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六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上一次我們講到六祖在廣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師。而印宗法師,實在講是非常人物,在歷史上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在我們中國,世間法裡面,大家都曉得管仲之於鮑叔牙,管仲要沒有鮑叔牙,他就沒有辦法在歷史上建下豐功偉業,管仲的成就可以說就是鮑叔牙的成就。在佛門裡面,六祖之於印宗法師,跟管子這個際遇可以說是很相同。

  明朝蓮池大師有這麼一段話說,這一段話跟我的意思完全相吻合,我們先把這幾句話來念一念。「蓮池大師云:六祖既受黃梅心印」,黃梅是五祖,接受了五祖給他證明,這以心印心,這就得法。「隱於屠獵傭賤一十六年」,這幾個字希望諸位要看清楚。六祖這個時候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不是普通人,他隱藏在獵人隊裡,被這些獵人雇來看守獵物;換句話說,是這個獵人隊裡面打雜的佣人,這樣賤的地位。時間有十六年之久,這是連頭帶尾十六年,如果實際上算是整整十五年。以後遇到印宗法師的講席,「出風幡語」,前面剛剛講過。印宗聽了以後就把他請進去,「聞而延入,即為剃染」,給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後,「禮請升座說法,人知六祖之為龍天推出矣」,大家看到這樁事情,「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我們讀這一段經文,對於印宗法師五體投地,稱讚不已,確實是非常人。

  「其自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這是經上我們讀到的。印宗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久談經論,已居然先輩大法師矣」,他不是一個平常人,他在廣州佛教界裡面是先輩大法師,是諸山長老之一,是佛教領袖之一。假如他「我慢之情未忘」,勝負之心還在的話,「安能尊賢重道,捨己從人,一至於是乎」。這是非常了不起,他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六祖,捨自己的法緣,促成六祖大師殊勝的法緣,自己倒過頭來拜六祖為師。諸位想,他是一方的大法師,為佛門四眾所瞻仰的佛門的長老,他一禮六祖為師,他門下的這些弟子,以及當時廣東一代的佛門的四眾,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不隨印宗法師來禮拜六祖。換句話說,六祖雖然隱居十六年,到這個時候才出來,印宗法師在這個十六年就已經把六祖大師弘法利生這個道路已經舖好了。所以他一出來,完全就贈送給六祖了,就是這麼好的一個基礎全部交給六祖。我們想如果沒有印宗這樣的人,或者是有一個嫉妒的、有一個自私自利這個心沒有忘掉的,他必然要毀謗、要障礙、要排斥。六祖大師在大眾心目當中要建立信心,我想至少他需要十年,大家對他才會信賴,這個道法才能夠弘揚。

  六祖大師可以說他一天的時間都沒有浪費,十六年當中,前面跟諸位說過,獵人隊裡歷事鍊心,他在那個地方是修甚深禪定,是修甚深般若波羅蜜。一離開獵人隊,印宗法師早已經準備好了,把他弘法利生的道路全都舖好了,基礎都奠定好了,六祖一來立刻呈獻供養。所以六祖一出來,大眾對他就生景仰之心,這些都是印宗法師的無量功德,我們對於印宗法師感激不盡。所以蓮池大師最後這幾句話說,這是一個非常人物,「六祖固然是古佛之流亞,而印宗亦六祖之儔類」。我們古人常講,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唯有英雄才認識英雄,唯有菩薩才識得菩薩。「聖賢聚會,豈偶然而已哉」。這幾句話希望我們要牢牢的把它記住。

  底下這一段經文,我們就看他剃髮了。第十五段,「薙髮弘宗」,這弘是弘揚,宗是禪宗的宗旨。我們先看經文:

  【於是為能剃髮。願事為師。】

  這個願真正是了不起。

  【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因。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世聖人無別。】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諸位先看表解裡面,我跟大家來介紹這一段的大意。這一年是唐朝高宗儀鳳元年,公元六百七十六年,這日期很確定,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師會諸名德,為六祖剃髮」。這是一樁大事,六祖示現出家,為他剃度的就是印宗法師。印宗法師認識六祖之後,邀集當時諸山的長老、佛門裡面的大德,一同來參加這個盛會,為六祖剃髮。在廣州有六祖髮塔,現在還在,地點是廣州光孝寺。光孝寺就是法性寺,法性寺也叫做光孝寺,就是印宗法師住持的道場。佛殿後面有六祖的髮塔,這是六祖初剃髮的時候,他的學生、徒弟把六祖的頭髮收起來藏在這個地方,建一個塔做個紀念,所以叫做髮塔。

  示現出家之後,六祖大師弘法度生的生涯就從此開始了。印宗這一批人都拜六祖為師,所以他說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這個「菩提樹」也在光孝寺,這是說剃度道場一種祥瑞的紀念,與過去祖師的預言完全相吻合了。「開東山法門」,這個裡頭有一個典故,為什麼叫東山法門?一直到今天,曹溪山門有一幅對聯,對聯上依然還有東山法門這個字樣。這個因緣是因為四祖、五祖都住在東山,東山法門,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這是兩代居住黃梅東山,因此後代就把這一支稱作為東山法門。六祖是從這個地方得法的,得法之後,雖然沒有再到黃梅去住過,他在廣東法性寺講經、大梵寺講經,以後定居在寶林禪寺,就是現在的南華寺,三十七年,因為是東山的法脈,所以也稱之為「東山法門」。所以六祖自己說了,他是於東山得法。

  得法之後,十六年的確受盡了辛苦。古人常講「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聖賢豪傑,在他功名沒有成就之前,無不歷盡艱辛,而後才有大成就。世間法如是,何況於佛法裡面的一乘佛法!所謂是了生死、出三界,禪德所謂「大死一番」,也就是這個道理。六祖示現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命似懸絲』,意思就是講隨時可以斷絕的。他也沒有畏懼、沒有煩惱,在一切境界裡面將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磨治得乾乾淨淨,於是才顯現出來一片光明利益人天。今天這一次的法會與史君官僚以及大眾聚會在一堂,諸位要曉得,這種因緣皆不可思議。六祖說得好,過去生中我們有這個緣分,今天才能夠歡歡喜喜聚集一堂,『同種善根』。要講到頓教法門,祖師非常的客氣,大家能夠聞到像前面所說的頓教,以及得法的因緣,得法的因緣,換句話說,提供給我們做參考。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萬萬不可以疏忽了。如果我們在《壇經》裡面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又能夠吸取六祖大師的經驗,哪有不開悟的、哪有不證果的?

  「得法端在淨心除疑」,這一句話非常要緊。法是從釋迦牟尼佛一代一代傳授的,『先聖所傳』,不是自己造出來的。在此地我們要特別提醒諸位,縱然是你自己悟出來的,老師給你印證了,那就是老師所傳授的。佛法如是,世間法也如是,這是現在一般做學生的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古代無不如是。譬如說我們自己讀這個經,在經典裡豁然開悟了,發明這些道理,這些道理過去沒聽人說過,老師也沒給我們講過。但是我們所悟出來的不知道究竟正不正確,我們去請教老師,老師聽了之後點點頭,對,你所悟的這個理很正確,你悟的這個理就是老師傳授給你的。不能說這是我自己悟的,與老師有什麼相干?那你就錯了。老師給你印證的,就是老師傳授的,諸位特別要記住這一句話。一方面顯示出尊師重道,一方面自己謙虛,真正修的謙敬。如果你說這明明是我悟的,哪裡是老師傳授給我的?諸位想想,你悟了沒有?決定沒有悟。為什麼?你有人我、你有貢高我慢、你有自是他非,你還有這個心,你連這一點還放不下,你怎麼會悟入?能大師悟入了,給我們做的示範、給我們做的榜樣,這種榜樣與示範不是他一個人,世出世間聖賢傳道的授受無不如是。

