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十三集)  1983  檔名:12-007-0013

  七百二十六面,我念幾句對對地方:

  【又觀如來。於念念中。放大光明。充滿無邊廣大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段是菩薩告訴善財童子,在修學過程當中,「作何觀察」。經文很長,這一段是說觀佛,就是佛果地上殊勝的德用,經文一共是有十門,今天我們講的這段是從第二門開始。這個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觀』這個字。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在修學裡頭,可以說最重要的就是修觀,天台家所講的止觀,禪宗裡面常講的觀照。有許多同修常常來問,應該怎麼樣作觀,怎麼樣才是觀照。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離心意識就是觀照。心我們常說的落印象,意是執著,識是分別;換句話說,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用分別執著,也不落印象,六根的作用都叫做觀照。觀照並不專對眼根說的,六根全叫做觀照。這是相當的功夫,會用這個那就自在了。換句話說,佛菩薩與我們不相同的地方,就是他用的是觀照,我們用的是六識,所謂眼識、鼻識、身識乃至於意識,我們用心意識,他不用心意識。我們如果也會了,也不用心意識,你現在就叫菩薩,你要是證到究竟圓滿你叫佛。佛、菩薩、眾生沒有兩樣,就是你會不會用?當然在修學過程當中,是要不斷在境界上練習、訓練。經典裡面教給我們這個方法,都是在平常生活當中,教我們知道如何來學習。

  這段是講,教我們『觀如來於念念中,放大光明』。「如來」在事相上講是佛,《華嚴經》毘盧遮那佛為主,華嚴三聖毘盧遮那如來,所以第一句講了,「我觀毘盧遮那如來」,後面句子都省掉,只用如來,不再稱名了。毘盧遮那佛另外一個意思,那個意思比這個形像還要重要,我們一定要曉得,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毘盧遮那是梵語,是古印度的言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遍一切處,這涉及到很深的道理,今天所謂的是哲學,很深很深的哲學上一個概念。不但是個概念它是個事實,那就是一切法統統是我們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真心遍一切處。我們的眼,眼根就是見性要不遍一切處,你怎麼能夠看經;聞性不能遍一切處,你怎麼能夠聽經。我們今天的見聞能力有限,但是它的作用還是真性起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菩薩地位愈高,他這個見聞愈廣。到了如來這個地位,他的見聞就圓滿了,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為什麼?他沒有障礙。

  所以修學無非就是去我們本來有的能力,上頭起的一些障礙,去障礙而已。那些障礙是什麼?當然障礙是無量無邊,我們叫煩惱,煩惱就是障礙。沒有煩惱就沒有障礙了,煩惱愈少,障礙愈少,障礙少了顯得它這個能力就大;煩惱多,障礙就多,顯得能力就愈小,是這麼回事情。這個能力是本能。所以我們讀這段經文,要曉得他在形像上是講的,華藏世界的教主毘盧遮那佛,可是實際上統統講我們自己的心性。如果真的見到,毘盧遮那佛於念念中,放大光明,『充滿無量廣大法界』,看到之後生歡喜,不值得大歡喜,為什麼?那是他的事情,於我沒分,我歡喜個什麼?要緊的是忽然覺悟:我自己的心性跟毘盧遮那沒有兩樣,這才真歡喜。雖然現在沒有證得,可是已經得到消息了,這就不容易!一般迷惑顛倒的人,根本就不曉得這個事情,我們今天對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明白之後沒證得,為什麼沒證得?煩惱沒去掉。從今之後我明白這樁事情,斷煩惱重要,斷煩惱的辦法就是看破、放下。

  我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學佛的時候,我學佛的因緣很殊勝,剛接觸佛法大概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有一個朋友給我介紹認識了章嘉大師,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他幫助我三年。頭一天跟大師見面,我就提出一個問題,我說佛法在我感覺當中實在太好了,有什麼方法叫我們一下可以入進去?性子很急,什麼方法給我們一下就可以進去?我提出這個問題之後,章嘉大師兩個眼睛看著我,看了半個小時一句話不說。半個小時看下來,我們都好像在禪定當中,那教學手段很特別,因此說的話分量很重,印象非常的深刻。他的言語非常簡單,告訴我:有。說了個有,大概又停了一、二分鐘,說出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頭一次我跟他見了兩個小時在他那個辦事處,他辦事處是政府供養他的,在他客廳裡跟他見面,兩個小時一共大概只說了十幾句話,印象非常深刻!看破、放下要緊,看得破是學問,放得下是功夫。看破是什麼?世間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千萬別認真,當真就錯了。

