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14/5/5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50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請翻開經本第二十七頁,我們還是從第五行最下面一句看起:

  【空觀心是。】

  『空觀心』,我們引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註解,還有地藏三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蕅益大師的一段註解,來補充說明這句經文。這個方式就是古今大德註經,以經註經的一種方式,就引用其他的經典註解來解釋這部經的這段經文,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知道這句經文它的內容,以及修行的方法。昨天我們學習到《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影印給大家的這一份,一百八十四頁。因為這裡講了兩種觀道,我們就簡單的跟大家介紹。昨天我們學習到一百八十四頁倒數第五行,這個經文。

  「習信毘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這是習信毘婆舍那觀心,這是教我們怎麼樣學習毘婆舍那觀心。我們常常看到佛經上佛給我們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是我們在其他大乘經也常看到的。這個有生滅的它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我們凡夫執著,落印象,阿賴耶落印象,第七識執著,第六識分別,有落了印象,再執著分別,就有六道十法界的因果。諸佛菩薩他們不造這個業,不造這個業就不需要受六道生死輪迴這種果報。他怎麼不造業?他見一切色相,隨心生、隨心滅。我們看這段,你看這裡講如水中月,如鏡中像,我們想見佛色身,想見內外色,你想見什麼,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要怎麼修?要修像水中月、鏡中像這樣。

  我們凡夫見這些色相,不是像水中月、鏡中像,我們現在像照相機,照相機你照一張就有一張底片,照兩張,兩張底片,落這個印象落在阿賴耶識,落了這個印象,起分別執著,就有果報。我們現在問題就出在這裡,這是我們現在凡夫的心是照相機。諸佛菩薩的心它像鏡子,如鏡中像。你看我們這個照相機照下去,它就落印象,這就是業習種子下去了,這有善、有惡,善就有善報,惡就有惡報,這善惡的種子下去,善、惡、無記。這是我們凡夫,我們凡夫是照相機,用照相機我們就比較容易體會,我們現在是照相機,我們看到善的、惡的,喜歡的、不喜歡的,我們總是落在阿賴耶識落這印象,我們現在是照相機。那佛菩薩他像水中月、鏡中像,他看善惡一切境界他不落痕跡。你看那個鏡子當中的相,照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不落印象,它沒有痕跡,相去,它也就乾乾淨淨了。那我們凡夫相去了,我們還留有底片在,這就是業習種子。佛菩薩沒有,他沒有這些。但是他也是現這個相,現這個相他不落印象,不分別、不執著,沒有這些業習種子。所以佛菩薩在我們這世間得大自在,顯大神通。

  我們昨天念到祖師引用小乘經的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這些佛菩薩、聖賢他們用心跟我們凡夫用心不一樣,我們現在學習就要學習佛菩薩用這個心。如果我們學會了,就是毘婆舍那觀心,我們現在看外面的境界相,我們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但是不落痕跡,這個觀心我們就會觀了。落了痕跡,就落印象,落了印象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分別執著這樣出現。如果痕跡都不落,那分別執著也沒有著力點,這也是我們修學的,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這樣來練習,這樣來修。你現在不管看到什麼相,它都是隨心生、隨心滅,這個相來就好像我們這個鏡子,它照外面的境相照得很清楚,好像我們看到眼前這一切,就像鏡子一樣照得很清楚,不落印象。我們要不落印象當然有困難,所以才要依照這個奢摩他、毘婆舍那兩種來修。如果像上上根的人他直接就可以不落印象,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那中下根器的必須要這種方便,我們才能有一個下手處。這註解比較長,因為我們時間的關係,大家可以自己看,這一份大家需要可以帶回去,可以看。

  我們再翻到第一百八十六頁,我們從第四行這裡看起,「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能夠修這兩種觀心,這個非常殊勝,速就是很快,很快的你能夠趣會一乘之道,這非常非常殊勝。因為佛法有大乘、小乘、一乘,一乘就是講一生作佛的。在中國佛教兩部經典佛教界公認是一乘經典,一部《華嚴》、一部《法華》,另外一部是《梵網經》別教一乘,《法華》跟《華嚴》是圓教一乘。一乘就是教你一生就作佛的,這是一乘之道,可見得修這兩種觀心它的殊勝。

