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新春團拜開示—不忘先師教導,繼續發揚廣大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24/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169-0001
尊敬的林老師、新加坡淨宗同修代表傅居士一行,各位同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龍年吉祥,阿彌陀佛!請放掌。
早年得利於韓館長的護持,當時沒有地方,租地方、借地方,所以早年悟道還在家的時候那是跟著跑了,所以這個非常的艱難。後來才有景美華藏圖書館這個小地方,也是我們大家同修一起湊錢,還有韓館長、我們老和尚,人家供養,大家拼拼湊湊買了一間圖書館,總算有一個講經的固定場所,不至於常常搬來搬去。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弘法的確不容易,淨老和尚也給我們開闢了一條康莊的大道。他老人家生西了,後面也就是我們要接著去繼續,去完成他老人家弘法的事業。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講,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棒接一棒,他跑到一個階段交給我們,那我們跑一個階段也要往下交接下去,使這個弘法利生的事業法輪常轉,不至於中斷,這樣眾生才能得救。
現前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亂世,天災人禍也特別多,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因此在二OO八年,先師淨老和尚在他的家鄉廬江實際禪寺,啟請當時的住持滿公老和尚,啟建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我們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是在二OO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先師淨老的家鄉安徽廬江實際禪寺啟建的,後來有一些地方也都有做百七。台灣地區是在二O一O年,先師淨老二OO九年回到高雄去治牙齒,當時遇到八八水災,也覺得台灣還是有很多災難,所以勸我們雙溪小築的這些四眾弟子,也要啟建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當時我還在山東,這個百七還沒有圓滿,那我們雙溪在二O一O年一月也就開始啟建了,那也是我們常住眾的法師、我們在家的護法居士這些大德,全體同修大家同共發心來啟建百七,到現在已經第八屆的百七繫念了。這個百七繫念,過去先師淨老在世,他是要我們做七個百七。七個百七圓滿了,這個世界災難還是不斷,所以大家討論的結果還是需要繼續做,所以再進行第八屆的百七。
過去先師淨老他老人家講,七是一個表法,它不是數字,前面的一二三四五六是數字,七是代表圓滿的意思。打佛七,你念一天得到一心不亂,那你的七就圓滿了;念兩天或三天,看哪一天得到一心,那這個圓滿了;或者念七天得到一心。如果七天還沒有得到一心,那還要再七天;再七天還沒有得一心,還要再七天。這個就不是數字,一定達到目的那才圓滿,這個七才算圓滿。我們根據先師淨老在世的開示,這個七是代表圓滿數,我們這個是護國息災,看看這個世間還有沒有災難?如果還有,當然還是要息災。我們現在看看世界,災難還是不斷,所以大家還是發心繼續做,做到我們大家都做不動為止,那個時候也圓滿了。因為走不動、唱不動了,要看看後面有沒有人?後面我看有沒有年輕人來?這個我不知道,除非是佛菩薩來示現的,那會了,那是佛菩薩示現,凡夫不可能來。佛菩薩來示現,就要救眾生的,這個是我們一定要知道。
老和尚他的教學,雖然他老人家不住世了,但是我們總不能忘記他老人家生前的教導,我們都要記在心裡不能忘記,也不要隨便去改變什麼。我們是遵照他老人家的指導來修學,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我們修的是淨土法門,我們淨宗學會依據的主修經典就是夏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是我們一個定調。因為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是夏蓮居老居士當年在大陸提出來的,《無量壽經》會集本是他老人家會集的。