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  (第五集)  1980前  台灣圖書館大專  檔名:04-011-0005

  現在看第二段。第二段裡面,前面是科文的交代,從三角形這個地方看起,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就是以下,「正示普因」,正式開示普賢行的修因,就是修學的方法。底下說明,「廣說能證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這幾句話很重要,我們修學確確實實是希望這樣的成就。「若不依此普賢行修,涉經多劫亦不成故」,這個幾句話尤其要特別注意到,經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禪教律密淨,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要不修普賢行,不曉得普賢行的理論與方法,你就不會有成就。因此,什麼是普賢行的理論與方法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底下介紹段落諸位自己去看,不必多說了。經文: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此功德』就是指三十九卷以前所讚歎諸佛功德、讚歎不盡的功德。我們要想成就,我們要想自己都能夠獲得,普賢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普賢行無量無邊,這個是無量無邊行門的綱領,十大綱領。這是應當要修學的,就是說不管修哪一個法門,你應該要修學。什麼叫做修?這個地方談『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我們簡單的稱修行,行是行為,修是修理、修正;換句話說,因為我們行為有錯誤,我們今天把它修正過來。這十大綱領就是修正的標準,以十大願王修正我們自己的行為,這就叫修行,這個修行,給諸位說,叫「修普賢行」。

  註子裡面註的是簡單,但是也非常的扼要,疏裡面說,「希欲為願,造修為行,寄圓說十」,在第一面第一行,末後三句。希是希望,欲是欲求,我們希望、我們欲求,這是願。造是行為、是造作,我們身體的動作是身的造作,口裡面的言語是口的造作,心裡面的念頭是意的造作,我們把一切造作分為這三大類,就是身口意三業。所以業就是事業,業是動的,一造作就是業,我們也稱之為三業,今天來講就是三大類的活動範圍。這三類的活動,與法性相應就叫做正,與法性相違背的是錯誤。因此,行為上有錯誤就有修正的必要。因為錯誤的行為使我們無量的功德不能現前,如果將行為修正過來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就現前了,你自己就能夠感受到,也就是說你能享受得到。由此可知,造作底下就是有修正。

  如果談造這個字,十法界,從佛到三惡道的眾生,都有造。有些人造的是善,有些人造的是惡,像佛菩薩他所造的與法性相應,我們所造作的與法性不相應,不相應的才要修,相應的那就不必修了。所以修是修正我們的行為。行為裡面,普賢行特別著重在心地的行為,特別著重在心地。心正,行沒有不正的;心要邪,行為怎麼裝得正,也是裝模作樣,是相似的正,不是真正的正。你譬如像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那是相似的正,不是真正的正。唯有大乘菩薩才是真正的正,為什麼?心正。因此著重在修行。「寄圓說十」,寄是表法的意思,就是寄託,從圓滿上來說,說之為十。可見得這個十就是無盡的意思,代表圓滿的意思。所以十我們不能把它看成一個數字,「普賢行願只有十條」,那就錯了。普賢行願是圓滿的,十可以代表圓滿,十是圓滿的意思,絕不是只有十條。

  學佛的人,特別是初學,古人有一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初發心的人,實實在在這個心純、真,非常的殊勝,但是很不容易保持。所以一個人能夠保持著初心,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世間法也常說「不失赤子之心」,如果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夠保持童心,這個人就長生不老,這是非常可貴的。所以初心不容易保持。「初發心之時,成佛有餘」。時間一久了,變成老油條了,自自然然就變質了、就退心了,所以他不能成就。換句話說,成就的人必定是保持初心的人,保持得愈久,成就愈大;失去了初心,這就遇到了障難,必定是退轉、墮落,這是一定的道理,走上了歧途。初發心的人,心都希望著成佛,念念都希望度化一切眾生,這是我們講初發心的大概都是這樣子。要緊的是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夠退轉,要保持著勇猛精進。

  但是你要想能夠保持得住,第一個條件要學不自欺,這就是我們修學直心的最初方便、下手的功夫,不欺騙自己,不自欺。像我們中國司馬光一樣,司馬光的為人,一生誠實、不欺人、不自欺,他做到了,所以說「事無不可對人言」,心胸光明磊落。這是他在學問道德、功名事業上的成就,基礎就是這一點。學佛比那個更要殊勝,如果我們自己欺騙自己,那怎麼會成就?欺騙別人是罪業,欺騙自己又何嘗不是罪業?我們要破障、要除煩惱,自欺之人是增長自己的業障,煩惱、所知怎麼能斷的了?所以學佛從哪裡做起?從不自欺做起。

