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六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0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六次。請看經文: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句話的意思,是須菩提尊者聽了釋迦牟尼佛的指示之後,他體會到這個意思,也只有他才能夠聽得懂佛所說的話,所以有這樣的一個表示。『唯然』這兩個字我們要特別的留意,不能夠輕易的看過,因為這裡面的意思很深。「唯」是答應的一句話,意思完全聽懂了就是唯。好比我們說一樁事情人家聽懂了,我們問,你有沒有聽懂?回答「欸」,在古時候文雅的答覆就叫做「唯」。「然」裡面意味就很深長,我們在這裡略略給諸位來解釋。先說這個「唯」,信之極,這是答應。禮對曰唯,就是文雅的對答叫唯;粗俗一點叫「阿」,就是這個意思,表示他明白了。唯有明白,他才真正的相信。

  這一次須菩提尊者就在世尊日常生活當中體會到實相般若,我們再說得明白一點,從世尊日常生活當中見到實相般若,也就是從一切眾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見到實相般若。見到實相般若就是見到一真法界,也就是見到常寂光淨土,所以在此地應了一個「唯」,若不是親見,如何能夠信之極?我們今天講實相、一真、寂光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因為是佛經念多了,信不信?信,但不是之極。我們今天所信的是依聖言量生起的信心,換句話說,不是我們親自見到的境界,是我們聽老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的,不是親證的境界。須菩提尊者在這個時候他親自證入,《心經》裡面「照見」,他是照見,所以這個唯表示他自己已經見到實相般若,已經見到真如本性,禪家常講的明心見性。

  「然」這個意思,裡面有兩重意思在。第一個,這個然表示自己快樂,為什麼?過去沒證得,現在證得了,「表自證不差」,經過佛給他一印證,不錯,你的確是證得了。前面兩個如是表示這個意思,就是這樣的!佛給他這一印證,這是「慶快生平」,然是一種快樂,也就是我們平常講法喜充滿的一種表情。除這個之外還有一個意思,「然而大眾未解」,須菩提他證入了,可是別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眾生沒證入,沒有見到,那怎麼辦?還是需要,「故須請詳加開示」,要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詳細的來開導,來指示我們。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曉得,詳加開示是為眾生,不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在這個地方請求是為大眾請法的,五種啟請裡面是屬於利樂有情的啟請。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明過,尊者他的本地是東方青龍陀佛示現的,古佛再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

  下面這四個字『願樂欲聞』,「願」是願望,「樂」是愛好,「欲」是希求,這三個字是尊者正式的代表大眾來求法。如果只有願,沒有愛好,這種聞就不能夠切實;如果這裡面沒有希求,這種聞也不夠深刻。所以這三個字是一層比一層深,而且它有連帶的關係。我們學佛在這個地方要注意,我們不但有願,願裡面有愛好,愛好裡面又有希望,這樣的聞法修行才會不退轉。所以一般初學的同修常常有個毛病,那就是進進退退,總是進得少、退得多,在這種情形之下時間久了,自己的信心就失掉,對佛法沒有信心,正如佛門裡有個俗語常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信心很足;學佛兩年,佛就在天邊,為什麼?退了;學佛三年,佛化成雲煙,心裡面沒有佛菩薩了。所以是愈學變成老油條了,對佛法愈學愈沒有信心。這個原因是什麼?有願,沒有愛好、沒有希求,缺乏樂欲;或者雖然三個字他都有,他的心不切,心不切,所以他這個效果不很顯著。這樣才造成沒有好的結果,聞法不能夠開解,修行得不到好境界,得不到法喜,所以信心漸漸喪失。

