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國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03/3/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6-0001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諸位同修,我們今天利用這個時間來跟大家報告,我們淨宗學會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在澳洲淨宗學院所講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做一個複講,提供給我們同修大家做一個參考。這篇文章可以說補充《了凡四訓》沒有講到的地方,都是對於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們同樣把它看作寶典來受持。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更應當深深的反省、檢點,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社會,必須認真修學,才能趨吉避凶,轉災禍為吉祥。我們看這個文:
【明嘉靖時。江西俞公。諱都。】
『諱』就是避諱。
【字良臣。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
這是講俞先生他是明朝嘉靖時候的人,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一個時代。嘉靖年間,當時國家做了不少的事情,佛教裡面也有一樁大事,就是「方冊大藏經」的刊行。從前大藏經都是摺疊的冊子,這個摺疊本我們現在還有,一般寺院拜懺誦經,我們現在道場裡面,像誦《無量壽經》、《地藏經》,都還有摺疊的經本。在嘉靖之前的大藏經,它是摺疊的。用線裝把它裝訂起來,一本書四四方方的,這就叫做方冊版本。第一部方冊版本是嘉靖年間編印的,這一部藏經就稱為「嘉靖藏」。「嘉靖」是指年代,憨山大師(德清和尚)發起主其事,這是我們佛門裡面明末四大師。他發起編輯方冊的大藏經,編輯的地點在金山,大陸金山這個地方,所以藏經也叫「金山藏」。經書從摺疊本轉為線裝方冊本,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是佛門裡面的一樁大事。最近出版的「中華大藏經」第二輯,原本就是「嘉靖藏」,在台灣重新印了一次。這部藏經流傳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了。這是當時嘉靖年間,在國家跟佛教界都有這樣的盛事,因此感應道交的人也特別多。
這一段講在明朝嘉靖年間,這個時候,江西(江西是大陸江西省)有一位俞先生,他的名叫做『都』,都市的「都」,『字良臣』。古人有名有字,一般名是成年之後,父母老師才有稱他的名,一般都是稱他的字號。他的字叫良臣,善良的良,君臣的臣。『多才博學』,就是他書念得很好,很有學問。『十八歲為諸生』,「諸生」就是秀才。『每試必高等』,可見他確實有聰明過人之處。
【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餘人。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殺口過。行之有年。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聰秀。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之。八歲戲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自反無大過。慘膺天罰。】
這一段說出他壯年時候非常潦倒。年歲大了,家境也不好,靠著教書為生,當時稱為私塾,當然可以想像學生也不多。在這個時候,他與同學十餘人,跟他的同學十幾個人,結一個『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一年進學,就是同一年考上秀才的同班同學叫「同痒生」。「文昌社」,就是結一個社團,像我們現在民間社團,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實行《文昌帝君陰騭文》,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訓來修學。現在我們印的《安士全書》上半部就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周安士居士有註解,內容也相當的豐富。古代讀書人普遍重視這一篇文章,童子在七、八歲的時候,家長或是老師就教他背誦。《印光大師文鈔》裡面還交代我們,家裡有子弟到了上學的年齡,就應當教他背《陰騭文》及《感應篇》,這確實有好處。這兩篇文章都不長,《文昌帝君陰騭文》只有一千多字,《感應篇》也是如此,都是簡短的文章。
