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OO五年古晉報恩念佛堂中元普度—法器儀規教學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05/8/16  古晉報恩念佛堂  檔名:63-001-0001

  當家悟忍法師,諸位法師,各淨宗學會會長、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下午這支香,我們當家師希望悟道來跟大家講一點有關法器方面的,在我們道場共修法器儀規是每問的。早年我們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教法器、唱念儀規都是由韓館長她請幾位唱念的法師來圖書館給我們指導。其他的時間,就是韓館長帶我們大家練習。在外面請法師來,一般法師都很忙,實在講來時間也非常有限,完全靠自己在那邊摸索,有法師來請問一下。平常我們也很少有時間去親近這些對於唱念儀規比較有研究的法師。

  當初我個人出家,志願是跟老和尚學講經。是聽經聽了十五年出家的,所以志願,我也不在學法器。平常聽經,老和尚也常常講,學了法器就去趕經懺。出家之後,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老和尚要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也很反對我們學唱念,他也是認為出家人一學唱念就去趕經懺,心就不在道上,趕經懺你就為了賺錢。當然這兩位老人家講的很符合我的意思,因為我出家本來就不是為了趕經懺,我只是想學講經,所以當時也沒有用心要去學。但是出家之後,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問題來了,一般在家居士他也學法器,我還沒有剃度就去基金會做義工,我不會法器,人家當然也不會找我去敲法器,頭一剃下來,你是法師,應該由你去帶。這下可慘了,上去也沒有人教,老和尚他也不教法器,他只負責講經,這些他不管的。所以當時就是老和尚要上台念個開經偈,講完經要念佛迴向,這些都不會。後來簡居士跟日常法師報告說,現在法師這些都不懂,不行,剃了頭,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還是要學一點。日常法師說好,就學講經前開經偈跟念佛迴向,還有早晚課,會就行了,不要教太多。後來,簡居士就去請祥雲法師來教。日常法師認為學這些就好,不能學多。

  後來到華藏圖書館,韓館長就比較重視唱念。那時候每個農曆年過年我們都要拜三千佛懺,拜三千佛。那時候心裡也是很多的矛盾跟衝突,平常聽經,老和尚說學講經,要念佛,一門深入,不要去拜什麼懺,一尊佛就夠。現在要拜三千零五十三尊佛,自己心裡又打架。我們不會拜,韓館長也非常不高興,她說拜三千佛要跪拜。因為我們聽老和尚的經,也不會很主動去學這個東西。後來老和尚就把我拉到旁邊,拿兩個拜墊,就教我怎麼拜。所以,好,拜三千佛,後來普佛、大蒙山,後來又三時繫念、佛七這方面的。我們學的也是有限,像燄口、水陸,我們是沒有去學。過去還沒有做三時繫念之前,就大蒙山,後來韓館長請明訓老法師來教三時繫念。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家對三時繫念,覺得這個超度佛事跟我們修淨土非常相應,所以一直到現在,世界各地淨宗道場大家都一起來做這個佛事。

  在學法器方面,當時只有韓館長帶我們練習。因為我們沒有去一些比較正規的叢林寺院住過,有些規矩、儀規方面,不是很清楚。在一九九八年,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一次世界淨宗聯誼會,那個時候李會長在會議上希望我定一個淨宗的共修儀規。後來老和尚跟我講,他說你這個好像祖師在立法,你們隨便定,不可以。後來我自己想想,自己對這方面不是很精通、很通達,雖然做了這麼多年佛事,也不是很通達,所以也不敢冒然的去定。的確定下來,就像祖師定規矩一樣,這也不容易。一直到現在,全世界的淨宗學會可以說沒有一個儀規標準的範本。現在只是說我們不斷的在唱念方面要求一些改善,然後有一些比較不正確的地方,我們發現了調整,提供給大家做參考。另外一方面,淨宗學會都是各自獨立,彼此也沒有管轄權,我們只能提供給大家參考,大家覺得可以接受,那你就採取;大家如果覺得不能接受,也沒有關係,現在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們淨宗到現在,共修儀規各方面,出入都很大。就連我們悟字輩的師兄弟們,每一個法師大概都有一些小小不同,因為我們平常沒有住在一起。有時候我們調整,他也不知道;他調整,我也不知道,所以這個當中都會有一點點不相同。這一點是我們當前淨宗比較缺乏的一部分。

