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三皈五戒,萬善由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22/10/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73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二頁最後一行,從當中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大家對一對地方:

  【夫三歸五戒者。蓋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毘尼之漸次。為七眾之崇基。萬善藉此而生。寔佛法之平地。】

  我們從這段看起。『三歸五戒』,『出苦海之津梁』,這一句是指三皈五戒是出離苦海,離苦得樂的橋梁、工具,我們也可以說是我們出苦的前方便,必須藉用這個工具,藉這個橋梁。『趣涅槃之根本』,是趣向涅槃的根本。涅槃是梵語,翻成中文是滅度,涅槃不是說人死了叫涅槃,不是。涅槃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寂滅、圓寂,滅是滅煩惱,度是度生死,涅槃翻成中文是滅度,我們一般稱圓寂、寂滅的意思,意思是滅度,滅是滅掉煩惱。我們眾生本來都是佛,我們眾生跟佛有什麼差別?實際上沒有差別。在大乘經典裡面常講佛常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眾生也都有心,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差別的。因為佛有心,眾生也有心,這個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一樣的,平等的。我們眾生比佛就是多了一點煩惱,所以就叫做眾生,沒有煩惱就叫佛,就是這樣,其實同一樁事情。

  滅煩惱,我們一般念四弘誓願,「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滅有斷滅跟伏滅,就是伏斷跟滅斷。煩惱斷了,永遠不會再生煩惱,這個叫斷滅,沒有了。伏滅,它是伏住,有定功,有禪定功夫,就是把它控制住,有煩惱但是不起現行,它不會發作,不會生貪瞋痴慢這些煩惱,伏住了。用戒定的功夫來伏煩惱,進一步,斷煩惱;斷就是開智慧,智慧開了,煩惱就斷了。其實這個都是不得已一個方便說,實際上大乘經佛常講「煩惱即菩提」,怎麼斷?我們眾生就是有個無明煩惱,我們念《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心經》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無無明」也就是沒有眾生,眾生本來是佛。什麼叫無明?無明就是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我們現在把它看作真的,迷在這個裡面,實際上是什麼?無明本來沒有,本來沒有,我們給它認為真有,這個就是無明。所謂「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問題是出在這裡。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理論就建立在這個地方。無明盡就叫成佛,有無明就叫眾生,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生佛兩泯即是佛」,那才是真正叫佛,也就是大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菩提。

  同樣一個心,好像大海水,颱風來了起了波浪,有波浪,大風大浪,它那個海水是不是有變?沒有,它還是海水,只是起了風,就好像起了無明;如果風沒有了,風平浪靜,它就回歸到平靜了,回歸到平靜,海水還是一樣,也沒有減少,也沒有改變,它還是海水。就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無明,就好像颱風一吹,海水就起很大的浪,大風就大浪,小風就小浪,沒有風它就風平浪靜。風平浪靜的時候是海水,大風大浪它還是海水。古人又把水跟冰來做形容比喻,讓我們去透過這個比喻,去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道理有個概念。心就像水,水冷凍結成冰,我們想一想,那個冰是不是水?雖然結成一塊冰,那個冰還是水;你給它燒熱融化了,它又回歸到水。當它結成冰的時候,它的本質還是水,不是說它結成冰就不是水了,不是,它還是水,只是結成冰塊,它本質還是水。你把它融化了,它是水;結成冰塊,它還是水。這個就是給我們講,我們現在迷了,我們眾生的佛性跟佛一樣不一樣?一樣,就像水一樣。我們現在結成冰了,冰它還是水,不是說它結成冰就不是水了,本質還是水,只是現在結成冰;你把它融掉了,它就回歸到水的樣子。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所以滅煩惱,如果真有煩惱,你怎麼滅?滅不掉,因為煩惱是假的才能滅,你明瞭這個是假的,那叫滅,你就不會迷在裡面,不被這個煩惱轉了。最高的說法是「煩惱即菩提」,這個是最直捷、最圓頓的法。但是講這個話,一般人聽不懂,煩惱就煩惱,菩提就菩提,煩惱就不是菩提,菩提就不是煩惱,這就二法了。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講「佛法是不二法」,這個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佛法是不二法。你有一個煩惱、有一個菩提,那不就二了嗎?這個不二法怎麼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你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就是菩提,就在迷悟的差別。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唯迷悟之有間」,故有凡聖的差別。我們跟佛,佛有佛性,我們也有佛性,我們沒有少一點,也沒有增加一點,都完全一樣的。差別在哪裡?他覺悟了就叫佛,我們迷了就叫凡夫、叫眾生。迷什麼?把那個煩惱當作真的,那真有煩惱。「我很煩」,實際上這個是無明,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圓覺經》在經文裡面佛也用比喻,讓我們去理解這個無明煩惱是怎麼一回事。佛就用比喻,好像你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這個我想同修當中可能大家有經驗,特別是身體比較差的人,像我個人就有個經驗,過去還年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身體狀況,常常蹲下去,一下子站起來,看到空中都是星星。就好像《圓覺經》佛用比喻講的,你眼睛有毛病,你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花那是虛妄的,因為你眼睛的毛病,不是真正空中有花。就像我身體比較差,蹲下去站起來,看到天空滿天都是星星,那有沒有星星?沒有。但是明明我看到有,為什麼看到有?因為我身體毛病的問題,不是那個空中真有花、真有星星,是因為我們身體的關係。佛就用這個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什麼叫無明。無明就是你迷了,本來沒有,出現這個虛妄的境界,我們把它當真了,現在問題就是我們當真了,如果你不當真,你就成佛了,什麼事都沒有了。不當真就是什麼?就像《金剛經》佛教我們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觀,應作如是觀,如果你常常這樣作觀,你就看到事實真相,這有為法好像作夢一樣,夢幻泡影,好像露、好像電一樣,它不是真的,剎那生滅。