  你要是『願聞先聖教者』,那就得淨心,聽了之後,要斷疑生信,這是比什麼都重要。如果能夠以這種態度來修學,那你就跟古人沒有兩樣,與古聖先賢求學的態度就相同了。這個地方有幾點意思,在這個地方給諸位簡要的說明。「聖教,教者效也」,效法,效法聖人,「效之則革凡成聖也」,這是聖教。所以諸位從這個意思裡面去看,佛教,佛是聖人,佛教是佛陀的教學、聖人的教學,其目的是要我們見賢思齊,效法聖者,革凡成聖,轉凡成聖。

  得法端在淨心除疑,剛才我講了,這一句話很重要。《宗鏡錄》裡頭有幾句話說,「破妄我而顯真我之門」,這個妄我,就是分別執著的這個我,如果要是不斷,真我決定不顯。情心,就是情識,如果你要不離開,「斥情心而歸淨心」,你這個淨心之道也不能現前。淨心是什麼?清淨心。諸位要記住,《金剛經》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就是淨心,「則生實相」,實相是什麼?真我,真我就現前了。由此可知,信心不淨,實相不能現前。所以你要想得法,這個得法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證果,或者是證道,或者是得一心,或者是大徹大悟,意思都一樣,首先要在清淨心上用功夫,斷除一切的疑惑。疑是根本煩惱裡面的無明,貪瞋痴,疑是屬於痴。這個煩惱斷掉了,貪瞋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這叫破根本無明,這四個字很重要。請看經文:

  【師復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這一段經文是指示我們見性的方法,換句話說,這是到了重要的開示了。首先我們自己要具足清淨信心,一點懷疑都沒有。這是指什麼說的?就是六祖給我們講的『菩提般若之智』我們自己圓滿具足,自己要有這個信心,前面說過了,這是淨心除疑。我們雖然有般若智慧,這個般若智慧為什麼不現前?祖師說了,是我們自家迷了,不是沒有般若智慧,自己迷了,這一迷就把般若智慧變成煩惱了。頭一個我們相信,「菩提自性本自有之」。

  我們這裡再舉出《華嚴經》善財童子所講的幾句話,「我今所證」,這是善財童子可以說他證得無上菩提了。這一段話是在見到彌勒菩薩以後所說的,他參觀了彌勒樓閣,大徹大悟,很感歎的說這麼幾句話。「我今所證」,證得無上菩提,「不因文殊指教,怎得到此境界」。文殊是他初學教導他的老師,所以他想想,如果不是初學的時候指路的這個老師,指我這一條正路,我怎麼會到這個境界?這一句裡面,對於老師的感恩、懷念充滿了真誠的人情味。六祖在此地說,眾生因為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示」是指示我們,「導」是誘導我們。善財遇到的是文殊菩薩,來指示、來誘導他。也許諸位要問了,善財的運氣好,他遇到文殊菩薩,我的運氣不好,一個善知識都沒有遇到。你要這樣認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為什麼?文殊、普賢沒有離開你的身邊,就是你自己業障太重,你不認識。幾時你認識、你覺悟了,你才曉得,十方諸佛菩薩原來沒有離開我一步。

  下面開示般若波羅蜜法。我們把這個經文念下去,然後我們再在表解裡面來介紹。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這是中國的意思。

  【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

  這兩句話在此地是比喻完全是空的。如果:

  【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我們信不信?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這是大師一段最精闢的開示,我們在此地一條一條來給諸位說這個意思。菩薩了悟,了是明瞭,悟是徹底的了解了,徹悟,人我是空的,法我也是空的。人就是指自己身心,了不可得;法是指我們環境、外境、一切諸法,也是了不可得。真正證到二空了,無所分別。為什麼?人我,就是自己,空的,萬法也是空的,空與空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無分別。如果我法不空,諸位想想,佛要教我們無所分別那就大錯特錯了。正因為二法本空,你要在這裡面分別,豈不是自找煩惱?你不了解事實真相。無所分別,故一切法平等,既然平等,哪有高下?沒有高下了,這是真平等,你的心就清淨了,你所有的疑惑統統拔除了。

