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7年幸福人生講座企業營(二)—最徹底的賺錢方法  (第三集)  2007/12/9  周泳杉老師主講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245-0003

  剛剛講到一個稱職的企業家,怎麼樣才能算有德?一定要做到君親師的標準,這非常的重要。什麼是作之君?這個字看起來很容易,可是需要的特質是我們這一生的課題。怎樣做才能把「作之君」做圓滿?其實我們這幾天在這課程當中,跟大家一直談到這樣的觀念,《弟子規》教我們就是三個字,叫學做人。問一個企業家,有個企業家,記者問他,你怎麼做讓你成為這麼成功的商人?他回答這個記者,我很怕人家這樣問我,我很怕人家跟我這樣定位。定位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說我很怕。為什麼?首先我是一個人,然後我才能成為一個商人。我們楊老師對這說文解字,很幽默,她曾經說,商人傷人,專門在傷害別人。我們就想,我們是不是傷害別人的商人?這位企業家就講,首先我是一個人,我才能做好一個商人。這個學做人,確實是《弟子規》教導我們的一個重點。

  所以作之君容不容易?一個人做領導容不容易?不容易。這幾天一直在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以身作則。要作之君,最重要的要以身作則,四個字太深奧了。有個學校在倡導學生不能染頭髮,結果推行了一個學期沒有效果。老師疲於奔命,都是在檢查學生有沒有染頭髮。有的是染在裡面,把它蓋起來,下課的時候,再把它拿出來。都很苦惱,怎麼沒效,怎麼推行一個學期,還有人染頭髮。這個老師課堂上正好有個學生把他氣得要死,回到了辦公室之後,很氣,坐下來,就在那邊想,怎麼一個學期過去了,還沒效?突然頭抬起來一看,他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辦公室裡面很多的老師都染頭髮。以身作則多難。

  有個銀行家到我們廬江來跟我們一塊學習,他就講,我們銀行裡面幾百號的人(員工),只有貫徹一個觀念,貫徹了一年都貫徹不好。什麼觀念?開會不要遲到,開會把手機關掉,就這一個觀念,一年了,不見成效。他說後來大家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學了弟子規之後,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診斷了之後,發現原來遲到的統統集中在前三排,還有永遠都只有前三排的手機會響。大家知道誰坐在前三排嗎?都是領導、都是高階的主管坐前三排。他說沒辦法落實是前三排統統做不到,那怎麼能落實?

  昨天我也講過海口監獄的幹警,他們的司法廳副廳長到了廬江,五天之後,他就有個感想,他們找到了一個原理原則。他說,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我是教育者,他說我們以前的心境是什麼?我是來改造你的,你是被我改造的。所以這個課程是給誰的?是給你的,不是給我的。這出了很重大的一個問題在裡面。

  日本有個企業家,土光敏夫,他做的事業是叫做職業經理人。有企業要倒了,專門請他去幹總經理,這個企業就活了,他一生當中救了很多的企業。記者就問他,你這麼樣的事業很難做。為什麼難做?沒有班底,一個人去,都沒有班底,怎麼在荊棘當中讓赤字變成盈餘,你太厲害了,你教教我們吧!記者有次去訪問他。土光敏夫就講,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他就講一句名言,以身作則最具有說服力。他每天四點鐘就起床,而且他曾經幹過東芝的總經理,他沒有自己的轎車,都是搭地鐵上班,每天他一定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四點起來做什麼?他四點起來是在掃他們家的外圍、庭院跟其他的馬路。一個非常純樸的人。他的晚年,記者要去他家採訪,找不到路,就問他們家的鄰居,有沒有某某企業的董事長住在這裡?鄰居統統都說沒有,我們這裡沒有住大公司的老闆,沒有。後來才知道是那個人的時候,大家都嚇一跳,以為那個人是什麼?是清潔隊員。因為天天在掃馬路,以為他是清潔隊員,完全沒有架子的一個人,土光敏夫。

  以身作則最具有說服力,他講了一句這樣的名言。我們就了解到,確實以身作則四個字聽起來很容易,可是當我們在管理的心境上,這對立、控制跟佔有的念頭沒有放下的時候,確實我們放不下,這以身作則我們做不到,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心境。要做好一個領導,我們不是只有以身作則,還要怎麼樣?還要換位思考。有的人以身作則,嚴以律己,然後他也嚴以待人,嚴以律人,這確實我們也看過。所以工作的過程當中,主管很強,底下的人很苦。要怎麼樣?換位思考。

