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7年幸福人生講座-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集) 2007/7/10  中壢善果林  檔名:52-237-0006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大家早上好。

  在喜馬拉雅山的高山上有個旅人,他剛好在一段旅程當中,那時候下著暴風雪,很大,而且舉目都看不到半個人,走得也是很孤獨。突然從遠方來了一個旅人,兩個人就一起結夥走在路上。因為天氣太冷了,所以要保留些能量,兩個人也沒有說話,只是有人做伴的感覺,內心覺得比較踏實。兩個年輕人就這麼走著走著,突然看到路旁有個老人已經倒在地上,體力不支昏過去了。那又下著暴風雪,假如不幫這個老人的話,他可能就會凍死在這裡。當下這位年輕人就說到,我們一起把這個老人家扶著走。另外這個年輕人就說到,我們自己自顧都不暇,哪還有力氣來管這個老人。當下有點氣沖沖的就不理他,就自個兒走了。

  諸位老師們,現在這個老人就躺在我們面前,我們會怎麼做?諸位老師,你們的表情都很無辜的樣子。我們看電影、我們看很多歷史的故事,我們都要把自己置身其中,體會他們的心境,「慕賢當慕其心」,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的啟發、收穫。這些聖哲人他面臨人生的境界的時候,他是用什麼心境去面對、去突破?我們回想到小花他的爺爺面對一個孩子躺在那裡的時候,他爺爺說到的是:我什麼都不懂,我連字都看不懂,但是我知道人不能見死不救。我們看許浚他之所以能夠扭轉他的老師對他的態度,能夠成為心醫,也是這個心態。所以他在義利當中他做了抉擇,他提起的是病人的苦痛,他放下的是自己的功名利祿。

  這樣義利的抉擇,在我們的人生出現了多少次?而我們當下是拿起了義還是拿起了利?當我們拿起的是義,我們會坦坦蕩蕩。而許浚他這一生成就了他的學問,也成就了他的醫術。諸位老師,他損失了什麼沒有?該是他的都是他的。他以一個醫官的身分,居然能當到國家最高的大臣,那是富貴到了頂極。可是當初他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當中,他假如提起的是利而不是義的時候,那他已經把他人生的福分不斷的在折損。

  所以人生其實很簡單,人假如明白道理之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剛剛講到這個走在尼伯爾山上的這位年輕人,他看到這個老者他不忍心拋下他,這就是我們聖賢人以及我們中國文化當中承傳的道統,就是這分道義。我常常會跟世界各地的華人交流到,我會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炎黃子孫嗎?怎麼這麼小聲,怎麼可以連祖先都不認,不可以,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諸位老師們,你是炎黃子孫?是!炎帝跟黃帝的精神在哪,我們有沒有承傳下來?孟夫子的一段話,把我們炎黃子孫傳下來的氣概點得非常的清晰,叫「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行一件不道義的事情,「殺」我們取其意,並不是殺人身命,殺是傷害一個無辜的人,甚至是一個無辜的生命、眾生的生命,而讓他能得到天下,他也不願意。世間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比得到天下更高的、更大的,但只要是做不道義的事情、會傷害人的事情,連這麼大的利祿也如如不動,絕對不會動心。所以,孟夫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我們走上教師的教育道路,這件事情很有意義。

  就像昨天我們提到沈慕羽老先生說的,教師是沒有錢途的行業,金錢的錢,但是他能承傳整個民族的智慧、民族的利益,這個比錢更重要,所以我們走得非常的踏實。我常常覺得這一生能走上教育的路,非常的幸運、幸福,因為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又是有價值的事,這是人生的享受,再多的錢我們也不會動搖。今天有個企業家說十萬塊錢請你去做經理,要不要去?你們怎麼連十萬塊都決擇不出來,要不要去?一百萬要不要去?一億?不要再考慮一下?都是如如不動,因為金錢是有限的,而承傳智慧那是無限的功德。所以,世出世間,還有古今中外的聖哲人,他們最終都會選擇教育的路。