  所以這些年來有很多同修有心學,我是在這方面也相當猶豫。我在領眾這麼多年當中也體會到,自己感受到道場的法器,這些共修儀規一定有它的道理,不然祖師大德也不會去定這些功課。每個儀規,每一樣法器,時間的安排,這個都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當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道理,只是我領眾念了那麼久,自己有個感受,但是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後來老和尚印了夏蓮居老居士的《淨語》,裡面我們看到「迦陵音」這篇,就非常清楚了,原來法器唱念是我們淨土宗重要功課。我們法器、唱念這個原理原則都在裡面,當然它沒有講一些細節上、細目上的,這裡是沒有提,但是在原理原則上講得非常詳細。我們根據這個原理原則,然後在儀規唱念方面來改進,應該我們往後唱念儀規可以不斷的來提升。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點時間跟大家簡單報告夏老居士的「迦陵音」這篇,當然也沒有時間全部為大家介紹,就是選擇裡面,平常跟我們有相關的,來跟大家做個介紹。

  【迦陵音】

  我想應該有很多同修看過這篇。它一開頭就是:

  【道場魚磬軍中令,號令不明眾難定。】

  這兩句,第一句就是道場裡面有木魚、引磬、大磬,領眾的法器就像軍隊當中的號令一樣,信號。這個號令如果不明確,大眾的心就很難定下來,『號令不明眾難定』。因此我們大磬哪個地方押磬,磬敲在什麼地方,輕重、時機,木魚叫定心魚,引磬、大磬是指揮(信號),所以要明確,木魚要敲得穩,這樣一場共修下來效果才好,大眾心定下來,才有效果。我們學法器,這個當中要不斷的去講求,比如說我們拜三拜,這個拜三拜,我們不要小看,拜,每一個引磬,它時間的長短,第一拜、第二拜、第三拜,停頓時間,這個都要抓好。因為我常常在很多地方,維那敲三拜,拜下去,維那站起來,大家還趴著,就是他敲的引磬大家聽不清楚是第一拜還是第二拜,這樣大家心就很難定下來。這是有原則的,所以號令要能夠明確,第一拜、第二拜、第三拜、問訊,這個都要很清楚,大家跟才不亂。下面講:

  【三昧欲修普賢行,首在如法辨邪正。】

  『三昧』是正定、正受。在我們念佛,我們目標要達到念佛三昧。『三昧欲修普賢行,首在如法辨邪正』,「邪」就是偏差、錯誤了。「正」就是正確。

  【散慢乖舛不相應,哪得袖手託無諍。】

  『散慢乖舛不相應』,這是講我們在共修的時候如果很懶散、很輕慢,沒有恭敬心,敲的法器,「乖舛」就是敲得不順,共修下來就不相應,不管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或者唱讚,不相應。『哪得袖手託無諍』,哪裡可以袖手旁觀,對這個事情不重視的意思,就是和自己沒有關係,不要去關心這個事情。因為過去我們不懂,不知道這個重要性,所以往往有一些法器敲得不如法,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去改正,也不曉得改。

  像以前,一般學木魚,我在基金會,到圖書館要訓練一個敲木魚的,訓練一個敲地鐘的,我們都要有一段時間的忍辱,要修忍辱波羅蜜,因為有的剛開始,新手上路不會敲。像基金會,日常法師的徒弟,如道法師,他敲木魚,我當維那。因為出家眾只有我們三個,日常法師他當老和尚,我當維那,如道師他敲木魚。如道師木魚敲得不但心定不下來,會讓你心更煩惱,他敲木魚就像劈柴一樣,就恨不得把木魚給它敲破。我當維那,實在是聽了非常痛苦、非常難受,但是他閉著眼睛又敲得很起勁,再說日常法師那個時候他也不講求法器,也不知道怎麼去跟他講,也不知道怎麼去糾正,也沒有人指導。

  到圖書館,師兄弟多了,有一些人敲木魚、敲地鐘也是像劈柴一樣。當然敲得不好,大眾心很難定下來,心會生煩惱。所以以前我當維那,不是說這場法會共修下來得到多少功德,實在就是功德都被燒光了,因為一面敲,一面生煩惱。老和尚他也不教這個東西,他只負責講經。韓館長在的時候,哪些地方要改進,她會講;她不在,也沒有人給我們指導,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完全靠自己去摸索。我們看到夏老這篇的開示,才非常清楚的知道,原來這裡面有大道理在,有大道理。

  【先師當年教不佞,圓通先從耳根證。】

  夏老講這個『先師』,指哪一位老師,我是不知道,不過從這個字上看,「先師」講老師,當年教的老師。『圓通』是指我們修學圓融通達。像《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個法門,每個法門都能達到圓通。觀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修念佛圓通。念佛圓通跟耳根圓通它是有密切關係的,因為念佛要從心裡念得清楚,耳朵聽得清楚,嘴裡念得清楚。所以念佛圓通跟耳根圓通它是相關的。『圓通先從耳根證』。我們念佛從心裡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然後耳朵再聽進去聽得清楚,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所以「圓通先從耳根證」。這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跟念佛圓通合起來修。