  我們再看下面「結觀功能」,「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我們看蕅益祖師的註解,「了知心外無法,而修一心圓頓止觀,從五品位增長信解而登六根淨位,則得疾入第一義空,不墮凡夫及二乘地,任運三心圓發,入圓初住,名為無上大菩提心也。初釋唯心識觀竟。」我們能夠修唯心識觀,這一生可以達到入圓教初住位的菩薩,這就名為無上大菩提心也,就到這個境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在天台宗叫分證即佛,分證位的佛,是真佛。這修唯心識觀。

  下面講「真如實觀」,我們看科判,「(壬)二釋真如實觀三,初正示觀門,二觀成勝進,三結觀功能。(癸)初中三,初明觀法,二明所超,三明觀成。(子)今初」。我們請看經文,「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這是學真如實觀,這個經後面也會提到,下次有因緣我們再詳細跟大家報告。《占察經》講如果根器比較鈍的,要修唯心識觀;根性比較利的人,可以修真如實觀。我們看註解,「前依他性止門,已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滅,無暫時住,今即因此而入真實性中觀門,故云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也。何者?不了法界,似有心生,生時覓之了不可得,則性即無生。既無有生,云何有滅,滅則無心,而心性非無,故無滅也。」這一段給我們講前依他性止門,已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滅,無暫時住,這依他起就依他而起的。前面是講依他起性,修止這個法門,修止就已經知道一切法唯心想生,一切萬法都是心想所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唯心生滅,無暫時住,這一切法它的生滅非常快速,它沒有暫時停住在那裡,是剎那生滅,非常快速。

  現在我們淨老這一、二天講《大經科註》,他不斷引用《菩薩處胎經》,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我們一彈指有幾個念頭?彌勒菩薩回答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現在有人說一秒鐘可以彈七次,三十二億百千念乘起來就是三百二十兆,再乘以七就變成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那種快速可以說生即無生,你看到那個生等於沒生,太快了。我們是感覺不到的,我們只能用我們現在比較粗淺的去觀,我們能夠感受,慢慢深入。照經上講那要八地菩薩他才見到,那個最初一念他才見到。我們現在根據經典註解這樣的一些開示,我們在生活當中去觀察,我們也可以體會一些彷彿的,體會一些。這個心生滅無暫時住,我們現在用我們一般的常識也能夠去理解,的確我們這個心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的確沒有停止的時候。這是講生滅,心想它有生有滅。

  今即因此而入真實性中觀門,真實性它是無生無滅,心性它沒有生滅。為什麼?不了法界,就不了解這個法界的真相,好像似乎有心生。那生你也找不到,覓之了不可得,則性即無生,實在講這個自性它沒有生,沒有生就是它本來就存在的,它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就是叫沒生,沒有生。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叫生,生,有生它就有滅。既然無有生,它就沒有滅,這個道理在此地。所以既無有生,云何有滅?既然沒有生那怎麼會有滅?那當然也沒有。這個滅是由於有生才會有滅,沒有生當然它就沒有滅。所以大乘經上講無生無滅,就是在講這個道理。現在我們雖然沒有證到那個境界,但是從我們現在思惟想像也可以體會到這層意思。心既然沒有生滅,而心性非無,故無滅。沒有生並不代表說這個性沒有,它有,所以不生不滅從這裡講,它本來就有,密宗講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是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有的,就是沒有生也沒滅,這是自性的真相。

  「次入真實性中止門,故云不住見聞覺知,何者?心性雖無生滅,本非色聲香味觸法,如何可得見聞覺知。設有可見可聞可覺可知,便非心性,以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故。又復不得別認不可見聞覺知境界以為心性,故云永離一切分別之想。何者?心性雖復不可見聞覺知,而見聞覺知,體即是心,不可別喚不見不聞不覺不知境界以為心也。」我們簡單講就是心性不好懂,我們在大乘經常常看到有四個字,叫不可思議,就是這個意思。你思想達不到,議論達不到,因為心性這個東西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所以你怎麼想都想不到。第六意識心它能緣的範圍很廣,它可以緣到阿賴耶識,就是緣不到心性。因為心性它不是精神、不是物質,你想像不到,你也接觸不到,所以你怎麼想?另外想一個來代替這個,那都不對,你只要一落入思議,你就無法去證入實相。

