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七集) 2009/9/18 台灣 檔名:12-047-01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三面倒數第五行,從第二句看起:
【此明善財童子依此華嚴法界之理修行。位極頓證法界也。此舉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也。故云主伴互現帝網觀。亦是事事無礙觀也。】
『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見到毘盧遮那佛的樓閣。彌勒是當來下生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一尊佛,下生的時間是用兜率天的時間來計算。兜率天跟我們這邊的時間,時差很大,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像兜率天人看我們這個人間,真的叫短命,他一天是我們四百年。我們這裡活一百歲,如果算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才六個小時,壽命才六個小時,四六二十四,所以那個天人看我們人很可憐。那還不是朝生暮死,朝生暮死要八百年,那還要上一層,第五層天是八百年,叫化樂天,化樂天一天我們人間八百年。再上去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八十六)一千六百年,人家一天我們人間一千六百年,已經換了多少朝代。所以你要想想這個,這人有什麼意思?還在這個世間不老實,爭權奪利。所以兜率天人看我們就不一樣。善財依《華嚴經》所講的理論,依《華嚴經》所講的方法真幹,一生就證得圓滿的佛果,不是等覺,是妙覺位,『位極頓證法界』,地位達到最高,他是頓證的,他不是漸證的。可是我們看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代表一個菩薩的行位,從十住,德雲比丘初住菩薩,海雲比丘二住,一直到五十三,五十三是普賢菩薩,後面的十一位都是等覺菩薩,到圓滿的時候是普賢菩薩,「頓證法界」,不是分證是圓證。大乘教裡稱為圓頓大法,一生圓滿,依《華嚴》。
我們修淨土的同學,如果對這樁事情能夠稍稍的體會到,那對我們修持有大幫助,怎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幅度的把我們的品位提升。為什麼?《華嚴經》把這些性相、理事、因果講透!我們雖然只是解悟沒有證悟,但是對我們修行,對我們往生證得的品位確實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經不是跟我們修學不相干,我們讀了這麼長的時間,深深體會到,它能夠幫助一切法門,不僅僅是淨土,任何一個法門不離開這個原理,不離開這個原則。它的修行方法有綱領,方法是什麼?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是總綱領,方法。原理,可以說是賢首國師這一部的論文,把《華嚴經》的理講透了。這在佛法裡面稱為根本法輪,像一棵樹一樣,這是根、這是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門,就像這個樹的枝葉花果,這個根滋潤所有的枝葉花果,我們才曉得這部經的殊勝處。經典學習的道場所在之處,就是佛菩薩所在之處,這地方再小也是大道場,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宣講、弘揚的是諸佛菩薩的第一經,它怎麼不是大道場!確實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同學要十分的珍惜。賢首大師舉《華嚴經》五十三參末後這一參,彌勒菩薩會,『舉一樓閣為主』,前面說過它是表法的。『一切樓閣為伴』,顯示出主伴互現重重無盡的境界。這個境界也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給我們講四種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我們應當細心去體會,應當去學習。六觀到這個地方,我們學習圓滿。後面大師給我們做總結:
【此上所述六重觀門。舉一為主。餘五為伴。】
哪一個為主?
