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淨土大經專區 >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 12集

文字檔下載:docpdf【字號: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二集)  2014/3/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1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百五十八頁倒數第三行,從註解看起:

  「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是世尊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也算是作證轉,說明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方法太多了,沒有限制的,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所以《金剛經》上給我們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真的,無論什麼法門都能成無上道。關鍵在人,各人根性不相同,能不能攝心,懂得攝心這個方法,無論用哪個方法都行。

  前面我們向諸位報告過,六祖惠能大師用的方法是破柴舂米,得三昧,大徹大悟。大乘經教裡頭佛常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說得好,問題你能不能離相。經教裡頭為我們說過多次,不是一次、兩次,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果,無論用什麼方法,只要你能把執著放下;放下分別,你就證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了。由此可知,惠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破柴舂米,他修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別的,清淨平等覺現前,就是清淨心、平等心。我們在《壇經》裡面細心去觀察,統統能看到他的清淨平等覺,有清淨平等覺就開悟了。

  五祖給他證明,是讓他聽《金剛經》,大概講到五分之一,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給五祖提出報告,他的報告只有五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就畢業了。五祖一聽,行了,經就不要講了,衣缽給他,他就是禪宗第六代祖。六祖這五句話就是畢業論文,這個畢業是成佛。你要問他修什麼?舂米破柴八個月。祕訣在哪裡?舂米破柴,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成佛了,就是法身大士。所以法門無量無邊,舂米破柴也能成無上道。釋迦牟尼佛的開悟是禪定,在禪定當中見到明星,夜睹明星,晚上,豁然開悟,不定什麼緣分。由此可知,舂米破柴就是禪定,他用這個功夫來修禪定。禪定不是面壁,盤腿面壁那是最初學的,剛開始的,惠能沒有修過這個,能大師是在碓坊舂米破柴得禪定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來佛寺的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他種地,跟惠能大師很類似,每天幹這個粗活,那是什麼?修禪定。用的功是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上上禪,知道的人不多,有些人知道不肯幹。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把心定在阿彌陀佛佛號上。能大師是把心定在不起心不動念上,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因為只有定在不起心不動念,叫歷事鍊心,沒有離開事,從事上見到性,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老和尚這個成就高,往生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上上品是生實報莊嚴土,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大勢至、觀世音跟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有特別的緣分,這兩位大菩薩在這個娑婆世界住的時間很久,在這邊修行,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娑婆等於是他的老家,緣分特別深,對這個地方眾生也非常關心。經上講,他們來幹什麼的?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念佛人回歸淨土。故《淨修捷要》云。《淨修捷要》是夏蓮居老居士作的,是修淨土的方法。這裡頭說大勢至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作大利樂,利是利益,樂是喜歡、愛好。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無上力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個法門完全要感恩阿彌陀佛。

  「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聽到《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叫《大阿彌陀經》,將《阿彌陀經》細說,這就是《無量壽經》。善根深厚的人看到《阿彌陀經》他就相信,他就嚮往,他真信真願,求生極樂世界。中下根雖然聽了這個經、讀了這個經,求生的願發不出來,那怎麼辦?《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說得詳細,講得清楚、講得明白,聽了之後自自然然就會發心。

  「及聞諸佛名者」,這前面跟諸位報告過,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名。「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利益無量無邊。「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佛的加持是平等的,問題就是我們願不願意接受,真信真願就接受了。如果我們接受了,但是還有疑惑,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你業障習氣很重,魔還是能侵犯你;你能夠勇猛精進,心無雜念,魔就不能侵犯你。魔從妄想生的,從雜念生的,所以念佛人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魔就不能侵犯你了。

  「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阿彌陀佛派遣的二十五位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擁護加持」,真正發願,雖然還沒有去,彌陀就照顧了。「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經上這些話,名詞、術語、典故、甚深的義趣,參考資料裡面都有。參考資料印出來了,我們也廣大的結緣,學習《無量壽經》,這本參考資料就方便多了,免得自己去查字典、辭典,查參考資料,統統都把它節錄出來,我們學習方便多了。

  念老後面這幾句話,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這幾句話說得好,真正是易行道。或者有人「以談他力為著相」,學教的人、學禪的人認為這是著相。念老告訴我們,「應知他力,亦是自心」。這個解釋是真的,為什麼?阿彌陀佛從哪來的?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所以淨宗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阿彌陀佛是自性變的,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的。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宛然」。從事上看,好像自他是對立的,從自性上看,自他是一不是二。

