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攝 四悉檀 (第六集) 2007/5/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2-017-1734集) 檔名:29-076-000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無方大用」第六段「明四攝攝生三昧門」,今天我們從第十首偈學起:
【若有不識出離法。不求解脫離諠憒。菩薩為現捨國財。常樂出家心寂靜。】
我們看這一首,清涼大師跟我們說後面有八首偈,就是從這一首到第十七首,「明利行攝,謂說趣義利之行,以益有情」。益是利益,有情是眾生,對有情眾生是有好處的、有利益的這些行動。清涼給我們講的,「一切利行」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就是「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令以德業,招守財位,以益近故,經文略無」。這是我們昨天兩個小時就講這一段經文略無,經文上沒有,我們也都說了,這是現實世間大家迫切需要的,所以我們講得也很詳細。
今天我們講這三種的第二種,第二種是「於後法利行」。後法就不是這一生,是來生、是後世,這叫後法利行。「謂勸捨財位,清淨出家」。這就是第十首偈,我們剛才念的這一首。佛法跟我們講利益,什麼是真的利益?現在得利益,來世得利益,後世也得利益,這個利益是真的。如果說這一生當中得利益,來生不得利益,這個利益是假的。所以古德常講聰明人有前後眼,前後眼就是看到今世、看到來世、看到後世,你修的善行將來得的利益這是真的。如果沒有這樣殊勝的因緣,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生活過得很清苦,那要怎麼辦?就曉得這一世過得很苦是前世沒有修善因,因此我們不消極,在清苦當中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那我們來世、後世利益就現前了,這是聰明人。所以諸位要知道,這一生日子過得再苦,哪怕是乞丐,他如果學了佛,他這一生依然有他這一生的意義跟價值,他不消極,他不悲觀,苦中有樂,決定不會擾亂社會,決定不會傷害別人。為什麼?他知道因果,過去生沒修得好,這一生應該受這個報應,受報應好好的修,來生一定非常殊勝。
講到後世最殊勝的利益是什麼?我們世間人一定講做大官、發大財、有大智慧、有長壽,講的是這些,這是世間人,真的一點都不假;真正要滿足,人間還不足,人間這個時限太短了。所以這個世間許多的宗教他們的目標都在天堂,比我們是聰明,天人福報比我們大,大得太多,我們沒有法子跟他相比。以中國人常常說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佛法裡面講是忉利天王,福報就不小了。不要說別的,單單講壽命來說,長壽,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這是時差,這時差很大。忉利天人的壽命多長?佛給我們說,也像我們世間一年三百六十天,三百六十天就是我們人間的三千六百年,他一天是我們一百年,他的一年就是我們三千六百年。他壽命多長?忉利天壽命是一千歲,三千六百年再乘上一千,忉利天人的壽命。我們看到非常羨慕,我們人間活一百歲的人不多,在忉利天人來看還不到一天,出生還不到一天他就過世了。
這種現象我們能夠體會,我們看水上的蜉蝣,我想有很多同學看過,在水面上的一種小蟲,牠在水面上跑來跑去,蜉蝣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不到一天牠就死了,從出生到死亡大概就十幾個小時。若是用蜉蝣看我們人的壽命,不就是我們看忉利天壽命一樣嗎?你說牠多羨慕,所以我們能理解。天有二十八層,愈往上面去福報愈大,聰明智慧愈高,壽命也愈長,倍倍遞增。忉利天上去是夜摩天,夜摩天比忉利天的福報加一倍,夜摩天一天是我們人間二百年,壽命是二千歲。再往上去是兜率天,大家曉得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我們這個世間的欲界天,不算很高,他的福報比夜摩天又要大一倍,所以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壽命是四千歲,合我們這個世間,用我們世間的年月日來算,兜率天的壽命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因為到那個時候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來示現成佛。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人很仰慕彌勒菩薩,都修彌勒淨土,希望來生能夠生到兜率天,有沒有?真的有不少。
我們近代中國的一位法師虛雲老和尚,他真的是生兜率天,做彌勒菩薩的弟子。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看到,他曾經在定中入定的時候到兜率內院,見到彌勒菩薩,還見到有幾個他認識的這些老法師、老居士修彌勒淨土真的在兜率天,出定之後跟大家講哪些人在兜率天我見到了。這就講來生的福報,但是這樣的福報佛給我們說不究竟,不是圓滿。真正究竟圓滿,要出離六道輪迴,要出離十法界,那才叫圓滿。做得到做不到?要看你的緣分,這個關係很重要,緣分也就是福分,你有沒有這個福分遇到大乘、遇到一乘,遇到究竟圓滿的大法,一生可以成佛,一生可以成菩薩,那比兜率天不知道殊勝多少,簡直不能比。我們算是有緣,我們也真的是有這個大福分,這一生遇到了。
