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8年馬來西亞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  (第二集)  2008/11/25  馬來西亞萬宜國民大學禮堂  檔名:21-495-0002

  尊敬的丹斯里,尊敬的諸位校長,諸位老師,大家晚上好。昨天談過我們這些年來提倡《弟子規》,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根,這個緣起跟諸位報告了。昨天回去之後,我才看到這次活動大家給我一個主題,我今天才曉得,這個題目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的根與源」。昨天講的跟這個題目也符合,我們昨天講的是根源。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是源遠流長,至少我們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之前,甚至於到一萬年。印度婆羅門有一萬年的歷史,我想中國傳統文化也應該差不多。古聖先賢的成就確實是輝煌的,因為我們老祖宗所說的東西,跟後來佛教傳到中國這些經典,許多地方不謀而合,這就知道我們古聖先賢不是偶然的。這樁事情,我曾經向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先生請教過。我說:我們中國講三皇五帝,堯舜禹湯和孔子,他們是不是佛菩薩轉世到中國來的?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境界跟印度佛菩薩境界幾乎都是相同的。老師笑著告訴我,從理上講得通,事實上沒有證據,這確實是這個樣子的。

  古時候教學最重要的是求智慧,不是求知識,求智慧。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這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但是知識有,知識解決問題不是圓滿的,它帶著有衍生出來的一些問題。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學習,都深深的能夠體會到,古時候聖人跟我們現在用的方法不相同。那非常明顯的,我們就是以老祖宗儒家的方法來說,他講得很簡單,但是每句話裡面包含的義理深廣無盡。教學,教的是什麼東西?昨天跟諸位報告,五倫八德統攝了所有的學術,都不能出五倫八德之外。五倫,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你看這個世界,世界為什麼那麼樣的美好?那人與人的關係相處的好。今天我們這個社會真的動亂,原因是什麼?人與人的關係沒搞好。這是總原因,其他的都是小事,都是附帶的,根本的就是人的問題。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教學,它就在這裡,功夫都用在真的是以人為本,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這個善不是相對的。這個善是什麼意思?美好到極處,圓滿到極處,找不到一點缺陷,這個叫做善。所以這是跟善惡的善不一樣,善惡的善是賢人,比聖人低一級。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那是善惡的善。夫子不是這個說法,夫子說「性相近,習相遠」,那個性是本善,本性是相近的,大家都一樣。為什麼會變成不善?習性不善。習性就是你染污一些不好的習慣,包括善惡的善,那個不是自性的本善。

  如果沒有好的教育,人生下來之後,逐漸長成了。中國人諸位都知道,中國人說男女週期不一樣,婦女七年是一個週期,男子八年是個週期,八歲、十六歲、二十四歲,這樣算法的,八年,三八二十四,二十四歲;女子是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為一個週期,也就是說我們的生理細胞全部都換過了。所以男子到八歲,就是你從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全身的細胞已經換成新的了,一個舊的都沒有;八歲到十六歲是第二次的更換,每個週期換一次。你看從小到第二次、第三次都換得非常的美好,這什麼原因?你還能保持著天真,就是保持著本善,愈換愈好。年歲逐漸長了,煩惱習氣染上了,染上許多不良習氣,那麼換的就差了,就不是換得那麼美好,帶著有瑕疵。如果說到了晚年,四、五十以上,那個頭腦就很複雜了,貪瞋痴慢都起來,是非人我也起來,自私自利也起來,那就愈換愈差,所以就衰老了。如果換零件統統換新的,人就長生不老。這個自己是可以做得了主的,我如何保持清淨心,如何保持赤子之心,永恆不變,那就不容易衰老。衰老的最主要原因是憂患,中國人講「憂能使人老」。所以煩惱不是好事情,操心的事情多、憂慮的事情多、牽掛的事情多,對於我們衰老都是在促進,在促進老化。

  所以中國人的教育,首先是講關係,關係就是五倫。古時候教學非常重視關係,父子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君臣就是領導跟被領導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你看它就分這五大類,一切人在這個世間就超不出這五大類。這五大類叫道!它不是人創造的、不是制定的,是自然的。所以隨順於自然,像地球的運作春夏秋冬一樣,它不是人創造的,是自然的。隨順自然,這就稱為德;違背了自然,那叫悖德。順自然,一切都和順,所以幸福美滿;違背自然,那就有災難,什麼樣的災難都會發生。所以人跟人的關係就太重要了,五倫推出去之後,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推就推到整個人類,《弟子規》裡面講「凡是人,皆須愛」。你愛人,你怎麼會害人!愛人,怎麼會去殺人!所以古聖先賢的教育,包括世界上所有宗教的教育,是以愛為中心。

  我過去在日本開過三、四次的會議,我到日本去,每次去我都去訪問江本勝博士,他做水實驗。去的時候,他會把最新的這些實驗給我做報告,他告訴我,他說這個愛好像是宇宙的中心。你看這個水,水是礦物,這大家都知道的,它能夠認識字,你寫愛字,無論寫哪一國的文字都是一樣的。把這個愛字貼在水瓶,他實驗的玻璃瓶上,貼上一個小時,再把它放在攝氏零下五度它就結晶了,拿出來之後,在顯微鏡裡面看那個雪花,這個愛字最美。他告訴我,幾十萬次的實驗,都有這個現象發生,非常之美。如果我們寫個恨,寫個惡字,反面的,也貼上一個小時,它的結晶非常醜陋,很難看。所以他告訴我,所有一切的結晶是愛跟感恩、感謝最美。

  他就問我,這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說是的,一點都不錯。我還告訴他,你今天的實驗是水結晶實驗出來了,我說所有一切物質都有見聞覺知。你看水它會看、它會聽,它能聽音樂,古典音樂結晶很美,現在的搖滾樂結晶就很難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以善意對待它,結晶好;以惡意,我很討厭你、不喜歡你,那個結晶就很醜陋。實驗出來水懂得人的意思,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聯合國邀請他做了很多次的報告,科學家肯定,他的確用科學的方法證實,這個水有見聞覺知,水懂得人的意思。我告訴他除了水之外,所有一切的物質,泥沙,乃至於現在所講的原子、電子,統統都有見聞覺知。而且你現在實驗的,只實驗看到形象,很美的現象你看到了。它還有音聲,美妙的音聲,你沒有聽到;還有香味,我們講色聲香味四個,你才發現一個,我說你要好好的努力,再把音、香、味能夠測出來,我說這個貢獻就會大了。

