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八十六集) 2010/7/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8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九十四面第五行: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處成就也。王舍城古有二說,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舊城),一曰寒林城(新城),兩說不一」。這是六種成就裡面第四處成就,就是佛講經的處所,佛在哪裡講的。經文上說「在王舍城」,沒有說住,說在。中國古時候用字非常謹慎。佛他已經不再執著這個身相,像《金剛般若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確實證得,這證得法身。法身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不能說他住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都是他的住處,所以只能說他在哪裡。好像我們到北京去看皇宮、看紫禁城,那麼大,皇上住那裡,那麼大的地方,皇上在哪裡?在哪一個房子,在哪一個庭閣?在過去,皇上不能說住,為什麼?他是「四海之內,莫非王土」,這個國家的疆域就是他的住處,他住在這個國家裡。現在他這個人在什麼地方?在自己國家裡頭,不能說住處;如果到外國去,他住中國,清朝是住大清國,這樣可以。佛,那你就曉得,佛的法身是遍法界虛空界,在大宇之內,大宇沒有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所以對佛都稱在,他在什麼地方。
王舍城,佛陀在世,也是一個小國。佛陀出世,中國是周朝,諸位要曉得,那個時候國家沒統一,所以周朝,我們在書籍裡面讀到的「八百諸侯」,一個諸侯大概像現在一個縣長,比一個縣還要小一點,一個縣可能有二、三個國。所以說大國一百里,小國五十里,它的方圓五十里,可以說是像現在的一個鄉鎮一樣,在古時候就是個小國,周朝那個時候有八百多個國家。在印度也是一樣,也都是這些小國林立,經上所謂是「十六大國王」,比較大的大概像現在一個縣一樣,那就很大了,大國。這是歷史地理環境,略微了解。在王舍城,王舍城什麼地方?耆闍崛山中。王舍城外有五座山,這是五座山當中的一座,那這一說,大家都知道了,佛在這個山中講了不少經,這後面還有介紹,所以先說這個處。王舍城,有兩個王舍城,一個是舊城,一個是新城,我們把這一節讀掉就知道。自古以來,祖師大德都肯定佛是住舊城,因為新城是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才建的,那當然是住舊城,不是住新城,所以就住上第城。我們看底下的引經,以及古來大德他們的說法,「今據《智度論》中曰:佛涅槃後」,這個很重要,釋迦牟尼佛般涅槃後,就是入滅之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小城」,這個小城就是新城,寒林城。由此可知,佛滅度之後,這個城市就不很興旺,漸漸衰了,人口少了。少了之後,阿闍世王覺得不太方便,就捨去舊城,在附近建一個新城,這個新城比較小,規模比較小,這就是寒林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舊城也」,本是原本,原本的王舍城是舊城。「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這是新城。「此既佛滅後闍王築之,佛何住後城乎」,佛已經不在世,他怎麼會住在後城?當然是在前面,前面是舊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這是舊城,也就是大城。「此說可證,佛說此經是在舊城」。
「《慈恩傳》云」,《慈恩傳》應該就是《大唐西域記》,《慈恩傳》是玄奘大師旅遊的時候他所記錄下來的。這裡頭有這麼一段話說,「王舍舊城,處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其城又生好香茅,故舉為稱」,所以也稱為香茅城。「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應是上茅」。上茅就是舊城,宗家就是善導大師,日本人對善導大師非常崇敬,通常都不叫名,不稱名,稱宗家。「望西師意,亦謂經中之王舍城,即上茅舊城。此說可信,故不引異說」。其他的古德也有爭論的地方,就不必說了,這個我們相信,因為新城是後建的,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才建的,不可能住在新城裡面,所以應當是古城。
我們再往下面看,「《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顯此法門最勝義」。這就講到佛家表法的意思,這個意思很重要。我們中國人講地靈人傑,這個地方有靈氣,一定有聖賢住在這個地方。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們知道佛給我們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很重要,「境隨心轉」,境是環境。那我們就換過來,人傑地靈,這個地方有聖賢住,這個地方自然就有靈氣,為什麼?境隨著人轉。這兩種說法都說得通,各有道理。如果這個地方地很靈,一定蘊育出聖賢,大聖大賢,他會生在這個地方;另外一種,大聖大賢居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會聚集靈氣。所以人傑地靈、地靈人傑,都說得通,它意思不一樣。佛並不是在王舍城出生的,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講了很多經,這個地方就有靈氣了。而且這個城在古印度大國的裡面,這個城可以說是最興旺的、最大的一個城市,佛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明這部經是無比的殊勝,它有這個意思在。所以下面講,「五天竺有十六大城」,這是經上常講的十六大國王,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都皈依佛陀,跟佛學習,是世尊在家的護法,他也是在家弟子。這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法華經》在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在這個地方講了不少經,佛在這兒住的時間相當長。
