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八二集) 2014/1/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8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九十三頁,我們從第一行第二句看起:
「此之發光,非因手足。阿難見佛,只因於歸真之一念。念佛時,是心念佛也。見佛時,是心見佛也。只是一心。我心佛心無毫釐許間隔。故疏云:何隔念與時乎?」這幾句經文意思很深,完全是事實真相。前面經文告訴我們,我們世間人,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看到釋迦牟尼佛所處的環境,釋迦牟尼佛沒有道場,一生不建道場,活動都是在山林樹下,過的是游牧生活,日中一食,到外面托缽,晚上住在樹底下打坐,樹下一宿,第二天到別的地方去了,看這個環境並不是很美好。佛講經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處的環境跟極樂世界不能相比,都是佛,這什麼緣故?就懷疑了,是不是釋迦牟尼佛還有罪業沒消掉,要不然他的處境怎麼這麼惡劣?阿彌陀佛為什麼那麼美好?所以佛,你看在前面給我們說的,前面是《淨名經》上講的,這經上有,在九百九十二面最後一行,《淨名經》上有足指按地,《楞嚴經》上是手指按地。所以說大地放光,不是佛的手,不是佛的足,不是這個原因,真正原因是什麼?是心現心生,是真心。此地講,非因手足,手足是個增上緣,是個表示。實際上阿難見佛真正的因是歸真這一念,就是他回頭,他用真心。平常我們用心,全用妄心,沒有用過真心。這一次佛在大會上告訴大家,你們想不想見極樂世界,想不想見阿彌陀佛?如果想,你用真心,你把萬緣放下,用真心,這一念真心念阿彌陀佛,你就見到。大家果然放下,阿難帶頭,放下萬緣,一念心。一念就是沒有雜念,這個念頭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一念。這一念心念佛的時候,豁然就看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現前了,真的讓阿難看見,讓與會的大眾統統看見,這個時候大家希望歸真。
我們現前這個世間有沒有人看見?有,我聽說有,真有人見佛。見佛這一念心非常可貴,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十念必生,那個念是真念,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用妄心就見不到。所以李老師在世的時候常說,他說我們台中蓮社的蓮友,十萬個念佛人當中真正能往生只有二、三個。不是說別人,說念佛人,蓮社的念佛人,都是李老師的學生。為什麼臨命終時佛不來接引、他去不了?他用的是妄心,不是用真心,道理就在此地。我們如何能夠返妄歸真?一定要曉得,這個世間萬事萬法全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佛家裡頭這個真跟妄用什麼來界定?它就用的是生滅,有生有滅就是妄,不生不滅就是真。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我們念頭,你看前念頭起,後念頭就滅,這是生滅心,真心是不生不滅。生滅心是假的、虛妄的,用這個東西不行,用生滅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是六道輪迴,用真誠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是極樂世界。你要問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當下。為什麼?真的境界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所以它沒有空間,它沒有時間。它真正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大而無外」,沒有邊際;「小而無內」,這個境界都無法想像,小而沒有內。內之內,它還有內?沒有內。所以佛告訴我們,這都是事實真相。
《華嚴經》上講得很多,微塵裡頭有世界,毛端裡頭有世界,毛端上,汗毛,毛的尖端上有世界。這個世界多大?跟我們宇宙一樣大,我們的宇宙沒有縮小,這個毛端沒有擴大,它就能互容,大小沒有障礙。誰能知道毛孔裡面的世界(微塵世界)?普賢菩薩知道。不但知道,普賢菩薩還到裡面去,去供佛、去聽經、去度化眾生。告訴我們,法界重重無盡,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都是念頭變現出來的。念頭是生滅法,所以一切境界全是生滅法。不生不滅的是能現的心,它不生不滅。我們可以從中國《壇經》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得到證明。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的明心見性是從聽經開悟的,釋迦牟尼佛開悟、明心見性,是菩提樹下打坐,定中開悟的,這就不一樣。不管用什麼方法,開悟之後的境界完全是一樣的。所以六祖惠能開悟的境界,跟釋迦牟尼佛開悟的境界是同一個境界,一絲毫差別都沒有,真正見到一切法的真相,諸法實相,他見到了。