  說明什麼?說明所有的物質跟我們是息息相關。見聞覺知是精神,有物質,物質裡頭決定有精神,有精神決定就有物質,它分不開。所以心跟物是一體、是不能分的,我們硬要把它分成兩邊,那就錯了,我們在認識上產生錯誤,它是統一的。統一的就是善,分裂就不善。所以就曉得人性本善。萬物的性跟人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在佛法裡也給它說的有區別,說人是叫佛性,說萬物叫法性,但是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佛法裡面有高等的科學、有高等的哲學。我對於江本博士,我很讚歎他,我說你把佛經上講的這個證明了,用科學的方法證明出來,這很難得。曉得這個關係,我們的愛心,諸位要曉得,愛心是性德,不是學來的,愛心是性德。愛心,教學就是以愛心為核心。所以中國的教育,古聖先賢可以推廣到五千年以上,雖然沒有文字,世代相傳,我們能夠信得過。倫理絕對不是有文字之後才講的,我們相信伏羲之前,他就有五倫的觀念,五倫、五常。

  五常是仁義禮智信,基本的德行。這個德行為什麼現在沒有了、不見了?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叫「利令智昏」、「見利忘義」,這個利不是好東西。你看我們中國文字,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這個利,一邊是個禾,禾是莊稼,那一邊是刀!這意思什麼?爭奪!所以你看到這個就要提起警覺。怎麼樣不去爭奪?利當前的時候要想到別人,利益大家,不要想到自利,這才是真正的利益。如果想到自利,自己佔有,自己來控制,就會引起鬥爭,就會引起衝突,那就錯了。這是智慧的符號,讓你去看。所以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求學是五個次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最近這些年來,我們講儒學,我們講學儒,儒學跟學儒是兩樁事情。什麼是儒學?儒學是前面四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沒有篤行,他沒有做到,沒有落實,這就叫儒學,當作世間一門學術來研究。什麼叫學儒?學儒就加上篤行,你所學到的東西決定落實在你生活上。

  落實在生活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弟子規》、四書五經、十三經,落實在日常生活,就是《弟子規》裡面給我們提醒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那你叫真的學儒。學儒,你才會得到受用,這個受用是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你所學的你做不到,你所學的不能夠修正你錯誤的思想見解、不能夠修正你錯誤的言行,你跟沒有學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所以要重在行,儒家講五個,佛法講四個信解行證,這屬於科學。釋迦牟尼並不是說,我講的東西你們一定要相信,不是的,所以跟宗教講的不一樣。你要求證,證實了,那是你自己的;你沒有證得,是別人的,不是你的。那個證是要通過篤行,篤行而後你才能夠證得,這是屬於科學的精神。

  那麼系統的,儒家告訴我們從哪裡下手?從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古人有很多講法,講的都有問題,司馬光的講法,我覺得比古大德講得高明。物是什麼?物是物欲、欲望;格是什麼?格是格鬥,讓我們對欲望做一個格鬥,我們要戰勝我們的欲望,這是司馬光解釋格物的意思。佛法裡面第一個教給我們斷煩惱,格物就是斷煩惱!煩惱是什麼?自私自利是煩惱,名聞利養是煩惱,五欲六塵是誘惑是煩惱,貪瞋痴慢是煩惱,這都不是好東西,這個東西應當把它統統放下,放下這些就是格物。格物而後致知,你煩惱放下,智慧就現前了。為什麼?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情,迷了就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覺悟他的念頭轉變了,念念想利他,念念想到幫助別人,把自己忘掉了,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就現前了。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清淨心來的。

  修禪定也不是印度人的專利,我們中國老祖宗也講禪定也注重,修清淨心,中國人講養靜,靜裡功夫妙不可言。心靜不下來,這叫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生煩惱;清淨無為,那就生智慧。所以智慧為什麼不能生?是因為你欲望太多了,你沒有辦法克服你的欲望,你的心不清淨。實際上在現前的社會,日子很好過!你們沒有感覺到嗎?你看做一件衣服至少可以個穿十年,如果要細心好好保養它的話可以穿二十年,這多麼快樂!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先生,我跟他十年,我看他那一套中山裝,見客的,至少有三、四十年,他就那麼一套衣服,見客的。生活自在!愈是簡單愈快樂,為什麼?不求人!我跟他在一起,我才知道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這一餐需要多少錢?當年在台灣,台灣錢兩塊錢。你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美金一塊錢兌換台灣錢是四十塊錢,他一天兩塊錢,一塊美金可以過二十天的日子,你說他多自在、多快樂!他的收入不少,他兼了有好幾個差事,兩個大學的教授,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他有收入。我們那個時候,大概他的收入將近四百塊錢,他每個月生活只要六十塊錢,其他的做好事,幫助那些需要錢的人,他自己不積蓄。

  我看到他,我就向他學習,生活教育。我每天也吃一餐,我吃了五年,很成功!可是我年輕,煩惱習氣比較多,那一餐少了不行。你看他一餐吃一個饅頭夠了,我要吃兩個,所以我一餐的費用要三塊錢,我一個月要九十塊錢生活費用,他只要六十塊錢,趕不上他,沒有法子,他的心比我清淨,事很多。所以我們從這上面得到個結論,勞心、勞力消耗能量不多,飲食是能量的補充,不可以勉強。你煩惱多、妄想多,你消耗的能量多,你一定要補充,你補充得不夠,你會生病,所以這個東西不能勉強。一定要心定,定到一定的程度,你逐漸減少,這就是正常的,這是不能夠勉強學的。我們得到個結論,有一次我向老師請教,我說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面,老師同意我的說法,他說正確。而且還鼓勵我,我告訴他我吃一餐,我吃到八個月才告訴他,我做試驗,八個月試驗成功了,我才告訴他,八個月了。他說你感覺怎麼樣?我說很正常,精神很飽滿、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這樣過日子,為什麼?你一生不求人,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們一點生活費用就過得很快樂、很自在,身心清淨。不要求欲望,求欲望增長貪心,貪心是煩惱的根源,所有一切煩惱都是從貪這條發生的。你沒有得到,想盡方法得到,得到之後又怕失掉,患得患失,天天為這些外面境界操勞憂心,這就錯了。所以這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教學,頭一個要把物欲淡化。它跟佛不一樣,佛是要斷,儒不講斷,要看淡一點,不要看得太重,就是能夠過就好。清苦的日子是最健康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日子,這要能懂得才行,那裡頭有情趣,確實煩惱輕、智慧長,致知。致知最重要的不是不讀書,應當讀古聖先賢的書,為什麼?古聖先賢的東西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就跟孔老夫子完全一樣,古聖先賢都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這句話絕對不是孔子自己創造發明的,自古以來古聖先賢都是這個態度,為什麼?因為他們所契入的境界是圓滿的。堯舜禹湯是圓滿的,孔子、孟子也是圓滿的,圓,那叫真美!你不能在上加一點,你也不能減一點,達到這樣的境界才叫善,性本善。所以它都是一樣的,佛法裡面講佛佛道同,佛佛平等,絕對沒有哪個比哪個多一點,哪個比哪個少一點,沒有,平等的,都是一樣的,智慧平等、德能平等、才藝平等、福報也平等。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是你自性裡頭的本善,你只要把障礙統統去除了,那個本善就圓滿的現前。你只要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你就能得到。這八個方法。