  尊者在此地非常了解與會的大眾,大眾的心無不渴仰如來開導我們,與會的大眾個個人都充滿信心,希求無上道。單單講到「聞」,聞意思裡頭的確有深有淺,聞就是聽聞。不會聽的人只是聽言語而已,會聽的人從言語裡面明白義理,不執著言詞。這個地方所講的聽,是聽佛前面所說住心、降心這些話,「今聞如是住降之開示」,這個地方幾句話諸位要特別記住,「必將得意忘義遺言」。不但我們聽了佛菩薩的開示要把這個言語離開,「即文字相,離文字相;即言說相,離言說相」。換句話說,我們不要執著言語,不可以執著文字,這就是遺言。不但言語文字不能執著,再給諸位說,義理也不能執著。為什麼?如果你執著經裡面所講的道理,這個道理就障礙你的悟入,你就不能悟入。言語要不要?要。為什麼?它是個敲門磚,門一敲開,這個東西就不要了,敲門磚就丟掉了。義是什麼?義是門。換句話說,門開了,你萬萬不能夠呆在這個門口,你要往裡面去,你要進去,登堂入室。義好比是大門,門開了,你要是止住在大門口,你沒有法子登堂入室。所以這是更進一步給諸位說明,義理也不可以執著,你才能夠真正悟入教理,教理是一切法都通達的,義理是一部經的道理,是通一部,教理是通一切,這個樣子才能夠「消歸自性」,「便是言下悟入」,我們在禪宗裡面常常聽到有這一句話。這樣才能夠言下悟入,而不是死在義裡(不是死在這個地方)、死在言下。死在言下,諸位曉得,可憐,死在義裡同樣不高明。今天幾個學佛的人能夠超越言義,言下大悟?這一點希望我們同修要特別的注意到。

  請看下面經文,尊者既然有請法,佛是大慈大悲有求必應,下面佛給我們詳細來開導,詳細開導先是略說。我們看底下的題目,上面畫了雙圓圈,這是標題,「略示降心離相」,降伏妄心功夫就是在離相。這段文字我們也分為幾個小段落來說明,底下這一段是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諸』是多的意思,菩薩的位次我們可以分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後面還有十地,各皆不一,每一個大的差別裡頭還有許多小的差別,所以稱之為諸多。『菩薩』這兩個字是梵語,古時候把它翻作「大道心眾生」,我們稱為舊譯;新譯叫「覺有情」,新舊是以玄奘大師為代表,玄奘大師所翻的我們叫新譯,在玄奘大師以前所翻的我們叫舊譯。玄奘大師以前,翻菩薩都翻作大道心眾生;玄奘大師從印度回來之後,他把它翻作覺有情,這兩種翻法都好。有情就是有情的眾生,有情眾生有迷悟不同,迷的時候就是凡夫,悟的時候就叫菩薩,覺就是覺悟,換句話說,覺悟的有情眾生,這就是菩薩。古譯翻作大道心,也翻得非常之好,大道心就是覺的意思,如果不覺,哪來的大道心?大道心就是菩提心。簡單的說,具有兩個條件,「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有情眾生,決定沒有止住的,換句話說,沒有休息的。念念上求佛道,自己成就;念念下化眾生,幫助別人成就,這才是菩薩。

  『摩訶薩』,摩訶翻作大,摩訶薩的意思就是大菩薩。到什麼時候才稱為大菩薩?我們一般習慣上講,別教三賢以下的都稱之為菩薩,登了地就稱之為大菩薩,從初地以上稱之為大菩薩,地前我們稱之為菩薩。這個說法只是一般的說法,我們不能夠執著它是一定的,因為有一些圓頓根性的人一發心就可以稱之為大菩薩。像此地佛這句話「諸菩薩摩訶薩」,這句話用意相當之深,你是菩薩或者是摩訶薩,完全在你自己的發心,你心發得大,雖然你是初學,也可以當之無愧。所以佛這句話不僅是讚歎,裡面含義非常之深。

  「大」的定義,古德跟我們說有七種,在此地我們也跟諸位簡單的把它介紹出來。摩訶的華語是大,具有七個意思,第一個是「具大根」,根就是根性,它具有大乘的根性。所謂大乘根性就是心量很大,他不為自己,念念他會想到一切眾生,他想到自己很苦,我們自己要離苦;可是看到大眾也很苦,如何能夠幫助大家離苦,事事都為大眾著想,這種人就是大根性的人。假如事事都是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這個根性就不大;事事都為別人著想,這是大根性的人,他具有這個條件,這是先天的條件。第二,他「有大智慧」。智慧與根性有密切的關係,凡是心量大的大概智慧也大,心量小的人固然也有大智慧,可是這大智慧不能起大作用,為什麼?他這個智慧是念念為他自己,或者為他的家族,或者為他自己的集團,他不能將他的智慧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地方的大智著重在用上講,他把他的智慧貢獻給一切眾生。