下面又說,「又《大寶積經論》云:問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廓?」這個論裡是假設問答,為什麼《大乘無量壽經》要在王舍城講?佛為什麼不在別的地方講?「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成此義故,說住王舍城」。事、理、表法,完全相應,此法就是《無量壽經》念佛成佛之法。所以,法王是佛,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是什麼?佛的住處,你學了這部經,住在這部經,你就成佛了,表這個意思,所以比喻作王舍。王舍,我們中國人講皇宮,皇宮誰住的?皇上住的,皇上所住這叫皇宮,叫王舍。此法,這裡講,對此法門亦如是。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說的是什麼?諸佛如來之所住處,說的是這個,你能夠進入這個法門,你就成佛了,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住王舍城,你看這個意思多麼殊勝。所以佛法一定要懂得表法的義趣,不必用言語,你一看、一接觸,你就明白了。中國佛教的道場全都是表法,可是現在人不懂,它的建築,它的形式,甚至它的色彩,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你六根接觸到的全都是表法。你要真正懂得,不用說一句話,你到寺院庵堂走一圈,佛法就在其中,你心裡面就充滿了。這是現代人所說的藝術化的教學,你看佛法在幾千年前它已經走向藝術。
這是先把城的表法介紹出來,山也表法,「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淨影疏》曰:耆闍山」,耆闍是印度話,梵語,「此翻名靈鷲山也」。我們中國人常講靈山,靈山一會就是指這個地方。為什麼叫它靈鷲山?「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我們中國人講聖賢,印度人講靈仙。「亦有鷲居止此山」,這就像老鷹這一類的,也住在這個山上,所以稱為鷲。「又此山頂似鷲頭,又名鷲頭山」。像我們香港,香港大家都知道獅子山,我們從香港看九龍,那山上確實很像一個獅子趴在那個地方,我們叫它做獅子山。這個山也是有個山峰,像老鷹的頭,所以稱它為鷲頭山。「《西域記》誌此山曰」,這是玄奘大師他老人家所記的,「北山之陽」,王舍城北面,這個山的南面,「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可見得這個山之美,這是玄奘大師的形容。「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他一生在這個地方住的時間最長,所以在這個地方講的經很多。
「《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第一個,「此山精舍,近城而難上」,山很陡,不容易爬上去。「近城故乞食不疲」,世尊當年居住講學的所在,選擇於城市,或者是鄉鎮,距離要近,為什麼?大家都出門去托缽乞食,太遠就不方便。大概距離是以三里路為最適中,三里路,這樣乞食比較方便。「難上故雜人不來」。所以中國古時候寺院叢林都建築在高山,也取這個意思。一般人沒有事情,他不願意爬這個山,為什麼?上這山的時間大概至少也需要半天,人家半天需要工作,他哪有閒時間去爬這個山?寺院庵堂在當時,那個時候佛沒有寺院,佛都住在山林,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沒有固定的所在,但是總是在這個山區,而且乞食方便,也不會太遠,所以了解他們生活狀況。第二,「是耆山福德吉處」,為什麼?這個地方「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這些聖賢人都喜歡在這個地方修行,佛也不離開他。這些人,賢人、羅漢、菩薩都常常向佛請教,佛要住得太遠,他們也不方便,為了牽就這些人,佛也就多住在這個處所。這是第二個原因,這是所謂福德吉處。第三,「耆闍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這是過去、現在、未來,菩薩成佛都選擇這一類的處所,修行、教學、講經、傳法,很適當的一個處所,所以諸佛都喜歡這個地方。
第四,「是中清淨,有福德閑靜故」。這個山清淨,適合於養道。佛經上常講「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寂靜處。它也有個標準,古時候像這些地方多半都是以務農為主,務農離不開耕牛,牛叫的聲音很大,他們住這個地方,農村裡頭牛叫聽不到,所以就很清淨。跟現在的社會完全不相同,現在的社會幾乎找不到清淨處,高山上還有飛機的雜音。所以從前人真有福報,現在科技發達,人的福報沒有了,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讚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這是說,真的,這個山上神仙多、聖人多,有護法神在這邊恭敬供養,所以佛在此地說了很多的大乘經。我們看末後第五,「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這就說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在這個山上講經說法的時間多那個因緣之所在為我們說出來了,這個山跟佛非常有緣分。《法華論》裡也講,「耆闍崛山勝餘諸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故本經即在此山說」。這是引經據典,介紹佛說這個經的處所,這都是給我們證信,真的有說法的地方。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句,「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聽眾。