  這個道理在佛法裡講得非常之多,非常的透徹,使你不能不相信。放下什麼?放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放下這個。你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都放下,你的人生多自在、多幸福!一天到晚快快樂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增長智慧,不生煩惱,這就是佛菩薩。回頭來看這句,「如來於念念中」,如來是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本體,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法裡講叫做真如本性,禪家還有一句話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就是自己的真性。我們真性在起作用的時候,念念中放大光明,光明就是智慧,念念中生大智慧,而這個智慧它是遍滿,「充滿無量廣大法界」。為什麼?整個法界在真性之中,性是體,法界是相。這個境界要把它變成我們眼前現量的境界,最起碼的是圓教初住菩薩。

  如果在念佛法門裡面說,證得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就變成現量境界,完全變成事實了,也就是自己入了這個境界,所以『生大歡喜』。初地菩薩叫極喜地,《華嚴經》的名字,歡喜極了,你看十門都「生大歡喜」,他才歡喜極了。初見本性,見到本性的體、相、作用生大歡喜。再跟諸位說明,這個境界是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得到的、可以證得的。問題就是你在平常生活當中,肯不肯把你的分別、執著、妄想放下?你不肯放下那就沒有辦法,你只能夠聽聽消息,聽聽別人的說法,不是你自己的境界。你自己果然肯放下這種境界你也可以證得,你也有分。人人都有分,就是看他肯不肯放下。我們再看底下第三門:

  【又見如來一一毛孔。念念出現無量佛剎極微塵數光明海。一一光明以無量佛剎極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一一周遍一切法界。銷滅一切諸眾生苦。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這是第三門,第三門裡頭有個特殊的現象,這個現相是不思議境界,就是事事無礙。『毛孔』是正報裡面最小的,『佛剎』是依報裡面最大的。諸位常常在佛門裡面聽到,有所謂「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把須彌山可以裝到裡頭去,這個不可思議。毛孔比芥子還要小,佛剎比須彌山不曉得要大多少?佛剎是三千大千世界,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銀河系,把一個銀河系裝到一個毛孔裡面去,這怎麼個裝進去法?這個境界叫事事無礙,大小無礙,一多無礙。為什麼無礙?最小的毛孔它是空的,諸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是虛妄的。大的世界也是虛妄,虛妄跟虛妄沒有障礙,所以毛孔裡面納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沒縮小,毛孔沒放大,在不在裡面?真在裡面。這個境界不可思議,這個境界沒法子想像。我們只好再用一個比喻來說,我們以眼見外面境界,我們眼能見,大家曉得瞳孔,這瞳孔不大,很小,我們見到外面這個境界,這裡面又涉及到很深的心理學,我們是不是真的見到外面境界?沒有,這個諸位一定要明白。

  瞳孔像一個照相機的鏡頭,把外面境界相統統照進去,在這個裡面,好像裡面有個螢幕一樣,把外面的影像統統投射在螢幕裡面,這是眼識的作用。分別外面遠近大小、形形色色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見的是什麼相?第六意識不能見外面的相,見不到外面,第六意識只緣眼識的小螢幕,見到它那個。見到它那個時候,它自己又從這裡轉播過去,又變現一個影像,那是什麼?第六意識的相分,六識的樣子。眼識的相分,心心所都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是唯識學裡面講得很透徹,講得很多。外面的相叫本質相,本質相要能夠見到,地上菩薩才能做到,為什麼?轉八識成四智,這是見到本質相。沒有轉識成智的見不到本質,所見的相都叫帶質境,虛妄。第六意識的見分緣誰?緣第六意識的相分,這個時候都沒有分別執著。如果對境界起貪心,那就牽扯到心所,貪心所從第六意識的相分給它傳播過去,貪心所起相分,貪心所的見分貪它的相分,完全虛妄。諸位要是把這套道理搞清楚了之後,你才曉得,與你本人毫不相干,貪瞋痴妄統是假的,決定不是你本性,決定不是你真心的。