淨宗學會的成立,是因為早年先師淨老接受美國華府佛教會的邀請去擔任會長,有一年他們就請北京黃念祖老居士到華府去弘法,就打電話給我們淨老和尚報告這個事情,說要到北京請一個密宗的上師來佛教會弘法。佛教會它就是各宗各派都有,不像淨宗是專修的,佛教會是一個涵蓋性的,當然他請我們老和尚去,我們老和尚是專修淨宗,所以我們老和尚也是建議說,我們現在都發心念佛修淨土,就不要再修其他法門了,這個密宗的上師也就不邀請了。但是他後來突然想到,你說黃念祖上師,這個名字好像滿熟悉的,就要問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他說是。他以前曾經聽雪廬老人在台中蓮社講過,有聽到這麼一個人,他有個印象。他說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蓮居老居士的學生。他就趕快請,他是我們同門。
我們老和尚的教學,他是提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他們算是通家,就是禪、淨、密、教都通達,這個當然不容易,但是最後都是回歸淨土,所謂禪淨雙修。我們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講,「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就很猛了,再戴個角,更猛了!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他是禪師,參禪大徹大悟,後來晚年修淨土,所以中峰國師的開示都有禪機,是禪淨雙修。因此夏老他是提倡「廣學原為深入」,就是你廣學,但只是為了幫助你深入這一門。我們得到我們淨老和尚的指導,夏老居士他這個法脈,我們現在學的也是他這個法脈,因為《無量壽經》他會集的,黃念老又是他的學生。所以他們是通家,不是通家,他怎麼可能去會集這個《無量壽經》?不容易。跟我們老和尚提倡「一門深入」也沒有抵觸,大家只要懂得《華嚴》的理論「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你什麼矛盾都沒有,什麼矛盾統統不存在。你不通你才會有障礙,通了統統沒障礙,不但佛教沒障礙,跟其他宗教也沒障礙。所以我們老和尚早年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我知道我們師父他是用《華嚴》理論,因為只有《華嚴》講到事事無礙。一般大乘經典講到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只有《華嚴》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他就是用這個理論原則,去跟這些其他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去交流溝通,大家都能接受。所以我看他老人家在講那個,都是以《華嚴》的理論基礎來講的,所以這個就沒有侷限了,這個是我們老和尚他對《華嚴》他有獨到的、深入的見解。後來又得到黃老的這些啟示,那就更圓滿了。
得到黃老的啟示,所以我們淨宗學會修學就是根據這個會集本來修。我們老和尚提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學會就像一個招牌。你看商店它掛什麼招牌就賣什麼東西,或者你什麼公司行號,那你做的內容就是跟那個招牌是相符合的。因此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會集本,其他五種原譯本統統可以參考。我們提倡會集本,並不是排斥原譯本;會集本從原譯本來,沒有原譯本哪有會集本呢?當然要尊重。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也把這個五種原譯本、四種會校本合在一起,九種讀本都有,你可以互參。如果你沒有時間,你讀一本,可以說是集五種原譯的大成,就夏老這一本。
總是這個師承不容易,師承就是尊師重道,師承不容易。要有師承,關鍵就是要老實,不老實他不可能去遵守那個師承,就是要老實。過去先師淨老也常常在講席當中開示,就是孔老夫子他做學問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只是講述、說明,信,關鍵在信心;好古,他對古聖先賢留下來的這些道統很喜歡來學習。他可以說把中國五千年,過去三皇五帝這些他都做一個總整理,也是好像會集一樣,做一個集大成,到孔子那邊才完善,到了漢朝才把它列為國家主流教育,所以我們稱為至聖先師孔子。他不是自己去創作,不是自己創造。現在的人都喜歡講創造、創新,你沒有舊的,那也沒有新的可以創,新的是根據舊的來創。所以「述而不作」,他說我沒有著作,我都講前人的,把前人的東西整理,學習深入,加以說明,去發揚、去弘揚,他不是自己去想一個什麼。現在人就喜歡自己去想一個,現在也有一句話叫顛覆,要顛覆這個、要顛覆那個,所以顛覆到最後就天災人禍一大堆。就是講一些狂妄的原理,「人定勝天」,狂妄!狂妄就是你自找麻煩,自己製造災難。孔子他是何許人,他不會創作嗎?所以我們要向孔子學習。
