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等教育的方法達到幸福和平 (共一集) 2016/3/15 澳洲圖文巴南昆士蘭大學 檔名:21-765-0001
尊敬的校長、副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在此地聚會。南昆士蘭大學是澳洲著名的高等學府,非常重視運用通訊科技進行遠程教育,取得了卓著的成果,我們十分讚歎。同時,南昆大也是我們淨宗學院的好鄰居,我們住在一條街上,十多年來,我們建立了很好的友誼,進行過各種合作項目,共同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能與這樣優秀的大學合作,令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以高等教育的方法達到幸福和平」,我將以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來說明這個主題。現代人所謂的高等教育,通常是指大學以上的教育,因為學習的知識層面廣,並且深入專業知識領域,所以稱為高等教育。中國傳統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概念,注重在智慧與德行的提升,知識層面的廣大是次要的。
當前世界動蕩不安,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沒有安全感,貴而不安、富而不樂,天災人禍不斷,大家距離幸福和平似乎愈來愈遠,怎麼辦?我記得二O一O年,世界科學家在悉尼舉辦一次論壇,討論如何應對災難。美國的布萊登博士,他的結論是,建議大家要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非常重要。近年來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以心控物」,這與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非常相應,可見心念是關鍵。我們下面分開來講:
一、中國古人教育的原理原則
在中國,使用了七百多年的啟蒙書《三字經》上前面有八句話,就是中國老祖宗教育的原理原則,這八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是中國五千年來古聖先賢教育童蒙基本的概念,千百年來沒有變化。每個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習性會受到環境的污染而變成不善,如果不加以教育,習性會變遷,離本性愈來愈遠。教育的原理原則就是要專一,古人教育的理念由始而興;目的是要扭轉不善的習性,回歸善良的本性,也就是要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教育終極的目標是柔和,把我們的本善永遠保持下去。下面:
二、什麼是高等教育
這裡的高等教育是指能夠幫助大家端正心念的聖賢教育。中國自古以來重視教育,中國人讀書的目的是成為聖賢君子,所以,教人成就聖賢君子的教育就是高等教育。中國古老的經典《大學》就是專講高等教育,它一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高等教育的宗旨,在於顯明自己本來光明的性德,也就是回歸善良的本性;在於親近人民,使大眾都能夠顯明心性,回歸本善;在於達到完美的境界。明白了最終的目標是達到完美的境界,就要把心定在這個目標上,如此心就能安定下來;心安定之後,清明的智慧就會顯現出來,有了智慧就能有所成就。
《大學》又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是說,上自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全部都是要以修養品性、端正心念(修身)做為根本。這個範圍很大,意思是所有的人都應該修身。運用在今天的大學教育裡頭,那就是無論所專攻的是文科、理科、工科或者是商科,都要以修養品性、端正心念做為根本。所學的技能是枝末,修身才是根本,如果本末倒置那就錯了,就可能產生很多問題,不善的習性可能偏離善良的本性愈來愈遠,甚至會損人利己,危害社會。
怎樣才能修身?這就講到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放下對於物質的欲望;「格」是格鬥、是格除,格物是跟自己的欲望,貪瞋來打仗。戰勝自己的物欲,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放下貪瞋痴慢疑這五毒煩惱,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欲望是無底的深淵,會蒙蔽人的智慧,使人迷失正確的人生方向,甚至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中國古代禮儀的經典《禮記》上說「欲不可縱」,意思是人不能放縱自己的欲望,必須有所節制。這一點,伊斯蘭教也有相應的教導。去年,我到新加坡訪問,哈比哈山長老告訴我,《古蘭經》所說的聖戰,就是要戰勝自己的貪瞋痴慢疑,不是對外面殺人的意思。這個意思多好,跟儒家的格物是同一個意思。
