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六集)  2015/2/26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5-0056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接著昨天這段經文,請翻開二十八頁第二行,我將這段經文再念一遍:

  【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

  我們昨天學習這段經文,『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這一段也可以說是本經很重要一個重點。昨天跟大家學習,我們引用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有關解釋菩提心的這些講義來跟大家學習。發菩提心是學佛主要的一個發心,所以《華嚴經》講,妄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名魔業,為魔所攝持。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修學關鍵在發心,在發菩提心。我們淨土法門也不例外。大家對《無量壽經》,我們淨宗同修是日常的功課,常常讀誦。《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這一品的經文,包括《無量壽經》,很多地方都講到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不管上輩、中輩、下輩都要發菩提心。可見得發菩提心是修學佛法很重要的一個發心,要發這個心。如果不發菩提心,修一切善業,我們看到世間很多慈善家,做善事的,甚至我們佛門也有很多做善事的,但是善事做很多,沒有發菩提心,這樣雖然做善事可以得人天福報,但不能出離六道生死輪迴,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樣就是魔業。所謂魔業就是你不能了脫生死。《無量壽經》後面也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你不發菩提心,總是得不到解脫,得不到究竟圓滿的大自在。

  我們今天接著再來學習江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跟經文相關的地方。因為本經我找不到註解,因此有些重要的經文我們就是找其他的經典、註解來以經解經,就像黃老居士的《大經解》,他也是引用其他經論、註解來解釋《無量壽經》。我們看《金剛經》,接昨天的經文,「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佛告這句話,凡是安上這句話,都是表示這當中所講的話非常要緊,不可以忽略讀過。諸菩薩就是指發大心的善男女,你只要發心要成就無上菩提,你發這個心,但是我們現在是凡夫,凡夫能夠發這個心就是菩薩。所以你去戒場受菩薩戒,你受了菩薩戒你就是菩薩。你可不要去受了菩薩戒,又點了香疤,人家叫你菩薩,你說我不敢當。不敢當,那你為什麼要去受菩薩戒?這個事情不能不敢當,你要直下承當。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菩薩要修因才能成佛。

  這裡講諸菩薩就是發大心的善男女,這個是指我們凡夫。如果不是指我們凡夫,聖人,佛也不用跟他們講,他已經成就了,沒必要跟他講。凡是佛在這世間講的,主要是對凡夫講的,如果目標是對聖人,阿羅漢以上的聖賢講的,對我們來講就沒有意義了。主要對我們講的。這就是講發心。發心學佛要成無上道,就是發這個大心,就是大菩薩。雖然現在你還是凡夫,但是將來一定成就大菩薩,成為菩薩摩訶薩。

  下面《講義》講,「然而根性不同,雖同發大心,有發得圓滿究竟者,則可成大菩薩。發不圓滿究竟,只可成菩薩矣。佛之說此,亦希望人人皆要發得圓滿究竟耳。」你看我們本經講,「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很簡短的經文,我們如果粗心的看過,沒有深入的去探討,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之後,怎麼去落實?所以發心,同樣發大心,有的人發得圓滿究竟,就可以成為菩薩摩訶薩;如果發得不圓滿、不究竟,只能成為一個一般的菩薩。所以菩薩有菩薩、有菩薩摩訶薩,我們現在凡夫大部分都是菩薩。因此發心就非常關鍵。佛當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發得圓滿究竟。

  「何謂圓滿究竟」,怎麼樣發心才是圓滿究竟的菩提心?「如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則菩薩也。」我們現在發心,我在佛前發願,我要成就無上道,我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念《三時繫念》,不是每一時都要懺悔嗎?懺悔後面就要發願,四弘誓願,我們常常在念的,念得都很熟悉,我們也是在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最後一句是「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只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樣的心只是一般的菩薩的發心,這就是發這個心發得不圓滿、不究竟。要怎麼發這個心才圓滿究竟?「若知發心上成下化,而又知雖上成而實無所成,雖下化而實無所化,乃是無所成而上成,無所化而下化。則性德究竟,體用圓滿,而為大菩薩矣」,這就是發得究竟圓滿了。關鍵在發心的不一樣,你是成為菩薩還是成為菩薩摩訶薩,關鍵在發心。發心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是菩薩,如果你又知道雖然上成而無所成,下化而無所化,你就是菩薩摩訶薩了。菩薩摩訶薩和菩薩的區別就在這個地方,發心不同。下面講,性德究竟,體用圓滿,而為大菩薩。