  你看到事實真相了,所有的煩惱妄想也就沒有了,它自然就沒有了,這個叫滅煩惱。實際上什麼叫滅?你覺悟了,看清楚事實真相,它就沒有了,這裡講這個滅煩惱是你看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它是虛妄的,煩惱自然就沒有了。煩惱本來是假的,你把它當真,以為真的有煩惱。所以過去有人去問禪師,他說我心裡很煩惱,請禪師幫助我斷煩惱,教我什麼方法來斷煩惱?這個禪師就給他講:好,你煩惱拿來給我,我來幫你處理,幫你斷。他一回神過來,煩惱找不到,煩惱在哪裡?原來煩惱都是從自己虛妄,這個妄想所產生的幻相,不是真有個煩惱。就像二祖參初祖達摩,他很誠意,斷臂求法,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達摩祖師問二祖慧可,你何苦這麼做?你到底為了什麼?慧可就說,我的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就回答:好,你心拿來。我們現在看到達摩祖師一個像,都是伸一隻手,那就是要慧可把心拿來,你拿來,我幫你安。結果慧可他的根性也很利,當下他就開悟了,他說「覓心了不可得」,我心找不到。所以達摩就跟他講,「與汝安心竟」,心給你安好了。心,你找不到你的心,那安什麼心?所以心不安,也都是虛妄的妄想產生的,真的沒有,那個講到事實真相。這是滅煩惱。

  生死煩惱都是虛妄,都不是真的。所以《心經》也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本來這個都沒有,是我們虛妄的妄想當中產生的一個幻相。像《金剛經》講的,這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你不要著那個相,迷在那個相裡面,得不到解脫。你不迷了,當下即是。從我們落在言語相裡面講,我們要知道言外之音,所以佛法你不能死在語言文字裡面,要離文字相,你才能體會到佛法的真諦,它的真理。因為言語講出來就是有二法,就有相對面。你講一個生死,對面就有一個不生不死的、不生不滅的。所謂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我們從有生有滅的生死,希望能回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還是在開悟。有生有滅,回到不生不滅,這個是講得比較淺,一般人比較聽得懂,一般人比較能夠理解。佛隨順眾生,二諦說法,給你講真諦,它本來就不生不滅;從俗諦,就是從我們現在迷的這個現象來給你講,我們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比較容易接受。所以佛他是二諦說法,看根機,可以跟他講真諦的就直接跟他講,如果還不能夠理解的,先跟他講俗諦,慢慢引導他進入真諦,這就佛方便說。