我們今天學佛,學佛人一定要知道,什麼是真學佛?返妄歸真。一定先要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妄?辨別真妄的標準就是經典,每部經都是,法門平等,沒有高下。這個事是難事,人人都有分。難與易,完全是我們自己善根、福德、緣分,這三個條件具不具足?具足到什麼程度?差別是這麼來的。除這個之外沒有差別,事實真相毫無差別。所以差別是從我們的妄想,從這發生的。我們只要放下,要真放下,放下便是,與學不學沒關係,與認不認識字也沒關係。惠能大師沒有學過,也不認識字,開悟之後他還是不識字,可是你念給他聽,他沒有一樣不懂。你學了幾十年沒懂的,他一聽就懂了,他再詳細給你講解,你也懂了。所以中國古老的教學法跟佛陀的教學法非常接近,理念跟方法都相同,只是中國這個理念方法跟佛法相比要差一等,佛比我們殊勝,所以佛能見性,我們中國見性很少。中國不是沒有見性,有,不徹底,不究竟。所以中國古人教跟學重視悟性,老師看這個學生有沒有悟性,有悟性要好好培養他,他可以成聖成賢;沒有悟性,就叫他讀書,讀聖賢書,熟記,讓他心裡妄想雜念少、聖賢教誨多,他一生都得受用。中國人講賢人君子,中下根人可以達到賢人君子,社會上的好人,上根的人可以達到聖人。聖人、賢人、君子,分三等。
我們要認識什麼是真、什麼是妄,這部《無量壽經》足夠了。我們熟讀深思,有能力辨別邪正、辨別是非、辨別真妄、辨別利害,這叫智慧。修學一定是按著戒定慧才圓滿成就。戒是方法、是理念。老祖宗教學的理念,也就是教育的理念,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方法就是規矩,你一定是一部下手,不能搞多,搞多,雜了。雜了怎麼?你用心不專,用心不專你決定不能開悟。不專就是妄心,專一就是真心。為什麼叫你一門?一門你專一,你容易得一心,得到一心之後,一心一念起作用就是智慧。他不起煩惱,他生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一切通達明瞭,道理在此地。妄要放下,放下妄不要找真,放下妄自然就是真,放下妄再找真,那真也是妄,所以放下就是。
我學佛真正感恩老師,第一天見面就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什麼叫功夫?放得下是功夫。你放得愈多,智慧愈增長。一定要知道,智慧、德能都是自性裡頭本具的,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為什麼你比別人殊勝?是你的心比別人清淨,比別人專一,就這麼個道理。它不是學來的,它是悟出來的。學出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是技能,不是德能,這個差別很大。中國古老傳統講求這些,我們把古老的東西丟掉兩百年,現在很多沒人知道,給他說,他非常陌生,他沒見過,也沒聽說過,這是現在聖賢學問再復興起來最大的障礙。就是陌生,沒人相信,你跟他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懷疑。怎麼東西不懂,我念上一千遍自然就懂,哪有這種道理?他不相信,這就是他不知道。你真正懂,那個懂從哪裡來的?清淨心。心愈清淨,你懂得愈清楚、愈明白、愈多、愈大、愈深,是這麼來的,不是靠記憶。中國古人對於記誦並不重視,《論語》裡頭也有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中國人不主張。
好像讀書要背書,我們都把意思搞錯了,讀書不是背書,念遍數多了,他自然會背。所以背書是副作用,主要的目的是什麼?是叫他不要有妄想。你讀書,在背書,你沒有妄想,你有妄想、有雜念就念錯了。所以它是修定的一個方法,跟禪堂裡面坐禪的意思是一樣的。坐禪是修定,知識分子用讀誦修定。修定沒有形式的,修定是什麼?就是心裡頭清淨,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憂慮,沒有懷疑,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所以念經的意思在此地。定能開慧,讀《華嚴經》,這叫華嚴三昧;我們讀《無量壽經》,叫念佛三昧;修《般若》的,金剛三昧、般若三昧。惠能大師在黃梅八個月,舂米破柴,那就是舂米三昧、劈柴三昧,真的,他從這裡得定,所以五祖給他一講經,他馬上就懂了,就真的開悟,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向五祖提出報告,描繪自性的樣子,「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說明自性第一個樣子,清淨,沒有污染;第二個樣子不生不滅,「本不生滅」,不生不滅就是真的,有生有滅是假的,他真見到了;「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德、無量無邊的能(能是技術、能力),無量無邊的相好。智慧、德能、相好不在外,在內,只要見性全都出來了,不是學來的,而且非常圓滿。學來的是非常有限,全是生滅法,不是真的。真心是什麼樣子?「本無動搖」,這自性本定,換句話說,真心沒有動搖。它起作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就說明佛家認為宇宙從哪來的,不是神造的,不是上帝造的,與他們不相干,從哪裡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上帝也是自性變的,神也是自性變的,天堂是自性變的,地獄也是自性變的,沒有一樣不是自性變的,所以告訴大家佛教是無神論。佛教承認有神,神是眾生的一種,跟我們平等的,關係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宇宙不是神造的,我不是神造的。自性是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不是別人的。自性是共同的,一絲毫差別都沒有。我的自性,自性是真心,跟佛的真心是一個心,跟一切萬物的真心也是一個心。
