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六集)  2012/6/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670-00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前面十七種說的是依報,環境的莊嚴。我們看到極樂世界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無比殊勝莊嚴,特別是最後一條,第十七,「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這是無比的稀有。這一條誰都希求,都希望得到,可是沒有人真正能夠得到。諺語所謂「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十分之八、九都不能如人意,這個人是自己。地位很高的,知名度高的,他想有個清淨環境自修辦不到,各有各的難處。一般凡人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想出人頭地也辦不到,障礙重重。再如,人造的業不同,果報不一樣,壽命不一樣。有些富貴人,這我們都看到過,福報很大,很多好地方都有別墅,可是一生當中也許只住過一個晚上,這個事情我見過。主權是他的,他是主人,誰享福?他請了兩個工人替他看房子,那兩個人享福,真有福報。你看,有權有福,這種清福他享不到,每天應酬很多,工作量很大,在一個風景區非常幽靜美好的地方建一個別墅,花園別墅,請幾個人去享福,我聽說自己一生在那裡只住一個晚上。所以不如意事常八九,貧富貴賤都免不了。所以阿彌陀佛發這樣的弘願,願一切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滿足每個人的願求,他能做得到。所以論上這兩句話,「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最後兩句,「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這兩句總結。觀察十七種國土莊嚴成就,所以我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種滿足眾生所願樂,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樁事情,十方諸佛剎土做不到,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做到了。對於器世間,就是依報,環境的莊嚴,我們就學到此地。

  下面要觀察眾生世間清淨。眾生,這兩個字是廣義,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這是大乘法裡頭常說的。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上面到佛菩薩,下面到六道眾生,有情眾生這是一類,無情就是國土,依報,前面所講的十七種。所以今天科學說動物、植物、礦物,把一切法分為這三大類,三大類每一類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凡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在佛法都稱為眾生,所以眾生這個意思非常深、非常廣。在這一段講眾生是有情眾生。極樂世界分二,二類。第一,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老師,極樂世界的老師。第二段是觀察菩薩莊嚴功德。菩薩是學生,阿彌陀佛是老師,極樂世界的正報就這兩種人。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極樂世界跟一般的佛國土真的不一樣。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的國土,釋迦牟尼佛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差不多,很相似的。你看,世尊的佛國也有四土三輩九品,常寂光土是一個,通的,常寂光完全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實報土以下就不一樣,但是真正住在實報土裡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是一真法界,諸佛差別不大。十法界不一樣,十法界裡頭有國王,像六道裡頭,六道二十八層天,每一層天裡面都有天王。世尊告訴我們,天王、人王,眾生有大福報的時候,心地清淨的時候,佛菩薩來示現做國王,那人民有福,國泰民安。所以,世間治亂與眾生的福報確實成正比例。眾生沒有福的時候誰來當國王?修羅、羅剎,魔來當國王,眾生就苦了,眾生受難。從這個地方我們知道,無論世出世間都離不開業力的感應,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遇緣不同。我們今天生在這個時代,過的這種日子,是自己過去造的業,今天來受這個果報。我們跟上一代的人業不一樣,我們跟底下一代的人也不一樣,這是真的。

  不善的生活環境,我們大家都想把它改善,能不能做到?能,只要我們肯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外面是境隨心轉。外面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居住的環境是物質環境,肯定隨著我們願來轉變,這個道理佛在經上常說。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華嚴經》上說的。心是真心,識是妄心,真心能現能生,妄心能變。妄心是什麼?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這個心,就是識。我們的念頭善,環境就變得很好,念頭不善環境就變壞了,所謂是自然災害;不是自然災害,是我們不善念頭所感召得來的。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貪婪所感應的是水災。現在這個地球上多少地方有水災,怎麼來的?我們的貪心感來的。瞋恚感來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瞋心所感。愚痴所感的是風災。傲慢所感的是地震,傲慢心不平。懷疑,懷疑是沒有信心,現在嚴重,因為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對別人信心當然更生不起來。懷疑對應的是什麼?山崩地陷,山會倒下來,大地會沉下去,這是沒有信心。對自己本身來說,懷疑讓我們免疫的能力完全瓦解,禁不起絲毫的外感,你沒有抵抗力。堅定信心是抵抗力,是免疫能力。所以貪瞋痴慢疑,現在這五個字,絕大多數的人統統具足,我們居住的地方災難多。