  【六字四魚一聲磬,磬聲定與陀字並。】

  『六字』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阿彌陀佛。念六個字就是四個木魚,木魚敲在南、阿、陀、佛,四個木魚,一個引磬,引磬敲在陀字上,所以六個字敲引磬敲在陀字上。韓館長往生那個時候,老和尚就教我們去助念(念四字四音的),他就教我們引磬統統敲在陀字上(一下)。我們這裡念佛,我這幾天聽是敲在阿跟陀,現在不曉得大家要不要根據老和尚當年給韓館長助念那樣改過來?這個徵求大家的意見,這個我也不能用住持的勢力來壓人,這樣不好。因為這是老和尚當時韓館長在三軍總醫院叫我們師兄弟進去助念,他要求我們根據夏老所講的陀字上。今天我們當家請我講這個法器方面的,我提出來跟大家報告。因為我以前也都跟大家講過,有的他接受,改在陀字上,有的還是照原來這樣敲。當然我們也沒有權力去管人家,我們只是把這個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你覺得可以接受,你就改;你覺得不能接受,那你就不要採取,照你原來這樣敲。所以這是我們看到這裡,提出來跟大家報告,這是『六字四魚一聲磬,磬聲定與陀字並』。這個事情早年韓館長在的時候,也有很多人爭議要敲在哪個地方。後來老和尚說,夏老說敲在陀字上,一定有他的道理。老和尚也講得很輕描淡寫,我在旁邊也聽到了。後來韓館長往生,老和尚就叫我們這樣敲。另外就是:

  【錯落模糊缺誠敬,初快後慢尤為病。】

  這個是念經、念佛、念咒,這是一個忌諱。『錯落模糊缺誠敬』,「錯」是出錯了,地方敲得不對;這個「落」,就是漏掉。所以過去明訓老法師他教我們唱讚,我們剛開始在學維那,維那如果在打妄想,常常會把那個磬眼漏掉了。明訓老法師就講個笑話,他說以前我們在敲法器,他說掉了一個大磬,大家都在桌下找,掉到哪裡去了?講了這麼一個笑話,掉了,就是漏掉,沒有敲。所以我們在打妄想的時候,很容易敲錯。這是我自己當維那的一個經驗,有時候在想其他的事情,你在念經,突然想到什麼事情,就會漏掉,或者敲的地方敲得不對,這是過去我自己有這麼一些經驗。所以「錯落模糊」,為什麼會錯?為什麼漏掉?為什麼會模糊?缺乏誠敬之心。這個誠就是當我們進行法事的時候,萬緣就要放下,一念不生謂之誠。敬是恭敬,不敢怠慢,非常謹慎,就不會出差錯。所以會出差錯,就是缺乏誠敬之心。

  『初快後慢尤為病』,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開始很快,後來慢下來。大家念得正起勁,忽然把它慢下來,這個當中就不太順了。我們念經、念咒、念佛,也常常遇到這種情況。早上我們誦《無量壽經》,我看莊傳師一開始就快馬加鞭,我看莊淨師在旁邊給他比一下,後來就慢下來,這是調整他的速度。當然他慢得不是很明顯,是還好,但是照順序來講,應該先慢後快。好像我們開車一樣,一開始是一檔、二檔、三檔、四檔,正常速度,不要一下子弄到四檔,然後再把它拉回第一檔,這樣就車子走得不順。我們念經、念咒、念佛也是一樣的道理,先快後慢「尤為病」。

  【忌澀與燥及生硬,粗厲飄忽雜衛鄭。】

  這個學問都很深。『忌』就是忌諱,『澀』就是生澀,或者念了枯燥無味,很生硬,這個有時候念經、念佛我們都會有經驗。不然就是『粗厲飄忽』,這個音忽高忽低、忽大忽小。有人唱讚念得那個聲音,過去在華藏圖書館,韓館長常常罵人,有些居士他開口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韓館長進來:幹嘛!吃人,嘴巴張那麼大。像這個就是屬於這一類,「粗厲」,粗燥,好像你很嚴厲。有的人他念得飄忽不定,這個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這邊念佛,佛號,現在念得大家都滿攝心,念得都不錯。我們這個念佛,這個算比較高聲念佛。高聲念佛,有時候我們要去調整他的音量,還有配合他的時間,還有大家念的精神狀況,這個也要講求的。比如說我們白天精神比較好,那我們這個念佛機聲音就不需要開得非常之大,因為白天比較不會昏沉。如果我們念二十四小時的,晚上正要睡,那時候開大一點,那個叫做提起精神。這個時間要配合,因為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開得很大,你聽久了就會變成噪音。我們使用麥克風的一些技巧,還有開音響聲音大小、它的時機,這個都要去注意。所以我們高音念佛的,你聲音開到適中,那聽起來非常攝心。所以我房間那個佛號,本來是開到最大,我覺得佛號念得很好,但另外一頭音響那種噪音就跟著出來,那聽了會不太舒服,所以我跟它調小,調小了,聽起來就非常安靜,非常攝心。所以我們這個是比較屬於高聲念佛,這個音量的控制,大家可以再研究一下。

