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相表法的啓示 (第二十集) 2013/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02-040-0101集) 檔名:29-337-002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科註》第三百三十頁,倒數第三行,我們還是從頭看起:
「《法華譬喻品》曰: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前面我們學到十力、四無所畏,四無所畏我們學到第二。我們接著再學習第三,「說障道無所畏,說障道者,說彼魔外(魔道、外道)障蔽聖道之法也。」這就是魔王外道的擾亂,讓修行人不能證得佛果的方法或者是理論,在這裡做障礙,佛都知道障礙的前因後果。佛知道,佛能不能制止?佛也不能制止。什麼原因?這個裡頭就像《華嚴經》所說的無量因緣。實際上解決問題的理論與方法,佛在大小乘經都說到,我們真聽明白、真聽懂了,自然就很順利通過。這些障道都是我們的增上緣,逆境、惡人來考驗我們,看看我們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定力順利通過,這是說惡人。還有善人,魔也能變化善人、變做護法,非常熱心護持你,你生不生貪愛之心?如果生貪愛之心,你也完了,你也墮落了。這個魔法,比那個正面用不善的方法更可怕。因為你遇到逆緣,逆境惡緣,你警覺性高,反而不容易;遇到順境善緣,你完全不知道,久久就出問題了。到那個時候,時間長了,根已經紮下去,這個時候怎麼辦?審時度勢,一個要問自己,一個要看眾生有沒有福。眾生有福,我們自己有德行,魔障不住,魔也不敢障;自己沒有德,眾生沒有福,魔得其便,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都能夠利用。
中國老祖宗說的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問題確確實實不在外面,在裡面。順境善緣不生貪戀,身心端正,大公無私,念念為正法久住,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魔不障道,魔對你也佩服,也服了你,魔也變成護法。釋迦牟尼佛在世,都表演給我們看了。我們自己衰了,佛弟子自己修行不如法,社會風氣壞了,佛弟子也隨著風氣漸漸變質,這個時候魔王外道可以大行其道,甚至於將佛法滅絕。這我們看得清楚,學佛六十年之中,走過很多地方,什麼境界都遇到。
我這一生就是守老師一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個方向,學釋迦牟尼佛。佛是我們修行的榜樣,是我們修行的準繩,我們向他看齊,他遇到這些事情怎麼處理,我們就找到方法了。心要定,自私自利一定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七情五欲要放下。為什麼?魔能得其便,都應用這些手段。修行修得很不錯的,遇到大護法,這都是我自己親自見到的,跟他有緣,送他供養,數字很大,建一個大道場,徒眾多了,幾千人、幾萬人,這一恭敬、一恭維,道心失掉,不出十年災難現前,後悔來不及了。見利忘義,欲望障蔽了道心,在這條路上淘汰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古今中外。於是我們就想到,佛為什麼那麼重視戒律?有原因,堅持戒律的人,嚴持戒律的人,不會被外境動搖。
今天有個人來告訴我:法師,我有錢,我送你十個億建個道場,你要不要?那我得冷靜去想想,這個道場建了,真能夠弘法利生嗎?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時勢不允許,緣沒成熟。道場大,人眾多,人都要是真正修道的人才行,不是真正修道的人,到這裡來享福的,那就完了。這個要好好想想。所以我就想,這條路行不通,我不敢要。你給我十個億,我這十個億拿去印經,《大藏經》,拿去布施,你同不同意?他又不肯幹,那就算了。今天這個時勢,印經布施,這個功德大。你如果有十個億,我勸你,你去建個廣播電台、建個電視台,給我們一個頻道,我們來播,這個功德大。我不全部要你的。我們培養志同道合的三、五個就不得了,每個人每天講四個小時,有三、五個人,講的東西累積下來,不斷從網路、衛星向外播出,多少人得利益!自己居住,像現在這個方式很好,平平安安。這個道場送給人,人家不要,也沒有人爭,也沒有人想進來,你就平安無事。這個年頭平安就是福,平安就是道,財色名利不能惹,惹不起,一惹就完了。道場,印光大師講小道場,別超過二十人,這種道場沒人要。我們現在這種樣子最好,不像道場,這是平民住宅區,有一個小房子做攝影棚就行了。自己網路也沒有,我們只錄像,錄完之後送到外面去播放。在現前這個時代要想真修,這還是一個好方式。