【無有前後。始終俱齊。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
這才是法門的真相,沒有先後、沒有次第。跟前面五止是一樣的,五止也沒有先後,六觀亦如是。我們學習,學一種就可以,為什麼?一觀裡面,其他的五觀都在裡頭,任何一觀,修止也是如此,這完全是看自己的根性,自己現前生活環境,我們用哪一種方便就用哪一種,沒有拘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下面大師舉個例子:
【此理。】
這個道理。
【喻如圓珠。】
用一個圓的珠子來做比喻。這個珠子:
【穿為六孔。】
『六孔』就是表示六觀。
【隨入一孔之中。即全收珠盡。此亦如是。開為六門。】
因為它裡頭是通的,一個得到,一切都得到,大乘法亦如是。所以祖師大德們常常勸導我們,一經通一切經就通,就怕你不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都通。諸位想想,如果我們不用五止、六觀,我們用持名念佛行不行?行。萬緣放下就是止,五種止全在裡面,一句名號六觀全收!我們觀什麼?就觀佛,就觀阿彌陀佛。觀阿彌陀佛有十六種觀法,你看《觀無量壽佛經》講十六觀,十六觀最後,諸位要曉得,最後那就是最重要的,佛一生講經教學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最後講的那就是最殊勝的。第十六觀是什麼?第十六觀就是執持名號,超過前面所有的觀法。前面說了十五種,為什麼?這個我過去請教過李老師,我們初學不懂為什麼持名超過前面?老師告訴我:你想想,前面教你十五種觀法都著相,你不著相你觀不成,既然用那麼長的時間,印象那麼深刻,譬如觀「落日懸鼓」,這第一觀,就是看晚上太陽下山這個景象,西方,看到什麼時候才觀成?你睜開眼睛,紅太陽在你面前;閉著眼睛,紅太陽也在眼前,清清楚楚,這個觀就觀成,不容易。觀成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把這個相除掉,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除掉也很麻煩,好不容易觀成,到西方極樂世界把這個洗掉也很不容易。他說:你想那個名號,名號洗掉容易,因為你知道那是假名,比那個相容易多了。我們這才明瞭,最後這一觀不著相,所以它排在最後。
像我們人間舞台表演,最後那一齣戲叫壓軸戲,最好的在後面。如果最好的在前面,後面不如前面,人家看了前面就回去,後頭不看。把最好的放在後面,讓你一直要看完,看圓滿,就這個意思。你看看《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壓軸的是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兩個放在最後。按照順序排,觀音菩薩應該排在第二,它是按六根、六塵、六識、七大,二十五。所以把觀音菩薩擺在最後面,把大勢至菩薩也擺在最後。觀音菩薩擺在最後是非常容易看出來,因為他本來是第二,擺到第二十五去,這一看就明瞭。大勢至菩薩的換位不太容易覺察出,為什麼?大勢至菩薩本來是二十三,他換到二十四,二十四是彌勒菩薩,他跟彌勒菩薩兩個換了位次。所以這個換得很小,很不容易覺察出來,不仔細看看不出來,仔細一看他兩個調了位次。凡是不按順序的叫特別法門,這最重要的,所以二十五圓通是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觀音、勢至代表。在《華嚴》五十三參,末後代表的是彌勒菩薩、是普賢菩薩,所以表法的意思我們要懂得。這個比喻,比喻得好,這六個孔無論從哪一個孔入,都是一樣的,在外面這是『六門』,入進去之後,一門。就像我們一個房間、一個講堂,周圍開六個門,在講堂外面不一樣,哪個門東南西北不一樣,進去都一樣,進去你全都得到。
【隨入一門即全收法界。圓滿教理。】
後頭這句話說:
【法自爾故。】
這個『法』是一切佛法,大乘教裡說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的意思,是通達明瞭的意思。一法明瞭的時候,法法全通!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你會有障礙,為什麼?就是一法圓圓滿滿攝一切法。這個我們前面讀了很多,意思應該能體會,你看一毛孔、一微塵裡面有自性圓滿的信息,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哪裡?在微塵裡頭,在毛端上面,沒有一絲毫欠缺。這裡頭有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的剎土,不是一個佛剎,你要得一法,怎麼會不都得!全都得到了。問題是你沒有把障礙除盡,障礙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除盡,任何一法裡頭圓滿顯現出一切法,是這麼個道理。這是自性的性德,本來就是這樣。