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05/8/11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38-0018

  諸位朋友大家好!

  老師好!

  我們剛剛提到,我們已經知道的道理都足以讓生命走向幸福,只是我們沒有用它,就好像身體裡面藏了一顆可以大放光明的珍珠,但是卻從來沒有從衣服裡面把它拿出來,如何讓它拿出來放光明,重要在落實、實踐,道理沒有落實、實踐那是說食數寶,那是在空中寫字,一點都沒用,好。

  我們剛剛提到「青年守則十二條」,「助人為快樂之本,有恆為成功之本」,再來,好,我教你們一個背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統統把它調出來。「忠勇為愛國之本」,諸位朋友,我們現在來推廣中國文化有沒有忠勇?忠者不私不偏,念念為這個國家社會,這是「忠」。「勇」,別人不敢做而是重要的事,我們勇於去承擔就是「勇」。「忠勇為愛國之本」,整個社會的道德倫理假如潰喪了,家不成家,國不成國。再來,「孝順為齊家之本」,一個家庭的大根大本在孝道,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客觀的去看這個世界,差不多一二代就敗下來的往往都是仕宦人家,都是當官的,你們有時間去調查一下立法委員的下一代,好,我就說到這裡了。弄權一時,淒涼萬古,天道好還,做什麼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然你福分折完又把壞的榜樣留給下一代。在整個幾千年的歷史,仕宦之家很難過一二代。再來,商宦人家,從商的人很難過三四代。而重視做人處事道理的家庭都可以延續到五六代以上,而能夠十代以上不衰的,保證都找到哪個根本?孝悌的根本,「孝順為齊家之本」,假如我們的家庭孝還沒教那要趕緊做了。「仁愛為接物之本」,引導孩子懂得處處替人著想。「信義為立業之本」,信是人的第二生命,在這個社會上,人無信不立。

  你看我們在古代給孩子取名字都是用心良苦。現在很多把孩子取名字叫蔡麥克、蔡瑪莉,幹啥?叫你的孩子當什麼?當外國人。范仲淹他的二兒子取名叫范純仁,純是一顆仁德之心。他的孩子從小爸爸叫他純仁、純仁,叫久了就名符其實,言語是有磁場的。假如他叫范純仁然後常常去殺昆蟲,人家一叫他純仁,全身起雞皮疙瘩,因為名不符實。叫久了,他了解這是父母的期許,他會積極去實踐,所以范仲淹這個兒子就特別的仁厚,他的仁厚不輸給他父親,但是我們的感覺都比較聽到范仲淹,這就是中國人的美德。你的德行超過父親或者是爺爺也都要怎麼樣?自動降下來不要去蓋到自己的祖宗、父母。我們看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康熙做了六十一年,後來乾隆做到六十年怎麼樣?主動退位,讓給他的孩子先上來,那都是一種含蓄,一種對祖宗的追思跟尊重,很有它的含義在。范純仁的故事講下來又很長。

  那像諸位朋友,我取這個名字取得還可以,當然也不是我取的,我爸爸取的。你看禮旭,假如我處處打人、罵人,突然叫我的名字,我都很奇怪、很不自然。叫久了之後,從小就很有禮貌,當然你們不要懷疑,看得出來吧,我見到長輩都是主動打招呼,後來想起這個名字就覺得父親的一片苦心我們不能荒廢掉,我的人生要把這三個字演好,不要落個名不符實。

  這邊姓蔡的舉手?好,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遠祖叫什麼名字?遠祖叫蔡仲,管仲的仲,這個人的智慧很高,他留有一篇文章在德育故事的開頭。德育故事的作者叫蔡振紳,我跟他沒有親戚關係。蔡振紳是因為從小父親每天都跟他講這些德育故事,他受益匪淺,等長大了發心把它整理出來。而在這一本德育故事的最前面,又把蔡氏的遠祖蔡仲一篇很精闢告誡子孫的文章刊上去。中國的姓名、賜姓都是有它的來由的。蔡氏的人,他的遠祖做什麼事?我們從這個字來判斷一下,管國家祭禮的。古代最重視的是哪兩件事?祭天,還有祭祀,就是喪禮。這兩件事,姓蔡的人要特別謹慎,要戰戰兢兢,假如沒做好頭就怎麼樣?就不見了。但是因為祖先是管祭天的,所以對「山醫命卜相」這種儒道釋的東西就比較容易感應,所以我們要替祖宗增光。祭天要能明天地宇宙之理,這樣才沒有辜負這個蔡姓。