「致知」,格除物欲之後就有了智慧,真實的智慧才能夠生得起來。真正能夠把物欲放下,甚至於物欲的念頭變淡了,都能感到頭腦清醒了。這個知是真知,是人的良知良能,也就是本來光明的心性,《大學》裡講「明明德」這個智慧,這是真智慧。格物可以達到寂定的目的,而致知是從定起照,生起觀照的作用,這樣才能成就智慧。一天到晚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六根接觸到六塵境界全是學問、全是智慧,這才叫致知,這比經本的範圍大得太多太多了。致知而後才能誠意,就是至誠心,沒有一絲毫的虛偽,也就是真心、大菩提心。格物是放下煩惱障,致知是放下所知障,這兩種障礙放下之後,才能夠恢復自性的智慧光明,真心就顯露了,這就是聖賢,這就是神聖。「正心」就是真心所起的作用,對於自己而言,是好善好德的深信之心;對別人而言,是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
以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養品性、端正心念,是內學。中國古人講,內是以真誠,外是以慈悲,救度一切眾生,端正心念是內學。所以說「內聖外王」,是內學、自覺,也就是高等教育或是聖賢教育的根基。後面這四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外王,也就是怎樣教化眾生,怎樣統理大眾,是覺他,也就是高等教育或者是聖賢教育的運用。
三、什麼是幸福
這個地方所說的幸福,就是《大學》上所說的「修身、齊家」。修身的喜悅我們可以從《論語》第一章看到,翻開《論語》,第一句話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把學習的目的、修身的受用全部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跟古聖先賢學習?為什麼要修身,修正我們的思想,修正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就是孔老夫子在《論語》上這句話,「不亦說乎」,快樂!不是很快樂嗎?換句話說,就是為了人生幸福、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悅是喜悅、快樂,這個快樂從哪裡來的?是從學問來的。學了之後,要把它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這就叫「習」,習是落實。落實聖賢教誨真是快樂!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不亦悅乎。這就是早年,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告訴我,「人生最高的享受」;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法喜充滿;用孔子的話來說,不亦悅乎。落實聖賢的教誨,現前的受用就是快樂無比。這個快樂與社會地位沒有關係,與財富沒有關係,孔老夫子是平民,沒有做過高官,他也沒有財富,他比誰都快樂。我們自古至今所看到的,中國最快樂的人是孔老夫子;回到佛教來看,佛教裡面最快樂的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學佛、學儒,為什麼?快樂一生,這就是幸福。
「身修而後家齊」。把自己本分做好,這是修身;身修好了,你在家庭決定影響你一家人,使一家人和睦,你的家就整齊,家道就興旺;所謂「家和萬事興」,你的事業很順利。在團體裡面亦如此,你身修好了,決定影響團體成員,團體大眾尊敬你,以你為榜樣、為模範,大家都向你學習,你的言行足以成為同事們的好榜樣。團體上下和睦,這個團體就會興旺,團體就會好,決定會影響你的鄰居、你的親戚朋友,他們看到你們這一家這麼和睦、這麼歡喜、這麼團結、這麼合作、這麼興旺,所以大家都向你學習。中國有一家企業的董事長,自己依照古聖先賢的方法來學習,自己修身修好了,用傳統文化來管理公司、教育員工,結果很成功。現在出名了,外國不但有很多團體,還有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去參觀,向他學習。他怎麼管理的?怎麼管理得那麼好?沒有別的,董事長自己先做到了。他做什麼?就是我們這些年常常提倡的《弟子規》,他把《弟子規》做好了,然後再介紹給員工。把員工看成一家人,把員工看成他的兄弟姐妹,對員工的家人,員工的父母、員工的子女都真誠的關照、照顧。所以他做到修身、齊家,整個公司上下,每一個成員都非常幸福快樂。
四、什麼是和平
這個地方所謂的和平,就是《大學》所說的治國、平天下,「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齊家後就能影響社會、影響大眾,幫助社會安定和諧,幫助國家富強,幫助天下太平,這是高等教育或是聖賢教育的終極目標。我們念念不為自己,也不為某個家庭、某個族群著想,我們拓開心量,念念為整個世界的苦難眾生著想,這是發大心;我們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安定和諧,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敬愛、互相合作,這是發菩提心,是認識到萬法一體、人我不二的心,是求覺悟的心。