  第三是「信大法」,這個大法叫大乘法,他相信,這是很難得的。譬如《金剛經》裡面講的這些道理,尤其是一乘了義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確實很難叫人一下就相信。這種人因為他根大智大,他一聽就相信;不但相信,他對裡面的道理明瞭,他有這個能力去理解,第四是「解大理」,就是大乘法的義理,他確實能理解。解了以後他能夠行,這是非常了不起,就是他依這個理論、依這個方法來修行,第五是「修大行」,修大乘菩薩行,不是修小乘阿羅漢的行,修大乘菩薩行。大乘菩薩行,諸位必須要記住,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降伏其心」,這就是大乘菩薩行,這句話在此地佛是先提出一個綱領,尊者提出這個問題,佛在此地也開示了一個綱領,往後這部經無非就是講降伏其心。第六「經大時」,這個問題不是短時間能夠成就的,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這個時間相當之長,他能夠不疲不厭、不退轉。換句話說,在時間裡面他禁得起考驗。最後他是「證大果」,所謂大果就是如來究竟的果地。

  諸位要明瞭,一般的菩薩沒有法子證大果,原因是什麼?沒有具足這七個條件。大果,我們一般講是極果,就是如來的果地。如果要把這個尺度放寬一點,我們可以講圓教菩薩初住以上都可以說是大果,像《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淨土法門裡面所謂理一心不亂,這就是大果。如果我們只能夠證得事一心不亂,那是小果;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這個果報就更小。我們如果期望自己在一生當中,或者是在短時間之內,我們能夠念到理一心不亂,我們能夠修到明心見性,這七個條件就必須具足。說個老實話,這七個條件哪一個人不具足?人人具足。雖是人人具足,不見得這些條件都顯露、都發生作用;這個問題,裡面就有障礙,去了這個障礙,這七個條件全都顯露出來了。所以我們要曉得,如佛經論當中開示我們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是摩訶薩,這句話不過分,要緊的就是要去掉我們的障礙。障礙是什麼?是妄心,降伏妄心就是去障礙。換句話說,妄心降伏住了,菩薩摩訶薩所具的條件你就統統都現前。

  請看下面這一段的解釋,「此經本是最上乘」,在《壇經》裡面,六祖大師也告訴我們這個是最上乘法。「發心修學者,皆為大菩薩」,除非你沒有發這個心,你要是真正發心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你就是大菩薩。前面講的這七個條件,剛才說了,都有,雖然都有,有的人圓滿,有的人不圓滿,差別就在這個地方。如果你是真正「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你就是菩薩,「則為菩薩」,菩薩就是這個意思。諸位看到菩薩這個名詞,千萬不要發生誤會,一想到菩薩就會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供奉在那裡讓一些愚夫愚婦們去拜拜,那就錯了。菩薩是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你要真正發這個心,一心一意的求成佛,一心一意的度化眾生。

  什麼是大菩薩?要以《金剛經》來講,知道「上成而無所成」,這個理很深,一部《金剛經》就是要跟我們說明這個道理,「下化而無所化」。這個道理留在下面經文裡面我們再來詳細討論。認識「無所成而上成」,絕不退轉;「無所化而下化」,自行精進不懈,化他也不疲不厭,這樣你的性德才究竟,體用圓滿,則為大菩薩,摩訶薩。所以菩薩與摩訶薩差別就在此地。由此可知,這是需要大智慧才能夠了解諸法實相。無所成而成、無所化而化,這是諸法實相。不明諸法實相,效法佛菩薩這種修為,就叫菩薩;明白實相,效法佛菩薩的修為,這是大菩薩。

  在這段經文,佛講初學的人稱他為菩薩。「佛稱初發心人為大菩薩」,這裡頭有三個意思,我們應當要明白。第一,「初發心之功德不可思議」,這一點我們不能夠輕視,實在講這是一般人沒有辦法了解。「如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所說」,就是第十七品裡面所講的,佛在《華嚴經》裡面說,初發菩提心的人,他這個功德是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我們對於一個初發心的人往往沒有看在眼裡,這是錯誤的。如果這個初發心他要能夠保持不失,他這一生決定成佛,就怕他退心,雖然退心,但是他一念初發這個功德不得了。第二點意思,佛是「欲令人直下承當,勿失機緣」,這一條很重要。佛叫我們菩薩,叫著我們是大菩薩,意思要我們直下承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教那些菩薩與大菩薩的,不是對我說的,那你就是當面錯過,把這個機會失掉了。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在此一聽,佛說我是菩薩、是大菩薩,那我就應當依照佛在本經裡面所開示的理論方法認真的去修學,我這一生有成佛的希望,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以錯過!