所以是佛菩薩安排的,我們自己沒這個智慧,一生靠佛菩薩加持。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自己只要真正發心,將自己的身心奉獻給佛菩薩,你一生都是佛菩薩照顧你,我這就放心了。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我要為自己想,佛菩薩就不照顧了,護法神也不照顧了。為什麼?你自己會照顧自己,他就省事了。我不照顧自己,他就一定要照顧,他不照顧不行。我聽大師這個教訓的話我很歡喜,這一生給自己不要操心了。念念在佛法,念念可以在,有緣可以在團結宗教,真正明瞭宗教教育的重要,宗教教育可以化解現在社會衝突,可以化解地球的災難,可以幫助社會恢復安定和諧,我們念念念這些。
天天不離經教,一有時間讀聖賢書,學經律論。世法放下了,沒有時間去涉及,電影電視、報章雜誌完全拒絕了。現在我手機都不要了,以前還要一個,跟外頭人聯絡;現在年歲大,不聯絡了,沒事,天天念佛。你們要想我的話,念佛就可以了。念佛重要!念佛是第一樁好事,沒有比這個更好。你要問我學佛六十多年,你得到什麼?我得到就是阿彌陀佛,終於明白這句佛號的意思。這句佛號不可思議,我明白了,所以死心塌地,這一句佛號念到底。身外的事情隨緣,這個緣對正法久住有幫助,對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有幫助,這是我們要問的第一個條件,我可以做。第二個條件,我有沒有能力做?我做這樁事情有沒有障礙?如果有能力做,我可以做。如果有障礙,可以不必做;沒有障礙很順利,行,可以做。隨緣而不攀緣,我們這個路子才走得正、才走得穩,不偏不邪。至於外面人批評,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現在這個時代,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我們在這個裡面修忍辱波羅蜜,決定不能跟人結冤仇,學吃虧,學忍讓。古人跟我們講,「吃虧是福」、「難得糊塗」,它非常有道理,這是古大德成功經驗之談,這些都是我們重要的學處。
我們學到障道這一條,在現前的這個時代非常普遍,如何順應,隨順、應付,還要保全自己,這個要智慧、要善巧方便,最重要的就是表法。因為現在的社會,對於聖賢教育、宗教教育完全不明瞭,誤會很深。不像從前,從前讀書的人,他讀過這些書,他對這個有他的分寸。現在沒有接觸過,完全不知道,有意無意破壞佛教的人很多。有意,他是別有用意;無意是人云亦云,自己不知道。無意的我們很清楚,為什麼?我們自己在不認識佛教之前也是無意的,不是有意破壞佛教的。聽別人這樣說,佛教是迷信,我就相信它是迷信,也說它是迷信;看到學佛的,你怎麼會迷成這個樣子?到我學佛的時候,也有人這樣子對待我,都是好心。好朋友、同事,甚至於老師都說,佛可以學,不能迷成這個樣子,我出家,他說迷成這個樣子。可是事實勝於雄辯,二十年之後再見面,他態度變了,我們碰到的時候:你的路走對了。他想走我這個路,我早他二十年,他跟不上了。我沒有像他想像,出家之後去當個趕經懺做法會的這些法師,為亡者服務,我沒幹過,我連法會都沒參加過。出家的時候,在寺廟裡住過一年,以後跟李老師在慈光圖書館,前後大概住了十年,這是個教育的場所。
李老師一生講經教學。他為什麼不天天講經,一個星期講一次?天天講經就會有人找他麻煩;一個星期一次,一個鐘點,算了,大家都忍受一點。所以時勢之所逼,你就想多辛苦。一個星期講經一次,教我們這些學生一次,三個小時;教我們傳統文化,或者教古文,一個星期也一次,三個小時。他開的玩意多了,老師多才多藝,教詩詞,他也開了個班,江逸子就是那個班上的,徐醒民教授就是古文這個班上的。台中蓮社那時候有十幾個班,超過十五個,老師自己去主持上課的大概有四、五個,所以他天天都有課,科目不相同。所以當時我們心裡有疑,為什麼不天天講經、天天教學?不行,他比我們高明,我們想得很幼稚。他真正是個眼光看得遠、看得清楚,審時度勢,所採取的方式在那個時候,在台中三十八年,平安無事。走了之後,現在就沒有了,學生比不上他。這就說明什麼?一代不如一代,智慧一代不如一代,德行一代不如一代,福報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都是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自己努力積德,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等時節因緣。等到什麼時候,自己根本不要去想這個,為什麼?佛菩薩安排,不操這個心,只要我天天修自己的,每天有長進,這就好。學問之道無他,不進則退。天天要精進,搞真的,不能搞假的。所以魔外障蔽聖道這樁事情,他們用的一些手段方法統統知道,不要放在心上,不能放在口上,我們平安通過。這個地方最重要的是忍辱波羅蜜。忍不是一昧著忍,如果我們有智慧,有真正的智慧,可以在這個境緣當中大幅度的提升自己。不能忍是往下墮落,為什麼?會結冤仇。忍辱,我能忍,我們把他看作老師,他來出題考我們。每次出題我都通過,我都順利過關,這就對了,這就提升了,在定力、在持戒、在智慧,統統向上提升。