  後面說,「因他力而顯自心」,我們凡夫沒見性,彌陀是我們自心變現的,彌陀四十八願的加持,顯出自心的能量。「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本法是持名念佛的方法。有念,著相了。但是從有念念到無念,把起心動念念掉了,佛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是什麼?這叫理持,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同等的階級,是一不是二。宗門叫明心見性,淨土叫理一心不亂,教下叫大開圓解,名詞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所以真正明白、覺悟、通達了,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無念是佛法,有念也是佛法,有念無念是一,入不二法門。「是故《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了是明瞭,淨宗這個法門,完全在明瞭阿彌陀佛就是自己,是自己自性變的,我們這個身也是自性變的,再看看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統統都是這個自性變的。

  世尊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這什麼意思?整個宇宙遍法界跟我什麼關係?一體。這是佛法講的倫理,中國倫理講五種關係,這佛法高明,五種是一體。「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你還有分別。「若偏重自佛」,這是執著,「卻成我見顛倒」。那要怎麼樣?放下。這全是假的,假名。連老子都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中國人說的。佛法沒傳到中國之前,老子講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佛境界。所以佛在哪裡?放下即是。學佛要能契入境界,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告訴我們,祕訣就是在不著相。我們聽經不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佛教裡所有這些名詞術語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著心緣相,不能想這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能想,為什麼?它沒有意思。這很難懂,給你說真話。說假話你懂,說真話你不懂了。

  所以學經教有祕訣,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經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分鐘,兩個小時可以念三遍,所以一天念個十遍是很簡單的事情,不念經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念經是修定,你要是起心動念,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什麼意思,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那是什麼?那是用世間的方法,把佛經當作一種知識來對待,這就完全錯了。念的時候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去念,不著文字相,文字只要念得不錯,沒有念錯,沒有念顛倒,沒有念漏掉就行,不能著文字相,不能著名詞術語的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就是一味念下去就會得定,這個定是念佛三昧。得定之後依舊這樣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讓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這經裡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達明瞭,這是佛教教學的方法、教學的祕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把自見念出來。自見就是自己沒有老師教,不需要別人講解,全通了。要不要老師?不需要。真正有這種緣分,自己找一個清淨環境,選擇一本經書,用這種方法,摒棄外緣,真誠恭敬,你念它個十年肯定開悟。

  古人能開悟,現在人一樣也能開悟,還可能比古人快一點。為什麼?古人障緣少,現在障緣多,你都能定得下來,你比古人就強。古人多少人生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能成就,為什麼?環境干擾他。我們在現在這個環境能成就,功力比古人就高。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鍥而不捨,真幹。讀經是修念佛三昧,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求生淨土,是提升品位,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幹。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凡夫怎麼會沒有念頭,沒有念頭就成佛了。下面說,「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無生什麼人證得?八地菩薩。這八地是圓教,華嚴、法華是圓教。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心,第六意識,不用了,意是末那識第七識,意識的分別、末那的執著、阿賴耶的落謝種子,這三個都不用了,這是什麼境界?無生法忍。忍是承認、是同意、是認可。認可什麼事?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本來不生,哪裡會有滅?我們現在看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八地菩薩看一切法不生不滅,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聽不懂這個話。

  真的不生不滅,我們到現在搞了六十多年了,才有這麼一點點概念,不生不滅的概念。有多少人搞了一輩子,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個概念沒有辦法,他想不通。為什麼?不能想,一想就壞了。不能想也不懂,對的,你沒有入這個境界。你沒有到八地菩薩這個功夫,這八地是禪定,不是小定,大定!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那我們怎麼會有這麼一個概念?我們是看科學報告,科學家發現的。近代有一些科學家專門在研究物質,物質是什麼。物質,用的方法跟佛所說的完全相同,就是把物質分開,看看到底是什麼。