一生成就的法門,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諸位知道是禪宗,一生成就,頓超,我們遇到了。遇到了自己善根、福德不具足,遇到是緣,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能力,做不到,頓悟頓證做不到。在中國這兩千年來修這個法門成就的,兩千多年來我們在史書裡面記載看到的大概有兩百多人,你們想想不容易,兩千年才兩百多人,平均起來差不多一百年才有十個,相當不容易。現在到末法時期了,末法時期這個法門雖然還存在,真正修學成就的,倓虛老法師告訴我們,他一生沒見到過,他說參禪得禪定的他見過。得禪定的人到哪裡去?到四禪天,這個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這是宗門。另外一個就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人可就太多!沒法子計算。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可以說這一生當中有得最殊勝福慧的機會,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的依教奉行,善導大師講得好,「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不能成就是因為你對這個法門懷疑,你不會認真修學。不認真修學,說老實話,還是對這個法門了解不透徹;如果真正了解透徹,沒有不認真的。所以佛法確實是知難行易,信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淨土往生三個條件,信、願、行,要怎樣信?《金剛經》上的標準,「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今天不能說不信,也不能說真信,半信半疑,西方極樂世界好,往生的經論也念了,念了不少,講解也聽了,聽了很多遍,是很羨慕,可是眼前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還是想得到,這就發生衝突了。這個衝突就把你這一生的緣分、機會給衝掉了,真可惜!
所以這首四句偈的經文要告訴我們這樁事情,這是說『若有不識出離法』,真的,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對於出離法有沒有認識?沒有,你還貪圖人間的富貴,這就是你沒有真正認識。「出」是出輪迴,出十法界,「離」是離煩惱。你看大乘教講得多清楚,離什麼?離妄想、離分別、離執著,你這個東西不能不把它捨棄掉,你要不能捨棄你就出不了三界,就出不了輪迴,這可得要認識清楚。因為你不識,或者認識不清楚,認識不夠透徹,所以下面一句講你現在的現象,你不求解脫。解脫跟出離是一個意思,解是什麼?是化解,把煩惱給化解掉,脫就是出,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是出離的意思,你不求這個。
下面三個字,『離諠憒』,「諠」是什麼?熱鬧,一般人喜歡熱鬧,「憒」是什麼?迷惑,我們今天講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物質的染污,這是講我們現前,現前離不開六道,六道裡面的迷、亂,憒是迷,熱鬧是亂,你還不想離開,你不求解脫、不想離開,這是講現前的社會。現前社會裡面是什麼?是迷惑、造業、受苦,惑業苦。幹惑業苦你一定要遭受冤冤相報,大乘經上佛常說,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什麼時候看到?到你病危的時候,冤親債主統統來了。現在這個事情已經是非常明顯的擺在你眼前,你只要細心觀察你的一些親戚朋友,你看他病危的時候,你去看他,病重的時候已經不認識人了,他會告訴你,他看到某個人,某個人在門口,某個人在窗戶那裡,我看到了,所說的全是他已經去世的冤親債主。
更嚴重的,冤親債主在他身上,那就不單單是人了,你所吃的這些動物牠都向你來討命。你看到現在得癌症的,腫瘤,腫瘤破了,裂開了,裡面流出來的是膿血,你細心看他流出來的那個樣子,你會看到許多樣子像小孩的頭、像眼睛、像那些小動物,這就明顯了,那些都是來討債的。有些通靈的靈媒,現在大陸上所謂是有特異功能的人,那些人看到他身上有多少冤親債主。你看上次到我們這邊來的,她說她身上有一百二十多個,這是我們很多同學看到的,苦不堪言。到這兒來,我們給她講開示,勸導這些冤親債主,過去迷惑顛倒所做的過失就算了,不要再苦苦相纏,為什麼?你報來,來生他又報去,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雙方都痛苦;我們這個地方有念佛堂,歡迎你們到念佛堂來念佛、聽經,大家一起共修,來生希望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他們聽了之後大多數都很樂意接受,離開她的身體,這些冤親債主離開身體她痛苦就減少了,非常明顯。可是病人也需要幫忙?怎麼?病人身心都放輕鬆他才能離開,如果生病的人一痛苦一緊張,他想離開都離不開。
這個事情我們看得很多,造業的時候很容易,受報的時候可太苦了。你真正了解之後,實在講這種機緣我們學佛的同學機會多你能看到,一般不學佛的,病人在醫院你看不到。尤其是冤親債主做出種種示現,這些都是演給我們看的,我們看了之後,他們的冤親債主跟這個病人在我的心目當中都是菩薩,他來示現給我看,讓我了解事實真相,提高自己的警覺,不能不求解脫。六道輪迴不好玩,不可以留戀,求出離要緊。不但自己要求出離,我們真正明白了,我們要幫助有緣的人求出離。我們找一個好的環境建一個小道場,有緣的人在一起共修,每天學習經教,每天認真念佛,這就對了。