  再來,禮貌的禮,「禮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之間,萬物也好,人與人的相處都要有一個規矩,要讓他循規蹈矩才不會亂。人與人就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都屬於禮的部分。要把天地之序發揚光大,要用幾個太陽的熱度來發揚?要跟九個太陽一樣明亮。那父親取這個名字我們就要自我期許去落實。

  剛好這一次我們遇到一位很仁慈的長者,他的名字取得很好,結果他的生意也做得很好,這一位長者叫,他比較害羞,我們姓名不公布,他叫永信,這個名字好不好?「好。」「信義為立業之本」,你看他的生意要做不好都怎麼樣?很困難。別人交代他的事,他一想,人家都叫我永信,我怎麼可以言而無信!所以取名字會決定你以後孩子事業的成敗,要好好取,不要亂取,好。

  「和平為處世之本」,諸位朋友,這些都是抓到了根本所在,有沒有看到?心地和平才能與人和睦相處。來,再來還有哪幾條?「整潔為強身之本」。來,再來,「禮節為治事之本」,有禮有節他才知道辦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一個孩子在家裡都不幹活,都不幫忙,他不可能以後能做大事。在《孝經》裡面有提到「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從小懂得幫忙家裡的事物,他這種潛移默化處理事情的能力可以轉移到他往後當官做事上,不要小看小時候這一些處事做人,都跟他往後的人生息息相關。我們看《弟子規》當中提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一句是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管理人才、領導者的根源所在。他連自己的房間都管理不好,你相信他可以管理員工嗎?不可能。而當一個人生活當中都能整齊、整潔,他會內化,只要他走到的地方、所處的環境很雜亂,你不用開口他都主動會去幹嘛?把它排好,整理好,他連看到鞋子分兩邊很亂他都不舒服,自自然然就把它堆整齊。小地方,大學問,一個人不細心也很難把事情辦好。從小,他的細心、耐心,還有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敏銳度,都在做事當中提升起來。

  剛好有一位老師,他到一個超級市場,一個購物中心去買東西,到了這個購物中心,因為他有兩位同事,以前的同事,一起進入這個公司,他主動去拜訪這兩個朋友,而這兩個朋友同時進去當銷售員,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一個升級,一個降級,升級的當了行銷經理,降級的去當售貨員,同時進去,結果不一樣。當他們三個人要下電梯的時候,這一位老師看到牆上有一個公告已經搖搖欲墜要掉下來,只剩下一個角還黏住,他隨口就說「啊,那個東西要掉了」,那一位降級的朋友就說了,「哎呀,別管了,不干我們的事」,另外那一位升級的朋友什麼也沒說就走了過去,然後很細心的把它拆下來,然後走回來對著這一位老師說「我先送你走,回來我再把它黏好」。從一個動作,同樣一件事處理態度不一樣,我們能不能判斷一個人為什麼升級、一個人為什麼降級的原因所在?關鍵在哪?有沒有責任心。責任心什麼時候培養?等他大學畢業然後你來給他上三天「要有責任心」,然後他就有了?不可能的。「少成若天性」,從這裡我們了解到為什麼《朱子治家格言》開篇便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因為「勤儉為持家之本」。勤勞就是從小會幫忙,會勞動,在勞動當中又有負責任的態度養成,好。我們的孩子有責任心了嗎?