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還有一點時間,我在此地先跟諸位介紹《華嚴經》上所說,「佛十種教化不失時」。為什麼要說這個?我們學經教,深深感佛的恩德太大,你不知道恩德,就不知道報恩;你知道這恩德之大,你才會發起報恩的心。報恩的心是孝心、是慈心、是愛心,江本博士實驗水結晶呈現最美的圖案,就是「愛、感恩」。讓我們想到,老祖宗千萬年前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報恩,世出世間的聖賢、諸佛菩薩、科學家都給它證實。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諸佛菩薩對我們無盡的恩德。這十種,第一種「成等正覺化不失時」,我們要從源頭上來說,佛教我們,他要示現成佛,讓我們親眼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三十歲為我們示現成等正覺,這個等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不示現這個相,我們這個世間就沒有佛教。這個示現就是建立佛陀教育的創始人,我們稱他為本師,佛陀教學的根本老師。你看我們自己自稱為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跟佛的關係要搞清楚,我們是師生關係。所以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宗教裡頭哪有這種關係的?諸佛菩薩、阿羅漢也是佛的學生,跟我們什麼關係?同學的關係,同個老師!他在我前,我們今天在後,他是我們的老學長,這是屬於倫理,倫理是講關係。你搞清楚、搞明白了,世間人雖然都說佛教是宗教,我知道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我們稱老師,本師。
你看我們,就是現在,寺院裡面住持方丈,他稱什麼?印度人稱叫和尚。諸位要曉得,和尚是梵語音譯的,意思是什麼?叫親教師。親教師是什麼?他親自主持這一個機構裡面的教學,這機構就是學校,寺院庵堂是學校,他來主持教育的,和尚稱親教師;主持教育的,現在我們稱為校長。諸位要知道,一個道場裡面只有一個和尚,人稱和尚,其他的人不能稱,和尚是校長。你不能說各個都稱校長,那不就搞迷惑了?這個諸位一定要清楚。其他的這些法師稱法師,梵語稱阿闍梨,阿闍梨翻成中國意思叫軌範師,就是他的言語、行為可以做我們初學人的模範,是這個意思。軌是軌道,範是模範,他是我們的軌道,他是我們的模範。不能稱和尚,和尚只有一個,阿闍梨就很多,在這個寺院裡擔任教學的統統是阿闍梨,稱阿闍梨。關係搞清楚就明白了,這是職稱,這個機構裡職務的稱呼。這裡面有首座,首座就是主管教務的;維那是主管秩序的,我們現在講訓導;監院是主管總務的。名稱不一樣,跟現在大學裡面學校的組織、分工完全相同。中國過去佛教的叢林就是大學,叢林裡面的主席就是和尚,稱大和尚是校長。所以佛教要真正再興旺起來,一定要恢復它的教學,而不是現在這個經懺法會,不是這個,這個不能興教,要把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學的這種精神恢復起來。
下面說「謂如來出現世間,成佛道已,隨機應感」,機是眾生,眾生有感,佛就來應,「適彼時緣,而起化導,是為成等正覺化不失時」。釋迦牟尼佛慈悲為我們示現做這個樣子。為什麼說示現?因為他本來早就成佛,為我們表演八相成道。怎麼知道他早就成佛?他老人家自己講的,在《梵網經》裡面,他把這個信息透給我們,這一次他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成佛,第八千次,常來。現在怎麼不來?時節因緣,佛到這個世間是度人成佛的。換句話說,緣成熟,一接受佛的教誨,就能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他就來;如果佛菩薩來,我們這煩惱習氣還是放不下,他不來。由此可知,當年他為什麼出現在印度,不出現在中國?印度的緣成熟。真的,印度人在那個時候修學比我們高明,不要說別的,單單講禪定,我們中國學術造詣也確實是了不起,但是沒有從禪定這門下功夫。印度的宗教修禪定,印度的學術也修禪定,所以他們都有能力達到很深的定功,就第八次第定,四禪八定,他有這麼深的定功。在定中,時間、空間的維次全突破,所以他們對整個六道,這六道多大?這是個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這裡面的狀況他統統明瞭。上面他能夠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天,靈界沒有身體,沒有物質現象,只有精神現象,他們可以達到這個層次,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獄。