  第三點的意思,從理上來說,「萬法本自平等,《華嚴》、《圓覺》皆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稱作菩薩,並不過分」,釋迦牟尼佛稱我們讀誦《金剛經》發心學佛的人為菩薩,的確不過分,所以這句話裡面有很大的鼓勵作用。「是知學佛,應當發大菩提心,修菩薩行」。「而大菩薩行之最初起步,就是降妄心」,這一句要特別的注意到,就是降伏妄心。所以須菩提尊者在此地代我們這一問,問得好!這一問真是把菩薩修學的關鍵問出來了,這部《金剛經》就是說這樁事情,也是諸大菩薩們修學關鍵之所在。正如古德所說,「但求息妄,莫更覓真」。為什麼?起了一個覓真的念頭,那就是妄念,那就是障礙,這一點我們尤其要注意到,的確是大修行人關鍵之所在。

  「降伏其心,是令妄想不起,亦是使不覺者覺。」既然這四個字不但是《金剛經》關鍵的中心,實在講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是整個佛法的中心,經裡面屢次的提示,我們也一再的強調,這四個字太重要了。須菩提尊者在啟請的時候,他先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沒有先答「應如是住」,沒有先答這個,而先談降伏者,這是什麼意思?不先答第一問,先答第二個問,這裡面意思當然就很深,在此地我們分成幾點來說明。

  第一,「初發心的人」,諸位要記住,因為講到初發心我們人人都有份,我們現在正是一個初發心的人,「功夫下手處就在降伏」。所以剛才我說了,古人講「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但求息妄就是此地所講的降伏其心,就是降伏的意思。「果然能夠除一分妄心,真心就顯一分,妄盡情空,則真心顯露無遺」,成佛之道不過如是而已。「信位」,初發心是在十信位,初信到十信這初發心的人,「故不必言住」,所以須菩提問的應云何住,佛不先跟他說怎麼去住、真心如何去安住,先不談這個問題,初發心先要降伏妄心。

  第二點,真修行的人,「真修行者,自初發心至等正覺」,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亦只是降伏而已」,這一點諸位千萬要記住。成佛以後怎麼樣?成了佛以後也無住。所以我們心裡先要求一個如何安住,這個念頭不是一個正確的念頭。假如是個正確的念頭,佛為什麼在本經裡面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在這裡開悟的,沒有住!如果說有一個住,住是一個止相,是一個死的現象,不是一個活活潑潑的。所以佛法只有行沒有住,成佛也是有行沒有住,「如世尊之所示現吾人者」。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所示現的每天還是到舍衛大城托缽,並沒有示現閉關,並沒有示現住茅蓬去禁足,沒有。佛所示現我們這四十九年,到處弘法利生,哪個地方請他,他就到哪個地方去說法,可見得他住在哪裡?他是無住之住,這是佛菩薩之住,所以他住在正智的裡面,他住在大智慧裡面,而不是住在某一個所在,不是住在某一個境界裡面,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思之,思之!須菩提尊者他在這裡開悟了,他哪裡不曉得?他當然知道。他這一問,佛這一發明,要緊是告訴我們,從我們初發心就把我們導向一條成佛的正道,不是邪道,導向一個成佛的捷徑,不走迂迴的道路,所以這部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第三點意思,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註解裡頭有這麼幾句話說,「除降伏外,別無進修之法」,這一點真正是一語道破。江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他老人家示現給我們的是教宗般若,就是在教理他是崇尚般若經典,實際上就是這一部《金剛般若》;行在彌陀,他自己的功夫是念佛求生淨土,是把般若智慧完全運用在念佛法門上,這在末法時期來講是非常有效的修學方法。《金剛經》文字不多,只有五千多字,便於受持,義理圓滿。正如同老居士在《講義》一開端所指示出來的,佛法的精要在大乘,大乘的精要在般若,般若的精要在《金剛經》。由此可知,這一部《金剛經》在整個大乘佛法修學上的地位,它是多麼的重要。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無論是哪一宗、無論是哪一派,可以說沒有不尊重《金剛經》、沒有不讀誦《金剛經》、沒有不講解《金剛經》的,所以這部經在我們中國這個地區,大家把它看作佛門裡面第一部經典,而本經實在講也真當之無愧!這是希望我們大家要特別的留意,希望對於經義要能夠深入深解去體悟,對我們的修學一定有很大的幫助。請看下面經文: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一段經文很重要,我們必須要熟讀,要牢牢的記住,因為關係我們修學的觀照功夫,所以希望大家把這段經文要多念幾遍。下面我們給諸位解釋『眾生』的意思,因為佛在此地講「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包括範圍非常的廣泛。底下舉九個例子,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胎卵濕化實在講就是把一切眾生之類三界九有全都包括了。先講眾生,眾生的本義一定要了解,這兩個字它本來的意思是講「眾緣和合而現的生相」;引申的意思為「數多類繁」,這是引申的意思。現在有許多人把引申的意思他明瞭了,本義他不清楚,殊不知本義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曉得它是眾緣和合而現的生相,現生相即非生相,為什麼?他沒有自性,凡是緣生的就沒有自性,當體即空,這個意思下面我們再跟諸位來說明。