所以底下一句,『菩薩為現捨國財』,「國」在現在講是政治地位,「財」是財富,是經濟地位,他能放棄,為什麼?他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捨,怎麼捨法?建道場度眾生,這無量功德。建道場千萬不要打妄想,妄想這個道場將來能夠存在幾十年、幾百年,不要去想這些,想這些你這一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分別執著沒有捨掉,應該要怎樣想法?應該要像打水陸,你當水陸頭,這樣想法。譬如現在我們打個水陸法會,你當水陸頭,水陸頭大概要出個幾百萬,成就法會。看法會規模大小,如果這個規模很大,有幾萬人來參加,恐怕你得要花上千萬。做幾天?法會七天,七天圓滿你的功德也圓滿了。要有這樣的心,你的心會歡喜。我們建一個道場,三年五年在這裡念佛,有二、三個預知時至往生的,無比殊勝的功德,真成就了,這樣做法完全正確。
在我們這裡,也有一個活生生的實驗證明給我們看。在兩年前深圳一個小道場,黃忠昌在那個地方閉關三年,三年還沒有滿,二年十個月,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走了,給我們看的。黃忠昌為什麼這麼做?他做實驗給我們看的,因為他常常聽我講《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念佛往生的人,時間大概一半以上都是三年就成就,就走了。所以有許多人問我,在家、出家都有,看了這個傳記問我,是不是他們的壽命剛剛好就是三年?問這個問題。我給他解答,我說那是不可能,哪有那麼巧的事情,不是他們的壽命只有三年,而是什麼?他們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的往生,這個世界太苦,不想住了,我早一點走,行,能走得了,應該這樣講法才正確,才講得通。
所以黃忠昌就發心試試看,我就一切放下、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念三年看看能不能往生,念到二年十個月他就成就了。這個成就首先就是跟阿彌陀佛溝通,有了訊息,溝通了。這一溝通就跟阿彌陀佛約定,我有壽命不要了,黃忠昌才三十幾歲,不要了,我現在就走,做一個樣子給念佛同學們看一看,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來做示現,火化的時候留下很好的舍利給後人做紀念。我們現在聽到世間人常常講,科學家都報導,這個世界上有災難,這個災難還再十年到三十年。我們只要三年就成功,換句話說,這個災難我們決定看不到。三年到五年決定成功,這才叫真正念佛人,真正認知出離法。這是什麼?來生得究竟圓滿殊勝的利益,沒有比這個利益更殊勝的。
你這個道場需要多少人?道場只接引有緣人,真正有認知、真正有放下,好事,比什麼都好,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古時候那個社會還不錯,還像樣子,人人都懂得倫理道德,人人都相信因果報應,犯罪率很低,社會祥和。人與人之間有道義,確實彼此互相尊重,彼此關懷,彼此照顧、協助,一切時一切處你都能夠見到,所以那個社會還不錯,現在完全沒有了,人跟人沒有仁義,只有利害,你說多可怕。災難這麼頻繁,遇到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不把它抓住嗎?千萬不要錯過!所以要懂得捨,捨就是放下。佛教導我們最究竟、最徹底的,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那你就圓滿成就。放下妄想,成佛了,放下分別,你成菩薩,放下執著,你成阿羅漢,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所以放下執著就是放下六道,不再搞六道,你還是執著,你六道沒有放下。
也許有同學說,現在我們在道場擔任一些執事,每天處理這些事情不能不執著,這怎麼辦?《華嚴經》上講的四無礙法界你知不知道?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上要不要認真去做?要認真,心裡乾淨,一塵不染,你的事做得非常圓滿,沒有一點障礙,你做的事沒有人不服你,為什麼?你沒有私心,你大公無私,你有智慧,你沒有煩惱,所以事上妨不妨礙?不妨礙。我們現在念的經文叫「無方大用」,就是事事無礙,後面舉的例子就太多了,什麼事情都可以做。要學菩薩,菩薩就是做任何事情決定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分別,分別執著是什麼?你分別,我隨順你的分別,你執著,我隨順你的執著,我自己確實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別人執著,你也跟他一樣的執著,那就錯了。
有執著,我們講那是輪迴心,無論做什麼事情,就是念阿彌陀佛也是輪迴業,不能往生,放下執著念阿彌陀佛,能往生,這個要記住。為什麼?《無量壽經》上講得清清楚楚,三輩往生,你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上中下三輩往生的條件都是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你做到了,我一天念十萬聲,一天念十幾萬聲,一向專念,心裡面妄想都沒有了,可是你要是沒放下執著可不行。放下執著就是發菩提心,放下分別,中品的菩提心,放下妄想,上品菩提心。菩提心分三等,上中下三品,只要放下下面的,下面這一品放下了,都能往生。