  我這幾年在教學還有處世的過程當中,其實也都會遇到義利之分。像我記得那時候南師畢業考代課,高雄縣錄取五十名,那時候我是考三十三名,我的同學考三十四名。三十二名剛好到前面去填志願,我就很高興對著我同學講,因為那時候彌陀國小有兩個名額,我在高雄縣考甄試的時候,我都跟我朋友開玩笑,我說我不是到彌陀就是到觀音,因為高雄縣有彌陀鄉、有觀音鄉,他們都覺得很有意思。後來我正式甄試的時候我考上觀音國小,我在觀音國小也教了一年。人家都問說:你學校在哪?我在觀音,「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我那時候就跟我同學講,我們兩個一起到彌陀去做同事。說時遲那時快,頭回過來的時候,三十二名把彌陀的一個名額填掉了,就剩一個。其他的我都不認識那些學校,那些學校叫不是上山就是下海,就比較偏遠的地方。一叫到我的名字,我就衝上講台去,同學正站在後面,這個時候是義利之分。因為我這個同學剛生孩子,不到一歲,她是母親,要照料孩子。上山下海都得住校,所以她就很難照顧她的小孩。我們這個時候想這個名額應該要讓給她,然後我就也不知道哪些學校就給它填下去,龍肚國小,在美濃。填下去之後我才知道,這所學校是全高雄縣最漂亮的學校,有捨有得。漂亮到什麼程度?學校裡面還有一座山,每天下完課還可以去登山、爬爬山,悠哉悠哉。所以義利當中,真的我們能循道義而行,後福無窮。後來我帶了一年的班,總共是教書教兩年,帶了一年的班之後感覺到一個現象,學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已經出現一屆不如一屆的狀況,擺在我們眼前。

  剛剛講到的這個年輕人看到這個老者,他選擇把老者背上肩上一起行走。他並不清楚他能不能活著離開這個山區,因為風雪實在是太大。當他把老者扛上肩來,他的心上也覺得很踏實,他就一步一步這樣走著。走了一段路,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流滿了汗水,而這些汗水的熱氣幫老人家身上凍僵的身軀就把他化開了。化開之後,兩個人的熱氣就互相傳遞,就不覺得冷,所以就感覺到彼此那種互相祝福的心。後來終於走到了一個村落,就對著老者笑一笑,我們安全了。正要走進村落以前,在村落前的幾百公尺的地方有一群人圍在那裡,就近一看,有個年輕人躺在那裡凍死了。就近一看,就是之前跟著他一起行走的年輕人,但是這個年輕人不願意救老者,自己走了,結果就在離村落這麼近的距離他已經凍死了。這個故事其實很值得我們當下的社會以至於世界深思。

  整個世界的劫難,不管是國與國的衝突還是整個大自然的破壞,我們都不要只看到外在的行跡,那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在何處?根本在心地錯了。所以,所有的環保問題,事實上都是心靈的環保問題。我們很冷靜的來看,環保問題在最近幾十年有沒有大聲疾呼,有沒有?有,非常多的團隊在大聲疾呼,請問愈來愈嚴重還是改善了?愈來愈嚴重。明明在提倡,為什麼愈來愈嚴重?這好比發現了一棵樹快要枯死了,這時候看到那葉子快枯死了,就拼命在葉子當中澆水,甚至於還把葉子泡在水裡,有沒有幫助?沒有根本的幫助。水必須澆在哪?澆在根上,澆在問題的根源上。根源是人自私自利,只圖自己方便,不會為社會想、不會為世界想、不會為大自然想,以至於根本把後代子孫拋在腦後不管。我們是不是這樣的長輩跟祖宗?我們願不願意當這樣的長輩、祖宗?不願意,不然到時候我們在天之靈睡不好,耳朵常常會癢,因為有人在罵我們。

  我們都知道當初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但我們卻不了解路易十五是個暴君。路易十五講了一句話,因為他很暴虐又很奢華,他講了一句話說:我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這不干我的事。你看因為他的父親是這種態度,幹了一堆壞事,那個怨氣最後發到誰身上?他還有他自己孩子難幸免於難,所以孩子就被送上斷頭台。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我們整個家族、子孫的命運,是一體的。所以,整個文化的核心在孝道,但孝道的精神我們現在有沒有放在心上?一個老、一個子,是時時一體不可分,這才是一個孝字。兒子背著老子,老子時時想著要照顧好下一代,中國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有這種使命感。我們會有後嗎?我們的後代會比我們更好嗎?這就是義,這就是本分。