今天世界亂了,亂成這個樣子,如何能把這個世界再恢復安定和諧,大家都像一家人,生活那麼快樂?只有佛法能做到。佛法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是什麼關係?一體。哪有不愛人的道理,哪有不尊重的道理,哪有不關懷的道理,哪有不幫助的道理,都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真誠的平等、尊重、關懷、愛護、互助合作,這個世界多美好。只有佛法,確確實實一點都不假,能幫助世人把我們地球變成極樂世界,把地球上所有居民變成一家人,親兄弟、親姐妹。把關係搞清楚,把真相搞清楚,就認識了,不許可再分別,分別是錯誤,執著是錯誤。放下執著,佛家就是阿羅漢,再放下分別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就叫成佛。人人都是佛,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凡夫。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成佛,不能完全放下,放下一部分,行,放下執著是阿羅漢,放下分別是菩薩,誰放下,誰就是。所以今天我們要肯定能大師這句話,自性生的萬法,萬法要回歸自性。
自性是源頭,是宇宙的根源。這個宇宙不是大爆炸來的。大爆炸的現象被現在天文學家望遠鏡裡看到了,看到什麼現象?所有的星球,以地球為中心都向外膨脹,速度愈來愈快,遠離地球了,這是爆炸的一種現象。其實不是的,這個現象從哪裡來的?我的看法是從人心來的,我們現在貪瞋痴慢膨脹,貪心沒有止境,造成宇宙這個現象。為什麼?境隨心轉。現在量子力學家說出來了,他們發現,外面環境是隨著我們念頭轉的。我們的惡念在膨脹,貪瞋痴在膨脹,所以星球就遠離。不要以為我們動個念頭沒關係,動個念頭星球都遠離,都改變軌道,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近代的科學家不少人,愈來愈多,研究念力的能量。這個最早是佛法裡面說的,佛法懂得念力的能量。他怎麼知道?他從禪定裡頭真正找到這個東西。隨順這個東西去發展,那是美好的;違背它的,那個發展就是顛倒的,顛倒的就是六道輪迴、三途惡道。
學佛的好處,別的好處沒有,我們學會了,毀謗我沒有怨恨,好處就這個,這就是好處。不生氣,不放在心上,對毀謗我的人,我對他還恭敬,尊重他,我還關懷他,我還感恩他,這就是學佛的好處。情願吃虧,情願上當,甘心情願,為什麼?我們真正相信因果,相信大自然的規律,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世間沒有一個人吃虧的,也沒有一個人佔便宜的,沒有,佔便宜的要還人家,吃虧的會得到補償,沒有,哪有這種事情?完全隨順大自然的規律去做,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以真誠心待人接物,心安,跟理相應。無論在什麼地方,心是安的,心安穩就有快樂、就有喜悅。造作不善,縱然佔了便宜,他心不安,他害怕,怕他那些不能見人的事情被人知道,害怕。我們不擔心。人可以騙人,人騙不了良心;人能騙人,騙不了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有嗎?有,真有。無神論不是說沒有鬼神,有。鬼神是六道眾生之一,跟我們一樣,我們也是六道眾生之一,我們是平等的。我們修行能成佛,他修行也能成佛。無神論不是不承認鬼神的存在,承認,六道都承認,十法界都承認。十法界平等的,上跟諸佛菩薩平等,下面跟地獄、餓鬼、眾生平等。知道事實真相,就會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真正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極樂世界就現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地球變成極樂世界?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只要我們真正明白、覺悟,不再有惡念,不再有惡言,不再有惡的行為,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要靠什麼?要靠教化,教學為先。不教,人怎麼會知道?要長時間的去教。二十年、三十年,像我這樣的人就不行,轉不過來,總得要五十年、六十年,轉過來了,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這一轉過來得大自在。
所以一定要肯定,「我心佛心無毫釐許間隔」,它是一不是二。一切法是從心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說心現識變。這個心是真心,這個心裡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平等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平等。所以妄心不平等,真心平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佛陀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佛陀教育本身有初級教育,有中級、有高級,我們是哪個程度的人,學習哪個等級的,決定得好處。我們程度差,學高等的不懂,學一輩子不能接受,不相信,那不是我們程度。我們從最低級的下手,很容易明瞭。最低級的講什麼?講五戒,講十善,講三皈。三皈是總的指導原則,是永恆不變的。教學的教材、內容是隨著程度慢慢提升,那個不一樣。總指導的綱領永遠不變,就是我們求什麼?求覺,求正,求清淨。覺是覺悟,對於一切法的真相通達明瞭,沒有錯誤;正是正知正見,沒有錯誤是智慧;清淨是德行,心清淨、行為清淨,這是總的指導原則。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十善、五戒,落實在經教。清淨從哪裡得來?清淨落實在放下,只要你肯放下,心就清淨。清淨,什麼都沒有,你要什麼就有什麼,自在,不要,什麼都沒有。不需要積蓄,積蓄是錯誤的,你實際上積蓄不到,連這身都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身剎那生滅,所有一切萬物,萬事萬物都是剎那生滅,了解事實真相,就放下了。生活所必須,要,維持現狀,多餘的一概不要,你的心才清淨,才生智慧;多餘的也要,你的心混濁,生煩惱,不生智慧。這個道理要搞清楚,要真的搞清楚,透徹搞清楚你才肯放下。放下之後,你得大歡喜,你才曉得佛沒有騙我。佛是真的,佛是非常可愛的。
