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菩薩本願經—能有報恩的心就是孝敬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0/5/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4-011-0005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上一集我們學習到天眾,「四天王天」。天眾都來參加釋迦牟尼佛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法會,天,第一個介紹四天王天。我們今天接下來看經文:

  【忉利天。】

  『忉利天』天主是中國人俗稱玉皇大帝,「西方宗教稱上帝、天主」。天有很多層,每一層天都有天主,為什麼我們肯定是忉利天主而不說是其他的天主?「因為我們看到其他宗教的經典,所說的理論、修行方法與忉利天非常接近。基督教的經典有摩西十誡,跟十善業道非常相似。」我們一定要明瞭,修上品十善能生天,生到哪裡?就是生到忉利天。因此這是生天的條件,並不是信上帝就能得救、就能生天國。而是要認真修學上帝的教誨,將上帝的教誨,十誡,確實做到,才能生天。「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也有條件,不是說信了就能往生」,最低限度要將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到,這樣信願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介紹忉利天。

  【須燄摩天。】

  也稱為「夜摩天」。『須燄摩』,中文翻譯為「妙善」。「這個天很快樂、很歡喜,除了修十善業道」,還要修一點定功,才能往生到「須燄摩天」。這個定就是經典上講的欲界未到定。定的標準,世間的禪定標準是要達到色界,四禪八定,色界天,那才是定功真正成就;欲界裡面天人修定,還沒有達到色界的標準,所以他只能修十善,再加上定,這個稱為欲界未到定。未到就是還沒有達到色界的定,他還在欲界,但欲界第三層天以上就需要有定功了,雖然還沒有達到色界的禪定,但是欲界的定他要修了。所以修十善業道,還要修定,才能得生夜摩天以上的天。「其實,還要修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是色界天人主修科目,「欲界天人也要修,當然比不上色界天人的功夫深」。「再往上去,每一層的定功、積功累德倍倍增加,逐漸往上提升。」夜摩天再上去就是:

  【兜率陀天。】

  翻譯中文是「知足」,這一層天的天人他知足,「知足常樂」,這很難得。一個人能夠知足,他就快樂;不知足,他永遠不會快樂。

  【化樂天。】

  『化樂天』天人自己能變化種種物質享受,自己能變化。

  【他化自在天。】

  福報就更大,「不需要自己變化物質享受,由化樂天天人變化去供養他」。「大家想想,生天都不容易,何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我們不能把往生西方看得太容易,「也不能看得太難;看得太難就不敢去修,看得太容易就會誤事」,會耽誤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欲界天修上品十善,還帶一些未到定」,欲界天就是第三層天夜摩天以上,還要修一點欲界未到定,「他們能伏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但是還沒有達到伏斷,能夠控制住,但是還沒有達到色界天人那個伏斷的功夫。「也就是說欲界六層天愈往上去,欲念愈淡薄。」天的層次愈高,他欲望的念頭愈淡。「如果欲念完全伏住,定功就成就」,色界禪定成就,他就能往生到色界天。以上是給我們講六欲天,欲界天。以下就給我們介紹色界天,請看經文: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

  「這是色界天,有十八層」,色界有十八層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這是初禪,四禪第一個是初禪,初禪有三層天,「福報享受不一樣」。第一個梵眾,「梵眾好比是人民」;「梵輔」,好比我們人間的大臣,做官的;「大梵天好比是天王」,初禪天的天王,「福報就更大」。「色界初禪他們雖有享受,沒有意念」,沒有五欲的念頭,「心地清淨」,所以他們得禪定。「梵是清淨,初禪就心地清淨,愈往上愈清淨。」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是二禪的三層天。「少光天」天人的光比上面二層天的天人少一點,那個光明比較少一點;「無量光天的光就大一點」。「光從那裡來?心地清淨,自然就放光。所有一切萬物皆有光。」每一個人的光色彩不同,大小各異,有的人光大,有的人光小,從光的大小、光的顏色就能看到一個人心行的善惡。「心地善良慈悲,心善行善放的光是金色光明,最殊勝;其次是黃色,顏色差一點。」鬼神看到修行人為什麼尊敬?「他看到心地善良、慈悲行善的人,光的顏色很好」。「光音天,用光來表音聲,不須說話」,就是用放光。好像我們在十字路口看到紅綠燈,紅綠燈沒有講話,燈一放出來,我們就知道紅燈就不能走、綠燈可以通行,就好像這個意思。所以放光,他不講話,用光來代表他的音聲,不須說話。「天人之間意見溝通用放光來表示。」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這是三禪三層天,心地就更清淨,「故稱淨天」,所以稱為淨天。「其名稱也是以心地清淨、功行優劣而言」,愈清淨,光也就愈清淨了。

