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07/3/10  台灣桃園孔廟  檔名:52-180-0017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這次是我們過年後第一次上課,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拜個年,祝大家歲歲平安,年年如意。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其實就是當一個明白的人,當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都了解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今天希求家庭、社會能平安、能如意,這是一個結果,必然要種好的因才能感這好果。所以因一定是「諸惡莫作」,我們不造惡,不做壞事,就能歲歲平安;我們能「眾善奉行」,都是種好的善因,自然就結好的善果,就能年年如意。我們對未來有一分希求,那是好事,但是更要明白如何來經營自己的家庭、人生,讓他走得平安如意,走得幸福圓滿。這是我們相當要去認知、去體會、去學習的一個正確的思想智慧。

  老祖宗說「詩書為起家之本」,這詩書裡面含蘊著人生智慧,才能讓我們的家道能夠綿延、能夠興盛。《書經》當中,我們非常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書經》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我們這句話應該比較熟悉,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些道理我們都要很清楚明白。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遭到福、遭到禍,那都跟他作的善事、惡事息息相關。在古代社會都希求國泰民安,往往都是那個時代大眾(社會、人民)都是認真的修學我們祖宗聖賢的教誨。所以民心善良,感來的就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是假如這個朝代作亂,往往都是疏忽了這些聖賢的教誨,才感來這樣的社會狀況。

  我們看得到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情景,值得我們來冷靜的思考。為什麼離婚率愈來愈高,犯罪率愈來愈高,以至於自殺率這些數字都節節在攀升當中?我們看到這些情境,要體會得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自己也好,我們的孩子也好,都跟這個社會是一體的。所以我們面對社會的一些情況,要有一分責任去承擔、去改善,不能看到這些數字都覺得那個跟我沒關係。比方離婚率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我不會離婚!我們的孩子會不會離婚?我們有沒有教導他夫妻如何相敬相愛的這些思想觀念?

  有一次,剛好我們講課的時候,是一所銀行請我們去講課。那是下完班以後,組織好幾個單位一起聽課,也是「幸福人生講座」。諸位朋友,假如公司在下完班之後,還安排我們上課,當下我們的心境怎麼樣?坐在正準備聽課的時候,心情好不好?真無聊,還辦什麼講座,不好好讓我回去睡一覺。其實說實在的,睡一覺確實可以解除疲勞,但是解一時的疲勞,人生真正的疲勞是憂慮,不知道人生怎麼辦!憂能使人老。這夫妻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想不通,真的,可以到一夜白髮都有可能。可是這些都要智慧,都要透過學習。

  但是說來,像我這把年紀,有點可悲的地方在哪裡?在我們的整個學習心態很危險。什麼學習心態?學習只為了考試。而說實在的話,人生真正的考試,絕對不是在考卷上,而是在我們生活、在處事待人當中,那是真考試。夫妻每天相處在一起,沒有包容、沒有寬恕,沒有那種欣賞、成就對方的心,這個婚姻鐵定是沒有辦法經營好。包含我們在公司裡面,假如沒有一分責任感,沒有一分謙卑受教的態度,那想在各行各業有好的發展,那也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考試往往是踏出校園那一步的時候,那個考題會接二連三的來。所以踏出校園那一刻,正是更需要學習的時候。

  以前十幾年的學習,那是跟生活分開、跟工作分開;真正踏出校園那一步,那個學習是完全跟生活處事待人息息相關。可是我們往往踏出校園那一步,不要說踏出校園,當我們考完大學聯考那一刻,我看到電視記者都拍一個鏡頭;他們怎麼沒事拍那些鏡頭幹什麼?也不想到拍這個鏡頭之後,帶動的是什麼風氣?就拍當他們考完試之後,把課本從三樓、從四樓一扔就扔下來,砰!那扔掉的不是幾本書,那可能扔掉一個人好學的態度,就這麼樣給扔出去。好學近乎知,智慧要從好學當中來。假如當他考完大學之後,就不再認真學習,那他的人生鐵定會有太多的難題無法解決。而這些難題往往是因為自己沒有智慧造成的,都很有可能。其實我們應該是踏出校園的時候,更應該學習。諸位朋友們,您每個禮拜最起碼有三個小時以上學習的舉手?三小時已經很低了。假如我們畢業之後,反而都沒有學習,那我們的人生是在退步。