「本品獨標比丘眾及菩薩眾」,這部經夏老會集的時候,把證信分為兩品,經文很長,第一品,聽眾只說比丘眾及菩薩眾,人數不多。第二品,「第二品末廣標餘三眾弟子,及諸天眾」,經文引用在此地,「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這是在家居士;「清信女」,在家女居士,有五百人;有「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經末又有這麼一段文,「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我們從這些記錄就知道這個法會太殊勝,連三界的天人都來參與。「可見說經時,會中有諸大菩薩、聲聞、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直至諸天梵眾」,就是大梵天,「天龍八部」,統統都來聽法,「咸來聽法,此乃六成就中之眾成就」,就是這個法會你看有哪些人參加。「會中,有菩薩、聲聞、諸天人等」,與我們這個世界、這個地球上,「四眾弟子二萬人同聞,非是阿難獨聞,是可證信」,不是阿難一個人聽的。當時我們肉眼凡夫能看到的是我們一般人,我們一般的人眾就有兩萬多人,這法會殊勝。
下面再給我們細說,來解釋,先說什麼叫比丘。「與大比丘」,「與者,共同之義」,很多這些大比丘參加這個法會,「表佛與大眾共在會中」,都在這個大會當中。「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故不翻」。在中國找不到適當的名詞來翻它,所以就音譯再加以註解、加以解釋。它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乞士」,乞是乞討,我們中國人叫乞丐,在討飯吃的乞丐,但是他是士,士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真的是每天去乞食。士在中國古代,中國古時候把人民也分為四個階級:士農工商,這個在社會上地位不一樣。士是讀書人,是被世間最尊重的,讀書人雖然沒有地位,也沒有財富,可是受人尊敬,為什麼?他讀書明理,中國人對這個尊重。從前讀書,真的都是讀聖賢書,從小啟蒙就是讀聖賢書,明理、懂事。讀書人一直到漢朝,漢武帝的時候,讀書人才有出路,為什麼?國家需要你。諸位要知道,中國的大一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雖然統一了,社會動亂,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的安定形成盛世,沒有。一直到漢朝,漢武帝是第七個皇帝,才真正走向制度化,國家統一,需要人才幫助他治理。這是形成真正大國了,不是小國,古時候那些諸侯全沒有了,都變成郡縣,郡好像現在的省,省下面有縣,這些各個階層的公務人員,這需要人才。人才到哪裡找?找讀書人。所以學而優則仕,仕就是為國家服務,接受帝王的任職,於是考試的制度就形成。
所以國家讀書人,讀書是家庭裡面的事情,是家學,家裡面教,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因為從前,中國自古以來農業立國,都是大家庭,人愈多,好辦事,人少了就困難,人多了好幹活。所以家庭子弟有可以讀書的,一定請老師在家裡教,所以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書念得很好,參加政府的考試,縣考,縣考考中了稱為秀才,就是把你選出來了。但是還是有選舉,選舉也是漢武帝時候定的制度,地方的官員要為國家選舉人才。選哪些?從兒童裡面去選,選童子。童子是沒成年,中國成年是二十歲,不滿二十歲,在這裡面去訪問、去調查。從前官員不像現在有電視、有照片你都認識,在從前不認識,他要不穿官服,你不知道他是官員。他穿個便衣,他去私訪,為國家選人才。選人才的標準是什麼?兩個字「孝廉」,舉孝廉,這個小孩孝父母,在家能孝父母,他對國家就能盡忠,他能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第二個條件廉潔,廉潔就不貪污,你看國家任用人的標準,兩個字,一個孝、一個廉。縣考考取秀才,你的生活就不要擔憂了,國家給你一份俸祿,那個時候是給稻米。你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考取了秀才,他一年有九十多石米,他生活就過得去,他就不愁了。好好念書,專心念書,再參加省考,省考考中就是舉人。一般優秀的,舉人特別優秀的,都可以任命做縣長,現在講的縣市長,或者是高級的這些幕僚,相當現在的祕書長,一級幕僚。再考,他一面任職,一面讀書,還可以參加國家的考試,叫殿試,考中叫進士。那時這些進士、舉人、秀才都是學位的名稱,古時候的學位,像現在學校裡面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名稱。考中進士,一般都是中央來任命。國家人才是這樣子培養出來的。這個制度一直到滿清,差不多用了兩千年,兩千年改朝換代多少次,可是這個制度沒有變,無論哪個人做皇帝,都用這個方法來推選人才。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制度,維繫中國這兩千年來,歷史上所記載到的長治久安,就是孝廉。這個制度好!這個制度太重要了,所以舉孝廉。孝廉是從小在家學裡頭、私塾裡面學到的,父母教你,老師教你,忠孝是一體。廉是不與取,在佛法裡就是不偷盜,你才能夠盡忠職守,像毛主席所說的,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如果這兩個字沒有,他不是為人民服務,他為自己服務,那個問題就非常嚴重。
所以乞士,士是個讀書人,真正有學問、有德行,釋迦牟尼佛本身也是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謂,既出家已,乞求自活,不事經營,無所貯積。萬緣俱放,一意清修,故曰,乞食養身」。我們這個身體活在這個世間,需要生存基本的條件,頭一個就是飲食。這些修行人、讀書人、修養道德的人,他們沒有從事營生的事業,他怎麼活?他活的方法就是乞食,就是沿門托缽。我們中國對乞丐並不重視他,在社會上他地位是最低的,叫貧賤,貧是他沒有財,賤是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可是這個乞食的人不一樣,他有學問,他有德行,所以在印度對於這類的人非常尊敬,只要遇到了,一定供養。所以乞食在古印度,像現在在泰國,南傳的,沒有問題,人家真供養你。現在在中國就很困難了,你在香港乞食是做不到的,沒人供養你。所以在印度當時風俗習慣當中,一般人對於這些人很尊重。所以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日中一食,這個乞食一天要去乞三頓,那人家就麻煩,你還修什麼行?一天到晚到外面找東西吃,未免也太貪婪了。所以佛規定是一餐,這大家更尊敬。