  所以致知,致知而後誠意,意就誠了。他本來講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真的學,向古聖先賢來學,下功夫去學,那我們就物格了,就是說物欲我們用儒家來說淡化了,有就可以,不再追求,人心就很自在。你說一件衣服穿了,我們不說多十年,十年不要買新衣服。你要曉得,那些裁縫師成天在設計,設計新花樣,幹什麼?騙人的;特別是騙婦女,妳們天天要找新樣子,妳們很不容易賺來的錢,全部都被他收去了,他那個手是魔手。如果妳如如不動,我一件衣服穿十年,十年我都不要理你,妳什麼花樣也不管。有人告訴我,她說法師這不行,我這個不時髦,出去人家笑死了。我說笑死是他死,妳沒有死。所以在乎這些做什麼,不在乎這些,你很快樂,笑死是別人,要懂這個道理。

  而後意就誠了,什麼叫誠?不動心,誠是不動心,那就是佛法講的禪定,豈不就是惠能大師講的「本無動搖」,那是自性本定,這裡面樂趣就大了。你心動就生煩惱,你得不到樂趣;如果心定,心是清淨的,你多快樂。心清淨生智慧,像佛法講「照見五蘊皆空」,你對整個宇宙照見了,不是去用思想,用思想有問題。佛法講思想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妄它是貫下去,想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分別也是妄的,妄是分別;執著還是妄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們諸位看我們中國的文字,所以中國文字好!思是什麼?思是分別,你看心上面畫上格子,那個田不是畫上格子嗎?那是分別。想,心上有個相,著了相,著了相就是想。真心是什麼?把那個田拿掉、格子拿掉,把那個相拿掉,真心就現前了,就這麼回事情。真心要緊!心裡頭沒有東西,心是清淨的,所以你要清淨,清淨心就是誠意,誠意之後才正心。正心是什麼?這個心就是思惟,你在起作用的時候,從清淨心起作用,不會有錯誤,不會有偏差,為什麼?是你自性的真心起作用,大聖大賢就是真心起作用,誠意起作用就是真心。我們凡夫沒有真心,我們的心裡頭雜念太多,雜念太多叫偏、邪,它就不是中正,所以這個很重要。

  正心我們可以這樣講,純正的思想、純正的見解。思想、見解就是主導了我們的言行,我們的言語行為,所以心正、言正、行正,沒有一樣不正的。這都老祖宗教我們的,教得真好!心正而後身修,修是修正,我們中國古人講修身,在佛法裡面講修行,一個意思。行是什麼?行為,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這些名詞意思可不能夠錯會了。那我們中國古人教我們,你身體行為不善,你好好的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身。民國初年,小學課本裡頭有修身這一門功課,我念小學的時候,好像第一年還有修身這個課程,第二年就沒有了,第二年改成公民,以後公民改成社會,愈改愈不像樣了。所以最早的時候還有這門功課,我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我記得只有一年,第二年就改成公民了。好!中國傳統東西太好了,身修而後家齊,修身那個標準給諸位說就是《弟子規》。

  我們講中國傳統的家,家有家道,道是倫常,五倫、五常,這是家道;有家規,家規《弟子規》是共同的科目,每個家裡面有他自己的家規,為什麼?他的行業不一樣。古人講士農工商,現在分的更多了,他的家庭事業不一樣,他有他特別的規矩。這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是共同的,無論是哪家是必修的,必須要遵守的,這是中國傳統所有祖訓家規的集大成,所以很難得,編得很好。三個字一句,總共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裡面你細細去觀察,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必須要遵守,這家規。有家學,家學,中國人講教育是最懂得教育,因為中國的家是大家庭,家是個社會。不像現在,現在夫妻兩個小孩是小家庭,不算是家。中國是大家庭,五代同堂,你的上面有父母、有祖父母、有曾祖父母、有高祖父母;你下面,所以九族!你有兒子、有孫子、有重孫,這是一個家庭。兄弟姐妹在一起人可多了,那要沒有規矩還得了嗎?家就亂了。所以家和萬事興,家裡面最重要的和睦,所以要講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

  大家長有權威,他就是一家之主,一定要做到君親師三個字。君是什麼?領導,你要把這一家帶領他走向聖賢之道,中國古時候方向、目標都是做這個,聖賢之家。作之親,你是這一家家長,你要照顧這一家每個人的生活,生活要給他照顧到,要養他。還要作之師,師是什麼?做老師教他。教,諸位要記住,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學習不是有階段的,沒有階段的,從出生就開始學,學到老死還在學,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能力。在佛法裡面講還要提升靈性,那就更高一層,所以這是要教,你不能不教他。所以家長是全家的模範,是全家人的表率,你說這多重要,真的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要給整個家庭做好樣子,這叫修身、齊家。所以家的功能,你看家裡面四樁事情,家道、家學、家規、家業,他的事業,家庭裡面經營的事業,它的功能養老育幼,傳宗接代。諸位也許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不是說你的兒孫多,家中人丁很興旺,不是說的這個。這個後是什麼?你家庭裡頭有聖賢子孫,有好子孫能夠繼承你的家道、繼承你的家學、繼承你的家業,要有這樣的人才行,你這個家才能夠世代相傳,著重在此地。