  先講本經佛告訴我們九類生,這就是三界九有,總綱領在此地。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九有是九類生的狀況。我們先看前面四種,前面四種是普通通俗的說法。「卵生」,像鳥類,家裡面養的雞鴨鵝,這些都是屬於卵生,卵生裡面包括濕、胎、化。卵生是蛋,蛋裡面是濕,裡面蛋黃蛋白是液體,漸漸它在裡面變化,它變的有胎,所以卵生裡面它有濕生的意思,有胎也有變化,所以四種生態卵生它全都具足。凡是全都具足,我們一般講比較是下等一級,就是說它需要的條件多,它需要四個條件,胎卵濕化這四個條件它都具足。講到「胎生」只要三個條件,卵生是四個條件,胎、濕、化、卵它都有,胎生是三個,有濕、有化、有胎,它不需要卵,這個就比它要高級。「濕生」,它裡頭有變化,這個也有一些動物它是這樣的一個條件。「化生」,是比較特殊,它是無而忽有,像諸天都是化生的,它不需要住胎。

  講到胎卵濕化,這是把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空界),把三界九有全都包括了。九有我們講九地,欲界算一地;色界有四地,就是四禪;空界就是四空天,算四地,所以是全部都包括了。如果更細說,下面這兩句又有特殊的情形,我們看底下,『有色』,它雖然沒有欲,這是講色界四禪天,五欲他離開了,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他不執著了。但是我們要曉得,並非沒有這個境界,雖有這個境界,他沒有心,沒有五欲六塵的執著心,沒有五欲六塵的分別心,分別執著沒有了。但是他還分別一切的物質,就是色法,他還有這個分別,還有這個執著,他還執著有識。實際上識就是八識,我們講的情識,或者講識心,他有這個。因此在三界裡面他超出欲界了,稱之為色界,這是四禪天。

  更高一層到無色界,『無色』,他對色也沒有分別執著了,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他色身沒有了,這個時候只有神識。神識我們現在一般講精神的世界,這個無色界是精神的世界,俗話講靈魂,這個識就是我們中國人俗稱的靈魂。這個東西真是非有非無,你說它沒有,它有;你說它有,它又沒有形相,為什麼?它沒有色相。『有想』,有想是什麼?第六識跟第七識有的時候還會顯現,這是四空天的境界。到『無想』,六、七識已伏了。諸位曉得,不是轉變,如果轉變那就變成第六識轉變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變為平等性體。它沒有轉識成智,只是用甚深的定功把這兩個識伏住,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變成無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種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是真的,暫時伏住而已。最高的這一層,就是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這個意思不能說他有想,也不能說他無想,為什麼?因為他是八識半伏的狀態,並不是真正轉識成智。假如真正的轉識成智,那就不是凡夫位,那就入了聖人的位次,不是凡夫。這一點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必須要曉得,必須要知道。

  大乘的修學最要緊的是在轉識成智,所以古人常常教給我們,讀經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是很重要的原理。所謂轉識成智,諸位要曉得,識就是妄想,妄想是不能夠斷掉的。為什麼說不能斷掉?因為妄心跟真心是一不是二,妄心要斷掉,那真心就斷掉了,諸位想想真心能不能斷得掉?斷不掉的。所以講到降伏,最高的降伏是轉變,轉煩惱為菩提,轉妄念為真性,如此而已。轉分別心為妙觀察,轉執著心為平等性,這兩個識一轉,阿賴耶自然轉為大圓鏡,而前五識也自然轉為成所作。轉八識成四智,釋迦牟尼佛所表現的是最好的榜樣,在這一會就是被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