我們今天修念佛法門,對於歸真的一念比什麼都重要,這一念就是現前的一念,念佛時是心念佛,見佛的時候是心見佛,確確實實就是一心。學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學菩薩、學佛,起心動念為天下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釋迦牟尼佛過什麼日子?給我們做出表率,每天吃飯到外面托缽,我們中國人叫乞丐,釋迦牟尼佛是乞丐,晚上睡覺,樹下休息一下就行了,什麼都沒有。告訴我們,得大自在,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明瞭的,沒有一樣不徹底的。一生幹什麼?教學。釋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老師的身分,最負責任的老師,不收學費,對學生沒有條件,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來學統統接受,都歡喜。好極了!人真正到放下,那種境界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叫不可思議。這種人個個都是帝王師,無論哪種行業,你遭遇到困難向他請教,他都會幫你解決,不收一分錢的報酬,大慈大悲,救度一切苦難眾生。
「只是一念,無去來今」。去是過去,今是現在,來是未來,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沒有,就是一念,這叫沒有時間,同時也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一切法就在當下。《楞伽經》上所說「自心現量」,講得真妙,四個字就把整個宇宙都講清楚、講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思很深,宇宙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自心現量。「是故」,就是因為這個故,故就是道理,因為這個道理,「阿難念佛禮佛」,豁然就見佛了,「即見彌陀」,心想的時候,彌陀就現前。「故行者臨終,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蒙佛接引往生極樂」。這句話念佛人要記住,你想不想到極樂世界?想到極樂世界,這句話是最重要的開示,你必須要做到一念歸真,也就像阿難這個時候的境界,萬緣放下就一念歸真。我只有這一念,這一念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想,這叫一念歸真。一念歸真,必定感應阿彌陀佛現前、極樂世界現前,所以佛來接引你。「念佛時即見佛時。何有餘念與時間之間隔?」沒有,就是在這個境界裡頭,時間、空間沒有了,一念歸真。
時間、空間怎麼來的?妄念來的。《百法明門論》裡頭告訴我們,這是天親菩薩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一百類,叫百法。時間是其中的一法,空間也是其中的一法,菩薩將一切法分為五大類,時間、空間分配在哪裡?這個五大類,第一個心法,心是體,能生能現,八識。心所起的作用就是心所法,心裡起作用一共五十一。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個,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時間、空間是在不相應行法裡頭。不相應行法什麼意思?它不是心法,它不是心所法,它不是色法,雖然什麼都不是,但是跟這些有關係,不相應。用現在的話說,抽象概念,不相應行法就是抽象概念,沒有事實,它不是事實。譬如我們講東方,抽象的。我們講美國在我們的東方,我們到美國去了,美國說我們這裡西方,看的位置不一樣。譬如我們在香港,看到上海在我們北方;我們到上海,香港在我們南方;如果我們到哈爾濱,上海也是在我們南方。不一定,沒有一定的位置。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空間沒有一定的位置,所以放下分別執著,當下即是,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因為有分別,它就有界限,彼此就有隔礙;沒有分別、執著,它就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的人,在禪定裡頭沒有障礙、沒有時空,他想到哪裡,他身就在那裡,不需要交通工具的。我想上海,我這身就在上海;想南京,就在南京;想美國加州,他就在加州,隨念頭。所以你想極樂世界,身就在極樂世界,你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你面前,這一點不稀奇,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因為迷了,迷了生起煩惱,起心動念是煩惱,分別是煩惱,執著是嚴重的煩惱,把我們的智慧、本能喪失掉了。如果我們回到真心,我們把妄心放下,所有一切煩惱習氣都放下,真心起的作用,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哪有不見的道理?
