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二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05/7/27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36-0012
諸位朋友,大家好!「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當我們有堅忍不退的願心,百折不撓之真心,自然而然會有很多好的方法從自己身上領會,從他人身上學習到,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我個人在人生的過程歷練也不多,在一個單純的公務人員家庭成長,見的世面很少,到了海口以後也經歷很多事情,而我們堅信只要真誠去面對,都能夠一一克服。我們最重要的要把信心建立,要把志向設立好,勇敢去做,「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當我們有這麼堅定的態度,相信很多的困難可以迎刃而解,因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是真理。當我們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一遇到一點挫折馬上退卻回來,馬上找藉口,那什麼事都很難成就,因為要找藉口可以找到幾十個、幾百個,而當你決心已下,你會勇往直前去成長、克服。
人生要不枉此生,不枉父母的教育、老師的教誨。文天祥先生有一句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確實,人從一生下來就勇猛精進往一個方向去走,走向哪裡?走向死亡,我們讀經典也沒那麼認真,是無時不刻勇猛精進往那裡走,都不免要一死。而如何讓這生真正不枉此生,真正能俯仰無愧?就要留取丹心。丹是指紅色,就是指我們赤誠、真誠的心,照汗青,汗青是指史冊。諸位朋友,這個史冊要背起來,因為期中考會考,兩分。當我們這樣教文天祥這個句子,請問你會尊敬文天祥嗎?你會效法他的精神嗎?考試把整個教育的意義扭曲掉了。
照歷史,文天祥用他的忠誠照了宋朝的歷史。他不只照了宋朝的歷史,還照了往後幾百年的歷史,讓多少讀書人尊崇效法他,縱使面臨生死關頭,也不忘這份忠肝義膽,他這份真誠的光芒,超越時空。當我們的人生有這樣的價值,也不枉來一遭。文天祥用他的忠誠照了宋朝的歷史、中國的歷史,而我們要用我們的真誠照誰的歷史?諸位朋友,照誰的歷史?下一代的歷史,來,掌聲鼓勵。這位朋友有遠大的志向,他一照就照到下一代去了,你看,心胸寬闊。除了要照下一代,以至於世世代代子孫之外,還應該照誰的歷史?諸位朋友都很有悟性,照自己,人生最怕一路走來,自欺欺人,對不起自己,那就很空虛,就會很無奈。要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對得起自己這一生的歷史,對得起這一生走的每一步。好,諸位朋友,我們回頭看看,你的人生過程當中有沒有哪一段三年、二年的過程,讓你想起來都覺得不枉此生,來,有這種感覺的舉手?你們為什麼這麼有中國人的美德?這麼謙卑,我實在太佩服你們了。看得出來,人要視思明,雖然沒看到你們舉手,我從你們堅定的眼神當中可以判斷你們都走出光芒,走出價值。要照自己的歷史,照後代的歷史。
再來,還要照誰的歷史?父母。讓我們父母的一生當中,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會感受到我這輩子養了這個女兒真沒有白養,養了這個兒子真是太值得了,對我這麼孝敬,對兄弟這麼關懷,對社會這麼有貢獻,我真是引以為榮。當我們在父母的人生寫下了這一段,您會覺得很安慰,要在父母的人生當中寫下歷史。來,還要在誰的歷史當中?師長,古聖先賢在掉眼淚了,都沒有忘記他們。
好,還有誰?要在他們的人生當中寫下我們的真心真意,還要在誰的人生當中寫下可歌可泣的歷史?同修。我們這梯的層次太高了,都想得這麼寬廣,在我們同修、同學當中。這位朋友,你的志向是不是「願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讓每個來到我們面前的同修,都要讓他成就當生的佛果。有這樣的志向好不好?我們有這麼遠大的志向,每個來到我們身邊的人,你都好像如保赤子,好像在保護一個嬰兒一樣,那樣的細膩,每句話、每個動作你都很謹慎,就在這一個動作、一個行為、一句言語當中,你的耐心成就了,你的慈悲心成就了,你的真誠平等心成就了,利益別人是真正真實利益自己。我們有這樣的態度,性德的德行很快速就會流露出來。大乘佛法修學的次第,四弘誓願,第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你這個願心發起來了,第二個「煩惱無盡誓願斷」,很巧妙的斷了,從哪裡巧妙?從你念念想著成就別人。當你做了半年、一年之後,突然驀然回首,我的我執怎麼愈來愈淡了!表面上看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真實的義理當中是眾人在成就我們的道業。好,這是在同學、同修當中。