  「四禪有九層天。《大智度論》云,色界天人修禪定,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以其定功生到四禪天。四禪諸天也是以定功淺深、修福多寡而產生的差別相。」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這是第四禪一般的天,稱為福天,福報最大」,福報最大的天稱為福天,「三災達不到」。佛在經上講,大三災,火災可以燒到初禪,水災可以淹到二禪,風災可以吹毀三禪,到了第四禪就沒有水火風這三種災難。「大三災是水火風,小三災是刀兵劫、瘟疫、饑饉。」刀兵劫是戰爭,瘟疫是傳染病,饑饉是糧食缺乏,人受飢餓,餓死了,這是小三災。

  『無想天』,「是外道天」,那是無色界天,色界天再上去就是無色界天。色界天人他還有身體、還有宮殿,他沒有五欲,還有這個色相;到無色界天他連身體也沒有了,只有精神的存在。所以無想天是外道天修定,定中他什麼都不想,他修無想定修成了,他就往生到無想天去,念頭都沒有,「一念不生,有定沒有慧」,修成功就生到這個地方。「禪定是定裡有慧,一念不生」,但是樣樣清清楚楚。「單修定的人容易昏沉,容易修成無想定;單修慧的人不能得定,心是飄浮的,妄想很多。」「禪是定慧均等」,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定慧都平均就得禪定。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是五不還天(不會再到欲界來),亦稱淨居天,為小乘三果聖人所居處」。這是聖人住的,不是凡夫天。

  「第四禪是凡聖同居土,凡夫天有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同樣在這個天,但是「他們見不到淨居天人」,他見不到小聖三果聖人住的地方,他們見不到。「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有三處」,就是我們現在居住的地球、欲界兜率天(它外院是凡夫天,內院是彌勒菩薩的天,所以凡夫、聖人住在一起)、第四禪天。「淨居天」,三果聖人住的,「利根的人在此修行,斷盡三界八十一品思惑」,直接證阿羅漢。根性比較鈍的人還要通過四空天他才能出三界;根性利的,他不需要通過四空天,他就從四禪天直接超越,證阿羅漢果。

  「我們地球也是凡聖同居土,有佛菩薩、阿羅漢,我們看不見。《慈悲三昧水懺》記載迦諾迦尊者的道場在四川,普通人看到是荒山,悟達國師見到莊嚴的道場。凡聖同居土,聖人的道場有緣才見到,無緣見不到。唐朝法照大師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的大聖竹林寺,見到文殊菩薩在講經說法,還聽了一座。」「他向文殊菩薩請教:『末法時期的人根性鈍,修什麼法門容易成就?』。」這個成就,最低限度就是超度六道生死輪迴,在佛門真正成就的標準這是第一個。「文殊菩薩教他念佛法門求生淨土。」「法照本來參禪」,本來是修參禪這個法門,後來聽了文殊菩薩的教誨,發願專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當他離開五台山的時候,「沿路做記號」,以便下次再來的時候能夠認得路。做了幾次記號,再回頭一看,道場沒有了,不見了,又是一片荒山。

  「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迦葉尊者還沒入涅槃,在雞足山,我們不認識他,他會變化。」釋迦牟尼佛當年的弟子統統入涅槃了,只有迦葉尊者,佛交代衣缽給他,等到彌勒佛出世,再把這個衣缽交給彌勒佛,所以他是有任務的。另外一個是被處罰,賓頭盧頗羅墮,他跟外道比賽神通,結果佛不允許弟子隨便顯神通,他去跟外道比賽,比賽贏了,以為佛會獎勵他,結果是被處罰,不允許他入涅槃,要留在人間給末法眾生打齋修福。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寺院齋僧,都會弄個桌子、擺個碗筷,那是供養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的。他是阿羅漢,他有神通,他能變化,他變什麼樣的人來我們不認識,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所以這裡講迦葉尊者也是一樣,「他要等彌勒佛出世,將釋迦佛的衣缽傳給彌勒佛」。這是講佛菩薩他們壽命自在。「只要心清淨,壽命是自在的,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勸大家要發願,願力勝過業力,「願力只要超過業力,就得自在」。「我們要是不肯發願,一生決定受命運的支配,逃不出命運。我們一定要發大願捨己為人,才能得自在,生活自在,壽命自在、住世自在、教化自在。所有一切事無不自在!」