  所以禪宗它用的方法是直接的,教下它用止觀,有一個前方便。禪宗它不給你講那麼多的,它是很直接的,所謂單刀直入,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不可思、不可議。所以禪門他們用的手段方法就是不讓你落思議,你要去想不讓你想,你不想也不行,這個逼你開悟的,他用這種方法逼你開悟。所以有一些參禪的去參那個禪師,問他問題,回答,香板打下去,怎麼回答都是被打,乾脆不要回答,也是打。打到最後,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那個妙處就在那個地方。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也講到這一點,就是叫你觀,觀到這樣也不是,那樣也不是,那就提起個疑情,他開悟的關鍵就在那個疑情。

  如果能夠這樣修,下面的經文講,「所超」,超越,「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我們看註解,「觀行位中習此真如實觀,直觀心性,永離分別,則雖不學次第禪門,自漸能超四空定境。以彼四空定境,皆不能離分別想故,且如入空處定者,必先厭患色籠,修觀破色。緣無邊空而入於定,定心與彼空處相應,住此覺知,是分別想,非無分別也。次入識處定者,必先厭患虛空,捨空緣識而入於定,定心與彼識處相應,住此覺知,亦是分別,非無分別也。次入無少處定者,亦名無所有處,必先厭患於識,捨識緣無所有而入於定,定心與彼無所有處相應,住此覺知,亦是分別,非無分別也。次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必先厭患無所有處,捨無所有想,緣非想非非想而入於定,定心與彼非想非非想處相應。住此微細覺知,猶復是分別想,非無分別,所以報盡還墮,不證真常也。今修真如實觀,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所以觀行位中,即已善超三有,而得相似空三昧門。」

  修真如實觀修得如法就超越四禪八定四空天,這些世間禪定的定境界相他都超越了,他不會去分別執著這個世間禪定。印度外道他們最高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得到這個定,報盡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定功可以支持八萬四千大劫。但是那個時間到了定功會喪失掉,又再墮下來。這些修四禪八定四空定,他們有分別,他自己以為沒有分別。這個一層一層的剖析,這個大家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可以自己看。這些都是分別,所以它這裡教我們觀這個真如實觀,就是都不能分別,這樣才能超越。修真如實觀修成就了,就得到相似空三昧。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一百八十八頁,從第七行,科判,「(子)三明觀成」,接著看經文,「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輾轉能入心寂三昧。」我們看註解,「既登觀行一品,即能圓伏五住煩惱,故心心數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十方諸佛菩薩真善知識,同皆守護,令得長養,乃至能入心寂三昧,由觀心性無生無滅而入三昧,故名心寂,心寂則色亦寂矣。初正示觀門竟。」再提升就能入心寂三昧,一層一層的提升。

  好,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癸)二觀成勝進又二,初證入,二離過。(子)今初」。我們看經文,「得是三昧已,即複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住堅信位,所謂於奢摩他、毘婆舍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能決定向。」我們看註解,「心寂色寂,是五品之終,一行三昧,是十信之始,觀行位極,相似解發,故云即複能入也。言一行者,圓信圓解,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所謂繫緣法界,一念法界,法界無外,更無餘行,以即空故,名圓聖行,以即假故,名圓梵行及嬰病行,以即中故,名圓天行,又事即理故,一心圓具聖梵天行,體即用故,一心圓興嬰兒病行。又入一行三昧,即前所明信奢摩他觀心,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即前所明信毘婆舍那觀心。由此一心圓頓止觀,住六根淨堅信位中,此但名為決定信解,決定能向一乘大菩提心,登圓住也。圓住以上,乃名真實奢摩他毘婆舍那道故。」蕅益祖師引用天台這些圓信圓解來解釋這段經文,這些圓聖行、圓興嬰兒病行,這都是《華嚴經》華嚴宗裡面菩薩的修行行門。修這兩種觀道可以證入圓教初住位菩薩,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這兩種觀道。唯心識觀就是根器比較鈍的。