  這換位思考,在儒家的經典裡面就是一個恕道,恕,如其心境,如心,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一想。中國的《易經》裡面有一個卦象,我以前在看的時候,完全沒有辦法理解,這個卦叫做泰卦。泰卦是這樣畫的,它是地在上,天在下。我以前很迷惑,看到這個符號,覺得天本來應該在上,地本來應該在下,怎麼把天跟地換位子就泰,就天下太平,搞不清楚,完全搞不清楚。後來深入看其他的經典,一對照才發現,恍然大悟,確實這就叫換位思考。

  天站在地的立場想一想,地站在天的立場想一想,那就天下太平。先生站在太太的立場想一想,太太又要生孩子,又要煮三餐,有時候又要上班,又要做那個,又要做這個。我回去之後,襪子一脫(以前我就是這樣),茶就來了。對,也不用洗衣服,統統都不用幹,太太已經那麼辛苦,我們還能夠要求這麼多嗎?先生站在太太的立場想,太太站在先生的立場想,就是這個卦象!太太天天就想,先生在外面,又要受老闆的氣,又要受員工的氣,夾在中間,夾心餅乾,又要受客戶的氣,回來我們要多體諒先生。一個為對方著想的念頭提起來的時候,家庭就太平了。所以這個卦象都是人生的智慧。我們看到這個符號,不是講天地真的顛倒,不是;這個符號是在提醒我們,永遠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換位思考,把位子一換,天下就太平。

  曾經有個企業團體到日本去考察一個汽車公司,也是很有名的汽車公司。一團的人到日本之後,到了這汽車公司門口一下來,所有人都覺得很驚訝。為什麼很驚訝?因為在汽車公司的門口掛了兩行字,所有人都看得懂,因為都是中文,都看得懂。叫什麼?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這八個字。這個汽車公司高級主管出來接待他們,就跟他們說,其實我們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是這八個字,這就是我們企業的核心價值。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好的產品?因為我們站在客戶的立場想,換位。這個產品不是給我自己用,是給別人用的。我們的勞資為什麼這麼和諧?因為老闆站在員工的立場想,員工站在老闆的立場想,換位思考。

  在中國的禮儀當中,祭天這個儀式是皇帝的職責,皇帝每年都要去祭天,到天壇(我們去看天壇就是皇帝祭天的地方)。這件事情在教什麼?我們昨天講禮教,禮儀的教化,那個化就是潤物細無聲,改變,然後讓改變者不受到任何的感覺,就在那個氛圍之下他就改了。所以這個祭天的儀式在教什麼?教換位思考。皇帝每天都在當什麼?當領導,對不對?他所面對的都是他的臣下,可是祭天的那天皇帝變成臣下,天是領導。當他在祭天的時候,他換位思考,那天他是臣。所以他祭天的疏文,後面是臣某某某,不是皇帝某某某,不是;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是。他那天當臣下,他的心境,他就了解到,原來當臣下的人我不能夠虐待他們;我虐待他們,那天要是跟我過不去的話,我豈不是很難過?我不可以這樣做,不可以虐下取功,不可以。這是教什麼?教換位思考。這個企業的核心價值非常的重要。

  另外有一團美國的商業團體到了中國大陸的某個工廠去參觀,到的時候是吃飯的時間,中午,就領到他們的餐廳,大陸叫食堂,到食堂裡面吃午餐。一個美國的領隊看到這個飯菜,他就在搖頭,他說這個飯菜,他就講了一句話,給員工吃這樣的飯,員工都不應該替他幹活,不應該替他工作,意思是這個意思。中午休息完之後,參觀車間,帶到車間去看,一看到這些員工在做事的這種態度,這個領隊又發出了一個感嘆,他就講,這樣子幹活,都不應該給他們飯吃。到食堂裡面講什麼?吃這樣的飯,都不應該替他幹活;結果到車間一看,這樣幹活,都不應該給他飯吃。什麼意思?我們中國人講「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是不是?