一食,夠不夠?夠,我們人身體是一個機器,這機器活動必須要有能量,能量的來源就是飲食,飲食是補充我們能量的來源。可是機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這個能量到底耗在哪裡?百分之九十五應該是耗在妄念上,煩惱、妄念,這個消耗能量很多,那你要大幅補充,三餐還不夠,還得要吃點心。如果心地清淨,沒有雜念,一餐夠了,肯定夠了。勞心勞力,你工作量再多,消耗能量都少。我早年求學,在台中親近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老人家的工作量,一般說至少是五個人,他要做五個人的工作。你要跟他見面,一定在一個星期之前跟他約定,要不然他沒有時間,他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那麼大的工作量,他一天吃一餐,三十幾歲就開始,一直到老死,幾十年!而且一餐吃得很少,小饅頭,大概像雞蛋那麼大的小饅頭,他一餐就兩個。每一天的生活費用,給諸位說,台灣錢兩塊錢,一個月六十塊,六十塊大概相當美金只有一塊多錢,那時候美金好像一比四十,美金一塊半,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不容易!在家居士,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跟出家人一樣,沒穿出家人衣服。
我在台中跟他老人家學,我到台中以前,我學佛大概是一年多,我學佛半年就素食,就吃長素,大概一年半的時候,我就練習晚上這一餐斷掉,一天吃兩餐。到台中看到老師,我說我應該學他,我也學日中一食。我學到第八個月我才告訴他,向他老人家報告,我說我一天吃一餐。多久了?八個月了。怎麼樣?身體有沒有什麼不適合的感覺?沒有,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這樣下去。為什麼?生活簡單,一生不求人。中國古人說得好,「人到無求品自高」,萬緣放下。可是我那一餐比他吃得多,到底是年輕,修養比不上他,我的工作量沒有他多,可是我一餐要吃三個饅頭。我每天生活費用三塊錢,一個月要九十塊錢,他六十塊錢就行了,這個我們沒有辦法,做不到。由此可知,這個老人心清淨,沒雜念。他告訴我,他大概是三十六、七歲開始的。我認識他的時候,他七十歲,九十七歲走的。我跟他在一起,他七十歲,看起來就像五十多歲的人一樣。我們還看到江逸子替他照了一張照片,在一棵大樹底下,他坐在那邊,他的照片,那張照片是九十歲,你看起來大概六十多歲。由此可知,健康不在乎吃好東西,李老師吃的東西非常簡單,自己做,他沒有人照顧,自己照顧自己,飲食起居自己料理,自己煮飯、洗碗、洗小鍋,自己洗衣服。我們接觸,不能不佩服他。九十五歲才接受兩個同學照顧他,九十五歲以前沒人照顧,說明他身體好,他可以自理。所以老師給我們做出榜樣。佛教導我們乞食養身,你才真正能放得下,真的沒煩惱。
「乞法者,參師訪道,露宿風餐,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養心」。人在世間,真正覺悟,什麼最重要?道最重要。佛家這個說法,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說這句話,那個時候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你看夫子就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沒有白來了,所以古人讀書是重道。現在人讀書,現在學校為什麼?為將來在社會上有好的工作、好的發展,榮華富貴,目的在此地。聖賢人沒有這個觀念,孔子一生真的是貧賤,沒有財富,也沒有地位,貧民。做魯司寇,魯是現在的曲阜,濟南是齊國,那時候魯國就是現在的一個縣,魯國國君不就是現在一個縣長嗎?做魯司寇做了三個月,被人擠下來,為什麼?他要做好官。你要想做個好官,為人民服務,那個人要為自己的功名富貴,你跟他相牴觸,你跟他不同類,你還能幹下去嗎?所以孔子聰明,辭職,不幹了,回家去教書、去教學,教了五年,過世了。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漢武帝想治理國家,教老百姓,那時候諸子百家,用什麼人的方法來教?董仲舒推薦孔孟,漢武帝接受了,所以就做為國家教養人民的主要的一個理念,用孔孟之道,尊孔子為萬世師表。孔子在世作夢也沒想到,如果想到這樁事情,何必去做官?何必去周遊列國?教學多好!這個事情有人想到了,釋迦牟尼想到了,你看他三十開悟,開悟之後不做國王,就教學,教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圓寂的。聖賢人所走的路,這條路在佛法叫成佛之道。孔子是到晚年不得志,他一心是想做官,展示他愛國愛民的理念,沒人用他,迫不得已回到老家去教學。回老家那一年,六十八歲,七十三歲走的,教了五年。你看五年的教學,萬世師表,這是聖賢事業。在印度是成佛之道,在中國是聖賢事業。不是聖賢人見不到。
這個路子,在現在來說,是很難走,你沒有決心、沒有毅力,你不能吃苦,你走不通。不但吃苦,還要受盡屈辱,你才能行得通。我走這個路走了五十九年,很多同學知道,不是好走的,七十歲以前,找麻煩的人總是特別多。七十歲之後,好一點,因為七十歲了,快要走了,孔子七十三歲就走了,七十歲差不多了,算了吧!大家就饒你,七十歲以前人家不饒你。所以這是,這條路也很難走,走出來之後,你就成佛成菩薩、成聖成賢了。你要是不能吃苦,別人的障礙、障難,實在講不是別人,是自己。別人無論是毀謗也好、羞辱也好、陷害也好,那都是重重關卡,考試!你要是通過,那些都是好老師。沒有那些人,你怎麼能磨得出來?你怎麼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從這關卡上過來的。過來之後,對那些人感恩!沒有他,你怎麼成就?