  下面離過,我們也念一念,「(子)二離過」,「隨所修學世間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修這兩種觀道可以說不會墮在世間的禪定,也不會墮在二乘聲聞、緣覺這個小乘,直接入大乘,入一乘。可見得圓教堅信位直修頓觀,大家看蕅益祖師這個註解,「一者直修頓觀,中中流入」,直接修圓頓的觀法。「二者或修漸及不定兩觀,雙照二邊,雖照二邊,恆契中道,故學世間禪三昧時,不同凡夫之著有,修出世間菩提分時,不同二乘之樂空也。二觀成勝進竟。」

  我們再看下面,「(癸)三覺觀功能」,「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看註解,「明此真如實觀,乃是能向奢摩他毘婆舍那二觀心之最妙巧便,依此得成一心三智,故是眾智所依,從此發生五行萬行,故是行之根本也。二別釋二觀竟。」有圓解這個理論方法,雖然修世間禪定,或者二乘禪定,他不會去執著在世間禪定,不會變成外道,也不會變成二乘,所以他直接入一乘,這是最方便、最巧妙。這個兩種觀道我們大家看了大概有個概念。

  下面經文也簡單的我們來念一下,念一遍,「(辛)三料簡」,「復次,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這一段經文註解大家自己可以看,自己可以找時間來看。我們這個經文簡單消文釋義。料簡就是簡別。修以上信解有兩種人,哪兩種?一種是利根的,一種是鈍根的。利根他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這樣的人就是利根。利根的人他知道這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所作的,虛誑不實,不是真實的,如夢如幻,就像《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對於這個境界他決定沒有疑慮,知道這一切是虛妄不實,他的陰蓋就輕微,散亂心就少,因為他不會往外去攀緣、去執著。陰蓋就是指煩惱,煩惱都輕了,散亂的心也少了。如果是這樣的,如是等人,就這樣的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他學真如實觀,他有條件可以學真如實觀。這是利根的。

  我們是不是利根的?就是這段經文我們自己可以對照一下,我們是不是知道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決定無有疑慮,就沒有懷疑,他真正明白了。這個我們自己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對照。這個不是說我們會說就是利根,不是這樣的。這個說是一回事,你真正能夠深入的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又是一回事情。用什麼來對照?就是陰蓋是不是輕了?陰蓋就是我們的煩惱,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是不是很輕微?這個心,散亂心,是不是很少?陰蓋輕微,散亂心少,你自己會感覺得很清楚。這也實在講你有這個境界,你比誰都清楚,也不要去問人。因為你問的人他陰蓋就很重,散亂心很多,你問他,那怎麼會準?他都比你更嚴重,那你去問他,他怎麼知道你的情況?像《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裡面,我們懺悔改過,求佛力加持,會有一個現象,起碼你這個心得輕安。

  《占察經》實在講要從頭完整的講到,前面就是教懺除業障,後面才是教你修觀道的。你業障沒有排除,你這觀怎麼修也修不成。這個註解我只有講過一遍,大概十年前在馬來西亞古晉報恩念佛堂,那個時候我們辦了一個佛學講座七天的,我七天一天講六個小時,四十二個小時把這一部講完,講得是比較快。當時日本有一個同修去參加,同修沒有幾個,但是他們的確也大概聽了一遍,就是完整的。這個要講,實在講時間四十二個小時是太短,可能最少要兩百個小時以上,兩百個小時比較能夠詳細大家來學習。