  我們現在回歸到經文,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就發無上菩提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果我們沒有《般若經》的經義來補助,實在講,一般發的也都是事相上的一般的菩薩而已,你不能提升到菩薩摩訶薩。可見得《般若經》在佛法當中,不管修哪個法門,它是一個共同科目。我們也可以講,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般若,佛在一生當中,幾乎一半的時間是講《般若經》,你看講了二十二年。他為什麼講這麼長的時間?因為這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不詳細講大家不明白。要入般若,需要前面的基礎,前面有十二年人天小乘的基礎,阿含;小乘再提升到大乘,方等,八年。二十年。二十年基礎有了,就講了《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般若經》講完才回歸到法華涅槃,後面七年的時間,回歸到圓成佛道,《法華經》。

  「世間此類事甚多,雖所學是無上大法,而成就則甚小甚小。皆由於不知如法而修,發心太小故也。」這個事情真的很多,比如說你發心來學《華嚴經》,那是一乘圓教的大法,很多人學《華嚴》,大經大論,所學的是無上大法,但是成就卻很小很小。為什麼學的是無上大法,成就這麼小?這都是由於不知如法而修,發心太小故,發的心不大。下面舉出念佛法門,他舉出一個例子,「如念佛法門,本是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乃僅僅只知自了。則最上乘之法,不但不足為大乘,竟成為小乘矣。所以只能往生下品,多劫不能花開見佛。以與佛之悲願相違,不知稱性起修故也。甚且並下品亦不夠,只能生到疑城。又須長時修行,方能離疑城而生安養。豈不上負佛恩,下負己靈。何故如此,皆由不明無上大法之所以然故。所以學佛第一要開智慧。」這舉出念佛法門,因為江老居士他也是修念佛法門的,他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的行門是修淨土的,在教理上是依般若來修學。

  念佛法門本來就是至圓至頓的無上妙法,的確是這樣。如果我們只知道自了,就是不發菩提心,不發心,只是自己想自己求解脫,這個發心就很小,就是沒有發度眾生的心,沒有發這個心。只是想到自己要求解脫,他沒想到要發心、要發願,跟阿彌陀佛一樣要廣度眾生,此地講誓度一切眾生,沒有發這個心。沒發這個心,信願念佛也是能往生,但往生的品位就不高,可能只往生中品、下品,中下品,不能上品往生。中下品花開見佛的時間就比較長,這也是因人而異,看各人的根器,有的人很快他就能花開見佛,有的人要經過很長時間。你看下下品,那是五逆十惡的,十二大劫才能花開,下品中生要六個大劫。這不是佛給他什麼限制,你心發得太小,我就讓你多待一下子慢一點開悟,佛絕對沒有任何意思。都是眾生自己發心這方面的問題,你自己心量太小,自己把花開見佛的時間拖延了。甚至生到疑城。因為發心不大,跟佛的悲願相違,不能稱性起修,所以不能往生到上品。還有生到邊地疑城的,那要多待個五百年了,才能入品,入品又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修行。所以就會辜負佛恩,下負己靈。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皆由不明無上大法之所以然故,不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無上大法,所以才會有這種情形。所以學佛第一要開智慧,學佛第一重要就要開智慧,學佛學什麼?學開智慧。

  下面給我們解釋,要怎麼樣開智慧?「開智慧者,就最初一步言,便是明理。如不明了真實義理,發心不能達乎無上。明理不是專在文字上剖解,必須修觀。云何修觀?既須多讀大乘經典,更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若不先將此心攝在一處,何能依文字起觀照。故曰戒生定,定生慧也。戒以屏除外緣。定字有淺深,初下手時,必應勉強攝心一處,令心凝靜而不馳散,乃能起觀。迨至觀慧生,則大定即在其中,不待勉強。」這段講義非常重要。我們學佛就是要開智慧,怎麼樣才能開智慧?這也是我們學佛同修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

  今天我接到一個交流網頁,在網路上的同修,昨天有聽我直播,也很難得,他真的有聽進去。他想清淨一個月,手機收起來,問我這樣好不好?這樣可以,這是可以。你自己安排時間,讓心靜下來。如果一個月最少有一天的時間,修個八關齋戒,這樣有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讓自己的身心清淨,這樣對我們修學就有幫助。最重要就是這一天你就不能看手機,不能看電腦,你一看就欲罷不能,你就放不下了。所以昨天聽經這位同修有這個感覺,我也有同感。我一月份在雲南雞足山,那邊都收不到網路,在佛塔寺,八天的時間滿清淨的,收不到。現在干擾最大的,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提醒大家,手機、電腦,過去是電話,現在是手機、電腦,那個干擾是無時不在。我們現在生長在現代的環境,也無法去避免這些東西,大家都在用這些東西。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說,有一個時間,一個階段性的,像打個佛七,像潮州揭陽謝總辦的光碟教學七天,手機收起來,七天就會產生很大的效果。當然如果你時間有能達到一個月,那是更理想,如果能夠三個月那是更理想。