六道這個說法從哪來?他們看見的,不是打妄想,不是猜測,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比佛教,現在世界上承認它八千五百年,我們佛教是二千五百年,它早我們五千年。而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的後身,現在叫印度教,就是從前婆羅門教。我跟他們有往來,他們告訴我,他不重視歷史,所以還是傳說並沒有記載,傳說他們這個教一萬多年,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印度人確實很聰明,所以世尊示現必須要到這個地方,你看四十九年的教學,多少人證阿羅漢,多少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根熟了,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去度化,印度人期盼佛陀出現於世間,他有這個念頭這就是感。中國人沒有,中國人沒有佛陀的念頭,中國人有什麼念頭?聖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我們中國有文字到現在才不過四千五百年,之前沒有文字,文字是黃帝發明的,黃帝以前沒有文字。也傳說黃帝之前有神農,再前有伏羲,伏羲到神農大概是五、六百年,神農到黃帝也是五、六百年,這上面有一千多年沒有文字記載的,伏羲之前當然還有。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最早也是傳說,我們有理由相信。
現在典籍裡面所記載,古聖先賢的教誨傳流在後世,這樁事情我們不能不感謝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是蒐集這些古老的傳說,用文字把它寫出來,它才流傳後世。所以夫子在《論語》裡面告訴我們,真話不是假話,他一生所做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你看他一生,說明他什麼?他自己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他所學的、所修的、所教人的、所傳給後代的,統統是古聖先賢的教誨,這不是他的謙虛,是他的真誠。他自己也有著作,著作裡面很多都是引用古聖先王的傳說。所以後人尊稱孔子為集大成者,「大成至聖先師」,這集大成,這個精神我們要學習。學了佛之後,我們恍然大悟,為什麼你沒有創作、沒有發明?沒有辦法創作,你也沒有辦法發明,為什麼?自性是圓滿的,你怎麼發明法?你怎麼創造法?創造、發明都是違背了性德。你隨順性德哪有創造,哪有發明!所以佛家講什麼?佛佛道同。你不會比別的佛高明一點點,你也不會比哪尊佛差一點,沒有,平等的,完全平等。為什麼?自性裡面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才藝、圓滿的相好,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各個都是。這個理念好,這個理念是完全隨順性德,隨順性德那就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極樂世界上沒有創造、發明,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我們相信在中國,大聖大賢也如古代大聖大賢之再來,同一個道理。
這是佛陀教育的開端,由世尊示現成佛,就是示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在中國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這禪宗的,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開悟之後,他怎麼開悟的?這要曉得,怎麼開悟?六根對待六塵境界,執著沒有了,放下,分別沒有了,起心動念沒有了,就開悟。我們要想開悟,你把這三樣東西放下,你跟釋迦佛、跟惠能大師完全平等。每一個人都有自性清淨圓明體,開悟是什麼?跟這個圓明體相應,融合成一體。佛講得簡單、講得明瞭,只要你肯放下,放下執著,我對於世出世間法一切都不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你開始覺悟了。這一覺悟,六道沒有了,六道是假的,是一場夢,你醒過來,醒過來就叫阿羅漢。還有迷惑,比較輕,不像六道裡這麼嚴重,輕,那是你沒有執著,你有分別,你還會起心動念。如果你把分別放下,起心動念只要一放下,立刻就成佛,又是一個大徹大悟,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的變化太大,千變萬化,像萬花筒一樣。佛的實報莊嚴土裡頭沒有變化,為什麼?心是定的,心愈清淨變化就愈少,真正到不起心、不動念境界就沒有變化。極樂世界沒有變化,沒有四季春夏秋冬,沒有四季,花草樹木永遠不謝,不凋零、不謝。人無量壽,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都是無量壽,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圓滿的。《華嚴經》講得太多了,能與十法界六道三途眾生感應道交,現身去幫助他們。