  所以迷則佛是眾生,悟了眾生是佛。你們想想,到底有沒有佛、有沒有眾生?這兩句話要明白了,你才曉得,無佛無眾生。為什麼?只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佛,迷了就叫眾生。所以迷人他向文字中求,這是迷人學佛的毛病。文字裡頭有沒有佛?沒有。悟人他曉得,他向心性中去覺,這個就對的了。文字它的作用無非是示導而已,所以要緊的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這個覺就是觀照般若。迷人怎麼樣?迷在文字般若裡面,那文字就不叫般若了,迷人是死在字裡行間。所以前面跟諸位講過,佛法自始至終它是重在行上,要重在實行。迷人的病根,執著一切萬物,這就是法執;守住我,為自己,這是我執,這是病根。悟的人不執著法,也不執著我,曉得我法二空。所以悟人般若應用現前。就像六祖在黃梅初見五祖時候所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這就是應用現前,這是個悟人。

  愚人執著空、執著有,起了麻煩了。這個執就是障礙了,生起障礙了。所謂是「觸處成障」,觸,他所接觸的地方,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起了障礙。那不執著,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什麼都不執著,連不執著也不執著,這是智人,這見性了。一切萬法的理體是性,了相,性體的作用就是一切現象,他見到體又見到相,又明瞭相。靈通,靈明通達,沒有障礙,就是清涼在《華嚴》裡面跟我們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叫靈通。

  所以菩薩,這是覺悟的人,他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觸物起的是觀照,起觀照那就是常生智慧。聲聞,講小乘人,他害怕境界,五欲六塵境界現前了,他害怕了,他怕被境界所轉,怕境昧心,就是心迷,心沒開悟。這講二乘人,比不上菩薩,所以二乘人沒有智慧,有定沒有慧。菩薩定慧等用。悟者日用無生,不是沒有作用,有作用,大用無方。雖有作用,有即是無,這多自在,這個多圓滿、多麼幸福。迷人怎麼樣?現前隔佛,隔就障礙了,佛是覺;換句話說,他現前就不覺,就迷了。

  《楞嚴經》裡面所謂的,「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行就是觀照,聞就是見聞覺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如果提不起觀照功夫,雖然天天在聽經,聽得再多,與沒有聽的人沒有兩樣。為什麼?天天在聽經,依然天天在生煩惱。好比人說食,終不能飽,你有飢餓之苦。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它重視修行,這是佛教的特色。

  龍樹菩薩講,「佛法以心為本」,禪宗常常提倡的,修行從哪裡修?從根本修,從根本修就是修心,心為本。「以身口為末」,心正了,身口哪有不正?如果在身口上修,心迷惑,身口終難得其正,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所以要曉得本末。孔老夫子也說,你能夠明白本末,這就近乎大道了。達摩祖師說,「一切時中」,注意這個時,「一切處所」,再注意這個處,一切時一切處,時間、空間,時空之內,「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這幾句話把我們的法身全體都說出來了。前面講淨心除疑,《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你對這個要相信。但是這個難信,我們在此地再跟諸位來解釋。像《楞伽經》上說的,「心外見法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為什麼?「離生死故」。經文跟祖師說的境界完全是一樣的。