  佛在這一段的開示,他的意思,也就是他的目的是要教我們了解眾生的本義,了解之後,這個意思就是要我們生起觀照的功夫,我們才能夠真正得到修學殊勝的功德利益。「此說目的在令吾人明瞭眾生本義」,前面本義就是眾緣和合而生,最要緊的是「進而觀照不生」,觀照這個,也就是要證不生的道理,以及「當體即空之理」,這一段經文用意是在此地。所以本義裡頭所顯示的緣合,眾緣和合,就現出這個生相,「緣和現生,緣散現滅」,緣要是散了就現滅,可見得生本不生、滅亦非滅,說生說滅都不是事實的真相,所以顯示出一個什麼道理?「當體即空」,顯示出這麼一個道理。

  佛在經裡面有許許多多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教我們悟出一個道理來。譬如經裡面「講六道」,說六道什麼意思?「欲人明輪迴之理」,無非是教我們明瞭輪迴之理。也有講十二類生,譬如在《楞嚴經》裡講十二類生,比我們此地講的還要詳細,此地只講九種,十二類只講了九類。「講十二類生」,目的是教我們明瞭「十習因六交報」,習是習氣,習氣叫習因,交是講交互,也就是我們平常講因緣果報,或者是說因果報應,是教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本經佛給我們說九類生,真實的用意是「使人明瞭眾生何以不出三界」。為什麼這麼多人修行,一心一意想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為什麼辦不到?「必知無明二執為障」,二執就是人我執、法我執,或者簡單的稱我執、法執,必須要曉得,你有無明,你有我執、你有法執,這是大障礙。這種障礙要是不除,不能入涅槃,也不能度眾生。換句話說,入涅槃是自己自成就,度眾生是他成就,這是我們應當特別留意的。我們要想自己成就證入大涅槃,要想利益一切眾生,首先我們要去兩種執著,這兩種執著去了之後,才有破無明的希望。

  講到眾生,包括三界九有,不出一個是欲,一個是色,另外一個是情識,這三樁事情是說明三界六道這樣廣大的範圍,這裡面一切眾生無法超越,就是這三樁事障礙了。我們在表解裡面來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這是講三界六道裡面,「眾生種類繁多,不出識色欲三事」。因此,自覺覺他,決定要「斷淫欲」,你能夠斷淫欲。為什麼特別提出淫欲?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要特別看清楚,淫欲之「淫」不是女字旁的婬,諸位要記住這個淫是過分,對於欲望的追求過分了。譬如我們一般講的下雨,雨水下得太多我們叫淫雨,就是太多、太過分了。這個欲是財色名食睡都包括在裡頭,五欲,七情五欲,如果是過分就叫做淫。斷淫欲,在世出世間法裡頭都說知足常樂,知足就不過分,這是教我們無貪瞋,要斷這個。貪瞋痴是三毒根本煩惱,頭一條要斷欲。世出世法裡面我們絕無貪求,隨分過日就好。正如同大經裡面所講,「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隨緣消舊業就是知足。樣樣都知足,事事都知足,沒有不知足的,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絕不有過分的希求,不但對於世法如是,就是弘法利生也是隨緣盡分,而沒有任何希求,這就是斷淫欲。

  第二「不取色相」,色相是一切物質、一切的物相,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你能夠斷淫欲就超越欲界,你要是不取色相就超越色界。第三,要曉得「轉識成智」,假如沒有這一條,斷淫欲,你超越欲界,你在色界天;不取色相,你超越色界,你在無色界天,你出不了三界。你這兩條做到了,你無貪瞋,但是你還有愚痴,所以你出不了三界。假如你能夠「轉識成智」,痴也斷掉,這才超越三界,可見得這個很重要。你現在為什麼不能夠轉識成智?說老實話,你淫欲沒斷,你色相還在取著,你怎麼能轉識成智!你要想轉識成智,先斷淫欲,先不取色相,才能做得到這一條。做到相當程度,「妄盡情空,業識既轉」,妄是講妄想,妄念盡了、沒有了;情是講情識,空了,業識就是阿賴耶識,既然轉了,轉變為大圓鏡智,這個時候「生滅心滅,寂滅現前」,這個境界就叫做涅槃的境界。妄盡情空,業識既轉,生滅心滅了。生滅心滅了,這個境界就是佛與大菩薩們的境界;換句話說,也就是轉凡成聖,所以寂滅就現前。

