂善好施才是財富真正的原因。他幹哪一行是緣分,有財布施這個因的人,福報就比較大。比方人家說,你命中很有財庫,那個就是你自己修來的。有些人才華很高,努力幾十年最後也留不了什麼錢,那是他命中沒有財。這些道理不懂,會氣死很多英雄好漢,尤其中年人懷才不遇。「我那個同學當時讀書遠遠不如我,他現在還當總經理。」你看,他想得都要吃安眠藥,因為他不懂道理。

  有句成語非常好,叫理得心安。人不明理,常常在那裡想不開,最後會變成什麼?怨天尤人。所以人生第一要事,明理有智慧,才有心安快樂的人生。我們當時讀的「學而時習之」我們不懂。「時」是什麼?時時。「習」是什麼?落實、練習、把它做。比方我們這幾天落實哪句?「見人善,即思齊」。大家一起吃飯交流,每天的交流時間,把每個人的優點、每個人寶貴的經驗全部吸收,包含像昨天我們陳老師的課程、黃安妮老師的課程,你都把它全部吸收。大家看過武俠小說沒有?有一個詞叫「吸星大法」,會看武俠小說的人也會開智慧,會不會看差很多。當然現在別看了,看經典比較好。我們以前看那個掉到懸崖裡面去,突然懸崖裡有個老人滿頭白髮,就把一甲子的功力灌給那個人。其實那個人為什麼能吸收?就是昨天講的,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

  我們錫米山華小黃安妮老師她們幾個人,她們其實只有一開始是三、四個老師,後來她們做得很用心就感動全校的老師。其實這個也是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今天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首先不是想著要去推廣,我們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就好像蓋房子,你有第一層第二層才有第三層第四層。修身是第一層,齊家是第二層,治國是第三層,平天下是第四層。但是我們假如沒有認知到這些經典的教誨,我們直接會跳第三層跟第四層,「好,我要去利益大眾!」我聽到不少長輩跟我講,「我那個女兒都出去講孝道,她都不孝順我。」這個殺傷力很大。還沒學的人說,這些學的人都學成這個樣子,我們不敢學了,所以這個變成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我上次到檳城去,還聽到一個婆婆講,我那個媳婦到處做義工,也不煮飯給我們吃。

  所以要先修身,很多人做好事、捐很多錢,他弟弟給他借一萬塊錢,耿耿於懷,常常在那裡催他還錢。奇怪了,到處捐錢為什麼借弟弟錢這麼計較?因為到處捐錢,人家都豎大拇指,「善人,好人」,所以他也沉醉在這種虛榮當中。一個人真正的愛心從哪裡來?「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順父母,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是一個人仁愛心的根本。所以我們都找根本。「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連父母、兄弟手足都不愛,還去愛別人,這不符合道。我們回想一下,小的時候一隻冰棒,兄弟姐妹一起吃,好不好吃?現在有時候一年難得二、三次,所有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泡茶,一想到小時候雖然家裡沒什麼錢,一隻冰棒每個人咬一口,回味無窮。現在的孩子一個人吃三隻,還把它丟掉。你看看,所以真正的快樂是兄弟姐妹那種團結一致,很快樂。現在的孩子都自私,物質的刺激之後都不滿足,他怎麼會有快樂?

  剛剛跟大家講到,「時習」這個習就是真正去落實。一個人他要去利益別人,他的次第是什麼?正己化人。我們自己做好了,修身修好才有可能去感化別人。正己是因,化人是果。這個「化」是潛移默化,自然而然不帶勉強。其實我們希望身邊的親戚朋友認同傳統文化,有個做法是最快,看起來慢其實最快。現在很多人看起來很快,事實上最慢,甚至流弊很大。比方說,馬上就去推展,要去利眾,結果自己的本分都沒做好。王琦老師為什麼他能影響這麼多人?因為他始終很清楚,我的根本是把我這個九十幾個人的班帶好。我還沒有聽過一個班的人數超過他,他一個班有九十四個人,這麼大的班。所以人不能本末倒置,帶班是本分,去給人家分享經驗是隨緣,但是不能忘了這個本。