  眼識緣它的相分,在感官上講與外面境界一樣大。所以外面境界並沒有縮小,眼睛的瞳孔也沒放大,這個真是微妙至極,不可思議!這個事拿現在的學術來說,很深的心理學,在佛法稱唯識心理學,完全跟我們說明,內是根身,外面是境界,境界它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怎麼樣變化的,究竟是回什麼事情?經上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這個事情樣樣都可以證實。它不是玄學,不是談玄說妙,不是推理,它是真真實實的事情,你悟入之後,才曉得人生宇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你這個才真正看破,看破之後沒有不肯放下的,得大自在,在人間那就是經上講的遊戲神通,他多自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裡面只生智慧,不生煩惱,心地決定是平等清淨。一切的不平等從分別來的,一切的不清淨從執著來的,所以沒有執著,心清淨;沒有分別,心平等。這是不得已我們用這個比喻來說明,事事無礙不思議的境界,這是講一一毛孔,每個毛孔前面是講真性起用,念念放光明,此地講色身,色身裡面最小的,一一毛孔也是念念放光明,光明裡面又放光明。諸位要讀《楞嚴經》,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從肉髻放光,光中又化佛,光中又現佛,佛又放光重重無盡,跟此地講的意思相彷彿。但是這個境界,比楞嚴會上境界,還要殊勝。

  『一一周遍一切法界,銷滅一切諸眾生苦』,這個事情我們念了之後,又感覺得困惑,諸佛既然有這麼大的能力,光明遍照法界,「銷滅一切諸眾生苦」,我們現在是苦不堪言,沒消滅。佛的光明有沒有照到我們?跟諸位說,有照。光明遍照,佛光沒障礙,沒障礙我們為什麼有苦?為什麼消滅不掉?諸位要曉得佛光雖然照到我們了,我們自己沒接受,你要一接受你的苦就沒有了。你現在不肯接受,怎麼曉得不肯接受?叫你看破,你現在不肯看破;叫你放下,我現在還不願意放下。那你不是就自找苦吃嗎?我再跟諸位說得比較現實一點,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光所照之處。你讀了這個經典要覺悟,讀了之後要依教奉行你才能得利益;你不能依教奉行,當然不能得利益。

  我那天辭別章嘉大師,他老人家送我到門口,實在是慈悲,送我到門口告訴我:我今天給你講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特別囑咐我這一句,要我去做六年。那個時候剛剛接觸到經典,對於佛法是一無所知,就被他老人家慈悲所感動,真的回去就做了。從哪裡做起?他老人家告訴我布施,這是我請教他的,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從布施。好,這回去之後就學布施,布施了六年,把所有的東西都布施得乾乾淨淨,只剩一床鋪蓋和幾件換洗衣服,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了。真的有感應,有很多事情好像可以預先知道,確實有感應,不做不行。六年的時候,我在台中在李老師那裡求學,跟他學佛,我在同學當中就說,我說我這個出家的因緣,可能有半年當中就要成熟,有預感。恐怕有半年的時候我就要離開此地,出家的因緣成熟了。

  我跟幾個同學說這個話,不到一個月,臨濟寺那個心悟法師就派人來請我出家,我看他意思很誠,我當時沒有答應他,以後陸陸續續一共來了九次,請了九次,這個意思很誠懇,我就答應了,我就告訴李老師:怎麼人家叫你出家你就出家?我說不是,他來了九次。九次也不行。這是感應,我說我一個多月之前,有這個預感,確確實實如此,我那個出家的因緣成熟,就是布施得乾乾淨淨。那個時候同修給我買一張車票,從台中車站買到圓山車站,下車就是臨濟寺,身上一文錢都沒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從此以後真是有求必應,那個時候所求的都是求經書,我是從小就喜歡讀書,收藏的書很多,統統都布施了。到了出家之後,心裡想要一個什麼書,它就有人送來,而且都是很好的版本,真正不可思議。這麼多年來真是有求必應,雖然是兩手空空的,什麼都不缺乏,一起心動念就滿願,這個真正不可思議。

