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21/9/2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第一行,「(二)六和敬」,這裡看起。「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一個團體,無論出家在家的團體,大家住在一起,也是必修的一個課程,就是修一個和,這個和是六和。俗話講:「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一個家庭如果和諧,這個家就興旺;一個家不和諧,這個家注定要衰敗。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團體、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同樣一個道理。現在講世界和平,世界不和平那就世界大亂、世界動亂,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了,為什麼?不和。所以這個和非常重要,大大小小的團體都要和。這個道理很深,我們淨老和尚分析這個道理,分析到原始點,原始點就在自己的內心,最原始的。本性是和的,習性不和,習性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跟自己不和的原點,就在自己內心的習性。上一次我們也跟大家學習分享「見和同解」,也講了不少,我們這堂課重複的跟大家簡單提一下,見就是見解,現在的話叫共識,大家要建立共識。不管哪一個團體、哪一個企業,經營的目標方向,大家也要有共同的共識,後續才能談到其他的和。如果第一個見就不和,後面就談不上了,所以見是擺在第一個。像八正道,正見也是擺在第一個。

  今天跟大家再來學習分享第二個「戒和同修」,戒有廣義、狹義,上一堂課也跟大家講了不少,基本上的這些,像三皈、五戒、十善。此地講這個戒,我們也要再提醒,戒和同修,實在講這個道理是很深廣,你看三藏十二部它就佔了一藏,律藏,戒律。我們看到這個戒,就想到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有戒律條文的,叫律儀戒。像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是律儀戒,這是從比較狹義的來講這個戒。另外還有佛在經典上的教誡,那也是戒。從廣義的來講,凡是佛在經典上講的都是戒。所以戒有律儀戒、攝善法戒,凡是善的統統要修,饒益有情戒。這個地方「戒」這個字是比較廣義的,當然它也涵蓋狹義的戒。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也必須多講一點,因為講得太簡單,我們理解可能都不夠、不足,我們理解不足,就更談不上在生活當中怎麼去落實、怎麼去修。你不知道,或者知道很有限,所以解要深入的去理解,而且要圓滿的解,不能偏解,偏在一邊,我們才有辦法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因此見和同解,上一次跟大家講,我們老和尚提倡淨宗共修的《無量壽經》,夏老的會本,我們依這個為主修的經典,大家能接受,見解都相同,才可以在一起共修。如果有的人他不能接受這部經,他就不能在我們這個道場來共修了,會擾亂大家。這是講經典。

  另外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一、二十年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這個稱為三個根。這三個根也是戒,同時也是見,見是什麼?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我們接不接受?如果我們接受,可以在一起共修,大家見解相同,大家都能接受。有的人他不能接受,那也沒辦法在一起共修,見解不一樣。見解不一樣,不能共修。見解不一樣,不代表他的見解就是不對,也有對的,也有不對的。同樣是對的,可能見解不一樣,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像《論語》上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道都是正道,就像我們佛教裡面八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都是佛講的,都是正法,但是法門不一樣,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在一起共修互相會有妨礙,就不相為謀。不相為謀,並不是說,就是去排斥、去攻擊,不是這樣的。不是說參禪去攻擊念佛的,念佛去攻擊參禪的,不是這樣的意思。是說你選修的法門不一樣,你要去找跟你相應的法門經典,你找這樣的道場來修學,這樣才能一起共修。如果不一樣,就不能一起共修。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出這三個根,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也就沒有辦法來我們淨宗道場共修了。你可以去找你喜歡、適合你的道場,你去修。這個也是見和同解,也是戒和同修。

  現在我們講得比較具體一點,我們現在要落實見和同解、戒和同修,第一個總綱就是《無量壽經》,這三個根都是《無量壽經》的註解(補充說明)。這三個根是基礎,《無量壽經》都有講到。淨業三福第一福的具體落實,就是這三個根。如果沒有提出這三個根,淨業三福第一福,我們不知道從哪裡修、要怎麼修,不知道。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你接不接受?你願不願意學?如果不願意學,我們的見解上就不和,不和就沒辦法在一起共修。因為你見不一樣,你就沒有辦法同解。這個解,大家看解釋的解,理解的解。你不能接受這個,你就不去深入、去學習,不學習,你當然對這個內容就不能夠理解,你就不懂,所以就沒有見和同解。所以我們現在六和敬,實在講第一條我們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基本上大家念《無量壽經》、做三時繫念,這個大家相同,大家能接受。但是我們大家一起念《無量壽經》、做三時繫念,我們大家和不和?這個見有沒有和?不和。為什麼不和?因為不理解,你怎麼和?不理解,就沒有共識。