佛法講時節因緣,緣成熟了,佛菩薩就來示現。第二「成熟有緣化不失時」,前面第一條必須是有成佛的緣分,而且人很多,他就以佛身來示現。如果一個、兩個就不一定要用應身,用化身來幫助他,人多了那就得用應身。第二個成熟有緣,有緣就是阿賴耶裡有佛法種子的人,都是有緣人。只要是有緣,佛不會喪失時節因緣,會應化身來幫助他這個緣增長;沒有緣的,幫他種善根,附帶的;有緣的幫助他提升,應以什麼身來教化他就示現什麼身。所以佛法,老師以前常常教我們廣結善緣,結法緣,緣結得愈多,將來你成佛的時候,度化眾生就愈多;你要不跟眾生結緣,將來雖然成佛,度眾生不多。為什麼?沒有那麼好的緣分,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早年學講經,老師就叫我們結緣,怎麼結緣?老師在講經法會裡面,我們這些學生做義工,招待這些聽眾,看他來了笑面相迎問候他、接待他、給他找座位,這都是結緣,很親切的接待,做這個工作。還有的是買一點小糖果,這都是老師教的,結緣,幾塊錢買一大包糖果在門口,來一個人,一個人發一個。還有人買花生、買瓜子,那個東西吃了有殼要丟的,那個不能在他進來的時候發,散會他走的時候在大門口,發這個東西給他。都是在結緣,花不了多少錢,你跟很多人結緣。
下面說「謂如來了知眾生善根成熟,隨時化度,咸令解脫,是為成熟有緣化不失時」。這裡面包括的很多,都初級的,幫助你不失人身。你對人間留戀還不想離開,佛教給你十善業道,教給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都不出六道的,教你來生得人身,來生比這一生還要殊勝。如果你覺得人太苦,聽說天上不錯,佛就幫助你生天。佛菩薩真慈悲,不是叫你馬上就成佛,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幫你幹什麼,想生天就幫助你生天。天有二十八層,你要到哪一層去,把這些道理講給你聽,方法教給你,你自己依著理論、依著方法修行,就能滿足你的願望,佛不欺騙人。這裡面甚至於包括許許多多的宗教,真的許多宗教創始人,這教主都是佛菩薩示現,都可以歸納在這一條,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就像中村康隆所講的,他在京都,拜訪他的時候他跟我講,「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統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相信,我不懷疑,我也是這麼想法,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失時。
第三「授菩薩記化不失時」,這個層次高,「謂如來能知菩薩久修梵行,功業成就者,即與授菩提之記」。知道這個菩薩經過很長時間修行,生生世世,他已經證得果位,功夫再要加行上去,他就能證果,所以給他授記。這授記是預先告訴他,你在什麼時候你能成無上菩提,你在什麼地方示現成佛,佛的名號叫什麼,都可以預先告訴他,讓他生起信心更加勇猛精進,如佛所記,他會成就。像釋迦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遇到然燈佛給他授記;那你修行功夫不到這個等級,佛就不會給你授記。但是淨宗是個例外,淨宗《無量壽經》,諸位要是細心去研究它,可以說《無量壽經》是普遍為所有念佛同學授記,只要你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給你授記,你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得究竟的果位,你的德號是妙音如來。你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叫妙音如來,還是用這個法門普度眾生,你是修這個法門成就的,你還用這個法門去接引眾生,持名念佛。我們讀了這個經之後,以後人家來找我求授皈依,我統統給他起個法名叫妙音,將來你是妙音佛,現在你是妙音居士,因果相應。所以這個名號是從《無量壽經》上來的,佛給我們授記的。這很特別,在其他法門裡頭沒有,只有淨宗,由此可知淨宗的殊勝。
下面第四,「示現神力化不失時,謂如來隨其眾生所宜,示現威神之力,令生信樂而得開解」,這不失時。這個示現就不一定,神通智慧的起用有應身,化身就更多,化身是你偶爾見到的,幫助你解決問題之後呢?之後就不見,這是化身。早年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位在家居士周邦道先生的夫人,來到台灣他們住在台中,都跟李老師學佛。周邦道先生在抗戰期間,他是國立第三中學的校長,我在三中念書,所以他是我的老師,是我的校長,他的夫人我們都叫師母,這個人也不是普通人,心地非常善良、非常慈悲。抗戰期間,我們是逃難,都離開自己的父母,離開自己的家庭,國家把我們收集起來辦學校,完全是公費來教養我們。我們這個老師夫妻兩個,把學生看得比兒女重要,我們學生對老師感恩。抗戰期間資源缺乏,吃的東西、穿的東西、用的東西,是有很多慈善機構捐助,可是送到學校老師分配,統統學生優先,他的兒女也不少,有好多個,分到最後還剩下來的兒女才分到,如果不夠的時候兒女是決定分不到,大公無私。所以我們對於老師的那種恩情,超過父母,對老師感恩、敬愛,老師的兒女跟我們親姊妹一樣,兄弟姊妹。這樣的關係,現在沒有了。