但是我們現在國家都不重視,在大陸、台灣,政府都不重視。現在的這些政治真的不如以前的皇帝,以前再爛的皇帝他都還不會去反對孔子。所以孔子,我們要向他學習,孔子他著述的這些也很多,我們都要學習。經典,特別是《論語》,半部論語治天下。所以我現在每一天都一定要看一則李老師的《論語講記》,有很深的學問。以前我看了好像很簡單,講得很簡單,那現在愈看愈不簡單,就看他的註解都很不簡單,有些方面都夠我們一生去鑽研,這個無有止境的。好像《華嚴經》講「重重無盡」,世界觀重重無盡。
我們老和尚也是常常給我們開示,就是以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佛也是一樣,你看《四十二章經》佛講經,講有一個比丘犯淫,這個淫欲控制不住,常常犯戒,要拿斧頭要斷陰,把他生殖器給斷掉。佛聽到這個事情,就是給他開示說,你斷陰何益?你這個身是受指揮的,那個功曹是你的心,你那個淫心在指揮的,你統統把這個身體剁掉也沒有用,你那個心沒改,關鍵在那個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給他開示,「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一條你參透了,欲就沒了。佛講完,說這個是迦葉佛講的,釋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講的。這個我們也找到依據了,他說是迦葉佛講的,不是我開始講的,是古佛講的,也就像這個信而好古。儒釋道都是一樣,因為真理只有一個,沒有兩個、三個真理,真理是一個。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禪宗講「識得一,萬事畢」,我們現在就是不認識那個一。其實都是一不是二,我們現在是一把它分別執著,變二、三,變很多、很複雜,都是我們自己妄心,分別執著產生出來的幻相。所以識得一,萬事畢。黃念老講諾那祖師開示,說如果你了解一心之旨,你現在所有的煩惱就是如來究竟的果覺。現在我們貪瞋痴這些煩惱,怎麼會是如來的果覺?要真正悟了那個一心,一心不亂那個一心,因為這個煩惱菩提,除了我們這個心以外,你到哪裡去找煩惱菩提?煩惱菩提不都這一個心嗎?悟了叫菩提,迷了叫煩惱,同樣一樁事情。
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唯有迷悟不同。其實是一體,是一樁事情,關鍵在迷悟。所以佛法的教學就是開悟,要悟道。我父親給我起的名字叫林正道,不要走邪道;出家,我們師父就給我取一個悟道。所以世出世間法都要講求開悟,這個是三教教義的。現在人文的學問跟理工的思惟理路不一樣的,理工是機械化的,跟人文的學問不同的。所以現在學理工的,都喜歡用他的理工來講人文的事情,有一些是講不通的,你怎麼用理工的理論去規範人的心?當他生煩惱,你給他規範叫他不要生氣,做不到。兩個夫妻在打架,你發明一個機器把它放在身上,兩個人就不打了,看能不能做得到?現代人你這樣跟他講,他說做得到,那是什麼?狂妄,就是不接受老祖宗的勸導。
所以我們老和尚特別就講《老人言》。前天戴居士去山上給他父親做法會,那也順便幫我調理,生前給老和尚調理的。老和尚有兩次私下跟他講,要依照老祖宗的,自己不要去搞一套。因為現在很多推拿的,他不按照《黃帝內經》這些經絡、脈絡,這個是很完整的,他不依照那個,他自己要去創一套,搞到最後也是不行的,因為你要接受時間的考驗。自己要去弄一套,要創新,我就要顛覆你這個,他是用一種顛覆的心理,愈搞愈亂。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一心。所有世出世間法的學問,都離不開一心。所以西洋人四百年的科技發展,它的盲點、它的誤區,就是心跟物分開的,二分法。所以唯物論,物質控制心理,以物控心。現在科學不斷的發展,量子力學的發展,發現不是,心跟物是一樣的。這個早在佛教唯識論就講得很清楚了,「見相同源」,都從阿賴耶識出來,見是精神,相是物質,精神跟物質它的根源是一個,是一不是二。你現在給它二分法,那就錯了。所以科學搞到現在,世界有更好嗎?有沒有更好?災難有沒有更少?這個答案不是很清楚嗎?那你還迷信科學?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他老人家開示,我也不敢忘記,現在的人迷信科學,這個謹記在心。科學我們要去使用,但是不要迷信,不要認為科學是萬能的,有了科學什麼都能解決,那就迷信了。