  大家念,有念佛機在幫忙助念,當然我們就力氣比較省一點。白天大家比較有氣力,聲音不要開那麼大,因為大家聲音已經很大,也希望大家能聽到現場念的聲音。如果念佛機開得太大,就會把大家念的聲音蓋過去,大家念的聲音就聽不到。但也不能開得太小,開得太小,大家聽不到念佛機的速度,念起來就會亂。所以要調到大家聽得很清楚,又不要太大,這樣來念佛,效果會最好。如果晚上念佛,或者念通宵的,這個時候就要加大一點,這是幫助我們破除昏沉。

  【佛號魚磬穩相稱,勻靜綿密心不競,微妙和雅清而勁,不使一聲成餖飣。】

  就是佛號每一句,每一聲佛號都要抓穩,抓得非常好。佛號,木魚、引磬要穩,相稱,然後『勻靜綿密』,就是綿綿密密,一句接一句,「勻靜」,你自然心就能夠穩定下來。所以我們現在道場這裡念佛,念得都不錯,在音響方面,再稍微調整一下會更好。下面講:

  【浩浩源泉流莫罄,萬派朝宗歸一乘,互融互攝以心聽,聽久轉凡能入聖。聞薰聞修聞自性,一根還原諸根淨。此是蓮宗真途徑,純以音聲續慧命。】

  這個音聲就很重要了,因為我們蓮宗(淨土宗)就靠音聲來續佛慧命。所以這個音聲我們一定要清楚,非常均勻,不急不燥,不要燥、不急,也不能昏沉,讓他在一個非常平穩的狀態下,一句一句接著這樣念。念,『互融互攝以心聽』,這句就非常重要,我們要用心,在念佛的當中用心來聽這句佛號。用心聽,你這個心就比較不會打妄想,妄想比較不會起來,你用心在聽。你這樣念,用心聽這句佛號,『聽久轉凡能入聖』,我們以這句萬德洪名的名號來薰習我們凡夫的煩惱心,薰久了,我們凡夫的煩惱心,就變菩提心,所以就能入聖。所以這個就非常殊勝。『聞薰聞修聞自性』,就是不斷的用這句佛號,用耳根來聞、用心來聞,薰習我們自性,把我們自性的阿彌陀佛啟發出來。

  『一根還原諸根淨』,我們修一根,用耳根聽,聽久了,這一根還原,還歸到自性,其他五根都清淨了。你只要一根還原,其他五根都跟著清淨,六根清淨,這《楞嚴經》講的。『此是蓮宗真途徑,純以音聲續慧命』。我們淨土宗,「蓮宗」就是淨土,是真正的一條途徑。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句佛號,我只有念一句佛號好像沒有什麼,大家還要修一些什麼法門。實在講,你真有信心,這句佛號成佛有餘。為什麼要講這麼多法門?信心不夠,疑惑太多,所以要輔助。如果你真有信心,實在講我們現在連三時繫念都不用做,就這句佛號,就這樣二十四小時念,你就成佛了,大家相信不相信?信心還是不夠,所以老和尚講一句佛號念到底是上上根人,你真懂了,真正深信不疑,這句佛號就夠了。

  但是我們不是上上根人,總是有些疑惑在。似乎我們都沒有疑惑了,我們想像,我們都很相信,我聽老和尚講,我沒有疑惑了。過去黃念祖老居士,我聽他的錄音帶,他給人家解答問題,他說淨土宗的修學三個條件,信願行。很多居士跟他講,我們都相信,沒有懷疑。黃老講,沒有事情的時候,大家都不懷疑,都相信。他說事情一來,就不相信,就有懷疑。我們聽非常有道理,事情沒有來的時候,我們沒有懷疑;事情來的時候,就知道信心夠不夠。我舉一個例子來講,比如現在人家罵你一句話,你難過不難過?如果你還會難過,那就是有懷疑,你信心還不清淨。你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就不會生氣。所以這個就是說我相信,我也相信,不相信我還會出家嗎?還會講淨土經嗎?但是信是信,有沒有達到經典講的這個標準?信,信到不懷疑,這個很重要。所以你真信,那真的一句佛號就可以,事實就是這樣。問題,信心夠不夠?夠,我們都跑到山上來念佛了,平常每一天都是念一句佛號。似乎信心夠了,但是信心不能光嘴巴講,要禁得起考驗,一個境界來了,你還是深信不疑,這個才算及格。