我們師母,我們不知道她的事情,她跟李老師報告,她在抗戰勝利時候住在南京,南京的房子很大,大門進來之後是院子,院子裡有樹木花草,再進她裡面居住的廳堂。她說曾經遇到一樁事情,有一位法師,她那時候不信佛,一位法師到她家裡來化緣,在她家大廳見到的。問他,他從九華山來的,問他要什麼?要五斤香油。那時候周師母沒有學佛就不知道,沒給他,沒給他這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後,她一下就非常驚訝,為什麼?她家裡從大門進去是三道門,三道門沒有開,他怎麼進來的?走了之後他怎麼出去的?沒人開門!所以這樁事情,這個和尚在她家講話也講了很久,至少有半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可見得這不是假的,不是一個幻覺。這樁事情常常放在心裡,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告訴她,那是地藏王菩薩化身。她後悔莫及,當時沒有供養,這就是什麼?示現神力化不失時。那個時候種下這個因,所以到台灣之後她親近李老師學佛,真的在家裡供奉地藏菩薩像,天天念《地藏經》,念大悲咒,很用功。她的大悲咒,在台中很出名的,能治一切疑難雜症,非常靈驗。像這些示現神力的事情,近代就愈來愈多。可是這裡頭要注意,有佛菩薩示現,也有鬼神示現,我們要辨別清楚。鬼神示現的多半是來求超度的,我們要幫助他,他來求在法會、在道場、在講堂給他立牌位,他也要跟著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講堂不大,好像聽經的人不多,實際上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那些有緣的眾生就不知道有多少,每一個講經弘法的道場統統都有,誦經、念佛堂、三時繫念道場都有。不同維次空間,都喜歡到這邊來學習,道場肯定三寶威神加持,這是示現神力,有很多異相。我聽說前幾天,台南在公墓裡面舉行的三時繫念法事,有同修告訴我,我拈香之後就回來,法會沒參加。聽說台南,我走了之後,那邊下雨,四周圍都下雨,只有那個法會場所沒有雨。這示現神力,讓大家看到生起信心。
第五「示現佛身化不失時,謂如來隨順眾生所宜,而現相好之身,令其咸獲利益」。這個示現佛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上就是講的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從示現投胎,第一個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天是補處菩薩,後補佛,他的時間到了他一定要下來。現在在兜率內院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後補佛,將來時節因緣成熟,他到這個世間來成佛。可是時間很長不是現在,他現在來不來?實際上也來,不是以佛的身分來,是以菩薩的身分來,也像觀世音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什麼時候用佛的身分到這個世間來?《彌勒下生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可是時間很長,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我們這個地球上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他是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樣的身分到世間來。所以現在有人說彌勒菩薩已經來了,那不是的,那是像前面的示現神力化不失時,示現佛身必定是八相成道。
第六「住於大捨化不失時」,這是示現,這種示現不一定,什麼身分不一定,他是來教導我們。「謂如來修無著行,具大捨心,隨順時緣,化利一切眾生,而不見有能化、所化之想」。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出家人裡面、在家人裡面,現在可能在家比出家多,他能捨!我們今天講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而且能夠不著相歡歡喜喜的布施,這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對於一切苦難眾生。確實只要留心留意,我們就能夠看到,能夠體會到,有時候真的佛菩薩示現在人間,不是凡人,我們看不出來。還有一種是諸佛菩薩加持,肯定是善知識,善男子善女人。大捨不一定是財物,也就是說他們幫助眾生的方式、項目很多很多。在古時候常常在哪裡發現?