看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長的是什麼樣子?面貌容顏廣大,我們真的看到大人了。「如《觀經》」,《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無量壽佛佛身高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這怎麼算法?單位是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量長度的單位,是大單位。經上教導我們的,大由旬合中國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經上當然講大的,大的八十里高,我們的高樓建不到。飛機能不能飛到?現在國際客機大概都是飛一萬公尺,一萬公尺十公里,一千公尺是一公里,十公里。多少由旬?恆河沙數的由旬。多少恆河沙?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我們無法想像。「眉間白毫」,佛面孔眉毛當中有根白毫,盤在一起,像一個珠子一樣,盤在一起,「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五座須彌山那麼大。佛的眼睛像四大海水一樣。這樣大的身相,我們就能夠想到極樂世界有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裡完全不相同。極樂世界的人有法性身,法性是清淨的,是不生不滅的,能現大相,能現小相。到極樂世界,我們從蓮花化生,花開見佛,我們自己的身相跟佛的身相一樣大。佛的身高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我們到那邊去,身高也是六十萬億恆河沙由旬,這麼大的身。
色相端正莊嚴,「相好莊嚴」,沒有人能夠相比。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身體、相好跟阿彌陀佛都一樣,這個地方我們能不去嗎?決定要去。能去得成嗎?決定去得成。為什麼?「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是此方,此方即是淨土」,怎麼不能去?哪有這種道理!極樂世界才真正是我們的故鄉,我們到極樂世界是回老家,誰也障礙不了。相好莊嚴,《觀經》說得很清楚,「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我們這個世間,相貌好的,端正莊嚴的,印度有三十二相;中國也有,你看看相的,算命看相,相書上哪些是好相,也有幾十種。不能跟極樂世界比,極樂世界八萬四千好相,而且每一個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這個經後頭還有一句,每一個光明裡頭都有佛菩薩在講經教學,換句話說,遍法界虛空界諸佛菩薩普度眾生的佛事,就在光明當中看到了。
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太短,這個世間也太苦,不值得留戀。這個世間要想過舒服快樂的日子,沒有不造業的。為什麼修行人都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不造業。沒有別的,知足常樂。釋迦牟尼佛智慧福德圓滿,為什麼不蓋一個道場?自己家裡,父親是國王,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家得繼承王位。他出家,父親是國王,給他蓋個大廟還成什麼問題?不要。經典上看到,當時印度十六大國王都皈依佛陀,做佛陀的弟子,每一個國王都能給他建道場,不要。可是他也很瀟灑,這些國王大臣自己有庭院、有花園,有這些宮殿,請釋迦牟尼佛去講經,他也不拒絕,也答應。在祇樹給孤獨園住了幾年,在竹林精舍也住了一段時期,他不拒絕,講完經之後走了。我們用現代的話說,釋迦牟尼佛可以有使用權,他不要所有權,所以他沒有後遺症。如果有道場,就會有人動腦筋要爭奪道場,那不引起人生煩惱、起貪心了嗎?沒有,沒有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現在、將來要建大道場,我有個建議。我們的福報比不上釋迦牟尼佛,他是身體好,長年住在野外,風吹雨打太陽曬,他都不怕,金剛不壞身,要有這個本錢才行。我們沒他這個本事,我們要是在野外,去樹下打坐,我相信,一個晚上,第二天加護病房。做不到,怎麼辦?住帳篷。帳篷,最好的帳篷蒙古包,小蒙古包一個人住一個。這一個道場可以蓋個宮殿,宮殿是什麼?講經教學用的。居住的宿舍,一個人一個小蒙古包,擺上幾百個,擺上一千個,也很莊嚴。是活動的,游牧民族一樣,哪個地方風景好就到哪裡去,在那裡住一段時期講一部經,再換一個地方,馬上就拆遷就走了,這個好,居無定所。信徒供養一個蒙古包很便宜。真正好的蒙古包,好好的用,應該可以用個五、六年沒有問題。所以我們得想辦法,不能叫人起貪心,不能叫人起怨恨,不能讓人愚痴,這個貪瞋痴是三毒,一定要幫助眾生把三毒煩惱拔除,這個方法比什麼都好。
『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黃金山者,《觀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觀經》上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復以身形巍巍如山,故云如黃金山也」。這是佛的報身,無量壽佛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這是說大,百千萬億的夜摩天,你說這個範圍多大,閻浮檀金是講他的體,他的身體之體,閻浮檀金,金色身。復以身形,坐在那裡就像一座大山一樣,身體是金色的,叫黃金山。「如上之報身莊嚴,雖非阿難及其果位以下之會眾所能盡見」,這樣的身相什麼人見到?明心見性就見到了。明心見性這個果位,在圓教是初住以上,在別教是初地以上,別教初地菩薩等於圓教初住。他們住在哪裡?他們住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不住十法界。沒有這個地位的人都在十法界,十法界的人見不到報身,見佛的應身、化身。
