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經上品上生章  (第一集)  1992/9  美國聖荷西  檔名:03-003-0001

  各位同修,今天要給諸位介紹的是《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章》,我們的講義是採取唐朝善導大師的註解,他將這一部經從玄義一直到經文分成四個部分,所以稱它作《四帖疏》,也就是善導大師的註解。

  我們今天選出這一段,這一段裡面最重要的部分是給我們詳細介紹「發菩提心」。淨宗常說:「三心圓發。」到底是哪三心?這個地方給我們說清楚了,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種心發得很圓滿,就是無上的菩提心。

  淨土最根本的是「三經一論」,「論」是天親菩薩作的,「經」是佛說的,當然是以經典作最根本的依據。三經當中,《無量壽經》是最重要的一部,因為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最圓滿、最周詳的是《無量壽經》。用現代的話來講,《無量壽經》是淨土概論。我們剛剛把它讀完了。而《觀無量壽佛經》實在是《無量壽經》的補充,這部經的內容是說明西方淨土的理論,所以它也非常的重要。其次是給我們講修學的方法,怎麼個修法?經上給我們說了「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執持名號」這個方法也是出在這部經上,所以它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另外它詳細給我們說明西方世界九品的因果,所以理論、方法、因果,《觀經》講得詳細。《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的分量最少,也是在過去修淨土受持讀誦的人最多。這一部經裡面主要是勸我們相信,勸我們發願,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蓮池、蕅益大師判這個經都是用「信、願、行」這三個字來判別,是勸信、勸願、勸我們修淨土。這是三經的大意。

  我們今天介紹這一章,這一章是屬於《觀經》九品往生的一章,也就是講九品的因果。善導大師把它判作「散善」;他講的有「定善」跟「散善」。「定善」,實在講就是專持一句名號,目的是得一心不亂。「散善」是修積功德,也就是講的屬於助行。當然「正、助」彼此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看看經文就知道了。現在請看經文:

  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章。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我們只選擇這一章。我在這裡把段落給念出來,註解上都有,可是不交代出來很難辨別清楚。我念的時候就把段落說出來,諸位在那裡做個記號劃一劃,這一段經文總共分十二段。『佛告阿難及韋提希』,這是第一段。『上品上生者』,這一句就是第二段。『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這是第三段,可以把這個標示出來。『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這是第四段。『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這是第五段。『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這是第六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這是第七段。『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這是第八段。『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這是第九段,這段文最長。『生彼國已』,這一句是第十段。『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這是第十一段。『是名上品上生者』,這是最後一段,第十二段。

  這個經文不長,善導大師註解註得很長,說得很詳細,我們這次重點就是要研讀善導大師的開示。我們照這個註解念下去:

  疏【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二。】

  這就是把它分成十二段。十二大段裡面,要是看大段落它有三段,先舉次辯後結,我們就看這十二段就好了。第一段: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疏【一從佛告阿難已下。則雙標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辯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這一句很重要,我們不能夠疏忽。因為大師在此地說得這麼清楚,這是修學大乘上善凡夫。我們是凡夫,如果要有上善的水平,換句話說,「上品上生」我們有分!也是我們應當努力來修學的。這是大師跟過去一些大德們說法不相同。古大德認為上品上生都是菩薩念佛求往生的,凡夫沒有分。善導大師的說法完全不相同,他說九品往生在乎我們「遇緣不同」;換句話說,統統都是說的凡夫,這個說得非常之好!第三段:

  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疏【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已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願往生。三明發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即便往生』,我們在文上念過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這一段經文上說得很清楚,「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這個「眾生」,大師在此地講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能信,你不信那就沒有分了,所以第一個是「明能信之人」。第二個條件,信了要求生才行,要有這個願望求生淨土。如果沒有願望,那也不能去;像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的阿闍王子,他有信,他沒有願,還沒有想往生淨土。第三是說明發心多少,這個發心多少就是看底下這一段了,就是「三心」。三心是不是統統都發了?你統統都發了,圓滿不圓滿?三心裡面有的人具足一種,有的人具足兩種,都不一定。要看發心多少?第四給我們說明往生的利益,那就是「必生彼國」,這一句是說明往生的利益。