  所以學佛必須要開智慧。開智慧,最初一步來講便是明理,你不明白道理,不明瞭經典的真實義理,發心不能達乎無上。這句話是真的。你看我們現在讀《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講「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如果我們沒有把江老居士註解發無上菩提心的講義大家來深入探討,真的,我們縱然發心,你發不到無上菩提心。此地講的廣大菩提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發的不會廣大,因為心量太小,達不到。所以必須要明理。因此我們為什麼要講經?經為什麼要講?就要明白義理,你才知道怎麼去修;如果你不明白義理,就不知道怎麼修。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成道之後,他也沒有帶人做法會,就是參禪打佛七,天天講經,為什麼?明理比較難,你真正明白,你修就不難。所以這個很關鍵的。

  下面跟我們講,明理不是專在文字上剖解,不是這個字怎麼講,那個字怎麼講,這個只是在文字的方面來理解,應該體會到文字以外的弦外之音,也就是我們開經偈念的「願解如來真實義」。江老居士在這裡講,不是專在文字上剖解,分別這一句怎麼講,那一句怎麼說,這是講經的的人是有必要準備一些比如說佛學的術語名詞,查字典,查念的發音,這些是有需要的。但是重點不是在這上面,這只是一個工具,最重要是透過這個工具你要明白裡面真實的義理。真實義理要怎麼樣才能明白?必須要修觀。修觀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主要修學的一個要領,就是要觀。你不懂得修觀,很難見到效果。

  下面講,云何修觀?修觀要怎麼修?當然必須讀誦大乘經典,比如說我們常常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三時繫念,我們《彌陀經》一場都要讀三遍,再加上中峰國師的開示,我們都在讀誦大乘經典。讀了還不夠,更需要屏除外緣,就是我們現在淨老和尚講的,不要看報紙,不要看新聞廣告,那些外緣都斷絕。收攝身心。若不先將此心攝在一處,何能依文字起觀照。這是收心就非常重要。我們淨宗也是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不懂得收攝身心,念佛功夫也不得力。不得力就是伏不住煩惱,控制不住煩惱。

  今天早上有一個老同修打電話給我,她先生身體十年前就不好了,家裡上下事情很多,壓力很大,經濟上是還不錯,但是她跟我講念佛都念不下去,生煩惱。因為面對家庭這些各種方方面面的事情,上有老的,中有她先生,下面有兒女媳婦,這些我們可以理解。又遇到身體不好,可能她先生十年前換腎,現在沒辦法換了,也沒辦法再開刀了,已經開過三次刀了,也六十六歲了,所以就很難再做這方面治療。所以醫生建議要洗腎,洗腎當然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就是我們修觀的時候,觀就是什麼?觀察、觀照,觀照的功夫比較高,我們初步觀察,提升到觀照。

  觀照什麼?觀照苦空無常無我,現實的人生這些,佛法講的是什麼?就是講我們現實人生的事情,遇到事情怎麼來起觀照,也就是怎麼修止觀,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就是觀,我們老和尚講這樣大家比較容易懂。看破是看破什麼?看破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現在我們看到事實真相,我們凡夫看到現前的真相是什麼?就是苦空無常無我,你現在看到的就是這個。看破之後要怎麼辦?要放下,必須要放下。放下就福慧雙修了。所以我早上跟她講,我說妳這個情況我可以理解,遇到這種逆境,我說如果妳念佛功夫得力,當然妳什麼逆境來妳都沒有問題,妳心不會受影響。但是如果妳念佛功夫還沒有伏惑,還沒有伏住煩惱,這些逆境來,不但逆境,順境來,都無法去因應,沒辦法去因應順境、逆境。順境就起貪心,逆境起瞋恨心,厭煩心,必然是這樣。

  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知道我們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不知道收攝身心。所以念佛,我們覺得我念得有功夫了。如果沒有境界上的考驗,你不知道自己功夫到底是不是真的成就了。如果你遇到順、逆境不起貪瞋痴了,煩惱沒斷,但這時候肯定是伏煩惱,這就算功夫有初步的得力了;如果遇到這個境界我們煩惱還是降伏不住,那就是功夫還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不懂得作觀,我們不懂得在這上面用功,差別就在這裡。作觀,我們凡夫不收攝身心,摒除外緣,你這個心靜不下來,就不能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就做不到這一點。故曰戒生定,定生慧也,戒以屏除外緣。像潮州揭陽謝總他那個就是戒。去參加他的班,手機要收起來,吃住都在那裡,不能跑出去,只要肯在那邊待個七天,每個人都會受用。他的效果就是收手機,不能回家,住在那裡,效果就出現了。你看社會一般大眾,平常沒有學佛的人,他這樣去靜個七天,他聽那個就真聽懂了,聽傳統文化他就聽懂了。為什麼?他沒有干擾,他就能專心聽,他就能吸收。