  這個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剛才同學來問我大明咒怎麼個念法?大明咒就是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佛門用蓮花來做比喻,蓮花出自於污泥,污泥表什麼?表六凡法界,我們講十法界,污泥表六凡,六道凡夫的法界;泥上面是清水,清水是表四聖法界,清淨的法界。可是蓮花處在水的上面,這就是說四凡六聖都超越了。不但六凡法界我們要把它捨棄、要離開,不取於相,不執著、不動心;就是四聖法界裡面也不取相、也不動心,這才是真正的超越,這就叫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還沒有到一真法界。成佛了,那看他成個什麼佛?藏教的佛、別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十法界的佛,沒有到一真法界,唯有圓教的佛才是一真法界,就是這個蓮花,藏、通、別這個佛都是像蓮花在水裡面,還沒有離開水面。

  佛法都不取了,何況世間法?這個心多清淨,世出世間法一塵不染,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樣樣都可以接觸,心地裡頭一塵不染,這個就是大明咒的意思。我們念這一句,能夠以這個理論方法來修正我們的身心,那怎麼不成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昨天給諸位說過了,阿彌陀佛意思是無量覺,六字大明咒也是無量覺,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一樣。所以你念這一句,那一句佛號也等於咒語一樣,全是梵語,沒有一個是中國字。要緊的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物當中我們能提得起來,我們做事樣樣圓滿,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是佛菩薩行。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事情樣樣都做了,做跟沒做一樣,為什麼?心永遠是清淨的,做之前心清淨的,做完之後心還是清淨的。從心裡面說,作與不作是一不是二,從事相上確實是做了,做得非常圓滿,這個就叫做修行。

  修行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增上慢,這個要注意,這是障礙。譬如你念佛了,念到心很清淨了,你就瞧不起別人,「我的功夫高,你不如我」,這錯了,這就叫增上慢。或者你參禪持咒,有一點點受用了,看到別人都不行,別人都不如我,這叫增上慢。諸位要曉得,慢是大煩惱,與第七識相應的四大煩惱常相隨,我慢就是其中之一。不但佛法要戒除,諸位要曉得,真正有學問的人,俗話說的「學問深時意氣平」,如果說學問大的人脾氣很大,瞧不起人,貢高我慢,這個人絕對沒有學問;學問高的人待人謙和,謙虛恭敬和諧,這個人有學問。最慈悲的是佛,佛待一切人都是平等的,絕不會說有哪一個他看不起,沒有,佛的眼睛裡面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睛裡面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他要自己認為很了不起了,「這些都是眾生,我成佛了」,他實際上是道道地地的眾生。為什麼?他眼睛看別人都是眾生,他不是眾生誰是眾生?他要成佛了,他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增上慢要戒除,修行要認真,要在實地裡頭去用功夫,不是說說好聽的,是要在境界裡磨練自己。底下給我們提出這十條綱領。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除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這個是十條。這個十條是先把綱目說出來,底下註子有五行多一點,你們諸位自己去看。註解裡面的意思說出諸經所說的有開合不同,有的說得多,有的說得少,說多說少沒有關係,說多的是展開來說,說少的是歸納起來說,實際上內容是一樣的。譬如我們通常講菩薩的位次,在《華嚴》裡面講四十一個位次,可是你去讀《楞嚴經》,六十個位次,那你要問,到底哪個對?給諸位說,都對,四十一個位次是歸納的講法,六十個位次是展開的講法,還是這麼多,不增不減。所以一切法是一。這個概念我們學佛的同修應當要有。你看六祖給我們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因為佛法是一心為本源,一切法歸納起來就是一心,一心展開就是一切法,所以大經裡面跟我們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這個理當然是很深很深,初學也不容易體會,但是並不是我們體會不到,只要我們肯用功。各人見道的因緣不相同,見道的時期也有長短不一樣,有人能在短期間就見道,有人必須時間要長一點。這個裡面,如果從大體上來講,就是各人的業障、習染有厚薄不相同。業障淺的、習染輕的,見道就快,我們覺得這個人的悟性就比較高;業障比較重的,習染深的,他見道就慢。只要理論方法正確,必定可以見道、必定可以證道。下面經文:

  【善財白言。大聖。】

  大聖是稱普賢菩薩,普賢在此地示現的是等覺菩薩。

  【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因為前面普賢菩薩只說了十願的名目,並沒有加以解釋,所以善財童子必須要進一步來請教,就是從「禮敬諸佛」一直到「普皆迴向」,應該怎樣來修學?下面這個文就分成十段,要緊的意思都在這十段當中,這個文我們要比較詳細一點的給大家介紹。這個十條,給諸位說,是後後勝於前前,就是次序不能顛倒,為什麼?它是由淺而深,這個修學一定是從禮敬才有稱讚、才有供養、才能夠懺除業障。前面四願是成就自己修學的基礎,佛法裡面講法器,就是你具足了修學普賢行的條件,要具足前面這個四條,前面四條完全是成就自己;換句話說,獲得普賢行的根基,非常重要。

  第一段就是「禮敬諸佛」,這三角型底下說的,「後普賢菩薩下別釋」,就是個別的來解釋。「即為十段,段各有三」,就是每一段裡頭又有三個小段,三個小段的名稱,第一個叫「牒名」,第二個叫「釋相」,就是解釋它的境界相。

  如果要破除我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禮敬。我們能夠多敬一分別人,就減少一分的我慢,這是一定的道理,我慢增長一定就瞧不起人,能夠尊敬別人,我慢一定就減少。所以你要曉得,這個「禮敬」是破除我慢煩惱最有效的一種修學方法。這是除我慢障礙,而生起一切法裡面敬重信仰的善心,這是我們修學一切法的根本。你看求學,學問能不能成就,決定在尊師重道。我們對道能夠尊重,對老師能夠敬信,你學業、道業一定有成就。如果你對道不尊重,對老師沒有敬信,你怎麼學,學的時間再長,也不會有成就。由此可知,成就與否在個人,不在老師,老師一樣的教。

  你們看《六祖壇經》,五祖在黃梅教學那麼多年,他天天講經說法,領眾修行,他沒有分別心。為什麼幾十年當中,那些人都不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惠能大師在那裡八個月,他就把衣缽傳給他了?這個就說明,成就與否在自己,不在老師,老師教學沒有不盡責任的。這個究竟是什麼道理?印光大師說過一句話,「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老師一樣的教學,學生當中對老師尊重的心,他對老師有一分尊重的心,他得一分利益,他有一分成就;他對於老師有十分的尊敬心,對學業能夠尊重,對老師能夠敬信,他就有十分的成就,得十分的利益。如果對老師懷疑,對課程也懷疑,那麼他來這一趟就算是白來了,他什麼也得不到。這就是成敗與否決定在「尊師重道」這個心理,我們自己要想成就,這點很要緊。

  我做學生對老師十分的誠敬,我跟老師的時間少,我收穫的東西多。我跟方先生學哲學,時間不過四個月,一個禮拜一次,你們想想看,相當於你們一個學期,而一個學期,他給我講的東西非常之廣泛。你們年紀小,大概沒有聽過方老師的課,有些年歲大的學長聽過,方老師講東西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所以一般人聽他的東西聽得非常的茫然,不知道他在講什麼,真是海闊天空,所以初學的人抓不到要領。你想想看,那麼短的時間,一個星期兩個小時,他教我不是在課堂裡教的,是在他家裡教的,特別教學的,每一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他特別給我上兩個鐘點課。從西洋哲學講到東方,講到中國諸子,講到印度哲學,講到佛經哲學,你們想想看,指導我修學的一條路徑。我跟章嘉大師也只三年。

