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十度之布施、持戒、忍辱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21/8/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11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五頁倒數第三行,我們還是從第五頁倒數第三行最下面一句:

  【華嚴經云。】

  這裡看起。這一段我們上一堂還沒有講完,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華嚴經》講的十度,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是六度加上方便、願、力、智,加上這四度,所以《華嚴》講十度。我們一般在大乘經典講六度,《華嚴》開為十度,增加四度,就是方便、願、力、智這四度。

  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第一度,布施度,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他學佛接觸第一位善知識,前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章嘉活佛),密宗的大德。他是台大哲學教授方東美先生介紹他學佛,學佛之後就親近章嘉大師,跟他學三年。剛開始接觸章嘉大師,向章嘉大師請教:他聽方教授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學佛既然這麼好,有什麼方法讓他很快入進去,得到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進入佛法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進入狀況,能夠感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章嘉大師停了很久,給他回答一個字,「有」。我們淨老當時還年輕,當然急著就想聽:有,那到底是什麼方法?章嘉大師又停了十分鐘,再給他講,「看得破,放得下」,講了六個字。講得也很慢,「看得破,放得下」。講完之後,家師淨老又請問,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就是具體的做法要怎麼做?家師講,他年輕的時候也跟一般年輕人一樣,心有點急,比較急躁,想很快知道這個答案,知道這個方法。

  章嘉大師的回答都很慢,就是要讓他整個心沉澱下來,他聽了印象才會深刻。所以又停了一下子,跟他講,「從布施」,從布施下手。布施,我沒有錢。當時家師年輕的時候在軍隊工作,在軍隊裡面服務,薪水很少,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想到布施,就想到我要拿錢出來,可能要拿很多錢,他沒有錢。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你一塊錢有沒有?一毛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很少的錢倒是有,多了就沒有。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你有一毛錢,你布施一毛;有一塊錢,你就布施一塊錢,就從這裡開始。於是我們淨老和尚那個時候剛開始學佛,就學這個布施。後來走到門口,章嘉大師送他到門口,再給他講,再給他提醒,他說今天給你講的這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下手。這六個字,你一個字修一年,看你六年能不能做得到。就是給你六年的時間,一年學一個字,學習「看得破,放得下」,那六個字是學六年,六年是不是真的能看得破、放得下。

  後來回去,他真的就開始學布施。剛開始在布施就很難受,也沒什麼錢,唯一剩的錢又要拿出來布施,當然是比較勉強,但是勉為其難的布施。寺院裡面人家有放生、有印經,有布施醫藥、救濟,過去早期佛教寺院有,現在應該也還有。我剛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很多,有個本子讓人家隨喜發心來做什麼功德。所以他就去隨喜,一塊錢、一毛錢,常常布施到口袋空的,都沒錢。但是學了半年,他就有感應了,生活上需要什麼東西,很快就有了,或者有人送過來,他要看的什麼經書也有人送給他錢去買,就是供養他。原來他是很窮的命,是沒有財庫的,這個我們上一堂課也講過,而且又短命,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後來他學了三年,真的,感受到布施的功德利益,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最長不會超過半年,就會有人送來。布施到心相當清淨的時候,有很多事情他也可以預知。

  後來又到台中蓮社親近雪廬老人,學習講經說法。雪廬老人看他那個相就是短命無福的相,勸他學講經,弘法利生,改造命運,他也真的接受了,學講經弘法,後來出家就是講經弘法。所以親近章嘉大師那個三年,他著重修財布施,那個時候還在上班,還在工作,著重修財布施。後來親近雪廬老人,到台中去學習經教,有財布施,慢慢也有法布施。後來出家就到佛學院,到台北三藏佛教學院來上課、來教書、來講經,那個時候不但有財布施,也有法布施了,講經說法供養大眾。