  所以國與國的衝突,整個社會的亂局,根源就是在思想偏差,思想偏到了自私自利上面,而不是道義、而不是仁愛。唯有思想轉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思想的轉變最重要的靠教育。所以諸位老師們,我們處在這個大時代我們要有一分使命,要當這個時代的救世主。你們也有一點興奮的表情給我配合一下。我們都覺得很幸運,遇到這樣可以好好奉獻自己的機會,人生就怕空過,有這樣的機會是幸運、是幸福;沒有這樣的機會,我們可能又蹉跎一輩子。我們從這裡感受到,像中國最精闢的教育哲學,《禮記‧學記》開篇,大家不知道背了沒有,有背的舉手?好,人要禁得起打擊,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在座有很多老師兩年前我們都見過了,這一篇文章很好,希望大家兩年之後把它背起來。「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這個好像是在哪一頁,十幾頁,我們的手冊。「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第幾頁?二十八。你看在第二段裡面講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他不懂得倫常,做人之道,所以傳道是擺在第一位,「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從這段話就可以體會到,教育才能改變思想,才是根本解決問題,所以它非常急迫。

  大家讀了這一篇文章說「是故古之王者」,跟我沒關係,這種分別會障住智慧。「天地君親師」稱為五種最尊貴的,所以君親師其實是表精神,而不只是一個形象。我們扮演任何一個角色都應該扮演得很好,都應該要有君親師的心境去經營。不管要扮演好一個父親、母親,還是一個領導、還是一個好老師,都要契入這樣的心境。所以我們現在在讀這些經典的時候,絕對不能著在相上,要取其精義。

  第一段說,「化民成俗」,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我們看看這個「化」字,春風化雨,這個是很自然感化,絕對不是控制、不是強迫,所以正己就能化人。我們記得杜甫有一首詩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潤物細無聲」有沒有聽過?杜甫在流眼淚,你們有沒有聽到?他這麼用他真心寫出來的詩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潛移默化,而最重要的還是以身作則的身教,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宋元兩個朝代交界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叫許衡,他剛好在逃難的過程在一個地方休息,坐了下來。剛好也有些逃難的人跟在他的身邊,他們就去摘旁邊的水梨,因為渴了,就馬上爬上去摘水梨。所有的人都去摘,只有這個許衡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在那裡靜心。大家在摘的過程看到一個人不摘,突然心裡毛毛的。你看從人群的反應當中我們體會到哪個真相?為什麼他們在摘水梨,然後看人家不摘他覺得怪怪的,他的什麼心起作用了?廉恥的心起作用了。我們要都能看到別人那分善良,對方就能被我們啟發。假如我們都是看到他的不好,那他一定是說,好!你覺得我不好,我就壞給你看。所以婚前只羨鴛鴦不羨仙,因為看對方是看什麼?看優點;婚後為什麼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看缺點。

  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這是我們人與人相處最高原則。朋友相交能夠交情愈來愈好,一定是守住這個原則;只要不守住這個原則,交情一定愈來愈淡,那一定的。人與人的緣分也是動態的,不是提升就是下墮。當我們時時都記別人的不好,真誠心已經沒有了,那怎麼可能緣分愈來愈好!所以在朋友相交當中,讚歎晏子,晏子智慧很高,讚歎晏子「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晏子很會跟好朋友相交往,跟他相處,交情是愈來愈深厚,愈來愈佩服他。因為他時時是「恩欲報,怨欲忘」,「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絕對不去批評他人。

  我有一次在珠海講課的時候,講到夫妻相處白頭偕老的秘訣,是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突然有一個女子喊得很大聲說:沒有優點。諸位老師,我們走在這個教育的行業,會有很多變化球突然出來,這個時候要把它接住。我就微笑著走近她,我就問她,我說:這位女士,妳先生沒有優點,妳居然敢嫁給他,我實在太佩服妳了。敢死隊也沒有這麼強。真的,人脾氣上來的時候,理智就不存在。所以老祖宗在教誨我們的這些幾千年的文化當中,重要的綱領,在我們的手冊開篇講的,四千五百年前我們的老祖宗是怎麼教導他的後代。裡面就提到,一個人的立身當中要懂得「懲忿、窒欲」。欲望要懂得節制,忿怒要懂得調伏,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控制不了情緒,那人生只會走下坡,不可能走上坡。你說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其實不然,他還沒有了解自己。