  佛經上把最小的物質稱為塵,微塵,這最小的物質。微塵還可以分,佛經上講的七分之一,這麼分法。從什麼樣的微塵開始?從牛毛塵。牛毛比較粗,尖端上,這個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微塵,好像是黏在那裡,它有吸力,它不會掉下來,有一粒塵。把這個塵分成七分,七分之一,羊毛塵,羊毛細了。羊毛塵再分為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更細了。兔毛塵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那是我們肉眼看不到了。放在水裡頭,水有空隙,這現在我們都知道,在顯微鏡下觀察,水有空隙,這粒微塵在水裡面空隙裡走來走去沒障礙。水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金塵。金是金屬,金銀銅鐵,這個密度比較大,比水大,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塵很輕易通過,沒障礙,這麼小的一個物質現象。金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佛經上叫微塵。這個東西還能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大概就是現在所講的基本粒子。它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這再不能分了,再分怎麼?沒有了,物質現象不見了,就空了。所以它也叫鄰虛塵,它跟虛空是隔壁,再一分就是虛空了,這個東西被科學家找到了。

  最近這八十年發現原子,八十年前發現原子,那個時候認為原子是物質最小的單位,不能再分了。隨著科學儀器的進步,居然把原子打破了,打破看看是什麼,看到原子核、看到電子、看到中子,原來原子是這些東西組合的,不是單純的。把這些東西各個再打破,原子核打破,電子打破,中子打破,發現粒子,很多種不同的粒子,科學稱為基本粒子。這個粒子依舊還能分,分出來發現,科學叫夸克,有幾十種之多。這個東西再分,發現了微中子,就是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為什麼?它再一分沒有了,空了。

  空了發現什麼個現象?念頭波動的現象。這個發現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科學家得的結論,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從念頭產生的幻相。就跟佛家講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佛法講的色、講的相就是物質現象,最小的物質現象是物質的基礎,它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所以佛經上有,「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境是物質環境,是隨著人念頭在轉。佛經上這些話,幾千年來沒有人講得清楚,沒有人講得明白,縱然講清楚、講明白,沒人相信。今天的科學家,用最新的儀器觀察證明了,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科學家很感慨的說,近代四百年科學的發展,產生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就是二分法。科學家把這個宇宙之間的現象分成二分,物理跟心理,這二分法是錯誤的。從現在的發現知道心理跟物理不能分割,它是一不是二,分開來產生許許多多錯誤的概念,做錯了很多事情。所以科學帶給我們不是圓滿的幸福,負面的作用比正面更大,這就是二分法錯誤所形成的。科學家現在佩服佛法了,他們最近才發現,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講清楚了,到現在才證明佛講的是真的。

  佛怎麼知道的?佛不需要科學儀器,是從禪定當中看到的,看到了事實真相,這不是假的。經上講八地以上,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的菩薩都看清楚、都看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的功夫是禪定,佛將禪定分為五十二個階級,由淺到深,五十二個階級,五十二位菩薩,一個比一個深。最淺的是初信位的菩薩,通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十地裡面的八地,十地裡頭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往上面去等覺、妙覺,妙覺就是圓滿的佛,五十二個位次到頂了。佛告訴我們,不是他一個人看見,八地以上的人都看見了,這不是假的。

  這個能力不是他一個人專有的,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失掉了。為什麼失掉了?你的念頭太多了,你的念頭太雜了,一天到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雜念把你的能力失掉了。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自性本定。你看惠能大師第四句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說明真心是不動的。我們現在心在動,心臟在跳,不跳就死了。是不是真的死了?不是,不跳就成佛了。不跳是什麼?回歸自性本定,真成佛了,成佛這個肉身不要了。這個肉身是生滅身,阿賴耶變的,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全是假的。

  科學發現一直到今天,還沒有脫離這個假相,真的他沒見到,他不過是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物質他搞清楚了,心理現象他還沒搞清楚。阿賴耶的三細相,第一個業相,第二個轉相,第三個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質,搞清楚了,念頭被發現了,但是念頭是什麼不知道。佛經上講得清楚,念頭是從業相變現出來的。業相,科學家講能量,也許就是講能量,還沒有搞清楚。大乘佛經裡頭有高等科學,最高的科學在大乘經裡頭。八地菩薩,你看,離一切心意識,心意識,阿賴耶的三細相,不用這個東西了,真心就現前,所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這不是假的,他真得到了。「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聖者是地上菩薩,到八地才看到,七地以前還不行。