  第四段這就正式要跟我們開示三心,也就是「菩提心」,大經裡面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上品上生章最重要的一段開示。第四段:

  經【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疏【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辨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二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以來』,是『正明辯定三心明為正因,即有其二』。這段經文裡面有二個意思,第一個是『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這是佛自己說出來的,並沒有人問,就跟《阿彌陀經》一樣是無問自說,這個意思是不可思議的。佛觀眾生的機緣成熟,也就是說,無量劫來的善根發現,現前又得諸佛如來威神的加持,這個法門只要一說出去,一定有人聽得生歡喜心,發願求生淨土。這就是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為眾生說出無上的法門,所以這是歡喜到了極處!第二個意思,『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因為前面曾經說過「具三心者」,佛並沒有說哪三種心,在此地給我們說出三心是哪三種。

  下面『經云一者至誠心』。實在講這個經文段落有沒有分出來的。我們這一份講義就是這一段經文抄出來的,這個段落分出來了。分出來,大家看起來就非常醒目,跟原文完全相同,諸位看這個本子好!看這一份講義好!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面說過,他說:「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如果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也決定得生。」如此可知,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的「菩提心」,的確容易懂,容易接受。可是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的非常周延,我們聽了之後再看看《要解》裡面的幾句話,你就有很深的體會。善導大師講的周圓,蕅益大師講的精要。精要要沒有周圓的明瞭,你沒有法子體會它精要之妙。所以這兩樣東西合起來看,我們對於「菩提心」就能真正明瞭,也知道如何發心。

  我們看第一段「至誠心」,這是解釋第一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就是誠實,真誠。真心就不是妄心,實心就不是虛情假意,所以一切是真誠。真誠是我們真心的本體,深心跟迴向發願心就是這個心的作用,這個真心的作用。深心是對自己的作用,我們講自己享受,自受用。迴向發願是他受用,也就是說我們用什麼心對自己,用什麼心對人,所以這是真心起用。否則,哪有三心?絕對不會有三心,就是一個心。一個心是一個體二個用,一個自受用,一個他受用。不要以為是三個心,那就搞錯了!三個心是決定不可能的。

  它跟儒家所講的正是不謀而合!儒家教學它有三綱八目,對於修學的程序也講得非常清楚。它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次序,八個次序有條不紊,跟大乘菩薩行完全相同,只是我們用的名詞不一樣。八目當中的「誠意、正心」這兩條就是我們此地講的「三心」。誠意就是心之本體,就是我們此地講的至誠心;正心就是心的起用。儒家把自受用、他受用合成一個正心。佛法講得詳細,把作用分為自受用跟他受用,分成兩個。實際上,它的意思只有開合不同,其實是完全相同的。

  要怎樣使我們的真心顯露?那就要先要明瞭人人都有個真心,一切眾生都有個真心。為什麼真心不能現前?在佛法裡真心一現前,這個人就叫菩薩,就不叫凡夫了。凡夫用的是什麼心?用的是妄心,真心沒有能夠現前。為什麼不能現前?他有障礙把他障住了。這個障礙,佛在《華嚴經》上給我們透露出來,就是妄想、執著。只要有妄想、執著,你的真心就透不出來,就不起作用了!妄想擴展成為所知障,執著演變成為煩惱障。所以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二障」,就是煩惱障跟所知障。儒家講「誠意」、「正心」,它也知道,也是有障礙,必須破除障礙,真心才能顯露。它也知道有這二種障礙,只是名詞不相同。