文昌社的同學力行《陰騭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遺訓。《陰騭文》裡面對於惜字紙、放生、戒淫、戒殺、戒妄語等都說得很詳細。『行之有年』,他們自從結文昌社以來,在一起修學過了很多年。但是這位俞先生『前後應試』,就是去考試,考七次,『七科』就是考七次,經過七次的考試都沒有考中,從秀才考舉人,始終沒有考上。生了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其中四個兒子夭折短命,剩下老三這個兒子,也丟了。老三是最聰明的,八歲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蹤了,不知道到哪裡去。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失縱一個。生了四個女兒,死了三個。所以俞公他一共生了九個兒女,就剩下一個女兒。他的妻子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非常的悲痛,常常哭,兩個眼睛都哭瞎了。『俞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俞先生的家境愈來愈困難。『自反無大過』,自己反省好像沒有做過什麼大的惡事,為什麼老天爺給他這樣重的懲罰?似乎上天都沒有保佑他。
【年四十外。每歲臘月終。自寫黃疏。禱於灶神。求其上達。如是數年。亦無報應。至四十七歲時。】
『年四十外』,就是四十歲以上,四十幾歲。四十歲以後,每年臘月三十,臘月三十就是我們每年農曆的除夕這一天,是民間風俗祭拜灶神的時候。這一天灶神爺要上天庭,把每一戶人家的善惡都要給玉皇上帝報告。所以從前供養灶神的對聯是希望灶神「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這是過去供灶神有這麼一副對聯。俞先生他自己每到這個時候就寫一篇疏文,疏文是用黃色紙寫的,就像我們現在超度用黃色的紙寫這個疏文一樣,每一年都寫一篇疏文,拜託灶神爺帶到天帝那裡去。這樣過了好幾年,也沒有感應,一直到了四十七歲那一年才有了感應。四十七歲這個時候,也是到了除夕這一天:
【除夕。與瞽妻一女夜坐。舉室蕭然。淒涼相弔。】
『除夕』就是臘月三十,就是我們一般中國民間的風俗,就是圍爐。圍爐這一天,跟他眼睛瞎的太太還有一個女兒坐在一起,家庭很貧窮,這種情景當然非常的淒涼,所以講『淒涼相弔』。在這個時候:
【忽聞叩門聲。公秉燭視之。見一角巾皂服之士。鬚髮半蒼。長揖就座。口稱張姓。自遠路而歸。聞君家愁嘆。特來相慰。】
四十七歲那年臘月三十的晚上,他跟他的妻女枯坐淒涼相弔的時候,忽然聽到有人敲門。過去沒有電燈,點蠟燭,蠟燭一點,開門去看看什麼人來了?看到一個人,『角巾皂服』,「角巾」是從前一般隱士用的,它不是一頂帽子,是一塊方的布,紮在頭頂上,這叫角巾。大家看過古裝戲,古時候的人頭上用一塊布把頭髮綁起來,這叫角巾,修道的人往往也是這種打扮。像我們現在到大陸上,道教的道觀,道士、道姑還有這樣的打扮。「皂服」,「皂」是黑色的袍子,像我們佛門裡面大家穿著黑色海青,「皂服」就是黑色的長袍,是這樣的一個打扮。『鬚髮半蒼』,頭髮跟鬍鬚,古人都有留鬍鬚,鬍鬚跟頭髮大概有一半白了,有一點蒼白,年紀大概是五、六十歲的樣子。看到這個人,就請他進來坐。一進來,『長揖就座』,很有禮貌向他一問訊作揖。在我們佛門合掌問訊,在社會一般的人是抱拳,雙手抱拳,也是跟問訊的動作一樣,一鞠躬,這叫作揖,就坐下來了。坐下來之後,他自我介紹自己姓張,從『遠路而歸』,去遠方剛回來,走到你家門口,聽到你家裡有愁嘆的聲音,特地來慰問。這是說明他的來意。
【公心異其人。執禮甚恭。】
俞先生見到這個陌生人,心裡也感覺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儀表談吐,又好像很不平凡,所以對他非常恭敬。在這種潦倒的時候,世態炎涼,哪裡還有朋友來慰問?尤其是臘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團圓,誰有空到你家來慰問?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來慰問,當然心裡非常感激,所以對他很恭敬。
【因言生平讀書積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繼。且以歷焚灶疏。為張誦之。】