來,還有沒有?你的小孩在哭泣,不,這裡有後代。讓你的孩子,當他二十多歲踏出社會與眾人相處之後,他深刻感覺我父親小時候給我管得這麼嚴格,真是對我太大的恩慈,讓我現在為人處事的分寸清楚明白,多少其他的同學、同事都沒有這樣的根基,把自己的生活、事業搞得一團混亂,我讓這樣的父母生到,真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希不希望孩子往後對你是這樣的評價?要在下一代當中寫歷史。
還有沒有?太太、先生。你看,我們又重新印證一個道理,最難的都擺在後面,要在你另外一半。當妳的先生出去的時候,他會告訴他的朋友,我這輩子做對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哪件事?你們怎麼知道?娶對了老婆,本來應該很沒福分,娶了一個老婆時時刻刻相夫教子,把我人生很多的懸崖勒馬的情況把我拉回來,把孩子照顧得這麼好,讓我毫無後顧之憂,有這樣的太太,真是最大的福分!當你的先生這樣珍惜你,你也會覺得不枉此生。這是先生說的。那太太怎麼說?太太會說,應該也差不多。好,我們學貴立志。
立定志向之後,「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要從眼前第一步跨出去,所以學貴能夠力行。很多流傳千年的故事它都有很深的哲理,我們不可等閒視之,應該時時觀照自己。在唐朝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白居易,他晚年接觸了佛法,有問題的時候他會上山請教高僧大德。那時候有一個高僧叫鳥窠禪師,白居易爬上山到佛寺,古代有一句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因為佛寺都建在高山上。當白居易見到鳥窠禪師,就請教他:禪師,怎麼學佛?禪師對他說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白居易聽完以後哈哈的笑,他說三歲小孩都知道,禪師回答八十老翁做不得。從這段故事當中,真實的學問不在你能記多少你能講多少,重要的在你落實了多少。師長的指示,八十歲還沒學過《弟子規》都要從《弟子規》開始學,因為那是根基。
有一個六十來歲的長者,他上完第一天的課,很感慨也很激動,剛好我們要吃晚餐,這位長者站在我們的桌旁對著講課的老師說到,我修行幾十年,功夫就是不得力,今天聽完課,我終於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因為我的孝道沒做紮實。孔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你地基沒有蓋好,怎麼可能可以蓋二層樓、三層樓?師長大聲疾呼從《弟子規》學起,背後是多大的慈悲,多大的願心!希望我們每個人已經躬逢聖教,絕對不要當面錯過。
我們一開始就學大乘佛法,就好像直接蓋第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沒蓋,拿了兩支竹竿撐上去,蓋第三層也蓋得很努力,每天都讀經讀好幾個小時。有一個朋友讀《無量壽經》讀了三千遍,讀完以後就去問師長,我已經讀三千遍了,接下來要怎麼樣?師長說再讀三千遍。當一個人在讀誦這三千遍的過程,他真正讀誦,記住了,受持,他一定會做出來、演出來,為人演說。師長講三千遍是希望我們把這些教誨要能時時提起,那你提起以後當然是落實在生活。真正落實在生活了,念了三千遍還會不會去問接下來怎麼做?那就是沒有落實。當我們站在三樓撐著兩根竹竿,很慈悲的善知識在一樓喊道你趕快下來,從一樓蓋起,我們會說我都已經爬到三樓了,你還叫我下去,你是不是嫉妒我?善知識是怕我們怎麼樣?蓋得愈高跌得愈慘。
我到深圳去講課是三月十五號,講課以前他們那裡的老師說到,可不可請一個老師來講《論語》、《孟子》?他們聽說這個老師只會講一部經,叫《弟子規》,那些老師想這是小孩學的,不過「無魚」怎麼樣?不無小補,叫他來。當然,我本來的打算,講兩天就趕快回家,既然人家有請,我們沒有應的話,禮上講不通。我真的打算兩天就回來,因為覺得自己太多不足,因為你愈上課愈感覺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當我在上第一天的時候,從在座很多人的表情我就可以感覺他們很驚訝,一開始來,想說《弟子規》真的能講嗎?聽到最後,他們會感覺聖賢經典就在哪裡?生活的點滴,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道,他們很驚訝。
聽了幾節課以後,有一位老師過來跟我講,他說蔡老師,我還沒聽《弟子規》以前,深深感受我是大乘根性,善根深厚,因為讀經的時候我們讀到「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我都是無量劫來供養十方一切諸佛,覺得自己根性很好,聽了幾節課以後,他說到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諸位朋友,哪個境界比較好?是覺得善根深厚好還是覺得自己啥都沒做到好?後者。學貴自知!而我們師長把修行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叫修行?修正行為,把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這叫真修行。不是到山上每天坐在那裡打坐,那是形式。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諸位朋友,這段話我們有沒有時時放在心上去落實?