所以一切事相當中不要有執著,什麼事情隨緣就好,絕不攀緣。攀緣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很重,隨緣,有機會就做,沒有機會就不做,能力小就小做,能力大就大做。做的時候、不做的時候都不起心動念,都沒有執著,你多自在,你多快樂。一有執著,我們現在人講,你有壓力,你身體感受壓力,你精神感受到壓力,這就錯了。所以菩薩給我們做示範,示範什麼?能捨。黃忠昌能把身體捨掉,這個肉身能捨掉他才能到極樂世界,他不能把這個肉身帶去,為什麼?這個肉身是染污,極樂世界清淨,一絲毫染污都沒有,所以說一切染污不可以帶去。
底下一句,『常樂出家心寂靜』,這個「樂」念去聲,念樂,樂意思是愛好、喜歡。這個「出家」你要搞清楚,不是說現在剃了頭上廟裡去叫出家,錯了,不是這個意思。要是剃了頭上廟,將來都能夠往生、都能夠作菩薩?不見得,古德講得好,「地獄門前僧道多」,他沒有講在家人,這講的出家人,為什麼?出家人沒有真出。所以要曉得,「出」佛在經上講有四種,一種是「身出心不出」,心裡面還有名聞利養、還有自私自利、還貪圖五欲六塵、還有貪瞋痴慢,沒出,身雖然出了,心沒有出,這造罪業,這沒用處。第二種「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修得很好,他確實樣子是一個在家人,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跟佛菩薩沒有兩樣,他修學的功德跟出家人同樣的,沒有差別,心出身不出。佛陀在世,維摩居士就是示現這個佛,是佛,維摩居士是佛,這就是心出身不出。第三種「身心都出」,釋迦牟尼佛身心都出。第四種就是一般人,「身心都不出」,這是一般在家人。所以出有這四種,你得搞清楚,最重要的是心,明白這個道理。
家也有四種,這個也不能不知道,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出家是出什麼?田宅家,就是現在講你有不動產,你有土地、你有房屋,這是你的家,你有妻子兒女,你有家了,你把這個都捨掉到廟裡面去,所以寺廟又是一個家。你這個家小,寺廟大,你出了小家,進了大家,沒出,要就是心出,心出是真出,心沒出,那個身出不算數的。所以一般人講田宅的家,這個不重要,這是個形式,最重要的是什麼?煩惱家,煩惱是家,斷煩惱是真的出家,煩惱家出了。所以在家居士他田宅的家沒出,煩惱家出了。三界家出了,第三個講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六道輪迴,出六道輪迴,對六道輪迴裡頭一絲毫貪戀都沒有,這出六道了。第四個是出生死家,比六道還要深一層,為什麼?四聖法界裡面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這個家也丟掉了,那是什麼?《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真的出離了。法身大士,分證即佛,這個我們在《華嚴》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出家要心出,或者身心都出,千萬不可以身出心不出,那你出家造罪業,你出家的果報將來在地獄,這很可怕。
家,不在乎形式上的家,這沒有關係,煩惱是家,佛經上五陰是家,三界是家,你懂得這個,了生死出三界,你真的出家了。所以你要真正把出離的方法、道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求解脫,這些熱鬧迷惑的地方遠離。實際上你身心清淨需不需要遠離?不需要,可是你會做出遠離的樣子給凡夫看,那是你的大慈大悲,你可以不必,為什麼?你清淨心根本不染,事事無礙,可是你要做樣子給人看,這叫慈悲。一定給社會大眾做出最好的榜樣。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前面學習的這首偈,第十首,清涼大師後面還有一段註解,我們把它念一遍。「又初一偈,即難行利行,此自有三」。這個難行他說了三種,第一種「不識出離,即外道異執」。這是佛指當年他老人家在世,我們知道那時候印度是宗教之國,舉世聞名。印度的宗教實在講也相當了不起,為什麼?他們的宗教、他們的學派都修禪定,而且都有相當深的禪定,這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沒有法子跟它相比,印度文明是非常可觀的。
佛經裡面所講的四禪八定都是這些人修學的,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到處參訪,就是說明佛也修四禪八定。學了十二年,到三十歲,到三十歲要學的東西統統都學完,但是問題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是什麼?六道知道了,這是大家親證的,在定中的時候都見到的,六道怎麼來的?沒有人知道,誰也說不清楚,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找不到答案。所以佛說這十二年的修學不究竟,於是到恆河邊上、到大樹底下,現在我們講的菩提樹,到那裡去入定。入定的時候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這一放下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這一放下豁然大悟,障礙放下了,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統統現前,這問題解決了。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來的?全清楚了,六道之外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統統現前。