  雖然大家接受這個,但是你不學習,你不能理解,就沒有共識。怎麼叫沒有共識?比如《弟子規》講的,我們沒有去做到,沒有這樣做。這就不和,這就沒有和,不要以為我們在一起念經就是和,沒有。你要真正去理解它的意思,理解之後把它做到,才是真正的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所以《弟子規》也是要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而且《弟子規》、《感應篇》是《十善業》的基礎。《弟子規》講倫理道德教育,《感應篇》講因果教育,有倫理道德、因果的基礎,再學《十善業道》就不難。所以這些經文不是我們念一念就好了,佛跟我們講,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不是念一念、聽一聽,耳邊風過去,囫圇吞棗,我們一點利益都得不到。

  戒和同修,大家在一起修。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之前,難免我們見也不和、戒也不和,也沒有在修。大家在一起共修,就是要往這個標準來靠近,原來不和,現在慢慢的和。要慢慢的和,你必須要先從解門,然後在行門上了解一分要去做一分,這樣大家的距離跟這個標準就拉近了,就靠近這個距離了。在還沒有達到這個和的標準之前,難免就不和,不和就有磨擦、就有牴觸,這是難免的。是不是壞事?也不是壞事,天底下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好當中有不好的,不好當中也有好的,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發現問題出現了。比如說道場裡面,大家在一起,在家出家都會起衝突,吵架,甚至打架,甚至冷戰(冷戰就是不講話,見到他不理他),這是呈現什麼問題?不和。不和對整個團體都是傷害的,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損害。發現這個問題,我們修行就要修,修是修正,修正錯誤的行為,依佛在經典講的標準修正過來,這才叫修行。這個我們淨老和尚講了很多。修行不是念經,不是念佛、拜佛,那是修行的前方便,是提醒我們要修行的。我們現在念佛,我們總是覺得念這句佛號,我在念佛。念佛是心要想佛,要跟佛一樣,學佛就要學得跟佛一樣。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的思想、言語、行為像不像佛?不要說像佛,像不像菩薩,像不像羅漢,像不像祖師大德?我們要想這個。如果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行為表現出來的,都不是跟佛相應的,那個不叫念佛,那是有口無心,不叫念佛,這些道理要懂。

  所以,念佛就要想到我現在這些行為像不像佛,佛是不是這樣?佛是怎麼樣的?《無量壽經》講的,就是佛的生活。修六度,我們像不像佛?要往這個標準來靠近,我們才會進步。所以戒和同修,也涵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無量壽經》,這個我們要知道。你有前面《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基礎,身和同住才能辦得到。身和同住,我們大家住在一起,同住總是有一些規約、規定,這也包括在戒裡面。每個道場有它的公約、它的規矩、它的辦法,都屬於在戒的當中。你遵守常住的規矩,就是戒和同修,接著才能「身和同住」。如果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沒有,身和同住也就達不到。身和,大家住在一起,彼此互相照顧,有工作大家互相分攤,才呈現和。如果有人做得要命,有的人他看了,他都跑得遠遠的,根本就不和。為什麼會這樣?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沒有想到別人,這身就不和。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講,「人勞我獨逸,不祥。」大家都很辛勞在做事,我就很安逸,這個不吉祥,不吉祥就損自己的福報。

  四、「口和無諍」,口是言語。這一條很不容易,因為這個言語,你看我們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把身口意,它把身口對調,變口身意,「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這是《無量壽經》跟其他經典不一樣的地方,對調過來,當然有它的用意,主要是告訴我們身口意三業,口業最容易犯。因為每一天大家都要講話,除了是啞巴,不會講話,會講話的人,大家都要講話。這個口,「口為禍福之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口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禮記》講,「吉人辭寡,躁人辭多。」一個吉祥的人他言語少,他講話,重要的、需要的他講,言簡意賅,不囉嗦,言語少。《弟子規》也講,「話說多,不如少。」言多必失,你話講太多了,必定會有誤失,會有錯誤的。這個言語非常重要,你跟人家交談,統統是言語。《弟子規》也講,「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也是言語,你的承諾,不能信口開河。所以言語關係很大,會不會講話,關係也很大,關係一個人的前途。人與人之間起衝突,往往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就是言語他不會表達,言語不遜,這樣跟人起衝突。這都是口過,口的過失。十善業裡面講,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如果有惡口習氣的人,他就常常要爭論,講話常常得罪人。但是你很講話,花言巧語,講得很動聽,騙人,那也不行,綺語。兩舌,挑撥離間。妄語,講話騙人,這個都是口過。你把這四種口過改過來,話不要講太多,我們心會比較定。你看一個話很多的人,他心浮氣躁,他心不定,所以那個人就不吉祥。吉祥的人話不多,重要的、該講的,他講。