  它首先用「格物」,格物是破煩惱障。「物」是什麼?物是欲望。欲望不就是煩惱嗎?物欲就是煩惱。「格」是跟它格鬥,也就是要把它剷除、要把它打倒,這是格鬥的意思。格除物欲這叫格物。破煩惱障然後「致知」,致力於智慧,智慧現前就破所知障。它跟我們佛法在修學過程功夫得力之處,完全相同。格物致知之後,意就誠了,真心就現前了。真心起作用,那就是正心,我們中國人講的「正大光明」。

  善導大師在此地為我們開示的,理論與方法兼而有之,我們細細地再體會。旁邊小段落是我們把它節錄出來,這樣看起來就醒目了。

  我們看第一個小段,『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欲」是希望,「明」是明瞭,一切眾生是指九法界眾生。當然九法界第一個是菩薩,菩薩不難,菩薩已經覺悟了。聲聞、緣覺也不難,為什麼?煩惱薄了,他們的煩惱比我們少,容易覺悟。最麻煩的就是我們六道的凡夫,六道凡夫當中特別是欲界凡夫,妄想執著特別嚴重。佛菩薩雖然給我們講的真實心,可是真實心我們就很難體會。每個人都自己認為「我是真心,我真實心」,個個人都是真實心。其實全是妄心,把妄心當作真實心,這就沒有開悟的指望了。如果曉得「我現在用的是妄心,真心沒有現出來」,這個人還有救,他還能求真心。把妄心當作真心,還有什麼救?我現在就真心,對人對事我都真誠,這是首先要把它辨別清楚的。你心裡面只要有妄想執著,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所以我們身體的造作、口的言語、意的念頭,乃至於我們所修、我們所理解、我們所行的,樣樣都要真實。

  所以學佛的人,不僅是我們對佛菩薩誠心誠意;轉過頭來,對人就用另外一個心,這是不可以的,這不是真心。真心純一。我用什麼心對待佛菩薩,我同樣也用這個心對待一切眾生,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才真實。

  下面說『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這就給我們顯示出來,讓我們自己檢點檢點,去認真省察。外表裝模作樣,現的是個賢人、是個善人,很精進,現的這個相。『內懷虛假』,內裡面不是這麼一樁事情。怎麼知道虛假?『貪瞋邪偽』,他還有貪,貪愛。這個貪愛,無論是世間法的貪愛,或者是出世間法的貪愛,總歸是有貪心。

  有的人學佛著魔了,我遇到很多。有的時候非常嚴重來找我,問我有沒有方法幫他忙?

  我就問他:「你是不是很喜歡神通感應?」

  他說:「是。」

  那我說:「好了,你就是因為這個著魔的。」

  諸位要知道,貪心,魔就得其便了。你有貪心,他就變變把戲來騙騙你,欺負你,你就上當了。什麼都不貪,決定沒有貪愛,真佛現前,我的心還是清淨,如如不動,那魔對你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楞嚴經》上佛一再提醒我們,所有境界現前,統統不要理會,這是好境界。你要是一理會,或者喜歡,或者討厭,就全上當了!你就中計了,你就要受害了,掉入了魔的圈套。換句話說,你的清淨心失掉了,平等心失掉了,這是入了魔的圈套。所以決定要斷貪心,要斷瞋恚心,要斷邪心。

  「邪」,凡是不正當的用心都屬於邪;「偽」是虛假。

  『奸詐百端』,舉例說就太多了,大師在此地舉幾個例子。如果諸位要真在這上面用功,《六祖壇經》值得參考。六祖大師對於這個說得也很多。

  『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惡性難侵」,就是難改的意思,這是我們通常講的惡習氣。為什麼難改?無始劫來養成的,這不是一生的,無始劫養成的。我們看看嬰兒,你看幾個月大、一歲的,還不懂事,你仔細觀察他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妒嫉心?他就有。跟他同樣大的小朋友,你給他糖,分的不均的時候,他就很生氣,他就有表現。誰教他的?沒人教他,這與生俱來的煩惱,他就有了。所以人一定要靠後天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夠明理。假如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換句話說,他的煩惱隨著年齡增長,隨著環境而擴大;內有煩惱,外有惡緣,內外勾結,他就要造惡業了。怎麼防止!