他就把他的遭遇,種種不如意的事情,說出來了,說出來當然是滿腹牢騷。自己確實是有才學,就是平生他讀聖賢書,『積行』,他說也有積極的在行善事,為什麼到現在功名還是不能得到?而且妻子又不完全,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失蹤,太太眼睛也瞎了,三餐不濟。每年寫黃疏焚化,託灶神爺向玉皇大帝報告。這是說出他的遭遇,把遭遇說給這位張先生聽聽。
【張曰。予知君家事久矣。】
這位張先生就跟他說,我對你家裡的事情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你不必再說了。下面就是這位張先生給他講的話,說:
【君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瀆陳上帝。恐受罰不止此也。】
這一段文的意思是《了凡四訓》裡面沒有提到的,所以這篇文章可以做為《了凡四訓》的補充說明,主要說明意惡,就是我們經典上常講的貪瞋痴慢,身口意三業意的惡業。這是我們看袁了凡先生,他是遇到雲谷禪師,遇到雲谷禪師他才知道去改過自新,轉變命運。俞先生他是遇到灶神給他開示,然後改過自新,也是轉變命運。張公說俞先生他的『意惡太重』,心裡的惡業,貪瞋痴慢的念頭,太強烈了,意惡太重,這是把重點指出來。讀書積行『專務虛名』,「專務虛名」就是說他每一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燒的疏文,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詞句,自己沒有一點反省悔改的意思。這是『瀆陳上帝』,對上帝很不恭敬,恐怕上帝給你的懲罰還不只如此,還有更重大的災難在後頭,所以說『恐受罰不止此也』。
【公大驚曰。】
俞先生生平所為沒有別人知道,這個陌生人怎麼會曉得?經他這麼一說,心裡很驚訝。
【聞冥冥之中。纖善必錄。予誓行善事。恪奉規條。久矣。豈盡屬虛名乎。】
俞先生聽了張公所說,並不服氣。他說我聽說冥冥之中都有鬼神鑒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這麼多年結文昌社,與同學們立下誓願,力行善事。文昌社裡面訂的規條,就等於戒律一樣,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沒有違犯,難道這些都是虛名?
【張曰。即如君規條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與知交輩。多用書文舊冊。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藉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親見。略不戒諭一語。但遇途間字紙。拾歸付火。有何益哉。】
張公就在文昌社的規條裡面舉出幾樁事實來說明。《陰騭文》很重視惜字紙,這是重視文化,重道,文以載道的示範意義,當然他們文昌社裡也有這一條。張公就跟他講,既然有這一條,就應當依教奉行。然而你們還是將一些書冊或寫過的文章,這些都是字紙,還有舊書,用來糊窗。現代的窗戶都沒有用紙去糊了,大部分都是用玻璃的。在古代沒有玻璃,都是用紙來糊窗,還得講究花紋與美觀。年紀輕的人比較不清楚,年紀大一點的人也許都知道,過去的窗子都是用紙去糊的,像現在日本式的一些門窗還是有用紙。
過去那個時代,用字紙糊窗的確很多,在我小時候就常常看到有人拿報紙去糊在窗戶上,或者拿字紙包東西,這是大不敬。現代用字紙來糊窗這個事是沒有了,漂亮的壁紙多得是,縱然要去糊窗,也不會拿那些字紙去糊,糊了不好看,現在是沒有了。但是用字紙包東西倒還常見。我們明瞭重道尊師之意,自己應當要盡量來避免。別人要怎麼做,我們實在講也管不了,如果你去勸他,他如果不了解反而起反感,只有從我們自己本身做起,做個好榜樣。你要勸人,人家說你迷信,大家都用字紙、報紙包東西,我為什麼不能用?幾個人懂這個道理?其義甚深。
敬惜字紙的意義,要知道過去的字跟紙跟現在不一樣,從前的書籍是木刻版,把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刻在一個木板上面,然後刻一塊一塊的木板,然後拿這塊木板再去印,一張一張這樣印,所以要印成一本書非常不容易。除了木刻版刻字印書,另外就是用手抄寫,自己用毛筆去抄一本書,一天能抄幾個字?所以在古代,的的確確要得到一本書是相當不容易。而且這個成本非常的昂貴,不是富貴人家,要買一本書、一套書,那是辦不到的。所以在古代,如果不是真正好的文章,誰願意花那麼多錢,那麼多人力、財力、物力,去流通那本書?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想像得到。因此在過去那個時代,字紙就應當特別珍惜。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一天印幾千冊、幾萬冊,一天都可以印出來。現在雖然印刷術發達,對字紙還是要愛惜,不能任意蹧蹋。這個是對於文字,文字是古聖先賢他們發明的,「文以載道」,應當要尊重。