  我們如何化解災難,恢復社會安定和平?只要我們回頭。首先我們認錯,錯在哪裡?把祖宗的教誨丟掉了,對祖宗懷疑,對祖宗不相信。中國古人有句諺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確實,過去世世代代的聽老人言,保持祖宗的教誨。祖宗教我們什麼?千萬年來,中國人的老祖宗真正了不起,世世代代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教這個。中國聖賢教育總綱領,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倫是講人與人的關係,首先把人與人處好,人只要和諧,所謂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肯定衰敗,道理一定要懂。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關係搞清楚了,應盡的義務知道了,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家教,用家教把這個理念從根紮下去,從小就知道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德行,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從小要養成這個理念,起心動念先想別人後想自己,這仁。所以沒有自利,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很淡薄,常常能替別人設想,這是古人。現在這個字沒有了,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

  夫婦有別,夫婦組成一個家庭,別是各有各的任務,要盡責。古時候男主外,女主內,這就是分別。外是謀生、養家,內是相夫教子,幫助先生,讓他無後顧之憂,他專心工作。她最重要的一樁大事就是把下一代教好。母親的責任大!家裡頭能不能出聖賢,國家、社會有沒有賢明的人出來,統統靠做母親的人。妳們能把小孩教出來,不僅僅是妳一家之福,是一族之福、一國之福,乃至於天下之福,這個使命多大。古人真教!在中國,兩百年前的人都知道,而且都肯幹。最近這兩百年,前一百年疏忽了,還有人講,沒人真做;晚近這一百年,滿清亡國之後到今天,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現在中國人很可憐,對自己傳統文化非常陌生,提起來都不懂,這個對不起老祖宗。老祖宗辛辛苦苦建立,傳了幾千年都沒出問題,清朝末年才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是慈禧太后帶頭的,今天這個災難推到最早的那個負責人就是慈禧太后,罪魁禍首。她執政的時候,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跟大乘佛法沒有尊重的心,不像從前的帝王,從前的帝王是三寶弟子,護持佛法、護持傳統,她疏忽了。對傳統不尊重,自稱為老佛爺,宮廷裡的講學廢止,搞迷信,她喜歡扶鸞,最後亡國。這兩百年來一代不如一代,古人所謂「一落千丈」。以前我們總以為這句話是形容詞,不是真的,現在才曉得不是形容詞,是事實真相。能不能恢復?能,要有真正的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也得慢慢的來恢復、拯救,丟掉兩百年了,再恢復也要兩百年。我們今天只能夠宣傳,讓大家認識,逐漸加溫,到什麼時候年輕的母親懂得教兒女,那就有希望了。現在懂得教兒女都難,為什麼?社會是個大染缸,家裡頭教得再好,一到社會立刻被染污,這個太可怕了,社會跟你不能合作,你非常難成就。所以我們學習,真的要向極樂世界學習,要向阿彌陀佛學習。

  阿彌陀佛,我們觀察他的功德莊嚴,第一個,「莊嚴座功德成就」。偈頌裡面說,「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佛為什麼要莊嚴寶座?是見有菩薩示現成佛的時候,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坐的是什麼座?周圍採一點生草,用草鋪成的座,敷座而坐,是旁邊採一些野草。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成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國的話來說,成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一般人看見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怎麼樣?不理會他。釋迦在這個世間示現成佛,如果沒有人理會,他就入般涅槃,他就走了,幸好被四禪天人看到了。四禪天不在地面,在空中,現在講的是不同維次空間,五不還天。那個裡面是什麼人住在那裡?阿那含,三果聖人。他們的天眼看到釋迦牟尼佛在地球上,在印度這個地區示現成佛。他們的眼目當中所看到的不是生草座,釋迦牟尼佛是坐在金剛寶座,五不還天人看到的。這就下來,下來幹什麼?代眾生,眾生無知,代眾生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如果沒有這批淨居天人,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釋迦牟尼佛的示現。世尊示現成佛是要度娑婆世界六道眾生,示現的是應身,住世八十年。