當我打開老和尚的教誨,很多書前面都會有一段話,「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這段話是老和尚幾十年來修學的精髓所在。對於師長這麼寶貴的教誨,我們可不能等閒視之,要拿起來奉行。而老和尚在這短短的文字當中,早就告訴我們修行的真義,也告訴我們修行要依據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世修六度,要遵普賢願,佛之教化能事畢矣。把釋迦摩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最綱領的教誨、修持的重點幫我們揀選出來,我們省了多少力。人生的幸運莫過於遇聖教、遇明師。而修行依三福為基礎,請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弟子規》的教誨之中。
我到澳洲去修學,最大的收穫就是兩年打根基,依三福打根基,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教誨。所以回來以後我以弘揚《弟子規》為一個使命,我們也是要依教來奉行。我們時時要提醒自己有沒有落實經典教誨,不然到最後很可能犯了像白居易一樣,哈哈笑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八十老翁做不得。大舜與我們的差別在哪裡?大舜在還沒有聽到聖賢教誨以前他是住在深山之中,跟山石(大山、石頭)、跟鳥獸、野豬為伍,直到大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他看到人家善的行為,聽到人家善的教誨,他整個善心被點燃,聽一句他一定全心全意做一句。孟子形容大舜那種為善的狀態,就好像洪水要潰堤了,誰都擋不住他改過遷善的決心。只要我們求學問的態度,聞一善言、見一善行都如大舜這種實踐的態度,相信學問一定能成就,一定可以移風易俗。
大舜做到一句很重要的教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從不責怪別人。孔子在《中庸》裡面用射箭比喻君子的態度,提到「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就好像君子之道,「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態度是儒家的心法。這個態度其實也能契入一真法界,這個態度看一切人皆是老師,只有一個人是學生,自己,別人都沒過失,是我做的不夠好。孔子講到一個人射箭,箭射出去了,正鵠是目標,目標沒射中,第一個念頭是什麼?諸位朋友,我們做事沒達到目標,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都是他害的。第一個念頭,箭沒有射到,看旁邊這麼多觀眾,有點不好意思,馬上說這支弓箭是哪裡生產的?怎麼品質這麼差,害我沒射好,這支箭不好,這支弓也不好,這個角度彎度不夠彎,害我失常,做不好事一味往外面推。這個態度就跟道漸行漸遠。當我們能自我反省是我做得還不夠好,處處反省自己,這樣的精神能夠喚醒他人的慚愧心。
你看,你遇到的父母有沒有比大舜的父母還要苛薄?來,有的舉手?那你沒有比大舜還慘。大舜遇到這麼困窘的境界,他處在逆境之中時時檢討自己,這個逆境成就了什麼?成就了他的學問、道德,這個逆境成就了他的孝心,這份孝心感動了鄰里鄉黨來做他的臣民,來效法他的孝行,感動了堯帝把天下讓給他,後來他的父母良心也發現了。不怕他人不回頭,只怕我們的真心不足,我們的困難度又沒比大舜困難,更應該突破困境。