  「蛇蝎」,是比喻像毒蛇一樣。「雖起三業」,這個內裡面有這些煩惱習氣沒斷,還是常常現行起作用,雖然讀了經,也發了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雖然學佛,這個三業:身也拜佛、口也念佛、心也想佛,可是它叫「雜毒之善」。拜佛、念佛、憶佛這是善,善裡頭摻雜著貪瞋痴慢,摻雜著惡業,這個不真實,這是假的,是虛偽的。「虛偽之行」,這就不是「真實業」了,就不是「真實心中作」了。

  我們要想真修淨土,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尤其是想將來走的時候不生病,知道什麼時候走,喜歡坐著走也行,喜歡站著走也行,是得大自在,那你就得認真學了。我們看到世間人有這種往生的,他憑什麼?憑他心真實,沒有一絲毫的虛妄。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把這個虛偽、虛妄淘汰的乾乾淨淨,那些人能做得到的,我們也必定可以做到。

  如果還是「雜毒之善」,這個修法那就不一定了。能不能往生?很難說。那要看你臨命終時那一個機緣。臨命終時,忽然想通了,專念阿彌陀佛,什麼也不管了,那這個人能往生了。假如臨命終時,這個念頭還沒起來,那就不能去了。所以這個是未定數。如果平常的時候,我們修行是「真實心中作」,不是虛妄心中作,那你自己有把握,決定得生!而且瑞相一定非常之好,這是取決於自己,應該要知道的。

  再看第三小段,『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這個「如此」就是指上面講「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你要是用這個心,雜毒的心、虛妄的心來修行。「起行」,就是修行。『縱使苦勵身心』,你非常精進。『日夜十二時』,這是真精進!十二個時辰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二十四小時。中國古時候講的這個十二時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這就是晝夜不間斷。

  『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這兩句是形容勇猛精進,這個好像是真幹?!『眾名雜毒之善』,為什麼?心裡「貪瞋痴慢」還沒有能放下。這樣用功修行的人,難道還有妄心、雜念嗎?有!我們也常常見到。他有貢高的心、我慢的心,「你一天拜佛拜一千拜,我拜一千兩百拜,我一定超過你」,你這個心就是雜毒之心。「你念一天一夜,有什麼了不起!我念二天二夜」,真幹!而且很多都是這樣子幹。當然也好,我們也讚歎,總比不幹的好!不幹,他就完全是「毒」了。這個「毒」裡還有點善業在裡頭,總歸是難得。但是這個並不是如法的。

  你看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你的行外表是像了,內裡頭不相應。佛在許多大乘經裡面都告訴我們,像《維摩詰經》講的:「心淨則土淨。」黃念祖老居士教給我們:「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外表是形式,實質是什麼?就是《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也就是此地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個三心。這是實質,這是真實的。

  外表事相上有與沒有,沒有多大的妨礙,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永明大師《四料簡》是很有名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問題是你有沒有淨土?有沒有淨土,就是你有沒有清淨心?有沒有清淨的願?所謂「清淨願」,就是一心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願望,你這個願就清淨了。我一面想求生淨土,一面還想得禪定,又要想開智慧,你這心要不清淨了,心裡頭妄想就多了。所以「清淨願」是只有一個願,沒有第二個願。古德給我們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們把得定開悟的事情統統放下,見了阿彌陀佛再說。這個願叫堅固願,這個願叫清淨願,這就必定得生!它這個地方是「雜毒之行」,往生就不可靠了!我們也不能夠肯定他決定不能往生,不可以這樣說法。總而言之,他能不能往生是個未知數,不能肯定!

