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何名為「入」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七集)  2022/1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7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三行下面第四句,「所言入者」,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這一段開始就正式給我們說明「入五止」,什麼是入五止?怎麼入?入五止,入就是契入的意思,我們一般講契入境界。禪宗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淨宗講理一心不亂,在密宗講三密相應,這個是「入」的意思,入這個境界。這篇文章是「修華嚴奧旨」,修學華嚴深奧的宗旨,這個入是入華嚴境界。

  華嚴境界是什麼?華嚴境界是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平常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聽經的老同修都很熟悉,每一尊佛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每一尊佛都有這個四土。我們現在住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講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就不在十法界,在《華嚴經》講是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十法界,我們六道法界是凡聖同居土,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就是一真法界,它就不是十法界。所以這個「入」字含義就很深,因為世尊講《華嚴經》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對象是所謂當機者,聽這部經主要的對象,就是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從這個地位開始,圓教初住到等覺,這個當中有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是講位次,四十一個位次,不是四十一個人,從初住到等覺,一共有四十一個位次。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位以上,一直到等覺菩薩,每一個位次都是法身大士。佛講《華嚴經》主要對象,就是這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是針對他們來講的。所以聽這部經的對象,都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不但不是凡夫,也不是二聖、權教菩薩,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上,實報莊嚴土的菩薩。因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生實報莊嚴土,他的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不在十法界。所以不但不是六道凡夫,也不是四聖法界的這些二乘、權教菩薩的境界。

  世尊講《華嚴》,『性相俱泯』,「當相即空,相盡心澄」,相盡,盡就是徹底明白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沉澱下來,心不能隨著相來轉,才能夠達到「性相俱泯」,這兩方面俱泯。性是法性,相是法相,法相是法性所現的,性跟相是一不是二,所以當相即空,是不能分割的。我們不能誤會以為性是性、相是相,實際上,性相它是一如的,它不二。因為相是從性現出來的,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屏幕,這些影像從哪裡來?從屏幕出現的,影像跟屏幕是一,不是二,不是分開的,是一體。所以性它是空,當相即空,正當現相的時候它是空的,沒有現相是空,現相、當相也是即空。不是說這個相沒有才空,相有就不是空了,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告訴我們這個事實,就是當相,當現相的時候它是空的。徹底明白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所以相盡心澄,它才能達到性相俱泯,性是法性、相是法相,「泯」的意思是離妄想分別執著,不再分別執著了,明白事實真相了,明白事實真相就離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凡夫跟佛差別就在這裡,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諸佛菩薩離妄想分別執著,性相俱泯。性相是一體,自己的心跟法性融成一體,自己的身跟法相融成一體,事實真相是一體。

  『體周法界』,「周」這個字是周遍的意思,周遍就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前面三種周遍只舉出一種,一種周遍,三種都周遍了。「體周法界」,就是前面所講的「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雖然不是究竟圓滿佛,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就是我們平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證得圓初住位,離究竟圓滿佛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所以這個佛雖然他不是究竟圓滿佛,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但是他起作用的時候,與究竟圓滿佛幾乎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是他的無明習氣沒斷乾淨。無明斷了,無明煩惱就沒有了,的確沒有了,因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一品無明就是根本無明,這個破了。為什麼有四十一個位次?無明煩惱破了沒有了,但是那個習氣還在,這個習氣還沒斷乾淨。一定要到究竟圓滿佛,這個習氣才乾淨;但是雖然沒有斷乾淨,不妨礙他弘法利生。所以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就能在百界示現作佛度眾生了,因為他的確是真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他有能力在盡虛空遍法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這個我們在《楞嚴經》看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個圓通法門,凡是達到圓通法門,《楞嚴經》講的這個境界,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做為一個代表。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就能「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就是上與諸佛、下與眾生都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的三十二應身,這個三十二應,有三十二種類的應化身,每一個種類都無量無邊。所以這個三十二應是三十二個種類,歸納三十二類,觀音菩薩是個代表,凡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法身大士,這些菩薩們個個都跟觀音菩薩有同樣的能力,都能夠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他有這個能力。這些法身大士,法身菩薩,我們一般講「菩薩摩訶薩」,這些菩薩他必須在應化當中,自自然然把無始無明的習氣斷盡。