  所以江老居士在這裡也給我們證明,這就是戒。戒,現在揭陽謝總這種方式,就是給我們一個很具體的示範,也做出效果了,讓大家感到無比的信心。他這個方式,以前我很早就想過,我就是沒時間,應付法會太多了,沒時間。如果我統統不做法會,我時間就多了。所以我也是一直想要安排退休年齡。晚年我想也要多在講經教學方面,這樣是比較主要的。也希望培養年輕人起來,他們要做法會,有興趣的,可以有人來接班。摒除外緣,收攝身心,這就是戒。

  定字有淺深,初下手時,必應勉強攝心一處,令心凝靜而不馳散,乃能起觀,這是很需要的。我們功夫還不得力,你必須要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初下手的時候必須勉強。我們剛開始心很散亂,但是剛開始你必須勉強把心收攝在一處,不然心浮動、飄動太厲害。特別現在的年輕人,那種心浮氣躁,比起我這一代的不曉得多出幾倍了。我都已經很心浮氣躁,他們現在年輕人比我心浮氣躁的更嚴重。所以我在打佛七、做法會的時候,也是我們攝心一處的時候,就是這個時間我們就沒有其他的干擾,就放下了。你沒有訂出共修的時間,總是有什麼事情來,你必定很自然會去處理、去應付。你訂出共修的時間,起碼你這個時段你就沒有辦法去接觸那些事情,這時候才能做功夫。就連我們現在講座也是一樣,這一個半小時在台上,你只能在這上面,你不能想到現在打個電話找誰,不可能,只能面對這個。所以常常因為事情多,你在沒上台之前,想要做一些準備,有時候這個事情、那個事情,忽然又想到那個事情,又想到這個事情,你就很難專心在準備這些經教上面。除非你都不管事的,可以,有人給你護持,那個要大福報。因為我現在還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自己去處理,也沒有人能夠處理。

  因此我從以前在華藏圖書館做當家。師父他是表明三不管的,館長都要我去管。我是出家想學講經,但是又要管事,但是我還是沒有完全放棄,有機會就上台講。所以以前我們師父說,要準備講稿,講一堂經要準備兩天,我哪有兩天可以準備?我兩個小時都沒有。又不想放棄,後來我就用複講的,請人抄打,行前大概看一下。真正準備是在台上的時間在準備,這個時間就沒有事情了,人家打電話來也不會接了。所以我們就是要安排時間。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我這是比較屬於沒辦法完全很清淨的,但是也要盡量安排時間,讓自己稍微靜一靜,充實充實。如果你時間沒有安排在上面,可能有其他的事情來,你就去應付其他的事情,那一定是這樣。如果有安排了,有人請我們這時間去哪裡,我們就有理由跟他講,今天對不起要講經;如果沒有安排,那好像很難推辭,請你吃個飯,就比較沒理由給他推辭。

  所以潮州揭陽謝總這就是戒。我們現在定功還沒有深入,我們必須勉強攝心一處,這是很需要的。如果大家沒有什麼特別的時間,盡量讓心靜的時間愈長愈好,沒有很重要的。當然你需要處理的事情還是要去處理。如果心沒有靜下來,你就不能起觀照,你提不起來。所以心要凝靜一處,攝心一處。剛開始要比較勉強,這個勉強,剛開始很不自然,但是初則勉強,終至泰然,到最後你習慣了你就自然。像我剛出家那一年,在圖書館帶大家每個禮拜天念佛共修,坐在那裡就渾身不對勁,就好像趕快要衝出去,心掉舉七上八下的,妄念紛飛,這種情況。我師兄他是昏沉,他一坐下來他就打瞌睡。業障,一個昏沉、一個掉舉。我這個業障的類型是掉舉,我師兄業障的類型是昏沉,我們兩種不同類型的業障。這兩種都要去克服,你才能入境界。後來我咬緊牙根就念念念,後來這樣一念佛,心也就不會那麼浮動了,就會比較靜,雖然有妄念,但是不會像以前那麼厲害了。

  有同修跟我講,一讀經,全身不對勁,不讀沒有感覺,一讀就全身不對勁,坐都坐不住。我說這個正常,你要忍耐,你要訓練一段時間。過去汐止蓮社王居士,我講經,他都送我回圖書館。那時候我們老和尚勸大家讀《無量壽經》,他跟我講,法師,我都讀前面讀沒幾頁,我就想起來往外面跑了。我說沒關係,你讀幾頁算幾頁,真的不行就起來。你天天這樣讀。後來讀了半年的時間,他說現在可以半部不跑了。我說這樣就有進步了。以前二、三頁就不行,就坐不住,就要起來了,掉舉的妄念控制不住,後來就可以念一部。所以這是一個過程,開始會有勉強,到最後你就會很自然。這是我們現代人。如果古人,不管是儒釋道,儒家的,或是學道的、學佛的,都有打坐修定,儒家他們也是打坐,道家也是打坐,佛門就更不用講,都有修定這樣的一個功課,有這個功課。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從這樣下手,剛開始你說我就要如如不動,這個我們凡夫還做不到,應該從這裡先下手,從小定開始。

