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營淨福寺佛一開示—共業共感共受,應覺應畏應念佛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2/4/22 台灣台南新營淨福寺 檔名:WD32-120-0001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悟道來到台南新營淨福寺與大家共修念佛一天。我們念佛,在三重淨宗別院,平常每個月有一次的佛七,三時繫念。這個月,因為在新北疫情是最嚴重,所以就暫停了。同修發心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來淨福寺共修念佛一天,這個月提前到今天,明天、後天台南般若寺有兩天的法會。所以,淨福寺原來是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就是第四個星期天念佛共修一天,提前到今天星期五。我提前一天下來,昨天到淨福寺,今天參加共修。
我們打佛七,常常跟大家分享,《彌陀經》我們修淨宗的道場可以說常常念,包括我們做三時繫念,一場三時繫念也要念三遍的《彌陀經》,一時念一遍,《彌陀經》大家都念得很熟悉了,打佛七就是根據《佛說阿彌陀經》來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彌陀經》這段經文,我們大家也都很熟悉了,所以打佛七就是根據這段經文來的。
這個「七」,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彌陀經》那個七,它不是數字,它是代表圓滿。這個七前面,一到六才是數字,若一日,一天;若二日,兩天,一到六,那個是數字。七就不是數字了,是代表圓滿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念一天你就達到一心不亂,這個佛七你就圓滿了,不一定你要念到第七天這個七才算圓滿。你念一天,一心不亂,七圓滿;念兩天,一心不亂,七也圓滿。如果念了七天還沒有達到一心,那再繼續打七,一直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七才算圓滿。所以這個七是代表圓滿的意思,也就是我們達到一心不亂。所以雖然是一天,如果真正如理如法的念,在古人,的確也有念一天得一心的。念三天的,我們看宋朝瑩珂法師,他不吃不睡,念了三天就把佛念來了。我們現在打這個佛七是屬於方便七,方便七,如果我們真正如理如法來打佛七,這個功夫也會提升。如理如法也就是放下萬緣,這些是是非非,是非人我,拉拉雜雜,這些雜念、妄念統統放下,這樣來念佛,功夫就容易得力。所以在佛七道場,主七師常常有一句話提醒大眾,就是「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
打七,念一天也好、念兩天也好,或者念三天、或者念七天,念佛就是專念這句阿彌陀佛。所以真正佛七是沒有講經的,念佛就是這句佛號,也不要去想到哪一部經,或者經典裡面哪一句經文,這個也放下。就是念佛,就是只有念佛,專心念佛,這是打七很重要一個原則。打七,真正能夠放得下,的確念七天是可以達到一心。不但念七天,有的甚至念一天,根性比較利的,一天他就得一心了,有的兩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是最多的。關鍵是在放下放不下?所以真正佛七就是一句佛號。一般佛七道場,第一支香必定唱個讚、誦一部《彌陀經》,然後再讚佛偈,再念佛,這是我們打方便七。因為大家不是住在道場,都是回家,當天來回;當天來回,要來道場念佛,總是要坐車、趕車等等的,所以大家到了道場來,有的時候趕時間,趕車匆匆忙忙的,心浮氣躁,心還定不下來,所以來道場,我們現在大家先唱個蓮池讚,然後再誦個《彌陀經》,大概半個小時之後,我們的心就沉澱下來了,開始念佛。
如果真正打佛七,就是一句佛號,連經也不念了,就一句佛號。你看《彌陀經》講「執持名號」,我們是根據《彌陀經》來打這個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沒有加其他的。所以在打七當中他是很專的,就是念佛,一般寺院早晚課他也不參加了。在大陸上,有的道場規模比較大的,它有大雄寶殿,另外還有一個念佛堂,這個我們都去參觀過。古時候,念佛堂就是專門念佛,早晚課一般都是在大殿,它道場執事人多,所以分開的,負責念佛堂的就專門帶念佛,負責大殿的帶大家做早晚課、五堂功課。所以念佛,真正佛七就是一句佛號,放下萬緣,一句佛號提起來,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一直念下去。