  心地愈清淨,經的意思就愈明瞭,愈能夠透徹。經裡頭說的什麼?說的是自己,說的是我們自己的心,說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說的是我們自己的行為。不是說別的事情,說別人於我們不相干,句句話都是講自己身上的事情。所以世間人不讀佛書真正是可惜,實實在在是可惜。讀了佛書之後才認識自己,才認識環境,才能夠有自知之明,當然能消滅一切眾生苦。一切眾生是自己,所以這個一句話它是雙關語,就如來分上講是一切廣大的大眾,就我們自己聽的人來講,一切眾生是自己。自己怎麼會一切眾生?這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眾生,你這個心裡念頭起滅,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又生了,這就叫眾生。你看看,從早到晚你生滅的念頭有多少,你那個念頭是念念覺就沒有苦,要是念念迷那就苦了。佛法是教你念念覺而不迷,念念破迷開悟,這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是說廣大的別人。所以佛說法是對廣大人說,我們接受的人是對自己認定,佛對誰說?佛就對我一個人說,與別人都不相干,你就能得受用。佛說的,對他們講的,不是對我講的,好了,那你自己決定得不到利益;佛所講的,對我一個人講的,他們那些人都是旁聽的,都不相干的,你就得利益、就得好處。你也才能夠體會到佛菩薩恩德之大,真正是度我們一個人。能夠見到這個,怎麼不歡喜!當然生大歡喜。再看第四段: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頂及兩肩。念念出現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寶焰山雲。充滿十方一切法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佛的『頂』是肉髻相,這個畫像上看到紅色的,佛的頭頂上紅色的這是三十二相之一。這個肉髻相也叫做無見頂相,因為它有光,光照著你的眼睛,始終不能把這個相看得清楚,所以也叫做無見頂相,三十二相之一。佛的『兩肩』也放光。通常如果只講兩肩,這個「兩肩」代表權實兩種智慧。如果加上無見頂相,這個頂相代表實智,無分別智;兩肩就代表權智,就是後得智。實智是自受用,實是真實的,真實的智慧裡面決定沒有分別。《般若經》上常講「般若無知」,真正的智慧是無知,為什麼?他不起心動念。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心清淨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從來沒有分別、沒有妄想,這是真正智慧,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是平等的。當它起作用的時候,幫助別人的時候,好像雙肩我們要替眾生負荷重擔,為別人服務。這就是從真正的智慧起作用,這一起作用叫無所不知,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起作用上說的,自己有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分別。

  佛為我們講一切經,你看都是一問一答,善財童子問了一個問題,菩薩答得這麼多,答得是有條有理。無論在思想上、無論在言詞上,你看它的組織、結構、章法,沒有一樣不是最上乘的,他有沒有通過思考?沒有。你不問的時候,他不知道,你問的時候隨口說出來,正在說出來的時候,我們要問,他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有沒有起心動念?跟諸位說,沒有,決定沒有。如果正在說出來的時候,他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跟諸位說那是世間法,那不是佛法,一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迷,不是覺。所以經上常說,佛講一切經,說而無說,所說的脫口而出,無說的是什麼?他心裡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沒有分別執著,他真的是無說,所以他永遠是覺,從來沒有迷過。這個我們做不到,我們說一定起心動念,一定有分別執著;離開了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我們什麼也說不出來。這種現相迷而不覺,佛菩薩乃是覺,這是表權實二智。

  『念念出現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這是數量之多。『寶焰山雲』,這句也是比喻的智慧,寶是有用途的,不但有用途,而且有大用途的,我們才稱之為寶。焰是智慧,山是表大、表堅固的意思,雲在此地這個字就是太妙了,雖然「寶焰山」是我們受用的境界,是受用境界,這種境界執著不得,為什麼?它像雲一樣。雲有沒有?非有非無。我們在下面看到雲層,一片一片雲,有,可是我們坐著飛機飛上去的時候沒有,你找不到。所以「雲」這個字在佛經裡面,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非有非無,講一切有受用而不能夠執著,這就自在。不執著的時候沒有煩惱,有受用的時候非常歡喜,這真正是離苦得樂。