所以有一年我到底特律去,有一個同修,我們台灣去留學的,他是學科學的。他載我去玩,到一個公園。他就私下告訴我,他說我來這裡學科學的,有良心的科學家絕對不會說科學是萬能。所以,說科學是萬能那就沒良心了,那是他說的真話。學了佛畢竟跟沒學佛還是不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科技愈發展,世界就愈亂、災難就愈多、負面作用愈大,這個都是事實。你再不去面對這個事實,那真的很迷信。要笑人家迷信,自己迷得比誰都厲害。我們要聽老和尚講的,就老人言。現在都要聽外國的,那你就苦頭有得吃了。這些人文的方面是外國跟中國學的,我們跟外國學的只是科技這一部分,人文是他們要向我們學。現在你全部都照單全收,人文都學他們的,那你就慘了。所以送孩子去外國留學,現在很高興,好像很光榮,以後你就要哭沒眼淚。我們看到很多,這個也不是自己在猜測的,事實都發生的。還不覺悟,那就辜負我們老和尚一片的苦心。
我們現在學中國傳統文化,外國人學中國傳統文化。那些中國傳統文化,實在講我們不應該講中國傳統文化,在外國才這麼講,在自己本國應該講我國傳統文化。我這個講法大家同意不同意?你現在講中國傳統文化,那不是我們國家的,那是中國的,不是我們的,那是在外國是要這麼講,比如說到新加坡要講中國。在我們台灣就是中國,不相信,你身分證拿出來給我看看,是不是叫中華民國?還是新加坡?人家新加坡不承認我們。你護照是不是中華民國?現在又加上中華民國台灣,我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我們是住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中華民國涵蓋整個大陸,憲法現在都還沒改。現在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什麼現狀?互不承認。我們中華民國不承認你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承認我們中華民國,是這樣的。如果互相承認,那就變兩國了,我們往來就不用台胞證,就用護照。所以我們去新加坡用護照,不同的國家。他大陸來台灣,我們也不要看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他要入台證。所以現在都被這些政客誤導,誤導一些錯誤觀念。住在台灣,台灣它是一個地區,它不是國家的名稱。我們台灣人,其實台灣就是中國人。就是說你拿你美國國籍,人家說你美國人,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像傅居士你拿新加坡護照,新加坡人,這是叫國籍。你論血緣、歷史文化,當然是中國的,這個才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現在住在台北,我不能說我是台北國跟你台灣無關的,能不能這樣講?你住在台南,我是台南人不是台灣人,是台南國的?所以這個不要被政客亂講。所以這個我們學習。如果用中華傳統文化,那涵蓋得就更廣了,因為中華就包括所有全世界的華僑,所以我們現在就用中華。我們社團用中華,以前進內政部申請,不能用「中國」,中華,中華民國,後來我們就選擇中華。中華就涵蓋性比較圓滿了,就是全世界都有華僑,所以用中華。所以我們華藏淨宗學會,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那這樣全世界都可以,我們都可以到國際上去設立分支機構。
這是我們跟老和尚學習,我們總是始終不能忘記,他老人家不在,但是他的經教、影音、視頻都在。所以我也是常常聽他老人家開示,他老人家指定的一些善知識,我才敢去看,我也很遵守。黃念老、夏老這些書,他老人家要我們看的。像《大經解》、《大經科註》這些,他老人家帶頭來學習,我就會去看這個。其他的大德,我還沒有開悟之前,我也不敢自己去涉獵,自己還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我們還是守住一家之言,「一門深入」。
一門深入,也要懂得,像我們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但是其他的大、小乘經典,包括世間的善書典籍,包括其他宗教有相關的,都是輔助我們深入《無量壽經》的。所以《華嚴經》講主伴圓融,你以《無量壽經》會集本為主,其他的原譯本、《彌陀經》、《觀經》,都是幫助我們深入這一本的,這是伴,陪伴的伴;主就是這個為主,其他的是伴。我們現在雙溪,過去先師淨老大概十幾年前就給我講過,雙溪現在做百七繫念,你以《佛說阿彌陀經》為主修經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但是那個時候,我還是早課都念《無量壽經》會集本。