弘法利生,你是真正發心,像《楞嚴經》上所說的,「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你的壽命長短,那是佛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好好培養自己,佛門需要你,正法需要你。如果三十年之後,佛法的運起來,你三十年之後再弘法,壽命自然延長。我聽說現在深山裡頭有修行人,還有一百四、五十歲的,他要有緣,將來他出來弘法,可能是一百六、七十歲。無需要考慮這些事情,考慮這些事情這不是佛法,這是世間法。世間法全不要放在心上,把戒定慧放在心上就對了。
「無所畏者,如佛言,我說障法,故得安隱。」佛說的障法跟魔說的障法不一樣,魔說的障法全在境界裡頭,佛說的障法是自心。最大的障礙是你對佛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從哪裡來?你的自信心不足。你看,它是心法。自己對自己不相信,懷疑,所以你就懷疑佛法,懷疑聖賢之法,你外面再有誘惑、引誘,你思想就歪了、就邪了,你守不住,這就墮落。如果你自己能守得穩,信心堅固而不動搖,你順利通過。我們看八相成道裡頭降魔,降魔之後才成道,魔要降不住,道就成不了。降魔,魔用什麼方法來對佛?第一個是美女,天女來誘惑。表演給我們看的,這就是他所表的法。財色名利,這是他的手段,這些佛不動搖,就變化一些妖魔鬼怪,拿著武器、拿著火炬,要來殺釋迦牟尼佛,要把你害死、殺死,用這些手段。佛有定力、有智慧,這就現在講的念力,佛有至善的念力,把魔王這些軍隊,就是魔軍,武器都變成蓮花,拿著武器,武器全部都變成蓮花,魔一看就嚇跑掉,立刻就退了,威武不能屈。這一關通過,通過就成佛了。不經過這個考驗成不了佛,一定要經過這些考驗。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又何嘗不是考驗?五十三位善知識,有表正法的,也有表貪瞋痴慢的,關關都得通過,後面才能夠證果。這五十三關,有一關不能通過,你就被它卡住,在這個關裡走不出去。五十三位善知識,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是社會實際狀況。我們從早到晚,接觸的這些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參。這些人事物全都是善知識,你只要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們是六道眾生。記住,境隨心轉,你的心是佛心,你看到一切人事物全都是佛;你是菩薩,你看一切眾生人事物都是菩薩;我們是六道的心,看這些全是六道眾生,真的境隨心轉。我們要轉自己,不要轉別人,轉別人是決定不能成就的,自己轉了,外面境界都轉了。
所以念佛人怎樣才能往生?心裡頭是阿彌陀佛,看到外面所有的人全是阿彌陀佛。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把他當作阿彌陀佛,不是的,他真的是阿彌陀佛。為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所有一切眾生、萬事萬物都是自性變現的,阿彌陀佛變現這個人、變現那個人,變現這個事、變現那個事,他什麼都能變,你看看,全都是的。這個世界真正是極樂世界,問題這個境界我們能不能轉過來。為什麼他能轉過來?他沒有起心動念,轉過來了,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轉不過來,我們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這才是佛所講的障道。人真正能夠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誰能障你?你成了究竟圓滿佛。放下執著,於一切人事物不執著就是阿羅漢,不分別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佛,這經上講了多少。所以魔在哪裡?魔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魔的根。這個東西拔掉,連根拔除,諸佛菩薩全都現前。