可是那些宗教他們雖有禪定,有四禪八定這樣的功夫,執著沒有斷,還是執著在境界裡頭,所以叫世間法。於是我們現在真正明瞭了,什麼叫出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切法都是出世間法,都是佛法;如果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學《華嚴經》、念阿彌陀佛都是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頭一個是講放下執著,區別在此地。放下執著就出世間,你出六道了,六道是執著變現出來的,唯識所變。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識心,妄想是阿賴耶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意識。所以你還有分別執著你是八識當家,八識是輪迴心,造輪迴業,出不了六道。阿羅漢妄想、分別沒有放下,執著放下了,所以他出六道,出六道他到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在這裡頭。十法界,就是六道上面還有四法界。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你不曉得執著的害處,那你跟印度所有宗教一樣,外道異執,異是不同;印度外道很多,但是統統有執著,只要有執著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心外求法,這講得很深!不知道出離,對這個出離法,他們雖然也出家,他不是真的,也就是說身出心不出,煩惱是伏住,沒有把煩惱轉成智慧,轉煩惱成菩提他沒做到,這真正是難行利行。
第二種「不求解脫,即未種善因」。沒有善因,你永遠受制於煩惱習氣,就是你的一生誰在操縱你?煩惱習氣在操縱你,在控制著你,這是什麼?過去善根不夠。我們今天學佛不能說沒有善因,種了善因,善因力量很薄,不夠。有沒有方法加強?有,只要這一生當中我們鍥而不捨,努力斷惡修善,就把你這個善因加強了。有深厚的善因,就是我們講善根,你就會把求解脫、求出離六道輪迴這樁事情看作這一生第一樁大事,其他的事情我可以附帶做,這是我這一生當中的方向、目標,一生當中鍥而不捨,絕不改變,沒有一個不成就。這個還要靠因緣,因緣是什麼?你要遇到正法,要有這個機會,還要遇到真善知識,接受真善知識的教誨你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信心清淨,沒搞清楚、沒搞明白,你總有疑惑。為什麼這麼好我們放不下?我們心裡頭還是想爭名奪利,還是怕這個失掉怕那個丟掉,你還要操這些心,這都錯了,這是什麼?這是不懂因果,如果真正懂得因果,他沒有這個心,因果是你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求都求不來。
所以《了凡四訓》裡面,了凡先生跟雲谷大師在禪堂裡面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那是什麼原因?不是他有功夫,雲谷禪師以為他定功不錯了,很讚歎他,結果一問他,不是的,他知道因果報應,自己命裡沒有,求也求不到,乾脆不求;自己命裡有的,丟也丟不掉,也不要想,他是這樣心地得清淨,他是全靠因果,不是功夫。所以雲谷禪師說:我以為你是聖賢,原來你是個凡夫。聖賢真的是把分別執著斷掉了,那是聖賢。這是因為真正知道因果,我們一般講認命,你命裡沒有你求它幹什麼?命裡有的不要求,一點都不要操心,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了凡先生接受雲谷大師的教誨,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的命運整個改變,這是正理。
我們要想改變自己命運,希望往後一年過得比一年好,財富會增長,家庭會和睦,事業很順利,一切都能夠興旺,它有個正理在,你要是不懂這個道理,自己完全用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手段,縱然你得來,後面那個罪不知道有多重。這真的叫不識,不識就是迷惑顛倒,無知!你現在得來這一點,你將來的果報在阿鼻地獄,你現在享受,縱然給你二十年享受,在人間享福,你將來墮到阿鼻地獄的時候,二十個劫都出不來,你想想看那個多可怕。阿鼻地獄裡面,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經,地獄裡頭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年,我們中國號稱五千年歷史,在地獄還不到兩天,地獄的罪是萬歲萬萬歲,你有的受了。