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地球上是應化身,也示現來投胎,示現八相成道。一定要選擇入胎要在皇宮,為什麼?國王是世間人所羨慕的,世間人所希求的,求不到。他示現是王太子身分,你們想求,我不要。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那是什麼?那是煩惱,如果在這裡生起貪瞋痴慢,將來很可能在惡道,它不是好事情。樂裡頭有苦,樂為苦本,所以他示現,用身體來表法,告訴我們那不是好東西,真正好東西不是這個,不是做國王。真正好的行業,你選擇行業,真正好的行業是教學,他選的是教學。你看三十歲,他十九歲離開家庭,放下煩惱障,出去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術,他全學過,學了十二年,學了怎麼樣?不能解決問題。這個意思就是說,知識不能解決問題。哲學跟科學都是知識,為什麼?它沒有離開心意識。所以佛法的主張離心意識參。這就是佛教育跟我們世間教育不同的地方。佛教育一定是以明心見性為最高境界,明心見性就是拿到佛教最高的學位,就是佛陀,見性成佛。成佛不住在十法界,十法界是凡夫住的。我們得把它搞清楚,學什麼、為什麼學、怎麼學法?搞清楚、搞明白,這才行。自己真想,一心嚮往,真幹!
我們今天承傳釋迦如來的《無量壽經》,傳到中國來翻成中文本子,一直到近代才有個完善的版本,夏蓮居會集的,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我們也用了不少功夫做這部經的科判,三樣東西都有了。當年趙樸老在世,我把這個送給他老人家,他看到非常歡喜,有經、有解、有科判,全了。但是還不能達到盡善盡美,我們還有餘年,這個身體還在世間,活一天做一天,希望把這三樣東西做到盡善盡美,流傳給後世,流傳給全世界。世尊末法九千年眾生,唯有此經真正能得度,你真能見佛、真能往生、真能在極樂世界成就。其他經論要斷煩惱,煩惱不斷不能提升。這部經不要斷煩惱,只要你真信真願,返妄歸真,你就決定得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得到的。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我們都做不到。見思煩惱,最低的見惑能斷得了嗎?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合起來中國人講的成見,再一些錯誤見解,斷不了。我們自己試試看就知道了。斷不了,我們就要找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帶業往生,不需要斷,只需要把它伏住。伏住我們做得到,斷做不到。用什麼伏?用這一句佛號,這一部《無量壽經》,把煩惱伏住。所以叫你讀書千遍,什麼意思?伏煩惱,用這個方法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控制住,是這麼個意思。妄想分別執著並沒有斷掉,只是我這一句佛號念到功夫得力,念的時間久,念得多,養成習慣了。念阿彌陀佛成習慣,別的念頭生疏不習慣,它不起作用,念頭一起就是阿彌陀佛,不會起別的念頭,那叫做功夫成片。到這個境界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而且往生自在,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就去得了,你只要想去,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這是我們要爭取的,這是我們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除這個之外,我們什麼都放下。
身體還活在這個世間,活一天,我們要報佛恩。佛恩怎麼報?要把我們所知道的、所學的教給別人,希望世世代代有傳人。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生教學的人,一生做學問的人,他唯一所希求的,在世間就是希望有學生能夠傳他的道業、學業。如果沒有人傳,不得已的方法,寫書,流傳給後世。如果要是做不到的話,他就愧對祖宗、愧對師長,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傳到你,你怎麼就斷掉?決定不能讓它斷掉,要有人承傳。所以真正遇到好老師,遇到一個好的學生,李老師以前告訴我,學生求老師難,到哪裡去找?可遇不可求。老師要找一個傳人更難,到哪裡去找?要找個聽話的,要找個真肯學的、真幹的,沒有私心的,找不到。那遇到了,遇到就要好好的把它把握住,決定不能把這個機會錯過。
