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觀經》三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1/9/2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頁,從第五行,「三、行依」,第三個綱要行依,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修行的依據。「(一)《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昨天我們講到這句,這是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雖然是人天福,也是無上菩提的大根大本,從孝養父母這個大根大本開始。可見得第一福是第二福的基礎,第二福是第三福的基礎,像三層樓一樣,第一福是第一層,有了第一層才能蓋第二層,有第二層才能再蓋第三層樓;如果沒有這個第一層,上面這兩層就沒有了,蓋不起來了。所以佛在《十善業道經》講,一切人天,就是我們講人天福報,「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這個法就是十善業道。你要得人天福報,你要修十善業,不然得不到人天福報。你要超越六道,證得聲聞菩提,也要這個十善業道的基礎。獨覺菩提,也就是緣覺菩提,也是要以十善業為基礎。乃至無上菩提,無上佛果,還是以十善業道為基礎,這是根本。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是十善業道的基礎。第一福,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以這三個根來具體落實第一福的修學。這三個根落實了,第一福的基礎我們就有了。有了第一福的基礎,那就有條件可以入佛門,可以提升到第二福。

  「二者受持三皈」,受是信受,持是保持。我們入佛門大家都知道要先受三皈依,成為一個三寶弟子。現在受三皈依很多,但是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具體來講也就是說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三個根的基礎。所以現在的皈依,也是一個形式上的皈依。不但皈依,受戒也是一樣,在家居士受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出家眾有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三壇大戒都受了,但是有沒有得戒?沒有,得不到戒體。為什麼?一切的戒建立在三皈依這個基礎上,三皈依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沒有第一福就不能落實三皈依,也就是說沒有條件受三皈依,不能成為一個三寶弟子。有了第一福的基礎,才能受三皈依,這個道理我們也不厭其煩的常常提起,我們也可以理解。我們受了皈依都自稱是三寶弟子,三寶弟子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第一福。我們不能說我是三寶弟子,我不孝父母;我是三寶弟子,我不敬師長,對老師不尊敬;又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又造十惡業。這樣的三寶弟子,佛不承認,那是冒牌的三寶弟子,有名無實,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真正的三寶弟子,就是要有第一福的基礎,這個就可以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才有三十六位護法神護持,這個道理我們應該不難理解。

  三皈依,我們淨老和尚在傳授三皈也講得很清楚,皈依佛,佛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覺的意思,覺悟的意思。看到佛像,就要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自己也是佛,但是現在迷惑了,現在是迷惑顛倒的佛,但是還是佛,本質上還是佛,只是現在迷了,不覺悟。所以看到佛像,就要提醒自己,要覺而不迷。我們起心動念,念頭錯了,趕快覺察到,回歸到自性覺。如果沒有覺察到,那就一直迷下去了,自己迷迷糊糊的,迷而不覺。所以佛像天天拜,提醒我們時時刻刻,我們一切言行要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的意思。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經典就是正的標準,比如《十善業道經》是正知正見,我們要依這部經來修,就不會錯了。我們沒有皈依三寶,就邪而不正。皈依三寶,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依照經典,把我們錯誤的見解思想言行修正過來,這叫皈依法。過去邪知邪見邪行,現在依照經典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回歸到正知正見正行,這是皈依法。皈依僧,僧也是梵語的音譯,具體的稱呼叫僧伽耶。法是達摩耶,翻譯,簡稱為法。僧伽耶,僧翻成中文是清淨的意思,淨而不染,就是不受外面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污染,不受煩惱貪瞋痴慢、自私自利的污染,這叫皈依僧。回歸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一塵不染,本來就沒有污染;迷了,就污染了。現在看到出家人,就要知道出家人這個形象是提醒我們修清淨心的。

  佛不在世,佛像是住持佛寶,經典是住持法寶,僧人(出家人)不管男眾、女眾,南傳、北傳、藏傳、漢傳,只要看到出家人這個形象就是住持僧寶。出家人他自己修得怎麼樣、修得好不好?那是他的事情,我們見到這個形象,就要知道這個形象是提醒我要修清淨心的。我的心本來清淨,沒有污染,現在不清淨,煩惱一大堆。現在要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不要受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名聞利養的誘惑、自私自利的誘惑、貪瞋痴慢的誘惑,不要受這些誘惑,就回歸到自性清淨心。所以出家人為什麼剃光頭?有一次我到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當地有一所高中學校,有一次學校排了個功課,帶了兩部遊覽車(有男生女生,還有幾位老師)來參訪澳洲淨宗學院,當時我們淨老和尚不在,我代表學院來接待他們,來跟他們交流。當時交流,我就給他們問一些問題,剛開始我是先提起佛教的精神,「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佛教第一個提倡不殺生,吃素,修十善業。後面的時間就給他們問問題,特別是學生,男生女生都有,問了很多問題。其中有個學生就問到,出家人為什麼要剃光頭,不剃不行嗎?實在講,剃光頭,穿這樣的衣服,緇衣,就是不是很華麗的衣服,這個形象是什麼?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受這些五欲六塵的污染,不要起貪心。