  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鈍根就是不知道外面的境界悉唯是心,也不知道是虛誑不實。我們現在聽了這個經,似乎我們也知道了,我們也會給人家講假的!那是不是知道?未必真知道,這是聽說,但是未必自己真正知道。那用什麼來對照是不是真正知道?如果你還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那你是不知道,不知道外面是假的。你知道是假的你怎麼會有這種染著?染就是受到污染,著是執著,情是情執非常深厚。蓋障數起,煩惱業障常常起來,心難調伏。這大概不要修觀,我們念佛的時候坐下來你就知道了,真的心難調伏。這樣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這個註解把它念一念,「雖依一實境界以修信解,並屬圓教名字位人,而此圓人,仍有利鈍。若久熏圓解,知境唯心,五濁習輕者,則陰蓋輕微,散亂亦少,所以即可體達識心本寂,了知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名為學習真如實觀也。若初獲圓聞,染情尚厚,五濁習重者,則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所以必須照於起心變造十界,知其無不即空假中,名為先學唯心識觀也。然鈍根之人,不可即修真如實觀,而利根之人,不妨亦修唯心識觀,但以理攝事,則名真如實觀,從事入理,則名唯心識觀耳。設欲捨事觀理,則既非唯心識觀,又非真如實觀,所以大乘止觀,深誡初心之人,不可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但可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三番也。准此,則名字位中,止可先習唯心識觀,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觀行初品,便可隨意修此二觀,若起九界心時,則觀唯識,若不起九界心時,則觀真如,觀唯識,則色寂而心亦寂,觀真如,則心寂而色亦寂也。初正明二觀竟。」祖師給我們講鈍根、利根,真如實觀、唯心識觀,可以有彈性的來修學。但是修唯心識觀以事攝理,從事入理,也不能跳開這個事,直接去觀第三性。這是大乘止觀,深誡初心之人,初心就是初學的人,你不可以這樣修,這個大家有時間多去看看。

  下面一段我們念一下就好,因為我們不是講這個經,也不能講《大悲心陀羅尼經》變成講《占察經》去了,所以念到這一段,大家知道修觀的一個情況,因為這跟空觀心相關的。「庚二」,看這個科判,「(庚)二曲為障緣三,初現離障緣,二求生淨土,三結歎方便。(辛)初中三,初明障緣,二示方便,三明得離。(壬)今初」。經文把它念完,因為我們剛好印到這一頁。「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經文我們就念到這一段。這就是修上面講的兩種觀道,但是善根很薄,修不進去,未能進去,諸惡煩惱還是伏不住,控制不住。煩惱控制不住,這個心總是常常有疑惑,怕將來死了墮三惡道,或者生到八難處;或者將來死了之後,不能常常遇到佛菩薩,也就不能再繼續修行,也不能供養,也不能聽受正法;又想到菩提行難可成就,好難!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這個現象在我們末法時期也是非常的普遍。

  後面有講到修淨土,所以修淨土也是我們末法時期唯一可以選擇的一個法門,所以這個經後面附帶的講到修淨土。有這種現象我們怎麼來修,來排除這些障礙,這些參考資料我覺得也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將來有時間,大家如果有興趣,蕅益祖師這個註解也非常好,但是我覺得時間要夠,因為我們時間都是很短暫性的。最好一個密集性的,大家來學習分享,這樣會比較有效果。這些經有一些,或者是一些局部性的一個段落,我們真能深入,也是不用那麼多。像《金剛經》講的,一首偈你會了,那成佛就有餘了,這也是真的。我們念佛人一句佛號你念熟了,什麼法門也都有了。關鍵現在我們念佛要得力有一個障礙,就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剛才我們念的這個經文,染著情厚,你污染,污染就放不下。放不下我們就捨不得這世間,對這世間必定有貪戀、有留戀,你捨不得離開,有情執在,放不下,放不下你往生淨土也是有障礙。我們現在念佛人這麼多,幾個人真放下?實在想一想,我們先不要去想別人,想自己,先想自己我放下了沒有?