  我們中國可以說這二千五百年來,這個家庭裡面承傳保存最完整的孔家,孔夫子這一家確實保存得非常完整。你看他們家的家譜,在全中國是最厚的一部家譜,他記載詳細世世代代沒有遺漏。你看夫子他的子孫,二千五百年之後到今天,我聽說發展到兩百萬人,二千年前孔老夫子夫婦,發展到今天兩百萬人,這形成一個大家族。所以人能夠知道自己家裡面的歷史、家庭歷史,他怎麼會不愛家!他怎麼會不守家規!他怎麼會不把自己的家發揚光大、榮宗耀祖!這是做後人最重要的一個任務、一個使命,不能讓祖宗丟人。所以他必須要盡孝、要盡悌,孝悌忠信他不能不做,決定不會違背。這是在全世界找不到的,唯獨中國有,這是中國的好東西,所以中國五千年來,這個社會長治久安靠什麼?就靠這個。

  家齊,齊是整齊、有秩序,特別重要的就是這句,要有秩序一點都不能夠亂。這就講到禮,家禮,這是禮的根本,禮的基礎,家禮。這規矩一點不能錯亂,他這個結構才圓滿,才能夠承傳。講到這個地方,現在家沒有了,我在小時候還有這個家。我們到滿清亡國進入到民國,在民國二十年這個階段,你還能看到這樣的大家庭,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個村莊就是一家人、就是一個家族。抗戰八年把我們的家打掉了,抗戰勝利之後再也找不到了。抗戰的時候逃難,四處去逃亡,以後在各個地方自己就落戶了,落葉歸根的人少了,這是軍閥割據、八年抗戰,把我們中國傳統完全破壞了。現在要想再重新恢復從前那種家庭,事實上不可能了,但是中國傳統這個家,曾經維繫這個國家民族五千年長治久安的傳統,非常可貴。

  家沒有了,我就常想這個傳統要保留下來、要發揚光大。我想了很久,終於讓我想到,現在人常講的企業家,我頭一個就看中胡小林老師,他搞企業。我說你來實驗,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用企業,你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大家庭。老闆就是家長,所有的員工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他們的家長都是你的叔叔、伯父,你要這樣看待,你要能夠照顧他,養老育幼;員工的子弟都是自己一家人,用中國傳統的家,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復興起來。所以這個企業,將來自己要建老人樂園,養老;要辦子弟學校,育幼。那家的功能你看養老育幼,傳宗接代,你的事業代代相傳。在中國現在你們看到同仁堂,這個中藥房三百年了,這個就是家業,世世代代有人傳下去,而且能夠發揚光大。事業不在多,現在有很多人發財之後,他經營很多很多的事業,一個金融風暴他就垮掉了、就倒閉了。應該是像中國古人沒有貪心,就經營一種事業,世代相傳,愈久他就愈精,他累積的經驗、累積的智慧都能達到登峰造極,所以他能真正對社會、對人類,有很好的貢獻、有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必搞太多、不必搞太雜,也得留一點讓給別人去做,不要你一個人做盡了,多留一點給別人,人人都專精一門,這個貢獻才大。社會畢竟是互助合作,不是一個人專利的。所以這樣的家,我們就可以能夠再復興。

  然後我們就想到,這個做成功了就可以能推廣,所有的團體都是一個家,學校也是一個家,校長就是大家長,所有的老師教員學生都是你的家人。我們能夠把所有團體都變成家,中國這個家它的精神功能就恢復了,只要家能夠安定社會就沒有問題了,社會自然繁榮、自然和睦。現在所謂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從這個地方落實,它才能做得到。所以不是做不到的,中國人過去有這個經驗、有這種智慧,而且傳了這麼多年經過歷史的證驗,現在的話說它經過科學的證驗,是行得通的,它不是一個理想,不是一個想像,它可以落實。

  家齊而後國治,政府領導人不操心,因為人民都相安無事,人民都在德學(道德、學問)上下功夫,對於物質生活的欲望都很淡薄,所以能夠獲得社會的安定繁榮。這些思想理念跟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沒有這樣的遠見、沒有這樣的胸懷,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自己有好東西我們要認真的學習。天下平,平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天下就是世界。那我們就可以真正做到國家與國家、派系跟派系、族群跟族群、宗教跟宗教,這四個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就是天下平的意思。這樁事情我在二00五年,好像是十一月,我們丹斯里在此地辦了一個大的活動,找我來做兩天的講演。在這個時候,我們有緣認識了前首相馬哈迪長老,我跟他見面,他第一句話就問我,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我們聽了很震驚,他怎麼問我這麼一句話,所以我當時就回答他老人家,他大我兩歲,所以我很尊敬他。

  我說只要把四樁事情做好,世界就和平了。他說哪四樁?就是我剛才講的國家跟國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二個是派系跟派系,第三個是族群跟族群,第四個是宗教跟宗教,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天下太平。他老人家聽了之後皺眉頭,接著我就說了,我說確實這四樁事情很不容易做到,非常棘手,但是如果從團結宗教下手,就能做得到。宗教團結了,肯定影響政治、影響族群也影響政黨,這個話他聽懂了,他第二天就給我寫信,邀請我參加年底他辦的和平論壇。我們在新加坡,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成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樣,做得到!宗教不會發生衝突!我們還到聯合國去展覽。所以你要找這個路子可循,但是宗教團結的基礎必須他互相學習,一定要平等對待,不要說我比你高,你不如我,那這就發生衝突了、製造衝突了,所以要平等。

  我跟長老說,我團結宗教,我讀每個宗教的經典,比如說他老人家是回教的領袖,我讀《古蘭經》,我用什麼心態讀《古蘭經》?我是最虔誠的穆斯林。如果我要把《古蘭經》看作,我是佛教,它是外道,我什麼都不會懂,為什麼?你已經豎了一道牆,已經有了障礙了,你怎麼能懂它的意思。我說:我是穆罕默德的學生、最好的學生,我能懂老師的意思,所以我講《古蘭經》不輸給阿訇;我也講過《玫瑰經》天主教的,天主教的早晚課誦本《玫瑰經》,還錄了光碟在天主教流通,不亞於神父。所以我告訴長老,我說我是一個好學生,好學,對老師尊重,尊師重道,釋迦牟尼是我的老師,耶穌也是我的老師,摩西也是我的老師,穆罕默德也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好老師,我是他們的好學生。