就是大富長者、國王大臣,對民間做大利益的事情。像了凡先生,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讀到,他做寶坻知縣的時候減租,那是大捨。他感到農民的納稅太重,以很合理的方法把這個納稅降低,全民都得他的利益。他在任的時候他有權,他可以做;他要不在那個地位,他做不到,化不失時。時節因緣常常有,可惜一般他不是佛菩薩,機會現前他不願意做,他沒想到。我們在講席裡時時刻刻提醒,他會不會想到?也不見得。機會太多太多,唯有佛菩薩能夠把機會抓住,利益一切眾生,普度一切眾生。後面他沒有能化、所化的念頭,這是佛菩薩再來;凡夫也有,像天人也很慈悲,他從天上來,他還有天人的習氣,有天人的德行,也會做這些事情。可是什麼?他能化、所化沒有忘掉,你看我這一生做多少多少好事,利益多少多少眾生,這是凡夫,這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所做的事,馬上就沒有了,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第七「入諸聚落化不失時,謂如來以大悲心,隨順時緣,攝化一切眾生,遍入城邑聚落,普作饒益」。這是遊化十方,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能夠教化一切眾生,或是城市、或是鄉鎮、或者是農村,只要他到的地方,只要他接觸的這些人,都給他演說。佛在《金剛經》上說了十幾句,「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無論在什麼地方。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中斷。每天出去托缽,齋主供養,佛總要給他開示,時間長短不定,長的十幾二十分鐘,短的二、三分鐘,你把它記錄下來,都是叫經典;國王大臣、大富長者,他們有能力召集大眾,幾百人、幾千人的大會,請佛來講經教學。從遠方慕佛名而來,三、五個人,十幾個人來見佛,佛也給他說法,從來沒有拒絕的。不說法的時候,你看他的威儀,行住坐臥四威儀那是什麼?身教,他在表演,開口是言說,都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一點想學菩薩的人不能不認真去學習,你要不學習那就不叫菩薩!我們沒有開悟之前不能離開經典,要怎麼學法?古人的榜樣非常好,學教,為人演說是大善,可是要記住,在行善之前先要斷惡。我們所以行善,得不到像諸佛菩薩那麼圓滿的效果,原因在哪裡?善裡頭參雜著惡,不純,所以教學感人不深。在學善之前先要斷惡,斷惡是斷煩惱、斷習氣,然後你的善行就生效果,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自己修行,沒有不成就的。
成就之後,你一定要想到怎麼樣才能報佛恩,迴向偈上說「上報四重恩」,四重恩第一個是父母恩,第二個是佛恩,佛是老師,第三個是國主,第四個是眾生,常常要想到。在從前的國主是帝王,現在的國主要想到國家領導人,他們很辛苦,每天勤奮工作,才能讓這個地區安定和諧,人民才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恩德不能忘記。報父母恩,你修學有成就,所謂榮宗耀祖,光大門楣;在佛法說「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是報父母恩。報老師的恩,最重要的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我在早年講經說過很多次,我們把學佛要分成階段,四十歲之前全心全力充實自己。古時候人福報真的比我們大,十幾歲有志於學,三十而立,他的基礎就穩固,道德學問成就了。釋迦牟尼佛三十歲開悟,開始教學。我們現在福德因緣不具足,從小家庭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年歲大了接觸到聖賢教育,當然就難,有一定的難度。善根福德深厚的,一接觸,行!年歲大了,他也能立刻回頭,回頭是岸,做出好的榜樣給我們看。真正發露懺悔,後不再造,勇猛精進,他能成就;成就之後,一個要弘法報佛恩,一種是護法報佛恩,弘護要結合,正法才能夠久住。弘護要是不合作,佛法的承傳就產生障礙,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弘法講經教學,我在過去想法,四十到六十講經教學,六十歲以後就不必講經,專門護持。為什麼?護法他要不懂得佛法,他也就不知道怎麼樣護持,非常熱心,往往裡面產生很多錯誤,所以護法不容易!護法最理想的,弘法退休之後,就好像護持一個學校,誰來護持最好?退休的老師、退休的職工他有經驗,他曉得,他是內行人,他不是外行,能夠收到很好的護持效果。道場就是學校,學校要沒有上課,這學校有名無實;佛法利益眾生完全是教學,這諸位一定要知道。現在是亂世,鬼神特別多,什麼原因?說明我們的正氣衰,鬼神才會接近。如果人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那是正氣,鬼神不敢接近,這個社會上人有正氣,所以在從前這鬼神很少;現在很多,現在正氣沒有,有什麼?邪氣。所以鬼神很容易就滲透進來,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要有能力辨別邪正。鬼神裡頭也有好的,也有很多想修行,想提升自己境界的,來求我們幫助,我們也不能夠捨棄,應當要幫助他。