  所以《無量壽經》夏老這個會集本的確非常好,因為這個經它事理因果都講得非常詳細。所以讀這個經,我個人讀這個經,每讀一遍都有一遍的感受。但是沒有讀又會忘記,每讀一遍都有深刻的一個體會,對我們看破放下的確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特別現在淨老講《大經解》,也是對我們看破放下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們有很多同修聽了之後還是不能放下,這就有必要再做一點補充。還是放不下,放不下我們還是要找一個根源去下手,我們為什麼放不下?總是我們會執著現實生活、現實環境。所以,我們先看別人,然後回頭看自己,看一看我們跟別人也差不多。所以我常常問同修,現在事業正在做,做得如火如荼,我說現在叫你往生極樂世界?不行,現在事業正在做怎麼往生?我這就死了,怎麼能去,這事情還沒有完成?那就放不下。

  所以今天我們社團的同修,秀鳳、秀蘭她母親往生告別式在上品蓮,忽然看到牆壁有六行偈,「少忙理化數學,拼來獎狀一疊;壯忙理想事業,拼來病歷一疊;臨終奄奄一息,不念彌陀其誰?」最後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寫的一看,也講得不錯!少忙理化數學,理就是理科,化學、數學、物理,少忙理化數學,拼來獎狀一疊,因為考試的成績好就有獎狀。壯年的時候,少年的時候是讀書,壯年的時候忙於理想事業,拼來是病歷一疊,拼得一身都是病。最後就臨終就奄奄一息,那你不念佛那怎麼辦?這吊在那邊,我們學佛的人看了就深有體會,深有感觸。但是有幾個人從這當中去覺悟過來?雖然知道,但是總是還是放不下,總是放不下現實的世界,所以念佛還是不能往生。因為放不下,放不下你這個信願就生不起來,總是會貪戀這個世間,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那你放不下,怎麼去極樂世界?當然是去不了,還是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

  所以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其實你要生起真信切願,就是要看破放下。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註解,「信願是慧行」,你真信不懷疑,發願放下這個身心世界,一心求願往生極樂世界,那你這個人是有智慧,慧行。念佛是行行,是行門當中的行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就可以了。你有真信發願,念這句佛號就夠了,也不需要再其他的,信願行具足,一句佛號就可以往生淨土。這個信願不具足,光念佛這就不行,信願不具足就是沒看破、沒放下,還不願意去,這就有必要慧行來幫助,慧行就是這裡講的空觀心是,像《金剛經》,這裡講的《占察經》。

  我自己也是搞了很多年都看不破、放不下。所以想到經典上講的般若,再看看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講得不無道理,真能老實念佛必定放下萬緣,他才能老實。如果這個世間萬緣放不下,說他老實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對這個世間放不下,這個空觀心就有必要來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是有需要。如果你真放下那不需要,提起一句佛號就好了,不需要那麼麻煩。另外也是印光大師一生提倡的《了凡四訓》,如果這部書能深入,也幫助我們看破放下。而且這部書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講更切實際,因為大部分世間人,這個不學佛的人我們不提,就是學佛的人,他也是會關心他現前的企業,關心他的事業、關心他的家庭,你說他不關心不可能。《了凡四訓》就是教我們怎麼改造命運,改善你的家庭,讓你的家庭更幸福,讓你的事業更圓滿。

  我們現在一般人能求到的這種,現前的功德利益得到了,那往後提升,修行證果往生作佛,他就有信心,在這基礎上提升就很踏實。所以《了凡四訓》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印光祖師一生提倡三本書,第一本就是《了凡四訓》,第二本是《太上感應篇》,第三本就是《安士全書》,這三本書是講因果教育,也是普世的教育,救世的教育。我們學這個也是有空觀心來幫助,我們學戒律、學因果,包括學《弟子規》倫理道德,都有幫助。因為這些都是事,有事就有理,這個理幫助事,事幫助理。

  所以這裡觀音菩薩講大悲心陀羅尼第五種心是「空觀心是」。我們要知道什麼叫空觀心?最具體講的就是《金剛經》。《金剛經》這部《講義》,你如果有一首偈你真通,這個空觀心就現前。《金剛經》也有這個好處,江味農老居士講,任何一句你通了那貫通全經了。我是建議我們沒有看破放下,我們這個空觀心要學,《金剛經講義》是我們很好的一個補助教材。我們接著看下面第六種心:

  【恭敬心是。】

  這是大悲心陀羅尼形貌相狀的第六種心,就『恭敬心是』。「恭敬」是性德,不管這個世出世法,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恭敬心。特別是學習聖賢之道,學習佛菩薩之道,能不能有所成就,恭敬心是一個關鍵。所以印光祖師給我們開示,說要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人家問他有沒有什麼祕訣?他老人家講有,至誠恭敬。他說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是得十分利益,毫無恭敬心那就一點利益也得不到。所以學佛能不能得利益,關鍵在恭敬心有幾分。所以印祖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看恭敬心有幾分,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就得不到利益。對老師師長的恭敬也是一樣,你對師長的恭敬,一分得一分利益,十分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一分利益也得不到。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講,老師跟學生,標準也沒有絕對一定的,就看師生彼此之間的緣分,有緣的,這個學生對老師他有恭敬心,這老師的道德學問差一點,那學生也會有很高的成就。這也就是我們俗話常講的,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就是什麼?老師他的道德學問並不怎麼樣,一般,但是學生對老師有十分的恭敬心,他的成就超過老師。所以印光祖師講,學佛也是一樣的,就是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我們持誦大悲咒,特別要學恭敬心,你看以前苑裡,現在在銅鑼,現在又有一個地方三義,那個無名比丘尼聽說她是持大悲咒的,她那個水都是幫人家治病的。我是三十幾年前,李芬芬居士約我去苑裡,那個時候在苑裡火車站旁邊,去取那個水回來喝,說可以治疑難雜症。那我就去了。去了之後,那時候我還是在家居士,去買個桶然後去裝水,吃一碗麵就回來。坐火車,那個時候只有坐火車。她都不太講話,都用手比的,我們如果跟她講我師父是某某人,她說你師父是這一隻,她是這一隻,就最小的。那人就很謙卑,就下面講:

  【卑下心是。】

  就很謙卑,很恭敬、很謙卑,我們要持大悲咒要持得有效,你這十種心要學,恭敬心、卑下心,人要謙卑,不要傲慢。如果傲慢,那自己就會產生障礙。所以恭敬心,接下來就是『卑下心』,有「卑下心」他必定有恭敬心,有恭敬心必定是卑下心。不可能說我對人很恭敬,但是都沒有卑下心,那不可能,這是相關的。這個不但佛法,儒家也是講「傲不可長」,儒沒有講斷煩惱,斷貪瞋痴慢,傲慢這個煩惱,但是它也要求不可以增長,要控制。所以儒家用禮、用謙讓這樣來修學,對人,對一切人,總要謙讓,謙卑之心。《了凡四訓》你看「謙德之效」,最後一篇,考生要去考能不能考中,看他有沒有謙卑之心,如果這個人沒有謙卑之心,考不上。傲慢瞧不起人,那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前途,在世間的事業、學業都不能成就,何況出世間的道業、淨業?我們再看下面這個心:

  【無雜亂心是。】

  『無雜亂心』,就是我們《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沒有『雜亂心』。這個心不夾雜,心定不亂,所以「無雜亂」就是禪定,他這個心得三昧了,禪定。大悲咒它就是沒有雜亂心,這是大悲心陀羅尼相貌。

  【無見取心是。】

  見取心都是執著,從粗到細,這個也是層次上也不一樣的,但是到了『無見取心』,是最高層次,這是第九種心。第十種是:

  【無上菩提心是。】

  『無上菩提心』就是我們一般講無上正等正覺,在經典我們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剛才學習《占察經》,入圓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心才是「無上菩提心」,他向無上菩提心提升,跟無上菩提心相應。所以持誦《大悲心陀羅尼經》,念大悲咒,跟這個心相應。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這以上舉了十種心,觀音菩薩給我們講『當知如是等心』,「等」就是舉出這十個例子、十個代表。其實要講就不止這十種,要講是很多了。這個等就是包括其他的,沒有講出來的,沒有講出來我們要從這十種心去以此類推,舉一反三。這個經文給我們交代,等就是包括其他沒有講到的,都涵蓋在十種心裡面。『即是陀羅尼相貌』,這就是陀羅尼的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勸我們應當依這個來修行。可見得我們持大悲咒是要修這十種心。這十種心我們可以先從一門深入,一個心來修,修了,一個心修成了,其他的心你也就貫通。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我們修學也就很輕鬆,而且效果又比較好。現在老和尚他提倡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現在是用這個修戒定慧的,不管你採取哪一部經,或者世間哪部聖賢的書,都可以,你只要用這個方法,原理原則去修,修到心定,得三昧,智慧開了,你就全部貫通。