  諸位老師們,我們了解自己嗎?當我們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時候,請問別人能了解我們嗎?除非他是高智慧者,他能看懂你。他假如連自己都看不懂,他能看懂你?自己都看不懂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跟自己二十四小時朝夕相處,還看不清楚的時候,那請問看誰會清楚,是不是?你說最近的五公分都看不清楚,然後要看五公里,不可能。所以這裡就給我們一個反思,《大學》裡面有句話對我們的人生很有啟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家都念得很順,這句話對我們人生有什麼益處、有什麼啟發?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有一點可悲,就是我們所學會的東西只在考卷上用,用不到我們的人生,因為那只是知識的積累,而不是心性的感悟能力。所以夫子在《論語》裡面講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兩句話對我們人生有沒有啟示?我們不能只有一個老師的空名,要有老師的實質,要能溫故知新,要有悟處,要把人生的智慧傳遞給孩子。假如我們人生沒有悟處還迷惑,那我們每天站在講桌上,到底把孩子引到哪裡去?

  我曾經跟我一個同學,他非常聰明,長得就是伶俐的樣子,像我就長得比較呆,你們好像不大相信。有一次他有些人生問題,我就跟他在交流,他講了一堆,然後我一句話就給他回完。然後又講一堆,我又一句話給他回完,因為我們的腦袋不複雜。其實這件事我也體會到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小時候我不喜歡看書,我喜歡焢土窯、喜歡打彈珠,當然這個也不要學,「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個也是荒廢了時光。假如那個時候就開始學《弟子規》,那我現在的成就一定不會這麼少,現在也沒什麼成就。因為那時候沒有看很多書,但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看很多書,都是看哪些書?是不是看四書五經?都是看什麼?《格林童話》,都是看那個公主與王子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人生有這麼簡單嗎?

  而且我們要理解到,看、接觸的西方思惟很多,請問西方的思惟他覺得人生的動力在哪裡?這個義利之分差很多。再來,西方把男女的情愛放在什麼位置?非常崇高的位置,是不是?但是中國人說,萬惡淫為首。你看差異大不大?很大。但我們現在的夫妻、男女,走的不是古代相敬如賓的路線,反而都受西方的影響。你看我們年輕的時候都看電影,是不是?看那個纏綿悱惻,結果書都念不下去了。你們都沒什麼反應,原來只有我這樣,對不起,我錯怪大家了。然後書桌上面貼著一張席維斯史特龍的照片,學什麼?學逞強鬥狠。你看偏掉了沒有?偏得很厲害,我們都不自知。

  所以這些思惟情執非常重,幸好我看得少,我那個同學從小父母不在身邊,他都埋在書堆裡面看,所以看了好像這樣也對、好像那樣也對,想法很複雜。有一次我跟他溝通完,他就很鬱卒,對我說:禮旭,我的頭可不可以跟你換一下。他想事情就一直鑽牛角尖,很累、很辛苦。我們因為小時候沒讀什麼書,結果二十多歲的時候接觸到師長講經,老人家怎麼可以把道理講得那麼清楚!已經講這麼清楚了,我們不領受,太對不起老人家,所以隨順師長教誨,隨順聖賢教誨,趕快裝進自己的腦袋。而且這些教誨都是掌握綱領,提綱挈領,讓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馬上可以提起來觀照。

  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諸位老師,這句話我們都讀過了,人師難求,我們讀到這一句以後,應該是定位我們自己成為學生的人師,成為生命中有緣人的人師。因為這一生能相遇叫什麼?要考試!這一生人與人能相遇叫什麼?叫奇蹟,是不是?機率幾近於零。這樣的緣分,我們應該是盡心竭力去結善緣才對。我有個朋友,人跟人真的結善緣都是大家在成就我們。這個朋友當初我在那裡思考,我想我再帶班帶個兩年,我再到澳洲淨宗學院去學習。我那時候是打著這個算盤,再教個兩年,因為愈教覺得自己倫理道德的基礎太差,中國文化的基礎差了。所以希望能夠先覺才能覺他,自己都不覺悟不行,自己沒有能力不行,就打算過幾年到澳洲淨宗學院去學儒道釋的文化。結果這個朋友就跟我說了:什麼好幾年,你現在就要去。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結果他這麼臨門一腳給我推下去,我說,對,應該去。