  為什麼剃光頭?我們有句俗話講,「三千煩惱絲」,煩惱很多,我們頭髮很多,頭髮不是一根二根。經典上講,煩惱無量無邊,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再歸納,一百零八煩惱。我們念珠一百零八顆,意思就是對治百八煩惱。再歸納,二十六個煩惱;再歸納,六大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再歸納,貪、瞋、痴。我們做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繫念法本裡面就有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諸苦就是一切的苦。苦也是無量無邊,苦從哪裡來的?從無量無邊的煩惱來的,煩惱是因,苦是果報。所以最根本的煩惱,貪。你看「諸苦盡從貪欲起」,這個貪就是無始劫以來根本煩惱,俱生煩惱,我們生下來就有,與生俱來的貪瞋痴。你看小孩還不懂事,他就貪,分糖果就會搶,貪欲。貪就有煩惱,有煩惱,心就不清淨。所以三千煩惱絲(頭髮)是比喻無量無邊的煩惱。所以出家人剃光頭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要把這些煩惱統統放下,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你看頭剃得光光的,很清淨,是這個意思。讓我們看到這個形象,就要想到這個形象是告訴我要修清淨心,要回歸自性清淨心,是提醒我們的。這叫住持僧寶。

  提醒,就要去修行,不是說你把頭髮剃光,就沒煩惱了。頭髮剃光,煩惱一樣是那麼多,可能還更多。所以又有一句俗話講,「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還沒有出家,在家的時候,覺得事情太多了。出了家,穿了袈裟,才發現出家比在家事情就更多,意思也就是煩惱更多。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現在出家是出什麼家?是出了一個小家,入了一個大家。的確是這樣,一點都沒錯,怎麼會沒煩惱?所以,不是說剃光頭,換了袈裟,就沒煩惱,不是,要修。你不懂這個表法的道理,不知道怎麼修,怎麼會沒有煩惱?一天到晚生煩惱,煩惱愈來愈多,這個不是煩惱輕、智慧長,是智慧輕、煩惱長。不懂得修學的道理,他看到這個形象,他也不知道表法的意義,所以對他也沒幫助。如果懂得表法的意義,那就有幫助了。為什麼要有住持三寶?就提醒我們、啟發我們的。如果沒有,我們就不知道,沒有佛像,就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沒有經典,我們自己的語言、思想、行為錯在哪裡,也不知道;沒有出家人這個形象,我們不知道要修清淨心。所以外面的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不是叫你去皈依外面形相的住持三寶,那完全搞錯了。如果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叫外道,就叫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心外求法,完全把佛的意思搞錯了。

  所以看到外面住持三寶的形相,就要知道那是表法,提醒我要回歸自性三寶。回歸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是六祖在《壇經》講的。不是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是提醒我們回歸自性三寶的,它是提醒啟發的作用。所以我們恭敬外面的住持三寶,來啟發我們自性三寶,這個才是真正的皈依處,才是真正落實三皈依。有三皈依,就可以「具足眾戒」。具足眾戒,不是只有二百五十條比丘戒叫具足戒,戒很多種。戒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叫律儀戒,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比如說五戒,五戒第一條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第三條不邪淫、第四條不妄語、第五條不飲酒,這有條文的,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有條文的。戒律威儀,像沙彌十戒,出家人基本要受的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過去也學習過。這屬於律儀戒,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明顯列出來。這是第一大類。

  第二大類的戒叫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攝是含攝的意思,涵蓋、包含的意思。凡是善的都要做,所謂眾善奉行,善事都要去做,不做就違反這個戒。善事,自己有能力,自己去做;自己沒有能力,看到別人做,也要隨喜功德,要發心隨喜,或者勸勉有能力的人去做,這個都屬於眾善奉行。凡是善的,這都歸攝善法戒。《占察善惡業報經》佛給我們講,凡是惡都歸納在十惡,不好的,歸納在十惡;凡是善,統統歸納在十善。雖然沒有戒律條文,但是它是善的,它的性質是善的、是好的,統統歸十善。比如說五戒,只有戒不飲酒,沒有戒不抽煙,所以過去有人講,我受五戒可以抽煙,因為佛沒有規定不抽煙,只有規定不飲酒。不抽煙,沒有,它就歸納在攝善法戒。凡是不好的都歸到十惡,抽煙好不好?對身體不好,對自己身體,對肺部不好,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所以這個就歸納到十惡,屬於惡的方面。你就不要抽,不要抽對你身體好,對保護環境也有幫助,所以就應該不要抽了。我們舉出一個例子,其他我們要以此類推。所以佛在戒律條文沒說到的,凡是善的,涵蓋在十善;惡的,涵蓋在十惡。這個戒有攝善法戒,你說五戒沒有說不抽煙,但不抽煙可以歸納到攝善法戒,你還是要戒比較好。