  各相責,就是你都去指責對方,那就天翻地覆,那當然「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一個家庭也是這樣,先生天天看太太不順眼,太太天天看先生不順眼,各相責,都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這個時候天翻地覆。那是什麼?那個卦就叫否卦,就是這個卦象。地站在地的立場,天站在天的立場,天地否,家庭就完蛋了。這個卦象告訴我們什麼?本位主義。天永遠站在天的立場,地永遠站在地的立場;我也不想理解你,你也不想理解我,不交流,是不是?所以泰就是天地相交,交流,互相的關懷對方。各自責,所有的人都說我錯了,我是壞人,我錯了,這個世界天下太平,沒有壞人。每個人都承認自己是壞人,自己是缺德的人,這個世界和平就有希望。這是換位思考,太重要!各位朋友,太重要!

  「反求諸己」,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錯,就是反求諸己。一個人他能換位思考,他必然可以反求諸己。在國際很多研討會上,大家去挑選一句孔老夫子最精闢的教誨,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件事情,其實跟反求諸己怎麼樣?它是一體的兩面,所有的事情都是檢討自己,沒有檢討別人。所以我們在看禮教,禮儀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反求諸己,古人怎麼學?用射箭來學,用射箭來教反求諸己。蔡老師那天也講,這個箭發出去,沒射中。首先怪誰?風太大,對不起,今天風太大,不算。再一次,又沒有射中,不好意思,昨天跟我太太吵架,不好意思,我太太的錯。再射一箭,又沒射中,你看都在牽拖人,都是誰的錯?別人的錯,我的箭術本來很高明的。射禮,這叫射禮。

  《禮記》裡面你找八禮,射禮就是其中的一禮。用射箭來教什麼?反求諸己。「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對不對?「射有似乎君子」,射箭這件事情就跟君子的風範一模一樣,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失諸正鵠,就是說沒有射中目標,怪誰?怪自己,反求諸其身,我技不如人,一點都不怪罪別人,心平氣和,君子之德。我們看到這樣的人,請問你會看不起他嗎?人很奇怪,當他勇於認錯的時候,我們對他怎麼樣?大加讚賞。確實一個人真正說,我錯了,我們一定不會怪他。當我們想要掩飾的時候,反而怎麼樣?被人輕視,瞧不起。這是很微妙的。所以一個領導人做到這三樣,他做得起,他是好的領導。台灣話說做得起,真的做得起。這樣的領導,沒有人不佩服。員工有錯,攬在誰身上?自己身上。「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跟堯舜一樣,天下人有罪,誰錯?我錯,不是你錯,很重要的觀念。

  「作之親」,一個人光做領導,那是不合格的領導。為什麼?不親民,還要做父母,確實要做父母。我們再想想看,我們對待子女的心境,跟我們對待員工的心境一不一樣?我在企業界的時候,那時候美國流行一個很重要的管理學理論,叫「執行力」。前幾年的事情,書局你去買執行力的書,一大堆,滿滿都是執行力的書。我們企業也在學執行力。這講也有道理,就是說,你有再好的理念,你有再好的產品,你有再好的設計,沒有執行,統統等於零。對不對?對,完全沒有錯。所以我們就開始學執行力,我們企業也發了很多書,因為我們是美國公司,發了很多執行力的書。

  結果我看了第一本書之後,有點知道什麼是執行力;看了第二本之後,有點模糊;看了第三本之後,徹底不知道什麼叫執行力。為什麼?寫得太複雜。有一天我把《弟子規》翻開來,我在讀第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有種開悟的感覺,為什麼有這種感覺?你看我們把父母換成老闆,老闆呼,應勿緩,請問是不是執行力?是。現在老闆呼,在叫你,不是我的事,不是在叫我。老闆呼怎麼樣?趕快推出去。老闆呼,應勿緩;老闆命,行勿懶,是不是執行力?是,現在老闆命,推卸責任。老闆教,須敬聽,是不是執行力?是執行力。老闆責,你給我記住,有一天你不要栽在我手上。有沒有?對,老闆責,須順承,是不是執行力?是,統統都是執行力。