  『作毘尼之漸次』,「毘尼」是戒律,三皈五戒是持戒的初階。三皈五戒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我們也可以這麼說,戒的根本就是三皈五戒。這個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就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淨業三福,我們淨宗同修常常聽到,在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常提到,大家聽得也耳熟了。講到淨業三福,我們就很熟悉,三皈五戒就是第二福。「具足眾戒」,就從五戒開始,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根本就是從五戒,所以三皈五戒是持戒的初階。我們現在受戒,都是比較不務實,只是受一個受戒的虛名,有這個名義,有名無實,沒有辦法落實持戒,沒有辦法落實受戒。沒有落實受戒,當然不可能去落實持戒,因為對戒就不懂,這個就非常可惜。三皈是第二福,為什麼三皈五戒在第二福?好像我們三層樓,這是第二層樓,第二層樓下面還有第一層樓。第一層樓就是世間善法,十善業,你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第一福。家師淨老和尚他用儒釋道三個根來具體教我們學習。儒的根《弟子規》,也包括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還有《論語講記》、《格言聯璧》,這些相關的典籍,這些都是《弟子規》的補充說明。包括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最近這些年在聯合國首先推出的《群書治要36O》,這個都是《弟子規》的補充說明,相關典籍還很多,以這個來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前面兩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怎麼樣孝養父母?怎麼樣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就是《弟子規》。

  第三句「慈心不殺」,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個講因果。以《太上感應篇》來落實慈心不殺,這是講因果教育。第一句跟第二句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孝親尊師是倫理道德。第三句「慈心不殺」,是講因果教育。實際上,「修十善業」,倫理道德因果都有。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它相關的典籍,像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老人家一生提倡的《安士全書》、《了凡四訓》,還有《太上感應篇》,他一生提倡這三本書,這三本書印得最多。《了凡四訓》跟《安士全書》,也是《太上感應篇》的補助教材,這相關典籍。你看這個「慈心不殺」,在《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無故殺龜打蛇」,這個不可以,就是符合佛家講的不殺生」,連植物你都不可以任意去傷害、破壞。這是相關典籍。

  「修十善業」,以《十善業道經》為標準。《弟子規》、《感應篇》、《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都是十善的詳細說明。十善等於是綱領,這些是細目,講得比較詳細,把我們身口意三業,善惡業做一個詳細的說明,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凡是善都歸在十善,凡是惡都歸在十惡。《十善業道經》相關的典籍也非常多,經典像《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地藏十輪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很多典籍跟十善是相關的。特別是地藏三經,講的就是十善十惡,講得就更廣、更詳細。這個也是《十善業道經》的補助教材。所以這些典籍,相關的我們也要涉獵學習。

  夏蓮居老居士講「廣學原為深入」,我們廣學,為的是深入。你以一部經為主修,以其他的經或者著作(善書)來做補助教材,補充說明,這樣我們修這個戒才會修得圓滿。現在我們也看到很多道場標榜持戒的,但是就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淨業三福也不能躐等,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哪來的第二福?我們嚴格的講,「受持三皈」是第二福第一句,如果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就不夠條件入佛門,就不夠資格做一個三寶弟子。大家想,是不是這樣比較合理?總不是說,我是三寶弟子,我無惡不作,這個佛不承認。做一個三寶弟子,必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養父母,剛才講還有一部典籍很重要,這就是儒家的《孝經》。佛家的《孝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我們學佛的人,四眾弟子都要學習。像我們道場,每逢十齋日,上午念《彌陀經》、念佛,下午就讀《地藏經》,平常就讀《無量壽經》。這個也是我們要重視孝道,你不讀這些經典,不學習這些經典,不知道怎麼去落實這個孝、要怎麼做?學了才知道怎麼去落實這個孝道。

  而且孝有世間孝、有出世間孝,我們佛弟子也要明白。不學佛的人,他只有懂得世間孝,他不知道出世間孝。我們學佛的人,不但世間孝要明白,出世間孝更要明白,為什麼?因為出世間的孝才是究竟圓滿的孝道。世間的孝不圓滿,你不能幫助父母解脫生死六道輪迴,怎麼盡孝,父母還是在六道輪迴,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是大苦,所以世間孝它是不圓滿,必定出世間孝才是圓滿。能夠勸導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盡到最究竟圓滿的大孝,幫助父母去作佛了,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幫助父母作佛,父母作佛他就又度無量無邊眾生,這個我們讀《地藏經》,看到光目女、婆羅門女我們就明白了。才明白佛家這個孝才是究竟圓滿的大孝,世間這個孝是小孝,不究竟圓滿,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自己要明白。沒有學佛的人,我們勸他,他能夠盡到世間孝,那就很好了。