  我怕諸位不容易理解這個意思,我舉了個比喻,像夢,如夢,在夢境裡面,一切時、一切處所皆是本心,你承不承認?承認。皆是本佛,你不承認了,為什麼?因為你把這個佛看作什麼?是你外面一個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這不是你自己。你只曉得別佛,不曉得你的本佛。本佛就是本覺,佛者覺也。本覺迷了,變成夢境,整個夢境就是本覺,本覺就是本心。本心從體上說,本覺從作用上說。這個比喻,用夢境來比喻,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真心、本心、本佛的夢境,要曉得這個道理。又如金與器,金,把金比作本心、本佛,把器比作時空當中所含的一切萬法。古人所說,「以金作器」,我們到銀樓裡面去看金器,千千萬萬種、無量無邊種,但是它的體都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與器不二。從這些地方我們才能夠體會得到心性是什麼,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心是什麼、性是什麼?在什麼地方才見到?怎樣才能夠體會到?諸位細細揣摩這個意思。

  六祖說,心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講這個心量廣大。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頭有這麼幾句說,「心體離念」,本來沒有念,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它本來沒有念。「離念者,等虛空界」,你這個心多大?心裡頭才有一念,就有界限了,就有差別了,就不遍了。所以當你心裡頭清淨,一念不生的時候,像前面六祖大師度惠明,他告訴惠明,教他放下萬緣、教他一念不生,這個時候就是心體離念。心體離念的時候這個心量就「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所以他果然能夠到這個境界,祖師輕輕的點一點,他就開悟了。惠明是這個樣子,我們哪一個人不是這樣?所以你要問,我們什麼時候開悟,我們如何能開悟?你能夠把這幾句話做到了,就是你開悟的本錢了;你把這幾句話做到了,必定有佛菩薩來點醒你,教你恍然大悟、教你言下悟入。

  下面說,『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這一句話很重要,《心經》裡面也講「無智亦無得」。所以你說悟了,悟什麼?就是悟「無有一法可得」,這就是真正悟了。你要認為這個世間,或者是出世間,還有一法可得,你就迷了。的確無有一法可得。「但悟,即是真佛」。這裡舉個比喻說,「若」,假若,你要是「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你要是有這兩種不同的看法,對佛對眾生有二種的見解,「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什麼?你在根本上就錯了,一錯到底,你著了相,你心不清淨了。這個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你這個心裡頭還有佛,還有眾生,佛的相不是眾生的相,眾生的相不是佛的相,你怎麼能夠悟入?所以末後這個地方兩句話非常重要,就六祖說的,「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正因為如此,六祖才教惠明「屏息諸緣,不生一念」,這個話是非常的真實,我們不能夠輕輕的看過。

  所以我們常常要提一個正念,什麼正念?無有一法可得。或者用六祖大師這首偈子,偈子上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起煩惱了,順境裡面起了歡喜心了,逆境裡頭起了瞋恨心了。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妄念生起了,妄念不要緊,無始劫的習氣,哪有不起妄念,不起妄念你不成佛了?妄念起來不要緊,要覺得快。怎麼個覺法?立刻就提起,「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看你這個妄念立刻化成智慧了,妄念沒有了;或者提起此地這一句經文,「無有一法可得」,你的心也平息下來了;或者提起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皈依無量覺,覺則不迷。這都是真實的觀照。念起,可以說乃是方便般若,我們要以方便般若提起觀照般若,證入實相般若。試問問境界於我是有功還是有過?這不是很顯然的道理嗎?所以要相信祖師所說的話,心量裡面本來無一物,所以瞋恚、歡喜、是非、善惡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樁是真實的。

  再看底下這一段,第十七段「遣執顯體」,執是執著,執著要排除掉,把理顯示出來,遣執顯體。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

  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怕發生誤會。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那就著了無記相。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我們在這個地方把這個意思跟諸位介紹出來。特別要記住這一點,如果一個人,「若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以為究竟」,認為這是究竟的話,實際上怎麼樣?他著了空相了,著了斷滅相,這是錯誤的。在佛法裡面講,這個境界叫無想定,縱然修成功了,將來生在無想天。無想天在佛法裡面講,屬於外道天,他有壽命,壽命終了的時候必墮惡道,這是諸位特別要注意到的。