  斷無始無明的習氣,不需要用別的方法,不要刻意要怎麼去斷,不需要;不要去理會它,自自然然它就斷盡。這個在古來祖師大德都有講過,到這個境界,跟還沒有明心見性修學就不同了。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你要發心、發願,要修行,要去斷煩惱,要用功;到了明心見性之後,那個無始無明的習氣,你用不得力,所以古大德講「無功用道」,你不必刻意要去斷,就讓時間慢慢的,它就沒有了。時間長了,它自自然然就斷盡,不需要理它,這個叫無功用道。這個無功用道,我們一般人很難體會,祖師大德也用個比喻,過去划船,人擺渡。這個划船現在還有,但是很少了,現在都是裝上馬達,機器的。我記得小時候我住在台北縣汐止鎮,那一條基隆河,每年初二,我母親就帶我們回娘家,去看我們外婆。那時候沒有橋,我三舅就在那邊擺渡,渡船,要坐渡船到對岸去。這個渡船你還沒有靠岸,這個當中要用力去擺渡,讓這個船往前走,走到接近要靠岸的時候,距離不遠快靠岸了,就不能用力去擺,用力去擺,衝力過大就碰到岸邊了;快到的時候就不能再擺,要停下來,讓這個船它自然的往岸邊靠。這個就來形容比喻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們斷無始無明的習氣,就像那個渡船快接近靠岸了,不需要用力去划,用不得力,讓它自然慢慢靠近。古大德有用這個形容比喻,這個叫無功用道,跟還沒有明心見性這個階段用功的方法就不一樣。所以不理它,自自然然它就斷盡了。斷盡之後,就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就是一片光明,只有一片光明。

  回歸常寂光,還會不會現身為六道眾生,接引這些苦難眾生?我們從經教上學習,我們知道,肯定會的。眾生有感,常寂光就有應。常寂光的心性不起作用的時候,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自性本自具足」,它本來統統具足,起作用的時候「能生萬法」。所以六祖開悟他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本來就具足一切,一樣也沒有欠缺。「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也是自性生的。能生萬法,肯定它就起作用了,雖然起作用,「性相俱泯,體周法界」;起作用,但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凡夫把體相用分開了,分成三樁事情,體是體、相是相、用是用,這是我們凡夫一個錯誤的看法。佛菩薩,他們體相用是一,是沒有分別,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樁事情。體當中有相、有用,相當中有體、有用,用當中有體、有相,一而三、三而一,是一樁事情,這個叫入,入了這個境界。

  『入無入相』,我們凡夫的概念,從一個出,一個入,都有這個相,入有入的相、出有出的相,有出入的相。但是這些法身大士「入無入相」,入沒有入的相。比如說我入了這個境界,我又出了這個境界,我們凡夫有出入這個概念;法身大士他入沒有入的相,並不是真的有個出、有個入,不是的。事實上是沒有出入這個相,為什麼沒有這個相?因為本來就沒有相,也就是密宗講的「阿字本不生」,它本來沒有相。我們所謂的相都是人為的,我們現在的相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就是起心動念,就是一念不覺。起心動念這個速度太快了,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這個就是起心動念,妄想。妄想發展出分別,分別發展出執著,哪來的相?這些相都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一個幻相,是幻相。

  這個相實際上它沒有界限,我們現在感覺都有界限,界限怎麼來的?從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當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放下的時候,它還是沒有界限。但是我們凡夫,在沒有界限當中我們給它畫個界限,實際上沒有。所以法身大士入這個境界,他沒有界限;沒有界限,這種入叫做真入。有界限,有個出、有個入,凡是有出有入的那個現象,就是沒有真正的入,沒有入華嚴境界,總是還在十法界當中。十法界,有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有個界限,有出有入,十法界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這個意思很深,而且一般人很難懂,很難理解。我們舉個比喻來講,譬如這個講堂,這是我們建築的房子,有個門戶。你要進來講堂,你從外面入進來,進入這個講堂;從這個門走出去,有出有入。如果這個房子拆掉,沒有房子,也沒有這個門戶了,你這邊走來走去,還有沒有出入?沒有了。我們再想想,我們的自性是多大?自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這個遍就是無所不在,不是說哪個地方有、哪個地方沒有,它是遍一切處。