所以,世尊說法無所畏,故得安穩,安穩就是三昧,三昧就是大般涅槃。「得無所畏」,得三昧才有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真有能力教化眾生。眾生一切疑難雜症,都從阿賴耶出來的,菩薩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他不學都能解決,你問他,他就會給你解答;你不問他,他什麼都不知道。他的心是空的,一無所有,一塵不染,所以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平等是覺悟的心,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大般涅槃,清淨平等覺就是無礙智慧、就是無所不知,是一不是二,佛能說。誰障礙我們?自己障礙自己,怪別人那是罪加一等,哪有這種道理!所以對於理事、性相、因果要透徹的了解,你才能得安穩,得無所畏,在大眾中就能夠教導大眾,幫助大眾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樁事情,「諸沙門、婆羅門」,這是講一般修行人;「若天魔梵」,這是諸天,天神;「若復餘眾」,那就是等等,其他的這些大眾,「實不能轉」,跟佛、跟法身菩薩不能比,「是為說障道無所畏」。
最後這一條,「說盡苦道無所畏」,這真離苦了。盡是什麼?苦滅盡了,沒有苦了。盡苦道在事上講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苦沒有了。怎麼沒有的?這是阿彌陀佛五劫所結得的大願、無量劫修行功德之所流出,他建造的這個極樂世界,一切眾生到那個地方苦沒有了,所以叫極樂。為什麼沒有了?你阿賴耶識的苦,這個種子沒有斷,帶業往生,但是帶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把你轉過來,轉得很快,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不可思議!十念必生是十八願,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是第二十願。這個法門,若是菩薩聽到,他決定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他知道,凡夫要修成阿惟越致菩薩得要無量劫,多長的時間!到極樂世界,一生就成功了。但是這個法門是很不容易遇到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是難中之難,沒有比這個更難的。
我今天好像看到有個同修有幾個問題,我沒有帶來,明天記住帶來,我來給大家解答。他對於劉素青居士,就是劉素雲的姐姐往生這個事情,提出幾個疑惑點,他懷疑不是真的。她這個事情是真的,雖然她有病,有病不礙發心,發心病就轉了。她發心表法,你看她前面這一段,往生的時候歡歡喜喜的走了。走了之後又回來,那是真往生了,回來幹什麼?回來做第二次的表法。前面是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面再給你演一場,跟演戲一樣的,演一個普通人,不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她怎麼走的?走得很痛苦。佛在經上講,阿賴耶識離開身體,那個痛苦就像生龜脫殼,烏龜把殼扒掉,活活的把它扒掉,你去體會那是多痛苦。她表演這個樣子,劉素雲看到都流眼淚。旁邊有人提醒她,她是演戲、是表法,是讓人做兩個強烈的對比,你看是往生好,還是搞輪迴好。搞輪迴,死就是很苦,八苦裡頭生老病死。死要不是非常痛苦,怎麼會列入八苦裡頭?八苦之一。
生也苦,在母親子宮裡頭住十個月,這十個月,佛在經上稱它作胎獄,那個痛苦跟地獄一樣。母親起心動念對他都有影響,起個不善念頭,他苦不堪言;起個善念,他比較舒適一點。母親喝一碗冰水,他就像在寒冰地獄;喝一碗熱湯,他就好像在八熱地獄。所以中國古人有智慧,懂得胎教,母親懷孕這十個月身心端正、心地清淨,所有一切惡念都沒有,處事待人接物就像佛經上說的「柔和質直」,態度柔和、心地真誠。為什麼?讓胎兒學,胎兒秉承這個正氣,這個小孩出生之後非常好教。母親要不知道,情緒化,這小孩就不好教。為什麼?他秉受的是非常雜亂的念頭,而且善念少,惡念多,就是小孩在胎中已經種下不善的種子,這個事情就麻煩。現在人不懂,沒有想到這麼嚴重,古人都想到了。