  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有無生法忍,有寂滅忍,生滅心滅了就是無生法忍,寂滅現前就是寂滅忍。如果照菩薩斷證的地位上來講,像《仁王般若經》裡面所講的,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菩薩所證得的,寂滅現前是十地等覺與如來果位上所證得的,這個才叫做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是佛自己受用的境界。講到涅槃,經上說到無餘涅槃,我們在這裡給諸位解釋什麼叫無餘涅槃。這個地方所解釋的是大乘教義,與小乘的說法不一樣,小乘的說法說得淺,大乘這個意思說得深、說得圓滿。斷枝末無明,就是見思煩惱盡了,叫有餘,所以跟小乘不一樣,小乘人在這個境界裡面他還有身體在,叫有餘;他不要這個身體,灰身滅智了,叫無餘,但是他都是斷枝末無明,有餘無餘都是在這個境界。大乘則不然,大乘人見思煩惱斷盡了,你還有塵沙、無明沒有斷,所以稱之為「有餘」。必須「斷根本無明,業識空」,業識就是阿賴耶識,業識空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就是業識空,業識空不是說業識沒有了,是業識轉變為大圓鏡智,也可以說業識沒有了,所以叫做「無餘」。這個境界是佛自受用的境界,是我們自覺的境界。

  「佛之化境」,這就是覺他,化就是化度眾生,教化眾生的境界,這是「他受用境」。他受用境界是什麼?則是「無生得度」。這個境界妙!佛一天到晚度眾生,實無眾生而得度者,這個意思是什麼?眾生都是因緣和合而現的生相,沒有自性,「緣生無性」,他的真實相是「無生無滅」,一切眾生本來無生無滅。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六祖見到了,這句話是六祖親自見到、親自證得。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但是我們自己並沒有證得,我們對於這句話還很懷疑,為什麼沒有生沒有滅?我們看到一切都是有生有滅,有情的眾生有生有死,植物跟礦物都有生滅,為什麼說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是真相,我們沒有看到真相。

  「性平等,相虛妄」。性平等,無生無滅;相虛妄,緣生無性。緣生無性,相虛妄;無生無滅,性平等,所以佛雖然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這個道理。「涅槃本有,非從外得」,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明白這個境界了,佛度不度眾生?天天度眾生。雖然天天度眾生,度即無度、無度即度,佛是積極不是消極,天天在做,做就是無做。這個意思我們不能錯會,如果你錯會了,度就是沒有度,沒有度就是度,那我天天就不度了,不度就是度,你就把意思解錯了,那是要墮落的。你看佛多積極,菩薩多積極,所以這句經文裡含的有無量義。

  古德教給我們有「五義作觀」,這個意思就是教我們要「明瞭實無眾生得滅度」這樁事情。實無眾生得滅度,這就是教我們觀照無生無得的道理。五義實在是非常的巧妙,它教我們作觀,作觀就是教我們要想這個道理,要去想這個道理。第一個觀法是「緣生」,我們明白眾生是因緣和合而現的生相。要是以我們人來說,諸位要曉得,一個人看自己不容易看清楚,如果我們看別人,比看自己要容易得多,所以大乘善巧的方法是教我們看別人,把別人看清楚了,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跟別人沒有兩樣。因此我們在作觀的時候,就在境界當中用功夫,用什麼功夫?用觀照的功夫。我們見一個人,這個人無非是四大五蘊和合而現的假相,既然曉得是四大五蘊所現的相,四大五蘊是眾緣,眾緣和合而現的相,換句話說,他就沒有自體,當體即空,所謂眾生又在哪裡?這個人是這樣,回頭想想我自己,我自己這個身又何嘗不是四大五蘊現的假相,我們自己這個眾生又在何處?從這個地方去觀想,我見、我執不須要去斷,自自然然就淡薄,自自然然就沒有了,這個方法很巧妙。

  第二個觀法就是「同體」,我們自己與一切眾生的確是同體。這個境界比較難體會,所以我們常常用夢境來作比喻,但是要很細心才能夠體會一個彷彿的境界。當我們作夢的時候,整個的心變成夢境,夢境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整個夢境,在夢境裡面有自己,也有別人,也有山河大地。如果你一旦覺悟了,夢裡面自己是自己,別人還是自己心變現的;不但夢裡面別人是自心變現的,夢裡面的山河大地、日月虛空,哪一樣不是自心變現之物?所以古德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同體。經上常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有如夢境宛然,如果諸位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的大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生起來。

  第三個意思「本寂」,這個意思就是,所謂眾生乃是緣合假現的相。這五個意思諸位必須要記住,因為在你生活當中常常會提起觀照,所謂觀照就是要有這種想法、要有這樣的看法。常常能夠提起這個想法、這個看法,你自然就能夠入道。從性上講,本來無生,本來無滅,哪裡還有什麼涅槃不涅槃?這是本寂。