  迨至觀慧生,你這個觀慧生起來了,生了根,則大定即在其中,不待勉強,觀慧生起,你大定就在當中,那時候你就很自然了,行住坐臥,你的心都在定,就不用勉強,不用刻意。「故止觀云者,止從觀來,觀成自止。何以故?觀成則妄想悉除,便是止故。非以遏捺暗證為止也。」所以止觀,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止是從哪裡來?從觀來。觀成自止,你觀照功夫成就了,妄念自然就停止了。何以故?觀成則妄想悉除,便是止故,觀照成就了,妄想沒有了,止就在其中。所以「定慧二字,互相生起。不能呆板看成兩橛。」這個好像車的兩輪,兩個輪胎。「又曰即止之觀,即觀之止也。止觀是學佛緊要功夫,如上所說,又是止觀中要緊道理,不可不知。初發心人,何以便稱菩薩摩訶薩。以其能發大心,便有成菩薩摩訶薩之資格,故即以此稱之。一也。佛之稱之者,是令當人直下承當,不要自失勝利。此其二也。世尊平等平等,其視眾生本來同佛。然則稱發無上心者為菩薩摩訶薩,又何足異。此其三也。」這就是跟我們講,我們要直下承當,不要不敢當。止觀是我們學佛很要緊的功夫,如果不懂這些道理,原理,心真的發得不大,這裡教我們發廣大菩提心,我們發了,但是不能發廣大菩提心,發的心還是很小。

  下面這一段我再給它念一念,「一切眾生,從來不覺,今雖發無上覺心,亦不過發覺初心耳。其不覺之妄習,分毫未除,安有真心可住。若以為初發覺時便見真心,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也。故初發心人,其下手只有降伏。」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不覺,現在雖然發了無上覺心,但是不覺的妄念習氣還是分毫未除,一分一毫都沒有消除,怎麼有安心?怎麼有真心可住?初發心的人其下手只有降伏,把妄心降伏了,就是真心了,不是另外再去找一個真心,妄心降伏,當下就是真心。所以我們現在初發心,我們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發心,心發了,發了不是沒事,你要去降伏妄心,你廣大菩提心才生得起來,所以要降伏。

  「古人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須知吾人之心,雖完全不覺,而實完全為本覺之所變現。所謂真妄和合,名之曰識,是也。只要妄心分分除,真心即分分顯。迨至妄盡情空,則以其始覺合於本覺矣。」古大德跟我們講,你只要息妄就好,不用再去找一個真,因為真就是在妄的當中。我們現在說要找真心,真心在哪裡?就我們現前的妄心裡面,不是另外有個真心。所以把妄熄滅了,它就是真心,真心和妄心是同一個心,一個覺、一個不覺,就是這樣的差別。有了妄念就不覺,沒有妄念就覺了,就是真心。這個觀念一定要知道。下面跟我們講,怎麼降伏?你看我們《大悲經》講,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發廣大菩提心,什麼是廣大菩提心?要誓度一切眾生,你發誓度一切眾生就是廣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怎麼發?下面《金剛經》這段經文講得就比較詳細,把經文念一遍,「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一段經文就是度眾生。眾生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有一切眾生我都要度它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要發廣大心去度這些無量無邊眾生,度了眾生怎麼樣?實無眾生得滅度。我們凡夫總是,有,眾生很多,度不完,怎會說沒有眾生得滅度?所以般若的關鍵就在這裡,你去度無量無邊眾生,但是你不要去執著度眾生之相,那你就實無眾生可滅度者。現在我們是著相,我度了好幾個眾生,今天又度一個,明天又度一個,度一個、二個,當然你可以去算,但你不要去執著,不要去著相,就無眾生可度。度而無度,無度而度,就是實無眾生。小乘他不發心度眾生,就變成小乘聖者。大乘菩薩要發心度眾生,發心度眾生你要離相才是真正度眾生。《金剛經》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是名字的菩薩,不是真的菩薩,真的菩薩你起碼要離四相。你離四相了,這句經文你就懂了。