  我有次跟很多企業家在座談,我說你們希不希望你的員工做到這四句話?沒有一個人搖頭,所有人都點頭,我希望,我希望我的員工都是這樣子。我就跟他講,你希望員工把你當父母,請問你把員工當子女了嗎?你出國去旅遊的時候,你的孩子有一份禮物,你的員工有一份嗎?這就是作之親的心境。做親人的心境,就是這分心境,真誠,對待員工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在我們中國古代,你去翻翻歷史,這種故事不勝枚舉,這種領導對下屬的照顧,像親人一樣照顧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們看到什麼例子?宋朝的曹彬將軍,他也是一個常勝將軍。為什麼他百戰百勝,所向披靡?因為他的部屬對他像父母一樣,看他就像父母一樣,為他出生入死。為什麼他做得到?就從一個小故事我們就看出來。有個士兵犯了一個錯誤要打屁股,打十大板。這罪案已經判好,曹彬就講,不打,今天不打,一年後再打。很多人覺得很納悶,結果一年後,真的就把他打十大板。有個士兵他就很納悶,問將軍,一年前你為什麼不打?為什麼你一年後才打?曹彬就講,你有所不知,這個士兵在一年以前,剛娶了太太,剛結婚;如果我在那個時候打他的話,這個士兵的媽媽,這個婆婆會牽拖,就會認為這個女孩子是掃把星,我的兒子才剛娶妳不久就被打,妳是掃把星。所以他說,如果有這個後遺症的話,這個媳婦她一生的幸福就毀了。他們家的婆媳關係一生就毀了,我就把他們家搞得雞犬不寧,他說這個不行。所以一年後打他,沒有這個後遺症。

  我們就想到什麼?各位朋友,思考一下,打人,處罰,這個士兵受到了處罰之後,請問他是怨恨還是感恩?他是感恩。他說你打我都要想到我一家人的幸福,你連處罰我都想到我一家人一生的幸福,這感恩戴德,太了不起!我們就想到一個做主管的,一個做老闆的,請問我們罰一個員工,是用什麼心境在處罰?是父母的心境嗎?是以父母之心為心嗎?是為了提升這個員工的人生境界嗎?我們的初發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感受到作之親這個力量。當一個領導可以把員工看成兒女的話,我告訴大家,你聘請的不再是一個員工,你是聘請一個家庭。

  我們現在真的要放掉聘請一個員工的這種心境。這叫什麼?契約,我跟你是契約。我跟你只有契約關係,其他的,我們兩個沒有關係,所以員工的離職率居高不下。如果從聘請一個員工,關懷到聘請他整個家庭,怎麼樣?整個轉過來,這個員工跑不掉,因為他整個家庭都被你聘雇,你關懷所及的範圍到一個家庭的範圍。我們看到世間有沒有這樣的企業?有,我相信還是很多的。松下幸之助的企業,在一九七0年代就已經有這樣一個意識。他就講,我的員工如果有因公而受傷,或者是因公殉職的,他的兒女我養他一輩子,養到他的兒女可以上大學就業為止,員工安心。不是說,出事了,你家的事,不是這個心境;不是我有給你保險,對不起,不是這個心境;是父母的心境,完全都是像自己兒女一樣照顧關懷,作之親。

  作之師,做老師。有個企業家曾經跑來告訴我,他說:周老師,聽了你的課之後,我回去也以身作則,我嚴以律己,我有照顧員工,我也很照顧,馬上改變我們公司的策略、政策,員工家屬有生病,我都有慰問金。可是問題是我很失望,為什麼失望?因為我的員工騙我,拿假的病歷來騙我,要錢,這周老師你講得不靈。各位朋友,靈不靈?我告訴他,做得不圓滿。作之君你做到,作之親你做了,可是你沒有作之師,你沒有教他。你沒有教他《弟子規》,你沒有教他落實德行,你沒有做到圓滿,你不能怪你的員工。他為什麼騙你?他沒有受到教育,所以要圓滿是什麼?作之師。

  我常常跟很多的企業朋友交流,我說企業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哪一條路?把企業辦成學校,確實把企業辦成學校。教什麼?從頭教起。現在可能家庭教育也失去了,學校教育也失去了,到了企業來,我們要怎麼樣?從頭教。要有那個恕道、有那個愛心,關懷照顧我的員工,而且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一定可以做好,給員工無比的信心,這叫作之師。一個老闆用老師的心境在指導我們的員工,把自己的智慧無私的貢獻出來,無私的給我們的員工,無私,作之師。這就是今天蔡老師早上講的「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簡稱什麼?簡稱承傳。要先承才能傳,在哪裡做?在企業裡面做。在企業教什麼?教孝。