  所以入是一個形容詞,為了方便說法起見,用我們眾生能夠理解的概念,給我們來講這個入,所以入是形容詞。入的意思,就是順著性德叫入,隨順我們自性,違背性德叫出。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體會,你也能體會到一些。這個界限是十法界,順著自性現的境界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這是隨順我們的自性。隨順我們的自性現出來的世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華嚴》講一真法界。違背性德,實報莊嚴土立刻就不見了,迷了,迷了之後現的是四聖法界、六道法界。所以十法界,是迷了自性所現出來的十個法界,事實只有一真法界,一真就是只有一,它才是真的。十法界是虛妄的,其實十法界是迷了自性、違背自性,一真法界就現出十法界。所以佛給我們講,你放下六道法界,也就是叫我們放下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見思惑放下、捨棄了、斷了,就是捨棄六道了;捨棄六道入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天台宗講「相似即佛」,因為他還沒有明心見性,接近明心見性,相似,跟真的佛相似,但還不是真佛,他還沒有用真心。所以佛的教學,先勸我們凡夫捨棄六道,入四聖法界;到了四聖法界,還要再捨棄,不能停在那裡,捨棄四聖法界,才能入實報莊嚴土,入一真法界;再捨實報莊嚴土,你就入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純淨純善的自性,我們本來的自性就是常寂光。從這個地方才體現到,賢首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入」的意思。所以這個入,它的意思跟我們一般概念的「出入」是不一樣的意思,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一段引用《華嚴經》的經文,再來給我們說這個「入」真正的意思。引用《華嚴經》講的,『如來深境界』,「如來」是佛的十種通號之一,有時候我們看經典講如來、講佛,如來跟佛是有什麼不同?講如來是從自性上講。我們的自性是如如不動,每個人自性都是如如不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沒有時間、空間的這些事情。從性上講,這些都是我們一般講超越時空,這個稱為如來。如來,從性上講,我們自性它就是如如不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稱如來。所以如來是講自性,自性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就超越時間跟空間。超越時間,沒有先後;超越空間,沒有距離。我們現在有時間,有先有後,有過去、現在、未來;有十方世界,有距離、有遠近,這些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真的是如來,真的是遍一處,這講到自性。這從性上講叫如來,我們的自性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如如不動。《金剛經》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自性就是如如不動。

  講佛是從相上講,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性是本體,講如來就是講性。講佛就是講相,從自性現出這個相,現出佛的相;我們現在凡夫,現的眾生相,所以講佛從相上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禮敬諸佛」,你看他不是說禮敬如來,他說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從事相上來講。禮敬諸佛,這一句過去也跟同修分享過,「禮敬」兩個字,我們也要深入去理解。我們看這個經文是「禮敬諸佛」,禮,我們中國傳統講禮義廉恥,儒家講禮。全世界不管哪一個族群,不管他是什麼樣的文化,都有他們的一套禮節。所以禮,它的意義非常深廣。在《論語》裡面,「林放問禮」,孔子說「大哉問」,你問這個太大了!可見得禮是大學問。

  所以我們看到「禮敬諸佛」,敬是恭敬,禮是禮節。這個恭敬從內心,內心恭敬就是對諸佛恭敬,所謂一切恭敬。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在經上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就包括未來佛。未來佛是誰?就是一切眾生,還沒有成佛,這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連螞蟻蟑螂都是,蜎飛蠕動,這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禮敬諸佛,是指對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恭敬。你看這裡不是用恭敬諸佛,用禮敬諸佛,這個心,恭敬心都是一樣,平等的恭敬,對過去佛恭敬、現在佛恭敬、未來佛一樣恭敬,沒有差別,恭敬心平等。加上這個禮,禮是在事相上,表現在外面這些事相,事相有差別,禮它就不平等,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在事相上有這些差別。用禮節,來行這個禮,恭敬心是一樣的,恭敬心沒有差別,事相上這個禮有差別。比如說古禮,兒子看到父母要拜,這是禮,你總不能叫父母來拜兒子,這個就不合乎禮節,因為有尊卑長幼、親疏遠近。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編的一本小冊子叫《常禮舉要》,這個我們要學,我們看那個好像很簡單,它是從《禮記》摘錄出來,用現代的人他能夠理解的、能夠做的,把它列出一條一條,這個非常重要,大學問。所以禮不平等,恭敬心是平等的。所以看到這一句,我們也常常提起,過去也常常講,但是過一段時間再講到這個地方要重新提一提,不然我們恐怕會忘記。學禮非常重要,所謂禮敬諸佛,這是從相上講,根據這個禮來恭敬一切佛,這是從相上講。

  第二句「稱讚如來」,這從性上講。性上講,一切眾生他本來是佛,沒有一個不是佛。為什麼現在你不是佛?因為迷了,不知道了,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是不是佛?他還是佛,是迷惑顛倒的佛,不能說不是佛,因為你沒有離開自性。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性它能夠現,相是所現的,所現的相不能離開能現的性,所以性相它是分不開的。凡是有相的,我們都要生起恭敬心,對佛要禮敬,對人要禮敬,對一切動物要禮敬,對天地鬼神要禮敬,對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都要禮敬。為什麼?禮敬是性德,性德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無盡。