  那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跟釋迦不一樣,阿彌陀佛的示現,是要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的苦難眾生,比釋迦世尊的願大太多了。他的寶座誰看到?諸佛如來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看到。淨居天人看不到,阿羅漢、辟支佛也看不到,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才能看到。你看豈不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嗎?願大,心量大,寶座自然大,自然莊嚴。為什麼?一切諸佛看到了,為阿彌陀佛宣傳,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諸佛如來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將種種莊嚴介紹給大家,勸導大家往生到淨土,那邊成就容易。由此可知,種種示現是要跟有緣人來講的,是要有這種能力他能看見,如果他不能看見,沒有人為這些六道眾生宣揚極樂世界的殊勝。

  所以這些寶座,彌陀成佛的時候,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以為佛座。無量,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七寶地上有大寶蓮花王座。「蓮華一一葉」,這是《觀經》上所說的,皆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脈放八萬四千光,「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光像一個蓋一樣,「七寶合成,遍覆地上」,諸位去讀《觀無量壽佛經》就明白了。他最重要的意思,是讓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給他們做宣傳的資料,佛菩薩看見了會跟一切眾生宣說,讓一切眾生增長信心、增長恭敬心、增長愛樂心、增長修行的心,真想去。為什麼?這個修行環境才真正是佛所說的,「一切所求滿足莊嚴」。所求滿足,不是別的。在極樂世界這個滿足是圓滿的滿足,不是少分,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怎麼能不去!所以天親菩薩總結,「是故願往生」,因為這個緣故我才願意往生,生阿彌陀佛國。這是舉一個例子。觀佛先觀他的寶座,這個寶座沒有列入依報莊嚴,它擺在正報,換句話說,寶座是佛身變化的,依正是一不是二。無量大寶王是出生無盡,微妙淨華台是清淨不染,是這個功德之所成就。無量劫的修行,修成自性本具功德出現。我們今天沒有見到,聽說,聽天親菩薩給我們說的。

  我們再看第二句,「莊嚴身業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相好是相貌莊嚴,釋迦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眾看到自然生歡喜心,喜歡親近他,喜歡聽他說法,喜歡聽他教誨。所以佛在經上有說,菩薩示現成佛之前,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修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有很多種,天台家就四種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不一樣。前面三種佛都不是究竟圓滿,要示現成佛得要修相好身,圓教相好不必了,圓教是大圓滿,明心見性,完全性德自然流露,自性功德之所出生,不要特別修了。自性功德出生身相大,不是三十二相,像《觀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所現的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都放八萬四千光明,光明當中有諸佛菩薩說法攝生,攝受一切眾生,不可思議!佛相如是,佛的寶座亦如是,這是莊嚴身業。身業一定要曉得,以三善根為體,成就身的三性德。我們要想得相好身,不能不認真修學,不殺、不盜、不邪淫,這樣的因才能感佛身相之果。

  佛,這個佛是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示現,要莊嚴這樣的身業;也是看到他方世界眾生業習很重,煩惱重,造不善業,罪障深重,沒有福報,佛如果出現在這個地方,示現大福報,沒人敢親近。所以佛在哪個地方示現都有緣。緣是什麼?緣是眾生,眾生有感佛才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眾生有感,有有心,有無心。無心怎麼會感?你能接受佛法,能接受多少佛知道,你雖然沒有說、沒有求,但是佛知道你能信、你能接受,他就來了,這叫冥感,沒求佛就來了。佛現身這是顯應,佛不現身是冥應,肯定來幫助你,幫助你提升,幫助你增上,這是佛無盡的慈悲,這是佛對眾生的恩德,凡夫不知道。如果不是世尊在大乘教裡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明白,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聽了佛所說的,讀了佛的這些經典,要有真誠的信心。這不是看小說,這不是寓言,這是事實真相。《開經偈》上說得好,「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我今天見到了、聽到了,要接受,要把它保持,不能把它丟掉,後頭一句重要,「願解如來真實意」。怎樣才能解?清淨心能解,真誠心能解,沒有誠敬,佛來給你講也沒用,你也不能解,你聽不懂,那你就得不到受用。所以佛身一定要莊嚴,都是為眾生起信這個緣故,眾生對你有信心,你才能教導他,他才會聽你。