  同樣的,修身是本,正己是本。只要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以後,把自己最嚴重的壞習慣改掉,保證你身邊的人都會刮目相看,他們就會認同傳統文化。假如我們都不改,都叫別人改,我們一出現,人家馬上都起立跑掉了,「那個學傳統文化的來了,他又要數落人。」我們一坐下來,人家馬上起立,「對不起,我要上廁所」,不敢跟我們坐在一起。所以這個「時習」,習是落實,要依照經典,從正己、從修身、從盡本分開始做起。本分當中,首要盡自己的孝道。請問你們有給父母三跪九叩嗎?你們有給父母洗過腳嗎?現在的孩子最缺什麼?體悟的感受、教育。體悟很重要,跟考試寫答案不大一樣。今天孩子真的去幫父母洗過腳,他的感悟有時候你都想像不到。比方說他的父親是農夫,他可能在洗的時候,父親腳那麼粗糙,他感覺到父親的辛苦,他可能會留眼淚。他沒有去洗,他怎麼感受?所以這個是感悟。

  曾經我們深圳的一批孩子到了廬江的鄉下,他在深圳沒有看過田地,結果讓他們去插秧,剛好春天要插秧。幾個孩子排在那裡交頭接耳,因為是水稻,他說:「這個下去會不會死?」另外一個說:「不會,底下有水泥。」他亂講,想像力豐富。他沒有感悟,他沒插過秧,然後在那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真的不知。但是去插秧插了一個上午,回來之後累得半死,在那裡吃飯吃得特別多,還不會在那裡磨磨蹭蹭,一下就吃完。然後老師告訴他,你們今天插了一個早上的秧,全部吃完了,你們一餐飯就把它給吃掉了。「累得半死才一碗飯。」請問他以後再看到飯,他會糟蹋嗎?那他感受力就強。

  我三歲就在高雄市,所以我也沒有種過田。但是後來我們想說要當老師也要自己體驗一下,我就去種過菜。我記得我那時候種空心菜,種了二、三個禮拜種好了,然後摘起來沒有公害的,沒有化肥的。結果一端上去,不到一分鐘全部吃完了。三個禮拜的努力,人家一分鐘就全部吃掉。「好好吃!」所以我那個體會以後,我在家裡吃飯都是最後吃完,因為只要剩菜了,我都會把它吃掉,因為有體會了。再來,因為我也屬牛。我們家很有意思,我們家屬最多的就是屬羊的、屬牛的、屬馬的,所以我們家吃素比較好商量。我媽媽屬馬,我爸爸屬羊。所以體驗很重要。

  人真正給父母行過三跪九叩,您就感覺跪著給父母謝恩、講話,非常舒服,讓你再站著高高的去給父母謝恩,你會覺得很難受。原來老祖先父子之禮都是符合人性的。現在回到家裡,沒給父母先磕個頭,心裡不安、難受,磕完了很舒服。為什麼?懂事,懂得我們在外二、三個月,父母又為我們多操多少心。所以那個頭磕下去,「爸、媽,這段時間又讓你們多操心了。」所以我們老祖先的禮是因勢是順著人性,你真正去做,你會非常有感受。這個是「時習」,你要去做才有感覺。

  再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這次有一百七十多個志同道合的教育界的同道,大家互相交流產生很多的共鳴、收穫,這是不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問大家經典在哪裡?就在生活的每一刻,我們能去感悟,每天的收穫會非常非常大,每天的智慧也會不斷增長。很多老師都覺得上台去很有壓力,還得備很多的課。請問假如我們帶著悟性,接觸一切人事物都用謙虛的態度,向人事物學習,我們每天可以積累多少引導教育孩子的材料?不少,那我們自己的收穫是最大的。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比方可能下個禮拜大家到學校去,下禮拜開學了,會不會有個同學跑過來,「老師,請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請問老師,人為什麼要到這個世間來,人又將到哪裡去?」「同學,你問得真好,老師明天回答你。」當老師的人不用有壓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這個問題太重要了,老師回去請教我的師長,一定好好的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也把敬業的態度傳遞給孩子。其實很多壓力是自己造成的。「我好怕我的孩子問這些問題。」有什麼好怕的?你就告訴他,「問得真好」不就好了?然後說,明天再告訴你。我們自己也要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才是求智慧重要的態度,不能不懂裝懂,不懂還亂講,誤人子弟不行。