  第三大類叫饒益有情戒,饒益就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有福利的,我們現在講對眾生、社會大眾有幫助的。像我們老和尚這些年在國際上做團結宗教,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佛法,參與國際和平會議,跟各宗教、各族群進行友好團結的交流。他們有什麼需要,像醫院缺少錢,或者貧寒的家庭需要幫助,也都隨喜去樂捐,這等於是社會福利事業,這個屬於饒益有情戒。像我們淨老和尚在泰國幫他們蓋了一個醫院,也幫助他們蓋個佛教大學,幫助一些貧寒的學生,醫院幫助一些受病苦的人。在圖文巴也是做這個事情,每個月固定捐款給醫院,還有一些戒毒的,青少年吸毒,送到勒戒所去,也去支援他們,各方面的;協助天主教,提倡不墮胎,這些都屬於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豐饒的利益,利益眾生的事。遇到有這個因緣就要去做,有這個因緣不去做,就違反這個饒益有情戒。

  所以這個戒律,眾戒,它有廣義、狹義的解釋。狹義的解釋就是指律儀戒,有條文的;如果廣義,除了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果講眾戒,這樣講才圓滿。所以饒益有情戒,對眾生、對弘法有幫助。對弘法有幫助,有時候跟律儀戒有牴觸,這個時候你就要開緣,開戒,不叫犯戒。我們淨老和尚有一年到北京去,那個時候黃念老還在世,他大概一段時間都會去看他老人家。那一次去住在一個賓館,賓館當然也是相當的高級,我們現在講五星級的。坐電梯的時候遇到一個同修,好像在美國認識的,他是大陸人,在海外認識的。那次他回國給他兒子辦喜事,他兒子結婚,娶的太太,對象是日本的小姐。在電梯偶然碰到了,他非常高興,佛菩薩安排,要請師父來都不一定請得到,今天怎麼這麼巧,我兒子結婚,現在在這裡碰到師父,在電梯就請我們師父老人家去給他當證婚人,去講幾句賀詞。我們師父上人就抓住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教育,不要讓它失去。他要抓住這個機會,他一口就答應了,臨時碰到的。晚上結婚的酒席,也沒有辦法去準備素桌(一般在家人都吃葷的),我們老和尚也很樂意就答應了,就去給他當證婚人。證婚的時候,大家要舉杯喝酒慶祝,我們師父也跟他們舉個小杯,給他們祝賀。因為這個男方在大陸也是很有聲望的,請來的都是高官顯貴,社會有名望的人來參與這個宴會。日本這個女方,也是名門貴族,來參加的也都是很有聲望地位的。我們老和尚看到這個機會不可讓它失去,答應下來,抓住這個機會,他覺得平常要請你們來聽經,也請不到,請了你們也不會來。今天大家來參加這個宴會,機不可失,雖然講了短短幾分鐘,簡單的把佛教是教育,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就把它介紹出去了。在場這些參加宴席的親友起碼種個善根,這不叫犯戒,這叫開緣,為了饒益眾生做的開緣,不但沒有罪,有功德。所以遇到這樣的因緣,他就不放過了。如果只是純粹去參加,吃吃喝喝,那就犯戒了,那就不一樣,那就不能開緣。你是真正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才是開緣。所以這個戒要分清楚,戒在三藏佔了一藏,也是有很深的道理,我們還是要進一步深入去理解,才知道怎麼持戒。