  這種莊嚴也是因眾生之感,佛是自然應現的。自然應現的還得要修行嗎?百劫修相好,這裡頭有用意,真正的用意是什麼?是勸我們。我們都想要個相好身,如果不想相好的話,那美容店不都關門了嗎?那都是求相好,才有那麼多美容院。美容院是不是能把你相貌改好?不可能,這個要知道。真正想把我們的相貌改變好,還得要找阿彌陀佛,別找美容院,美容院有副作用。阿彌陀佛真能幫助我們,用什麼方法?念阿彌陀佛。你只要肯念佛,真念佛,你的相貌會一天比一天好。為什麼?阿彌陀佛相貌好,我們都沾他的光,阿彌陀佛身體健康,真的不是假的。《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阿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個數字我們說不出來,我們只能說佛的身相,我們抬起頭來看,半邊天,天一樣高!這真的不是假的。

  「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這是論文裡頭這兩句,說佛的身相。一尋,中國古人有說,我們站在這個地方,把兩手伸開,這個距離叫一尋。所以這個一尋不是尺寸論的。阿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佛的兩隻手伸開,當然應該也是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是什麼?這是佛的光!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身相,你見到,你能不尊敬,你能不相信嗎?我們真正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到阿彌陀佛,確實就跟《觀經》上所講的一樣。這部經上所講的,是世尊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介紹極樂世界的菩薩。有許多話是隨順我們世間人所說的,為什麼?我們懂,你要說那麼大的身相我們不懂。可是《十六觀經》佛說真話,為什麼?你要觀想。你觀想阿彌陀佛,不能想阿彌陀佛身體很小,那你沒法子作觀。所以《觀經》的標準跟《無量壽經》的標準不一樣,《無量壽經》都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恆順眾生講的,真修行那要依《觀經》。《觀經》那麼大的佛像我們觀不了,我們無法想像,那怎麼辦?最後第十六觀,前面十五種你都有困難,那就用第十六種。第十六持名念佛,不必用觀,也不需要參究,就是這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下去。這個方法好!這個方法對我們來講,我們能做得到,而且往生成就不比那些修觀想的人差。

  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樁事情是自然的。法界身就是法性身,法性、法界是一樁事情,也叫真如,也叫本性。大乘經裡面佛說過,「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法身就是講的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話是真的。賢首國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學過兩次,裡面說得很清楚。這篇論文不長,分為兩個部分,前面一半是講宇宙的真相,後面一半是講修行的綱領。宇宙真相這一部分,用現在的話說是高等科學、圓滿的科學。因為科學跟哲學,它們所研究的主題,研究的主題就是宇宙的真相。宇宙從哪裡來的?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有宇宙?科學、哲學都是在探討這些問題,《華嚴經》上全都說明白了。《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一份詳細報告。內容是什麼?內容就是他所見到的宇宙真相、萬物真相、生命真相,一切芸芸眾生的真相,全給你講清楚了。現象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從哪裡來的?一個根源,就是自性。所以論文第一段,標題「顯一體」,顯是顯示出來,一體,這個體的名字叫「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中國人講本性,本性本善。《華嚴》講得清楚。

  惠能大師見性只講了五句話,那是總綱領,那五句話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要濃縮起來就是那五句,不增不減。所以我們知道,惠能大師悟入的那個境界跟釋迦夜睹明星的境界是相同的。《華嚴經》上說,《還源觀》上也這樣說,這是一體,整個宇宙、一切萬法都是這一體變現出來的。這就是惠能大師最後的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從自性生的,自性現的。至於這一切法產生無量無邊的變化,那是阿賴耶的事情,那是妄心,妄心能變。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惠能大師第三句所講的「本自具足」,世尊在《華嚴》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能生能現的。