  我的師長曾經給我講了一個故事,當時我還沒教書,這叫先入為主,對我的啟示很大。說到有個人當醫生墮到十八層地獄,因為他草菅人命。結果他到了十八層地獄,他還在那裡抱怨,「老天爺,你判這麼重幹什麼?反正我又不是故意的。」這個醫生沒有先學《弟子規》,犯錯了還在找藉口,因為他沒有讀到「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他錯上加錯。你假如承認錯誤了,那個罪會減少,不承認的反而加重。他墮下去了,不承認還在那裡跺腳,「氣死我了,氣死我了」,突然他聽到底下有人傳來聲音,「老兄,你別跺腳了,灰塵都落在我的身上了。」這個醫生嚇一大跳,我當醫生墮十八層地獄是最底下一層了,怎麼下面還有人?他說:「老兄,你是幹哪一行的?怎麼還在我下面第十九層?」下面傳來聲音,「我是當老師的。」

  我們冷靜想想,醫生草菅人命,是殺一個人的生命,但是老師假如教錯了,誤人子弟是斷人的慧命,而且不是斷他的,他假如學錯了,他教的孩子他又教錯,所以等於是人家的子子孫孫全部被我們給誤了。再來,假如你這個學生是當官的,他以後還當老師,他以後還教一、二千個學生,全部被我們給教錯了,當然這個過失就比較重了。它延伸的面比較深,廣又深遠。事情是不同角度,誤人子弟罪過很大,但是假如一心成就每個人的德行跟智慧,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所以我當時聽完之後,就感覺到當老師要慎重,因為影響深遠。有這個態度,我們對老師這個事業就非常謹慎,來對待跟學生講的每句話。就像剛剛跟大家講,我這麼多年,最怕的就是突然有個人跑過來說,「蔡老師,三年前我們在深圳遇過,當時你給我講什麼」,我就開始緊張了,「講什麼?」

  剛剛跟大家講的,孔子這第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這幾天不斷的向每個人跟人事物學習,我們也很快樂。所以成長的喜悅,諸位老師,我們以前對「成長的喜悅」,感覺這句話是對幾歲的人講的?其實應該是「學而時習之」,哪怕他是七十歲的人現在開始學,他也會很快樂了。

  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您回去之後跟人家分享,他不能接受是正常的,因為他已經斷了好幾代,所以大家不要失望,要愈挫愈勇,要百折不撓。而且你遇到愈不認同的人,你應該愈憐憫他。老祖宗這麼好的東西,他誤解得這麼深,好,透過我正己去感化他,我們要有這樣的志氣。就像黃安妮老師他們才幾個老師,他們印證了《易經》的一句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有沒有同一所學校三、四個老師一起來的,請舉手?不得了,他們的學校以後會放光,照耀整個國家跟世界。我不是跟大家講假的,「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絕對做得到。就像我們幾所實驗小學,現在很多海外的學校都來參觀。包含我們大陸吉林松花江中學,這幾所學校都做得非常好,海內外很多都去他們那參觀。

  又說回來,我們人生對於自己的意義,人生價值的定位是重點。以後學生問我們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大家不用緊張,一句話就講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是智慧,「德」是德能跟福報。每個人本有圓滿的智慧、德能、福報。所以學習聖教,首先第一點,要對自己有信心。有了這個信心,才會自愛、才會自重,不會糟蹋自己。所以聖賢人教誨我們,核心就是一個字,「愛」字。首先愛誰?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我們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怎麼去愛別人?而我們既然本有,怎麼現在沒有辦法發揮?它有了障礙。貪心障礙我們的福報。我們冷靜想想,人隨著年齡增長,除非他有受聖教,一般的人貪念都愈來愈增長。瞋,壞脾氣,包含傲慢,障礙我們的德能。痴,愚痴,障礙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短視近利,我們都意氣用事、感情用事,就障礙了我們的智慧。而我們看舜王,他是至孝,他沒有這些貪瞋痴慢的習氣,所以他一生智慧恢復了,德能跟福報都恢復。

  孔子在《中庸》的一段讚歎就說明清楚,「舜其大孝也與」,他孝做到極點了。「德為聖人,尊為天子」,福報全天下最大的當然是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而且他的福報大到什麼程度?「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舜王的後代現在都還很興旺。像古月胡、耳東陳、田姓、傅姓、姚姓,這些姓氏都是舜王的後代。請問這個黑板上有您的尊姓大名的請舉手。我們掌聲歡迎舜王的後代。我從大家的掌聲當中可以感覺到,諸位老師你們的學生非常幸福,因為你們的掌聲代表你們的人格特質,見人善都是非常歡喜的。看到人家是舜王的後代都替他高興。很多人的素質不是這樣。有什麼了不起?或者自己就自卑,「我不是。」這個叫心理素質。一個老師就是要把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得能很健康,面對什麼事都是非常正能量,我們大陸講的正能量的思考方式。