到第七個百七圓滿,我們第八屆開始,我才把我們老和尚之前給我講的,現在就早課就改作誦《彌陀經》了。我們整個百七繫念那就是《彌陀經》,因為三時繫念就以《彌陀經》為主。以《彌陀經》為主,其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華嚴經》、《楞嚴經》,所有的經典,包括《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統統是《彌陀經》的補充說明,就是伴。所以這個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是任一,任何一,所以這個很平等。沒有說專一,只有哪一個是一,你們統統是伴,不是的。是任何一,你以哪一個為主,其他就是伴,這樣就真平等了。這個原則我們要知道。
所以有一些我們要補充說明。聽到我們老和尚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除了讀這一部經,其他都不能讀了?老和尚叫我們讀一部經,是要修定的,修戒定慧,就是你熟讀深思;你修戒定慧的時候,就是你專讀一部來修定比較容易。像我們專持名號或專持一個咒,這個是修定,一個固定的、長時在念的,念到開悟了,那就你說的「一經通一切經通」。過去我們老和尚都勸大家,讀三千部《無量壽經》就開悟了。早年在二十多年前,有同修念了三千遍,有一個念六千的。還有有一個居士,有一次我去講經,他載我回來,他跟我講,他說可以從最後一個字倒背過來。我說太厲害了,我實在望塵莫及。但是後面他給我解釋,妄想還是伏不住,他說可以倒背。在三重佛學會,去講經,有一個居士,女眾大概五十幾歲,她說悟道法師,老和尚說念三千部就開悟了,我念三千部也沒開悟,我不念了。我說你沒開悟要繼續念,念到開悟為止。後來很多人真的讀三千、五千、六千、一萬多的,都大有人在,但是煩惱一大堆,不但沒開悟,煩惱還明顯增加。為什麼增加?在比賽,你讀三千、我四千,你算什麼呢?另外一個來,他說你四千不夠,看我五千。後面再來一個六千的,你們統統輸給我。那個就是什麼?在比賽。那怎麼在修戒定慧?你是在爭強好勝,怎麼會有戒定慧?不但沒有戒定慧,你那個煩惱還增長。
很多人去請問老和尚這個問題,就是說我讀了這麼久不開悟。後來老和尚又在做解釋,說什麼叫開悟?你讀經,發現你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你的煩惱習氣你發現它,叫開悟;把那個毛病改過來,就叫修行。要開悟,必須要改過。所以《六祖壇經》惠能大師開示,就是大家都比較津津樂道的他開悟的那一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大家津津樂道的,大家很熟悉的。但是夏蓮居老居士他真的不是一般人,他給我們挑出來,他說《壇經》大家都喜歡念那一首,但是六祖還有一句大家都沒有注意,「改過必生智慧」,這個我們就沒有再注意了。所以我們老和尚講沒錯,發現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改過就是修行,改過你就生智慧了,你就開悟了。我們《無量壽經》讀三千遍、讀三萬遍,有發現自己毛病嗎?一個也沒有,那怎麼會開悟呢?可能愈讀煩惱愈多,那個叫增上慢,增上煩惱。讀也不會白讀,當然種善根是有,但是被你這個業障障礙住。好像我們念佛,你念一句佛號的功德那不會消失的,金剛種子,但是被你現前的業障給你障礙住了,給你凍結起來。所以過去黃念老開示,他用一個比喻我覺得也是很好的,他說這個就像你犯了法,你在銀行的錢被凍結起來,但是沒有給你沒收,還有;等到你這個案子結了,這個錢就還給你。
我們現在念佛就是這樣,我們一直存存存,存到堅牢庫,在阿賴耶識。存了很多,沒有受用,為什麼沒有受用?被我們煩惱障礙住。哪一天你念佛可以把這個煩惱伏住,不要說斷,因為這個斷煩惱有伏斷跟滅斷,滅斷就是沒有了,伏斷就是控制住,有病能夠把它伏得住,但是病根沒有除,有伏斷就有感應了。我們現在連伏斷、伏惑的功夫都沒有,所以念了很多,還是沒有明顯的感應。所以伏惑是我們現前用功第一步功夫。伏惑也不容易,我們聽老和尚講,生氣的時候,念一句阿彌陀佛轉過來。我試了好幾次,還是生氣比較大。那個氣起來了,佛就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還是它比較厲害。這個也很正常,無量劫來我們統統是在煩惱當中,我們佛才念幾天?當然這個不熟,那個比較熟。所以古大德教我們「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你要不斷加強這個,那邊生疏;慢慢你這邊得力了,那邊就降溫了,就是這麼用功,真修行。這個都是非常寶貴的一個開始。