  另外有一些人他有疑惑,他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沒有疑惑,以為自己信心堅定,這類的人也非常多。所以信這個字比較難,這個也不是我講的,釋迦牟尼佛講的。大家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我們不是常常在念《彌陀經》嗎?這個法門叫做什麼,大家知道嗎?好像大家還不知道,所以我就講了,難信之法。佛在《彌陀經》、《無量壽經》講這個法門叫什麼?難信之法,信真難。你真信了,不難,就很容易。難在哪?信。所以過去外面有一些法師,他們說淨土法門是難行道。我說錯,佛不是這麼說的,佛是說難信道,不然我們來看《彌陀經》、來看《無量壽經》,你那個難行道出在哪一部經?是難信道,是難信易行,是易行道,但是難信,難在信。你真信,你就發願,你發願你一定專念佛,你就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信願行道理很深,大家也不要小看這個好像沒什麼,三個字而已,看起來很簡單。實在講愈簡單的東西它就愈高深,愈複雜的東西它是愈低。所以過去黃老講,我一九九O年到北京去,老和尚叫我拿他老人家寫的《華嚴念佛三昧論》的稿去給他校對。我去拜見他,我請教他密宗的事情,他說現在修密的人都修得很低,現在都修低級的。我說什麼叫低級的?他說很多儀規、很多壇場,很複雜,那是低級的密法。我接著就請問,什麼叫高級?他說最高級的密法就愈簡單,什麼儀式都沒有。那個咒語,往往只有一個字的咒語,他說那是高級的;低級就很多很多。後來我從他的開示當中也領悟到,淨土宗阿彌陀佛四個字,原來是高級的佛法。真的,這四個字就能幫助你成佛,你相不相信?如果你真正相信,你在山上念一個禮拜的佛,你就成就了。《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你一定成就,但是信難。為什麼難信?因為他有疑惑在。

  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也講,疑根是最大的障礙,常常有疑自己不知道,「疑根便是鐵圍山」,就像鐵圍山一樣。因為我們有疑,很多疑惑,所以佛才要講這麼多經。大家想是不是這樣?他講那麼多經,目的是什麼?斷疑生信。現在我們聽老和尚講淨土三經、淨土五經,我們疑還是斷不掉,所以要再來個《金剛經》,再來個《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再來個《地藏經》,再來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大帖藥再下去看這個疑能不能斷掉,因為我們疑太多了。實際上這是很簡單的一樁事情,但是就是我們信心不夠,所以才要講這麼多,主要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所以還有疑怎麼辦?老和尚的經多聽,看你哪一方面,在生活當中遇到哪方面的問題,你就這方面多加強。我是過來人,以前也覺得我很有信心,結果就像黃老講的,沒事情的時候,都不懷疑;事情一來,疑惑就一大堆。

  我舉出一個例子,我們現在念佛的人,你想一想,我們還在這個世間,你能離開這個世間的生活嗎?你能夠離開你的事業嗎?能夠離開你的家庭嗎?你能夠不跟人相處嗎?能不能?我念佛,什麼都不要了,也跟人家講話,什麼都不要,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行嗎?行不行?不行,你還是要吃飯。吃飯怎麼辦?還是要有人去煮,你還要工作。我出家大概就不用工作。出家的工作更多,你請問我們當家的,從死的做過來,她不會跟你講心酸,不好做,出家人的事情更多。還沒有穿袈裟,嫌事多;穿了袈裟,事更多。這些事情我一定要做嗎?我不做不可以嗎?你也可以試看看。