其實哪有困境?是我們心中的分別、執著不願意放下,是我們時時檢討別人,沒有檢討自己。有一句話說到,「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天翻地覆跟天清地寧就在一個態度的轉變。今天太太把先生的衣服一大早拿去洗,太太很用心,洗完以後把它晾了起來,先生還在睡覺,突然先生醒了過來,走出房門,走到陽台看了一下,原來他的衣服裡面有名片,一看已經溼掉了,有點爛了,他追著太太說:妳洗衣服以前為什麼沒有把口袋先看一下?太太要怎麼接?那你要把衣服放下去的時候為什麼不先自己拿起來?我幫你洗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天翻地覆就是這樣來的。而且我們對人付出是本分,不要常常放在心上,常常在那裡邀功,這樣你很累別人也很累。做了都應該做的,心安理得。時時只想著,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事情更圓滿,這樣吃虧嗎?哪有吃虧?這樣你的能力會不斷增長,智慧會不斷彰顯,絕對不吃虧。
這位太太跟她先生說道:對不起!我下次幫你洗以前我會小心先看看口袋裡有沒有東西。她這麼一說,她先生的態度馬上就轉了,反而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講了。所以很多的戰爭根本是不需要的,只要我們時時存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家庭的和樂不遠,團體的和睦也不遠。當我們在帶班當中出了一些狀況,假如老師首先認錯,學生會很驚訝,學生也會很佩服,因為懺悔、反省是一個人的德行,一定可以感動他人。我們學一句做一句,首先第一句,行有不得,你就受持這句就好,其他的排在後面,這句話你能守三個月,完全奉行,保證你遇到朋友他會說你有沒有發燒?相不相信?
我們有一個朋友,他從新疆到大慶聽課,那路途真是幾千里,先要飛到北京,因為沒有直達的,再從北京坐火車上大慶。他是一個藝術學校的老闆,上完課以後他回去處理一些事務,跟一些生意夥伴打電話,他說一天當中有四個朋友跟他說:你還好吧?本來講話都很衝的,現在變得彬彬有禮,所以每個朋友都很不習慣。確實,當我們改變愈大,將是身旁親友很大的福音,他們會從你身上看到聖賢教誨的威力所在,所謂為人演說,演得漂亮就已經在講經說法了。這個力行的態度我們要時時放在心上。
不只自己要重視力行,我們在教孩子,一開始就要把這個做學問的態度牢牢的紮在他的心中,他會終生受益。力行不紮好麻煩,「不力行,但學文」,會怎麼樣?浮華。有個孩子讀經已經讀了一年多,有一天犯錯了,他母親跟他說你這裡做得不夠好,那個孩子對他母親說到,媽,你有做到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嗎?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擔心我都說不贏我兒子,他背的比你多,他引經據典你還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假如你沒有做到溫良恭儉讓,那妳也沒有資格說我。他讀經是拿來炫耀,拿來要求別人。
這個孩子,後來剛好我三月十五號到了深圳,三月十六號早上跟這群幼兒園小朋友上一堂課,我一走進去:諸位小朋友,我們今天來學《弟子規》。所有的小孩異口同聲跟我說:老師,《弟子規》我們學過了,我們都會背了。在講這段話的時候頭抬得高高的,代表什麼?傲慢,「長浮華,成何人」。現在當老師沒有兩把刷子還真不行。我們不要著急,境界來了腳步站穩就好了,馬步紮好。你看布袋戲,以靜制動,他們怎麼出招你就接招,布袋戲看太多了。
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字「道」,我跟小朋友講,全世界只有一種文字把人生的智慧在文字當中流露無遺,就是中國字,這個字是用會意造的,看了這個字就能領會它背後的深意,右邊一個首先的首,左邊一個辵部,這個辵部代表行進、代表實踐。你看前進的進怎麼寫?只要有辵部的,都跟力行、都跟行走有直接的相關。首先能把道德做出來的、能實踐的,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而我們讀經就是要做一個有道德之人。讀書志在什麼?聖賢,讀書不是志在能背多少經。