古今中外說一帆風順成就的,絕對找不到,哪有那種人?佛都不行。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多少人找麻煩!裡面六群比丘,家裡不和,他的這些弟子當中,有問題的很多,外面叫六師外道,內外夾攻。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如如不動,用定、用慧,把這些障難都給化解了。我們今天想求學,難,自古以來沒有例外的,現在這個時代尤其困難,沒有忍辱功夫,沒有布施、持戒,這三樣是基本,得忍辱,沒有你就不會成就。真正發心,在困難現前的時候,我們只有求佛,佛力加持,自然有好心人來幫助我們,來護持。可是我們自己心念要端正、要堅定,有絲毫偏向名聞利養就完了,這是什麼?這是自己的業障,多少人敗都敗在這裡,真的,幾十年功夫毀於一旦,很可惜!這一毀,又去搞輪迴了,那又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你得人身,再遇佛法,再來,看看你那一生能不能通過。哪一生能通過,你哪一生就成就。順境裡有絲毫貪戀的心,完了;逆境的時候有一點點怨恨的心,也完了。你要想成功,只有一個心,感恩。順境、善緣,感恩;逆境、惡緣,還是感恩,你才能成就。
剛才跟諸位說過,漢武帝以後國家取才,取孝廉,佛門裡頭也不例外,這兩個字差一點點都不行。聖賢之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聖賢之道也包括佛道,沒有例外的。儒釋道要成就,孝廉這個根要紮得深,有這個深根,你才能持戒,持戒是什麼?守規矩,你才能忍辱。具備這些條件,你算具備成功條件的一半了。日常生活當中要節儉,就是要培福,有福,有福要給大眾去享,不要自己享,這個世間苦難的人太多,常常想到他們。要謙虛,要卑下,把自己傲慢的習氣,真的把它融化掉。人都有傲慢習氣,不能說我沒有,那個我沒有裡頭就充滿了傲慢,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說充滿傲慢?因為佛講的,佛說這個傲慢是與生俱來。哪一生?生命起源的那個開頭。這在佛經上講得很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自性裡頭變成一個妄心,阿賴耶,阿賴耶裡面就具足貪瞋痴,貪瞋痴慢。你看末那就是的,末那就是我們自己,我自己從哪來的?跟宇宙同時發生的。
四大煩惱常相隨,第一個是我見,執著身是我。在阿賴耶裡面,不但執著身,執著意識是我,那個意識,我們一般講靈魂,或者講靈性。為什麼靈性還是執著?四聖法界叫靈性,還是阿賴耶,還是末那,沒轉識成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是什麼?是明心見性,是《華嚴經》圓教初住菩薩,那超越十法界了。只要沒有超越十法界,都是阿賴耶用事。不過四聖法界,阿賴耶用事他用得正,為什麼用得正?完全依照佛菩薩的教誨,真正把它做到,所以他純正,跟佛一樣,但是用的不是真心,是阿賴耶。如果轉識成智,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那就真的,那就不是假的。所以四聖法界裡面,菩薩、佛還是用阿賴耶,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末那的執著,還是有這個,不過他很淡,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傲慢沒有了,那什麼時候?那是明心見性,你脫離十法界了,可以這樣說,貪瞋痴慢都沒有了。你沒有超越十法界,你怎麼可以說你沒有貪瞋痴慢?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才真正認識自己。中國古人講,人應該有自知之明,自己要認識自己,我是凡夫,我不是聖人。
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不是聖人,你看在大乘教裡面,六道裡面叫內凡,六道是個界線,六道外面,四聖法界叫外凡,還是凡夫,六道之外的凡夫。一定要把無始無明斷掉,超越十法界,才叫聖人。佛門裡面叫小聖,阿羅漢,那是尊敬他,他不是真的聖,為什麼?三大類煩惱,他只斷見思,見思煩惱斷了,世出世間這個法他不執著,他還有分別,他還有妄想,這稱他為小聖。再往上去,辟支佛、菩薩、佛,這是四聖法界裡頭,比小聖高一點,一般我們都稱聖人,不是大聖。大聖是什麼?破了無明,超越十法界,證得圓教初住,這是大聖。在實報莊嚴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稱大聖,我們講菩薩摩訶薩,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摩訶薩。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那就稱菩薩。加上摩訶薩不是十法界的,是一真法界的,是實報莊嚴土裡面的菩薩。學大乘教的人,這是普通常識,基本常識,不能不知道。知道這些,我們就很謙虛了,就知道我們實在是凡夫,真的是凡夫,怎麼可以傲慢?所以一定要學謙卑,道理在此地,謙卑才能夠乞法養心。
哪些人教我們?這個要知道,要學善財童子,什麼人是善知識?除我之外每個人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就這麼成就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是善知識。五十三參,清涼大師說得很清楚,歷事鍊心,鍊什麼心?鍊清淨平等覺。環境有順有逆,人事有善有惡,環境跟人事全部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心目當中的善友,那個善友是佛,不是菩薩,諸佛如來示現來教導我的,這是活的道學,不是文字上的。他表現得很好,善人,我們看他們,心裡喜歡,完了。喜是什麼?喜是感情,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你怎麼動心?動心就被染污了。看到善行,內心真正起效敬之心,不能有貪戀。那個人表現得很可惡,見了你恨你、罵你、揍你,那是善知識,不能有怨恨心。一有怨恨心,完了,你又動了七情五欲。所以在環境、在人事裡面斷什麼?七情五欲斷乾淨,你不就成佛了嗎?你有七情五欲的話,你出不了六道,連小聖都不能證得。七情五欲斷了,證小聖,出了六道。出了六道,還有四聖,四聖還得磨鍊,那是微細的,微細的磨鍊。