  有一個爸爸他聽了這個事例以後,想說他三個女兒不知道有沒有責任心,拿了一支掃把把它橫放在自己房間的門口,只要進來的人一定會看到這一支橫擺著的掃帚。他把大女兒叫來了,大女兒走進他的房間,看了一下那支掃把,然後直接跨過去,走到她爸爸面前「爸,有什麼事?」爸爸有點難過,但是後面還有兩個希望,又把二女兒叫過來,二女兒一樣視若無睹就跨過去,而現實往往都是殘酷的,他把三女兒叫來還是一樣。他在傷痛之餘突然想到一個人,就是他的太太,他就把他太太叫來,他的太太一進門看到這個掃把馬上就蹲下去撿起來,然後把它排整齊。誰把家裡的一切當自己的事?媽媽。孩子腦子裡只有「你只要把書念好就好,其他的事你啥都別管」,所以天塌下來他也只會說媽、爸,他不會去幫你扶一下,那這樣的孩子你看以後能當主管嗎?能堪大任嗎?

  禮拜六回去的時候你們也可以做實驗,不一定要拿掃把,你就看孩子快要進來了,快要進家裡了,你就把醬油翻倒,看你兒子走過去的時候會怎麼反應。假如他走過去說「媽,醬油倒了」,這樣還不錯,他還會給妳打招呼,有的連講都不講。假如你的兒子、女兒馬上過去把它弄好,然後又把桌子擦乾淨,擦得一塵不染,你可以輕鬆了,因為這個孩子已經具備負責任的態度、勤勞的一種心境。當然假如結果不如你預期也不要太傷心,因為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像我也是二十幾歲才醒過來,你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因為大隻雞晚啼。有一個方法很好,你把他丟出去,把他丟到海口,當他在拖地的時候他就會想起「世上只有媽媽好」,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來,還有沒有?「服從為負責之本」,這些都是關鍵。再來,「學問為濟世之本」,好,BINGO,你們完成了,來給自己掌聲鼓勵一下。有真實的學問、智慧才能利益家庭、利益人群,不然會愈幫愈忙,「學問為濟世之本」。當你能掌握這十二個做人的道理,你這一生絕對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要記住,這十二個要做,再來要承傳給你的小孩,中國的經典智慧所談的理也不會跳出這十二條。學習不要貪多,重在能夠力行。我們今天講到要立志了,自己就要趕快立志。

  而我們剛剛講到「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有另外一句名言跟這個是相呼應的,「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這已經告訴我們社會的本質就是互助。有一個小孩差不多四歲左右,有一天跟她媽媽去買東西,買出來以後見到一位長者,一位阿姨,阿姨看到她很高興,「哎呀,小妹妹真可愛。妳怎麼沒有去念書?」這阿姨隨口講了一句。小朋友看看她媽媽說「媽媽,為什麼要念書?」你看孩子很多機會點都出來,你道理不明白、不清楚,她這些學習的機會就錯失掉了。那一位阿姨馬上接這個小朋友的話,「讀書可以賺大錢」,這位母親很警覺,馬上用眼神跟她這一位朋友示意,示意的意思說妳閉嘴不要講了。之後母親蹲下來跟她的孩子講,「孩子,讀書要學本事,學了本事以後我們才能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心力。妳看剛剛我們去買饅頭,這個叔叔就是因為有能力做饅頭,才能把這麼好吃的饅頭給我們,幫助我們,我們就有得吃,所以是要學本事。而叔叔對我們這麼好,我們也很感謝,可是我們很感謝能不能把妳的娃娃熊送給叔叔?能不能?不能,因為叔叔不一定喜歡娃娃熊。為了表示我們的感謝之意,我們把錢給叔叔,讓叔叔拿著這個錢再去買他需要的東西」。

  而這樣引導的過程讓她了解到我們的生活是要感恩每一個行業的人,因為他們給了我們方便,給了我們生活的所需。孩子對各行各業是這樣的認知,他以後會不會瞧不起人?不會,他會恭謙,他會處處笑臉迎人,他連遇到百貨公司電梯裡的小姐,他也會很恭敬的跟人家說「謝謝妳的服務」。一個孩子是恭敬的心,還是傲慢、輕視、瞧不起人的心,那差異可就天壤之別。而且一個人真正只看錢去衡量他人的輕重,他這一輩子已經毫無幸福快樂可言,因為他的人格已經生病了。當他處處只是看錢而已,他會有真的快樂嗎?那是他吸毒了,麻木了,無法自拔了。這是我們讓孩子了解人生就是要學好本事,立志服務這個社會。孩子從小,他懂得在家裡「我要當好孩子,我要回報父母」;在學校他懂得要尊敬老師好好學習,感恩老師的教誨;他在社會當中,他也了解他要當一個好公民為他人的榜樣。