  『何以故』?就是為什麼?為什麼大師這樣給我們說法?他說一定是有依據的,不是隨便說的。

  『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這是把原因說出來了。我們要學佛,就是學佛的真實。所以我們常講,我們展開經卷讀誦受持,是檢點自己的心行跟經典對照對照,能不能相應?這個讀經就沒有白讀。絕對不是把那個經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與自己不相干。現在很多人學佛都是這樣的,每天經典都念給佛菩薩聽了,「我一堂都沒有缺,佛菩薩一定很喜歡我了」。其實全錯了!佛菩薩要聽你念這個經幹什麼?他才不要聽你的。所以讀經不是讀給佛菩薩聽的,是檢點自己心行的,這就對了。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己經做了,希望繼續保持,不把它失掉。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做;如果有,趕快把它改掉,這個讀經的用意在此地。

  「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這在《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詳細,《無量壽經》裡給我們講三種真實。「乃至一念一剎那」,這是講時間之極短。「三業所修」,他的「身、語、意」所修,無論是自行,無論是化他,都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一切設施之所為,全是為了接引眾生,全是為了幫助眾生圓成佛道。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阿彌陀佛施為、趣求之偉大,他求的是什麼?求的是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快快成佛,他求這個。他沒有求他自己,沒有一樣不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住真實慧」是自利真實;「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是利他真實。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那是自他真實,經上給我們講的三種真實。

  我們看看善導大師在此地為我們開示,『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可見學佛的人念念是以佛菩薩作標準,我們要跟他學,我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這叫學佛。先決的條件就是真心。「制」是制止,就是戒律裡面決定禁止的。在戒律裡有止持、有作持,制就是止持,就是要把它斷掉的。哪些東西?「自他諸惡」,自己三業之惡,別人的三業之惡。自己的三業之惡應當戒除,他人三業之惡,你怎麼能制止?諸位要知道,看到別人作惡,回過頭來想想,我有沒有作惡?是這個意思。自己有的惡決定不犯,看到別人作惡,我們要深深反省,決定不能造他那種惡業,這個叫「捨自他諸惡」。

  「他」,包括的範圍太大太大了!九法界眾生,所有一切不如法的,我們覺察了、明瞭了,統統要捨,決定不能夠造作,這是對人。我們中國古人也常講:「三人行,必有吾師。」三個人是指什麼?自己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那兩個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要跟他學,惡人他那些惡我不能作,我要能戒除。都是老師,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不能說善人好,惡人不好,這個不能講的,不可以說的。

  「及穢國等」,這個「穢國」就像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五濁惡世」,這個要捨。為什麼要捨?因為我們是凡夫,不是菩薩。菩薩可以不捨,到這個地方來度眾生,他有本事。我們如果不離開這個地方,修行是障礙重重,內裡面增長煩惱,外面不斷誘惑,我們要想成就就太難太難了。所以佛祖特別告誡勸勉我們,暫時的把五濁惡世捨棄,這才能求生淨土。到淨土裡面成就之後,自己有智慧、有能力、有神通,你再倒駕慈航,再回來。再回來是菩薩乘願再來的,普度眾生,與眾生和光同塵,絕不被他污染,決定不墮落,有本事才行!現在沒本事。所以佛與祖師這一句話是對我們沒有能力、沒有本事這個凡夫說的,教導我們一定要離開五濁惡世。

  「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想菩薩。這個菩薩是什麼菩薩?我們讀過《無量壽經》,我們的標準跟別人不一樣。以哪個菩薩為標準?以法藏菩薩為標準,法藏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法號。常常想到他的大願大行,四十八願、歷劫的修行、自利利他,所以以他來作榜樣,向他學習。「制捨諸惡」,菩薩在修行當中,所有一切的惡行他都遠離。不但一切惡行他都戒除了,連念頭、習氣都沒有了,這是我們非常好的典範。這是第一,完全講的斷惡。

  第二是講修善。『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這個句子只有一句,裡面的含義無盡的深廣。自己的善要增長、要保持,不能把它失掉。這個「他」是他人之善,「凡」是凡夫之善,「聖」是阿羅漢、辟支佛、諸菩薩的善行。見到別人的善行,我們就要學,要認真的學,要立刻學,不要等待,「我過些時再學」,那就錯了!過幾天就忘掉了。所以時節因緣一定要抓住,要修善!