我們現在打佛七,有個開示。這個佛七開示,今天晚上我們還是跟大家來分享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在五十年前,就是民國六十一年,今年是民國一百一十一年,民國六十一年剛好是五十年了,半個世紀了,半個世紀之前他講的。那個時候,台中的蓮友都到靈山寺去打佛七,也請雪廬老人去跟大家講開示。雪廬老人講,「佛七開示,在使覺悟,必自覺悟而後可望有成。故今第一應覺,覺何耶?覺乎今日之時局也」。那年第二次的佛七開示,雪廬老人講,佛七開示的目的在哪裡?「在使覺悟」,就是在於使大家能夠覺悟。為什麼講開示?這個也就很清楚了,因為大家雖然念佛,但是還是不覺悟。什麼叫覺悟、什麼叫不覺悟?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常講,你真正看破放下,那是覺悟了;還看不破放不下,是非人我一大堆,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對這個世間留戀放不下,這是還沒有覺悟,這個我們自己要明白。「必自覺悟而後可望有成」,必定自己覺悟了,才可以指望有成就,我們這一生念佛有把握往生西方。我們修淨土,往生西方就是成就,如果念佛不能往生西方,就沒有成就。「故今第一應覺,覺何耶?」故,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現在我們應該要覺悟。「應覺」就是應該要覺悟。「覺何耶?」覺悟什麼?什麼是覺、什麼是不覺?這個雪廬老人也具體的說出來了。如果沒有具體舉出一個現實生活上的例子,那我們也很籠統,到底自己要覺悟什麼?自己有沒有覺悟?實在講,也不知道。「覺乎今日之時局也」,就是你要覺悟今天這個時代,這個國際的局勢。他講這個話是五十年前,五十年前雪廬老人就勸大家要覺悟,這個時局不對了。到我們五十年後今天,大家看看整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跟五十年前比一比,到底是怎麼樣,我們就很清楚了。年紀大的人,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看五十年前跟五十年後,很明顯的對比。
下面講,「吾人今日處於何局耶?曰:如魚然」。「吾人」就是我們大家,現在,今日我們處在什麼樣的一個局勢?這是五十年前的局勢,「曰:如魚然」,就是說好像那條魚一樣,「然」就是一樣。「或聞而曰:吾知之矣」,大家聽到「如魚然」,知道了什麼叫如魚然。「魚者,即黃昏偈所謂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之魚也。」這首偈,我們打佛七,最後一支香,維那師都會帶大家念這首偈;在我們佛門朝暮課誦本,晚課,到最後維那師也必定帶大家念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是日已過,就是今天一天過去了,我們生命又減少一天,我們靠近墳墓又接近一天了;就好像魚缸的魚,水一天舀一點起來,一天減少一點,那水一直減少,到最後魚缸的水沒有了,魚就活不了,魚就死了。我們現在就如同那個魚缸的魚一樣,每一天水減少一點、減少一點,我們過了一天,那不是生命又減少一天嗎?天天往墳墓靠近。聽到這麼講,就想到黃昏偈,佛門晚課維那師帶大家念警眾偈,「如少水魚」。這個「如少水魚」,是指平常,太平盛世,所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樣太平的盛世。太平盛世,我們是不是也是過一天,生命就減少一天?一樣。所以這個黃昏偈不是指亂世,指太平盛世也是這樣。
所以下面講,「然今所指非但此耳」。雪廬老人講,但是現在所指的不但是普賢警眾偈這個情況。普賢警眾偈這個情況,是指平常,太平盛世,沒有天災人禍的時候。如少水魚,是那條魚在水缸,把水一天舀一點,舀到最後沒有水,魚就死了;如少水魚說的是水缸,就比喻我們在太平盛世,過一天生命就減少一天,減到最後人不就死了嗎?就跟那條魚沒水就死了一樣。雪廬老人講的不但是指那個,現在這個魚,不是在水缸,在鍋子裡面。大家想想,這個魚在水缸,跟放在鍋子裡面,「下備柴」,下面有柴火,在廚房鍋子裡面,下面已經準備好柴火,準備柴火幹什麼?要燒。「雖有鍋中水,暫可游來游去,逍遙自在,然危險至極,待柴一著火,則魚將如何?各位思之!」這段話雖然是五十年前講的,我們今天處在這個局勢,更是如此。這個魚,不是在水缸的魚,現在這條魚是放在鍋子裡面,鍋子裡面雖然有水,可以在鍋子裡面游來游去,好像還滿逍遙自在的,但是非常危險,「危險至極」,下面柴火一點著,火燒起來,那個水就燒滾了,魚將如何?那條魚不是被煮熟了嗎?「各位思之」,那就是提醒我們,我們現在就像魚放在鍋子裡面,只是那個柴火還沒有燒上來,但是下面柴都備好了,準備好隨時可以點了。那我們想想,我們是鍋子裡面這條魚,危險不危險?隨時命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柴火一著火,魚將如何?會怎麼樣?大家想一想也知道了,那個後果如何。