  這個朋友拍著胸脯跟我說:你好好學,回來我護持你,我有房子好幾棟,以後你要講課,那個房子借給你講。太高興了,我就走了,就到了澳洲淨宗學院。而且我到淨宗學院本來是沒有資格進去的,因為我必須把班帶完,帶六年級。所以已經超過了那個講座的日期,我已經晚到十幾天了,照條件來講是不能參加。但是諸位老師,所有的不能都會因為真誠而變能。精誠所至,而且不是自己去強求,就有善人會幫你開路。我這個朋友也很巧,他剛好已經在澳洲參加這個講座了,所以他就給總幹事說,這個人你一定要讓他進來,給這個年輕人鼓勵鼓勵。結果那一期兩個學員是例外,一個是盧叔叔,一個就是我。我們還求有長者在我們身旁可以給我們提攜、教誨,有感應,就坐在旁邊,「人有善願,天必從之」。聽你們的聲音不太有信心,假如聽一個人有氣無力的念「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不聽還好,愈聽愈沒信心。所以,我們念任何一句經句都要從心地念出來,不然當下就已經在退了。不是說對著經典就能進步,經典的經句跟心性相呼應才能進步。

  這一位朋友他就曾經跟我講到,他說他學歷不高,書也念得不怎麼樣,但是他也很努力賺了不少錢,事業也做得很大。有一天剛好打開電視「師鐸獎」頒獎,他在那裡看,講到哪一個老師被表揚,他是怎麼樣去愛護學生。他就這樣看著看著一個一個老師這樣介紹,突然他就放聲大哭,一個大男人放聲大哭。然後他就說:我這輩子為什麼就沒有遇到一個像這樣好的老師?諸位老師們,我們希不希望有個大男人這樣放聲大哭,哭得這麼傷心?我們不希望,我們也不忍心。你看當他放聲大哭,那種真誠的心出來了,我真的很想學,感應來了。過沒多久,他在電視就轉到師父講經,他可高興了,認真的看,看了五分鐘,夢見周公。他都是一個小時,五十五分鐘睡覺,但是我們剛剛強調,看人要看到優點。這麼想睡了,還可以看五分鐘,真了不起,是不是?

  有一次我們的老師到學生的書法教室去檢查了一下,剛好看到有兩滴墨汁,兩個老師站在那裡,右邊這個老師皺起眉頭,怎麼這麼髒!左邊這個老師說:這麼大的面積都很乾淨,只有這兩滴不乾淨而已。我們是看到它潔白的一大面,還是只看到那兩滴墨汁?境界好壞不在外面,在心裡。而且佛陀告訴我們一個真相,「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句話很震撼!諸位老師你們念到這句話不覺得很震撼嗎?這句話假如沒有聖哲人講,我們這輩子有沒有可能懂?真的不懂。我們了解「本覺本有」,我們相信聖人說的話,他一定有本善,他一定有如來智慧;「不覺本無」,不覺本無,你還把他當真的幹什麼?他那些習氣、壞習慣是假的,剎那之間在那裡變,根本不是真實的,我們幹嘛把假的看成真的?結果他真心被這些習染、塵埃給蒙蔽了,結果我們把假的看成真的,真的都看不到了。

  大家有沒有看過《達摩傳》?你看二祖慧可大師在達摩祖師的面壁九年的洞口,跪了好幾天,都凍壞了。達摩祖師感動了:好吧!你有什麼問題你就問!慧可大師說:我的心不安。諸位老師我們的心安不安?心不安。達摩祖師說:來,我幫你安。你看慧可大師馬上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這個妄心是真的還是假的?假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在喊燙,我覺得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啟發很大,你們都不配合,我都覺得我好像不正常。諸位老師,這個時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在這個時代是什麼情況?就好像是十個人在一個房間裡面,九個人喝醉了,只有一個人沒醉。結果那九個人都說:這個人醉了,這個人不正常。現在有沒有這個情況?真的,你現在假如走到學校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家會說你有沒有發燒?

  我們那時候剛到海口去的時候,上課不用錢、書籍不用錢,什麼都不用錢。當地的人來參觀中心的時候,繞了大圈,每個教室都進去走一走。然後坐下來,我倒一杯茶給他喝,他看看我,第一句話:你們的錢從哪裡來的?他們一定在那裡想:這個年輕人到底什麼時候才開始賣東西,才開始賣書。所以當下當對方的眼神是懷疑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只不會不舒服,我們不只不會難受,我們更會憐惜一切大眾。那顆本善、那顆善良的心,因為整個人生成長的過程,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讓那顆善良、信任人的心變成處處懷疑,難不難受?難受。當我們看這個也不信任、看那個也不相信的時候,那個日子好過嗎?很不好過。希不希望大家都互相信任、互相成就?希望。那個就是到天國去了,那是到天園,到極樂世界去了。天國、極樂世界在哪裡?在心中,在當下。所以我們讀「里仁為美」,去哪裡找里仁?從自個兒心田開始找,從我們自己做出一個里仁的環境,做出一個諸上善人的環境。這是我們在這時代當中應有的擔當。我們要把經典演出來,這才是真正對聖賢、佛菩薩盡的一分孝心。