  經裡面常講『性空』,什麼叫「性空」?「諸法性常空」,性是性體,一切萬法體性是空寂的。這個空不是無,前面說過很多了,真空跟妙有是同時、同處所的。「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不執著我、不執著我所有,這個就是我與我所都不執著,「何況餘法」,其他的當然你不會執著了。「空者自性空,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那就不叫性空。《中觀》裡頭「八不中觀」說得很詳細,我們在這個經裡頭也跟諸位說到,諸位看看底下的經文就曉得了,這個叫真空。經裡面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萬法絕不是真正因緣生的,這個理很深很深,所以要曉得性空的道理。

  下面一段是講「心空用周」,用是作用。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就是心性之中。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

  看到人是惡或者看到人善。

  【盡皆不取不捨。】

  這一句要聽清楚,不取相也不捨。如果你要捨,你也著了相,你著了捨相。你取是著相,你捨也是著相。

  【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梵語叫『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

  這是很簡單扼要的把般若這個意思、摩訶的意思給我們指示出來。莊子有一句話說,「至人用心若鏡」,至人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用心像鏡子一樣;「不將不迎」,將是準備,迎是攀緣,沒有預先想到我要怎樣,也不攀緣一切法;「應而不藏」,佛門裡面講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心有應,感圓滿,應也圓滿,絕沒有含藏的。又說「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環中是什麼?就是中空。得其中,環是圓,心就像一個圓心一樣,圓心非有非無,所以中空也。

  《傳心法要》裡說,「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這個你就沒有罣礙了,就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了。「一即一切」,這個地方的幾句話都非常重要,「一切即一」,一是講什麼?是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一切呢?十法界依正莊嚴。或者我們說,這個一是我們的心,一切就是我們的夢境,心就是夢境,夢境就是心。「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佛在《華嚴》、在《圓覺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沒錯。《華嚴經》上說,「一切中知一」,這是講見性,一切是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裡面見到性了,本性裡面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說得再圓滿、再究竟不過了。往年方東美先生對於《華嚴經》這個意思讚歎備至。他說,這個世界上古今中外所有哲學裡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華嚴經》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道理就在此地。

  「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這個萬有就是一切,真如法界就是一,「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這個本體就是一,「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所以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個道理,實在說講得很深,意思也非常圓,講得很圓。畢竟我們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每一個初學的同修,我想都非常關切的問題,這是一個實際的問題。當然古德對於這樁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因此也給我們指出來;換句話說,教我們初學的人怎樣去用功夫,如何把我們現前的境界不斷的向上提升。終極教我們入佛知見,與諸佛同一個見解,同一個智慧。

  「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這一句是綱領,下面舉出幾個例子。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一念。所謂一念,心心念念不斷,亦是最虔誠的心,這個心念念不斷。怎麼做法?這裡頭提出幾條具體的修行法。第一個是「自懺前愆」,以前的過失要真正的懺悔。第二要「自悔後過」,所謂後過是什麼?曉得這個過失了,後不再做。第三要「去假歸真」,曉得這一切法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一切是假的,一是真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離假離真」,為什麼?怕你說了一個假與真,你又著相了,你著假是錯誤,你著真的還是著了相。所以假與真二邊都要離開,無假亦無真,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你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所以說「本來無一物」,如果有一個真,那你心裡頭還有一物;有個假,也有一物,二邊都沒有。

  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內心謙下,外行禮敬」。像六祖示現的一樣,他對於每一個人都那麼謙虛、都那麼恭敬。他自己是已經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了,對於一個很年輕的童子他都那麼謙虛,都那麼樣的禮敬,稱人家作上人,我們想想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敬上念下」,上是長輩的人,敬重;晚一輩的人、下人,懷念、護念他。「矜恤孤貧」,孤苦、貧寒之人要存心去照顧,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們、成就他們。「和光接物」,和是柔和,光是智慧,柔和謙虛又有無量的智慧來接引一切的人物。「通達無礙」,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無不通達,事事無礙。我們心心念念要這樣做法。