真的了解因果的時候,這就把你嚇住了,還敢做嗎?不但不敢為非作歹,連一個惡念都不敢起,為什麼?你知道未來太可怕了。所以我看了地獄變相圖,江逸子畫的,畫得很好,那個圖完全是照道教《玉曆寶鈔》畫的。所以我就想到,佛在經典裡面對於地獄的情形難道講的沒有道教清楚嗎?我在澳洲找了三個同學查《大藏經》,他們查了兩個星期,三個人去查,在《大藏經》裡面發現二十五部經論講地獄情形比《玉曆寶鈔》詳細太多,《玉曆寶鈔》只有事,沒有說明道理,佛講清楚了。所以我把這二十五種經論裡面所講地獄部分統統抄在一起,印成一本書,佛經,這是佛經典裡面,《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從佛經裡面佛講地獄的集要,集成一本,這都印出來了,你們諸位都看到了。你讀這本書你對地獄才有真正認識,才有真正了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到底有沒有罪過自己不知道,這些東西多念念自己就曉得、就清楚了。幫助你增長善根,你真有善根,自然你追求解脫,你不會求現在眼前的名聞利養,你不可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你起心動念會想到正法久住,會想到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覺悟,幫助他們離苦,這個心就是菩提心,這個心是真正善心,你才會生起。
第三個,這是行動來表現,「現捨國財,誘耽財位」。誘是誘導、引誘,一般人把財看得很重,把權位看得很重,你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他是王子,他要是不出家他繼承王位,他是國王,他過的是榮華富貴的生活,全都能捨。這是什麼?做榜樣做給大家看,你們不能捨財,貪戀地位,不肯捨棄地位,做給你看。你不做給他看他不相信,你說得很好聽,你能做得到嗎?所以我們一定要深入的認知,要學釋迦牟尼佛真做到。我們沒有釋迦牟尼佛那麼大的福報,但是小的福報也能捨,早年我們在台灣有一個小小的華藏圖書館,不大,沒有我們現在協會這麼大,我們現在的協會大概是過去台灣華藏圖書館的三倍,我們能捨,歡歡喜喜的捨掉。我們在美國的道場還像個樣子,能捨。以後在新加坡,新加坡我們也是拿錢買個道場,新加坡的房地產也是寸土寸金,買這個道場花一千萬美金,送給新加坡淨宗學會,我們在那裡住了三年,離開了,捨了,送給它,能捨。愈捨愈多,捨掉新加坡我們到澳洲,澳洲我們現在有土地,那邊是用英國制的,我們有三百多英畝的土地,比新加坡大得太多,愈捨愈多。
佛在經上教我們一點沒錯,半個世紀來是我們親身體驗的,捨財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聰明智慧,你們如果要詳細的聽我講經,我還保留過去的這些錄相帶、錄音帶,你把從前的跟我現在所講的一起來聽聽,你就曉得我現在進步有多少,年年不一樣,長智慧。第三個是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大家都看到的。你修這三種布施哪有沒有果報的道理?真的,一點不假,證明佛所講的完全正確,你為什麼不捨?捨佔大便宜,捨得真福報。所以究竟的,捨執著,你證阿羅漢;捨分別,你證菩薩果位;捨妄想,你成佛了,這是我們今天努力的目標方向。我們再看下面這首偈,第十一首:
【家是貪愛繫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受。】
這首偈是這裡面講的一切利行裡三種利行的第三,就是現前跟後世都有。昨天我們所談的是現前的利益,上面這首偈講後世,未來的利益,這首偈是現在跟未來統統都有。所以你有家,這個家要認識,家是什麼?『貪愛繫縛所』。你要真的認識、明白了,這個家是不是真的要捨掉?不一定,看緣分,為什麼?你真的認識它就不受其害,怕的是不認識,不認識你迷在裡頭,認識之後你覺悟了,你不迷在裡面,所以你就可以做到心出身不出,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你在這個家裡頭身心都不出,那就是經上所說的麻煩了。
你看中國人寫這個「家」字,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家,上面這個寶蓋要寫成篆字的話就很容易看出來,篆字那個寶蓋是個小房子,房子裡面是個小豬,小豬關在籠子裡頭,這叫家。古人造字讓你看到生智慧,讓你有警覺性,這個東西是需要,但是要知道它並不是好東西。你看「愛」字,愛字當中是個心,你把心拿開是什麼?是受,這就什麼是愛?真心的感受。所以中國文字好,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你不認識這個字,你不知道怎麼念法,你看那個樣子你能體會到意思。所以如果你在家,你有高度的警覺、有真實智慧,不生貪愛,不為家業所繫縛,你就解脫了,你就是在家菩薩。
佛陀當年在世他老人家示現出家,身心俱出,同時又有一尊佛,維摩長者,維摩長者是佛,示現在家,心出身不出,維摩跟釋迦牟尼佛是同樣境界。所以佛的學生,像目犍連、舍利弗這些大弟子,見到維摩居士都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相同。舍利弗、目犍連是阿羅漢,見到維摩居士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處處是以學生的禮對待老師,這要懂得。所以菩薩有在家菩薩、有出家菩薩,阿羅漢有在家阿羅漢、有出家阿羅漢,佛有在家佛、有出家佛,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統統是做樣子給那些還在迷而不覺的人給他們看。目的?只要你肯放下,事上沒障礙,沒關係,完全看緣分,你覺得應該用什麼緣分做出好樣子幫助社會大眾覺悟,你就用什麼樣子,沒有一定的形式,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麼做法?『欲使眾生悉免離』。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出家?做出這個榜樣給人看,做出教人家不要爭名、不要爭利、不要去貪圖榮華富貴的享受,為這個,做給你看。『故示出家得解脫』。「故」是因為這個緣故、因為這個理由,做出出家的樣子,真得解脫了。解是解除一切煩惱,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解除了。脫離三惡道,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釋迦牟尼佛能在一生當中做到,我們要曉得。真正放下之後,你所得到的沒法子想像。世尊為我們做出示現,在中國惠能大師給我們的示現更精彩,這一點學佛的同學一定要好好的把它記住,為什麼?然後你才曉得學佛真殊勝,在世出世間法裡頭找不到,沒有東西能跟它相比。