  「如來懸知末代罪濁眾生」,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以中國古來祖師大德的記載,佛滅度到今年三千零四十一年,外國人講的是二千五百多年。我們知道中國古人非常重視歷史,對於年代考察用力很多,中國人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相信。但是外國是這個說法我們也隨緣,這個事情並不重要。重要是開悟,重要是其義自見,這個重要。要想開悟,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戒是規矩,你要守規矩,這個規矩你要相信。什麼規矩?大規矩,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相不相信?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守這個規矩。決定不能學太多,學太多你分心,你的力量不能集中。只可以學一樣,不能學很多樣,這一樣什麼?這一樣是精。

  我教人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是精,我又教人把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看三十遍,先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看三十遍,為什麼?你的信心堅定了,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有真信,有切願。有真信、有切願,不再有絲毫懷疑了,這個註解不要看,你去念經就行。專門念這個經就是修念佛三昧,一天念二十遍,我相信你念到半年,一遍大概半個小時,二十遍十個小時,這是什麼?這是修定,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剩下來時間念阿彌陀佛,佛號不中斷。三千遍念下去之後,不定什麼時候大徹大悟,經裡的意思全通了。那個時候來講這個經,就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才真正把這個經講透,讓聽眾個個歡喜,個個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不這麼幹不行。因戒得定,因這個方法你得三昧了;因定開慧,定成就之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生到極樂世界當然是上上品往生。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古人相信,遵守這個方法開悟的人不少,縱然不開悟,你去用這個方法實驗,你這一生不開悟,往生極樂世界是肯定的。為什麼?你一向專念,符合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真信真願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往生。

  我有理由相信,海賢老和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至於海慶法師跟海賢的母親,資料太少了,我們不敢判斷。就海賢老和尚這份資料,我看了之後,我認為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只是不說。為什麼不說?緣不相同。他要是生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他講經說法不亞於釋迦牟尼佛;他要生在盛唐時代,惠能大師那個時代,他會跟惠能大師一樣,弘法利生,做一代祖師。但是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不行,生在這個時代,他這個表演就對了,完全正確。他老人家這個做法沒有人不歡喜,你看不要名、不要利,財色名利是為這個時代的眾生瘋狂的在追求,他不要。你要的他們不要,他們要的你不要,沒有利害衝突。沒有利害衝突就能和平相處,你老實念佛,老實耕種,將來往生一帆風順。往生做出往生的樣子給大家看,年歲大,一百多歲身體好,跟年輕人一樣,這個讓人羨慕。

  別人斂財,你布施,拿什麼布施?拿他勞動力來布施。你看耕種一百多畝地,所收的糧食、蔬菜、水果,大豐收,他吃不了,他又不會拿去賣,那什麼?供養貧窮的人,需要的人他供養,受惠成千上萬人,接受老和尚的供養。這個就在表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他在表法,菩薩六波羅蜜全做到了。所以你細心看這個光碟,這個光碟百看不厭。你要是每天,像我告訴你的方法,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一千遍你會開悟,不能大徹大悟,也有小悟、有大悟,你會明白很多道理。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安能期之於具縛凡夫」。縛是煩惱的代名詞,凡夫煩惱重,不可能做到無念無生。「是以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觀經》這個註解,善導大師作的叫《四帖疏》,這個裡頭有十六觀,「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淨土宗不談無相,不談離念,而且什麼?指方,指定西方極樂世界,立相有極樂世界,有西方三聖,叫你把心住在佛號上,這叫住心取境。其他的是心裡面什麼都不能有,有就錯了。淨宗法門心裡准許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的不能有,這就好辦多了,容易太多了。我們把心裡頭念頭雜念統統清除掉,只把阿彌陀佛放進來,二六時中就守住這一句阿彌陀佛,不需要搞無相,不需要離念。