  過去我們圖書館師兄弟很多人做得心裡煩,我大師兄(悟本師兄),道師,人家在家居士還有國定假日,還有星期六、星期天可以放假,我們出家人二十四小時待命,這樣會了生死嗎?我們都沒有時間自己來修行、來念佛。我們到山上去閉生死關,他說圖書館不要了,跑(他約我跟他一起跑),到山上去。我就跟師兄報告,我說師兄,這樣恐怕不太好,師父、館長都不在,我們兩個人都跑了,這樣不好交代。我說這樣好了,如果你要了生死,我當然沒有理由給你阻止,當然要成就師兄。師兄你出家比我早,你做得比我多,我成全你去山上閉生死關,這個道場我還是留下來,不然師父回來不好交代,全部都跑,你了生死了,再換我去念。他真的就去了,當時有一些開計程車的師兄弟,就給他找米,還有在台灣有個悟空法師,以前他還沒有出家,他俗家姓楊,他在石碇有個空地,蓋個鐵皮屋給他住,然後他太太給他煮三餐,包括洗衣服。他一天的工作就是關在裡面負責念佛,時間到,有人會送飯來給他吃,衣服也不要洗。好,他真的沒事了,去念,念了一個月,他老人家下來了,穿了一雙雨鞋,我說師兄是不是了生死了?他就有意無意的說,我要買蠟蠋。都要往生極樂世界,買蠟蠋幹什麼?我就知道大概在山上待久了,想到山下來逛逛街。我也不好意思給他漏氣,因為他是師兄。這個話我也不好講,這個由師父去講比較好。

  後來師父老人家從美國回來,悟本呢?我說報告師父,他去閉關,了生死,閉生死關。師父就很大聲,他閉什麼生死關,悟本他不用功,就沒問題;他如果一用功,保證他著魔。我說師父,不對,你平常講《彌陀經疏鈔》,不是叫人家放下萬緣,趕快去念佛了生死嗎?師兄要去了生死他沒有錯,也是聽你老人家講的,依教奉行。師父聽我這麼問,看到我一臉茫然,他又更生氣。後來師父說,我告訴你,修行不是那麼簡單的,悟本他真的如果要去了生死,叫他回來講一部《彌陀經疏鈔》再去念,修行就像開保險箱那個號碼鎖,有一點點偏差,沒有對上就打不開。後來聽到老人家這麼開示,我有一點點體會,但是還是有點疑惑,因為師父平常就叫我們要放下,什麼統統放下,就是去念佛。您老人家都是這麼說的,師兄他就聽到這一句,他就要去拼生死關,我還是疑信參半,這時才知道什麼叫做疑。遇到這個事情,疑惑就來了,信心就不純了。

  就把他找回來,你就給我好好待在圖書館,不要亂跑。看到師父回來了,他也不好意思跑,但是他私下跟我講,道師,我真不信邪,我還是要去拼,我到四樓倉庫去念,吃飯不要叫我,結果他就到四樓倉庫去念佛。吃中飯的時候,我就請師父老人家,師父我們去吃中飯,那時候齋堂在四樓,我們走過書庫,師父就問悟本?我說師父,他在裡面念佛。他說幹什麼,打佛七?我說師兄還要再拼生死關,他不信邪。師父老人家沒說什麼,就笑笑,我們就去吃飯。他也沒有吃,結果到第二天凌晨,大概二點多或者三點多,正好睡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兩個人睡在五樓的佛堂,有個房間。聽到佛堂怎麼三更半夜有聲音,會不會小偷進來?我很緊張。好像打開抽屜在找東西,我就起來看,看到師兄,我說師兄你不是要閉生死關,怎麼跑上來幹什麼?他說我感冒了,我上來找感冒藥。我說你一心不亂沒有得到,先得到感冒。我師兄他昏沉蓋比較重,他念佛的時候,一坐下去他就打瞌睡,根據我的判斷,他一定坐著念佛念到睡著了,那時候天氣比較涼,沒有蓋棉被,著涼了,所以感冒了,上來找感冒藥。

  後來師父跟館長看看,這個亂搞不行,搞出問題,麻煩。老和尚就私下問我,你師兄到底平常怎麼樣,你知道嗎?我說師兄就常常看師父、館長帶著悟德師去美國,心裡頗有微詞,他覺得你們都去美國,他在這裡死守圖書館,心裡有點不太平衡。師父老人家就跟我說,好,那我就叫悟本到美國去。第二天就跟館長講,就幫他訂機票,然後要送他去美國。那時候師兄他還不太願意去,還在三心二意,一下要去山上閉關,一下又想去美國。後來莊行師,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我們兩個人硬把他架上車,送他去機場,然後把他推進去,他趕最後一個上飛機。結果被關在達拉斯關三年半,去那邊關三年半,做達拉斯佛教會的開山祖師。