平天下是什麼意思?「平」是公平,天下眾生都得到公平。怎樣才能得到公平?就是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是「平」真正的意思,和睦相處就是「和」的意思。如果國家與國家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就能帶給全球眾生幸福美滿,帶給世界安定和平。這四樁事要從宗教團結下手,畢竟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比不信宗教的人要佔多數;現在流行民主制度,換句話說,信教人的選票比不信教的人選票多。如果宗教能團結,宗教能回歸教育、能互相學習,就會影響國家、影響政黨、影響族群,帶給社會安定和諧,帶給世界長治久安。
五、英國漢學院的成立
中國這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等教育,聖賢教育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效果,完整的記載在《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之中,這是全人類共享無比珍貴的文化寶藏。早年我們非常擔憂,這兩部文化寶藏有可能失傳,因為當時在全世界,《四庫全書》只剩下三套半,《四庫薈要》只剩下一套,幸好後來很順利的出版了。這個書分量很大,我們學校我送了一套,在圖書館。我一共買了一百一十二套《全書》,《薈要》我買了三百三十套,一共用了美金一千五百萬。買這個幹什麼?分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收藏,縱然世界上有災難,我相信也會留些給我們,不會完全喪失。這是我保存人類智慧寶藏的方法,我用這個方法。
現在這書分開來了,到處收藏,我又想到,要沒有人讀,那就是說廢紙一堆放在那裡,毫無意義。所以現在我就想,要培養一批人,古漢學,能夠認識古漢字,能夠懂得古漢語(就是文言文),有能力讀這部書。我就想到我們要辦漢學院,培養古漢語第一流的人才,讓他們來替我們講解,把它翻成白話文,由白話文翻成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文字,對全世界流通。讓全世界人都享受到中國老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幫助我們每個人一生快樂幸福,幫助我們每個人家庭和諧,幫助社會、幫助國家,幫助整個世界永遠沒有戰爭,人類永遠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個世界就是天堂,我們要把上帝的天堂搬到地球上來,這是我們理想當中的高等教育。讓年青人學習,人類的文化珍藏就不至於失傳了,而且能發揚光大,傳給後世。
經典是保存下來了,下面我說讓誰去讀?如果沒有人讀得懂,這些東西就成廢紙。所以我們迫切的想成立一個漢學院,培養能夠讀懂這兩部書的師資人才。去年六月,我參加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的和平會議,之後我就訪問英國,有緣遇到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的校長麥迪文.休斯教授,我們談了三個多小時,初步建立了合辦「英國漢學院」的共識。八月與今年一月,校長兩度到香港來看我,我們深入談到辦學的可能性。我被校長感動了,因為他比我還熱心,所以我不能不答應他,我們合作做這樁事情。
所以它的理念與方法和現代高等教育不同,那是《三字經》上所說的,「教之道,貴以專」,教學貴在專一,一門課程學完,才能學另外一門課程。不同於現代學校的交叉排課,譬如第一個小時學語文,第二個小時學數學,第三個小時學歷史,這樣學習不容易得到真實受用。中國五千年教學,它是一個小時教學還沒有消化,它不換題目。所以現在教學,學生確實我們看到很痛苦,我們也從這過程上過來的,學生頭腦是亂的,心念不能集中。中國古老的教法方法不是這樣的,你們幾門功課都可以教,但是一定一樣一樣的教。九年的語文一年教完,這一年全教語文,學生負擔很輕,課本就一本,他不需要背個大書包。每天就是一個科目,學生的思想、精神、體力都能集中,我相信這一年所學的,比那個九年散開來學的學生,成績一定要好。我們有一位教授在小學進行實驗,就採取一門一門上課的方式,結果做成功了,學生學習的效果比一般交叉課程的學生好得多,證明中國古老教學方法好!我們應當來做實驗。我們辦學的模式,希望採取傳統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這種教學法,按照戒定慧的次第修學;遵照這個規矩去做就是戒,一門深入和讀書千遍就是修定,長時薰修、其義自見是從定中開悟。所以,我們今天走這個路是戒定慧三學的道路,這就是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從這裡下手。