  「真空者,是不違有之空也」,這一句請諸位特別記住。什麼叫真空?如果是與「有」有了障礙的,這不叫真空,即有之空叫真空。可見得並不是離開有為法。有為跟無為不二是真空,就是說空有不二這才叫真空。世間人對於這一點往往有很深的疑慮,空,空就不是有,有就不是空,他不曉得空有不二才是佛法裡講的真空。

  下面兩段,第二十一段解釋波羅蜜,二十二段講「般若悟修」,請看經文。「真性自用」這一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剛才沒念。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就是不要錯用了心,這就叫真性自用。換句話說,違背了真性自用,那就是錯用了心。錯用了心是什麼?你不是用的一心,不是用的心心念念。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這一段是講真性自用。可見得祖師開示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要我們心口相應,要認真的去修行。修什麼?修本來無一物、修一切法不可得,這是真空。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剛才我們在字幕裡頭講的這一段。

  【一念愚。】

  『愚』是愚痴。

  【即般若絕。】

  般若就斷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

  這個『智』就是悟,般若智慧就現前了,就生了。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這一段文字很淺顯,一看就明白。由此可知,『般若行』是要我們腳踏實地去做,『念念不愚』,「念念」提得起觀照功夫。底下解釋波羅蜜。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

  就是印度話。

  【唐言到彼岸。】

  中國話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解義離生滅。】

  『解』是理解,『義』是義理。諸法義理明了,明白了,就離生滅的妄念。

  【著境生滅起。】

  『著』是著了境界相,只要一著相,生滅心它就起作用了。

  【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就是平靜不生波浪,那叫彼岸。這是用這一個比喻來解釋波羅蜜。波羅蜜前面我們說過,要是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最圓滿、最究竟、最徹底、最正確的智慧。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這一段是講「般若悟修」。最重要的是要曉得,悟了就是修行,悟與修是一不是二。王陽明先生在禪宗裡面悟出一個道理,「知行合一」。實際上,這是佛門裡面所講的「行解相應」,他把它換了換字樣,叫知行合一,才叫做真知真行,那就是『般若行』。所以你要修,就是佛菩薩;你要是不修,既不是真行,當然也不是真知,那是凡夫,不是聖人。

  底下一段是講「迷、悟、正行」。這一段我們說到了實際上用功了,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初學的人修學密切的關係。我們先把經文念一段。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這一段說的是迷、悟、正行,對我們這個關係來講太密切了,特別是對初學之人,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意思認識清楚,決定不能夠含糊。首先要信得過祖師講的,凡夫就是佛,這句話跟佛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諸位想想這個意思有差別嗎?他老人家說這句話,就是證得這個境界了。佛在《華嚴》、《圓覺》裡說的這個真實語,他入了這個境界。正所謂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煩惱即菩提』,為什麼說「煩惱即菩提」?我們前面曾經說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就叫菩提;迷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叫煩惱。換句話說,煩惱與菩提只是迷悟的假名。與諸法實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是諸法實相,有什麼交涉?不相干,只是迷悟不同建立兩個假名而已。前念迷就是凡夫,後念覺就是佛。可見得成佛不難,只怕你自己不悟。悟什麼?就是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本來無一物,悟無有一法可得,悟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是悟。

  『前念著境』,「著」是著相了,著就是迷,迷就叫煩惱;『後念離境』,你看不執著了,放下了。我在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學了幾年之後,我把他老人家這兩句話後頭又加了兩句,變成四句,做為我自己修學的綱領,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我加了一個自在、隨緣。在最近,我在香港講經,看到了倓虛老法師的《影塵回憶錄》,它前面有一張照片,照片兩旁邊有一幅對聯,上聯就是「看破放下自在」,與我自己所走的路子是不謀而合。這是修學的一條正道,一條光明的大道。