  凡夫的善,我們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到的、身體所接觸到的,天天都有。古來的善知識用了許多苦心力氣將世間之善法集其大成,編成書本,提供我們作參考的很多。除經典之外,有不少善書。在目前流通的最廣泛的,大家能夠常常見得到的,像《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乃至於古人的筆記,像《菜根譚》之類的,目的都是勸善,記載古今善人善事,我們看了要認真的效法學習。

  聖人之善,都在經典裡面。《無量壽經》自始至終都給我們說明諸佛菩薩的善行。說得更詳細、更具體、更豐富的,無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如果有時間,實在講都可以涉獵。涉獵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勤修自他凡聖善行」。我不是依照那個經典來修行,我是看到菩薩如何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現在還沒有離開這個世間,常常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不曉得自己如何來應付,看看諸佛菩薩,看看世間的善人,他們怎樣面對著現實的社會大眾的一切人事,這就長我們的學問,長我們的見識。

  後面一句,『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這一句它的實實在在的意思,就是教我們用真心誠意來演說淨土的經論。現在淨土經論,古來大德給我們會集的總共是「五經一論」,這五經一論都是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此地講的「口業讚歎」,讚歎就是演說。演說也是自他二利,為什麼?你天天講就講熟了。每講一遍,自己的體驗必定是更深一層,遍遍都不一樣!體會更深,自己很得受用。尤其是惡習氣,惡習氣很難改,天天講經勸別人改;勸多了,自己慢慢真的就改掉了。勸別人就是勸自己。別人改了,自己沒改,很慚愧!下一次說的時候聲音都小了,多不好意思!所以說多了,自己一定不知不覺的也會改了。我們常講:「潛移默化。」確實是如此。所以你講的遍數多了,對於自己的心裡一定會受影響。這個影響非常之深、非常之遠,往往自己沒有辦法覺察。

  由此可知,我們常常想惡,常常有惡念,那個惡的影響力多大!為什麼不把它換一換,不想好的,念好的?最好的就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那是善中之善,世出世間第一善法,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儒家講的:「止於至善。」《無量壽經》就是至善。我們今天得到這個經本,常常讀誦常常思惟,那就是真正的止於至善,這才名副其實。

  第六個小段,『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前面那個「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就是這一句的詳細說明。口業裡面的「毀厭」,就是常常勸告別人,跟別人說明三界六道之苦,勸人捨離,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自己知苦,自己願意離開娑婆,求生極樂。一切眾生,為什麼沒有意願求生?不知道這個地方苦,身在苦中不知苦,這個很可憐!

  儒家常說:「哀莫大於心死。」這個「心死」就是不求出離。我們常常在經典看到,佛說三界六道的眾生叫「可憐憫者」,他有什麼可憐?有什麼可憫?就是這一個事實,真正可憐!如果不詳細給他分析、給他說明,他不曉得六道之苦,不知道極樂之樂。他要是真正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了、搞明白了,哪有不願求生極樂的道理!決定不會對這個五濁惡世再有留戀了。一定也跟諸佛菩薩同願同行,希望自己快快學成智慧德能;回過頭來,像諸佛菩薩一樣,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所以對這些「苦惡之事」,苦是苦果,惡是在造惡,惡是苦因,苦因苦果都要把它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之善』,對於眾生的善心、善願、善行要讚歎。古德教我們:「隱惡揚善。」對一個人的惡不能說,人的善應當要讚歎。說人之惡,古來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父母,你做了惡事父母會教訓你,別人不會;第二種是老師,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是相同的,你作惡多端,別人不可以問津,老師可以說。只有父母師長真正關心你。而且在教訓的時候,必定是在私人的房間,沒有第三者聽到。為什麼?顧全面子,這是真實的教誨。大庭廣眾之下教訓人,即使他真有過失,也很難叫他心服口服的接受。不但不接受,反目成仇,他跟你結了怨仇,這個事情就很麻煩了。所以當著人的面前,決不攻擊人的過失,這是善行,值得讚歎!讚善要恰如其分,就是不能夠超過,超過就錯了。超過,有一點諂媚巴結,就不實在了、不真實了;那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