古書破了要修補,實在破得不能用了,才恭恭敬敬的把它焚化。焚化又不能隨便亂丟。那天有一位同修來問我一個問題,他說有一本經書破了,是他親戚留下來的,而且他的親戚在那本經書寫了很多字,破舊不堪,不能讀誦,問我怎麼處理?我就根據印光大師在《文鈔》講的,大師他是教我們要把不能用的佛經、佛像,用一個乾淨的爐子來給它焚化,焚化以後,灰不能亂丟,要用一個乾淨的布袋,把這個灰裝起來,然後洗一塊乾淨的石頭,放在帶子裡面,連這個灰放在袋子裡面,然後把這個布袋的口綁好,拿到大海去放到海底裡面,這個灰不能亂丟。這是住在沿海,可以把它放到海底去。如果住在內地,你就要把灰拿到山上,沒有人踩的地方,挖一個比較深的坑洞埋起來,這樣處理就好。所以不能隨便丟垃圾桶。
另外,現在都市裡面要焚化、要燒這些紙,也不方便,有一個不得已求其次的做法,就是給印刷廠回收,去做再生紙。像一些報章雜誌有印佛經、佛像的很多,大家就不曉得怎麼處理,這個可以給印刷廠回收,可以用的留下來,不能用的就回收,再去做再生紙,這也是一個做法。
經書是屬於法寶之一,不能隨便亂丟,這個都有罪過的。張公就給他講,你雖然標榜愛惜字紙,你看到朋友或學生用字紙糊窗、包東西的時候,你從來沒有勸告他們一聲,也沒有一次去阻止他們,只不過是在路上看到有字紙撿起來,拿回家去燒一燒。這是做表面工作,這不就是圖務虛名嗎?
【社中每月放生。君隨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諸人不舉。君亦浮沈而已。其實慈悲之念。並未動於中也。】
這段講放生,文昌社也有舉辦放生這個活動。修善都是要從心地裡面發出來,從內心裡面真正發心去做,這才有功德。張公就跟他講,別人提倡,你就隨著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你心裡並沒有真正發慈悲心要去放生,只是看到別人做,跟著人家應付應付去做一點;別人不做,你也就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於你真心。所以跟他講,『慈悲之念並未動於中』,你心中慈悲的念頭並沒有。
【且君家蝦蟹之類。亦登於庖。彼獨非生命耶。】
而且你家裡面的魚蝦螃蟹,我們現在講海鮮這一類的,你也天天在吃,難道那些都不是生命嗎?這是說明他的放生也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愛惜這些生命、這些動物,做表面的。
【若口過一節。】
這是指口業,就是指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都犯了。
【君語言敏妙。談者常傾倒於君。】
俞先生為人能言善道,很會講話,很有口才,自己又有才學,讀書人他的知識都很豐富,很會講話,會講一些風涼話諷刺人,而且他用的詞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聽到他講話的時候都被他折服了。他有口才,沒有道理也能把它說成有理,他有強詞奪理的本事,這就造口業了。
【君彼時出口。心亦自知傷厚。】
他雖然說得很痛快,可是他自己還有一點良心,曉得這樣講有傷厚道,說話太刻薄,好勝心強,不肯輸人。還好有這麼一點良心,做為今後轉禍為福的機緣,不然灶神爺到他家跟他講,他也聽不進去。這說明他還有這麼一點善根,是後來他改造命運的一個關鍵。他自己也知道『傷厚』,有傷厚道,這是他還可以教,可以回頭。所以在四十七歲這一年,機緣成熟,灶神到他家,把他的迷夢點醒了,把他過去錯誤的給他指點出來。
【但於朋談慣熟中。】
就是在熟悉的朋友當中。
【隨風訕笑。不能禁止。】
因為他很會講話,隨便講。『訕笑』,我們現在講開玩笑,「訕」,去諷刺人,在講話當中帶有諷刺,又講得讓人家很好笑,很會講。『不能禁止』,自自然然一個習慣就是這樣講。
【舌鋒所及。觸怒鬼神。】
但是在鬼神看起來,這是造口業、綺語,這在口業裡面算是綺語,妄語、綺語、惡口、兩舌都有了。
【陰惡之註。不知凡幾。乃猶以簡厚自居。吾誰欺。欺天乎。】
這是講妄語之過。在朋友談論中,言語不讓人,不讓就是大毛病。我們讀《了凡四訓》末後一篇「謙德之效」,懂得謙虛的反面就是不能忍讓,所以說「滿招損,謙受益」。這就是自滿自大。一個人言行如此,鬼神看到了都厭惡,都討厭,人聽了當然也是很不喜歡的。所以說『陰惡之註,不知凡幾』,《地藏經》裡面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他自己還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厚道,還以『簡厚自居』,認為自己很厚道,是個好人。張先生就跟他講了,你欺騙誰?難道你能欺騙天?