  剛好有六七個孩子走在行人道上正要回到他們的教室,在差不多四百公尺的路途當中,這些孩子主動積極在那裡撿福報,撿什麼福報?撿垃圾。諸位朋友,我記得去年八月份我到北京演講,演講完我到北京郊區的長城去逛了一天,因為要到長城以前寫了一句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想我也去做個好漢吧,著相了。就在爬的過程,我們的老師邊爬邊撿垃圾,突然我們抬起頭來看到一個外國人非常認真的在拍我們撿垃圾的樣子,為什麼要拍?這個叫希有難逢。中國人在世界的形象是什麼?對啊。

  在法國的聖母殿寫了一行中國字,「請勿大聲諠譁」。在珍珠港,它是一個旅遊地,垃圾桶上面寫著「請把垃圾丟在此」,用中國字寫的。泰國的皇宮廁所裡面也寫了一行中國字,「便後請沖廁」,用中國字寫。我們跟學生講,為什麼用中國字寫?他們說中國人很偉大。恥辱,當我們在念起那一句話都念不下去。中國是禮義之邦,這句話現在念起來不是光榮是什麼?「恥辱。」對啊。一個動作把國家民族的臉丟盡了,這樣就不是一個好公民,也不是一個好的炎黃子孫,要引以為恥。我們跟學生講要知恥近乎勇,他們說好,我們去把它擦掉,用什麼擦?你做錯事了,你能把一個人的嘴巴捂住,你能夠捂住所有人的嘴嗎?「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弟子規》好不好用?好用。要用你的德行把恥辱擦掉,所以諸位小朋友,你去坐飛機的時候不可以大吼大叫,人家外國人一看,你看這就是中國的小孩,就是中國人教出來的後代。假如你時時都非常的規矩,外國人來看到會佩服中國的文化真是悠久,真是良好。你要從小讓孩子對國家民族以至於對他自己的定位要清晰,不然他會覺得社會國家不干他的事,你有引導他就有那一份定位在。

  這一些孩子走在路上都是爭著撿垃圾,剛好迎面而來好幾個國中生,他們一邊走路一邊吃雪糕,有的還吃鹹酥雞,在吃的過程隨手在扔垃圾,當他們其中一個大哥哥抬頭一看,看到一群小朋友在撿垃圾,突然有一個人就這樣,撞撞旁邊的同學就說了,「別丟了,那麼小的孩子都在撿了,不要丟了,不要丟了」,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還有一次,我跟另外一個老師走在前面,兩個女老師走後面,我們兩個人也一直在撿,在撿的過程也遇到一群國中生,這一群國中生看到我們兩個人就說「少見哦!難得哦!」然後我又當了木柵動物園裡面的動物,他們就在那裡「少見哦!難得哦!」那時候我們兩個已經撿垃圾經過他們,他們停在那裡喊得很大聲,後面兩位女老師走上來了,對著這些國中生說,假如你們一起來撿那不就不少見、不難得了嗎?其中有一個國中生說「喔,對對對」,他就蹲下去撿起了一個煙頭,這也是很難得。而我們把事情做對就能喚醒別人的慚愧心,您不要小看撿一張垃圾。

  在我國中的記憶當中,有一天是放假,我到學校去打籃球,當我走進校門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是我的校長,校長並沒有看到我,他在校園巡視,剛好看到一張垃圾,他彎下腰去把它撿起來,校長這一個動作影響我一輩子,我很感動他的風範。再來,我看到校長撿垃圾起來,我這一輩子還有臉丟垃圾嗎?我不敢說我的風範能像校長一樣,但是最起碼讓每一個要做錯事的人會突然想到這一幕,他會有所節制。當善的、對的行為愈來愈多,整個社會風氣就在翻轉,而社會風氣的翻轉往往就在我們一個細微的動作當中,勿以善小而不為。

  有一位媽媽,她去接她的孩子,在校門口正等著,看到校門口好幾張垃圾,她很想彎下腰去撿,可是怎麼樣?腰滿緊的,平常沒有鬆掉,其實最大的瓶頸在哪裡?在面子問題,怕人家看她丟臉,不過她想一定要突破這個瓶頸,她彎下腰一張一張撿起來,突然她也變成希有動物,每一個人看她覺得很奇怪。在這個年頭你做對的事會很不好意思,會很不敢做,結果做錯事的人卻是理直氣壯,顛不顛倒?