  祖師在此地特別讚歎究竟圓滿的大智慧,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這是把般若智慧讚歎到無以復加了。下面則是教我們怎麼樣修智慧,修圓滿究竟的「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智慧要起作用,那就是要斷煩惱,智慧就現前了。摩訶般若波羅蜜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像大經裡面所說「本覺本有」,並不是諸佛如來專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

  我們現在要說說什麼是煩惱,如何用般若打破煩惱,這是我們當前的課題了。煩惱,我們從根本煩惱來著眼,那就是貪、瞋、痴,這叫三毒煩惱。所謂貪,這是用迷心,不覺,迷心對順境,什麼叫順境?你很中意的境界,你很喜歡的境界,你這個心被它引去了,被這個順境引誘去了,你貪取不厭,這叫貪。諸位曉得這是大煩惱,這是根本煩惱,要記住絕不是一樁好事情。第二,瞋恚,迷心對逆境,逆境是你不中意的,是你不喜歡的,你生起了忿怒、起了瞋恚,心裡不高興了。第三種是愚痴。什麼叫愚痴?愚痴就是迷信,愚痴迷於事理,不明實相。事理真實的樣子、真實的狀況,真實相,你不能夠了解、不能夠明白,所以就叫做痴,愚痴。這一樁事情又名無明,也叫做無明,像經論裡面所說的,無明煩惱就是痴。在佛法裡面說明,貪心是三惡道裡面餓鬼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三毒煩惱重的人他所感的果報就是三惡道。由此可知,這個事情是可怕的。

  佛法的教學,針對這三毒煩惱它用了三個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律「防非止惡」,這個叫戒,這一句把這個戒就解釋得清清楚楚了。非是妄念、妄想、邪知邪見,惡是一切惡意,迷於事理的造作是惡,迷於事理的知見是非。防非止惡,這是戒律。因戒生定,定是什麼?「息慮靜緣」。慮是對內,就是內裡面的一切妄想、妄念把它息掉,一念不生,六祖所說的,六祖教惠明的,一念不生。緣是外緣、五欲六塵,在這個裡面心要清淨,所謂是屏息諸緣。緣有沒有、在不在?在。你的心不要去攀緣,不攀緣外境叫做禪,一念不生叫做定,這就是禪定的意思。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戒得定。定還是手段,必須要因定開智慧,這個智慧就是此地講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作用,破惡,惡就是指的邪知邪見、指的迷惑顛倒,破迷,破迷開悟,證真,真就是真如、就是實相。所以必須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

  戒、定、慧三者它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一定是由戒得定,由定開慧。戒律在佛法裡面有許多種,戒學在佛法裡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三藏當中它占其一,稱之為律藏,定學稱之為經藏,慧學稱之為論藏。三藏是佛法教學的內容,教科書,所詮述的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我們依戒定慧三學來修行,祖師說『定成佛道』,「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缺」,這一點希望我們特別要留意。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

  『一般若』就是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生無量無邊智慧,這個「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八萬四千智慧』是後得智。

  【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這一段是講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正是《般若經》所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念』是無妄念,無妄念就是正念。「無念之念,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滅無滅相」,可見得四相俱不可得,這是「無念」。「非思慮計度所知」,必須要自己去親證。在一切法裡頭不取、不著相,也不捨,如果你要捨了,你也著相了。凡夫在一切法裡取相,小乘人在一切法裡捨,都是病。大乘菩薩知道諸法實相,所以他不取,也不捨,「自性清淨,無諸垢污」,這叫真正的無念!真正的『無念無憶無著』,這才叫「用自真如性」,以般若智慧觀照一切法。這是每一個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定要會用這個方法。特別要記住,在一切法裡頭『不取不捨』,就像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隨喜是「不捨」,功德是「不取」,諸位要記住。

  六祖在底下一章解釋功德裡面說得清清楚楚,你要是取相,那是世間人天有漏的福德,功德是不取。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實際上這個「不取於相」裡面也就包括了「不捨於相」,一切相裡頭「不捨不取」,如如不動,這就是『見性成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