所以盡苦道是我們自己修行的目標,離一切苦,真的離苦。「說能盡諸苦之道法也」,道是理論,法是方法,佛能給我們說怎樣把苦離盡,離乾淨,這些道理跟方法,大乘經上說的。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得究竟樂是證大般涅槃,在淨土教裡面回歸常寂光,究竟苦樂都得到,苦盡了,樂現前,那個樂是得大自在。大自在裡面舉了一個例子,能現身。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能現身。現身要緣,緣不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在講經教學,這個波立刻也是周遍法界,法身收到,收到這個信息這就是緣,佛在那裡講經了,去聽經。現身,現個菩薩身、聲聞身,什麼身都能現,現身到佛面前供佛修福、聽經修慧,福慧雙修。是自己真聽經、修福修慧嗎?回歸常寂光,福慧圓滿了,圓滿還要修嗎?圓滿還要修。為什麼?還有許許多多凡夫沒有圓滿的,他在做樣子給別人看,表法,為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是序分裡頭六種成就的眾成就。佛在那裡講經說法,聽的人愈多,影響愈大,外面的人看到,那麼多人在聽,大概是有道理,我也去聽聽。如果看佛講經,三個、五個人聽,算了,沒人聽,再也不要去了。那是誰?都是這些菩薩,都是這些法身、諸佛如來,他們變現好多各種不同不一樣的人都在聽經。其實他們都是如來示現的,法身菩薩示現的,都不是真的,讓這些有緣的人一看到趕緊去聽,所以他們做影響眾。也有特別緣分的,跟他有緣,他就現身去教他們,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得真的大自在!
雖現身說法,沒有起心動念,妙就妙在這裡。《還源觀》上四德的第一德「隨緣妙用」,隨緣是現身,妙用是沒有起心動念。所以這在三空三昧裡面,他們起心動念做種種示現,都跟三空三昧相應,「無作而作,作而無作」,他是這個境界。不像我們,我們起心動念造業,言語造作也造業,全落在阿賴耶裡頭;他們沒有阿賴耶,沒有地方落,所以他們根本就不造業。無論現什麼身,無論說什麼法、表什麼演,他都是清淨平等覺,這叫妙用,這叫得大自在。成就眾生痕跡都不落,妙!真妙。
我們看底下文,「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能盡諸苦,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佛說的話字字句句真實不虛,他所說的是聖道。聖是佛,賢是菩薩,他所說的是成佛之道。佛教化眾生,對三種不同的根機,對下根人講轉惡為善,對中根人講轉迷為悟,對上根人講轉凡成聖。淨土宗是上根,是教你快速轉凡成聖,這是聖道,淨土是聖道,不思議的聖道。能出世間,這個世間不僅是六道,是十法界,淨土宗能幫助你一生出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十法界裡頭,這個利益太大!世出世間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了。
「能盡諸苦」,能盡諸苦包括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還有苦嗎?有。什麼苦?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沒斷,這就是他的苦。這個習氣斷掉之後,他就升級,叫妙覺如來,這個時候實報土不見了。實報土是無明習氣成就的,有無明習氣它就在,就看到它,無明習氣一斷就沒有了。這個東西斷了,實報土不見了,出現什麼?出現常寂光。我們用現在的話說,融入常寂光,跟常寂光融成一片,身沒有了,土也沒有了。常寂光就是身、就是土,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遍法界虛空界。法界虛空界是它變現的,它是能生能變。這一融合,我們能想像得到,一切諸佛無量劫所修的功德,如果我身跟他們融成一片,一切諸佛修的功德我有沒有?一切諸佛的智慧我有沒有?統統融成一起,他的智慧就是我的,他的功德也是我的,融成一片。所以從那個地方再現身,再教化眾生,那真叫無量智慧、無量善巧方便,一切都無量。於是我們就曉得,常寂光裡頭有多少佛?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就怕我們不能進去,一進去就回歸自性,自性樣樣都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就統統圓滿,這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淨宗是真正的捷徑,哪有路子比這個更方便的?找不到了,沒有第二條。這一部經就是不可思議的經典。我們很感激劉素青居士,她看到我們學得這麼辛苦,而且還懷疑,很多人半信半疑,她來作證。給佛法作證,給淨宗作證,給夏蓮老會集本作證,給黃念老集註作證,也給我這些年來講這部經作證,最後給專念一句阿彌陀佛往生的人作證,這個心發得圓滿,太難得了!