  我們看《講義》,「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現生相,故名眾生。此眾生之一名之本義。引申之則為數多類繁,名為眾生。今人但知引申之義,而遺其本義。」讀到《金剛經》,江老居士講一般讀《金剛經》的人看到這段經文就知道,眾生用字面上的解釋,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現起的生相,這些眾生之相,所以叫做眾生。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眾緣是什麼?各種條件聚合起來,產生這樣的現象,這叫眾生。眾生就是這個名稱的本義,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眾生如果你去引申去給它分類,那太多了,有情、無情,植物、礦物、動物,統統是眾生,統統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所謂延伸法,種類就很繁多,數量也非常多,所以叫做眾生。一般人只知道引申的意思,這就叫眾生。四大五蘊,精神物質,各種條件合起來生起這些現象。只知道引申的意思,但是遺其本義,就是遺失掉本來的意思,遺失掉了,裡面眾生的意思它有原本深的義理在裡面,大家都把它遺失掉了。

  「不知本義極妙,乃令觀照本不生,及當體即空之理也。何以言之。以眾緣之和合,名之曰生耳,性體初何嘗生,故曰本不生。本既無生,今亦無滅矣。既是緣合現生,所以緣散即滅,豈非當體即空乎。此約相言也。若約性言,性本不因此而生。雖生滅之相紛然,與體何涉。故曰當體即空也。」這一段非常重要,我把它節錄出來跟大家學習。這個本義很妙,佛就是要我們根據這個名詞的意思進一步去起觀照,不是把這個名詞的意思解釋就好了,你要從這當中去起觀照。本義什麼?觀照什麼?你一天到晚忙著度眾生,眾生度很多,都成佛了,像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普賢,度很多眾生都成佛了,諸佛也度很多眾生成佛,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因為它本來就不生,不生就不滅,哪有滅度?它本來就不生。生滅是一個假相,是一個幻相,是我們一個錯覺。

  所以佛法,特別是大乘法,八萬四千法門,顯宗、密教,都是修這個。你看密宗,觀「阿」字,阿字本不生,阿彌陀佛的阿。阿這個字這個音是所有音聲的母音,不管你這世界上哪種人類、哪種動物,發出來的聲音,最原始的那個母音,那個字,那個音就是阿。阿字生字都是實相,你懂了,那沒有一法不是實相。本不生,我們看到了,沒有,有生有滅,怎麼會本不生?它本來就不生。我們執著幻相,我們現在毛病出在執著幻相。像《圓覺經》用比喻跟我們講,眼睛有問題,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沒有,是你眼睛壞了,看到有花;眼睛好了,花就沒有了。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看到花,這時候花有沒有?還是沒有。這叫本不生,它本來就沒有,就本不生。我們看到本不生,但現在什麼都在生,怎會本不生?這叫做幻相,是你眼睛有問題。

  我們現在的問題在哪裡?我們迷了,起了幻相。一念不覺,生起無明,「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些現象這樣出來的。所以《金剛經》它很直接,叫你直接去觀本不生。本不生,說當體即空,你看到生滅的現象,它的體是空的。我們《中峰三時繫念》第一時都在講,生從緣生,法性不與緣俱生;滅從緣滅,法性不與緣俱滅,簡單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念《三時繫念》,就是這個意思。法性它不生不滅,不生就是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的,就叫不生。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叫生。生滅它是一個假相,它不是真相,真相是不生不滅。但是我們現在只看到假相,沒有看到真相,把假的當作真的,我們就迷在這上面,我們現在問題出在這裡。哪一天這一句我們真搞懂了,你就大徹大悟了,原來本不生,你就沒有什麼傷心的事情,那些都是假的。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照見這個。但是要修到照見五蘊皆空,的確也相當的難度。但是我們懂一些道理,對我們念佛伏惑就很大幫助。因為我們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我們只要伏惑就及格,我們見到阿彌陀佛就五蘊都空了,你看到佛來都空了,那省很大的力氣。自己修,功夫要很深。我們一點點功夫,跟佛相應,藉佛力,你見到佛你自然就五蘊皆空。花開見佛就悟無生,無生就是本不生,意思是一樣的。

  以眾緣和合,名之曰生。為什麼叫生?因為眾緣合起來產生的,這樣叫生,是緣生,因緣生法,萬法因緣生。緣生,從因緣生也從因緣滅,因緣一個聚散、一個生滅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在佛法講叫虛妄相,不是真相。佛叫我們不要去執著虛妄相,你要去找虛妄當中那個真的,你去找那個,不要去執著那些虛妄相,虛妄要放下。如果這些虛妄都是真的,佛叫我們放下就沒道理,真的我為什麼要放下?因為是假的。《般若經》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都是空的,你也控制不住,你也得不到,你執著它就沒有必要。所以叫我們放下就是這個道理。

  性體初何嘗生,性體本不生,故曰本不生,它本不生就是本來就存在的。本既無生,今亦無滅矣,本來就沒有生,當然也不會有滅。既是緣合現生,所以緣散即滅。因為緣合起來現出生相,緣散,相就滅了。豈非當體即空乎,當緣還沒散的時候,它就是空的。就好像你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花有沒有?沒有。雖然你看到有花,但是它當體還是空的,是你一個幻覺而已。此約相言,就這現象來講的。若約性言,性本不因此而生。雖生滅之相紛然,與體何涉。故曰當體即空也。如果就性體來講,因緣生不會隨因緣生,因緣滅隨因緣滅,法性本來常住,不生不滅的。你見到性你就大徹大悟,見性就成佛。