  所以一定要知道宇宙是和諧的,大宇宙是和諧的,小宇宙也是和諧的,什麼是小宇宙?身體就是小宇宙,你要常常這樣觀,你就開智慧了,常作如是觀。我們這個身體外面不同的器官,眼耳鼻舌身,好比眼是個族群,耳又是一個族群,不同的族群;裡面五臟六腑,每個器官都是獨立的,都有它自己的功能,互相不排斥,互相尊重,互助合作,身體健康。如果說我是眼睛,或者是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耳朵,天主教是鼻子,我的眼睛最好,別的都不如我,你眼睛最好,耳鼻都出了問題,你不就害病了嗎?病重就死亡了,所以你要懂這個道理。所以在這個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宗教一定要融合成一體,知道什麼?我們是一個身體,是不同的器官而已,一定要個個第一,沒有第二,這身體健康。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道理,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於不同國家的人,不同族群的人,不同膚色的人,不同宗教的人,就看我們臉上這個眼耳鼻舌是一家,都是第一,沒有第二,歧視沒有了,互助合作,共同來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共同來締造和諧世界。不但我們自己追求幸福美滿,我們要讓全世界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在一生享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就對了。所以我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和平」,真的依照中國老祖宗的教誨,所以過去在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

  二00六年我們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辦了一個活動,這個活動結束之後我到倫敦去訪問,去看劍橋大學,去看倫敦大學。早一年我就看過牛津大學也看過倫敦大學,所以倫敦大學我就去過兩次。我跟他們漢學系的學生交流,跟他們的教授交流,我很佩服他們,你看他們這些歐洲人,北京話講得好!不是普通話,說的是北京的音調,很難得。他能夠看得懂中國的文言文,他的材料全是中國古籍,不能不佩服。我問他們,有幾個念博士班的寫博士論文,我說你們用什麼材料寫論文?裡面有一個用《無量壽經》,我說《無量壽經》有九個版本,你用的是哪一個?他告訴我,他採取的是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我們現在學的就是這個本子。還有一位用孟子,另外有一位用王維,唐朝時候的文學家王維,他們在撰寫論文。

  我就告訴他,你們可以用中國古聖先賢的典籍,你們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將來也是大學教授,我想你們將來都會變成著名的漢學家。可是你們一生一定還是過著煩惱痛苦的人生。他們大家都笑起來了,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們不會像我這樣這麼自在、這麼幸福、這麼快樂。你跟我就不一樣,他說為什麼?我跟你學的是相反的,你們現在是搞儒學、道學、佛學,你們都搞這個東西,搞學術。我跟你相反,我是學佛、學儒、學道,這就不一樣了。這給他們很大的啟示。學儒就要像孔子、像孟子,他是我們的表率,我們要跟他學;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學道就學老子、學莊子,你才能得到它的樂趣。所以夫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才能夠得到喜悅,佛家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才能得到。你們依舊還有煩惱,還有習氣,你沒斷掉。他們搞的是什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講出一篇很大的道理,他沒有做到。他物沒有格,煩惱習氣很多、一大堆,他並沒有淡化。真正學佛、學儒就不一樣,對於物欲淡化了,他享受的是精神生活。我們知道孔子在世並不富裕,生活很清苦,學生當中最清貧的顏回,簞食瓢飲居陋巷,這大家都曉得的。這種生活一般人都不願意過的,顏回他天天快樂無比,他不疲不厭,他做學問,這是孔子最推崇的一個學生。為什麼?格物致知他做得最徹底,這是他的好學生,他在同學當中做出了一個好榜樣,這個我們要曉得,學儒跟儒學是兩樁事情。

  講到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知道,中國的儒釋道很早就融合成一體了。我在中國大陸,有個同學送一幅畫給我,是碑上拓下來的,他說這個石碑在少林寺。我沒有去過少林寺,實在講我雖然學佛這麼多年,很少進寺廟,因為我都在經典上下功夫,我沒有在儀式上,所以儀式我很多都不懂,統統都是在經典上。這塊碑聽說是唐肅宗時代的,唐肅宗這就很早,唐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至少距離我們現在有一千三百年的樣子。這個碑上刻的是一個圖、一個人,這個人是三個人合在一起,當中看是釋迦牟尼,從這邊看是老子,從那邊看是孔子,三個合在一起。這上面題的字是「三教九流混元圖」,所以中國的三教九流是一家,這不就是多元文化嗎?現在講多元文化,人家一千三百年前,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提出多元文化。

  我看了之後很感動,我也把這塊碑重新給它複印,印了很多張,我也到處贈送給不同的宗教團體,讓他們看中國在宗教的團結,學術上,九流是學術,宗教跟學術統一在一起的這個念頭,這個碑是證據,至少一千三百年前,人家就已經在做了,我們今天講多元文化是時髦,我們老祖宗早就說過了,所以這是我們應當繼續努力的。湯恩比居士告訴世人,實在講也看出來二十一世紀社會的混亂,這是帶給人們異常的痛苦。怎麼樣化解衝突?現在這個衝突太多了,你細心去觀察處處都有衝突,這個事情麻煩大了。總的原因,就是把教育失掉了,倫理道德教育失掉了,東方我們疏忽了傳統教育,西方疏忽了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好的,我們不能有偏見,你細心去觀察,你細心去讀它,仔細一看宗教裡面能夠相同的部分,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特別是理念、方向、目標是一致的,就是一個愛字。所以一個愛字,就能把三教九流跟所有宗教都能團結起來,那就是一個愛字,這真是性德,真正是江本博士講的宇宙的核心,就這個愛字。