下面講,「吾人今所處環境,正是如此」。雪廬老人講,吾人,我們現在處的環境,就跟鍋子當中的魚是一樣的情況。「被惡魔困於所造油鍋中,旦夕且著火!此即所謂原子彈時代也。」你看五十年前雪廬老人就給我們提醒了,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人類處境,處在什麼環境?就像廚房鍋子裡面的魚,隨時火一點,就被煮爛了、煮熟了,這個比喻我們現在的地球人類,被惡魔困於所造油鍋中。被困在這個油鍋當中,「旦夕且著火」,就是可能一天都過不了,隨時火會點起來。這個比喻什麼?「此即所謂原子彈時代也」,五十年前雪廬老人講的原子彈。昨天也跟大家分享,日本長崎跟廣島被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一顆下去就死幾十萬人,而且那個被原子彈炸的地方,七年寸草不生。現在的核子彈,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威力不曉得大多少倍了!現在的核子武器,核武大國,俄羅斯它的核彈頭是最多的,根據新聞報導,我看好像六千多顆,美國有五千多顆,大陸有四百多顆,其他的,法國也有一、二百顆。有很多核武國家,美國跟俄國是核武大國,不要說五千顆、六千顆,現在就是大陸四百多顆,雖然數量少很多,十分之一還不到,但是四百多顆的彈頭,也就足夠毀滅地球了。所以過去有人講,美國的核彈頭如果統統拿出來用,可以毀滅地球兩百次。
下面雪廬老人講,「原子彈雖美、俄互攻」。那個時候,五十年前,美國跟俄國(那個時候還是蘇俄,還沒有解體),那個是冷戰時代,冷戰時代就對峙,對峙,核子武器打下去,那是同歸於盡,這個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美、俄互攻,可能互相攻擊。這是雪廬老人那個時候,五十年前看到這個國際局勢,美俄冷戰時代,就提出警告了。「然台灣未敢保險不共受」,講到台灣了。我們現在住在台灣,大家都很關心。說雖然是美國跟蘇俄在打,但是我們台灣也不敢保險不會受到波及,不會受到核武的災殃。所以,然台灣未敢保險不共受,也不敢保險說你不會受到這個共業。「縱不直受」,縱然你不被現在講核子彈,這個更厲害的直接攻擊,「而原子塵之染身腐死則為必然也」,那個輻射塵一出來,隨著空氣飄,隨著海污染,你只要被那個空氣污染到,人也活不了。水也不能喝,空氣也不能呼吸,那還能活嗎?雖然不直接被攻擊,但是這種輻射也非常厲害,隨風飄,飄到哪裡,那邊就受污染了。這個是我們現前的一個情況。我們現在看到俄烏戰爭,美國支持烏克蘭,大家想一想,如果俄羅斯跟美國打核武,那他會不會攻擊我們?這個五十年前雪廬老人都講出來了,現在我們看這個情況,那更具體了。如果他國家被受到攻擊,他第一還擊就是核武,其他國家也再攻擊他核武,那不就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武大戰不就發生了嗎?核武大戰沒有輸贏的,同歸於盡,大家一起去死。所以,「此時此地,為吾人所當覺悟者也」。我們現在,此時此地,看到戰爭,不要說離我們那麼遠,我們也必定受到影響。
「第二應畏,前事尚不足畏,所畏者,業未消而受不斷也。試問:此世界為五濁惡世,汝何以來此耶?又何以此時來耶?皆己業力使然,共業共感共受故也。夫如是,則不必怨天尤人矣!」這段就是「應畏」,我們要畏懼,前面講世界大戰,核武大戰,我們聽起來已經很恐怖了,雪廬老人講,前面還不足畏,我們現在所最要畏懼的,就是我們的業沒消,我們受果報就不斷。我們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在這個時候出生在這個世界?我們生在這個五濁惡世?為什麼來這裡?為什麼這個時間來?都是我們自己過去生造的業使然,所以這個是共業共感共受。我們地球人類大家的共業,這個時間生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是有共業。所以這個也就不必怨天尤人,自己造的業,為什麼我們不生在太平盛世?就生在這個亂世?