  成佛是什麼?就是見到你自己的本性,見到你的真性,用現在話講,就見到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不生不滅。你見到了,那你就叫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些道理不講清楚,講成佛,我們會用自己的想像,成佛到底是怎麼樣,又打妄想了。有的人想像,看到佛像,就是坐在那邊給人家供香蕉、供蘋果,坐在那邊,成佛就是坐在那邊給人家供養,想的就是很離譜了。所以這些道理我們不能不理解。這就是教我們怎麼樣度眾生,經文講誓度一切眾生,你怎麼去度,才是真正符合經義。

  下面講,「所謂降伏者,降伏何物乎。但發離相之廣大心,便足以降伏乎。曰:此義甚精,當為分析言之。」這句是很重要的。所謂降伏,降伏什麼?就降伏妄心。但發離相之廣大心。你不要著那個相,你的心就廣大了。我們現在為什麼發的心那麼小?因為你著了相,著了相,你自己畫圈圈,畫個範圍。本來是盡虛空遍法界,本來就很廣大的,被妄心自己造成界限。本來就是廣大的,因為有妄心、有執著,著相,變成很小。你把妄心去掉,就恢復原來的廣大心。但發離相之廣大心,你看此地講發廣大菩提心,什麼叫發廣大菩提心?如果從註解再加上離相之,加三個字,發離相之廣大菩提心,我們就更明白了。不然我們只看到經文,我們又找不到註解,發廣大菩提心,怎麼樣才是廣大菩提心我們也不清楚。加上《金剛經》的註解來幫助我們解釋這句經文,我們就更清楚了。你發廣大心,便足以降伏。這一句很重要,為什麼我們現在妄念很難降伏?因為我們廣大心還沒有發起來,為什麼沒有發起來?著相。你發離相之廣大菩提心,你妄心自然就降伏了,這毫不勉強的。此義甚精,當為分析言之,這個意思非常精闢,江老居士要給我們分析來講。

  下面講,「所謂降伏者,降伏妄心也。妄心者,分別心是。而分別起於執我」,就是我執。「故我見為分別之根。今故向根本上遣除,我見除則分別妄想自化矣。」什麼是妄心?就是分別心。由分別心再起執著,就是我執,分別是我見,我見是分別的根,產生我相,我相就是我執,我見產生我相。所以《金剛經》第一個要的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前半部,這是小乘阿羅漢、權教菩薩破四相。後面,大乘實教菩薩要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那個就高了,就破分別了。今故向根本上遣除,我見除則分別妄想自化矣,我見沒有了,這些自然就沒有了。

  「本科之文,著重在最後一句。前文皆為引起此句來。因欲說實無眾生得度,故先說度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欲說令入無餘涅槃,故先說眾生之類不外識色欲。然則知所以成眾生,則知所以度眾生。知無邊眾生無非識色欲幻成之虛相,則知滅其識色欲生滅之相,令入不生滅,乃實無眾生,實無眾生得度。何則,眾生但為識色欲所障耳。其本性原是不生不滅。且與我同體,何所謂眾生,何所謂得耶。如是觀照純熟,則執我之見,不覺自化。何以故。知我亦眾生故。知當體即空故。知起念則有,若無於念,一切皆無故。知本來平等故。此大乘法所以善巧,乃不降伏之降伏也。」這一段講得比較詳細,我們簡單的給它解釋。