  我到台中去親近李老師,那時我沒有出家,我在那個地方一年三個月,聽他講十三部經,連他的教學、講經一共聽了十三部。我這個能力,我一遍聽了之後,我就能夠原原本本的把它講出來,就可以上台講出來,而且時間還絕不減少,老師這一堂課兩個鐘點講的,叫我上台也兩個鐘點把它講得圓圓滿滿的,我有這個能力。我一年三個月就出家了、離開了。離開的時候李老師很不滿意,我那個心很堅決,李老師很反對我出家,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出家之後恐怕再學不到東西了,理由是這個,出家之後我學不到東西。可是我這個想法跟他恰恰相反,我說出家之後學的東西更多。為什麼原因?我到台中那個時候,李老師已經在那裡教學十年了,裡面有一些跟他的大學長,已經跟他學了十年了。我到那裡去,他們學了十年了,我怎麼能追得上他?可是我一想,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一個星期兩次,時間不過三個小時,假如我要出家了,我一天用八個小時的工夫,我兩年就超過他們了,追上了。我要在台中這樣拖下去,他們進步我也進步,天天在那裡搞,搞不過人家的,所以就非出家不可。

  但是我出家的因緣很特別,是法師請我去出家,請了幾次?請了九次,劉備請諸葛亮三顧茅廬,他請我九次。所以我這條件談得很多,寺廟裡都依從我,什麼條件都依從我,我出家不念經、不做經懺佛事,我要讀書、我要研究經論,樣樣都依從我,這可以了,出家沒有什麼妨礙了。我出家之後我還談條件,每一個月我要到台中住一個星期,而且往返交通費用寺廟要給我,要給我買車票,統統都答應了,這樣我才出家。所以出家之後還能親近老師,還沒有離開掉。這些條件都不是李老師能想像得到的,這種優越條件實在是不容易。在台灣出家,像這樣的條件、待遇,大概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子果然兩年我趕上他們了,要不是這樣確實不容易趕上。

  我離開台中之後,出家離開台中之後,台中一些同修給我說,李老師有一次在講堂裡罵人,他說,「你們跟我十年都沒有學到東西,學到東西的人已經走了」。沒有說什麼人,他們就來找我,「大概一定是你,只有你走了,你到底學了什麼?」那些人找我麻煩,要我說出來我學了什麼東西。我說,「李老師沒有單獨教給我,講經上課我們大家都在一起,那我所聽到的你們都聽到了」,我說,「可能有一點不一樣,我對於道業、對於老師恭敬心跟你們不一樣。」那確實不相同,也許我比你們多得到一點東西。最後逼得我沒有辦法,我就寫了一個心得報告,印出來送給他們大家,一人一份,這是我在台中一年三個月學的東西。我那個報告是什麼?畫了三張圖表,用油印的,一個人送他們一份就交代了。尊師重道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受了戒之後再回到台中,又住了很多年,前後一共在台中住了十年,到民國五十七年我才離開,在北部講經就很少到台中去了。

  這是說明尊師重道的重要,我們自己能不能成就就是建立在尊師重道的基礎上。可是諸位要曉得,尊師重道一定是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如果你不孝順父母,你想尊師重道,那是勉強的,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佛法從哪裡學?我跟大家講過,要從地藏菩薩學起,根本法要從孝順父母學起。不孝順父母決定不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道業決定不會有成就,你搞一生都是皮毛而已,你要想真正得到東西一定從孝親、從尊師重道學起,這個才是大根大本。我們中華民族的道統就是建立在孝道上,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上,你們看看佛法基礎,這是戒學,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戒是根本,而戒學裡特別強調的,戒,「孝名為戒」。戒是什麼?戒就是孝,孝順父母就是持戒,持戒的根本。所以我們中國歷代的這些帝王,不管他為人怎麼樣,他是真的是假的,必定標榜以孝治天下,你看看帝王諡號裡頭哪一個皇帝沒有一個孝字?世出世間法成就都是在孝、在敬上奠基礎。所以諸位要想成就,應當要重視這個基礎,一定要孝順父母。你要不曉得怎麼孝順法,你去念《孝經》,讀《地藏經》。

  但是讀經書是要教你開悟,通達理論,絕不泥守這個方法。譬如講禮節,我們講禮敬諸佛,學佛的人都曉得見了佛五體投地,頂禮三拜,這是禮敬。可是諸佛兩個字,到底下給諸位說出來,範圍就太大了。諸佛著重在那個「諸」字,除了自己之外,統統是諸佛。好了,我見了佛像也頂禮三拜,我見了任何一個人都頂禮三拜,我見了畜生也頂禮三拜,那人家說你精神不正常。對一切眾生的恭敬心跟對佛菩薩是一沒有二,一心無二心,可是在行禮的方式上就有差別了。我們見到佛菩薩像頂禮三拜,我們見到總統行三鞠躬,見到長輩一鞠躬,這個儀式就不一樣了。我們對桌椅板凳禮敬,怎麼個禮敬法?把它擺得方方正正、擦得乾乾淨淨,這是對它禮敬。