  剛剛跟大家講到的達摩祖師,當我們起妄想的時候忽然想到「來,拿來我幫你安」,假的,幹嘛還被它障礙,所以叫煩惱賊。賊是假的,他爬牆要進你的屋裡,這時候你有警覺性,往桌子一拍,他就從那個高牆噗通掉下去摔死了。所以貪心一起來,馬上有敏感度,他就不敢亂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聖狂之分,聖人和凡夫之分在什麼?就在這一念之間,所以我們用功夫就用在這一念當中,只要不對的念頭起來,趕快伏住。怎麼伏?念安拉也可以,念阿門也可以,念彌陀也可以,只要想到這些聖哲人,我們會慚愧不能不聽聖人的教誨。慚愧心一起,正念就起來了。

  結果這個朋友他真的從睡五十五分鐘,慢慢的只睡半個小時,就這樣一直突破,到現在可以不打瞌睡。你看他遇到好的老師,真的就好像撲過去把老師的腳抱住緊緊不放。他就開始,他生意做很大,全放下,不賺了,八個小時聽經,八個小時念佛,精進學習。他這些同仁,他是做房地產,那個時候正好賺很多錢,日進斗金,人家就說你腦子有沒有問題?他說你們別管了,我不賺了。通通讓出去,執照租給別人,不賺了。結果過沒多久,房地產狂跌,他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跌得暈頭轉向,都變欠一大把債。他收起來剛好是最高點,都不愁吃穿,所以整個業界的人說,這個人會算。

  其實人的一念好學的心、向善的心,化掉了他的一個劫難。而且他這個劫難化掉之後,又是因為他對我的鼓勵,讓我能夠馬上放下,到了淨宗學院去學習。所以,我們人生很多重要的抉擇,都是這些善友、善知識給我們提攜、成就的,其實人生真的都是活在感恩的世界裡。

  剛剛跟大家講到化民成俗,我好像跑出去太久了。剛剛是跟大家講到悟性很重要,我們的學生現在悟性啟發沒有?為什麼高學歷高離婚率、高失業率?而這些高學歷者,請問他離婚的時候、他被老闆給解雇的時候,他知不知道他的問題在哪裡?他知不知道為什麼他的人緣這麼不好?他可能不知道,因為他的悟門被塞住了。誰把他塞住了?誰用填鴨的方式灌輸他變成考試的機器,誰就是兇手。

  我們有位老師他因為學生已經甄試完了,有些孩子可能五月份已經確定有高中念了,所以他希望抓住這個時間,不要讓孩子蹉跎。你看那些考上甄試的孩子,後面那一段時間幹什麼?每天在那裡打牌、看電影、看電視。我們都體會不到在那一個多月,請問他墮落成什麼樣子?誰是幫兇?你看,父母、老師:你已經考上了,你要幹什麼就給你幹什麼。那樣形成的壞習慣可能一輩子都扭不過來,而他那個考試分數跟他人生成敗有多大關係嗎?很可能他考上之後,傲慢,變成人生的障礙都有可能。

  所以這位老師當他在對這一班已經通過甄試的孩子,上《弟子規》、上這些孝道、德行的課的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名列前茅的孩子聽到這些道理,眼睛發愣。這個我有經驗,我以前在教書的時候,講這些德育故事,考試機器的學生說:老師,上課都十分鐘了,你怎麼還不講課?他覺得什麼才叫講課?會考的才叫講課。你看,他的人生是不是已經出現障礙了?是,他的悟門不見了。反而是成績中等、中後面的,聽到這些道理嘆未曾有,這個很好聽、很感動,很可能還在那裡掉眼淚,老師你多說一點。那個以後可能是大老闆,而考試機器充其量只是個專業人員。縱使他是個專業人員,請問他能把家庭經營好嗎?所以,當老師要著眼的是孩子的一生。好,這節課我們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