能盡諸苦,「故得安隱」,這個安穩是真的安穩,永久的安穩,它不是生滅法,它是真常,它不是無常。「得無所畏」,安穩是定,無所畏是慧。「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他能說,他能表演。「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盡苦道無所畏。」這個說法跟前面一樣,意思相同。
我們現在接著看念老的註解。底下接著,「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這就是佛,這個大乘是指一佛乘,不是大小裡頭的大乘,這個大是讚歎。《法華經》上所說的,諸佛如來,「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個意思要懂。佛是無盡的慈悲,他證得是圓滿的,但是眾生未必能接受,所以這裡講「但不盡能受」,這句話很重要。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釋迦牟尼佛的示現,講經辦學他要分幾個階段,由淺而深、由小而大,他要這樣辦法。開始講阿含,講小乘,大家沒有接觸過大乘。小乘講什麼?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勸你做個好人,這大家聽了喜歡,能接受。小乘法就好像辦小學。佛這些都是教我們。
我們今天這個佛教搞得失敗了,到處講經教學都講大乘經,他底子根本沒有,小學中學沒有念過,突然就把研究所的課程,《華嚴》、《法華》搬來給他講,這怎麼能懂?錯了。開始講從哪裡講起?從小乘講起。佛自己說過,在《佛藏經》。《佛藏經》是一部經,不是《大藏經》,分量不大,裡面有這麼一句話,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釋迦牟尼佛講的,你小乘根沒有紮好,你就學大乘,這不是佛弟子。學成了,佛也不承認你是弟子,為什麼?你把規矩破壞了。你是天才你可以,一般人不是天才,你怎麼可以躐等?一定要考量多數人,不能以自己為例子。所以一定是先學小乘,後學大乘。我們看到斯里蘭卡的例子,我們很喜歡,它小乘落實了,那個基礎上再學大乘容易,他有根。小乘教不但要講,要落實,都變成日常生活,真得受用。大乘,幫助他拓開願力,發大心,去求高深的理論,這高深理論都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所以有小乘的基礎,開發大乘不是難事情。
所以佛教眾生,首先十二年阿含,接著八年方等。方等好比中學,做為大小乘當中的一個連接,這辦中學,大學的預備班,八年。再講般若,般若是大乘,講了二十二年。佛講經四十九年,幾乎佔一半的時間,這就是佛主要說的。大乘講什麼?大乘講「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跟小乘人講不行,把人都講跑了。你看,佛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基礎奠定了,再跟他講這個事情,不斷反覆講,讓大家接受,知道這是事實真相。真知道了自然放下,放下就證得。你學了,學了放不下,你是大乘學者,但是你的行持還是小乘,為什麼?沒用上。所學的一定要用上,變成自己的生活。大乘生活是完全放下。
佛是徹底放下,為我們表現的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徹底放下。做到了,做出來給你看。心裡頭痕跡都沒有,一個念頭都沒有,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連分別執著的習氣都沒有,這是菩薩,別教的三賢菩薩。真正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這些人是住報土的,住實報莊嚴土的,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是應化身。應身是什麼?應身是投胎,示現八相成道,投胎來的,這是應身。化身,那是不曉得從哪裡來,也不曉得他到哪裡去,我們就遇到了,遇到認識了,在一起辦事。像虛雲老和尚生病,朝山生病,遇到一個乞丐,那個乞丐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虛老和尚不認識,不知道。這個乞丐一直照顧他,每天出去討飯,回來供給他,到山上找一些草藥給他治病,病治好之後,他還討他的飯,老和尚再去朝山。可能前面病也沒好清楚,老和尚不好意思讓人家照顧,就勉強去朝山,一個多月之後又生病,又碰到這個乞丐,還是這個乞丐照顧他。兩次照顧他,差不多一個多月,在一起。熟了就話家常,問他你的貴姓、名字,他告訴他,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住在哪裡?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就問我,五台山的人都知道。等到他拜到五台山之後,這個路上救命恩人,五台山人,到處去問,沒人知道。拜到寺廟裡面,文殊菩薩的道場,問這裡頭出家人,有沒有人認識這個人?人家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化身,恍然大悟。