  所以他跟兩個戒兄,同年的,也都出家了,他們一起去給人家算命,算命先生說他們三個人壽命都不過四十五歲,四十五歲就要走了。所以,那一年他兩個戒兄弟,一個二月走的,一個五月走的,七月我們師父上人病了一個多月。那個時候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講《楞嚴經》,講了一個多月,那個時候我記得跟我弟弟我們兩個有去聽。經沒講完,我們有一天再去聽經,寺院的法師說:「今天法師有事,不能來講經了」,也不知道什麼事。後來經過一個多月,我們又接到消息,淨空法師在台北車站對面那個地方有一個李月碧講堂,那邊繼續在講經,我們又去聽。後來我們師父上人在講經當中講到,他七月病了一個月。他想到算命先生講的,他們三個人都不過四十五歲,前面兩個戒兄已經走了,現在輪到他了。他想到醫生只能治病,不能治命,壽命到了,醫生幫不上忙。所以病得很嚴重,沒有看醫生,他知道壽命到了,看醫生沒用,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當時有兩位學生照顧他,每天吃一點清粥、鹹菜,這樣過了一個多月,他的病沒有看醫生,好了,好了他就再繼續講經。這一關他就過了,但是他兩個戒兄走了。

  到了第二年,家師遇到甘珠活佛。甘珠活佛也是密宗的大德,密宗的善知識,見到家師,他說你這十幾年講經弘法,功德很大。因為他三十三歲出家就開始講經,就開始教佛學院,一直講,講了十二年。所以甘珠活佛說,你這十幾年講經弘法,把你的命運都改變了,以後你壽命會很長,你的福報會很大。當時家師他是講,那個時候沒有福報。大家如果看過他年輕時候的相片,我看不會看相算命的也會感覺到這個人真的沒有福報,那個相是沒有福報的相。是遇到佛法,開始學佛,講經弘法,講經弘法六十年了。這二、三年年紀大了,這兩年來,疫情的關係停講了。今年九十五歲了,到今年已經延壽五十年了,原來四十五歲,延壽五十年。所以到晚年,相當大的福報。做了很多弘法的事業,對全球、全世界弘法。不但弘揚佛法,而且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團結宗教,提倡宗教教育,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真正是弘法利生。

  所以都是這一生修來的。他四十五歲以前命運是過去生定的,四十五歲以後等於是重新再來了,因為他的壽命只有到四十五歲。也可以說,四十五歲以後,他的壽命就是佛菩薩加持,給他的任務就是要弘法利生,所以才能延壽延這麼長。延壽延五十年,這個在歷史上很稀有,一般延個一紀(十二年)就已經很難得了,延壽延十二年那就很不容易了。我們看《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孔先生給他算,只有五十三歲。後來他接受雲谷禪師的開示,懂得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認真去修行,改過修善,壽命延長到七十四歲,延長了二十一年。這個就不簡單了,一般能延壽一紀就很不容易了,袁了凡他能夠延壽二十一年。家師淨老和尚延壽到今年五十年了,那更稀有了,這個也都是弘法利生的功德利益。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講,他的壽命延得超過了凡了,袁了凡他活到七十四歲。所以這個是從布施來的,學佛得到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講財布施。接下來是「二、法施:謂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轉為他說」。剛才講我們淨老和尚這一生主要做的布施就是法布施;實在講,法布施也包含財施、無畏布施。這裡講的就是法這個字,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世間的善法,好的,不管你是哪一種道德學問,或者技術、技藝,比如說醫藥、醫學方面的,各行各業,你懂得的,對人有幫助的,這些世間的善法、好的,人家願意學習,你就要樂意去教他,你可不能吝法,吝法將來就會得沒有智慧的果報。出世間法是佛法,如果你懂得佛法,不肯教人,不肯勸別人,不肯跟人家講,吝法,不肯做法布施,將來也是得到愚痴的果報,智慧開不了。所以自己學的東西要歡歡喜喜教別人,無論世出世法,勸導別人。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比如說講佛經,我們勸人,自己要真正去做到,以身作則,這樣再勸人,別人就相信;如果自己沒有做到,勸別人,很難令人生起信心。所以自己沒有做到,光是說,別人他就不相信。所以先修自己,把自己修好了再勸別人,然後這個影響就大了。