微細的這個都不動心了,真的永遠就住在《無量壽》,《無量壽經》講的修因就是清淨平等覺。你常住在清淨平等覺,這個就是我們剛才念的處所,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它就代表這個意思。真正能把心常住在清淨平等覺,成功!你才會真的對一切環境感恩,對一切人事感恩。你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什麼?全是佛菩薩,你見佛了,你成就了。佛經上寫的是教科書,這是什麼?這是引導你、指引你。真正的功夫在哪裡?在生活上。你成就,你斷煩惱,你證菩提,是在生活上證得的,與書本不相干。所以六祖大師講的,他聽無盡藏比丘尼念《涅槃經》,念完之後跟她講道理,講得比丘尼非常歡喜,捧著經本來問,向他請教。他說我不認識字。不認識字,怎麼講得這麼好?這個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活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什麼?你們要看到經本,這是《華嚴經》,錯了,那不是《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就是整個宇宙,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活的!活生生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是自性的體相用,哪裡是在書本裡頭?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學佛,死在書本裡,你怎麼會開悟?所以書本是個引導,好像我們走路一樣要看地圖,這個地圖不是那裡,你想去的地方不在那裡,只要你看著,你就到了嗎?你把地圖丟掉,走出去才能到達。現在的人講求活學活用,這話很有味道,咱們要活學活用。佛法在哪裡?佛法在生活,在穿衣吃飯,在待人接物。大乘在哪裡?大乘在工作。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當時被那麼多人尊敬,你看這個法會兩萬多人,兩萬多是人,人之外我們眼睛看不見,還有不同維次空間。不同維次空間的,那就是諸大菩薩,聲聞也算,聲聞阿羅漢,這不是六道裡面的;六道裡面還有諸天,欲界天、四禪天,梵眾是四禪天。不說四空天,四空天他不來了,四空天叫長壽天,他不會來聽法的。八部鬼神,這也是欲界的,這都是我們看不見的。看不見的眾生比我們現前看得見的不曉得多多少倍!來學,都是來學活的佛法,不是學這死東西,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乞」這兩個意思,你看乞食養身、乞法養心,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破惡」,所以比丘他有三個意思,這個惡是什麼?惡是煩惱。「正慧觀察,破煩惱惡,見思惑盡」,惑是迷惑,見思惑斷盡了。見是什麼?錯誤的見解,你看錯了,思就是你想錯了,你每天在看,每天在想,全都錯了。為什麼錯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就錯了。你如果看法正確,沒錯,想法也沒錯,就出六道,你就到四聖法界去了。只要你在六道裡面,我們就得承認,我們看錯了,我們想錯了。佛給我們列的幾個具體的例子,你得看,經上講八十八種。佛教初學,就把它簡化了,八十八種歸納為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個見就是你看錯了,見解。你是不是頭一個就想到這身是我?因為有我,就有自私自利,就有名聞利養,就有是非人我,頭一個錯了。第二個錯,邊見,邊見是什麼?對立,我跟人對立,我跟事對立,我跟一切萬物對立。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頭沒有身見,也沒有邊見,這五種見惑沒有,五種思惑也沒有,思惑是思想錯誤。
這五種思惑是什麼?貪瞋痴慢疑。這個疑是對於聖教的疑惑,實際講是對於所有一切法的疑惑,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聖教。聖教決定是正確的,人家明心見性,從自性裡面說出來的,它怎麼不正確?我們沒有見性,看到人家見性的東西,跟我看的不一樣,他錯了,我沒錯,他錯了,這叫疑。什麼時候叫見思煩惱斷盡,你就「超出三界」,這個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六道,超越三界就是超越六道。六道外面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那叫外凡,三界之外的凡。雖然見思斷了,塵沙沒斷,無明沒斷,還是有煩惱,粗重的煩惱沒有了,微細的煩惱在。所以比丘有破惡的意思。我們今天煩惱習氣這麼重,這能稱比丘嗎?比丘真幹,真的斷煩惱。用什麼方法?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法,但是初學的人最重要的是持戒,得從這裡開始。你不持戒,煩惱怎麼斷?