  眾生不外是色、識、欲,這三種去組合而成的,它是沒有一個實體,它是緣生法,它會滅的。我們講度眾生,就是度這個緣生的,因緣生起的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本來是沒有的,所以你度眾生,實際上沒有眾生可度。沒有眾生可度是從性體上講的,你回歸到性體就沒有眾生,度眾生是從這現象講的,從這現象回歸到性體,這就不矛盾了。我度很多眾生,實際上沒眾生可度,沒眾生可度又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心裡毫無罣礙了,也沒有任何負擔了,我們講白一點。如果你有眾生可度,那有負擔,還有很多眾生沒度,我怎麼可以去西方?這就有執著,有個眾生可度,你就會有障礙。如果你不執著,終日度生,終日無生可度。度不度?天天在度,天天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但心裡沒有罣礙。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遠離恐怖顛倒妄想。我們現在是心有罣礙,有罣礙,我們就很恐怖,妄想就一大堆,我們現在是這樣。佛教我們要心無罣礙。要怎麼樣無罣礙?你不要去著相就無罣礙。這是我們現前大家要做的功課。其實我們念佛功夫伏惑,也就是這個在幫助我們伏惑。我們總是做很多事情都放在心裡,會執著,凡夫就是這樣。不然就想逃避現實去躲起來。你這邊不執著,去躲到那邊,又執著那邊,你跑到哪裡?因為你這個心跑到哪裡跟到哪裡,你都擺脫不掉的。關鍵,「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蕅益大師講的,關鍵是我們的心,你要找對源頭。你把你自己心態調整過來,境界對你就沒有障礙;你沒有調整過來,你走到哪裡什麼樣的境界都有障礙,關鍵障礙不在外面,是在自己心裡。所以明理就非常重要。所以你要去觀照。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發願,《金剛經》講的就是這個,你要發眾生無邊誓願度,天天做度眾生的事,但實際上沒有眾生可度,你心裡乾乾淨淨,你這樣就超越了。如果你有眾生可度,你做度眾生的事情你會得人天福報。現在佛教有很多人提倡修人間福報,人間佛教的,但脫離不了生死,不究竟。那不是佛教我們的,是教一些還沒覺悟的人,他現前只想求人天福報。佛是恆順眾生,你現在只想求人天福報,就教你求人天福報的方法。真正你覺悟了,就教你要提升,要超越。超越就要怎麼樣?不能著相。

  做好事,你不著相,你就超越了,做好事,不要常常記在心裡,我哪一天做多少好事。你說事相上做的不都跟一般人一樣嗎?關鍵在心態不一樣而已,事情還不是一樣。佛這麼做,凡夫也是這麼做,釋迦牟尼佛要吃飯,凡夫也要吃飯,佛也要吃飯,穿衣吃飯不是一樣嗎?為什麼他是佛,我們是凡夫?他會用心,我們不會用心,差別就在這裡。你會用心,你也就是佛了。你觀照眾生本來就不生不滅,當體即空,你這樣觀照純熟,你執著我見,不覺它就化沒有了。因為你叫我們回頭觀自己比較難,觀外面,看到外面的現象,看久了,我自己也是一樣,就沒有了,就不會存在人我相這樣的執著。

  下面又有更詳細的註解。「(一)妄想根深,今初發覺,道力微薄,豈能敵之。且真心妄心,原是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又何必除。以此兩種原因,所謂除妄,假名曰除耳。實無可除。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使之歸化。並非敵對而除之之謂也。今令發離相心者,正是善巧方便,大而化之耳。」真心妄心是同一個。妄想根生蒂固,現在我們剛開始發覺,但是道力還很微薄,就不能敵得住妄心。除妄是一個假名,實際上也沒有真的妄給我們除,所以降伏是善巧的一個轉移,我們也不要再認為真的有一個妄讓我們去除掉。妄就不是真的,就不要再去認為有個妄被我除掉了,又去著這個虛妄的相了。所以並不是敵對的去給它除掉,是給它轉移掉。今令發離相心,正是善巧方便,大而化之耳。

  「(二)何故發大心便能化。須知凡夫心量狹隘,所以執我,愈執則愈隘。若發廣度無邊之心,久久觀純,不知不覺,執情消泯矣。」我們凡夫心量很小,所以叫我們要發大心,化小心量為廣大的心量,久而久之,你發廣度無邊眾生的心,久久觀照純熟,不知不覺執著的情執就消除了,就沒有了。

  「(三)凡夫只知有我。若令就自身上以觀無我,必不能入。今令從對面向寬闊處觀無眾生,則心量既擴,一對照間,而我之亦為緣生,為本寂,便洞然易曉。此皆大而化之之善巧法門也。」第三個,凡夫只知道有我,一起心動念就想到我,這很自然的。如果要就我們自己身上說,這個我是沒有的,無我,必不能入,很難。明明有個我,怎麼會無我?明明我就在這裡,怎麼會無我?很難入得進去。現在教我們你去觀外面的眾生。今令從對面向寬闊處觀無眾生,我們看到森羅萬象這一切眾生,就很寬闊了。觀什麼?我們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實際上沒有眾生可以得滅度。去觀眾生那是一個假相。你觀無量無邊眾生,你心量就開闊了,你心胸就開闊了。心量既擴,一對照間,我也是跟他們是一樣,也是緣生的,也是本寂。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此皆大而化之之善巧法門。所以我們念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懂得去起觀,不然我們一直念,念到最後我們還是眾生,還是成不了佛。所以明理非常重要,我們多花一點時間來學習也是有必要的。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這個地方,後面還有幾段,我們下次再來一起學習。因為關鍵很重要,對大家修行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多花一點時間。下次我們細講的時間,我們再請大家等候我們網路上的通知。因為後天又要做法會了,明天要往南部去,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法會滿滿的,所以我們再找時間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下次再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