我遇到方東美老師,真正想跟他學哲學,目的是希望他准許我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我不能離開工作,離開工作生活不能維持。老師看到我們真心想學,而且以前沒有接觸過、沒有學過,等於說一張白紙,召見我,在他家裡召見。談到最後,老師說,真學,到我家裡來,我教你。所以我跟他不是在學校,是在他家裡小客廳,一張小圓桌,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麼教的。一個星期兩個小時課,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一分錢學費沒收,我們感恩。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這個單元「佛經哲學」。以前我們都把佛教看成宗教,以為是迷信,根本就不碰它。到寺廟裡頭偶然去參觀,看古建築,看到這些塑像,看古代的藝術,把它當這個東西看待,根本就不懂,而且產生很大的誤會。這個課程上完之後,才完全明白了,大學問!我們被蒙在鼓裡頭,多可惜,我對這就非常嚮往。老師講解介紹給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第二個老師章嘉大師,我佛學的基礎是他老人家座下奠定的,在台中李老師會下長大的、茁壯的,這三個老師少一個都不行,都不能成就。章嘉大師,三年扎根教育。三個老師,我都沒有繳學費,對他們沒有供養,那時候生活很緊,艱苦,沒有錢,而且老師特別照顧。章嘉大師勸我出家,要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去讀《釋迦譜》、《釋迦方志》,唐朝人寫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傳記。我們從這裡認識釋迦牟尼佛,了解釋迦牟尼佛,並且知道這的確不是宗教。宗教最重要的要有個造物主,創造宇宙、創造人類的一個神,佛教裡頭沒有。佛教說宇宙萬物、我從哪裡來的?佛講得很好,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自己不是這一世,有過去世,還有過去,過去還有過去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生命是無窮的。這一點我們以前不知道也不承認,現在完全明白了。
所以學佛頭一個概念,對你最安心的,我不死。生死是什麼?身體有生死,我沒有生死,你說你多自在。我沒有生死,我這一世要替來世打算,我來世要幹什麼,我這一世做準備工作。換句話說,眼前並不是很重要,將來重要。在六道裡頭想不想超越?不想超越,六道有三善道、有三惡道,決定要離三惡道,要幫助我們爭取三善道。那是什麼方法?斷惡修善。思想不善,言行不善,肯定在三惡道;要想爭取三善道,你得修五戒十善,要真幹。五戒裡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要認真做到。本經前面一品,佛用了很大的篇幅跟我們講「重重誨勉」,講「如貧得寶」,從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完全講的是五戒十善,教給我們持戒念佛,講得非常詳細,把我們現實這個社會,方方面面全都講到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要用什麼樣的心態?要跟佛學習。這個世間不究竟、不圓滿,佛教我們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苦是六道輪迴,幫助我們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多麼大的一樁事情。
我們過去無始劫來,生生世世在輪迴裡頭打轉,出不去。這不是迷信,這是事實真相,遇到淨土宗,換句話說,遇到脫離六道輪迴的機會,你只要把這個機會掌握住,我這一生決定爭取到極樂世界去,我不再搞輪迴。到極樂世界,這部經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為什麼?你的信心才堅固,你的願心才不動搖。有堅定的信願,你就是極樂世界的條件就具足了,下面只要肯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蕅益大師說得非常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信、願,這是往生淨土的條件。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不一樣,四土九品,你是在哪一個等級,那要靠念佛功夫的淺深。你看往生不往生決定在信、願,到那個地方生到哪一個等級,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功夫完全是我們用心,我們用真心,功夫是圓滿的;我們用的是妄心,功夫就差一點,能往生,不是不能往生。造作的罪業不怕,經上講得很清楚,五逆十惡,乃至於毀謗佛法,只要懺悔,只要改過、認錯,後不再造,用真心發願念佛,統統得生。法門廣大,佛的心平等,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行各業個個能往生。
我們在上個星期還聽到一個信息,國內的,希望同學把這個事情查清楚告訴我。有一個小孩,十歲往生了。全家學佛,她的爸爸每天念《彌陀經》,她七歲的時候,有一天問她爸爸,你念的是什麼?她爸爸給她說,念的是《阿彌陀經》。什麼是《阿彌陀經》?她很會問。爸爸就把極樂世界的情形告訴她。她說太好了,她說爸爸你能不能帶我去?她爸爸說我不能帶妳,阿彌陀佛可以帶妳。她說阿彌陀佛在哪裡?他說妳要好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來帶妳。她就真念,天天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七歲念到十歲。往生前一天告訴她爸爸,爸爸,明天阿彌陀佛要來帶我回老家了,她說你歡不歡喜?爸爸以為她是開玩笑的,歡喜,怎麼不歡喜?到第二天真往生了。沒有生病,十歲,念三年。你說她的父母能不信嗎?他女兒來給他做證明,真往生了,一點病痛沒有,說走就走了,小孩念佛往生。聽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好,非常嚮往,非常想去看看,心想事成,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還有什麼留戀?孩子好,孩子沒有妄想、沒有妄心,很單純,所以她念的很容易成功、得力。我們的妄念太多,貪瞋痴慢疑太多,夾雜在這個裡頭,所以念這句佛號念不好,比不上小孩。最重要的是她放下。