  這個單位的主管確實把員工當作家人一樣愛護,希望所有的同仁都能真正家庭幸福,所以就請我們的老師去辦「幸福人生講座」。老師還沒開始講,底下的員工就說:老師,你現在就放我們回去,我們就幸福了。我們還沒開始講,就要轟我們下台了。這個時候,我們心裡想這個時代要找幸福的人還不好找,大家可以注意,坐公車的時候,看看每個人的臉,整台車有沒有一張幸福的臉給大家看?大部分都是像人家欠他會錢的那種臉孔,都欠他很多錢,笑不出來。這個朋友說他就很幸福,我們就很歡喜:你有幸福的人生,要跟大家分享分享。麥克風就拿給他,他都講不出話來。

  接著我們就問:諸位朋友,您這一輩子有把握不得癌症的舉手?諸位朋友,有把握不得癌症的舉手?這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有把握不離婚的舉手?不要這樣!我們有一次在山東講課,問了這第二個問題,有把握不離婚的舉手?沒有人舉手。沒人舉手,居然有一個小朋友,才讀小學,硬把他媽媽的手舉起來。你看,孩子都沒有安全感,都很怕父母沒有處好。我們教幼兒園的一些老師都感受非常強烈,一個天真爛漫的臉,突然有一天非常憂鬱,這個孩子突然笑不出來,八九不離十,父母不和,父母要離婚。所以孩子每天都很掙扎、很痛苦。事實上,家庭的和不和樂直接影響一個孩子健不健全的人格。所以當他都不相信父母能和,他又怎麼能相信這個世界人與人能和睦相處?所以孩子面對整個人生、整個人群的態度,往往都在是家庭裡面奠基,打的基礎。

  一個孩子有孝心,他到單位面對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上司領導,他就懂得盡忠。兄弟之間和睦相處,他跟朋友,跟同學、同事自然也可以相處得很融洽。因為習慣成自然。而這個習慣這樣的心境,在家庭裡面就形成。他在家庭裡很勤勞,他自然而然到公司就勤勞。有沒有可能在家庭裡面懶惰的不得了,突然去工作就變成最勤快的人?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為人父母者要不忘初心,我們當初踏入婚姻這一顆心,就是希望帶給彼此,以至於帶給下一代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整個人生經營的過程,難免會有一些挑戰,但是有一分真誠、有一分真愛,任何的狀況都能夠迎刃而解。俗話講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都可以互相成就的。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您有把握把你的孩子教好的舉手?三個問題問下來,沒幾個人舉手。假如這三個問題,我們心裡都沒有胸有成竹,我們的人生有可能幸福嗎?我們去聽一些中國文化的講座,能從古聖先賢幾千年的智慧當中,給我們人生很多關鍵的啟發,早一點去思考這些影響一輩子的重要觀念,是相當刻不容緩的事情。這很多父母來跟我們一起參與課程,結果很遺憾,他的孩子已經十七、八歲,「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所以不管孩子多大,我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還是用一分真誠。

  記得在去年的過年,我們在中心剛好辦了一個課,一個孩子十六歲,去聽課聽了幾天。當天晚上,他走到他父親住的宿舍,我們是一層樓裡面,可以住個七、八個人。他走進去之後,剛好他的父親跟一些寢室的室友正在談論今天聽課的一些心得,大家聚在那裡。結果這大男孩看到他爸爸,走向前去,瞬間就跪下來,所有的人本來在講話,都鴉雀無聲。這個孩子跪下來,跟他父親懺悔,說他十多年來太不孝,讓父親操太多心。真的,性本善,這顆孝心是人本有的,他有緣分遇到老祖宗的教誨把他喚醒。結果這個大男孩講了一番懺悔的話,這父親眼淚也忍不住了。接著父親很感嘆說了一句話,他說:我當了父親十六年,第一次感覺當父親的幸福。假如這個孩子一輩子都沒有遇到老祖宗的教誨,那他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他的父母人生又會如何?所以真的學聖賢教誨,學《弟子規》,對每一個人,以至於每個家庭,那真的是刻不容緩。不然,不懂做人的道理,一家人這麼好的緣,變成互相折磨、互相傷害。我們不忍心家人是走這個方向。

  這次過年,我是在我們廬江湯池過的,大家有沒有跟三百個人一起過年的經驗?我們年夜飯三百個人吃,好不熱鬧。我們有一個同仁,他們家九口人都到了,爸爸、媽媽,哥哥、嫂嫂,還有他跟太太,還有一個姪子、姪女,還有他的女兒,九口人。我們在除夕當天早上祭祖,我們兩百多個人,在我們「中華民族萬姓祖宗」牌位前面祭祖。在祭祖的當下,我們讀誦《禮運大同篇》。我們希望往後民族的整個生活是走向禮運大同的境界,這樣的理想。而理想,只要我們有真正的信心、真正的毅力,一定可以實現得了。所以要「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些「鰥寡孤獨」,比較弱勢的團體,「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們在學中國文化的當下,有一個心境,就是這些經句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轉經,轉成我們的生活,轉成我們的工作,轉成我們處事待人的心境、情景,當下就可以做得到,從我們的家庭、社區都可以做得到。假如我們沒有這個心境,那就變成研究而已。研究,自己也得不到好處。