化身!化身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來從哪裡來不知道,走了以後到哪裡去也不知道。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離開你,不現身,暗中照顧你;你真需要,他就現身照顧你。這種例子,典籍裡頭記載很多,《神僧傳》裡頭很多,連古人讀書筆記裡頭都有,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裡頭有,很多,《子不語》裡頭有,《聊齋誌異》裡頭有,這是有名的幾部書。古人筆記記載這個很多,這不是假的。學佛的人,佛菩薩照顧你;真正發心,佛菩薩就在你周邊,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全看到。
美國的修.藍博士,在我們攝影棚裡頭告訴我們,我們起心動念桌子知道、天花板知道、牆壁知道、地板知道。我們只聽說江本博士實驗水知道,什麼都知道,一點都不假。你要知道,佛菩薩都在我周邊,一天到晚圍繞著我,我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你能起個不善念頭嗎?好意思嗎?能動一個惡的念頭嗎?你認為別人不知道,那叫自欺欺人。我們現在曉得《還源觀》上講的三種周遍,念頭才動遍法界虛空界,周遍法界。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法身菩薩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我們身體狀況他知道,為什麼?身體狀況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波動現象形成的,也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動,這個波動的信息都傳到,我們身體狀況他知道。他知道,他能不照顧嗎?但是我們有點小病小痛那是活該,你自作自受,要受一點折磨。如果你身體很強壯,佛來照顧你身體很好了,可能你又搞殺盜淫妄去了。所以古人常說,「比丘常帶三分病」,為什麼?想做壞事,身體不行。這都是佛菩薩安排的,你沒有這個體力,沒有這個精神,可是你修行夠了,夠用了。
沒有一時一刻不照顧的,這才知道佛菩薩對人,對於真正想修行的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你要想還俗結婚,他也不干擾你。我的剃度師心悟法師,我出家一年之後他還俗,跟常常照顧他的一個女居士結婚,佛菩薩沒有阻止他。我們一心一意專注在佛法裡頭,章嘉大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走這條路子。走得雖然很辛苦,但是也沒有受什麼罪,也是平平安安度過。障難很多,但是都沒有被它障住。所以佛菩薩安排,這個好!自己不要操一點心,全部精神用在經教上,用在念佛上。
弘法利生,緣分,有緣的地方去,沒有緣的地方不要勉強,緣有聚有散。現在我們用衛星、用網路、用光碟,這個緣結得廣,沒有障礙,結得多,許許多多念佛成就的人、真正往生的人,跟我沒見過面。劉素青跟我沒見過面,我聽說我們前年所講的《大經解演義》,一千二百個小時,她從頭到尾聽了一遍。聽得不多,大概有幾種,這是一部大的,念佛往生了。往生前五天,每天他們都給她錄像,跟她談話,這個光碟送到我這裡我才看到。諸位看這個光碟特別要留意,就是她預先告訴人家一個信息,就像密碼一樣,「二0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好像是個密碼。她的妹妹,就是劉素雲居士,分析這個密碼,她說前頭是年,十一是月,十一月,二十一號是日期,後頭一二是十二點鐘。她走的時候一秒都不差,十二點鐘之前跟很多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時間一到真的就走了。她看到阿彌陀佛,別人看不到,她坐上蓮花了,別人也不曉得。所以劉素雲就預先告訴她,妳那個動作樣子要表演給我們看看,妳怎麼樣坐到蓮花上,她都把那樣子做出來了。你看她那個樣子,看她的表情,她離開身體見到佛那種歡喜,滿面笑容,準時離開。而且給大家說我速去速來,我去得很快,我也會很快就回來。回來什麼?第二次表法,如果不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看阿賴耶離開身體是多痛苦。你看,對比一下,讓你自己選擇,你要選擇像她那樣快樂走的話,那就念阿彌陀佛。她說她的表法,最後一個就是表這一句佛號往生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這個法,佛確實是一乘法,眾生不能盡受,所以才開為三乘。《法華經》上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三乘是佛的方便,人能看得見的。《華嚴》是看不見的,《華嚴》是定中講的,五時我們說四時,阿含、方等、般若、法華,這四個時期。阿含是小學,方等是中學,般若是大學,法華是研究所,到法華講一乘,完全講成佛之道。所以要循序漸進,不能躐等。躐等的人有,不是凡人,佛門裡面講上上根人,像惠能大師,那個可以。世尊表演的也是上上根人,開悟之後一切法自然通達,沒人教。佛所說的,從阿含到法華,都沒有人講過,沒人教他,完全是自性裡面自然流露的。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這句話。具足什麼?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具足無量無邊功德。所以佛法教學裡頭,主要的目標是要教你見性,不是別的,所有教法都是教你見性,這個地方講的涅槃就是見性。我們看到剛才所學的「四無所畏」,四無所畏裡面講的安穩就是明心見性。安穩是大定、是三昧,起用的時候是智慧,無所畏是智慧,無所畏是沒有障礙。這就是為什麼說方便,說大中小三乘。