  我們看到很多道場有止語,掛個牌,「止語」。這個在我們佛七道場都有看過,在我們三重淨宗別院打佛七,也都有發止語牌。但是有一些老菩薩(老人家),我看他胸前掛個止語牌,看到我講個不完,講很多都是不重要的話。打佛七,念佛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講那麼多話?所以這個講話要學習,你的用詞,你的表達,還有看什麼對象,這大學問。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就是言語,可見得要會講話,不是說你會開口,就會講話,不是,要學。你不會講話,你自己造罪業,你自己不知道。我們看到別人不會講話,我們發現別人比較容易,發現自己比較難。看到別人話那麼多,那就要想一想,我自己有沒有跟他一樣?最重要,看到別人趕快回頭看自己,別人是我們一面鏡子。所以《群書治要》也講「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你很會講別人的過失,你對檢查自己的過失必定疏忽了,只有看到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都沒有看到,都沒有發現。

  所以我們看到有一些道場,我小時候曾經聽我母親講過,她有認識一個人,那個人很老實,就是他不會講話,講話常常講錯了,常常去得罪人。父母沒教,老師也沒有教他,不懂,他不會講話,講話常常去得罪人,在社會上碰了很多釘子。這樣的人,概他的前途就有限了,你到處得罪人,你怎麼會有前途?後來有一次碰到我母親,他說他現在都不太敢講話。我母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一講話,就講錯話。這是過去生有造妄語、惡口,口過的業障,有造這個業。如果能夠不講話,最好。像過去在古晉報恩念佛堂,悟忍師在那邊負責,我們老和尚講,要她止語,不要講話。老和尚講,你能夠止語,不講話三年,念佛功夫就得力了。但是口中不講話,心裡妄念還是放不下。所以這個口中不講話,要達到心裡妄念放下,這樣就成功了。自古以來,止語,修行成就的例子,這個我們也看過。止語,止這個口,主要就是要調整你的心,心才是關鍵。所以有的人不會調心,他止語,他也不成功;有的人會調心,他止語,他成功了,關鍵還是在心。所以止語是幫助你心靜下來,如果這個心靜不下來,胡思亂想,那也不行。所以蓮池大師也鼓勵修行不說話,修止語。另外我們再看到《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裡面有清朝一個法師,他閉關念大悲咒,念了三年,他就得一心,他就有神通。他就要求常住給他閉關,他止語,就不講話,三年。三年,他真的有調心,不然只有不講話也不行,心亂七八糟的,還是不會成功。

  在我們台灣,我看到的是苑裡大興善寺,很多人應該聽過,無名比丘尼,大家稱她救世師父。我在家的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四十幾年前,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當時學講經的一個李芬芬居士,她帶我去那邊取大悲水,到苑裡去,在火車站附近,大興善寺。這個無名比丘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我也發給大家分享,有把她比較詳細的報導出來。她是在我出家第二年她就往生了,我去見過一次。跟她見面,她不說話,我們看到網路上報導才知道,原來有一些情況,所以後來她就不說話了。她就是簡單吃一些水果,後來她連水果也不吃,她就只有喝少許的大悲水。她也不餓,不用睡覺,不倒單,親近過汐止彌勒內院慈航法師,還有水里蓮因寺懺公。懺公對她也很讚歎,她就不講話。她就是穿補補釘釘的百衲衣,打赤腳,她只有喝大悲水。看到人,都說你是這個,她是這個,她是最卑微的。她都勸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她都有做很多(樹籽)一百零八顆的念珠結緣。那個時候去她也贈送我一串,每一個人去都有,都勸人家念阿彌陀佛,比你是這個,我是這個。所以我們看她的行誼,再打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你看梵天請問,大悲咒是什麼相貌?講了好幾個,其中有一個就是卑下心,還有禪定,她得定了,有定功,所以她不用睡覺、不用吃飯。

  這個持大悲咒,在清朝,我們在《淨土聖賢錄》也看到,有一個女子很年輕,她也是發心持大悲咒,到最後她也是什麼都不用吃,喝大悲心她就飽了。她不接受任何供養,這個無名比丘尼她不接受任何供養,信眾供養錢財什麼,她統統不要,所以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很多人去親近她的道場,她都念大悲咒給人家治病,很多疑難雜症給她治好了,難免這些嫉妒障礙就來了,所以後來她就不接受供養。也不講話,人家罵她、侮辱她,她不回,就不說話,她真念成功了。這是我看到止語,她不說話,去,她都用手勢、用表情來表達。另外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黃忠昌居士,他念兩年十個月,他也是止語,他伏住內心的貪瞋痴慢煩惱,所以他念成功了。這是口和無諍。我們要學習口和無諍,《弟子規》裡面都有講到,我們怎麼修。總之話說多,不如少,不會說話,就少說一點,這樣避免不必要的一些爭論。如果有意見不同,不能接受,就不要再爭。爭得我對你錯,那就叫爭。不要去爭論,就像六祖一樣,合掌令歡喜就好了。他不能接受,也就算了,不要再講了。