  所以有了三皈依,就可以具足眾戒。眾戒就是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看你受哪一種的戒。你五戒全部受也叫具足眾戒,因為五戒它可以分開受,受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叫多分戒;受五條,五條全部受,叫滿分戒。滿分戒就是具足五戒了,他一條都沒缺,全部都受了,這個也是具足眾戒。當然《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都受,當然這是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佛門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也都不違犯,這是第二福。第二福是二乘福,從人天提升到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福報,出世間的福報。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發菩提心」,大乘菩薩,我們念《無量壽經》都會念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乘經典,不管修哪個法門,發菩提心都是共同科目,統統要發菩提心。我們修淨土,更是要發菩提心,密宗也特別強調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菩提」兩個字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發無上覺心。這個發菩提心,我們要講一講,不然我們一般人念一念,只知道有個概念,實際上菩提心怎麼發,什麼樣才是菩提心,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所以我們不得不多做一些補充說明,讓我們比較具體知道什麼是菩提心。我們有一個認識,有這個概念,才有可能去發這個心。如果這個概念、認識都沒有,也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嘴巴講要發菩提心,心裡發的是什麼心?迷惑顛倒心,那就不是真正發菩提心,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他是就《佛說阿彌陀經》修學的宗旨來講,《彌陀經》修學的宗旨就是信願行三資糧。所以蕅益祖師講,真信切願,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發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這個解釋,我們對《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就更具體的了解,不會搞不清楚,對我們修淨土來講。因為這個發菩提心,在經論上也有很多種講法,《觀經》也有講發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就是菩提心,那講了我們也不懂。《大乘起信論》講的,跟《觀經》也不一樣。蕅益祖師講這個,我們修淨土的人就感覺到比較親切。過去的人,蕅益祖師這麼講,大家也明白。但是不要說現在,過去在蕅益祖師那個時代,講發菩提心,講真信切願,很多人聽了好像明白,實際上也沒有明白。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梵室偶談》裡面也講,他說不管你是參禪、你是學教還是學戒律(學教就是學講經說法,學戒律做律師,參禪做禪師),或者你持咒(要做金剛上師)、你念佛,或者營福(修福)為大眾服務,關鍵就是發菩提心。如果你真正發菩提心,你修哪一個法門都會開悟。當時有很多人他發心去聽講經,聽講經的目的要做什麼?他想將來做一個大法師,講經說法的大法師,所以他去聽經、去研教,就是希望自己將來也做一個講經的大法師。去參禪的人,他的目的在哪裡?他想成為一個禪師。學戒律的人,他的目的在哪裡?他想成為一個律師,專攻戒律的律師。講經說法,想成為法師;參禪,想成為禪師;學密的人,想當金剛上師;念佛的人,想當一代宗師。營福的人,修福的人,他想得到權力、威勢,地位。營福就是為大家做事。

  蕅益祖師講,這個跟菩提心就不相干,那是什麼心?輪迴心造輪迴業。蕅益祖師講,真正菩提心是什麼?真正想要了生死,發這個心,這一生要解決生死問題。你真正發了這個心,你聽經、講經,你會開悟,你參禪會開悟,你持咒也會開悟,你學戒律也會開悟,你念佛也會開悟,你營福(一天到晚做事,為了是真正要了生死,像海賢老和尚這樣)也會開悟,為什麼?真正發了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真正想要了生死、出三界,發這個心。就像印光祖師講的,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念念提醒自己,無常!這一生要了生死,念佛人要求往生極樂世界,參禪要求大徹大悟,學教要大開圓解,學密要三密相應,學戒律要三業清淨。你發這個心,你修哪一個,你去為大眾服務,或者參禪、念佛、學教、學密,都會開悟。如果不是發這個心,你修什麼都不會開悟,因為那個不是發菩提心。後面蕅益祖師又補充,如果不是真正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發這個心,說這個人發了菩提心,他說他絕對不相信。他說為了要度眾生,他不發了生死的心,蕅益祖師說他更不相信。你自己都不想了生死,你幫助眾生,要幫助他去哪裡?自己都不想超越六道,圓成佛道,你弘法利生,你是弘的什麼法?利的什麼生?總離不開輪迴心造輪迴業。所以發菩提心重要。發菩提心,蕅益祖師這個話我們要記住。印光祖師、蓮池大師,這些祖師大德的話,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什麼叫發菩提心。我自己現在這個心到底是發菩提心,還是發迷惑心。

  「深信因果」,這個深信因果也道理很深,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以念佛法門來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有比較淺的因果,現在一般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比較淺顯的因果。深入的因果在《金剛經》,深入金剛般若,深信因果,空有不二。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誦大乘經典,這跟前面「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都相關,所以要讀誦大乘。讀誦大乘,為了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所以淨土經是大乘,金剛般若也是大乘。所以黃念老講「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金剛般若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心經》講空,「照見五蘊皆空」;《佛說阿彌陀經》講有,「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也要念《心經》、念《彌陀經》,空跟有是不二。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給我們講這個道理,有在空當中,空能夠現這個有,空有不二。要深入因果,必須讀誦大乘。自己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要勸進行者,要去勸導別人。行者是修行的人,勸他要精進來修學大乘經論。勸大家發心,學習大乘經典,弘揚大乘佛法,來報佛深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行依」,第一條「《觀經》三福」,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行依」,第二條「六和」,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