下面講,「好功夫者,自有辦法,即或共受而不免於死,然死後之去處固異於功夫差者,蓋彼死時,正往生時也」。雪廬老人講,我們不怨天尤人,自己造的業,自己要去承受,但是這個共業當中有別業,你有好工夫者,自有辦法。這個「好功夫」就是念佛功夫比較好,就有辦法了,縱然共業沒辦法去避免,「不免於死」,但是死了之後去的地方,跟功夫差的人就差別很大。為什麼?功夫比較好的,遭受這些核武大戰死了,正是他往生西方的時候,雖然遭難,但是他去西方了。一樣被炸彈炸死,但是功夫好的人去西方,功夫差的人去不了,還在六道輪迴。「吾人若得一心,則當前可得共中不共,將來往生亦穩當。然吾人今尚未能,則死後又向三途六道去矣!此為吾人所應畏者也」。這個吾人就是我們,如果得到一心,淺的一心就是功夫成片,伏煩惱,我們只要有這樣的一個功夫,「當前可得共中不共」,共業當中有不共業,共業當中有別業,將來往生西方也穩當了,就是有把握往生,縱然遭災難往生,也是蒙佛接引。「然吾人今尚未能」,然就是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功夫,死了之後又是六道輪迴,這個是我們真正可畏的。前面核子戰爭可畏,這個就更可畏了,六道輪迴沒完沒了,生生世世要受輪迴之苦,這是真正可畏之處。這是第二「應畏」,應該畏懼,所以我們要有這個警覺心。
「第三應惜,學佛念佛,爾來二十有三年矣,而同修中得把握者尚無其人。惜哉!惜哉!眼前機緣一失,難復得矣。莫謂今生不修待來生,蓋人身難得,使來生得為人,而佛法難聞,未必能聞佛法也;使再聞佛法,未必能聞淨土法門;即使復聞淨土,未必能如今之結七也。試想如吾人道場之如此講經、這般開示,年年結七者尚未能有成,況來生乎?」第三講「應惜」,惜就要珍惜,珍惜我們現前的因緣。當時,五十年前,雪廬老人他是民國三十八年跟孔上公從大陸到台灣來,到台灣二十三年,就是五十年前了,當時在台中同修有把握者還沒有,真正有把握往生的「尚無其人」,他就覺得非常可惜了。所以提醒同修,要珍惜這個因緣,不要認為今生不修持還有來生,來生能不能得人身?這個得人身的機率很少,佛在經上比喻如爪上土,機會很少,大部分墮三惡道。縱使來生再做人,而佛法難聞,你未必遇到佛法;縱然遇到佛法,也未必遇到淨土法門。縱然能聞到淨土,當時每一年都打個佛七,我們平常疫情不嚴重的時候是一個月打一次佛七,想一想,來生能不能像這一生這樣的因緣?道場有講經,像我們老和尚講經這些太豐富了;「年年結七」,我們過去是月月結七。這樣尚不能成就,那何況來生!來生有沒有這樣的因緣?不知道。所以雪廬老人勸同修,也是勸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實在講,我們現在這個因緣,比雪廬老人那個時候還要殊勝。我們淨老和尚講的經,播經機、錄音帶,現在太方便了,五十年前還沒有這些,連個錄音帶都沒有,現在網路太方便了。所以我們要珍惜。
下面講,「且夫人之成就與否,係乎其根器。世可分二種人,曰愚痴者、曰聰明者。痴者雖為之開示,亦聽不進心去,無所覺悟。何以如此耶?以彼內心三毒具足,毒發於外,故現此相也。此等人我見太重,時起煩惱,難度!然彼今世造惡較少,是其長處。聰明者今世造惡雖大,然易覺悟,苟遇善知識而調理之,可速轉變,易度!」這段是講,人能不能成就,關係他的根器。人大致分兩種人,一個愚痴的,愚痴就是業障比較重,講經說法給他開示,他聽不懂、他聽不進去,但是他的好處,造的惡業少。另外一種人是比較聰明的,聰明,造惡就比較多、比較大,但是如果遇到善知識,他回頭,他很快的就轉變過來,比較容易度。「二者皆由宿世業力使然,業力無邊,故佛當日亦有不能度者,而所謂福至心靈,能聽進去者,以有福故。」這兩種人都是宿世的業力使然。業力無邊,《地藏菩薩本願經》講,「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能障聖道」,這個是業力。所以佛當年,也有不能接受佛度化的人。所謂福至心靈,就是佛的話聽得懂、聽得進去,這個就有福報了。如果聽不進去,你給他講,他還排斥,甚至毀謗,那業障很重了。