接著我就問他:諸位小朋友,我們做到多少?來,《弟子規》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沒做到。本來頭抬得很高,孩子很受教,你道理講得明白,他佩服你。小孩內心很清澈,他內心有一股正氣,確實當場就反省。但是假如跟大人講,要做到才行,他想「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頭不肯低下來,低下來多沒面子,他撐著也要不承認。所以要成就一個人的學問,首先要把一個東西賣出去,什麼東西?我的皮包沒有拿過來,不然就給你們買一下,你們就打五折賣給我。面子害死人!面子讓你的孩子無法打從心裡佩服你,面子害得我們學問不能成就,面子害得所有親朋好友都在背後笑你,面子有什麼好處?沒好處。
孩子頭低下來受教,我就一句一句給他講,有個孩子回去以後,就是這個跟母親講「你有做到溫良恭儉讓」的這個孩子,在他的日記本上開頭就講,今天蔡老師教我們《弟子規》,蔡老師說《弟子規》是拿來做的,而不只是背而已。他寫在日記本的第一行,代表他的印象怎麼樣?我們跟他講這個道理才五分鐘,這五分鐘對他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一輩子的影響。不只影響了他,這個態度他能貫徹始終,他將是多少人的模範、榜樣。
這個孩子有一天去參加活動,他們大樓底下辦的活動,有很多遊戲的關讓孩子去嘗試,通過了就打一個「ˇ」,累積幾個ˇ可以頒一個獎品。其中一個關是搖呼拉圈,呼拉圈可能規定比方要搖五十個,五十下才通過,這個孩子差標準還二三個不到,守關的阿姨就說:沒關係,才差二三個,拿來我幫你打ˇ。這個孩子縮了回去:不行,我沒做到,不能打ˇ,要誠實。你看,他落實了。有一天冬天天氣很涼,剛好他有一個同學的拖鞋壞掉了,他的老師對他說,他說你把你那雙還可以穿比較舊的鞋子借給這個同學穿。他自己已經買了一雙新的鞋子,滿保暖的,老師知道他還有一雙舊鞋沒扔,這個孩子滿惜福的,不捨得扔,老師就交代他把這個舊的鞋子借給同學穿。當天下午他的老師發現他自己腳上那雙新的拖鞋在誰的腳上?在他那個拖鞋壞掉同學的腳上,而那雙舊的鞋子正穿在他自己的腳上。當我們教到這樣的學生,內心很安慰,他是真正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這個動作做出來以後,所有的同學都尊敬他、都效法他,他變成所有同學的榜樣。學貴力行。
這個孩子剛好跟海口一個小孩也認識,兩個人一見如故,剛好海口這位孩子的母親帶著海口這個小朋友送給他的禮物還有一張卡片,卡片上寫著對於深圳這個小朋友的祝福,寫到「祝你德日進過日少」。當海口這位小孩的母親要回去的時候,禮尚要往來,這個深圳的小朋友拿了個禮物、拿了張卡片也要回送回去,他的母親看了看這張卡片,卡片上寫到「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裡面講的見賢思齊。你看,假如我們的下一代彼此的祝福都是以聖賢的教誨,那下一代多有希望。要紮下正確的學習態度,學貴力行。
接著學習也要重視次序,「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讀書的先後順序在《三字經》當中有開顯,只是我們把它忽略掉了,《三字經》至今已經流傳快千年了,裡面提到「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我們現代人犯了一個毛病,都覺得我可能想的比古人還要好。在北京看到很多書籍為《論語》下注解,我跟楊老師翻了幾本翻不下去了,感受犯了一個毛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聖人在二十層樓,可以看到二十層樓的景物,我們才爬到二樓,只能看到二樓的景物,結果孔老夫子講的是二十層樓的景物,我們抬起頭來,孔子,你說錯了,來,我告訴你真相在哪,把孔老夫子從二十層樓拉到幾樓?二樓來,你的程度就是這樣,跟我差不多。我們看了實在也很傷心,因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學問成就的人寥寥無幾,我們要切記依法不依人,這個法是千年傳承下來,是真理,不容任何人輕易更動。會更動的是邪師,要謹慎對待。好,這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