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沒有地基,再高的樓也蓋不成功。  (第五七三集)  檔名:29-519-0573

  今天我們看的這一條是起淨意心。起是生起,意不能夠染污,意就是心,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染污。意是個妄心,我們現在統統用妄心。誰用真心?諸佛如來用真心,法身菩薩用真心,沒有明心見性的統統用的是妄心,就是這個意念,都用這個。十法界裡面菩薩、佛都是用的妄心,不過人家用得很正,什麼叫正?他的意清淨,我們的意染污,他還是用的意。法身菩薩以上不用了,這個意就沒有了,意變成什麼?意變成平等性智,諸位要知道,意是末那識。相宗經論上教給我們的,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識成智,這就出了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沒轉,但是他們真的是老實、聽話、真幹,把佛教導他的,他都能百分之百的做到。問題,問題就是沒轉得過來。這一轉過來,他就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了。所以菩薩在此地教我們,你看念佛之人,如果念佛之人這十種心都做到,你不但超越六道輪迴,也快要超越十法界了。

  首先能離世間雜染之法,雜是不純,太複雜了,染是不清淨、是染污,這個要離開,這個離是放下。雜染無量無邊,我們眼所看的、耳所聽的,六根所接觸到的六塵境界,都是雜染之法。現前的社會雜染到了飽和點,雜染到了極處,發生的現象非常明顯,社會動亂、生態的變異,生態是我們的自然環境。現在我們講地球災難這麼多,到處都是的,這是什麼原因?是我們雜染之法太過分了,就變成這個樣子。中國古人說了一句話,在《左傳》裡面,《左傳》左丘明寫的,為孔子的《春秋》做了註解,這個人是了不起的人。這裡頭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人如果把常道放棄,常是什麼?五常,也就是說這五種法是正常的,人要不要這個了,妖魔鬼怪全就出現,現在的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五常第一個是仁,仁義禮智信,這叫五常。仁是什麼?仁是推己及人。你看中國「仁」是兩個人,仁慈的仁是二人,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別人,所以仁者愛人,凡是人皆須愛,這是仁。現在人不愛人,不但不愛人,現在人不自愛,為什麼?人要把五常守住了,五常做到了,那是愛自己,那是自愛。所以人不自愛,那怎麼辦?那根都沒有了,在現在這個社會上看不到了。第二個是「義」,義怎麼解釋?義者循理,就是一切遵守一個道理,遵守道理。道理是什麼?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法則,像這個植物,春天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人,人的生活也要配合五常五行,身心才健康。現在這個時代崇尚科學,科學是幹什麼?把大自然的生態全給破壞了,這個植物是春天生的,我夏天也叫它生,秋天也叫它生,冬天也叫它生,它搞亂掉了,生住異滅都搞亂掉,這就是不義。所以義對人來講,簡單的來說,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違背情理法這不義。禮是禮節,禮節重要,所以古人對這個東西很重視,不敢輕慢,小小的禮節都不失。為什麼?這是尊重大自然,是尊重道。禮要是沒有了,全部都沒有了,像蓋房子、蓋大樓,它是地基,沒有地基,再高的樓也蓋不成功。佛法重視,把這個擺在第一條,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個禮敬諸佛,它多重要,這怎麼可以疏忽?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號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懂禮、尊重禮。儒家的五經《禮記》一打開,頭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沒有一樣事情不恭敬的,對人、對事、對物要恭敬。為什麼要恭敬?佛講得最透徹,因為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是一個體、一個自性,心現識變。

  現在科學家很難得,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提升了我們的信心。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沒有物質,物質現象是什麼?是我們的意念累積連續產生的一種幻相。物質為什麼有固體、有液體、有氣體,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固體像泥沙、石塊、石頭,科學家發現了,是因為我們意念波動的速度比較慢,就變成石頭、變成泥沙這種物質的狀態,固體狀態;如果頻率快一點,它就變成液體,像我們動物這個肉體,這也是物質,但是沒有固體那麼樣的堅硬;再快的,就變成氣體;最快的就變成電磁波,光波、電磁波這一類的。所以一切物質現象都能回歸到光子,就是能量,能與質的互相轉變,這是早年就被科學家發現了。把物質變成能量現在還不能夠隨心所欲,原子彈是根據這個道理發明的。如何能把能量再變成物質?這個知道,這是可能,方法還不懂、還不知道。在佛法裡知道,佛法確實可以把能量變成物質,諸佛如來的報土那個現象就很普遍。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來觀察,佛菩薩的世界那真正是最高的科學境界,比我們殊勝太多了。

  但是科學技術一定要建立在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它才真正能幫助人達到幸福美滿的境界。如果缺乏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它就會走向與大自然規律相背的那一面,負面的去了,這個給人類、給大自然都帶來了災害。東方的聖哲,我們中國的老祖宗、諸佛菩薩他們懂得,所以教育的根基是在倫理、在道德、在因果,這個根沒有紮穩,科學技術步調要緩慢一點,不能太快,一定要跟著倫理道德的後面走,就不會出問題。如果放棄倫理道德,一昧從科學裡面去精進,後患無窮,我們今天社會、今天的地球出了這麼多災難,原因就在此地,我們看得很清楚。但是這些話不是我們說在先,七十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言論當中就常常提到。那個時代並不嚴重,今天嚴重問題出現了,我們想想經典的教訓、古聖先賢的教訓,想想湯恩比博士的談話,這真的不是假的。

  

  節錄自:02-039-0094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七三集)  檔名:29-519-05735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七三集)  檔名:29-519-05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