「然佛法無邊,各有方便,蕅益祖師予愚人一法曰懺悔迴向。身、口、意所作一切,善則迴向西方,惡則當下懺悔,以此懺悔之善亦迴向西方。痴者不能分善惡,則一概懺悔、一概迴向。肯心如此,則念念在西方,其力甚大。其作法為:(一)朝暮二課後懺悔迴向。(二)日常所遇一切橫逆、侮辱、困苦立即懺悔迴向,蓋己宿業使然,故須懺悔業重也。(三)心起煩惱惡念時,當下懺悔。以業力故,有煩惱時起。切莫再加諸他人,否則後報無窮矣!蓋受橫逆等為業報,受完即了。若更起煩惱施諸他人,則輾轉相報,正是害己也。」這段就是引用蕅益大師講,愚痴造業,就是要懺悔業障。懺悔就是改過,像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時時刻刻要懺悔,懺悔就是改心。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一些橫逆、困苦的境界,不要再去怪別人,怪別人就加重自己的罪業,正是害自己。「如此三種懺悔迴向,乃吾多年來所求得之法門,獻與諸位,諸位行之,切莫視作平常。蕅祖謂懺悔迴向再加念佛,無有不成者也。」這說明懺悔迴向的重要。
「經云:至心念佛一句,可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各位二十年來,竟無一句念對!至心者,乃於念佛時,先將心打掃得乾乾淨淨、空空洞洞,即在這時,一句佛號徹上徹下,更無其他。如此至心念下去,方可達一心不亂,各位念佛當依此原則,然如何可至心耶?曰:罪從心起將心懺。罪業在故,心起煩惱,心起煩惱時即造罪業也,乃當下懺悔之,使消失。心若滅時罪亦空,以罪業在故不能至心,罪業沒矣,自然至心。故曰罪滅心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如此念佛能達至心,能滅重罪,則原子彈下來,亦奈何不了!」這個是講,罪是從心起來的,當下我們心一轉,罪就沒有了。如果你跟著煩惱一直發作,那就是造罪業,所以要懺悔。為什麼我們念佛不能至心的念?因為有業障,業障給我們障礙住。業障排除了,我們心本來就至心,念一句佛號就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常常念佛,其實念佛就是懺除業障,多念就是懺除業障。
下面有一首偈,我們把它念一念。「偈曰:心一分明斷惑時。往生證果尚何疑。雖然常說惑難斷。懺悔玄門惜不知」,這個是講到懺悔的重要。「若能念到一心不亂,即是惑斷之時也。如此則必能往生,往生則必速證佛果,理甚分明,尚有何疑?雖謂斷惑甚難,斷一品見思惑如斷四十里瀑流。然有妙法門,即懺悔迴向,此玄門也。可惜人皆不知,念佛而配以此法門,則成就易矣!」這個是雪廬老人在這次的開示,他勸大家要懺悔念佛,懺除業障,懺悔業障。實在講,我們凡夫到成佛,主要修什麼?就修個懺悔業障,業障都懺除,就成佛了。所以我們當前的功課,懺悔。懺悔就是改過,這個是我們當前要重視的一個功課。懺悔就是要發現自己的過失,你能改過才能懺悔;如果覺得我沒錯,都是別人錯,那懺悔什麼?所以要知道自己一生的過失,才知道要懺悔;如果覺得都是我對,別人統統不對,那就沒得懺,這個罪業就消不掉。所以要知道自己滿身的過失,那我們才能夠生起懺悔之心,這個非常重要。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有三時繫念在般若寺,大家如果有時間,也可以隨喜。好,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