  企業怎麼教孝?企業教孝,我們看到現在年終快到了,很多人在探討年終獎金有多少,又是用價格在衡量價值。我們看到很多的年終晚會,大家在探討的是第一特獎,不知道是哪個牌子的車子?其實年終晚會可以辦得很有意義,為什麼我們不在年終晚會的時候把所有員工的父母都請來?老闆也把自己的父母請來,當著所有員工的面,跪拜自己的父母;當著所有員工的面,給父母三跪九叩,教,要教。在廬江我們每年過年都是做這個儀式,只要有父母在廬江跟我們過年,我們統統請來,做拜父母的儀式。拜,給大家做榜樣,感恩父母一年來辛苦的照顧。那天蔡老師也講到這個案例,一家八口,那個父親笑得閤不攏嘴,整個過年,那個嘴沒看他合起來過,永遠笑著,笑得很燦爛,家和人樂,我們都被他感染。一個那麼好的聚會,錢應該就花在教孝上面,是不是?多有意義的一個活動。

  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企業不辦成學校,學校需要辦成企業。大家有沒有覺得捏了一把冷汗?聽說現在有業績的壓力,老師都有業績的壓力。還有醫院要辦成企業,天啊,醫生有業績的壓力,你看怎麼辦!如果醫生也有業績的壓力,譬如說,今年的責任額有多少錢,請問你敢找他看病嗎?你走到醫院裡面,他上下給你打量一下,這是看你什麼?這個人我可以給他做什麼檢驗?我要不要給他推銷什麼特效藥?他有沒有能力買得起?如果都是以這樣的心境在衡量,請問我們的生命保障在哪裡?還有我告訴大家,如果以後連法院都辦成企業,那就完了。所以我常常在講,一個社會如果不把錢花在辦教育,它就要把錢拿來蓋監獄。監獄人滿為患。為什麼?因為沒有教。我們一點都沒有怪罪,一點都沒嫌棄。為什麼?因為失教。

  老闆要當老師,要把自己人生的經驗無私的給我們的員工,無私。你看作君親師要不要錢?要。怎麼大家這麼沉默?當然要。你要照顧員工,當然要錢,那時候那個錢就活起來,那時候的錢就不是費用,那個時候錢就是一個活的東西,那叫「仁者以財發身」,這時候錢的意義就出來,它不是費用。那個銀行的第二句話寫的是什麼?《大學》裡面的。第一句話是《論語》裡面的,第二句話是《大學》裡面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這個銀行行長就講,《大學》的這段話是最徹底的賺錢方法。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夠深入的理解這句話,他這一生要發財,那太容易,他就這麼講,那太容易。他要發財一點都不難,只要這句話入了心,沒有賺不到錢。

  有德此有人,什麼叫有德?我們剛剛講,做出天地君親師的那種心境,這個人有德。他天天在往德行的方向進步,天天覺得自己不足,天天覺得我照顧員工,照顧得還不夠,很慚愧,覺得我照顧得還不夠,天天往德行的路上在走,有德,這個人有德。請問有這樣的主管,你願不願意跟他一輩子?當然願意,半夜都要去。是不是?所以有德此有人是什麼意思?一個人有德行,他必然可以感召有德行的人來到他的身邊。這個時候講的不是利害,講的是道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是用競爭,他不教員工競爭,教員工仁愛、合作。

  要教,教孝悌,作之師。他表演的就是這一套,他做的也是這一套,都是拿這個來規範自己,做員工的榜樣,他吸引來的人是求利的嗎?不是求利,絕對不是,是為道義而來的。他吸引來的員工全部都為道義來的,不是為金錢來的。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要在這個企業裡面貢獻自己的人生價值,他不要價格,他確實不要。但是老闆給不給?給。為什麼?互相照顧,老闆感恩員工,員工感恩老闆,有德此有人,這是真理。而且保證那個公司的離職率一定是最低的。所以企業也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

  請問各位企業主管、各位企業老闆,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什麼?企業最大的資產不是建築物,不是building,不是你的專利有多少,不是你的產品有多吸引人,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是人才。中國的經典對怎麼認識人才,那個敘述太精闢。我們大家以前耳熟能詳的《禮運大同篇》講什麼?「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句話懂了,我們的企業一定可以發達。