  後來又有一個悟相,比我們師兄更年輕,他是悟照師的戒兄弟介紹來的,到圖書館,館長給他取個法號叫悟相。他去達拉斯住了半年,什麼工作都不做,常常到外面去攀緣,居士供養他很多錢。回到道場,他都不幫忙工作,回去吃道場,居士供養他都放在自己的口袋裡面。後來他就不想住在美國,他回來,他說他要去閉生死關。我說我們大師兄閉一次已經失敗了,你還要去閉嗎?他說我不相信,我決心要去閉生死關。大概他有一點錢,想說應該去閉關可能會用功。我說你怎麼閉,要去哪裡閉?我說大師兄以前楊居士給他一個鐵皮屋,你要不要去那邊?他說不要,我要到南部。我說你南部要住在哪裡?他說我只要一個貨櫃就可以了。他真的到台南淨宗學會,找台南淨宗學會的同修替他找鹿耳門那邊田比較沒有耕種。然後那些同修,真的去給他買個貨櫃,放在田當中,就讓他在田當中念佛念到了生死。

  他說閉死關,就是要進去念到往生。我說閉死關,誰給你護關?他說不需要護關。你吃飯怎麼辦?他說他都不要見人。我說你買一些米、菜總是會吃完,如果你一個禮拜就念佛功夫得一心,那就往生了,當然這些糧食夠你吃。如果萬一還沒有得到一心,你還是要繼續吃,你不見人怎麼辦?他說我晚上出來。我說晚上出來還是一樣見,白天見跟晚上見不是一樣嗎?怎麼勸他就是要去閉生死關。後來,他也沒有跟我講,偷偷摸摸的叫我們四樓一個陳居士把他送到台南去。去,大概閉了三個月。後來老和尚到台南成功大學去演講,照了一些照片回來,我就看悟相怎麼跑去聽,他不是閉死關嗎?後來也閉不下去。後來身體很不好,所以後來他就研究水晶,他也送我好幾顆。我看他胸前掛十幾串的水晶,他說我現在都靠這個水晶在活命,沒有這個水晶他命就沒有了。另外在研究泡普洱茶,他說師兄,你哪天來我那邊,我泡上好的普洱茶請你。我到現在還沒有機會去給他請普洱茶。後來變成研究水晶跟泡普洱茶。

  我的大師兄從美國回來,在嘉義現在弄個西林寺。上個月我三哥,福定法師在嘉義縣當選嘉義縣佛教會理事長,我師兄被選為監事委。我們看到我們師兄弟這些修學的過程,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他也是啟發我們的善知識,表演給我們看。因此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理解到,淨土法門難在信。所以常常我們自己有疑惑,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真信;對這個法門認識不夠,也就是說還沒有辦法真正做到老實念佛,還沒有辦法做到。因此,往往我們雖然發一個好心,要去閉關、要去衝,結果都失敗。所以我看到師兄一個例子,我本來自己常常有這個念頭想要去嘗試,後來看到師兄一個修學的示現,聽到老和尚的開示,再看到悟相師,他又再做一次示現,我也知道這個當中也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

  所以難在信。這一點我們念佛的同修必須要明白。因此老和尚現在提倡《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就是讓我們不能老實念佛的人,做一個補習功課。所以他老人家說《弟子規》跟《十善業道》是我們老同修要現前補習,新同修叫認識,認識這兩樣東西,老同修叫現前補習,因為我們現在缺乏這個基礎,因此修任何一個法門都會產生一些障礙。這個障礙出現,我們就退轉了,信心就馬上沒有,這個是實際狀況。因為我們生活當中,我們面臨的事物很多,在整個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的人事物、遇到種種的事情,很難說你都沒有疑惑,你都能夠迎刃而解,這一點就不容易了。因此現在老和尚提倡這個,我們也要多留意,這個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所以《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的,等於是助行。

  如果我們是真正老實人,真的一句佛號成佛都有餘了,當然《十善業道》、《弟子規》都具足了。現在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真正老實念佛,因為我們自己煩惱妄想起來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自己會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放縱,你自己沒有辦法去轉煩惱為菩提。我們在生活當中,比如說你們都有家親眷屬,那你遇到這些事情,你真放得下嗎?比如說你兒子,你兒子多壞,好,你現在你放得下嗎?你真放得下,可以;放不下,就不行。我在台灣常常遇到很多同修,念佛的同修,他的兒子吸毒,遇到這個情況,你放得下嗎?沒辦法,哭哭啼啼。所以我早年在高雄淨宗學會去那邊演講,在岡山有個居士,她的兒子吸毒,回來向他母親要錢,要不到錢就打他母親,她是念佛念得很勤,遇到這個情況,她佛就念不下去。這是舉出一個例子。那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非常多,自己的父母,家親眷屬,什麼事情,事業上的問題,方方面面,問題來的時候,你都能夠處得很恰當嗎?這些事情,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我們的信心,都會讓我們產生很多的疑惑。

