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為什麼學壞很快,學好就很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六集)  2019/8/20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056

  諸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我們身口意三業,善、惡行為都是從這個三業所生的。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諸惡業,諸就是很多,很多的惡業,無量無邊的惡業。諸惡業如果歸納來講,可以說《感應篇》前面是「積善章」,後面主要講「諸惡章」。「諸惡章」的經文就大概佔了三分之二,前面「積善章」就不是很長,惡講得特別多。所以我們念這個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這個諸惡業我們也知道自己惡業很多,但是具體我們不曉得是哪些惡業。所以我們讀了《感應篇》讀到「諸惡章」,一條一條那都是屬於惡業。這個惡的種類很多,有陰惡、有陽惡,有大惡、有小惡,總是不出這個身口意三業。

  身口意三業,意是主導的,心是主導,主導身口去造業。所以從意來改心,改變心裡,心裡改變,身口自然會隨著心來改到向善,所以心是主導。心不好控制,心猿意馬,無始劫以來妄念紛飛,妄想,而且起心動念都是惡念多,善念少。我們大部分起心動念都離不開貪瞋痴,惡念也是無量無邊的,但是歸納起來,就是貪瞋痴。如果再多一點,就貪、瞋、痴、慢、疑、惡見(就是邪見),這是六大煩惱。六大煩惱展開一百零八煩惱,一百零八煩惱展開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起來一百零八煩惱,歸納六大煩惱,六大煩惱再歸納是三大煩惱貪瞋痴,就包括所有的煩惱惡業。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總是貪瞋痴比較多,不貪、不瞋、不痴的比較少,也就是說,造惡業比較容易,修善業比較難。

  在《唯識論》裡面給我們分析善惡心所,善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的心所就是煩惱心所,它有二十六個。二十六就一倍多,數量多,而且那個力量強;善的心所數量少,力量比較弱。因此,我們眾生容易造惡業,我們一般俗話講,學壞很快,學好就很難,學壞三天就學會了,要學好,學個三年都還學不來。因為基本上就是善心所它本來就比較少,力量比較弱;惡心所比較多,力量強。如果我們沒有時時刻刻提高警覺,警惕自己,實在講我們不知不覺起心動念,很自然的惡念就不斷的起來,這必然的,貪瞋痴起來就是造惡業了。所以很多人說,我也沒有做壞事,我也沒有去殺人放火,他都是做好事、好人,不知道一直在起貪瞋痴就造惡業了。這個身口沒有造,但是你的意在造,這個意業最難控制。

  所以小乘戒先從身口戒,從外面的身體言語來戒,慢慢再收攝這個心。大乘菩薩戒直接就是心地戒,所以大乘菩薩戒是戒心,這個比較難,難度高,而且一般人看不出來,戒身口大家看得出來。所以小乘戒雖然好像看起來比較嚴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實在講如果遵守起來,小乘戒比較容易守這個戒。大乘戒你完全要控制自己的心,這個不容易,不知不覺,沒有警覺到我們貪瞋痴就一直起來,而且起來它不是一下子就沒有了,它是像《地藏經》講,「從纖毫間,便至無量」。從一絲一毫一發展出來就無量無邊了,那很恐怖的,那個念頭一直起來。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提起觀照功夫,這個功夫要用得上力那才管用,用不上也不管用。總之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習慣提醒自己,沒有養成這個習慣常常忘記。

  所以古人他修這個心,有用白豆、黑豆,了凡居士是用功過格來記,每天記錄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個三業行為今天做了哪些善、做哪些惡,自己跟自己算帳,自己記,這是一個方法。另外就是一個黑豆、白豆的,起個惡念放一個黑豆,起個善念放一個白豆。什麼叫惡念,什麼叫善念?簡單講,為公就是善,為私就是惡。為公是為公眾的利益,為大家這個念頭就是善;如果只有想到自己,那就是惡,自私自利那就是惡。所以可以從這個地方下手,黑豆、白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們或許也要嘗試來這麼做,但你一開始做,一定不會很得心應手的,記一記就會忘記,就是說我們那個警覺性不夠,常常會忘記。而且記到最後,自己不曉得在記什麼,糊裡糊塗的,這種現象我們就要警惕自己了,我們自己業障很重,要在佛前多懺悔,多念佛、拜佛,懺除業障。業障懺除之後我們人就清醒,再來記這個就容易了,那個靈敏度就高了。

  我們念佛人就是用一句佛號來提醒自己,起了一個念頭不管善念、惡念,統統把它換成念佛,這也是最簡單、最方便的。但是你要念到能夠這樣去轉,還是離不開警覺心的原則。如果你沒有高度的警覺心,一面念佛,一面在發脾氣;一面在念,一面罵人。也是在念,但是你已經被轉了,你已經不是在念佛,是在念那個貪瞋痴。所以念佛是怎麼念才叫真正念佛?就是你在這個當中,你把這個煩惱能夠換掉,換成現在就是念佛,這樣才是真正在念佛。如果你那個煩惱換不掉,就是壓不下去,這就不是真正在念佛,這就被煩惱妄念所轉了。所以不斷的起貪瞋痴在念佛,這個不叫念佛,這是口念。我們要看那個念,以前有人提倡說一個口再一個念,印光祖師就很反對,他說口念,叫人家嘴巴念就好,心不要念。重要是你今心,上面今天的今,下面這個心,現在的心你要真有佛,所以這個不能改成一個口字旁。口字旁,口念就好了,口念叫唱佛不叫念佛。所以念佛我們三時繫念,繫就是心你要繫在「佛」這一念上。我們有沒有知道用功的道理?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下手。我們繫念都是世間是非人我,這些種種的。

  但是我們現在很難做到繫念,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沒有學傳統文化,在生活當中,我們不曉得待人處事接物該進該退,沒有準則。現在世界大亂不曉得為什麼,那我們說不受干擾、不受影響嗎?肯定受干擾、受影響。所以學中國傳統文化幫助我們念佛,念佛又幫助我們學傳統文化,所以這是相得益彰的。因此現在我們學習雪廬老人《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論語講記》我們學習一遍再《常禮舉要》,《常禮舉要》學完再《論語講記》。這個不是說你聽一遍、學一遍你就會了,沒有那麼容易的。我說你聽個三十遍會了,那就很了不起。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基礎統統沒有,是亡羊補牢,如果能夠三十遍,我們就已經會有一定的根基。但是這個你必須要有耐心,也需要依眾靠眾。如果沒有大家一起互相依靠,這個依緣,互相依靠的因緣,自己一個人要提起我看也不容易。一個人要覺悟也相當不容易,所以依眾靠眾,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勉勵。

  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