  這是「如來懸知」,預先知道,「末代罪濁凡夫」,造的罪業多,染污嚴重,濁是染污,「立相住心尚不能得」,立相住心隨順眾生,你都做不到,你都不肯幹,「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離相,阿羅漢要斷見思煩惱,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不要斷見思煩惱,容易太多,真正是易行道。「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這是用一個比喻,辦不到的,你沒有神通,你怎麼能夠在空中建築?空中建一個房屋,誰能做得到?小乘阿那含以上。阿那含有神足通,像《西遊記》裡孫悟空一樣,孫悟空不能跟他比,孫悟空只有七十二變,阿那含可不止,世間五通他都具足,只有漏盡通他沒有,證得漏盡通就成阿羅漢了,四果羅漢。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此方便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便契無住生心之妙諦」。無住生心,《金剛經》上的,六祖惠能大師在這一句下開悟的。五祖聽六祖的報告,聽完之後衣缽就傳給他了,他就是第六代祖。這個難,這不是容易事情。可是念佛念得純熟,到能所這個念頭沒有了,這個時候心無所住,佛號清清楚楚,心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入《金剛經》的境界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說得詳細,「蓋以眾生妄心」,眾生妄心是我們現前的樣子,「念念相續」,前念滅後念生,「如急流水,從未暫息」。我們每天念頭多少自己不知道,佛告訴我們,這個也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就迷惑,知道是覺悟,這個覺悟幫助我們放下情執,所以有好處。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講一念,一念多長的時間,彌勒菩薩說,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現在我們科學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有人說可以彈七次,我彈不到,我彈不到七次,我大概最快能彈到五次。就算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就在你眼前,你怎麼會知道?你無法發現,它太快了。這個現象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現在量子的儀器可以能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它能捕捉到。彌勒菩薩這個說法,大概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比現在科學還多一點,這整個宇宙在這個頻率下出現的,如果這個念頭一斷,宇宙就沒有了。宇宙不是大爆炸發生的,是從我們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是宇宙的主宰。如果我們承認這句話,肯定這句話,相信佛說的是真的,我們的身體自己就能照顧了。為什麼?用最好的念頭,什麼病痛都沒有了。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一百一十二歲,體力跟年輕人一樣,他每天種地,爬上樹。看到寺廟旁邊有一棵大樹,樹枝垂下來了,人走路不方便,他拿著鋸子到樹上去修剪,一百一十二歲的人,帶著斧頭、帶著鋸子去修剪。信徒到他廟裡去看他,他好高興,廟前門口有一棵柿子樹,結了很多柿子,爬上去摘柿子,摘了一籮筐拿下來分給大家。為什麼有那麼好的身體?沒有別的,他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身體是物質環境,境隨心轉!那我們身體跟他不能比,這就是我們還有妄念,還有妄想、有雜念。現在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念佛把妄想雜念念掉了,這個老和尚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什麼都沒有,所以他身體健康。阿彌陀佛是最清淨的、是最善的、是最殊勝的,為什麼不念?身體好,念佛身體就好。

  有一個張先生向他請教,你怎麼樣保養身體的?他就告訴他,持戒念佛。說真的,一點都不錯。持戒是修身,身不會有毛病;念佛,心沒有毛病,身心健康。一百多歲很自在。他的身體,我相信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他也未必有這麼長的壽命,佛力一加持,自然就延長了。修行人延長壽命太多了。你們看《了凡四訓》,世間人每天懺悔業障,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的壽命,原本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七十四歲走的,延壽二十一年,延長了。唐朝時候有一位高僧,印度人,菩提流志,學佛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翻譯經典翻譯很多,大概在佛教歷史當中,出家人壽命是最高壽的,一百五十多歲走的。每個人的緣不相同,無非是表法給大家看。

  章嘉大師早年教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是假的。你有求沒有感應,是你用心不善,那就求不到。如果心地清淨善良,沒有不感應的,求財得財,求聰明智慧得聰明智慧,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沒有一樣求不到的。為什麼?境隨心轉,你把那個心一轉正,都現前了。人的心要善良,常常想念苦難眾生,住在世間幹什麼?為他們服務,為他們謀幸福,這樣的人佛菩薩加持你,鬼神也擁護你。你的心是真心、清淨心,你的願是真實願,是為利益眾生,為正法久住,自自然然得到佛力加持。海賢老和尚如是,佛菩薩把護持正法這個使命交給他,他真做到了。一生沒有為自己,為我們表法,表三皈五戒的法,表十善的法,表六度的法,在幾十年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待人接物,你處處都看到那是一尊菩薩。在為大家苦難年頭裡面,還能過得幸福、過得圓滿,他做出最好的榜樣。

  我們的念頭,這是根本問題,就是妄想雜念太多,從沒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這個細念,我剛才講彌勒菩薩所說的細念,阿賴耶的細念。「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這大錯特錯。我們妄念少了,有了幾分清淨,有了一點小智慧,如果說這就是相應,錯了,距離佛法的標準還非常非常的遠。可見得製造六道輪迴容易,讓六道輪迴停止可不容易,這就要靠阿彌陀佛了。