  所以對禮敬,我們要了解,凡是所有的相,不管什麼相,統統是諸佛,我們都要生起恭敬心。看到佛的像我們禮敬,對人要不要禮敬?對人也要禮貌,對人也要恭敬,像《常禮舉要》講的就是禮敬的一個準則。對動物也要禮敬,要根據這個禮,對動物,你不是說看到一條狗,然後去跟牠頂禮三拜,一般人覺得說你這個人頭腦有問題。對動物怎麼禮敬?你不要殺生,你不要去傷害這些動物,讓牠各得其所,這個就是對動物的禮敬。對天地鬼神也要禮敬,所以對所有的宗教我們都尊重,無論它是什麼樣的宗教、它拜什麼樣的神,天地鬼神也是周遍法界都有,這些我們也要禮敬。所以孔子雖然他不鼓勵去諂媚巴結鬼神,他說「敬鬼神而遠之」,你要恭敬。這個「遠之」也不是說躲得遠遠、不敢去接觸,不是那個意思。敬鬼神,就是說你要恭敬,比如說你去廟裡上個香,跟他作個揖、問個訊,那個恭敬心,對他的尊敬。遠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你不要去諂媚巴結鬼神,拜這個,你要保佑我升官發財,好像跟鬼神談條件,這種心態要遠離,是這個意思;不是說跑得遠遠的,看都不敢看,不是那個意思,這個我們要清楚。對樹木花草要禮敬,《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蜎飛蠕動,昆蟲草木,小動物,樹木花草都不可以任意去毀傷、去傷害,這對樹木花草的禮敬。對山河大地也都要禮敬,對大地你不能濫砍濫挖、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大海的污染,這個就是禮敬。

  為什麼要禮敬?禮敬是性德(自性的德能),性德是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無盡。所以普賢菩薩第一願「禮敬諸佛」,不可思議。誰做到禮敬諸佛?法身菩薩做到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菩薩,他真正做到禮敬諸佛。我們的禮敬還是有差別,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對我們恭敬,我們凡夫對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不恭敬,為什麼?他知道我們跟他是一樣的,都有佛性,本來都是佛,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他對我們恭敬,看到地獄眾生,佛菩薩也是把他看作佛,那是覺悟的佛菩薩。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我們是迷惑顛倒的佛。他是覺悟的佛,我們是迷惑的佛,我們對小動物,當然更不知道要去恭敬,要去愛護,甚至還任意去殺生。所以凡夫,我們就是要學,要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佛菩薩來學習,那才是正確的。要養成習慣,看到小動物也都能合掌稱菩薩,給牠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念三遍,念阿彌陀佛,勸牠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永遠脫離畜生身,就跟這些眾生結緣。對待這些小動物都這樣的愛護,你對人能不愛護嗎?對善人愛護,對惡人還是一樣愛護,這個心沒有差別,心地清淨平等,也就是真誠,真誠心就能感動惡人,幫助這個惡人回頭是岸。這是講禮敬諸佛。

  第二願「稱讚如來」,稱讚就不一樣,它隨順性德的,他做的跟性德相應的,我們稱讚;違背性德的,不稱讚、也不毀謗。這個心地多厚道,做錯事情不責備你,做對的時候讚歎你、鼓勵你。佛法稱菩薩為「仁者」,仁慈的人。「仁者無敵」,仁慈的人他沒有敵人,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沒有敵對,沒有敵對是一體。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表演給我們看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一天所接觸的一切人就是五十三參,這裡面有善人、有惡人,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他不分別的。善財童子參訪,對善知識禮敬、讚歎、供養,自己懺悔,再請法。遇到作惡的人,搞殺盜淫妄的,善財童子見到他們,有禮敬沒有讚歎,有供養、有懺悔、有請法。為什麼要跟做惡的人學呢?問題是你會不會學,你要是會學,善人、惡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善人教我們作善,你跟他學善,向他學習效法;惡人,他是從反面來教我們,你看到他作惡,看到他受惡報,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我有沒有跟他一樣造這個惡?如果我有,趕快改,他來提醒我改過;如果沒有,我也要提高警覺,不可以犯跟他同樣的錯誤,他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沒有惡人、沒有壞事,善惡是正反兩方面的教材,會學的人統統得利益。善財童子為什麼能一生成佛?他就這麼學的。我們現在修行一生成不了佛,就是這一關沒辦法突破,善人跟他學,惡人離他遠遠的,沒有像善財對他們那麼恭敬。善財對惡人只是不讚歎,恭敬心跟對善人是一樣。對惡人不讚歎、不批評,還是那樣恭敬供養他,還是可以親近他,細心去觀察他的惡行,做一面鏡子來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一樣,這是「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虛空』,如來在哪裡?一切人都是,一切事也都是,一切物也是,甚至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天地鬼神,沒有一樣不是的。這個是遍一切處,沒有一樣不是,這個叫做「其量等虛空」。在虛空法界裡面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立刻就應,這個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感應同時的;沒有距離,立刻在現前。為什麼?跟整個虛空法界融成一體。他在哪裡?就在現前,我們一念感,他馬上就有應;我們感沒有了,他就消失了。他從哪裡來的?心現識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不是他有意思,他沒有意思,他沒有起心動念,我們凡夫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他就現相,隨順我們。

  好,這段文我們還沒講完,下面這一句『一切眾生入』,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