【邪淫雖無實跡。君見人家美子女。必熟視之。心即搖搖不能遣。但無邪緣相湊耳。君自反身當其境。能如魯男子乎。遂謂終身無邪色。可對天地鬼神。真妄也。】
這是舉出意惡裡最重的邪淫。俞先生雖然沒有邪淫的實跡,也就是沒有做邪淫之事,但是這個意念很強,不過是無緣而已。所以叫他自己認真的反省,如果因緣湊合,你能不能像『魯男子』一樣?「魯男子」是《孔子家語》裡面的一段記載,春秋時代魯國有一個人,確確實實做到不動心,那才是真正的『終身無邪色,可對天地鬼神』。而你做不到,你仍有邪念,你自己還以為這個戒持得很好、很精嚴,認為自己都沒有錯,真是自欺欺人。
【此君之規條誓行者。尚然如此。何況其餘。】
張公說,你們文昌社訂的規條你每一條都做不到,沒有一條是落實的,都是做表面的,做給人家看的。前面講「專務虛名」,就是做表面,並不實際,所以才說他專務虛名。就像我們現在佛門也是這樣,這也都是我們自己要檢點反省,受了戒,持戒,以為自己戒律很精嚴,在外面外表一付裝模作樣的樣子,實際上一條戒也做不到,這是我們自己要明白的。所以不是說你去受了戒你就得戒了,每一條戒你都知道怎麼做,都做得很好了,只有表面,那是不切實際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學佛要務實,而且要有自知之明,知道我們是怎麼樣的一個根性,不能只圖好看,在外面外表裝模作樣,專務虛名,這是沒有用的。張公跟他講,一條一條列舉出來,你自己發願受持的,沒有一條做到,使俞先生無話可說。
【君連歲所焚之疏。悉陳於天。】
你每年所寫的疏文,灶神爺確實幫你送到天上去,呈交給玉皇大帝。他不是沒有幫你轉達,統統有幫你轉達,上帝他也有調查。
【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惡。數年無一善行可記。】
上帝有派日游使者來調查他的善惡,到底他是不是真的有做到善事?『數年』就是好幾年,沒有一件善行可以記錄,也就是說他做的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惡業倒是非常的多,善的方面一件都沒有,所以說『無一善行可記』。
鬼神之事,《了凡四訓》末後一章有「舉頭三尺有神明」,這是事實真相,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六道,神有天神、有鬼神,天神是屬於天道,四王天以上,鬼神是屬於鬼道。所以天地鬼神都是事實有的,這個並不是神話,不是寓言,的的確確是有。像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他們的時空,空間的度數,跟我們人間不一樣,他看得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就好像我們人是在三度空間,我們看,螞蟻、蟑螂是二度空間,我們看得到牠,牠看不到我們。比我們度數多的空間生物,比如說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的眾生,他看得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是同樣的道理。所以這些都是事實,一定要相信。
這裡講上帝並不是都沒有理他,天天派日游使者這一位尊神來考察,他沒有一件善事可以記錄。沒有善事,看到的是什麼?