  下面說,「大悲慈父」,這是阿彌陀佛,興起無緣大慈,「垂茲」,垂慈,「奇妙方便法門」。這就是說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個慈悲沒有起心動念,叫無緣之慈,完全從真心、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這就是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的法門。「指方立相」,指定西方,樹立形象,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讓我們「攝心專注」,把心收一收,收在一處,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一心希求極樂世界,這就對了。就用這個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把念佛的作用說出來了,為什麼要念佛,不念佛的時候,你有無量無數的妄想雜念。這個妄想雜念就是六道輪迴的因,有這麼多妄想雜念,你在製造六道輪迴。

  所以六道輪迴它永遠存在,它不會消失,什麼原因?你天天在製造。現在叫你把念頭轉過來,專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造極樂世界,妄想雜念是造六道輪迴,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一心專注成就的。我們今天也一心專注,跟阿彌陀佛相應,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要懂,你就肯念佛了,就真念佛了。本來不肯放下,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應該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輪迴,不再搞輪迴了。這一句佛號就學海賢老和尚,他做了九十二年,目的是什麼?目的叫我們看清楚、看明白,學他這個樣子就行了,非常簡單。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一生沒念過經,也沒有念過咒,就一句阿彌陀佛圓滿成就。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行各業統統沒有障礙,只要你肯幹,你這一生就能往生不退作佛。那念得純熟了,不起心不動念,能所就沒有了。還有能有所,起心動念了。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號分明」,這句佛號自自然然生起的,不是從意識裡生起的,意識生起是有分別執著。這從哪裡生起?從自性生起的,從真心生起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真心裡面生起這個佛號,就是「暗合道妙」,你沒有修禪定的功夫,禪定最上乘的功夫在你身上出現了,便契《金剛般若經》上所說的「無住生心之妙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什麼意思?明白的告訴我們,惠能大師在這一句開悟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可以到這個境界。什麼時候到?念得純熟,能所心沒有了,能所是分別執著。心無所住就是真心現前,佛號清清楚楚,這個佛號是從無住生心生出來的,暗合道妙,跟八萬四千法門成佛之道相應。人家歷盡千辛萬苦,用無量劫的時間才能證得八地;你在一生當中,沒有多久的時間,一句佛號念得純熟,萬緣放下,你跟那些大菩薩境界相同,惠能大師在《金剛經》這一句開悟,你也到這個境界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我們下手是有心有念,也就是說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心裡頭專想西方極樂世界,專想阿彌陀佛,想生到極樂世界,想親近阿彌陀佛,可是沒有想到這一句佛號念到純熟的時候,居然跟大乘經上佛說的境界完全相應了,得空了。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空是什麼?自性。自性非物質、非精神,也非自然,所以叫它做空。有是這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是有,得空是見性,明心見性。所以「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沒有學經教,沒有學參禪,但是他得的境界,跟教下、跟禪宗最高的境界完全相同。「巧入無念」,無念就成佛了,「即凡成聖。至哉妙用,不可思議」。教下像賢首、清涼,大徹大悟,大開圓解;宗門像慧可、像惠能這些祖師大德,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宗的學人就這一句佛號。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大家千萬不要忘記,一句佛號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不念了,就念這一句佛號。把妄想念掉了,沒有了,把雜念念掉了,這叫念得純熟,這就是功夫的淺深。功夫到這種境界,往生西方淨土是上輩上生,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圓教地上菩薩,太快了,地位太高了,所以很多人不敢相信。我們一定要知道,這是事實真相,佛沒有妄語,佛不欺騙眾生。

  我們入這個境界,自己知不知道?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妄想雜念沒有了,分別執著沒有了,但是樣樣清楚、樣樣分明,一點都不會錯亂。像海賢和尚一樣,應該說的說,不應該說的不說,不讓人有疑惑,不讓人起妄念。老和尚要常常跟大家說,大家心裡都是妄念、都是妄想,不說,就是一句佛號教給你,高明到極處。你問我什麼,沒有。你再問我就說,你要的那些東西都在佛號裡頭。一句佛號,一切諸佛菩薩名號都在其中,不必念其他的,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切經教、一切法門,統在這一句佛號裡頭,念這一句佛號統統得到了,全宇宙一切諸佛的經法都在其中,到極樂世界全會了,不是欺騙人,確實暗合道妙。來佛寺的這三位菩薩,我相信都達到這個境界,就是無住生心這個境界,他們都得到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