  『摩醯首羅天』,「就是色究竟天」。「此地為什麼要把它單獨列個名字?摩醯首羅是淨居天人的上首,最受淨居天人尊敬的大德。他們於禪定得大自在,摩醯首羅天也稱為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是淨居天的上首,這層天推摩醯首羅,是他們最高的、最尊敬的,是所有淨居天人最尊敬的,稱為摩醯首羅天。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

  『乃至』,這兩個字是省略之詞,就沒有一一的列出來,「這是講無色界四空天」。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是最高的。「無色界天就是一般人講的靈界」,他只有神識,沒有色身,沒有這個身體。「色界天人將五欲六塵捨棄」,但是還有身體、居住的環境、宮殿等等。「到了四空天」,連身體也沒有了。「四空天依然是六道的範圍。四空天,第一是空處天,色離開之後就進入無邊虛空處,與無色相應,是故稱虛空定。」修這個定是虛空定,這個定修成就就生到空處天,無色界第一層天。「第二是識處天」,空跟色仍然是相對顯現,「所以虛空不是真實的,捨棄空還有識存在,這是從所緣之處建立名稱」。「其實捨空是不著空,不再執著空相,心中無空與色對立之念」,沒有空跟色對立這樣的念頭,「但此時尚有識在」,還有神識,「所以稱識處」,識處天。「第三是無所有處天」,識還有分別,有分別,再把這個分別也捨掉,「就入無所有處天」。「定功達到這個境界」,一切內外境界統統放下、捨棄,「所以是無所有」,連識也捨了。「第四是非想非非想處天,識處是想,無所有處是非想。它連識也不緣,稱為非想;不起作用之處也不緣,稱為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三界裡最高的境界」,達到頂端了。往往在古印度有一些修禪定的,修到這一層天,到了這個境界,以為這就是如來講的果地大涅槃,「他不知道這是非想非非想天,以為入這個境界就永遠不生不滅」,證入涅槃了。「非想非非想處天天人的定功甚深,壽命八萬大劫(世界成住壞空循環一次為一個大劫,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八萬大劫到了,依然要墮落!」這個時間太長了。所以這一層天又稱為長壽天,壽命太長了,八萬大劫。但是總是還有時間,時間雖然很長很長,但是時間還是會到,到了還是要墮落。佛在《楞嚴經》說,「四空天人墮落下來,一般是墮阿鼻地獄。從最高跌到最低,為什麼?謗佛、謗法、謗僧;他誤認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境界就是大涅槃,八萬大劫壽命終了時」,定功失去了,他就「懷疑佛法,毀謗佛法」,就認為佛講的是騙人的,這個就毀謗三寶。實際上是自己誤會了,自己修行到非想非非想處天,誤以為是證得大涅槃,其實那個不是。