  其實剛剛沒有舉手的,你們也不要失望,我幫你們調查過了,你們不是堯舜禹湯的後代,就是文武周公的後代。來,給自己一個掌聲!我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一個民族、一個家族能傳五千年不斷,只有你的祖先是聖人才辦得到,全世界這麼多民族,現在歷史文化還傳下來的,除了中華民族沒有其他民族了。除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個不是偶然的,這個是祖先的聖德。我們體會到了,怎麼報祖先的恩?從我們身上再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好不好?這個要再接下去。舜王,您看他治理國家也很有智慧,「舜其大智也與」,又是孔子對他的讚歎。「恭己正南面」,他很有智慧,他知道把自己做好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所以他有兩件事做得最好,第一是以身作則,第二是用人。他用了五個聖人,天下就安定,那他很有智慧。就是因為他至孝,把這些障礙自己明德的東西去掉,明德就恢復了。

  所以我們不是好像要去多拿很多的知識,聖教是什麼?是放下的功夫,把貪瞋痴慢都放下了,明德就顯了。當你煩惱比較少的時候,很多事情就想通了。煩惱多的時候就鑽牛角尖,怎麼想都想不出來。請問大家,你一天當中思考最敏銳是什麼時候?剛睡醒,然後稍微精神恢復的時候,在那裡刷牙,突然有個事情想通了。為什麼?因為你很多煩惱還沒有提起來,所以那個時候反而很多事情想通。或者你剛好很放鬆去爬山,爬爬爬突然事情想通了。你們很少爬山?要多運動,身體是利益大眾的本錢,要多運動才好。

  這個是明明德,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知道真正愛自己,首先先放下這些不好的習氣。基督教有首歌叫「愛的真諦」,大家聽過嗎?請大家要知道我是業餘的,唱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正。但是唱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這首歌它給我們的啟示,原來愛的真諦首先是自愛,才是愛人,這個是愛人的基礎。大家看,每句都離不開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大家注意,除了聽我的歌聲以外,要看我的手(老師邊唱邊指黑板的字)。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你們拍手拍得太快,最後一句還沒唱。「不止息……」這句為什麼一定要唱?因為這個不止息才是真愛,會變的就不是真的。你就愛他幾天,後來他不聽你的話,氣死我了,不愛他了。那叫好惡,那不叫愛。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我們犯再多的錯,他們對我們的愛還是依然念念不捨,這才叫真愛。剛剛念的這些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能夠給人恩慈,能夠去付出自己的愛,這個是不貪。然後不要生氣,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這個才是不愚痴。所以您看這歌曲,就告訴我們,自愛重要。所以人的這一生能夠「明明德」,是生命的意義。

  再來,「親民」,這個民就是大眾。我們在《禮記‧學記》裡有講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這個「化民成俗」必然要靠教學。這個「化」是感化,是德化,不是去苛刻要求別人、指責別人,是德行的感化。君子化民成俗,我們看老祖宗的每句經句,它有無量的含義在裡面。比方說,小到家庭,誰是「君子」?父母。「民」是誰?自己的家人、小孩。「俗」?家風、家道。所以利益人民、利益家人,這就是親民。所以人生的價值在自愛、在愛人,而在這個自愛當中,自己愛自己,決定不要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那個人生方向就整個偏掉了。

  其實我們冷靜看一看,現在世間的苦難真的是不少。從現象上看很複雜,從根本上看,一點都不複雜,老祖宗兩句話就講透。比方我們來分析,從身心的問題,現在的人身體癌症、文明病很多。心理,自殺率、憂鬱症、躁鬱症愈來愈多。告訴大家,一個家庭裡有一個人得憂鬱症,全家人都痛苦。或者一個人在鬧自殺,全家人沒有寧日。大家可不要看到這些情況,好像一個人受罪,保證全家人都受罪。或者得癌症,傾全家的家產。這是身心的問題。