  所以我那個時候,在劍橋跟倫敦大學我也問了同學們,我說這是你們國家了不起的一位學者,世間人都很崇敬的湯恩比博士。我說他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孔孟學說、大乘佛法,你們都研究過了,你們現在研究院都在搞這個東西,你們想想能嗎?能解決問題嗎?我提出這個問題,沒有人回答我,都看著我。然後我再反問一句,是不是湯恩比博士說錯了?也沒有人回答我。所以我說你們都是研究漢學,真的是漢學專家,包括他們的老師麥大維教授,我們也變成好朋友了。我說四書五經、十三經管用嗎?大乘佛法你們想到的經典《華嚴》、《法華》、《般若》行嗎?道家的《老子》、《莊子》,能解決現在這個社會混亂的局面嗎?真的不行。不行為什麼講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好看,所以我就講四書五經、十三經是什麼?花果,你看到是花果。如果這個花果是插在花瓶裡面,它沒有沒生命,它是死的。這就是你搞儒學、道學、佛學,它沒有根,所以它不起作用,它解決不了問題。那什麼東西解決問題?你得找它的根,它有根,根是活的,根雖然不好看,它有生命力。

  那根是什麼?佛的根《十善業道》,這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十善業道》是人天法的根、聲聞緣覺的根、菩薩的根、無上菩提的根,根。儒的根是什麼?儒的根就是《弟子規》;道的根就是《太上感應篇》。如果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很薄,人家都疏忽了,都瞧不起它。這三樣東西如果我們重視它,來普及到全民教育,這個社會就會安定,衝突就能化解,社會可以安定,世界可以和諧,從根上做,湯恩比的話沒說錯!我們不能把它解錯。所以這個大家就清楚、就明白了,我給他們這麼一介紹,也談到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麥大維教授很難得,他到湯池去住了四天,做了詳細考察。回去的時候,他到香港來找我,在香港住了兩天,我們有長時間的來討論這個問題,所以他就很希望我到倫敦去辦個書院。

  因為英國的大學,我知道劍橋跟牛津他們是書院制,一個大學我估計至少有五十個書院,組成一個大學。他希望我辦一個大乘佛學書院,屬於劍橋的。我也很感謝他,劍橋全世界排名第三,這麼好的一個學校,承蒙你看得起我,這是給我很大的光榮。我告訴他,我不能接受。他說為什麼?我說我只感謝你,不能接受。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們學校那個制度框架加到我身上,我什麼都教不出來了。他說:你要怎麼樣才能辦?我說除非你們學校不干涉我的教學,我用什麼方法教學你們不要管,到我學生教出來之後,你們來考試,合格了,你們來發文憑,這樣我就可以去。他說:那你怎麼教?我說我沒有方法,我只有依靠老祖宗傳的老辦法來教。他就很驚訝,什麼是老辦法?老辦法你知道,你是漢學家,你看四書五經你都能背,《三字經》背過沒有?他會背,真會背。《弟子規》他沒學過,《三字經》他學過。

  我說中國五千年,對於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三字經》上前面八句話,這個他就曉得。我說頭一句,這是我們辦學、教學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你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教學,教學生,學生沒有學好,不是學生的過失,我做老師的沒教得好,為什麼?他本性本善。應當把他教好,我沒教得好,責任不在學生,在我自己。不可以說這個學生很笨,把他開除掉,那你教育失敗了。教育沒有別的,把惡人變成善人,把壞人變成好人,把愚人變成智慧人,這是教育成功。所以肯定我們有這麼一個理念。我說第二句講「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教育的興起。為什麼要教學?本性雖然是圓滿的,圓善,純淨純善,但是如果要不教,他會染成習性,所謂是「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他會受到環境的污染,他會變壞,慢慢的善惡的善就起來了,善惡的那個善都不是真善,不是圓滿的善,所以教育從這裡興起。「苟不教,性乃遷」,你不能不教。怎麼個教法?方法教給我們「教之道,貴以專」。我說我們要循著中國老祖宗的方法,貴以專,那就是什麼?我在那裡招生,一個學生一生只能學一門功課,你學校排那麼多功課,那我們就教不成了。聖人是教出來的,佛菩薩是教出來的,你只要專。

  譬如說我舉例子,你學《論語》,你就學這門功課,學多少年?十年。他說十年那怎麼學法?我說我的教學方法,我沒方法,我們把古來的這些註疏提供給學生做參考。上課怎麼上?上課讓學生講給我聽,做報告。我教你學,我不是講給你聽,我不是講學,是教你學,你學了天天給我做報告。你每天給我做半個小時的報告,你學了這一天,半個小時,你學了些什麼東西,你講給我聽;這樣一部《論語》,我們相信四個月就講完了,不長。他說講完怎麼辦?講完講第二遍,二遍講完講第三遍,四個月講一部,一年就講三遍,十年就三十遍,他腦子裡只有一樣東西。所以我就告訴他,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大概三、四年他就得三昧,我們講的是論語三昧,他定了,他心定在那個地方。再過個二、三年他就開智慧了,他就悟入了,智慧一開沒有學過的東西他都貫通,所以是「一經通,一切經通」,智慧起來了。

  所以東方人講的是要開智慧,跟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學的什麼?知識,知識不能解決問題,今天社會動亂你們一籌莫展。我參加了十幾次國際會議,都是專家學者解決不了問題,什麼原因?知識。智慧能解決問題。所以我的主張就是中國人講「十年寒窗,一舉成名」。我要用這個方法,我說你們到學校去商量商量,學校同意我這個辦法,我接受,我歡喜到倫敦去辦一個書院,屬於你們劍橋大學的。我說我們用老辦法,這個辦法用了幾千年了,歷代出了多少人才,個個人都能教得出來的,只要你專一。專一他會得定,他會開智慧,就這麼簡單。

  選定這個方向目標就不能夠更換,所以我說我不要多,我只帶十個學生。因為十個學生,每天我要聽五個鐘點的講演,五個小時,一個學生半個小時,我得要聽五個小時的報告。每個學生學一樣,將來這十個就是十個漢學家,十年之後十個漢學家,你們這個學校就有一流的教授,這樣子訓練才能出來。我說我招生,我不一定招大學畢業的。他說:那你怎麼招生法?我說:我招生兩個條件。他說:哪兩個條件。第一個德行,那就是什麼?《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三門東西要落實,你不落實我不收你。為什麼?這是根,這是聖賢的根,有這個東西才能有大成就。第二個條件是你能看得懂文言文。因為這些古籍都是古聖先賢的資料,你有能力能看得懂,你有這個德行的基礎,我們指定這些資料給你,你天天給我做報告。