  要受三皈,實在講要有第一福的基礎,這個三皈才是真正的落實,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但是現在我們傳統文化丟掉一百年了,傳統文化這些第一福的教學,這個德育的教育都沒有了,連個概念也沒有了。但現在很多人他皈依了,甚至受戒了,不但受五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出家三壇大戒都受了,這是只有形式,大家要明白。明白之後,我們還是要從第一福修起,這個叫補習功課。我們過去沒有修這個功課、沒有修這個學分,現在要修,要補習。過去家師淨老勸我們要補習《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勸我們淨宗同修要補習這個功課。因為淨宗同修就是要修淨業三福,這樣信願念佛才能往生淨土。

  所以毘尼是戒律,三皈五戒是持戒的初階。第一福是世間善,有了世間善這第一福的基礎,就可以入佛門,接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是戒的基礎,你有三皈依才能受五戒,你沒有三皈依就不能受五戒。一切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五戒是基礎;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是從五戒發展出去的。五戒是這一切戒的根本,三皈又是五戒的根本,淨業三福第一福又是三皈依的根本。所以要受三皈依,做一個三寶弟子,這個條件也不容易,但是我們現在都是結緣性的皈依,結緣之後我們要學習,學這個三皈依,學第一福,學一條做一條,這樣才務實。

  這裡講到三皈五戒是持戒的初階,就是持戒的初步。『為七眾之崇基』,「七眾」是出家五眾、在家二眾,這樣合起來叫七眾。一般講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只有講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這個是大分。講得細一點就是七眾,七眾就是根據持戒來區分,出家五眾就是我們現出家相,你受了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其實菩薩戒是通在家、出家,菩薩戒就不限定出家。出家五眾,一般講沙彌、沙彌尼,女眾還有加一個式叉摩那尼,再來比丘尼、比丘,這樣加起來一共五眾。式叉摩那尼,就是沙彌尼還不滿二十歲,十八歲就要去受式叉摩那尼戒,學習這個戒,就是預備去受比丘尼戒的前面的一個預科,我們現在講預備要去受比丘尼戒的,女眾有加上這一段這個戒,叫式叉摩那尼戒,學習兩年才能去受比丘尼戒。所以這五種身分就稱為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就是優婆塞、優婆夷,三皈五戒的在家男眾、女眾。所以七眾是講世尊所有的弟子,在家、出家統統包括在裡面,凡是你學佛的受了三皈五戒,無論在家、出家都是佛弟子。

  三皈五戒是崇高的基礎,『萬善藉此而生』,一切真實的善法都是從三皈五戒、十善所產生的。『寔佛法之平地』,就是佛法從平地,像蓋大樓一樣這樣建立,要靠地基,你有大地的基礎,有個地方,要打地基,你才能蓋高樓大廈,三皈五戒就是這個地基。打地基,三皈五戒是打地基、基礎,我們現在講基礎設施,打基礎。打基礎,你要有地皮,你沒有地,你地基往哪裡打?你要蓋房子,你要打個地基,你要買一塊土地,你要有土地。你沒有土地,那你要打這個地基沒得打了。土地是什麼?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這個佛在《十善業道經》講得非常明白。佛把這個十善比喻做大地,一切萬物都從大地而生長,植物、礦物、動物都依靠大地,沒有大地,這一切都沒有了。十善就好像大地一樣,有這個十善的大地,才有三皈五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個是基礎當中的基礎,根本當中的根本,就是第一福。沒有第一福,你那個都落空了。所以第一福像大地一樣,他有這塊地;三皈五戒就像你打基礎,基礎是在這個地來打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地,你要蓋房子,基礎從哪裡蓋?你也蓋不起來,所以先要有地。《地藏菩薩本願經》,地就是表這個法,一切都離不開大地,離開大地你沒辦法生存。所以第一福是佛法的大地,三皈五戒是這個大地上的基礎,我們現在講基礎設施,然後有這個基礎你再提升蓋一樓,好像你進一步。三皈五戒,然後接著就是可以去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要從三皈五戒這樣來提升的,到菩薩戒就像大樓了,一層一層往上蓋。

  五戒,我們這裡只有講到五戒,意思也就是我們不要疏忽掉五戒。特別是我們出家眾,大家要特別留意這一句,當然在家眾也要留意,也要重視。往往在家、出家眾的佛弟子,對三皈五戒比較輕忽、疏忽了,好像三皈我都受了,五戒也受了,覺得自己出家眾要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在家眾也要提升去受菩薩戒。在家眾受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受菩薩戒了,不知道三皈五戒是基礎。所以這個我們要去看弘一大師的《講演錄》,弘一大師的《講演錄》,我建議大家去看看,是我們中國律宗近代的祖師,民國初年律宗的祖師,對戒律有深入的研究。