  我學佛之後,尤其是出家之後,我常常特別勉勵出家的同修,對於道場我們要使用權,享受;不要所有權,所有權苦。這個道場是我所有的,今天這漏了,我再找一個人來修補,明天又要什麼稅捐,真是頭都大了。我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漏了哪個人有的,他就補去,與我不相干。我好像住旅館一樣,這不舒服再馬上換個地方,多自在!所以要曉得,如果你把所有權捨掉、放下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受用權。你要這個地方要所有權,自找麻煩,那是圈套把它套上了,這個東西萬萬要不得。諸位曉得家,家就是一個所有權,跟古時候那個枷鎖之枷沒有兩樣,那是刑具,有罪的人戴上的。一有了家,註明他罪業深重,現在枷套上了,果報六道輪迴苦海無邊,他出不去。所以要捨掉,要把它捨掉,捨掉有受用,不要據為己有,你這個心多自在。出家是要擺脫,出了家搞一個道場,還要搞一個所有權,出了那個家又要換一個大的家,小的家罪輕,大的家罪重,套上個大家,實在是顛倒。

  自古以來佛門裡面有道場,道場是屬於誰的?過去在中國屬於國家的。大陸上多少寺院,你看那個匾額上「敕建」,那是國家建的,皇帝下聖旨,地方主管官員建的,那個寺院是屬於國家的,叫十方道場。還有一類是他私人捐獻的,像我們這部經,佛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所有權屬於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他們兩個人的所有權,釋迦牟尼佛跟這些弟子們有使用權,他天天住在那裡,住著享受,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這個地方絕不是他所有。佛已經出家,如果祇陀太子:我這個花園不錯,房舍也很好,我送給釋迦牟尼佛。辦個所有權狀送給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又還俗了,一還俗他又有家了,這不就還俗了嗎?所以要曉得,這是有些長者居士們,他們建立這個道場也是屬於十方的,由他們來護持。

  這種情形實際上就跟我們現在辦學校一樣,我們在這裡辦個學校,學校是屬於地方的,住持就好比校長,這些出家人就好比老師,從外面請來的,你在那裡教得好,我們繼續請你多住幾年,你教得不好我們就把你換掉。從前寺院住持是一年一任,他的任期是一年,任期是從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所以臘月三十晚上就要辦交代,重新選舉,所有的執事全部要更新、要改選。佛法三千年前,可以說就實施民主會議的制度,所以道場稱為十方道場,不是據為己有的。我們對於一切世出世間法都要有覺觀,它的真相是非有非無,非無,我們有使用,得以享受;非有,不能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錯了,因為無有一法不是當體即空、當相即空,了不可得。你怎麼能執著它是有的?

  這種現相、受用也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所以諸位覺悟之後不要恐懼。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相信自己,我統統都捨掉了,我明天生活怎麼辦?誰來供養我?不信。佛法頭一個就是講信,信解行證,第一個就不相信。我今天這個寺廟,如果所有權不是自己的,是別人的,將來人家把我趕出去,我到哪去住?出家人也不相信,這個事情難,你看頭一個就做不到,信就沒有,怎麼能理解?不理解怎麼能修行?這是今天佛門裡面四眾同修的通病,修了幾十年連個消息都沒有,還是苦不堪言,為什麼?沒入門。第一道門沒進去,信沒進去,不信。所以我常常對初學的同修講,念《了凡四訓》建立信心,最低限度我們相信因果。真正相信因果不怕,「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那個時候對章嘉大師信得過,朱鏡宙老居士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我看了之後深深的體悟,我信得過。所以我布施光了,什麼都沒有了,人家很多同事、好朋友關心我,你這樣搞法你會餓死,你會走投無路。