所以我們這麼多年,在世界上走了這麼多地方,接觸的面很廣,所看到的,在家同修十善做不到,出家同修沙彌律儀做不到,這問題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不是真正佛弟子,真正佛弟子要認真去做。別人做不做與我不相干,我要做,你才能成就。不能說別人都不做,我做幹什麼?我做不就吃虧了嗎?那你就錯了。實際上是,你做,佔便宜了;他不做,吃虧了,吃虧是他。他吃虧在哪裡?吃虧,要繼續搞六道輪迴,他吃虧在這裡。你真幹,輪迴到這一次,以後再不輪迴了,再不幹傻事。尤其遇到淨土,我來生決定到極樂世界,六道讓你們去玩,我不再跟你們玩了,要有這個念頭才行!我們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跟諸佛菩薩、諸上善人一起去玩去,這就對了。這個心要堅定,堅定你才肯放下,放不下就去不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為什麼?咱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來生了,所以現在就要放下。放下真自在!放下煩惱輕,智慧就增長。所以你看比丘,超出三界,超出六道輪迴,沒有超十法界。
第三個意思「怖魔」,這魔是魔王。「如《涅槃》說:魔性姤」,魔的性染污,這姤是染污。「據《中華大字典》,姤有八義,今取其一,姤者惡也」,不善!「弊,忌他勝己」,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傲慢嫉妒,別人比我強,心裡就難過,這個是錯誤。嫉妒心也是與生俱來,你很細心去觀察,你看什麼?三、四個月的小孩,嬰孩,還不會走路,在地上爬。你旁邊有兩個小孩,同樣大,你給一塊糖給那個吃,那旁邊你去看,他嫉妒,他就很難受,你細心去觀察。所以嫉妒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多生多劫的習氣,要不從小好好的鍛鍊他、去教導他,這個煩惱怎麼斷?人沒有嫉妒心,心清淨了,清淨心裡頭沒有嫉妒,平等心裡面沒有傲慢,這是性德。我們在一切處、一切時遇到這些事情,心裡還會起這個念頭,馬上要回光返照,我們功夫差得太遠。這個回光返照就是覺,古大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覺,你就回頭了,你就生慚愧心,懺除業障。
什麼叫懺除業障?現在大家講發露懺悔,發露懺悔完了之後,遇到事情還照幹,照幹明天再發露,天天發露。諸位要知道,真正懺悔是後不再造。發露懺悔有沒有好處?發露懺悔是舞台表演,是勸別人的,很好,用自己的例子來勸導別人,這是好,自利利他。但是真實利益是後不再造,孔夫子所說的「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不會有重複的。夫子讚歎,他那麼多學生,只有一個做到,顏回,他讚歎顏回不貳過。由此可知,其他學生都做不到,你才曉得這個事情難,不容易。在佛門裡面,不貳過,阿羅漢才做到,不是普通人。所以既然發心出家,就得真幹。這個病非常非常之深,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惡業,所以這個嫉妒心非常不好!不能夠輕視它,要在這裡痛下功夫。魔,魔就是這樣的,傲慢、嫉妒,所以這是魔,這不是佛。「故懷恐怖」,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裡難過,怕別人又勝過自己。「又懼其人,多化眾生」,這個修行人,比丘,教化眾生,眾生都跟他去,他的信徒太多了,他又生嫉妒。為什麼?他跟你搶信徒,不擇手段的去拉信徒,破壞你,障礙你,讓你的信徒對你產生誤會,遠離你,他就拉去了,幹這個事情。所以他怕,怕其人,「多化眾生,同出生死,空其境界」,空其境界是什麼?魔界人少了,佛界人多了,他怕這個,「故生恐怖」。
「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輾轉讚歎,聲傳欲界六天,魔聞心怖」。這個魔是第六天的天王,魔王,他化自在天的天王。為什麼?這個人發心出家受戒,羯磨就是受戒的儀式完成,夜叉輾轉讚歎,被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王聽到,他化自在天王心裡就很難過。因為他有嫉妒,他嫉妒佛菩薩把六道裡面眾生一個個都度脫,他統治下的人漸漸就少了,欲界是他統領的。現在諸位要曉得,魔王很快樂、很歡喜,為什麼?出家受戒不是真的,是假的,誰能持戒?誰能做到?魔一調查,現在這些釋迦牟尼佛弟子,在家,十善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他可樂死了,他一點憂慮都沒有。真的有一、二個,當然他還是有顧忌,人很少,他不在乎;人多了,他就在乎。人很少的時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應該就不在乎了。所以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比丘三個意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我們學了這些文字,智慧就開了,我們應該怎樣學法?