你看看釋迦牟尼佛開悟的時候,怎麼開悟的?先要把這搞清楚。這個示現我跟同學說了,我是幾十年才看出來,雖然《釋迦方誌》、《釋迦譜》五十六年前我就開始讀它,章嘉大師叫我讀的,沒看出來。你看我們現在學佛到處求老師,我還要求方東美先生,還要拜章嘉大師,後來還要去親近李炳南老師,親近李老師十年,跟章嘉大師三年,這是學佛。釋迦牟尼佛學佛學了十二年,參學參了十二年,我學了十三年,他十二年覺悟了,我十三年還是糊塗,沒覺悟。到最近,兩年前有個同學送了一本《釋迦譜》給我,我從頭再細細看一遍,溫習一遍,五十年沒有去讀它,再溫習一遍,看出來了,看出門道出來了。
那就是真正看出釋迦牟尼佛他是表演給我們看,十九歲到三十歲十二年去學習。你看以他的身分,王子身分,貴族,又聰明智慧,這樣的學生,這麼一個年輕人,哪個老師不喜歡?肯定記憶力強,理解力強,人人都喜歡教他。他這十二年當中真的是世間法全都學到了,學到最後怎麼樣?沒用處,不究竟,這到菩提樹下去打坐,把這個東西全放下,全丟掉了。放下了才開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然後出來講經教學是從自性流露的真實智慧。世尊教學四十九年,給諸位說,沒有講義,沒有課本。一個人去找他,也教,兩個人找他,也教,幾十人、幾百人,也教,有教無類,你問什麼他都能給你解答。佛陀滅度之後,弟子們把他老人家在世所說的這些記錄下來,成為經典,流傳後世,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他大徹大悟,他悟的是什麼?佛在經上沒詳細說,但是在一切經裡面散見太多了。
可是在中國,中國也有一尊佛出世,這個諸位要曉得,他不是菩薩,他是佛,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給我們表演的,不學,不認識字,從來沒上過學,也沒有到處去學習過。他是個孝子,父親早年過世,老母親把他帶大,他奉養他的母親,砍柴,做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把柴賣掉之後買一點米、買一點菜回家去養老母親,孝子。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偶爾在賣柴的時候遇到一個人念《金剛經》,他從窗戶外面經過聽到裡面念經,聽得很有味道,他就站在那裡聽,愈聽愈歡喜,就進去向這個念經的人請教你念的是什麼?他說念《金剛經》,他把所聽的他能夠理解就跟他討論。這個居士聽到他的言論覺得他很不平凡,不是一般人能夠講得出來的,所以就極力推薦他到黃梅去參訪五祖。他老母親?這個居士拿了十兩銀子幫他安家,照顧他家裡:你放心,家裡有人照顧,你去拜訪五祖。到黃梅住了八個月,五祖派他什麼工作?派他到廚房去舂米、去破柴,還是他的老本行,從來沒有進過禪堂,也沒有進過講堂,這就是沒念過書,沒學過。到傳法的時候,五祖不傳別人,傳給他。這個故事《壇經》上記得很清楚。
半夜三更五祖召見他,給他講《金剛經》,當然是只講大意,我相信也不要經本,就是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徹底開悟了,真的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跟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那個境界完全相同。他把這個境界說出來,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自性清淨心(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現在有沒有染污?沒有,每個人都一樣。現在染污的是什麼?染污的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真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具足就是佛在《華嚴》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具足智慧,智慧不是從外頭來的,德能、道德、技能沒有一樣你不精通,相好是福報,你自性裡統統具足,哪用到外面求!福報多大?你看《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你看《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那就是你的福報,你本性裡頭本來的福報,不是從外頭求,外面沒有。