  「三、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幫助眾生遠離恐怖、畏懼這些苦難,所謂救苦救難,我們現在講慈悲救濟。看到眾生有困難,全心全力幫助他,幫助他解除這些恐懼、畏怖這種心情,讓他安心,解決這個困難。另外一個無畏布施是採取素食,所以提倡素食屬於無畏布施。不再吃眾生肉,不再跟一切有情眾生結冤仇。不要殺害蚊蟲螞蟻,牠來干擾我們,在我們身上叮一口,牠是來吃飯的,我們歡歡喜喜供養牠一餐,吃飽牠就走了;如果不願意給牠,把牠趕走就好了,這個也是無畏布施。經上講,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救苦救難。這個大家常聽到,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我們學佛的人,特別是修淨土的同學,遇到嚴重的災難,像現在全世界流行的新冠狀病毒,這個在經典上講叫瘟疫、傳染病,這是大災難,全球人類,每個國家地區都相當嚴重。現在天災人禍是特別多,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瘟疫是災難的一種,其他還有火災、水災、風災、旱災,現在氣候不正常,地震、海嘯等等的,戰爭,天災人禍非常多,造成人類的苦難。所以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佛在《無量壽經》上也勸我們,這個時候可以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都能得到解脫。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災難,只要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你就會解脫這些災難,心裡就得到平安,沒有畏懼。現在流行的新冠狀病毒,我們學佛的人,真正最好預防病毒的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印光祖師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開示,「護國息災根本的方法在於念佛」,就是吃素、念佛,吃素是戒殺、斷惡,斷這個殺生的惡業。我們對佛要有信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心常住在佛號上。心清淨,我們就不會感染病毒了;縱然感染,也一點恐懼都沒有。念阿彌陀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二、三天就好了,就沒事了,不要恐怖。我們用清淨心、用善心對待身體疾病的這些細胞,它自然會變好。如果遇到其他災難也是一樣,我們誠心誠意懺悔業障,斷惡修善。因為災難是我們眾生過去今生造作不善業感召來的,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災難是造不善業感召的,所以要斷惡修善。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如果能夠這樣來修學,什麼病都沒有了,這是很重要的方法。以上就是講布施,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六度之首。

  「第二、持戒」,戒能防止身口所造之惡,防非止惡,這個是持戒的功德。持戒能幫助你身不去造殺生的業,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個戒就是戒身口七支,你身不會去造殺盜淫,口不會造這四種口的惡業。十戒是基本的戒律。佛法講到戒律,常講「三聚淨戒」,三聚就是三大類,清淨的戒。第一大類「攝律儀戒」,攝律儀戒就是有條文的,像不殺生、不偷盜,這樣一條一條。在《大藏經》律藏裡面有五戒、十戒、具足戒。就有在家戒、有出家戒,在家、出家都把前面的殺盜淫妄列為四重戒,這四條是最重的。儀是威儀,行住坐臥都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這個叫威儀。

  如果沒有戒律,佛的這些經典就變成一種學術,變成佛學,是世間一種學問去研究。像現在很多佛教大學,把佛法、佛經當作學術來研究,來寫論文、來寫報告,拿個佛學的碩士、博士,就變成學術了。與我們自己的生活、言行不相關,跟我們生活行為沒有產生關係,佛法就滅了,雖然經典在,但是實質上沒有了,因為沒有人真正去學,佛法就沒有了。有人真正去學,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他再把這個經驗轉告給別人,別人也這樣來學,他也得到這個利益,那佛法就一直流傳下去。所以家師淨老和尚,他一生做的工作就是這個,自己修學,得到這個效果,把這個經驗、這個效果、理論方法普遍介紹給大家。有緣接觸到的人依教奉行,他也改造命運,他也往生西方去作佛了,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要從這個地方去學,不能把佛法當作一門學問在研究,佛法就沒有了。