應該怎樣在菩提路上盡量迴避這些障礙?障礙是決定有,你看看,你真想修道,六欲天都不會饒過你,都要給你做障難。你真成功了,給你說,六欲天是大善知識,為什麼?他天天考你,天天折磨你,結果你關關通過,他就來給你頂禮,拜你做老師,護你的法,就變成護法神。好人,不是壞人。你通不過,通不過你就再來,他折磨你。所以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今天找麻煩的、折磨人的想想,我們能成就不都是靠他們嗎?沒有他們我們怎麼會提升?一次障難後面肯定一次大幅度的提升,無論是智慧、是福報,統統提升。這是我們過去將近六十年學習當中的經驗,這個經驗非常寶貴。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這解釋一個「大」字,比丘上頭加一個大。「大者,梵語為摩訶」。這是佛經上的音譯,梵文稱摩訶,中文翻作大。它「具有三義」,它有三個意思,有大的意思,有多的意思,有勝的意思,殊勝、超勝。「大者,《彌陀疏鈔》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他持戒,他修定,這就是大德,因戒得定。你要是不持戒,你的心是散亂的,你妄想很多,這些天王大人他不會尊敬你;你真正持戒,心就清淨,清淨心就是定,這些天王大人看到你,你比他強,他不如你,他怎麼會不尊敬你?戒從哪裡做起?這個諸位不能不知道,從《弟子規》、《感應篇》做起。《弟子規》裡頭一百一十三樁事做到了沒有?得真幹。《感應篇》裡面,一百九十五樁事,這是善惡果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跟它都能夠相應,善的你都有,惡的你都能夠斷除,你是大德,你不是小德。現在這個世間人不尊重你,天地鬼神尊敬你,天地鬼神擁護你,他看得出來,人看不出來,他看得出來,世間人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看得出來,你的光彩不一樣。又何況這些人是佛弟子,天天學習佛陀的教誨。諸位一定要記住,學習,著重在習,習是落實。你所學的做不到,那只有學,沒有習,那就變成什麼?變成學術,變成佛學。學了做到,這是學佛,釋迦牟尼佛我跟他一樣,老師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那真學到東西。「《淨影》」,《淨影疏》前面介紹過。《淨影疏》說,「曠備高德,過餘近學」,過是超過,「故名為大」。德高,學富,他學的東西多。德高是什麼?他所學的東西做到了,做到了德就高。學得多,這是學富。學富,沒做到,有學富,德不高,那個不行,那是學者,現在稱為學者專家,不能稱為聖賢。他真做到了,他是聖賢。做到一半,是賢人;統統能做到,他是聖人。這是大的意思。
再說多,「多者,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這一條就是講的廣學多聞。內典是佛的典籍,佛菩薩教的;外籍,除了佛法之外,所有宗教,所有學術,他沒有不通達的。他怎麼通達的?中國過去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門門都通,為什麼?什麼叫通?見性叫通,沒有見性,不通。為什麼會見性?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善法、惡法,全是從自性流的,問題你真會。你在一法裡頭,你去參究,不能叫研究,研究是什麼?你用心意識,那叫研究,離心意識叫參究,參究才能見性,研究不能見性。所以科學家他能夠發現阿賴耶,他不能見性,為什麼?見性一定要離心意識,就是說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見性了。科學家他還分別、他還執著、他還起心動念,所以他學到的東西是知識,不是智慧。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智慧,它不是知識。
智慧一通,一切通,惠能大師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沒念過書,世出世間法你去問他,他沒有一樣不通。那個時候沒有問科學這些東西,如果問他的話,他跟你講,全懂,他沒有一樣不曉得。古今中外,我們今天科學裡面講宏觀世界、微觀世界,他沒有一樣不曉得的。沒有接觸過的,只要一接觸就通達,一看一聽就全明瞭了,一通一切通,多!多是從精來的,中國那個文字妙得不得了,精就通了,不精就不通。學得再多,再多他不精,所以他不通;那學一樣,精,他全通了。中國文字在外國找不到,智慧的符號,中國文字確實是智慧,它都教你了。所以老祖宗沒有祕密,因為老祖宗沒有嫉妒心,老祖宗總是希望後面來的人都能超過他。是不是真能超過?給諸位說,決定不能,因為它是平等的,你到那個程度,跟他是平等的,你沒有辦法超過他。就像一個圓球一樣,你全通了,你不能在圓球上突出一塊,你也不能少一塊。所以佛佛道同,就這個道理,平等的,清淨平等覺,你也回歸到清淨平等覺了。所以注意「精通」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其味無窮。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