  而且講的東西,你第一遍所講的,第二遍不能用第一次的講稿,不可以,那個稿子要拿掉,重新搞第二遍,你才會長進。要不然每一遍都是一樣的,你永遠不會長進,那個不行。遍遍有新材料,遍遍有悟處,愈講愈有味道,這才能成功。所以你就曉得,多少年輕人把光陰糟蹋掉了,太可惜了!他要專攻一門的話,哪個不成就!大聖大賢就這麼成就的。所以我們老祖宗五千年這種經驗、這種智慧,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沒有一個不能成就的,只要給他安定的環境,生活照顧到,他無後顧之憂,專心去學習,假以時日,他就有大成。所以我們講的是三年,肯定三年心定了,就是煩惱輕、智慧長,心定了。心定在佛家叫三昧,三昧就是心清淨,他專一了。他腦子裡沒有第二樣東西,他所想的、所思惟的,就是他學的這個東西,一門。

  現在的學校,我到他們學校看很麻煩,學那麼多功課,從小學到大學,那個頭腦就像漿糊一樣,亂七八糟,這怎麼能成就!所以我從倫敦回來之後,我就想我們要辦個實驗學校,辦小學或者辦個中學,辦實驗學校。實驗學校怎麼辦法?比如說小學六年,你有哪幾門主要的功課,或者是三門、五門。現在你們的排課,第一鐘點是語文,第二個鐘點是數學,第三個鐘點是歷史,比如這樣說的。學生第一個鐘點還沒有學進去,換新的題目,天天那麼換來換去,他頭腦裡頭轉的不就像漿糊一樣嗎?太痛苦了,他都應付考試,畢業出來後什麼都不知道。那我們把課程一調整,貴以專。比如說五個主要課程,我一年學一個,我第一年專教語文,六年的語文我一年學成,書包減輕了,他每天上課帶一本書就行了。第二年一年,六年的數學一年完成,第三年這一年,六年的歷史一年完成。這樣教法,我相信學生學得歡喜,他的身體一定好,品德好、學術好,如果這個實驗成功了,就可以推廣,讓所有學校改變這個教學排課的方法。

  我這個想法,我告訴我們澳洲的總理陸克文先生,他很有興趣,他叫我到澳洲去辦個實驗學校。因為澳洲教改需要國會通過,他說你辦,辦成功之後,我帶著國會議員來參觀、來考察。他說如果真的成功了,跟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比確實不一樣,我講的三個好:身體好、品德好、學術好,肯定是精神法喜充滿。這樣一成功之後,澳洲就準備在全國來推行,從小學到大學排課就專,貴以專,「教之道,貴以專」。這是要做出實驗來給大家看,大家就相信了,所以我想搞實驗學校。

  這次我們看到《弟子規》的學習營辦得很成功,我相信馬來西亞也可以,你們華校找個學校做實驗,實驗成功,就在馬來西亞整個學校展開了。做成功了,再介紹給聯合國,介紹給全世界,要知道救了無數的學童,讓他們真正有成就,下一代才有人才出來!這是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所以必須要紮儒釋道三個根。如果說道跟佛是宗教,沒有關係,我們把道佛裡面的東西融合在《弟子規》裡面教,問題就解決了。在《弟子規》裡面講的,把佛道的精神跟《弟子規》融合在一起,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用這方法把學生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根紮下去。懂得倫理道德教育,人羞於作惡,恥於作惡。一個不好的念頭、不好的行為,感到羞恥,不會做!他的德行從這裡提升。懂得因果的教育,不敢作惡,為什麼?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敢做。

  所以我們中國,你看老祖宗很聰明、很有智慧,那個時候學校少,沒有辦法普及教育,但是他有另外的方法,他用說唱表演這些東西,所以從前娛樂是教育。你看所表演的戲劇歌舞裡面的精神,守住老祖宗的一句話「思無邪」。讓你觀聽不會有邪念,不會產生邪念,不會幫助你把你引到不正當的邪知、邪見、偏見,不會的,都給你的是正知正見。所以戲劇裡面遵守的原則,孝悌忠信,他演這些東西給你看,所以它是教育。硬體的設施祠堂,祠堂教孝、教孝悌。孔廟,每個城市裡頭都有孔廟,孔廟教道德。還有一個道教的城隍廟,每個地方都有,城隍廟教因果教育,這三樣東西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它不是迷信,它產生很大的作用,讓人在不知不覺當中長時的薰習,他心裡面就有印象。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他能夠約束自己,不會為非作歹,所以導致社會安定,政治清明。

  從前人做官很舒服,我們看到古人,多少做地方官員的,他沒事情幹沒有案子辦,遊山玩水,他們寫文章、寫詩詞、寫歌賦,你看過那種神仙生活。哪有現在做官這麼苦!一天到晚忙成這個樣子,一點休閒的時間都沒有,為什麼?案件太多了。為什麼這麼多案件?把教育丟掉了,就會變成現前這個樣子,你去找它的原因,找到之後,只要把教育辦好,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所以《學記》裡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不但建國君民,修身、齊家也是教學為先。國家要想把政治辦好,把教育擺在第一。這你看我們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裡面,第一個宰相底下的幾個部,頭一個是禮部,禮部就是教育部。換句話說,一切都是為教育服務,教育帶頭。教育帶頭不會出事情,任何事業的發展都是屬於良心的。教育帶頭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帶頭,這還能出亂子嗎?修身、齊家亦復如是;治國、平天下不例外。宰相有事不能視事,禮部尚書代理。我也聽說,好像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有這麼個傳說,說每位首相都曾經做過教育部長,有道理,很有道理,跟我們中國古代是相同的。但是在中國古代,我們這個國家,從佛教傳來之後就變成兩個教育部,儒家傳統這個教育部歸宰相管,佛陀教育皇上管,大家尊重皇上,所以佛教教育發展比儒家還快,道理在此地。