  所以戒律就是我們學佛跟佛學的一個區分。一般說佛學,佛學是把佛經當作學問在研究,寫寫論文、寫寫報告、拿個學位,那個叫佛學,學術性的。現在還有人研究、考據、考古,這是一門學問,跟我們自己本身身心改造命運,了生死、成佛道都不相關,就變成佛學了。我們是要學佛,學佛就要從戒律開始。你看前面,其實持戒前面還要從布施開始,我們淨老和尚學習的過程是這樣,開始章嘉大師教他學布施,李老師也教他學布施,法布施,講經說法,利益眾生。持戒,守老師的規矩,章嘉大師、李老師教的,包括方東美教授教的,他都遵守,這個都涵蓋在持戒裡面。這是講「攝律儀戒」,第一大類的,有條文的,我們現在一般講的,在家人受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人就沙彌戒、比丘戒;那菩薩戒,在家、出家都有,這個都有戒律條文,叫「攝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攝善法戒就是除了有條文的戒律之外,還有許多事情世尊沒說,譬如說抽菸,五戒只有不飲酒,佛沒有規定不能抽菸,戒律沒有禁止抽菸。但是抽菸,大家都知道對身體有害,對身體不好,我們應該把它戒掉。有許多善法,戒律雖然沒有寫,我們應該要做。總的原則,佛告訴我們斷惡修善,惡就是不好的,你要把它斷掉,善的你要去修。雖然戒律條文沒有明確的寫出來,但是講這個原則,你根據這個原則舉一反三,以此類推,這樣去修。凡是善,我們就要修;凡是惡,我們就不要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就叫攝善法戒。這個就很多很多了,像剛才講抽菸,佛雖然沒講,但是你能夠戒掉,那也是斷惡;再勸人家不抽菸,自己不抽,這個是修善。舉出一個例子,大家以此類推,凡是好事,我們就去做,不好的就避免,這一類的叫「攝善法戒」。

  「三、饒益有情戒」,就是豐饒、利益有情眾生的一條戒。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應該做的,有這個機會、有這個因緣,你就要去做,如果你不去做就違反這個戒的精神。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沒有這個因緣,當然我們不能勉強去做,也沒辦法去做。但是有這個機會、有這個因緣,我們就應當去做,對眾生有利益的都應該去做,佛都勸我們要去做。

  家師淨老和尚在十幾年前,這個說起來也快二十年了,代表澳洲大學參加十幾次世界和平會議;最早是二OO二年到日本岡山,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那是第一次。他代表澳洲布里斯本格里菲斯大學,格里菲斯大學也授與我們淨老和尚一個榮譽博士的學位。原來家師淨老也不接受,他說我出家人拿這個榮譽博士的學位幹什麼?我們不需要,出家人只要能弘法利生就好了,不需要這個學位。但是我們淨老和尚提出很多對世界和平很好的一些建議,聯合國世界和平會議,他們都沒聽到。所以這個校長就給我們師父講,他說你拿這個,主要是要請你代表我們學校去參與聯合國和平會議,把你這麼好的一種構想、建議向聯合國和平會議提出來,幫助世界化解衝突。後來我們老和尚聽到這樣,他應該做這個事情,也就接受榮譽博士的學位。這個是「饒益有情戒」,就是對眾生有利益的。

  我們持戒一定要從《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這樣的次序去修學,一定要用因果來奠定我們的深根,才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一般我們聽到的都是從《弟子規》,再《感應篇》,再《十善業》;在這個地方,特別把《感應篇》跟《弟子規》前後對調一下。這個也有他的一個用意在,為什麼?《弟子規》是儒家教倫理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在現代這個時代沒有人提倡了,大家也不重視,大家只是重視現實利益,賺錢、身體健康、家庭平安幸福、不要有災難,一般人,不管中國、外國人,古今中外,大部分人所求的都是這些。這些,倫理道德這方面,講的就沒有很詳細,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就講得詳細,這是因果教育。如果你想要得到利益,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你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給你帶來損害,我們一般講得不償失,你得到的沒有辦法償還你失去的,划不來。所以現在人都是講現實,現實主義,如果要講到現實,沒有比佛法講因果報應來得現實,因果報應是最現實的,在因果律面前人人平等。道家《太上感應篇》有講到這一層,是因果教育,這個就講得比較詳細。

  在這裡這一段,我們淨老和尚講,這樣的次序去修學,就是要用因果教育來奠定我們深厚的基礎、深厚的根基。你有深厚的因果根基,你再學《弟子規》、學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就不難,才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所以我們平常聽淨老和尚講《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在講《修華嚴奧旨》,這個時候他就《弟子規》跟《感應篇》對調來講。這個也就是說,看對什麼對象、什麼環境、什麼時候,這些時機來講,所以這個也不是完全一個定法。《金剛經》講,佛無定法可說,完全看眾生當時的情況。這個是講持戒,有三大類: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第三、講到「忍辱」。《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世間一切法,或者是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是因忍而得成就。這個「忍」,一般講忍耐。一個人如果沒有耐心,一生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法得成於忍」,這是告訴我們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是因為忍而得到成就;你能忍,你才能得到成就,不能忍就不能成就。