  我們有阿賴耶,通過阿賴耶,智慧變成煩惱,所以大乘教裡頭佛有說,「煩惱即菩提」。菩提是智慧,如果我們把阿賴耶放下,煩惱就是智慧,智慧裡頭加入阿賴耶就變成煩惱,它是一樁事情。阿賴耶是虛妄,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煩惱就變成智慧。所以煩惱不能斷,煩惱斷掉智慧就沒有了。煩惱怎麼樣?轉,轉煩惱為菩提;沒有生死,轉生死為涅槃,轉變,不是斷,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也就是真的是不生不滅,智慧不生不滅,德能不生不滅,相好不生不滅,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只是它一起變化,不管怎麼變都可以還源,只要把能變的那個東西放下,所變就沒有了。能變的是識,你看阿賴耶、末那、意識、前五識,這個東西能變,天天在變,時時刻刻在變,我們自己不覺,不知不覺,你從來沒有一秒鐘離開過它。沒有它,沒有它就是實報土,實報土裡頭沒有變化,人無量壽,相貌永遠不變,永遠年輕。能變的八識放下,叫轉八識成四智,八識轉變了。迷的時候把四智變成八識,覺悟的時候又將八識變回來,回來變成四智。這些事情我們要懂,對他要有信心,佛說的話是正確的。諸佛跟法身菩薩,他們是法性身。法界是眾生的心法,為什麼?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就是《還源觀》上所說的,自性能生萬法,叫「出生無盡」,心能生能現。

  《還源觀》對我們來說利益很大,讓我們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雖不能徹底了解,了解一個大概,這個大概對我們看破放下大有幫助。現象怎麼發生的?從一體起二用。怎麼起來的?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一念不覺,從自性裡頭就生一個阿賴耶出來,速度非常之快,不需要一秒鐘,變化太快了。自性裡頭變現一個阿賴耶,阿賴耶變現出世界、宇宙,佛法講法界虛空界。這裡頭無量無數的星球在太空裡頭運轉,每一個星球裡頭又有無量眾生。這個眾生包括物質現象,它的變化是有次第的,但是次第太快,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覺察。一念不覺,這是阿賴耶的業相,從阿賴耶的業相立刻就產生了個轉相,轉相就是末那識,從末那識立刻就生了前面的六識,意識跟前五識,幾乎是同時,但是它有次第。

  彌勒菩薩講得清楚。在《菩薩處胎經》上,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我們現在這些眾生起一個念頭,心裡起個念頭,佛說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多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佛要是用這句話問我們,我們真的會莫名其妙,一個念頭裡頭哪有什麼相、識?一念裡頭難道還有幾念嗎?彌勒菩薩回答釋迦牟尼佛說,「一彈指」,這一彈指,這速度快,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麼多。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微細念頭,微細念頭組成一個一念。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形皆有識」,識就是五蘊裡頭受、想、行、識,那個色就是物質現象。我們聽彌勒菩薩這個對話才恍然大悟。天天念的《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完全不懂得這個話什麼意思。五蘊皆空是說什麼?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裡頭的一念。那我們一秒鐘能彈多少次?諸位可以試試看,你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我相信體力好的年輕人,他能彈五次,能彈五次,一秒鐘彈五次。五次那是多少念?三百二十兆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秒鐘有多少個細念,念頭?一千六百兆個念頭。念念都有物質現象,也有精神現象,所以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是分不開的,永遠分不開的。決定是有,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的,最近這三十年來的量子力學家才發現,佛跟彌勒菩薩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物質現象從哪裡來?所有的物質現象全是念頭變現出來的,這是科學家這三十年的研究,真正把物質搞清楚了。物質是什麼?物質的基礎是念頭的波動現象,也就是說,念頭波動現象產生了物質現象,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現象。科學這個發現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為什麼?把從前四百多年來的研究全推翻了。以前老的概念,物質跟精神都是獨立的,是不相干的,現在發現它不是獨立的。尤其是物質,物質是從念頭生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那換句話說,科學家提出來「以心控物」,這是革命性的,科學上一個革命性的發現,就是我們的念頭可以控制物質。