  所以我這些例子也是重複一直在講,因為重複一直在講就是大家的問題。我們聽老和尚的經,一定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能夠死在言下。你如果死在言下,那你又不能變通,就會有很多障礙。像老和尚講的,就是鍋漏匠這個例子,我們台北陳永信居士,他也是很想當鍋漏匠。但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在旁邊給他看一看,他是很想當鍋漏匠,但是他沒有當鍋漏匠的條件,為什麼?放不下。他家那個店放不下,他開燈飾店「燈王」,我說你那個燈王你放得下嗎?交給你兒子,你放不掉的。你的財產統統去布施,放得下嗎?放不下,放不下要做鍋漏匠做不成。大多數的人要學鍋漏匠學不來,那是上上根人,他就一句佛號就念成功了,真放得下,那可以。大部分的人要修什麼?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要修這個。祖師大德看得很清楚,絕大多數的人要從這個地方去扎根基,你念佛才有成就。你打個佛七才會進步,沒有這個基礎,這個當中常常會有些障礙,所以要有這些理論基礎,《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些理論基礎。尤其《了凡四訓》這部書,如果有這部書的理論基礎來念佛,就可以,也能夠成就。

  所以我們細細想一想,印光祖師,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大勢至菩薩修念佛圓通,是念佛的專家。念佛的專家為什麼還提倡這三樣東西,一生當中印得最多?我們也不能不去留意這一點,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們經過這麼多年修學,還沒有達到經典講的標準「一心不亂」,我們就要好好的回過頭來,從這三部書再好好來來修學,我們一定還有很多事情放不下。《了凡四訓》真讀通了,那真放下,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相信因果報應這樁事實。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確,所以他心能夠定得下來,跟雲谷禪師對坐三晝夜,不瞑目。這是我們助行,現在再加上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跟《十善業道》,這個就更圓滿。如果我們要以《弟子規》、《十善業道》,加上《了凡四訓》也可以。如果再加上《感應篇》,這個都相關的,《安士全書》都相關的,那更好。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抓住這兩樣東西,再配上《了凡四訓》的理論基礎來修學,應該我們這一生念佛,最起碼能達到功夫成片,應該沒有問題。有這個基礎,我們再以這個念佛的方法來念,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打個佛七,可以達到預期,一心不亂;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那就比較困難,就要看各人他的善根福德因緣。

  下面有幾句話,我們把它念完:

  【統收八教無餘賸,唯佛與佛乃究竟。】

  念這句佛號,蓮池大師也講,「圓攝五宗,該羅八教」,統統包含在這句佛號裡面。所以這句佛號不容易,非常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能看輕說一句佛號好像沒有什麼,實際這句佛號涵蓋所有一切世出世間法。『唯佛與佛乃究竟』,這是佛跟佛才能究竟。這篇文字相當的長,我們同修大家有時間可以在這裡面多去揣摩,配合我們平常在道場共修,我們根據這個來切磋琢磨,來改進我們一些唱念儀規方面。所以在唱念儀規方面,把這些細節上能夠做得愈詳細愈好,對我們共修愈有幫助。所以我們每一次共修,都會有相當好的一個效果。

  最重要的,我們念佛,剛才跟大家講,也不能離開現實生活,你也不能離開家庭,不能離開社會,還是要跟人相處。所以除了在念佛堂,心能夠有一個短暫性的清淨,走出念佛堂跟人接觸,一定要把佛教導我們這些待人處世的道理運用上。比如說現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我們一定要把它運用上,這樣才能幫助你念佛快速的達到功夫成片跟一心不亂。如果你在平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世,你都不懂得這些道理,做事情常常做錯事情,你怎麼念都達不到這個效果。功夫成片就是說你念佛堂念佛得到清淨心這個功夫,要跟你整個生活融成一片這個才叫功夫成片。不是我在念佛堂功夫成片,走出念佛堂又不成片,那這個不是真正的功夫成片,大家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你在念佛堂得到功夫成片,你走出去跟外面接觸還是一樣,跟你整個生活打成一片,那就成功了,這個一定要知道。不然你在念佛堂心滿清淨,出去心就不清淨了,這個功夫還沒有成就,一定要覺悟。你要跟生活融成一體,老和尚現在提倡這就很重要。你常常做錯事情,你心裡常常不安,你念佛怎麼會達到成片,一心不亂?常常講錯話,常常做錯事情,障礙就一直出現,你自己也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這兩樣東西,信願行幫助我們行,念佛是正行,這是助行,這個助行幫助我們念佛正行,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一句俗話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不聽老人家的話,吃虧是自己,薑還是老的辣。

  好,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念佛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