對如何解決現代社會所遇到的這些衝突、問題,古聖先賢已經把這些理、事、因果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純粹保存在《四庫全書》裡。可是,這部書太大,一般人讀不了。好在它還有兩個精華的小本,就是《群書治要》和《國學治要》這兩部書,《群書治要》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綱要,《國學治要》是做學問、深入《四庫全書》的綱要。我們學習漢學,就是這兩部書做為主要課程,希望我們學習五年之後就有能力讀懂、講解與翻譯《四庫全書》與《四庫薈要》,承傳古聖先賢的道德與學問。所以大家應該以宋朝大儒張載的名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做為學習的指標。聖大衛三一大學,我們來做實驗,用五年的時間,把中國古人教學的智慧、理念、方法做一次實驗,實驗成功了可以推廣;實驗不成功,我們再研究其他方法。這個實驗是完全依照古老的方法,取它的精神,我們來做這麼一個嘗試。
學習,我們要注重漢字文言文的入門。我們的教科書(教材)無需要重編,我們怎麼樣編都比不上古人,完全用古老的教材、古老的理念、古老的方法來做實驗。所以文字學就很重要,漢字文言文也在《四庫全書》裡頭,《四庫薈要》《國學治要》《群書治要》裡面統統都有。所以漢字文言文是漢學的入門鑰匙,得到這把鑰匙,你就能夠自在如意的從這些寶庫汲取老祖宗五千年智慧經驗的精華為自己所用。漢字是現在世界上僅有的現存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特點是,它不隨著語言改變。當全世界各種表音文字,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它隨著語言進化而改變,過幾百年之後,人們就無法讀懂,表意文字卻一直保持不變。中國幼兒園、小學生朗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一千年前唐代的詩;中學生朗朗上口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留下來的名言名句。這些文字,今天中國人讀起來毫無困難,幾千年之後讀起來亦復如是。所以文言文是古今不變的書面文體,可以毫無障礙的將幾千年前古人的思想用這個方法傳遞給我們,我們也能夠懂得,不會錯解它的意思。同時我們也可以將我們現在人的思想傳遞給幾千年、幾萬年以後的人,我們所寫的東西他能看得懂,他能夠明瞭;要用漢字文言文來寫,來做這個工作。
大乘佛法傳到中國,我們今天讀中文大乘佛法的經典,完全是漢字文言文,我們能夠讀得通、能夠理解。原文是梵文,梵文書寫的這些全部翻成中國文,以後梵文經典不要了。為什麼?那些拼音文字,二、三百年之後沒有人能看懂。所以那個時候,將近兩千年前,佛經傳到中國,全部譯成中國漢字文言文。我們希望全世界,全世界有價值的東西、值得留傳於後世的,統統要用漢字文言文來寫作,才能保持千年萬世永遠不變,讓大家都能夠讀得懂,都不至於產生誤會,漢字文言文有這個好處。所以中國五千年前老祖宗發明這套漢字文言文是高等的智慧,是了不起的發明,它給我們幫了大忙,讓我們突破了時間,古今貫通,沒有障礙;再往下面,對將來也通了,也不至於有障礙。所以漢字文言文是絕學,漢字文言文要大力的來提倡。我們得到聖大衛三一大學校長的認同,所以我非常歡喜。
有心深入漢學的學生,必須先學中國的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是文字的結構,為什麼要這樣寫;音韻學是讀的音聲;訓詁是它表的意思、表的智慧),以及精通文言文。這些基本功對他們未來深入漢學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些學問是中國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命脈之所繫,要精通中國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就少不了這些基礎。但是今天學習這些冷門科目的人愈來愈少了,所以這些是真正的絕學。精通這些學問的老教授逐漸凋零,如果今天我們再不能努力將這幾門絕學傳下去,過幾年,我想十年之後,學者專家都過世了,這種學問就失傳了,那將是人類文化無與倫比的大損失。希望有更多的人發心來繼承這個絕學為己任。
今天我的報告,是中國傳統高等教育能夠為人類帶來幸福和平,以及今天我們如何承傳這樣的文化。我們期望貴校,南昆士蘭大學,在傳授現代高等教育之餘,如果因緣許可的話,是否也能考慮開設一個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課程,就是古漢文,這樣可以古今中外合璧互鑒,互取長處,相信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將會產生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如果能進一步開展對這方面的遠程教育,讓世界各個民族的寶藏、文化遺產,在全球各地都能得到廣泛的學習和繼承,讓個人的安樂、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乃至於世界和平,都能通過高等教育得以實現,我們相信,這真正能夠做到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萬世開太平。
最後,祝福大家身心安康、六時吉祥、光壽無量,祝福澳洲國泰民安、國運昌隆,祝福世界安定和平、大同盛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