下面,「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乘這麼來的。教化眾生一定要從基本的教起。我們這麼多年來,我學佛所看到的,這六十多年,早期還有不少的老和尚講經,現在沒有了。但是講經都是講大乘經,而且都是講古人註解。講古人註解本來沒有錯,但是它有問題,古人說的東西,我們如何把它變成現在生活上來解決問題的,這個說法大家得利益;如果完全照古人那個說法,學佛很糟糕。唐朝的註解給你講了,你要學唐朝人,那誰都不願意。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怎麼能教我們學做唐朝人、做宋朝人?這講不通。所以佛法,我們學佛基本的概念,要真正得到佛法的真諦,無論是理,無論是方法。
佛家是現代化、本土化。怎麼知道的?你看看佛滅度之後,佛的弟子四面八方去傳教,去講經教學,在哪個地區,完全沒有違背那個地區的文化、那個地區的風俗習慣,沒有,他融入了。傳到中國來這一支,他也不披印度的袈裟,穿中國的禮服。海青是中國禮服,漢朝的,大袖子寬寬的,漢朝禮服。他就接受了,過中國人的生活,這個我們才會歡喜;要叫我們去學印度人,過印度人的生活,這講不通。其他宗教就不如佛教,佛教非常活潑,入境隨俗,普遍受到人歡迎。基督教傳入中國就不行,因為它不隨俗,它不教你孝順父母,不准供祖宗牌位,這中國人就麻煩了。抗戰勝利之後我在南京讀書,補習英語,有個老太太,美國人,虔誠的基督教徒,跟我講基督教在中國很可憐,傳教一百年了,全中國信仰基督教的還不到一百萬人。一百年了還不到一百萬人,你就想有多難。為什麼難?它不能中國化、不能本土化、不能現代化,所以它就難。佛教這麼容易,就是說它跟你本土化、現代化。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原則,無論到哪個國家、地區,立刻就隨緣,所以大家歡迎;一定要堅持我們的,就行不通。
現在這些年,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大家都來做反省,如果我們不包容,在社會上行不通。一定心量要拓開,要包容,包容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這個世界才真正能走向和諧。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包容才可以做得到,要堅持自己的就沒有法子。所以現在我們提出要廣學多聞,就是所有宗教經典我們都要涉獵,為什麼?我們要往來,知己知彼。如果連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這就很難相處;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很容易相處。這是活在現在不能不幹的。在古時候,佛教在中國,你看佛門弟子哪一個不學儒?哪一個不學道?他要融入這個社會。中國人很厲害,少林寺的那塊碑,就是「三教九流混元圖」那個碑,他們告訴我是唐肅宗時代建立的。唐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那是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明皇死了之後他兒子繼位,那個時候做的。距離現在一千三百多年,你看中國人就講族群大團結、文化大團結、宗教大團結,就這個概念了。這是近代,也不過就是二、三十年的思想,提出多元文化;中國提倡多元文化,一千三百年前,都領導這個世界。要互相學習,要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共同努力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諧。所以曉得世尊說法非常活潑。
下面引用《法華文句》,這是《法華經》的註解,智者大師作的,《法華經》註解裡頭權威的註解,法華宗所依的。這裡面講,「方便者,門也。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這就是說,如來對於方便,善巧方便非常重視,所以才能夠順利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實相般若,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方便般若,就是方便法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