  第五個「意和同悅」,意是內心。意怎麼和?要沒煩惱,才能和。如果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沒放下,怎麼會有法喜?一天到晚生煩惱,患得患失,意就不和。

  第六個「利和同均」。這個利,就是我們生活上用的財物這些,我們大家要平均的來分享,我們現在講分享,不要獨享,要分享,分享,大家就和諧了。這一條我們現在也可以做,人家有供養我的,我來跟大家分享。居士有些不懂這些道理,也要跟他開導。居士不懂,我們出家人自己要懂,出家自己不懂,就沒有辦法給居士開導。他做錯了一些事情,就不能給他開導了,所以出家人自己要先學、要懂,才能給居士開導。居士財供養,我們要法供養,不能給人家白吃白喝。所以這個利和同均,利益大家平均,大家分享。這些我們現前都可以做得的,人家供養我個人的,我拿出來跟大家分享。特別吃的東西,吃的東西如果人家供養太多了,你吃不完,放久了,可能就壞掉,或者變質了,也不好,不如拿來供眾,修福報、修布施多好!何必自己獨享,跟大家分享多好!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出家人出去托缽,利和同均。出家人他不接受錢財供養,不接受物質供養,佛規定托缽,衣服三件,三衣一缽。這個缽叫應量器,根據個人食量大小訂做,食量大,做大;食量小,做小,所以叫應量器。我們常聽「一缽千家飯」,你托一缽飯,托一缽飯只是一家,怎麼會變成千家?這是佛當時的僧團人數最多,就是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的經典講一千二百五十人,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沒有把原始的五比丘算進去,如果把原始的五比丘算進去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所以這些常隨眾,長時間跟隨佛身邊的這些弟子,每天都去托缽,一個人托一家,那就一千多家了。但是托缽回來不是說各吃各的,托缽回來,每一個人你缽裡的飯菜要倒在一起,把它和在一起。像我們現在講大鍋菜、大鍋飯這樣,和在一起。和在一起之後,然後個人再拿你的缽盛這個飯菜。有人托缽,托得飯菜比較好;有人托缽,托得飯菜比較不好;有的人甚至托空缽,他托不到,沒人給他。佛規定你托了七家,沒有一家要給你,你就不能繼續再托缽,你就要回來了。還有生病,不能去托缽的。你去托缽回來,混在一起,托空缽的人,你要分一些給他,跟他分享。生病的人不能出去,你也要分一些給他。

  大家好壞統統混在一起,所以叫袈裟飯。衣服叫袈裟衣,袈裟衣是什麼?很多種布,很多顏色把它混在一起。袈裟飯就是很多飯菜統統混在一起,就像我們現在講大鍋菜、羅漢菜那樣。混在一起,你要吃多少,你去拿多少,你飯量大的,你多拿一些;飯量少的,你少拿一點。這個就叫利和同均。不然他們什麼也沒有,他們沒有錢,不能拿金錢,除了三衣以外,什麼都不能有,他分什麼利?你看吃的,唯有這個吃的,吃的利和同均。我們看是不是這樣?利和同均當中也有不同的,就是每個人的飯量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這個沒辦法相同。我們現在訂製的都是一樣大,實在講,缽是根據個人的飯量來訂做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大,那才是真正的缽,才是應量器,應你的食量來訂做,這才是利和同均。你看佛陀時代怎麼利和同均?其他什麼也沒有,什麼利?什麼利也沒有。唯有吃飯,每一天去托缽,這個吃飯,吃的是利和同均。

  所以我們道場居士來供養,說供養某一個法師,我們也來這樣修,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居士如果不懂,我們要跟他開導,說我們要修利和同均。不然有一些居士他不明理,他不懂:師父,我這個要供養你的。好像有人供養我:這是給你吃的。如果有一些東西,供養很多,我吃不了那麼多。你要跟他開導,就是我們跟大家分享,你的功德才圓滿。所以要給居士大德開導,不然那個居士給你指定,只有你能吃,其他不能吃,這個就破壞僧團的和諧。這樣實在講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你變成在分化這個僧團的和諧,破壞和諧。這怎麼會是修福?那個造罪業,搞私人關係,造罪業。所以居士不懂,我們出家人有責任、有義務跟他開導。我們要給在家居士開導,首先出家人自己要懂,如果自己也不懂,也沒有辦法去給居士開導,這樣我們就對不起這些居士、護法大德。人家財供養,我們要法供養,這個就是法供養,教他佛法,這些道理我們要懂。我們現在就是沒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才要修。我們希望大家同共發心,修三福六和,不斷的往這個標準來靠近,我們這樣才會進步,團體、道場才能興隆。

  好,今天時間到了,「六和敬」,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三小節,「三無漏學」,就是三學,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