下面說「攝諸淨信化不失時,謂如來具無礙智,能知眾生清淨信心,隨順時緣而攝化之」。這個眾生範圍就很廣,人是眾生裡面的有情的眾生,通常佛法裡面講九法界,九法界的眾生。如果他有清淨信心,這說明這個人有善根、有福德,佛決定不捨棄他,佛來幫助他,這就是緣成熟。來幫助他、來成就他,幫助他提升,通常是從信心幫助他理解,幫助他學習。信解行證,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學佛這四個階段,沒有信心的幫助他建立信心;有信心的幫助他理解,他肯學就得教他。在古時候每一個道場都在教學,學佛不難;現在的道場除了這些法會之外,沒有教學,所以學佛就相當困難。我學佛的時候方老師就告訴我,他說「你真的想學,佛法在經典裡面,你一定要從經典裡面下手,你才學到東西。」這個指引非常重要,我才有一條路,有方向、有目標,深入經藏。所以我這個深入經藏的基礎,是在台中十年,親近李老師十年,這個基礎是他幫助我奠定的。我的信心是章嘉大師給我奠定的,方東美先生啟蒙,跟章嘉大師三年,清淨信心是從那裡得來的。以後深入經藏,是跟台中李老師十年。以後行門鍥而不捨,這實在是韓館長的大德,幫助我三十年才能成就。這四個人少一個人,我都不能成就,所以諸位曉得,緣可真不容易。我們真正有清淨信心,佛菩薩加持,佛菩薩給我們找護持的人,給我們找老師,這個東西我們得相信。
下面第九「調惡眾生化不失時,謂如來以大威神之力,調伏暴惡眾生,令其捨惡遷善,不失時宜」。這個有,世世代代都有,可是這些暴惡眾生,必須過去生中種的有善根福德,他要沒有善根福德,佛菩薩也教化不了他,為什麼?他不肯接受,他聽不進去。暴惡眾生,你想想看,都是貢高我慢,都是目中無人,他怎麼能聽得進去?所以佛菩薩跟他有時節因緣,讓他遭遇到困難、遇到災難、遇到苦,大苦,苦難臨頭,真正遇到困境,這個時候佛菩薩來了,來給他說,他能聽得進去。你真正關懷他,真正照顧他,對他恭敬,絕不輕慢他,他能接受,接受之後他學習得很快,為什麼?他有善根。這證明我們老祖宗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他的暴惡是習性,不是本性,能夠從習性回頭,歸到本性,他馬上就變成佛菩薩,很快。我最近這幾天看到大陸上的企業家論壇,唐山的大會他們分享的人很多,好像參加的有一千多人,那個分享非常精彩。就是一起參加學習的,裡面真的有暴惡眾生,真正發露懺悔,真正斷惡修善勇猛精進,我們看到都非常感動,看到都流眼淚。所以那些活動都是護國息災法會,參與的人,暴惡眾生都回頭做了菩薩,我們看出國家、社會有前途。災難雖然有,我們相信這個災難可以化解,縱然不能化解,肯定能夠減輕。為什麼?暴惡眾生回頭了。
末後還有一條,「現佛神通化不失時,謂如來以不思議力示現神通,於一念中饒益一切眾生,不失時宜」。眾生迷失了自性,在六道裡長劫輪迴,惡業愈造愈深,回不了頭,完全迷失。諸佛如來大慈大悲,於一念中,此地要我們注意到一念,一念是什麼?一念是真心,一念是無念,二念、三念那是凡夫。一念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他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饒是豐饒,最圓滿的利益來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就像我們看到很多造作一切惡業眾生,真的把佛法聽懂、聽明白,他真後悔,為什麼沒有早接觸到?為什麼到中年才接觸到?已經造了十幾、二十幾年的罪惡;如果早接觸到就不會走這些彎路,就不會造這麼多罪業。發露懺悔,這是諸佛菩薩神通的加持。佛菩薩為什麼加持他不加持我?你要找這個原因,他能回頭,他能懺悔,他能改過,人只要有這樣的心,真心,真幹,佛菩薩就加持你,你肯定就能得到。如果你說「發露懺悔,我做那麼多壞事,我不好意思講給人聽,面子問題」,好了,這面子問題就把佛菩薩的加持障礙住。你還要面子,說出來難為情,說不出口,這是什麼?這真叫大病。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說出口?你到地獄、餓鬼、畜生,這裡面轉一圈之後,你才知道果報的可怕。人要能夠怕惡報,勇氣就能現前,為什麼?再嚴重的罪業只要一懺悔就消了,你要不懺悔,那個病根永遠在阿賴耶識。所以現在西方人講什麼?隱私權,這個隱私是很糟糕的。隱私是什麼?自己造作很多罪惡不跟人說,那就是什麼?那就是你的病根,不但現在是你身體的病根,而且是三途業報的病根。你將來到哪裡去?地獄、餓鬼、畜生你有分,修再多的福報,你到惡道裡面去享福,不在人間,不是在天上,這不能不知道。這要不是深入經藏的老同修,他不曉得,他還在迷惑顛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