  什麼叫選賢與能?這很重要。賢,你看人就是要賢,選賢與能。第二句話叫講信修睦。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對中國文化,因為已經斷了很久,所以我們對很多的概念不是那麼清楚。選賢與能,我跟大家用一個最簡單的白話文來講,就是選拔人才,這句話講的就是人才。講信修睦講的是什麼?人和。我告訴大家,這兩句話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企業最重要就是這兩個,人才跟人和,其他的沒有,其他的自然都會來。這兩個要是站得住腳,就有了。

  但是很不幸的,我們對這句話產生很大的誤解。什麼叫選賢與能?很多人講民主,民主就叫選賢與能,投票不就選賢與能嗎?以前常常要投票的時候,要選賢與能,請大家去投票。各位朋友,請問我們選到賢、選到能了嗎?我們現在問這個問題,請問我們選到什麼?大家提起的是什麼?反求諸己,絕對不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不是問大家我們選到什麼,突然腦子裡想起來是幾號,那又在求諸人,錯了。請問我們選到什麼?我告訴大家選到什麼?選到好惡。就是今天蔡老師講的「四不正」,「心有所好惡,則不得其正」,我們選到的是好惡,是我們的喜歡跟我們的不喜歡。我們是用喜歡跟不喜歡來選,我們哪是用能跟賢來選;我們選的標準是自己喜歡跟不喜歡,我們是用好惡心在選,我們不是用賢跟能在選,是這個道理。

  各位朋友,反求諸己,確實我們想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誰可以選,放下好惡的人可以選,有資格選。有個丞相,皇帝問他,我有個位子,你幫我找一個人,誰適合那個位子?這個丞相就跟皇帝講,某某某很適合。這個皇帝就跟他講,某某某,那不是你的仇家?這個丞相就跟皇帝講,報告皇帝,你問的是誰適合做這個位子,你並沒有問我,我的仇家是誰?對啊。過了幾天,皇帝又跟他講,又有個空缺,誰適合做那個位子?這丞相就跟皇帝講,報告皇帝,某某某適合。這皇帝也很驚訝,問他,那個人不是你兒子嗎?這個丞相跟他講,報告皇帝,你問我是誰適合做這個位子,你並沒有問我,我的兒子是誰?各位朋友,選賢與能,把好惡心放下,我們才能選賢與能,不是說民主就是選賢與能。

  各位朋友什麼是民主?是叫大家都來投票叫民主嗎?我告訴大家,民主叫做以民為主,叫做為民做主,這叫民主。「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叫民主。為什麼?做父母,做父母要為兒女做主。是不是?如果今天領導人不決策,我不決策,你們來投票;這個決策,我不決策,你們來投票,你們來決定幹不幹。請問這叫民主嗎?這叫為民做主?這不但不是叫為民做主,這叫什麼?這叫推卸責任。反正是你們的決定,又不是我的決定,是你們投票的決定,少數人服從多數人。對,領導已經不決策,你們在做決策,那是你們的事。這叫民主嗎?我們現在對很多的概念不了解。什麼叫自由?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叫自由嗎?錯了。孔老夫子講,「從心所欲而不踰矩」,那叫自由。我們現在想隨心所欲,可是而不踰矩不要了,我們就沒自由。

  什麼叫平等?我常舉個例子,我能扛五十公斤,請問我太太扛幾公斤叫做平等?請問各位朋友,扛幾公斤?二十公斤,那太殘忍。是不是?我太太應該不用扛。是啊,這才平等,不是我扛五十公斤,我太太也扛五十公斤,那叫平等,那叫不平等,那叫假平等。怎麼行?男子漢,這時候就要挺身而出,這叫平等。我們現在都沒有了,不見了,我扛五十公斤,你也要扛五十公斤,這叫平等嗎?確實平等就沒有了。我們對這些觀念,這些要在我們生命當中去反思的問題,就了解到人才怎麼得來,把好惡心放下就得到,不是從好惡心去看他。看他的什麼?看他的本性,用他的優點。欣賞別人的優點,他的優點自然就可以發揮到淋漓盡致。

  今天就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