  這次我跟我的老師,釋淨空老法師(老教授),我們到歐洲法國去,把我們在湯池做的「和諧示範鎮」一些小小的經驗,跟一百九十幾個國家的代表做一些交流,後來又轉到英國去參觀一些知名的大學。英國這些知名大學他們都有漢學系,所以我們去,師長要講課的時候,突然一個英國人主持,他是用漢語主持的,講中國話主持。他們研究漢學都已經有相當的歷史,可能研究的比我們華人還要深入,我們都很害怕,到時候,我們華人大學裡面的中文系,突然站上去一個英國人:來,我今天教你們漢學。我們從椅子當中都要跌下來。羞恥!自己祖宗的文化還別人來教。當然其他國家愛好我們的文化,我們也很歡喜,可是不要淪落到這般田地就不好。

  師長也很語重心長的跟他們交流,雖然你們研究漢學研究得很仔細,但是你們也沒有辦法化解你們人生的憂慮、人生的困難,我們該煩惱還是煩惱;而這些聖賢的學問是能夠讓我們的人生真正幸福快樂的。只要我們能夠真正把古聖先賢的存心,他們立身處世的這些德行,真正承傳下來,我們可以家和人樂,國泰民安。你們假如把它當學術研究,那就不可能利益人生。我們是學儒、學古聖先賢,我們不是儒學,不能變成學術研究。

  所以古聖先賢的教誨,假如以一篇短短的經文來詮釋,我們可以想起《大學》這本經文。《大學》開篇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那所有中國文化都含攝在其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們人生希求的不就是家齊國治天下平,這段方法都告訴我們了。就從我們能夠誠意正心,能夠把我們的身修好了,我們的家就齊了!我們所處的單位就能夠治理得好。古代堯舜他們的德行成就,整個天下都安定,天下的人都來效法他們。中國傳統這些文化是真正可以利益每個人的人生,不能變成學術研究。所以我們曾經遇過一些教授,專門講中國文化的,台下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一提到孩子教育,頻頻搖頭,束手無策,那不就研究的學術跟他的生活、生命都脫節開來!

  我們強調的是實學,是真正能利益人生的學問。所以在一年左右的歲月,我們小小的一些成果跟世界的人交流。其實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得力於師長。當初,我們要做這個「和諧示範鎮」的時候,師長親筆寫了《禮運大同篇》,寫在扇子上面拿給我們,希望我們好好來期許自己。所以每次祭祖的時候,我們都會把《禮運大同篇》念一遍。去年祭祖念一遍跟今年祭祖念一遍,不一樣,感受更深刻。孔老夫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智慧要從好學當中得來;一個人感受的心,仁愛的心,一定是真正去做,真正感受別人的苦,這個仁愛心才會擴展,仁愛心不是自己想像出來。「知恥近乎勇」,一個人的勇氣從哪裡來?從知道羞恥心來。父母養育我,這麼多人愛護我,我怎麼可以墮落?我怎麼可以讓愛我的人傷心?這個羞恥心就起來。這個時候求道德學問,那就不需要人家推。

  去年跟今年的過年前夕,我們一些老師都下鄉把敬老金發給湯池鎮的老人,湯池鎮的老人有兩千多個七十歲以上的,八十歲以上也有一千多個。所以七十歲以上,師長給老人家拜年,包一個五十塊的紅包。其實這五十塊是很有意義的,是因為師長小時候,他七、八歲那時候還有個記憶。那時候過年,政府會關懷這些老人,所以就會送老人兩斤掛麵、兩斤豬肉、一隻雞,去看望老人。換算成現在的錢,差不多五十塊的人民幣。所以我們現在就承傳這一分敬老愛老的傳統,事隔七十多年,我們把它承傳下來。所以去年是辦個敬老的茶話會。很多老人我們招待他們吃飯,吃完飯再發紅包給他們。吃飯的時候,老人圍一桌,我們都有兩個老師對坐,幫忙招呼這些老人,就給這些老人夾菜。當下老人眼淚就掉下來,他說:我的兒子都沒對我這麼好。所以老人的心是非常敏銳的。老人只要我們對他一點點好,他都會感受很深刻。