  我們跟孩子講,生日的時候要打一通感恩的電話給父母,教完以後,「來,說一遍」,孩子講不出口,這種柔軟、這種感恩的言語在他們的生活當中匱乏得可憐。而他們一天當中什麼語言最多?隨便開玩笑,輕慢,耍嘴皮,「奸巧語,穢污詞」。他們的老師非常的生氣對著他們講,叫你講一句感恩的話都講不出來,平常「奸巧語,穢污詞」說來就來,你們顛不顛倒?學生心裡想「也對喔」,老師這麼一講都很慚愧,都起來練習主動打給父母。我們要觀察到這種錯誤的趨勢。

  這一位家長撿了兩天,撿了三天,突然有一位家長也彎下腰來陪著她撿,一個人來了,有一就有什麼?二,無三不成禮,所有的家長加入了,邊撿互相寒暄、互相讚歎,這種氣氛就覺得相當和諧。而當這一群家長在撿垃圾的同時,她的孩子出校門了,請問孩子學到什麼?學到愛護環境,學到愛護這個社會,我們要把好公民演給小孩看。

  而這一群丟著雪糕的塑膠袋,還有丟著很多吃不完的食物,亂扔,看到這一群孩子以後懂得節制了。這一群孩子回到教室裡,因為剛剛那個大哥哥所講的話是廣東話,這幾個孩子只有一個廣東人,他就對著其他的同學翻譯,「我告訴你們,剛剛那個大哥哥說了,他看到我們撿垃圾,就說不要再丟了,人家年紀那麼小就懂得撿垃圾,我們還丟」。這個小朋友在講這段話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什麼狀態?很高興,他覺得我對這個社會有影響、有貢獻。

  當他在坐公車當中,他看到老婆婆馬上「老婆婆,妳坐」,他又看到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看他讓座都很不好意思,有老人起來了都讓座了,他會深深感覺他跟這個社會是一體的,他有責任做好的榜樣,這叫理智。這些孩子,你只要問他「你為什麼要讀書?」只會有一個答案回應你,「因為我要作聖作賢」。而作聖作賢就在家庭當中,就在學校當中,就在社會當中,把《弟子規》演出來,把經教做出來,這些態度很重要。

  有一個孩子因為老師問他,假如你有一億,你會做什麼?這個孩子回答道,第一,我要辦一所弘揚中國文化的學校,你看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他有這樣的環境形成這樣的人格。第二個,他說我要辦一所醫院,因為可以讓很多病苦的人得到照顧。諸位朋友,你現在的孩子有沒有這樣的志願?環境不同,人格志向就不同,真正高明的家長要幫孩子找好環境,找良師益友。這個孩子講他第三個志願要做蔡老師。你看這個孩子念念想著誰?想著他人,仁不仁厚?這樣的孩子會吃虧嗎?這樣的孩子走到哪長輩都要栽培他,爭先恐後要當他乾爹、乾媽,你相不相信?這個孩子的故事很多,待會兒我再找機會講幾個。假如這個是你的孩子,你高不高興?高興,半夜睡覺會不會偷笑?