  我們對書恭敬,這也是諸佛,我們對它禮敬,我們把書保持得整齊,保持得清潔,對它的恭敬,這就是對書本的禮敬。我們在裡面寫眉批、寫註解,字寫得整整齊齊,不致於很潦草,你在裡面縱然是以紅藍筆做記號,線也劃得整整齊齊,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方,這是對它的恭敬。隨隨便便在書上寫字這是不恭敬,書往那裡一擺,隨便擺,這是不恭敬,一定要擺得很整齊。所以諸佛不但是一切人物、動物,植物、礦物都是諸佛,這個諸字範圍太大太大了。所以你要看到諸佛,這一定是成了佛了,菩薩還不在裡面,那怎麼能叫普賢行?那就不普了。善財童子修的普賢行,到這個地方是總結束。這就是說明佛的眼睛裡面一切眾生都是佛,桌椅板凳也是佛,你要用什麼樣心來看待,什麼是恭敬?清淨平等的心是恭敬心,這才能夠破除障礙。

  從禮,這是從有形的禮節來說,佛門裡面常講有七種禮,這個註解裡頭有,諸位翻開第二面第四行,一開頭就是這個七種禮。七種禮是講形式,當然頂重要的,剛才說過,是恭敬心,敬心是第一,這是外面的儀表。這個七種是勒那三藏所說的,勒那法師所講的。第一種是「我慢禮」,沒有恭敬心,見人有禮貌,「如碓上下,無恭敬心」,碓是舂米的碓,現在也不用了,你們也很少見過,如碓上下,沒有恭敬心。這種我們今天講虛偽的、虛假的,沒有誠意,好像見了一個人不得不巴結,有需要而沒有誠意。這樣的禮在今天社會常常可以看到,我們不能學,這是假的。第二種叫「唱和禮」,這個也是屬於不合禮,「高聲喧雜,辭句渾亂」,唱和也就是隨著大眾來禮拜,沒有敬意、沒有誠意。這個兩種叫做「非儀」,就是不合乎禮儀,雖有,也等於無。

  第三種是「恭敬禮」,我們要學的最低限度要學恭敬,「五輪著地,捧足殷重」。佛法的禮敬,這個地方著重在五體投地這個禮節,這個禮節實在是好。好像昨天我跟諸位說過,我學佛三年才拜佛,我沒有懂這個道理之前,我見到佛像都是三鞠躬,見到章嘉大師是一鞠躬,見佛像行三鞠躬最敬禮,從來不肯去拜的,貢高我慢比人家要高一等。不肯向人下拜的,見法師也拜那更不可能,見佛都行三鞠躬禮了,見法師也是一鞠躬、點點頭,意思到了就好了,就是前面的我慢禮,不曉得這個意思。到以後了解五體投地這裡頭的學問大,因為佛法所修的不但講心要清淨,身要清淨。我們世間人講養生,重視養生之道,生就是身心兩方面都包括了,心是靈虛清淨的,所以養心要靜;身像一部機器一樣要動,機器要不動,時間久了就生銹了,所以它要動,養身要動,養心要靜,這是養生之道,能延年益壽。拜佛它就做到這個,妙極了。拜佛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養心;身在運動,你照它的方式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比什麼運動都好。

  我是發現這個道理,體會這個道理之後,拜佛!一天拜多少拜?一天拜八百拜。我在埔里住的時候,五個半月拜了十幾萬拜。所以就養生方面說,佛法裡面,它有很多方法真正是妙絕了,絕不是我們平常人能想像到的,面面都給我們想到了。所以在恭敬當中,你看心恭敬、身恭敬,身心恭敬,又收穫到我們養生,延年益壽,面面它全都有了,這個方法實在太妙了。我是懂得之後我才做,沒有懂得之前我不肯做。所以什麼東西要我徹底都了解了我才會去做,我曉得怎麼做法,才能夠如法的修學。在這裡面還有種種的觀想,觀想如果要是加進去之後,效果就更不可思議了。這個我們明天再繼續給諸位說明,每個動作裡頭它都有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