  我們要體會得到,我們今天種下愛護老人的這個因,才能感得我們以後老了,人家來愛護我們,這都是因果循環。假如這個時候我們都不照顧老人,等我們真正老了,我們的孩子當年輕的時候,就是看到我們不孝順老人,他們沒學到孝順,自然就把我們踢到一邊去。所以人生要高瞻遠囑。我都常跟我的同事,我們教小學的同事們,都跟他們溝通,一定要教他們懂得愛人,懂得這些倫理道德,尤其要尊重老人!不然這些孩子十五年、二十年之後,他們都是當社會的中堅分子,他們立法的時候,我們又沒教他愛護老人,那時候他們一立法,就把這些老人都視若無睹,到時候我們的老年就很淒慘。所以人生要看得遠。我們小學的老師把這批孩子教好了,我們的晚年才有保障。

  去年的敬老金發放是由政府親自發放。今年不一樣,今年我們是老師下到鄉鎮裡面去,甚至於親自送到門口給老人家,親自送給老人,那個意義很不一樣。親自送給老人,老人會感覺非常溫暖。我們的老師就一個多禮拜下鄉去發敬老金。很有意思,還沒發以前,天氣預報說這一個禮拜都會下雨。我們的老師心裡就想,假如下雨,我們到村莊裡面去,這些老人還要步行走到村的辦事處,這樣老人,下雨了,地上都是泥濘,走起來不安全,所以大家都有一種期望別下雨。結果很有意思,發了一個禮拜左右,那個禮拜都沒下雨。所以天地是有情的。「萬類相感,以誠以忠」,所有天地萬物的感應,用我們的忠心、誠心可以感應。這不是我們今天在這裡講而已,科學家已經做了證明。日本江本勝博士對水的證明,我們一個善意都能改變水的結晶狀況。所以代表人的善意對一切萬物都會有感應的。發完隔天,我剛好回湯池。結果發完,一個禮拜沒下雨,發完以後,連下二、三天雨,這都可以商量的。

  在這發的過程裡面,我們幾十位老師真的感覺到,他們發完,對老人關愛之後,每個人的面相都變了。那個心,感覺到他們變仁慈、變柔軟,因為他們深刻感覺到老人的艱苦!所以看到一些孤寡老人行動都不方便,都很難下床,這時候我們是親手送過去。老人看到我們太興奮,堅持要下床,堅持要送我們的老師到門口。他們已經長期缺乏關愛,當然,我們絕對不是去一次,我們應該帶頭來愛護老人,常常去關愛他們。

  當我們去這些孤寡老人家裡面給他們打掃,送了這些敬老金之後,旁邊的鄰居統統站出來看。當我們一步一步離去的時候,在這個耳邊還聽到非常微弱的談話聲,說到:他們真是好人。真的,當我們把《禮運大同篇》,「使老有所終」,老人晚年最重要的要關懷,要有天倫,我們真正去落實,真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那一分善心都會被喚醒。我們剛到湯池的時候,街道很髒,都是我們的老師去掃、去撿,到現在都是當地的人民主動的來掃。而且鄰里當中在掃地的時候,互相看一看都是露出燦爛的微笑,他們也做得很踏實。因為當我們去做了以後,這湯池鎮的人民,他們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我們自己的家鄉居然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在幫我們維持乾淨。所以人只要去付出,都能把對方的善心給喚醒。

  在送敬老金的過程裡面,也很有意思,在一些村的辦事處的時候,我們是村的幹部親自送敬老金給老人。有些幹部,他長期幹部當習慣了,這腰很硬,一開始的時候,單手拿著,腰也沒鞠下去。但是因為每個老人進來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去攙扶老人,然後倒水給老人喝,當老人領完敬老金,還要蓋手印;蓋個手印完,我們的老師就拿濕紙巾很仔細幫老人擦手。這些幹部看了以後,他的心開始被軟化,所以本來是這樣,後來變兩隻手,後來變腰彎下去。幸好彎下去了,不然以後再過五年、十年,他可能會腰脊勞損,可能會脊椎側彎,多鞠躬對脊椎有幫助。很好,當這些幹部真正給老人鞠躬下去,那老人家多歡喜。老人很有意思,剛走進來,一臉了無生趣,沒有任何表情;到整個過程完之後,走出去,歡歡喜喜的,燦爛的笑容。還有的老奶奶要走以前說:你們都把我們老人當寶。都講得很高興。你看,我們帶動這樣的社會風氣,整個社會不就充滿祥和之氣?還是我們要往那個連對面姓什麼、叫什麼完全不懂、不知道的這種冷漠的社會風氣?