  他的老師聽完很高興,因為他的母親在外地講課,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媽媽,報告說妳兒子今天立了三個志願是這樣,給她報喜訊。這個媽媽聽完沒有偷笑,當天晚上打了一通電話給她兒子,說「兒子,你有這三個志願媽媽很欣慰,但是媽媽問你一個問題,這三個志願是不是要等到你有一億了才能做?」你看這個媽媽的敏感度很高,機會點抓得恰到好處,我們還在那裡八風吹不動,「那是我的孩子」,你看她馬上抓住這個機會提升孩子的智慧、認知。很多的事絕對不是等到有錢了才可以做。她接著問她兒子,「蔡老師有一億嗎?」蔡老師口袋連十塊都沒有。讓孩子了解要做這些大事當下就可以去提升能力,就可以去做好準備。一個學習只要真正立了堅定的志向,沒有一件事辦不了,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學習第二個重點是要「力行」,這是一個樞紐,學問能不能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價值也要靠力行。我到深圳去講課是在去年三月十五號,去了隔天,當地邀請我的老師,他們辦了一個幼兒園,他找我去跟這一群幼兒園的小孩講一堂《弟子規》。我一走進教室跟學生打了個招呼,說道「諸位小朋友,我們今天要上《弟子規》」,小孩聽我講《弟子規》三個字之後,異口同聲說「老師,我們都學過了,我們都會背了」,一邊講的時候頭抬得很高,都會了,都會背了,好事、壞事?教育可要慎於始,不然我們教出一堆言行不一致的下一代,要慎於始。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道」字,「小朋友,我們學習聖賢的經典最重要的目的要當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才是我們讀聖賢書的目的。而我們看這個『道』字,右邊一個首先的首,左邊一個辶部,這個辶部是代表走路,代表行進實踐,意思就是說首先能做到的人、實踐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諸位小朋友,《弟子規》哪一句你做到了?」當我話講完,這些孩子的腦袋在轉,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沒做到。真的,孩子的反應很快的,因為他的心很清澈,你的道理講得服,他馬上就回應了。不像我們大人,「你做到了嗎?」「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頭還是低不下來,為什麼低不下來?又是面子,它害得我們真慘,害我們長劫輪轉永無出期,要放下。

  接著我就一句一句給他們講解,那一節課好像講了五六句吧,其中有一句叫「晨則省,昏則定」,講完以後,隔天有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非常的優秀,後來她學鋼筆字,學完以後,我都不敢在她面前寫字,這個七歲的孩子寫得比我好得太多了。你看看,你真正把中國文化的精髓從她小時候教,十三四歲那種彬彬有禮、那種氣質風範,怎麼會讓人對中國文化不肅然起敬!大家要努力栽培出一些好的榜樣出來。當她的父母走出來,她就鞠一個躬,「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嗎?」她爸爸聽完以後趕快跟幼兒園聯絡,打了電話問老師,「昨天發生什麼事了?」這樣的家長很有智慧,他知道要好好配合老師的教學,他了解完就能在家庭裡面實踐學校的教育,這樣雙管齊下收效甚快。很多家長就沒有這個敏感度,孩子跟你問好,你摸摸他的頭,「你今天沒有發燒吧?」或者走進門來,襪子一脫,兒子說「爸爸,『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家長說「那是你們老師說的」,那能不能教?沒得教了,要親師合作。

  另外這一個立下三個志願的孩子那一堂課也在,他本來是念一年級,跟這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上那一節課,為什麼?因為那一天我要上課,他媽媽跟學校請假,把他調過來上,上了一個上午。那一天回到家裡,這個男孩寫日記的時候第一行寫道:今天蔡老師教我們《弟子規》,蔡老師說《弟子規》是拿來做的,而不只是背而已。我們這一句話才三十秒鐘講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多久?這叫投資報酬率。這個孩子往後自學非常的律己、嚴格。有一次樓下在辦活動,有好幾關他們可以去闖關,能闖過幾關就有一個獎品可以領,這個孩子去搖呼拉圈,結果才差二三次就合標準,那一位阿姨說:來,沒關係,我幫你打勾。這個孩子說:不行,要誠實,不可以打勾。這是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之下可以做出來。又有一天,冬天,他的同學鞋子壞掉,他的老師告訴他,你去把你那一雙舊的拖鞋借給這個同學,因為他那一天剛好穿新鞋,舊的還沒有壞,還可以穿,只是比較舊了。當天下午,他的老師看到他那一雙新鞋穿在他同學的腳上,他那一雙舊鞋穿在自己的腳上,老師看了都很感動,「財物輕,怨何生」,兄友弟恭。所以一定要在一開始就把正確的求學態度、處世態度正正確確的刻在孩子的心田之中。好,我們今天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