  所以在六道裡面,「修行愈往上面,境界邪正愈難辨別」。「《楞嚴經》講五十種陰魔」,魔境現前,誤認為佛境界,就吃大虧。「如何避免魔障?唯一的方法是依教修行,佛在經上講的決定順從;別人講的,不是佛經上所說,決定不能依靠。我們修淨土,就要依靠淨土五經一論的理論方法念佛求往生。佛在其他經典講萬法皆空,若要以此空理來破淨土,不就錯過當生成就的機會嗎?因此,學習哪個法門,就依照這個法門的經典來修學,不能依靠其他經典;其他經典與我們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相應的可以參考,不相應決定不能讀。如果樣樣都學,樣樣都看,不僅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教化眾生。」淨老和尚常勸勉大家,「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在哪裡?」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讀《無量壽經》,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應該做的要認真做到,不該做的決定不做。我們只聽阿彌陀佛的話,任何人的話都不要聽,這一生決定往生!」「另外,《印光大師文鈔》字字句句與淨土經論相應,常常讀誦就是與印祖為友,聽從印祖的教誨,斷惡修善,敦倫盡分,深信因果,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樣我們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我們這一生求往生西方淨土,求出離三界六道,別無他求!」這是我們唯一要求的目標,其他都不求了,只求這樁事情,我們這一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接著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這一段經文就是介紹完天眾,接著就介紹參與這個法會的龍眾、鬼神等眾。「娑婆世界以及他方世界的天龍八部與一切神眾都來集會。神眾參加地藏法會並非偶然,皆與地藏菩薩往昔有深厚的因緣。」都是跟地藏菩薩過去生結了很深的因緣,才有資格參加,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法會,這個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善根,是很深厚的,這些天龍八部、鬼神等眾。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噉血鬼王。噉精氣鬼王。噉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鬼道也相當複雜,有福德的鬼稱為鬼王。「我們在人間修福,不一定在哪一道享福報,除地獄道之外,人道、天道、畜生道、餓鬼道」,有福德的,在這個四道他都享福。「地藏法會,一切諸佛如來乃至管地獄的鬼王都來集會,真是希有難逢!參加法會的大眾、諸佛如來,都是地藏菩薩的學生。今天老師有事,學生豈能不來!地藏,不是講一個人,地是心地,真心本性,藏是本性本具的無量智慧德能,是一切眾生修行成佛之所依。今天講地藏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擁護,一切眾生要依靠的,所以地藏法會是第一殊勝。鬼王名號不難懂,顧名思義。」這一段,我們淨老就是簡略給我們解釋到這裡,每一個鬼王都有他專門負責的工作,根據這個鬼王的名號,我們也不難理解,每一個鬼王他擔任什麼樣的工作,所以這裡就省略了。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這個『不』,在這裡念「否」,不念「不」。「文殊師利菩薩是菩薩眾中智慧第一,如果智慧第一的菩薩都不知道,其他的就不必問了。」

  『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這是講正報」。他們從何方而來?

  『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盡虛空遍法界,這是依報」。「來自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佛問文殊菩薩:來了這麼多人」,你知道今天來參加法會人數有多少?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文殊菩薩回答:『世尊』,「以我的智慧神通之力」,用一千劫這麼長的時間來觀察、測量,「也算不出來」。這我們就可以知道,與會的人數太多太多了,連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他用一千劫的時間都算不出來。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這句是謙虛客氣的話。其實佛眼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佛告訴文殊師利:我以佛眼觀察,也算之不盡,何況是你!極力形容參與大會人眾之多,顯示法會的殊勝莊嚴」,以及這個法門的重要性。「無量的法門皆以地藏法門為基礎,捨此基礎,任何法門皆不能成就。」地好像是地基,我們蓋房子要打地基,沒有這個地基,你房子怎麼蓋?所有的萬物都依大地而得生長,地藏表這個法。不管世法、佛法統統要依地藏法門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學什麼都不能成就。我們再看經文: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佛說:參與法會的大眾,都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者,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統統都來了。」「已經得度、已經成就的是十方諸佛」,都成佛了;「當度、當成就的是一切菩薩;未度、未成就的與地藏菩薩已經有深厚的緣分」。「我們屬於未度、未成就。如何能躋身到已度、已成就之列?」我們在未度,怎麼達到已度、已成就這個行列?「要靠自己努力」。「若真肯幹,依教修行,當生即能成就。」

  「我們要記住知恩報恩,報父母之恩、老師之恩,報佛恩、眾生恩。」「世間人何以不知道報恩?因為他不知恩,知都不知道」,怎麼會有報恩的念頭!「能有報恩的心就是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能做到。在日常生活當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是報恩」。「不斷惡修善,不改過自新,就對不起父母、師長,就是不孝不敬。出家人若是不能作師作範,這是不孝,這是大不敬。作師,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做社會大眾的表率。一定要覺悟,自己度自己,改毛病、改習氣、改心理,讀誦大乘,依教奉行,如此才能成就。若不能克服自己的障難、毛病習氣,繼續因循苟且,此生充其量只能與阿彌陀佛、釋迦佛、地藏菩薩結個善緣,不能成就。」「佛法確實是知難行易」,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知難」,要講這麼長的時間;「行,一念之間」。「一個念頭轉過來就超凡入聖,轉不過來是解得不夠透徹」,理解不夠透徹,所以轉不過來。所以解在行的前面,解行並進。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