  所以佛教,你看它的機構稱之為寺,你們想想寺從哪來的?如果諸位到北京故宮去參觀,你留意一下,故宮裡面那個牌匾用寺的很多,九個寺。原來這個寺是從前皇帝下面辦事的機構,一級單位,它有九個單位。我們在歷史上常念到的鴻臚寺,鴻臚寺管什麼?管外交。從前宰相不管外交,外交是皇上管的。寺的長官首長叫卿,三公九卿,這是皇上辦事的。三公是皇上的顧問,現在叫顧問,九卿是他底下辦事的九個機構。所以佛教來了之後,佛陀教育也稱之為寺,從這麼來的,所以它不是廟,它是教育機構,這個機構是屬於皇上管的,這得搞清楚。從前這個寺管什麼?當然這個教育是外國傳來的,首先要通過翻譯,就等於說國家的翻譯館一樣。翻譯之後再講解,怎樣教學,所以從前這個寺是學校,你看他裡面所講,寺裡面的執事,你就知道。這裡面的執事方丈或者稱住持,方丈是校長,他下面有三個單位:有首座,首座就是現在的教務長,維那是訓導長,監院是總務長,你看跟我們現在學校一樣!名稱不一樣,事實完全相同,所以它是個教育機構。

  一直到清朝初年寺院還是教學,所以歷代高人輩出,真的有學問、有德行。從前出家可不容易,要參加考試,比考進士還難,名額不多,為什麼?這個考試最後一關是皇上面試。因為這個職務是老師的職務叫天人師,皇上的意思你有沒有資格做我的老師?他要覺得你不錯,你的德行、品行、學問可以做我的老師,他才發文憑給你,這個文憑叫度牒。你拿到度牒你才能出家,沒有度牒出家是犯法的。所以從前出家人素質高,在一般課程要跟進士平等,還要加考佛教的經典,所以他在社會的地位受到尊重。這個制度被順治皇帝廢棄掉了,這我從前老是想,順治皇帝為什麼把它廢棄,可能是他的私心,為什麼?聽說順治皇帝出家了,他如果有度牒的話,他就出不了家,他做了皇帝,他把它廢止,他才能出家。應該是這麼個理由,要不然為什麼把它廢止?可是這一廢止之後,到今天流弊就產生了,什麼人都可以出家,素質一落千丈。

  所以印光大師一生,對順治皇帝做了這樁事情,永遠不原諒他,說大錯特錯。今天我們如何能恢復?我跟中國國家宗教局長也談到,從前跟趙樸老也談到這個問題,我說應該國家要辦一個宗教大學。每個宗教成立一個學院,佛教是佛教學院,伊斯蘭學院,天主教學院,基督教學院,成立一個大學。不是這個大學畢業的,不能做傳教師,不能夠從事於宗教教學,這樣一來那個大學畢業的文憑就等於度牒了。這是一個辦法。樸老聽我的建議很歡喜,可是他年歲大了,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這個事情沒能夠實現,他老人家就走了,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所以我相信這樁事情將來肯定會出現,尤其是如果宗教教育要是很好,被大家肯定,不要搞宗教,宗教要走上教育、教學。

  宗教兩個字要照中國的意思來講,好極了!宗是什麼意思?諸位都曉得,你查字典看,宗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它有這三個意思;教是教育。這個教育是主要的,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育,是大家所尊重的教育,這個好!這名詞太好了。所以跟外國人講的意思不一樣。因為中國人,佛教裡稱宗教,自己稱宗教,他別有意思,宗是什麼?禪宗、宗門;教是講教下。佛教有十個宗派,除了禪宗之外,別的都叫教下,叫宗門教下,是這麼個意思。這個宗門教下就是教學的方法不一樣,宗門是天才班,沒有階級的,就是天才他一下就可以念博士班,不必經歷大學、小學、中學,所以那個成就的人很稀少,不是人人可以學的。教下就跟一般學校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的來,它有次第的,所以在佛家講的漸教,那叫頓教,它有這麼一點不同。

  所以我們要真正了解,那是一門很好的教育,確實對我們現在學術,無論是在哲學、科學裡面,有許多的難題都無法解決,但是在佛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很透徹,非常好的教育。我們很有幸,真的是遇到方東美教授,如果不遇到他,我們都把它看成迷信,絕對不會去碰它,更不會去翻閱它的經典,因為經典確實有相當的難度,你沒有耐心去學習,就有困難。方老師這麼一介紹,我們才恍然大悟,有這麼好的東西,所以接觸之後覺得這一門太好了。我在台灣孤家寡人一個,沒有家、沒有累贅,我可以專心搞這門東西,有家累就不行,這才能專心。我學了五十七年,教學五十年,愈學愈歡喜,愈教這個境界愈不同,年年不一樣,人怎麼會不快樂!所以法喜充滿。這是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的有喜悅。但是我知道每個人都能學成,錯在哪裡?錯在他沒有耐心、沒有恆心,他不能守住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永遠幹下去,他就成功了,這叫祕訣。世間法也一樣,你無論從事任何行業,你只要一行,你一直做下去,專精,你在這個行業就出人頭地,所謂是行行出狀元。如果你一分心就壞了。所以我看到這個教育裡頭排課,我就很傷心,你看這麼多的人才,個個都能成為大聖大賢,就是這個排課排糟了,把聖賢的基礎毀掉了。

  還有幾分鐘,我舉個例子,我跟章嘉大師見面,頭一天跟出家人見面,我就告訴他,我說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我知道佛法殊勝,佛法太好了,有什麼方法能叫我很快契入?我提出這個問題。章嘉大師看著我不說話,我也看著他,我們眼睛對眼睛看多久?半個小時沒說話。半個小時之後他說了一個字,有!我馬上精神就起來了,等了半個鐘點,有,我要好好的聽。他又不說話,這次差不多等了六、七分鐘,他才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我搞了十幾年之後才明瞭,他為什麼不告訴我?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講什麼都沒有用處。他必須要我什麼?要我整個定下來,這是古人的方法,我才懂得讓你整個心平氣和靜下來,他才告訴你。這個告訴你,你一生不會忘記,而且你會依教奉行,所以才曉得古人是怎麼樣傳法的。

  他說個有,我心又動了,又心浮氣躁,他又不說了,等個六、七分鐘靜下來,他再告訴你。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教學,把學生全教跑掉了,誰聽你的?得有耐心,尊師重道,他才傳給你,所以這個是我得到這麼一點好處介紹給諸位。我看到現在學生上課心浮氣躁,他什麼都學不會,這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的。這很普遍,到大學都是這樣的。今天時間到了,我的報告就到這裡結束。感謝馬來西亞的教育部,尤其感謝我們的部長,我跟部長是一見如故。感謝馬來西亞校長職工會,感謝諸位老師,將來的教育改革無限的光明,能把世界帶向真正的安定和平,這個責任都在諸位老師雙肩上。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