  弘一大師在他的《講演錄》裡面講,一出家不是馬上受戒,現在我們看到不管男眾女眾,一出家、一圓頂,馬上就受沙彌戒,就沙彌了。其實依照弘一大師的《講演錄》講,出家不是圓頂就去受戒了,出家圓頂要先受三皈五戒,沙彌戒學會了再去受沙彌戒,能做到再去受是最好;做不到去受,也是有名無實。或者弘一大師在泉州承天禪寺,有一年傳三壇大戒,請他去講演,弘一大師就跟戒子講,大家來受這個戒得不到戒,他講真話。但是後來他又說,大家不要聽到這個話就氣餒了,那得不到戒,受這個戒有什麼意義?不要受了。他還是鼓勵大家受。受了之後不要以為自己得戒了,如果你以為自己得戒,那就是很大的罪過,好像冒牌的、冒充的。他就舉出世間法來講,你不是總司令,你說你是總司令,如果你被知道了,那會被判刑的,甚至都會被槍斃的。世間冒牌一個大官的名義,都有罪過,那何況佛法!佛法的沙彌、比丘、菩薩,這個不能隨便去冒充的。你不是真正做到那個,你不能說我就是比丘、我是沙彌、我是菩薩,那是假的,冒牌的,那有罪過,罪過很重,要墮三途的。所以弘一大師勸大家受,但是你不要認為自己得戒了,受了沙彌戒以為自己是沙彌了,受了比丘戒就認為我是比丘了,受了菩薩戒我是菩薩了,那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所以自己不要認為有得這個戒,這樣就可以了。為什麼還受?因為受了,我們才能看戒本。我們懂得一條,學一條,做一條,這個就很務實。所以弘一大師還是鼓勵大家去受,但是受了之後你要學,要學戒,你不學,你不懂得怎麼持戒,開遮持犯都不懂,怎麼持戒?所以要學,不是受完就沒事了。古人是都做到了再去受,現在我們不但做不到,還都不懂就去受了。受了之後,要發心來學戒,這樣才是正確的,這是我們要聽弘一大師的話。

  所以我們不要輕視三皈五戒,因為一切善法都從三皈五戒十善所生的。所以出家、圓頂,不是馬上受沙彌戒,是先受三皈五戒。然後過一段時間,看你能夠持這個戒了,再去受沙彌戒。沙彌戒,依照弘一大師的《講演錄》來講,現在也得不到戒。為什麼?三皈五戒我們還可以,八關齋戒還可以,沙彌、沙彌尼戒要有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你才能得這個沙彌戒。如果沒有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你得不到。比丘戒最少要有五個清淨比丘來傳授,你才能得戒,不然你得不到。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清淨比丘了,一個都找不到了,那你哪裡來找到五個、兩個呢?所以受了也得不到戒。你找不到清淨比丘來傳這個戒,你想學這個戒、要持這個戒,只有依靠《占察善惡業報經》,你占得清淨輪相,自己發願,在佛前受這個戒,或者到戒壇去受這個戒,你這樣才能得戒。你沒有透過這個方式,得不到戒。也要占到占察輪相的清淨輪相,這個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們現在說實在話,能夠做到淨業三福第一福,三皈五戒十善,那就很好了。所以這個地方,你看祖師是提出三皈五戒,他沒有講得太高的戒,這個是真話,要我們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

  另外八關齋戒,在這裡我們也附帶提一提。就是弘一大師的《講演錄》裡面講,出家眾現在你得不到沙彌戒了,你沒有兩個清淨比丘來傳受,那比丘戒更不用談了。所以弘一大師勸出家眾也可以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有法師證明,或者自己在佛前發願來受,也可以。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的,二十四小時,這個我們來受持,也很適合我們現代人,特別現代這個環境,一天一夜,一個假日。不但在家眾可以受,出家眾也可以受這個戒。出家眾有沙彌戒,為什麼還要勸出家眾受八關齋戒?弘一大師講增益戒,增益的。如果用實在話講,就是你沙彌戒得不到了,八關齋戒還有可能,所以勸我們出家眾也可以受八關齋戒。這是弘一大師,他對戒律非常有研究,給我們提出來的勸勉,我們應當依教奉行,因為他是律宗的祖師,我們多看看他的東西,都是屬於戒律。所以戒律不是那幾條條文,要學的,它有很多內容要明白,我們才能真正去落實三皈五戒,進一步八關齋戒。我們能做到這個,在現代來講,也就具足戒的基礎了。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