  『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智慧沒有開,功夫沒有成就,聽到佛說這個話,雖然頂戴恭敬接受,但是難免懷疑而興起毀謗」。「地藏菩薩有這麼大的神通道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他度的,這個話我們能相信嗎?文殊菩薩相信,沒有懷疑,一般人聽了一定懷疑。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道理表白清楚。地是心地,真心、本性,地藏菩薩表這個法,不可以死在文字句下,那你就錯了,必定會懷疑。九華山金地藏只是地藏分身之一,事實上地藏菩薩化身無量無邊。懂得真實的理與事,我們就不會懷疑,否則就會疑惑而毀謗佛法,這個罪過就重。文殊菩薩提出疑問,目的是請求世尊將地藏菩薩修因證果、廣度眾生之事詳細為大家說明。」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文殊菩薩啟請世尊,廣說地藏菩薩在因地修何種行門,立何種大願,而能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事。」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

  「這段經文是世尊說出地藏菩薩往昔度化眾生的因緣事蹟。」『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區)的「草木、叢林、稻麻、竹子、蘆葦、山石、微塵,每一物做一數,算作一恆河;一恆河的沙,一粒沙再作一個世界,每一個世界再把它磨成微塵,每一塵作做一劫,再把這一劫之內所積的微塵,每一粒微塵再算作一劫,這個時間之長不可思議」,無法去計算。「地藏菩薩證得十地菩薩以來,時間千倍於上面的比喻。十地之前,聲聞、辟支佛地都不算,如果要算,時間就更長,無法用言語文字形容!」這是講地藏菩薩度眾生的久遠,「故能成就今日來會之眾多」。所以能成就這麼多佛來參與這個法會,都是地藏菩薩他度的,他教化的。

  【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

  「這是讚歎地藏菩薩的威德神通、弘誓都不可思議。地藏菩薩的本願就是我們自性的本願,換句話說,沒有地藏菩薩的本願,我們決定不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地藏法門是大乘佛法的基礎課程、必修課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什麼發這個願?地獄是我們自性變現的,不是外頭來,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自性變現的,我們的心如果還有六道輪迴、地獄的現象,表示尚未證得圓滿菩提。因此,一定要發地藏菩薩那樣的大願。地獄眾生尚且要無條件的去度脫,對於現前苦難眾生能不伸出援手嗎?」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佛說的話是真的,佛沒有妄語。有很多人讀到這個經文,以為造一點罪業沒關係,我們供養地藏菩薩,將來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遠不墮惡道。望文生義,然後又墮到惡道就毀謗『釋迦佛在經上講的話欺騙我們』,謗佛、謗法、謗僧,又墮阿鼻地獄,不知道佛在這裡說話的意思。」

  『未來世』,「指我們現代」。『有善男子善女人』,「有善心、善行、善根的男女」。『聞是菩薩名字』,「我們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懂得名號表法的意思,能解其義,與自己心地寶藏相應,這就是聞名」,這是聞名的意思。『讚歎』,勉勵自己也勉勵大眾向地藏菩薩學習,「講解《地藏經》,這是稱讚」。「瞻禮、稱名、供養,這是修行的具體表現。」『瞻禮』,「是瞻仰禮敬,表現在那裡?表現在對父母、師長,地藏菩薩的精神是孝親尊師,然後把孝親尊師這種心行擴大,孝敬一切眾生,這是地藏本願,瞻禮才做到圓滿。」「若是輕慢任何一個眾生,就與地藏行不相應,瞻禮就不圓滿。不要以為瞻禮就是供一張地藏菩薩像,每天給他磕幾個響頭,哪有那麼簡單!那是完全錯解如來真實義。」『稱名』,稱念地藏菩薩的名號。功德有兩方面:「一是自利,提醒自己念念不離地藏法門(心地法門);二是利他,念念喚醒有緣眾生」。「今天有緣的眾生少,雖不覺悟,也要讓他聽到名號,阿賴耶識種下種子,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一生得不到利益,「也許多生多劫之後再遇到緣,這個種子發芽,這是為一切眾生做遠益」,長遠的利益,「(將來的利益),根熟的眾生現前得利益,聽到之後就曉得怎樣修學」。『供養』,「諸供養中,最重要是依教修行供養」。「一切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不能依教修行,天天在佛前供香花水果,那個供養是假的。真正修行的祖師大德,佛堂沒有香花水果,只有一杯水,點一盞油燈,其他什麼都沒有,人家是真供養,是依教修行供養。供養的擴大、引申,就是造地藏菩薩形像。無論是繪畫、木雕、石刻、泥塑、金屬塑的地藏菩薩像,能使一切眾生有機緣見到菩薩形像而種善根。」自己行菩薩道,怎麼做?就這麼做,這個就是自行化他一切眾生。

  好,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