  再來,家庭離婚率、父子衝突、兄弟衝突告上法庭,婆媳問題,這個都是家庭的問題。社會呢?墮胎,全世界一年墮胎五千萬,比任何一次世界大戰還要慘烈,可是卻是萬物之靈在做的事情。老師是靈魂工程師,得要扭轉。青少年犯罪率,包含所有的犯罪率都在節節攀升,這個是社會問題。還包含整個天災,現在溫室效應,動不動哪裡就地震、哪裡地就陷下去。這些全部跟人心有關。「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書》一句話其實就把所有的問題都講完。從現象看很複雜,從心上看不複雜。心理到底出什麼問題?大家看到所有剛剛講的問題,只有兩個字,「利欲」造成的,利欲薰心。只要我們教他是義不是利,教他是勤儉而不是放縱欲望,所有剛剛念的問題全部都解決了,問題不複雜。中醫醫人家的身體它要把脈,老師醫人家的靈魂,我們也要給現代的人把把脈,首先先給自己把把脈,心跳情況如何,金木水火土缺什麼。

  我們再來看,癌症跟利欲有什麼關係?「病從口入」,然後現在的人農藥、荷爾蒙、抗生素放很多,全部吃到人的嘴巴裡面去。他們為了什麼?利,所以黑心食品很多。再來,自殺跟利欲有沒有關係?很多人欲望太多不能滿足,他受不了,欲。再來,很多人自殺是被身邊的人逼得喘不過氣來。我聽說現在小學生也有自殺的,因為爸爸、媽媽、老師逼他的成績逼到他想不開。身邊的人逼到一個人自殺是什麼?虛榮心,把自己的虛榮壓在身邊的人身上。其實成為一家人應該是互相愛護、互相體諒,怎麼變成互相傷害、互相給壓力?所以當太太的可不能常常在那裡拿著先生,「人家都賺多少錢了,你才賺多少,真窩囊。」這樣妳的兒子跟丈夫都很有壓力。當男人也不能常常拿自己的太太去跟別人比,這是很沒有職業道德的。每個角色都要有道德,要「恩欲報,怨欲忘」,全部要念對方的恩才對。

  大家看所有家庭的問題,父子為什麼衝突?兄弟為什麼衝突?離不開這個「利」字跟欲望。你看現在對不起另外一半,欲望控制不了,情欲太強,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拉回來,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這句話是我補的。因為現在不是國有危險,現在連家都危險,衝突太多。只要征利就有衝突,但是只要講義,像我父親那一代還有義,兄弟姐妹從來沒有因為錢而吵過架。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西方社會從幼兒園就開始教爭,競爭,他以後怎麼會沒有那些問題?

  欲,孟子又說,「飽食、煖衣」,吃得很飽穿得很暖,「逸居而無教」,只是在那裡放縱欲望,沒有教育他,「則近於禽獸」。故「聖人有憂之」,聖人看得到這個問題,趕快教他們五倫八德,而不是只是讓他們物質的欲望愈來愈高,這樣人會變成禽獸的。但是您看現在大學生墮胎的現象有多嚴重。去吃一餐情人餐,把父母一個月的血汗錢就這樣花掉了,這個欲有多厲害。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就難。這些最重要的人生的思想觀念,我們都能告訴學生就是「親民」。所以當老師的人,他是「君子」,「化民」,民是什麼?學生。「成俗」,俗是什麼?班風。您是校長,校長是「君子」,「民」是什麼?老師跟學生。他帶領老師學生,「成俗」是什麼?校風就出來了。所以老祖先的話,小到個人,大到治國平天下,這個理都是貫通的。最後,明明德、親民都圓滿了就是止於至善。

  我曾經遇到一個女校長,她是中學的校長,初中的校長,這個學生最不好帶,但是他們沒有一個輟學生,沒有一個中輟生。其實是因為這個校長的一種使命感,因為她講了兩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她說:「這個社會愈亂,我們愈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情。」這是一個台灣初中的女校長講的。我們以這樣的胸懷、這樣的道義,去利益我們生命當中有緣的學生。我們想,「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盡力了,我相信我們的精神也會傳遞給學生。我有很多的同學他們就是因為小學的時候,他們的老師特別有愛心,所以他們從小的志向就是當小學老師。很可能在您的教學生涯又會培養出很多位小學的老師,這都是延續利益社會的因緣。

  這個主題,之前我在南京跟大家分享,有十五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交流,這個主題也有錄像下來在網路當中可以跟大家分享交流。好,這節課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