第四句話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你的心是定的,《楞嚴經》上講首楞嚴大定,《華嚴經》上講「師子奮迅三昧」,自性本定,你有沒有?有,並沒有失去。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宇宙從哪裡來的?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心現識變。徹底清楚、徹底明白了,有沒有學?不要學,怎麼明白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是。妄想執著是什麼東西?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種錯誤的、虛妄的見解,佛經裡面講的不相應行法,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是一種錯誤的抽象概念,不是事實,但是這種抽象概念你要是執著不放下,它真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把你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相統統障礙住了。
我為了講這個事情我做了三張彩色透明的,黃色的代表妄想,藍色的代表分別,紅色的代表執著。現在就成這個樣子,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我,我們把眼睛障礙了,你看不到我的眼睛,我也看不到外面境界。那麼問一問,它有沒有真的障礙眼睛?沒有,像戴眼鏡一樣,沒有。有沒有障礙外面境界?沒有。所以妄想分別執著對法性沒有障礙,對外面法相也沒有障礙,實在講,我有這個東西它真的成了妨礙,使我見不到外面的真相。佛告訴我們,這三樣東西,你先把執著拿掉,執著不要了,放下了,這是什麼境界?這是阿羅漢,沒有執著就是阿羅漢。那我們這樣子?現在看外面還看得清楚,像戴太陽眼鏡一樣,我們戴上一個深綠色的太陽眼鏡,看外面還能看得清楚,阿羅漢。加上這個,完全看不清楚,凡夫,六道凡夫。如果再把分別放下,不分別了,那就像戴上黃色的眼鏡,這樣看,你能看得到我,我也能看得到你,很清楚了,這是什麼?這是菩薩。這個再放下,這就叫本來是佛。
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只要把虛妄的、抽象的意念,可以說這是錯誤抽象的意念,你只要把這個東西肯放下,世尊說你本來是佛,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你本來是佛,就這麼回事情。你肯不肯放下?要不要學?不要學,釋迦牟尼佛學了,沒用,全丟掉,十二年所學的全丟掉,惠能大師給我們表演的,根本不學。你看世出世間法他放下之後,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現前了,沒有一樣不通,你去問他,他沒有一樣不知道。這是我們在《大藏經》上看到,你看經典裡面許多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他老人家解答的都那樣的美妙,好像都是專家、都是內行,實際上很多專家、內行還不如釋迦牟尼佛。他為什麼那樣通達?自性的智慧現前,自性裡面的德能現前,一切是自性上本有的,不要到外頭去找。
我們說這個話沒人相信。我在早年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我似懂非懂,教我什麼都不學我不相信,學了這麼多年才明白。學了怎麼樣?要把所學的統統放下,然後展開經文是用自性本有的智慧來對待,一切諸佛如來自性智慧跟我們自己自性智慧是完全相同的,你才能解諸佛的真實義。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就這個意思。所以佛是慈悲到極處,給我們做這樣示現,讓我們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問題就是你信不信,你要是相信,你要是肯放下,一切是現成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自性智慧現前了,自性的福報現前了,身體真的是金剛不壞身。
人身體有病,病從哪裡來?病從你的生理上的細胞、器官不正常,這才生病。為什麼不正常?煩惱、習氣、業障,這是不正常的根源。不要說是妄想、分別,那個不要理,我只把執著放下,你就能夠得真正的智慧福報、健康的身體,為什麼?整個身體的細胞、器官統統恢復正常,道理在此地。所以縱然有疾病,我們現在是非常了解,要不要看醫生?不需要,用自己意念就恢復正常。真的息滅貪瞋痴,我常常講的,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放下,它就恢復了,那個不正常的細胞恢復正常,不正常的器官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就是跟大自然融合成一體,佛家講金剛不壞身,就這麼個道理。這個道理要懂,要參透。
『於諸欲樂無所受』。欲樂可不可以有?可以有,受是心,你心裡頭不能有,心裡面有就會生病,事上有沒有關係,心上不能有。可是初學的人一定從事上下手,事上你要是不把它捨掉,你要想心清淨那很難做到,必須先從心上放下,然後事上需要的時候可以。那是什麼?那是度眾生的方便,就是四攝法裡頭的同事攝,可以,真的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下面這二十幾首偈統統要講這些事情,全給你講同事攝,然後你才曉得大乘法確實不可思議,太完美了,一絲毫缺點你都找不到。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