【但於私居獨處中。見君之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讎報復念。憧憧於胸。不可紀極。此諸種種意惡。固結於中。神註已多。天罰日甚。君逃禍不暇。何由祈福哉。】
這一段開示最為要緊,我們要能真信。張公雖然說的是俞先生,讀者尤當切實反省,字字句句在忠告自己。鬼神天天在考察,找不到他有善念,只有看到他沒有善念。雖然在表面上沒有看到他有貪瞋痴的行為,但是他內心裡面貪瞋痴的念頭(意惡)特別的重,有嫉妒、褊急、傲慢心。『高己卑人』,「高己」就是傲慢,貢高我慢;「卑人」就是輕視別人,瞧不起別人,不尊重別人。『憶往期來』,就是打妄想,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妄念特別多。『恩讎報復念』,人家對不起他的一點點小事情他總放在心上,時時想要報復,這些都是惡念。這就是說明他的意惡特別重。身口意三惡業,意惡是最大,身口二業都從意惡而生。修行重在修心,心地清淨了,身口自然清淨;意要是不清淨,身口也假裝不來。我們看看俞先生過去,他只在身口上假裝,就是做表面功夫,表樣好像持戒持得很精嚴,但是內心意惡絲毫沒有改變。神明鑒察特別著重意惡,所以告訴他這些果報,確實所說的不只如此,就是他造的惡業不只這些,還有很多,這是舉出比較重大的。『君逃禍不暇』,他說你逃避災難都來不及了,你還求什麼福報,你哪裡會有福報!
【公驚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係尊神。願求救度。】
這位張先生,陌生人,對俞先生心裡隱藏的惡念知道得這麼清楚,都把它說出來了。俞先生聽了確實害怕,伏在地上流著眼淚苦苦哀求的說,你既然曉得這些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絕對不是普通人,求您來救度我。接著這段就是說明他還有一點善根,憑著這點善根神明才來度他;若沒有這點善根,也不會遇到神明,神明來了也沒有用,這點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去想一想。
【張曰。君讀書明禮。亦知慕善為樂。】
這就是他可以改過自新的一線生機。他是一個讀書人,通曉道理,也曉得羨慕善行、善言,對於善言、善行也以此為樂。他還有這麼一點善根。
【當其聞一善言時。不勝激勸。見一善事時。不勝鼓舞。】
他就是還有這一點善根,但是善根並不深,善根不是很深厚,原因就是煩惱、習氣太重。
【但旋過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恆性是以不固。】
『旋過旋忘』,雖然他一時有這個心,發心做善事,聽到善事、善言也都很激動要去做,但是一下子他就忘記了,這就是說他的信根並不深。『恆性』就是耐心,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一過去就忘了,很容易被外境所轉。
【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沈。何嘗有一事著實。】
他的毛病就發生在這裡。我們學佛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弟子,自己反省有沒有常犯這些毛病?我們聽到善言歡喜,見到人家行善事也歡喜,但是一下子就忘記了,跟俞先生犯同樣的毛病。這不只是說我們,俞先生是明朝人,跟憨山大師、蓮池大師是同一時代的人,在過去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候也是這樣,也是有這種情況,沒有例外。如果我們善根真正深厚,早就成佛作祖了!成佛作祖的人畢竟是少數。諸位再想想,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為什麼要說法四十九年?就是因為眾生這些毛病,天天講、天天勸,聽了耳熟,習慣成自然,假善也就變成真善了;裝好人,結果以後也變成真正的好人,天天勸,三天不勸,人就變樣子。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想自己幾個人建道場,大家在一起共修,剛開始成佛有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道場建成了,就爭名奪利,反目成仇,幾乎沒有例外,都是這樣。所以我們想想,過去為什麼叢林道場要分座講經,天天講經?再想想,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講經四十九年,一天都不休息?要不是天天勸,天天勸大眾念佛,就不免有意見,起衝突。所以講經明理,大家才能夠心平氣和的相處,這個團體才能維持長久。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一段,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