所以像上面講的「報身莊嚴」,不是阿難,阿難是初果,他見不到;參加大會這些會眾,最高的有阿羅漢,阿羅漢也見不到;阿羅漢上面有辟支佛、有菩薩,還有十法界的佛,他們都見不到。必須要把無明放下,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他就超越十法界,就見到了。超越十法界就往生到報土,見到佛的報身,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樣高的位次才能見到。他們這一會為什麼能看到,阿難一頂禮,一拜,阿彌陀佛就現身,極樂世界大家看到了?「但以兩土如來威神加被」,以最殊勝的方便,「隨其根器,各各能見」。這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兩尊佛威神加持,讓大家見到,不是靠自力,靠佛力。前面所說的,「若能一念歸真,亦必當下見佛」,這是自力。自己有這樣的能量,佛接受這個能量,就起感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現接引身,來接引的阿彌陀佛是化身。阿彌陀佛的本身,就是報身,在極樂世界沒動,他化身過來。他化多少身?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有念佛的眾生,功夫成熟了,佛都要去接引。一個身接引一個人,世界無量無邊,眾生無量無邊,阿彌陀佛的化身無量無邊,是這個道理。到達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見佛的報身。見佛報身,你自己也是報身,這是一切法門都不能比的。一切法門報身要靠自己修成,這個到極樂世界的報身,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的,讓你得到的。什麼理由?因為你本來是佛,是你自己現在一時迷惑變成眾生。你見到阿彌陀佛,就不再迷惑了,所以阿彌陀佛威神加得上,讓你恢復你本來的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放無量光,光遍照法界。「是故阿難即見彼佛」,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佛現的身相非常偉大。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感多佛應」。
【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這個裡頭是阿難跟大眾見到阿彌陀佛現身,見到極樂世界,同時聽到十方世界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讚歎。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無礙無斷』,這說什麼?「十方如來演四無礙之妙辯,故云無礙;如是讚歎,盡未來際,無有間斷,故云無斷。」我們要聽經,十方諸佛如來說一切經從來沒有中斷過,只要我們耳根通了,我們就能收聽得到,我們眼睛利了,就能見到。
「四無礙辯」,參考資料裡頭有介紹,在第四頁,也叫「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謂菩薩於此四法,智慧明了」,通達沒有障礙,所以叫四無礙智。「以其辯說融通」,也叫四無礙辯才。第一個是義,「義無礙智,謂菩薩」,「了」是明瞭,「知」是知道,「一切諸法義理」,就是道理,他沒有不知道的。道理、道德,合乎道理的德行,都在這一句當中,諸法義理通達沒有障礙,這叫義無礙智,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第二個是「法無礙智」,法是方法,「菩薩通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沒有障礙,他能說得出來。第三個,「辭無礙智,謂菩薩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也就是眾生的言語不通,菩薩不需要學,全都聽得懂,全都能說,他沒有障礙。昨天非洲的小朋友到我這來訪問,非洲有五十多個國家,每一個國家有自己的語言,這些小朋友來自許多國家的,他們用什麼方法溝通?用中國語,他們都念中國書,用華語來溝通。年歲大一點的,懂得英語、懂得法語,大概他們還有葡萄牙語,這幾種是他們共同的文字。他們的母語,就是他們土著的言語,現在土著也有文字,只有他們自己學,別的國家不學。非洲五十多個國家,要統一,不統一很麻煩。第四個是「樂說無礙智」,你有這種能力通達一切,你得要喜歡講才行,要不喜歡講的話,眾生不能得利益。所以後面這個非常重要,菩薩喜歡說,就是喜歡教化大眾。
「如是讚歎,盡未來際,無有間斷」,時時刻刻你都聽得到,諸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對極樂世界的讚歎。這個地方真有,不是假的,我們真正可以到那邊去。到那邊去,那個居住環境、修學環境都是第一流的,一切諸佛的環境都不能跟它相比,所以佛讚歎。真正能相信,就是有緣人,到達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