  第四個看法就是「無念」,實在是無念。無念這個意思從什麼地方顯示出來?就是從前面這三個意思,緣生、同體、本寂。由此可以能夠覺悟到,雖然我們見有眾生,見有眾生證涅槃,這種見解如果你要是起了分別執著,那就錯了。為什麼?就好像你在作夢,夢中有你自己,有許多境界,有種種這些活動,都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有。真的,真的沒有生滅,為什麼?本來無生,當然就本來無滅。眾生無,得失也無,無眾生、無得失,一切妄念本來無有。本無一切妄念,諸位要曉得,這個時候正念就現前,你的見解才是正確的。

  最後一條講「平等」。正如同佛在《華嚴》、《圓覺》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怎麼不平等?所以說生佛平等,萬法一如,經裡面常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我們在本經、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過,眾生是要自悟、自修、自斷、自了、自證,佛菩薩、善知識只是為他做增上緣而已,其餘的幫不上忙。他成佛是他自己成佛,佛何嘗度眾生?這句經文裡面顯示的意思,佛要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是佛的悲願,一天到晚在做這個工作,講經說法勸勉大眾,為大眾做增上緣。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眾生滅一切煩惱,度生死之岸,他自己成就的,他本來成就的。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個意思,效法佛菩薩。這個地方諸位能夠體會到,你才曉得世出世間最積極的是發大心、修大行、證大果之人。如果說學佛是消極的,那他錯了,那是真正的誤會。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應如是降伏其心」,只要你發廣大心就是降伏。

  我們繼續看這一節的要義,這一節經文重要的意思義趣。第一,「真妄同體」。真,諸佛如來;妄,六道眾生,同是真如本性變現的相,這個相是在的,不是不在,這個相是同體變現。就好像我們作夢,我們作夢還夢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真,我們自己凡夫是妄,但是夢裡的自己、阿彌陀佛都是你自己心變現之物,同體。我們現在也是如此,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如來,跟我們自己以及六道群靈全是自己真如本性變現之物。「離相是大而化之」,離相是什麼?不著妄相,也不著真相,真妄都不要執著。這個心大了,這個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心,把這個心量拓開了,就是大而化之,與法性就相應。真妄都不執著,為什麼?曉得都是自己真心所顯現的。這是從理體上來說,教給我們必須要把心量拓開,才能夠把所有的界、所有的障礙化除。

  第二個意思是「發大心便能化」。大而化之,怎麼化法?教給你發大心,發大心就能化,大心就是菩提心,你要不發菩提心就沒有辦法,你必須要懂得發菩提心。第三,「須知轉移默化之理之法」,必須要曉得,轉移默化的道理、方法,這個非常重要。這些道理、這些方法在大乘經裡面都有,如果你大乘經看得少,或者沒有機會看到,本經就具足這些理論與方法,對於《金剛經》你要特別留意,要特別用心來聽。第四,「聞法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你要能夠把握住這個綱領,你的修學必定有受用,必定有成績。第五,「遮照同時為因,則得寂照同時之果」,遮是定,照是慧;或者我們平常講止觀,遮就是止,照就是觀,寂是涅槃,這個地方照,這是講果地上,這個照就是菩提。你能夠修因,因地正確,菩提涅槃的果也是同時具足。這一點我們要明瞭,本經實在講也具足這個道理。最後一條,「悲智具足,福慧雙修」。這是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時時刻刻開示我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的,我們不可以偏在悲裡面,或者偏在智慧上,或者是偏在福上、偏在慧上,偏就有障礙,一定要具足、要雙修,菩提道上障礙就少了。換句話說,障礙少,修學就一帆風順,容易成就。這是經裡面所含的義趣,如果不細心去體會,不容易看出來。

  這段經義、義趣我們明白了,要緊的就是怎樣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換句話說,把佛所說的這些道理、這些境界變成我們自己的受用,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這就叫契入、就叫證得,證得必須要用一番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功夫對我們來講,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在此地我們當然要把修行要領提供給諸位,提出來之後,希望諸位能夠真正的得到受用,希望諸位真正能夠得到修學的幫助,這是我們研究講解《金剛經》的目的之所在。下面這一段就是要講這一小段經文修行的要領,今天時間已經到了,下一次我們就接著這個題目來貢獻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