  念頭能控制物質,這事情好辦!頭一個,我們身體是物質,我身體生病了,我能用我的意念把病治好,不要吃藥,不要看醫生。真能做得到,現在這些物理學家就在找這個證據支持他的理論,現在已經找到很多證據。他找非常明顯的、病很重的病人,得了癌症,甚至比癌症還嚴重的,醫生放棄治療,但放棄治療之後自己好了,有這樣的人,就專門找這種人,你是怎麼好的。大概這些人多半都是有宗教信仰,因為醫生宣布他的壽命只有一、二個月,他等於說被判死刑了,對於自己的身體、對於自己的病不想了,信仰上帝的,天天想上帝,天天想天堂,希望上帝帶他到天堂去。他只有這一念,把身體忘掉了,不想身體,也不想病了,過了二、三個月沒事,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這是什麼?念頭。所以你有病,你想你的身體、想你的病,就增長你的病,你那個病很難治好;你不想它就沒事了,不想它過一個時期,那病毒的細胞統統沒有了,就恢復正常。所以對於病、對於身,不要想它好,也不要想它不好,根本不理它,就好了。念頭轉,像念佛的人專門想阿彌陀佛,別想身體,專門去想極樂世界。所以這二十九種觀想好!前面十七種想極樂世界,你看這裡的八種想阿彌陀佛,後面有四種想極樂世界的菩薩,往生的菩薩。把自己的身體,好與不好全都不要理會,這身體自然恢復正常,正常就是最健康的。恢復自然,這最健康的,不要去理它。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最健康的食物是什麼?不要去想食物,就最健康的;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那就是不健康的。這是佛法的道理!你統統把它忘記掉,你吃它就是最健康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念頭可以改變我們的菜餚。念力不可思議,這是科學家的發現,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人只要能專注,佛常說,大小乘經上都講過,叫「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把心放在一處;禪宗裡頭也有一句話,「識得一,萬事畢」。一心一念那個能量太強了,一心一念能消無量劫的罪業,能斷一切煩惱,一心一念。為什麼?那一心是真心,裡頭有個念頭就是妄心,真心沒有念頭,真心離念。我們淨宗,真心裡頭有一念,就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第二念。不能夾雜,不能懷疑,這一念。一念能恢復自己的健康,一念能開啟自己本有的智慧,一念能化解一切災難,一念是真心。一念不容易得,得到一念,我們什麼事都圓滿了。

  既然一念這麼重要,我們記住佛的話,心想佛的時候,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在我們看了科學的報告,這個信心更加堅定,沒有懷疑。一心稱念,你就能見佛。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宋朝瑩珂法師,念佛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真的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來了。三天,三天他得到一心。怎麼知道?佛現前就得一心,佛沒有現前沒有得一心。就是那個一念,一心一念,跟佛感應道交,佛現前了。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等到你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這個話等於什麼?等於授記,預先告訴你,十年之後你決定會往生,佛一定來接引你。瑩珂他有他的想法,他的毛病習氣很重,壞習氣,禁不起外面誘惑,所以破戒、犯齋造很多罪業,想想自己一定會墮地獄,所以跟阿彌陀佛說,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因為十年不知道自己會做多少錯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佛答應他,好,三天之後來接引你,三天之後真的佛來接引,他往生了。這就說明,他日夜念佛,他得到一念,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從這個地方我們知道,我們念佛從來沒有得到一念相應,要努力!為什麼沒有得到?妄念太多了,妄想太多了,雜念太多了,沒放下!瑩珂念佛是真放下,放下還三天三夜才得一念。他能得到,問問看我們能不能得到?能有他那種決心你就能得到。他的決心是什麼?決心求往生。既然決心求往生,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統統不要了。念佛堂的堂主有一句口頭禪,「放下身心世界,一向專念」,或者是「一心專念」都可以,這才行,這才真正能見佛,真正能往生。如果你要見佛,你要有瑩珂法師這種膽識,求阿彌陀佛,我現在就跟你走,不要等。佛讓瑩珂法師再留三天,三天之後帶他走,這個用意很深,讓大家知道,瑩珂法師是臨時抱佛腳,三天三夜也能往生。這是造作五逆十惡極重罪業的人,他自己知道,如果不求往生,決定墮無間地獄。他為什麼那麼勇猛精進?就是怕墮無間地獄,知道無間地獄太苦了,害怕!那非求阿彌陀佛不可,往生不了下面就是地獄。佛滿他的願,讓大眾都知道,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讓大家親眼看見。你知道他度多少眾生!一直到今天,他是宋朝人,距離我們一千多年,我們看到這一段的記載非常感動,增長我們的信心,增長我們的願心。這大功德!這個功德消除他所有的業障,他造的那些罪業都消掉了。這些道理我們要知道。