  我說我要是餓死了,命裡頭該餓死的,把台灣銀行給我還是餓死;命裡頭要不該餓死,我身上一文沒有,到明天吃飯的時候,就有人送飯來供養我,我有這個信心。他們聽了搖頭,沒有辦法,好像我這個人學佛迷得太深,迷到無可救藥,那個時候他們都是用這種眼光看我。現在碰到我的時候,你的路走對了。我說我早就走對了,不是今天才走對的,要相信自己。《了凡四訓》告訴你人有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命裡面有的,你把它丟光了,這丟掉了,這邊就來了,命裡面有;命裡頭沒有的,想求也求不到。為什麼不肯放下?所以要曉得,布施就是把你的財富存在自性的銀行,比什麼都靠得住。誰懂這個道理?不是說布施掉就沒有,不是。愈布施愈多,你把錢散掉給大家去享受,這就存在你自性的銀行,自性福德的銀行,絕不會喪失,比存在政府銀行那可靠得多!世間人愚痴,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他不肯幹。

  我們讀歷史,當年越王勾踐的大夫范蠡、文種,范蠡在我們中國大陸,人家供財神就是供的他。他幫助勾踐把國家恢復之後,真正復興。他知道勾踐的性格只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所以國家一恢復自己偷偷的就跑掉了,改姓名陶朱公做生意去了,這個人真正了不起。做個生意沒有幾年發了大財,發財的時候散財,到處布施,布施得乾乾淨淨,從頭再做起,三聚三散。他命裡頭有那麼多財富,這裡布施了,沒有幾年又有那麼多,比前一次還要多。這個人在佛法裡頭看,也是個菩薩再來的,示現給我們看的,教給我們做榜樣。對於地位他能放得下,對於財富他也能放得下,他放下的決定不缺少,他享受的盛名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來,哪一個人不尊重、不懷念!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應當要覺悟。佛在經論裡頭一再告訴我們,我們一生的財富,是前生修財布施的因,今生得到的果報;我們聰明智慧,是前生修法布施,這一生所得的果報;我們今生的健康長壽,是前生修無畏布施的果報。沒有一樣是沒有前因的,有因有果,不修因怎麼會結果?所以明白了以後應當拼命去修因,不要去理會果報,只去修因就好了,果報一定殊勝。果報現前的時候,幾乎你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果報現前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絕不貪圖享受,還是要把它捨掉,你的果報才無有窮盡,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叫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時候才生大歡喜。再看底下這一句: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香光明雲。充滿十方一切佛剎。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這個地方要跟諸位介紹的,就是『香光』,其餘的與前面意思都是相同的。「香光」特別是用在念佛法門上,這個意思是出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以念佛稱之為「入香光室」。這個香在佛門裡面,頭一樁它表性,性香。正如同忉利天的樂神,就是演奏音樂的乾闥婆,這個忉利天主需要這些人來奏樂,要把他們召集來,燃香,香一燃他們就來了,他們聞到香就來了。香又表性的意思,所以稱之為性香。它有個更深的意義,代表的五分法身,這是在佛門裡特殊的意義,它代表這個。所以我們燃香,聞到香,想到我們自己要修五分法身。法身是一,哪有五?從五個角度上來觀察,換句話說,法身具足五類的功德。一體五種不同的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慧。

  法身的顯現,就是這五種功德具足現前,法身顯露了。我們現前的法身,法身是每個人都有,我們法身是被無明、塵沙、見思煩惱蓋覆住了,所以法身雖有透不出來、顯示不出來,得不到受用。佛教給我們修這五種功德,可以恢復法身,這個裡面第一是戒學、定學、慧學,我們講的三學。解脫與解脫知見那就是菩薩的三慧,聞慧、思慧、修慧,說法名稱不一樣,意義跟境界完全相同。換句話說,戒定都是屬於手段,必須要懂得它精神之所在,戒律的精神,經上說得很明白,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惡的標準就在人我,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的,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念念都想自己;先想自己再想別人,惡多善少;先想別人後想自己,善多惡少。只想別人,不想自己,這是真善;只想到自己不想別人,那是純惡。這是簡單說出善惡的標準。小乘的戒律是自律,換句話說,就是個人私生活的行為,私生活當中如何斷惡修善。大乘菩薩戒律也是講個人,個人跟團體、跟大眾在一塊,應當如何斷惡修善。