  『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這一句也非常重要。我們往往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一些人,他所做的不是善行,可是我跟是他很好的朋友。譬如學佛,明明他走錯路了,他還要拉我去,怎麼辦?人情難卻,「好!只好跟他去了」,這就錯了。錯在哪裡?錯在你去捧他的場。那個邪法裡面的徒眾一看,說:「你看,某某人都到我們這兒來了,大概我們這個法師值得讚歎的。」讓一切眾生邪正混淆,不能辨別。這個就是幫助讚歎邪法,誤導眾生。所以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做,不可以拿佛法當人情,一定是「敬而遠之」。

  為什麼對這些邪門外道還要尊敬?因為他們也有佛性,他們將來也會作佛,只是現在痴迷不悟,在那裡造惡業而已,所以應當要尊敬。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禮敬諸佛」,所以我們對一切人事物要平等恭敬。「遠」是指什麼?遠是不跟他學。他的善行我們跟他學,他的不善行我們不跟他學,這個叫「遠之」。遠,不是躲得遠遠的,不是的,他不如法的我不向他學。『亦不隨喜也』,這一句說的很重,連「隨喜」都沒有必要,因為他有不好的影響。這是真實的口業。

  再看第七,『又真實心中身業』。前面講口業,現在講身業。三業裡面造作最為廣泛的是口業。口會講話,一天講到晚,到底是講對了,還是講錯了?恐怕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口最容易造業了,比身跟意的時候,機會來的特別多。

  『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這也是舉例。我們要真正明瞭它的精神,曉得將這個事相引伸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就是善學,而不是死在句下。「合掌禮敬」,這是對人的禮貌。合掌是表一心,佛門裡合掌是代表一心,一心才是恭敬。十個指頭表示散亂,心散亂。收成一個,把散亂心都收回來,一心一意,代表這個意思,代表恭敬。對人要敬,對物也要敬,對事也要敬。對物,這也舉個例子,像桌椅板凳,每天把它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這是對它的禮敬。對事,無論大事小事,或者自己要辦的,或者是別人委託我們辦的,我們能夠盡心盡力把這個事情做好,這是對事的禮敬。

  此地舉一個例子,「四事供養彼阿彌陀佛」。四事在佛門裡面是指「衣、食、臥具、醫藥」這四樣東西。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出家人在生活上最低的程度,這是最低的水準。身體不能不吃飯,不能不穿衣服;晚上要睡覺,睡覺不能沒有臥具;生病不能沒有醫藥,這叫「四事供養」。我們供養誰?供養阿彌陀佛以及阿彌陀佛那些學生。

  「依正二報」,依報是環境,正報就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一些大眾。我們要問:「我們用四事供養,能供養得上嗎?阿彌陀佛需要我們供養嗎?」通常這個四事真的不需要。我們在《無量壽經》上念過了,人家那邊衣食自然,那個地方是金剛不壞之身,無極之體,清虛之身,他不會生病的,這個四事供養都供養不上。那經上講的四事,就不是指這四樁事情了。不是指經典通常講的四事,那麼這四事是什麼?我們《無量壽經》念了不少遍了,「受持、書寫、讀誦、讚演」這也是四事,這個四事供養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那就非常需要了。從一個地區影響到另外一個地區,逐漸就能夠影響到全世界。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流通法寶,我們的錄音帶、錄影帶、經典、佛像,盡心盡力,我們要修這個供養。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這個句子好懂。我們對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個身體、這個環境要認識清楚,真正能夠把它捨棄,求生淨土,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