  忍辱有三種,「一、生忍:謂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瞋罵打害中不生怨恨」。生忍是人事方面的。憍是驕慢,逸是放逸,佛陀警惕我們,順境(好環境,稱心如意)、善緣(好人),我們不能有貪戀的心,不要去貪這個,要忍,你不貪就忍。反過來,逆境、惡緣,別人以瞋恚心、惡口對待我們,甚至打罵、陷害,不生怨恨心。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如果冤家聚會,免不了生瞋恚、報復,這個事情就麻煩。往後生生世世碰到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冤仇愈結愈深,一世比一世強烈。所以佛勸我們眾生,「冤家宜解不宜結」,這個冤仇要化解,不要愈結愈深,雙方都非常痛苦。所以對於冤家對頭,我們要懂得去化解,不能再跟他結怨,希望這個帳到這一生就了結了。他侮辱我,我要能忍受,把這個怨結化開。

  真正修行人,不但沒有怨恨、報復心,還生感恩心。為什麼會感謝他?因為他這種態度、行為對待我,我能歡喜忍受,自己忍辱的功夫就向上提升。等於他來考試,你通過了,證明你忍辱到一定的程度。祖師大德勘驗學人「會麼」,是問你看破了嗎?放下了嗎?如果你會,不但順境不生貪戀,逆境不生瞋恚,你的煩惱習氣慢慢就真放下了。不通過這個試驗,怎麼知道你功夫成熟還是沒有成熟?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有個故事,有位修行人在深山裡面,二、三十年不下山,修得很不錯。後來有人禮請他到山下去講經弘法,他下山了,遇到信徒恭敬供養,生起憍逸,功夫退轉。深山裡面與外界隔絕,心很清淨,因為那個環境沒有誘惑;一進入花花世界,誘惑、考驗就多了,這個時候心把持不住,動了,就退轉。所以蓮池大師就跟這位修行人講,說有這麼一個人,深山修行很多年,入了紅塵之後一敗塗地。他是來紅塵度眾生的,最後是被眾生度走了。那個人就問,是哪一個?蓮池大師也很幽默,就說我說的就是老兄你,這句話把他點醒了。

  現在修行成功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那比明朝那個時代困難幾十倍,你看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時時刻刻在誘惑我們,有幾個人能夠不動心?這是順境,起貪心。在逆境裡面被冤枉、侮辱,不生瞋恚、報復,有幾個人能做得到?真正修行人是天天接受考試,考試通過,那就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就不斷的進步。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重,你遭受的苦難就愈苦。關關都通過,那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了。忍辱,前面講的,順境要忍,逆境也要忍。

  下面講法忍,「二、法忍,謂於寒熱風雨飢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不生瞋恚憂愁」。這個是偏重在自然災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他是王子出身,富貴人家,他能捨、能放下,做一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全部的財產三衣一缽,一生沒有改變,真的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能過這樣的生活,什麼災難都沒有了。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不安分,特別現在這個時代,天天把自然生態環境破壞,所以整個地球都被污染了,地球都病了。我最近常常接到保護地球自然生態的組織發這些信息給我,的確現在地球已經污染得太厲害、太嚴重了。佛給我們講,水災的業因是貪(貪婪),火災的因素是瞋恚,風災的因素是愚痴,地震的因素是傲慢。外面境界都是我們起心動念把它變現出來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我們心平氣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個世界就沒有災難。現在地球溫度不斷上升,我們看到南北極那個冰快速融化,這個影響太大,許多江河的水源會斷掉。人類沒有水喝,五穀雜糧也不能生長,這是人類的大災難。

  如何拯救?我們能夠生活簡單,不貪圖美味,不吃眾生肉,跟一切眾生不再結惡緣,化解怨恨,這才是治本的辦法。我們的飲食愈簡單愈好,飲食愈簡單也就愈健康,蔬菜水煮就好,不必煎炒烹調。現在就要把腸胃慢慢的改變過來,能適應最惡劣的環境,防患於未然。防患於未然,災難來臨前,我們要有一個防患,大災難來的時候我們就容易存活,才能生存下去;不然大災難來,我們活不了,受不了。現在我們就要去面對地球的災難。

  好,這個忍辱,下面還有第三個,「修行法忍」。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一堂課我們還是從這段經文學起。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