所以我們在學習佛法,我們現在念佛,不用斷惑,我們伏斷、伏惑就可以,我們就算及格了。其他法門不行,你統統要斷,無論大乘小乘、顯宗密教,條件是一樣的。淨土,他伏惑就算可以了,這個就及格了,就錄取了。黃念老都常用大學考聯考來做比喻,我們淨土考二十分就統統錄取,其他的大學你最少要六十分、七十分、八十分、九十分,甚至有的要求一百分的,那個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做得到。但是這個學校,標準最低。但是你也不能考零分,你考零分就不行。所以我們爭取二十分,入阿彌陀佛的大學。我是沒有讀書,我小學都沒有讀畢業,所以有人問我,你悟道法師你讀哪一所大學?我讀華大的。什麼叫華大?《華嚴經》,華藏大學。我華大讀畢業,我就作佛了。世間你讀再高的大學,還是六道生死凡夫,他自己也不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所以我讀這個華大的比較實在。這個我們也要知道。其實還好我家窮,沒有能力供給我讀大學,如果我去讀大學,我看現在也跟一般人一樣邪知邪見,老和尚的話都聽不進去。還好非常感恩我們家窮,非常感恩,我現在想起來,太幸運了!因為十六歲接觸佛法,十九歲聽我們老和尚講經,我等於是接受他的教導一輩子,這個因緣到哪裡找?就是感恩我父親沒有錢很窮,我才有這個機會。如果有錢讓我去念大學,我看我也好不到哪裡去,也是邪知邪見。所以有些事情好壞沒有一定的,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
伏惑,實在講也不容易。所以我們現在每一天早上讀《太上感應篇》,我們老和尚現在教我們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實際上幫助我們伏惑。還有李炳南老居士(就是雪廬老人)他編的《常禮舉要》,根據《禮記》來編《常禮舉要》,他說這個《常禮舉要》如果你能學得十分之一,就幫助你念佛功夫得力,幫助我們伏惑。還有《論語講記》,他早年在中興大學上課的時候講的,比較偏重在文學方面。你看一個《論語》也是偏重在文學、考據什麼的,還是偏重在修道。所以雪廬老人晚年,九十二歲再講《論語》,他的對象是台中蓮社的蓮友,念佛的。他為什麼講這個?他說三十年前往生的人最多,再過十年就少了,再過十年就更少了,到三十年後一萬個人念佛二、三個往生。後來發現,什麼道理?基礎沒有,所以添講《論語》。還有編《常禮舉要》,根據《禮記》,根據我們現代人生活接近的方式來編。所以那個《常禮舉要》,我們山上昨天當維那的莊永師,說那個很簡單。我說很簡單,我現在學了好久了我還不懂。不要說我們學了禮我們就懂禮,不是;不是說你學了《弟子規》你就會《弟子規》,你只是在學而已,不代表你懂。學佛,你真正懂,就開悟了,那才是真懂;不然你沒懂,只是在學,那比沒有學的人知道的多一些,就這樣。你沒有開悟就是知識,開悟就是智慧。
所以讀《無量壽經》三千遍,要修行。《無量壽經》,你看「無義無禮,不識人情,魯扈抵突」,那不是講這個禮嗎?李老師講的《論語講記》,常禮就講這個,現在的人沒有義、沒有道德倫理,也沒有禮,統統沒有,無就是沒有。所以要補習這個功課。古人為什麼開悟那麼快?他有這個基礎,從小有這個基礎。但是到明清時代也不行了。我們看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我們才明白,從明清的時候讀四書五經都是為了考功名,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成聖成賢,那心態不一樣,是為了考功名。我們看了才明白,為什麼清朝末年會搞成這個樣子。所以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學佛、念佛功夫得力的,這個就是《無量壽經》的補充說明。你說《弟子規》是不是《無量壽經》的補充說明?有沒有?因為它那個經受字數的限制,你要以經解經,這個講得沒有詳細,比如說《無量壽經》說如果你不能大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十善就列出這十條;你沒有看《十善業道經》你能夠知道嗎?
今天晚上我還要跟新加坡多元文化促進會雙向視訊,跟大家學習《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所以我們傳統文化,我們的祖宗,我們現在講我們祖先的傳統文化,我們要重視,幫助我們學佛,幫助我們念佛伏惑,這個非常重要。也希望在我們在新春,大家還是不忘先師淨老和尚過去的教導,還是要我們大家一同努力來學習,繼續把它發揚光大,大家就功德無量了。今天悟道就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新的一年,諸事順利,身心安康,闔家平安。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