  再看底下,第三,「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口業莊嚴。阿彌陀佛要願度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苦難眾生,用什麼方法?接引眾生的時候現身說法,把眾生接到極樂世界來,每天講經教學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成就眾生圓滿所願全靠口業,口業是他成就一切眾生的手段。現身說法,做出榜樣,這也是一種手段,但是言教決定超過身教。善護三業,一切大乘經上我們常常看到的,排的順序,身業、口業、意業,這個地方也是身口意。可是在《無量壽經》上佛的排列是把口業排在前面,第一句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把口業放在前面。這什麼原因?造業,口業最容易造,口業造得最多,有意無意,自己不知道。身沒有口那麼方便。所以佛教化眾生用口業,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

  有同學問我,這些同學也都是講經的法師,有在家、有出家的,有人請他們去講經,他來問我講什麼?我說這要觀機,是哪些聽眾,聽眾需要聽什麼。如果很少講經的地區,我們要知道,社會廣大群眾對佛法誤會很深,雖然學佛的人不少,你問他什麼是佛他說不出來。那我們就曉得,該講什麼?首先要幫助他們認識佛教。佛是什麼?教是什麼?佛教是什麼?這就是三個題目。你能把佛講清楚,把教講清楚,把佛教講清楚,對他們就真的有好處。別人問我,佛教是什麼?我們也得看看這個人,我該怎麼個說法,沒有一定的說法。孔子的弟子問孝,夫子給他們幾個人說的都不一樣,這就是說明夫子能觀機,怎麼個說法對你產生效果,你得受用。這個本事我們要學。

  因人、因時、因地、因緣不同,佛無有定法可說。單單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佛講其他的經,一生只講一遍,沒講過第二遍,但是《無量壽經》決定是多次宣講,不是一次。為什麼?翻譯的本子裡面出入太大,要是同一個梵文原本,不可能有這種過失。單單講願文來說,這個決定不能錯,五種原譯本裡頭兩種是四十八願,兩種是二十四願,還有一種三十六願,怎麼能有這麼大的錯處?這就說明了,這五種的原譯本,至少是有三種不同,兩個四十八願是同一個譯本,兩個二十四願是同一個譯本,三十六願又是一個本子,那佛至少說過三遍。但是《無量壽經》在中國有十二種譯本,還有七種失傳了,那七種要找出來可能還有不同。所以古人說,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無量壽經》三次以上,很特殊。何以有不同?聽眾不一樣,時節因緣不一樣,統統介紹的是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這個本子就有會集的必要,你看五種本子麻煩。不是五種全看,意思看不全,因為有的這個經有那個經沒有,這多麻煩。所以在中國決定就有做會集本的必要。會集本不錯,做出來了,王龍舒,宋朝,頭一個做出來。這個本子一出來,大家都喜歡讀他的,方便,可是美中不足,他只看到四種原本,唐朝《大寶積經》裡面這一會,「無量壽會」他沒有看見過,這一會裡面有很多重要的經文,他的本子裡就沒有。所以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第二次會集,他是五種本子都看到了,很遺憾的,古人批評他取捨欠妥當。這是會集的人,他的功夫、他的心態不相同。所以那個本子比王龍舒的本子好,但是也有遺憾。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再做第三次的會集本,這個本子才算是真正圓滿的本子。用了十年的時間詳細來對照,每一個字都是原譯本裡頭的經文,取捨再三的去研究,提煉出一個精本,真正是精華。佛所講到的,五種原譯本的,這個本子上統統都有,沒有漏掉的,文字比五種原譯本更容易讀、容易理解,是最好的版本。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這更不得了,註解之集大成,一百九十三種經論跟古大德的註疏,完成這部《無量壽經》註解,真的是寶典!

  善導大師講得好,「如來所以興出世」,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世間為什麼?就是為講這部經,「唯說彌陀本願海」,就是《無量壽經》。天親菩薩《往生論》,就是《無量壽經》的精華,說出二十九種莊嚴,讚歎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清淨圓滿。目的,目的就是我們讀了之後,真正了解之後,決定選擇這個地方。我要往生,我哪裡都不去,我一生專門在這部經上,專持這一句佛號,一生就成佛了。例子太多,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