  我們的老師在下鄉的過程,有幾個場景,讓他們非常的觸動,都流下淚水,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因為看到很多八十幾歲的老人,住在五、六十年前的破房子,都是土房!睡在床上,只有一層棉被。在湯池,冬天的時候都會到零下五、六度,沒有暖氣。你看老人家就住破房子,沒有暖氣,只蓋一個棉被。更讓人傷心的是,在老房子的旁邊建了一棟三層樓、四層樓的高樓;曾祖父、祖父就住在這破房子裡面,而孩子跟孫子就住在這高樓裡面,他們的子孫居然住得下去。我們深刻體會《三字經》講的,「人不學,不知義」,《學記》講的「人不學,不知道」,真的,沒有學習,不懂道義,連禽獸都不如。烏鴉都尚知反哺,哪有人自己住的這麼安穩,居然讓自己的祖父、祖母在那裡挨餓受凍。真的,這個世間什麼最需要?教育最需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個家族不是沒有錢,他能蓋這樣的高樓,但是他卻不懂得要孝順爺爺奶奶,孝順祖宗。當然,假如今天我們遇到了父母不懂得孝順爺爺奶奶的情況,我們也要懂得,「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不能用批判,不能用責備,要善巧方便。

  有個大學生,他去聽完課,他們家就是這個情景,老人就住那個最破的房子。後來這大學生回去之後,學了之後馬上做,都主動的去幫忙家裡的事務,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把老奶奶接到自己的房間住,自己去客廳睡沙發,對他的父母沒有一句的責備。就這樣睡了幾天,他的父母生慚愧心,對老奶奶就倍加的關懷奉養。不管他人怎麼做,家人也好,親朋好友也好,我們首先不責備,首先從我開始做對,這個相當重要。「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這個「長」最重要的,是有健全的人格,是有正確的人生態度,而不只是身體長大而已。假如沒有這些正確的做人態度,雖然長大了,很可能讓家裡的人更擔憂,會做出更多不好的事情。

  長期,我們在湯池就都給孩子講《弟子規》,講這些做人的道理,還教給他們書法。這些孩子們寫書法,心定下來。之前也跟大家提過,有一個孩子念初中,初一考試,全部加起來十七分,一般的老師看到,都覺得這孩子沒辦法教了。說實在的,「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很大的潛能,只是怎麼把這個潛能激發出來。楊老師在給他們上書法課以前,都先講半個多小時的《弟子規》。這個孩子的孝心、對老師的恭敬心喚醒,所以書法寫得很認真。那次的月考成績,本來以前是十七分,那次月考成績考了五百八十八分,整個湯池鎮震動!諸位朋友很多應該是小學老師,假如我們教孩子做人,一個孩子本來成績不好、德行也不好,突然提升起來,全校也會怎樣?也會震動!這一震動就把古聖先賢的教誨能夠推得出去。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可以從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區,從我們工作的單位,來給社會做榜樣。

  我們剛剛提到有一家銀行,他們請我們去講「幸福人生講座」,他們是在珠海。他們整個銀行的狀況發展的很好,跟這些客戶都變成好朋友,像親人一樣。來了都不只是談錢而已,來了之後,因為他們都會送這些《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給客戶,所以來之後都會閒話家常,會關心彼此的家庭,所以氣氛都不一樣。現在不只要在珠海推,其他分公司,在廣州地區也都要開始推動《弟子規》,變成企業的文化。各行各業都是復興文化的關鍵,所以不管我們現在是在哪個領域,拍著胸脯:捨我其誰?從我的單位開始做起。這是真正對得起我們的祖宗,也是對得起我們的下一代。

  這個孩子他有了孝敬心,學書法有了定力,心不浮躁,學習的效果就很好,這些孩子都學的相當認真。有一次,因為楊老師工作比較忙,就不常回去,這些學生常常都在我們中心門口在那裡探頭,問楊老師有沒有回來?有一天,老師回來了,他們知道了,在門口排一排,等,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站多久了?剛好老師要去參加一個晚會,這個晚會是九九重陽敬老晚會。這個晚會來了多少人?將近三千人,整條街統統是人,整條街包起來,敬老晚會。我們到了會場,前面幾排全部給老人坐,看著老人坐在那裡很歡喜,嗑著瓜子。這些節日真的都是含有我們文化的傳統,文化的意義。

  那天要出門的時候,這些孩子排整排,知道老師會出來,給老師恭恭敬敬鞠了一個躬。這個躬鞠下去,老師馬上跟旁邊的同仁講:給我排排看,擠出兩個小時,我再給他們上課。因為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還要擠兩個小時。後來有沒有擠出來?我們下節課再說,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