  不用像現在的學校,那個書包背得一堆,就累死了。現在學生功課壓力很大,學到最後頭腦非常複雜,心不清淨,學了煩惱障、所知障不斷增長。所以現在做學生是很辛苦的,非常辛苦,因為用的方法不一樣,採用西洋的方法。在東方古老的聖賢,印度,古老的印度,佛菩薩的修學方法都教你放下,先叫你放下。放到你心定了,心清淨,智慧開,你再去看,你去看就一觸即通,都不用思考,你一接觸馬上就明瞭,那就很自在了。現在學了半天,也未必知道多少,而且還有限。而且你學這一行就不知道那一行,學那一行不知道這一行,所謂隔行如隔山。你學得完嗎?所以現在人講博士,那是一個不是真實的,他只是在一個專業、一個行業裡面,他比一般人的知識廣博,那不是真正的博士。那佛經上也講佛是博士,佛真的是博士,什麼都知道,他不用學都知道,這是叫博士是真的,一點不假。

  我們世間人學一樣知一樣,怎麼學也不會博,光一個行業你就博不了,何況那麼多?你學得完嗎?不可能。所以世間講博士是一個比較恭維的話,不是真的。那佛他講博士是一點不假,你看佛經那麼多,佛他誰教他講的?《華嚴經》、《法華經》經典講那麼多,他從自性流露出來的,他也沒學過,他也沒有老師教他,他怎麼知道?你不要看大乘經,看小乘經,光講那個人在胎獄裡面那個情況,那個科學家都沒有講得佛經清楚。三千年前沒有科技,他怎麼講得那麼清楚,他怎麼會知道?他怎麼看得到?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真是博士。我們修學這個總是要懂得一個善巧方便,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佛是教我們先放下,放下你心得定,智慧開了,你再去廣學多聞,那就不一樣了。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廣學多聞,各行各業都去參。所以佛法參學是有條件的,你要開悟才能去參;沒開悟沒資格參,還要繼續跟老師學一門深入。這個十種心要詳細講,每種心都可以講得非常非常多。我們下面這段經文把它念完:

  【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大梵天王向觀音菩薩報告,觀音菩薩講出這十種心,大梵天王講,『我等大眾』今天才開始認識這『陀羅尼相貌』,「相貌」就是說它的內容,大悲咒的內容就是這十種心,大悲咒就是從這十種心出來的。這個十種心,十是代表圓滿,實在講一展開它就是無量無邊的,我們一定要知道。濃縮起來可以講這十種,十種還可以濃縮成為一種,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要善於去體會這個道理,不能呆呆板板的看十就是十條,一就是一條。佛法講這個十它不是數字,它是表法的,《華嚴經》就是以十代表圓滿,《彌陀經》以七,密宗用十六,來表圓滿,它不是代表數字,是代表圓滿的意思。大梵天知道了這個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這是非常重要的,聽完這十種心,「從今」就是現在開始,「受」就是要接受,「持」是保持,不敢忘記,讓它失去,「忘失」就是忘記了,沒有了。這個十種心實在講不管修任何法門,念什麼經、念什麼咒、念哪一尊佛、念哪一尊菩薩,實在講這是通一切法門的,我們要這樣來體會。我們也知道了,那念佛人也是要修這十種心。這十種心,實在講一句佛號圓圓滿滿都包含在裡面,圓圓滿滿。關鍵我們要會念佛,那就一句佛號都具足了,不會念就沒有這個功德。

  今天時間很快又到了,我們先講到這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