  記住,戒律決定是戒自己的,與別人不相干。千萬不要搞錯:你看,某人破戒了。戒與他不相干,他什麼時候破戒?見到他破戒,不是他破戒,是自己破戒了。你們細細想想這個道理,自己破戒了。為什麼自己破戒?人家在那裡現一個相,你為什麼著相?你為什麼起分別?為什麼起執著?自家錯了。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叫持戒!他現個善相,你心裡頭動了,也是錯誤的;他現一個惡相,你也起心動念,你還是錯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智慧。不分別、不執著,不生妄想,這是禪定,這是戒心清淨,所以要懂這個道理。小乘的戒初學的,初學戒好比教小學生論事不論心,他沒這麼高的境界。大乘戒論心不論事,它的境界高,因為大乘戒它的目的,不但是要得定,而且要開智慧,不但要開智慧,而且要證得解脫與解脫知見。所以大乘戒活活潑潑,大乘戒是心地戒法。這個稱之為香光,五分法身香,顯露自己真如本性,清淨光明。也是『充滿十方一切佛剎』,這是見到了生歡喜心。

  諸位要特別留意,句句都是說到自己的本性,說到我們真心,真心是體,說到我們所現的相,說到一切受用,自己這個身是相,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個相,這個相都是自心變現的。前面一再跟諸位提示,心性,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個相心現識變,你記住這個原理,而且什麼?在生活當中去體驗、去觀察,這是心現的、識變的你會轉境界。你功夫用到一段時期之後,不知不覺的就會捨識用根,就會看破、就會放下,就得自在,一定要用,要常常用。無時無刻不用這個方法來觀照,這樣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六根接觸一切六塵境界決定不迷。念念覺、念念正、念念清淨這個受用不可思議,這就是菩薩所講的入香光室。再看底下第六門:

  【又善男子。我觀如來一一相海。於念念中。出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相莊嚴如來身雲。遍往十方一切世界。既見是已。生大歡喜。】

  這些當然從事相上來說,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今天的修學所能體會到一些,是相似的、是彷彿的,可是這點相似、彷彿就已經很有受用,希望從相似再進一步能夠證到分證。天台大師的六即佛,觀行、相似、分證,我們現在能做到的,觀行,只要諸位肯用功是觀行位的菩薩。拿這個應用在念佛上,觀行位菩薩他的成就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相似位是得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分證位的那是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在此地特別跟諸位提示的,我們自己對於經論要有堅定的信心,絕不為外境所動搖,這點很重要。我從學佛以來,我親近的善知識不多,我都很認真,他講的一定要有經論的理論依據,我才能相信。如果講得使我懷疑的,我一定要問老師,您老人家說的這個意思,什麼經典上有依據,你要告訴我。如果沒有依據,我就不能接受,為什麼?佛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前面三條是從法相上說的,後面一條是我們本身接受的人講的,我們要用理智不依感情,你才能學到真東西。這個人是我老師,他跟我感情很厚,那錯了,這個不可以的。

  所以我們這一次印《彌陀經通贊疏》,我特別強調這點。如果要是依感情的話,窺基大師應當註解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才對。他為什麼不採取玄奘大師的譯本,還要用鳩摩羅什的本子?可見得人家正知正見,依智不依識。這是拿我們現在人講不通的,我老師翻的這個本子翻得不壞,不比鳩摩羅什差,羅什的本子已經是流通全天下了,我老師的這個本子還沒有人流通,註解註得這麼好,做學生的應當把它拿出來流通,這理所當然的。我們今天要看到這個相,一定都點頭:對!應該是這樣的。這給我們多大的啟示,依智不依識。既然兩個註解是同等的,還是用古人的,不用新的。如果後譯的比前面確實好,流通後面的,不流通前面的。兩個相等就是尊重別人的,所以希望我們在這裡頭,體會到這種深意。說到這個地方,要跟諸位講的就是最近這一、二年,因為我生活的圈子很小,我講經就是這麼兩個地方,除這兩個地方之外,平常我就看看經、念念佛,與外界都不接觸,很少跟外面人接觸。佛教會也好多好多年都沒去過,過去我在那裡辦大專講座,從大專講座離開之後,我幾乎就沒到佛教會去過。所以我們佛門裡面很多很多事情發生的,我都不知道,這是孤陋寡聞。心很清淨,沒有人來擾亂我。

  去年到美國,一到洛杉磯周宣德居士打電話告訴我,第二天請我吃飯,向我提出一個問題,淨土裡面現在有人提出,到底是帶業往生、還是消業往生?把我們搞得一塌糊塗,無所適從。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我當時就告訴他,我說這兩個不衝突。他說怎麼不衝突?帶業就是消業,消業就是帶業,帶一點消一點,說帶沒錯,說消也沒錯,你怎麼會迷惑?如果要統統不帶業成佛了。為什麼?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他是不是帶業?帶業。要不要消業?要消業。譬如說凡聖同居土,在這裡講觀行位,要伏煩惱,伏就是消,消煩惱的現行,帶煩惱的種子習氣,不是消一分帶一分嗎?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消見思煩惱,帶塵沙、無明;生實報莊嚴土,那就消塵沙、見思,帶根本無明,怎麼不是帶一分消一分?沒事,一個從這邊說,一個從那邊說,一樁事情。你何必自己搞成這個樣子?他一聽的時候:有道理、有道理。有道理就好了,趕緊念佛好。所以有些名相我們要很冷靜,一樁事情乍聽兩種說法,就被它搞糊塗了,自己糊塗,說的人不糊塗,說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依法不依人,佛在經上這麼說的,我們必須要依從。

  這一句所講的,是『觀如來一一相海』,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所示現的,這叫劣應身,這是大家曉得的。這個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這個世間人算命看相的,這個相是貴相、那個相是好相,釋迦牟尼佛統統具足,樣樣都好,樣樣都貴,圓圓滿滿,一點欠缺都沒有。實際上相哪有好醜、哪有貴賤?眾生有這種執著,佛就隨意來示現,是這麼個道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虛妄。惡相是虛妄,好相也是虛妄,虛妄對虛妄是平等的是不是?是平等的。眾生有這個執著,佛就乍現就表演一下給你看,你不是喜歡嗎?佛度眾生,第一個叫眾生一接觸就生歡喜心,總得要投眾生的口味,一定要示現這些相。在報身佛是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此地講的報身佛,「我觀如來一一相海」,海是形容詞,形容其相之多,多得無法計算,像海一樣的廣大。觀佛的相好,諸位要曉得,相好它有業因,所以相隨心轉。

  我們一般人的相,父母生下來的時候有點像父母,為什麼?他來投胎的時候他就取相,他的念頭上覺得他的父親那個相他很喜歡,他生出來他的面貌就像父親;他覺得他母親的相他很喜歡,他生下來的時候他就像母親,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我們這個相貌,是投胎那一剎那所取的模型變成自己的相,這個先天的。後天的還能轉,看相的不常說嗎?相隨心轉。所以四十歲以後這個相貌是後天的,不是先天的,是你在這一生當中的修持,你的心慈悲善良,你的相貌就善良,人家一看這個人是好人,是個善人。你的心胸狹窄、殘忍,一看這個人面貌很凶,就能看得出來。所以,四十歲以後是屬於後天的,這個相貌這一生要負責任。四十歲以前的相貌那與父母有關係,與你剛剛投胎那個時候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相可以轉,命也可以轉,真正明白通達這個道理,看相算命不重要。如何轉變自己的相,轉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一切都操縱在自己。佛法裡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不假,求什麼得什麼。可是要如理如法的求,你要懂得理論、懂得方法才有求必應;不曉得道理,不懂方法是盲修瞎練,那是不相應的。一定要懂理論、懂方法。

  這一句裡面講一一相海裡面,一一相裡頭「於念念中」,出現也是無量無邊的諸相,相好裡面還有相好,那實在是說之不盡。『莊嚴如來身雲』,「如來」是法身,莊嚴法身。『遍往十方一切世界』,這個境界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現相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依正莊嚴,沒有一樣不含攝在其中。盡虛空遍法界是如來一個清淨法身,見到法身就證得法身。所以我在上一次跟諸位提起,這十門都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為什麼此地是第五地,要說到初住的境界。那就本經是「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每位菩薩,都具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體、相、德用,位位具足。初住菩薩裡面有講到等覺的,到等覺菩薩還講到初住的,可見得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種說法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講,有很大的利益,那就是前面不能開悟,後頭還有機會,這不能開悟,底下還有機會,機會太多了,所以這個經常常讀沒有不開悟的道理。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