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9年幸福人生講座企業營—家和萬事興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集)  2009/3/13  台灣天母農訓中心  檔名:52-356-0004

  諸位長輩、朋友,午安,大家請坐。諸位長輩、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提到夫婦相處,我們不忘初心,走入婚姻,曾經對彼此的這分終身的承諾我們要堅持。孟子說到人生有三樂,其中一樂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我們曾經承諾的事情,我們盡力,盡這分情義、道義。在古代宋朝,劉庭式先生,他學問很好,剛好跟一個女子談婚嫁,都還沒有送聘,只是去接觸了一下,雙方同意,都還沒有下聘。結果他去考試,去考進士,在這段期間,這個女子眼睛瞎了,他又考上了,那考上就都是當官的人,很受社會的尊重。結果當他回來要去娶這個女子,以前人厚道,她們家族的人,因為她父親也去世了,她們家族的人一看到這個情況,就覺得真對不起劉先生,他又已經有身分、有地位了,假如你堅持要娶的話,那可不可以娶她妹妹?他覺得好像會讓人家很吃虧,古人是都會先替別人想。結果劉庭式很堅持,說我已經許諾要娶她,我不能違背我的初心。我們想一想,第一個,他要對得起他自己的良心,他已經答應的事他不反悔;第二個,他感受到那個女子的心,假如已經談婚嫁,結果後來沒有成,這個女子可能在社會當中很難立足,她會覺得好像很難去面對人;再來她自己又已經瞎掉眼睛了,那個都有雙重的痛苦在裡面,劉庭式不願意傷害她。我們都感覺得到這個女子嫁過去之後,用什麼心境來對待她的丈夫?那真是全心全意的照顧這個家。所以我們看到古聖先賢他立身處世就是用道義,要對得起自己的這分情義才行。而他的這分情義有一股正氣頂立在天地間幾百年、幾千年,都是我們的榜樣。

  像在東漢,有一個讀書人宋弘,那時候漢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丈夫去世了,皇帝想幫姐姐找一個好的對象,就問姐姐,妳看朝廷當中哪個官員妳看上,覺得最好的?結果皇帝的姐姐就說宋弘。皇帝就去找宋弘,說宋弘,我聽說人一有錢就換老婆,社會的風氣是不是這個情況?但是宋弘回了一句話,他說「貧賤之交不可忘」。貧賤之交不可忘是說人在困頓當中的朋友,這分情義一生都要記住,不能自己發達了,反而瞧不起以前那些共患難的朋友,貧賤之交不可忘。人其實聽到這些話,感覺有沒有一個正氣上升來了,有沒有?你們怎麼沒反應?你們講一講看看,來,我們一起講一遍,「貧賤之交不可忘」。你們有沒有覺得,你看你的正氣在養天地之正氣,有沒有?法古今之完人。下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就是元配,共同辛苦過來的那分恩終身不忘,不能有了地位、有了權勢就把自己的太太給捨棄掉。所以皇帝一聽這兩句話,知道這個是正人君子,他不可能來娶我的姐姐。

  結果湖陽公主剛好在後面聽,聽到宋弘說糟糠之妻不下堂,假如你們是湖陽公主,聽了難不難過?不會!受我一拜,這個是真正明白的人,這個叫什麼?我沒看錯人,果然是有德行的人。其實說實在的,人為什麼會難過?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什麼?求不得苦,人有了求,一沒有得到,煩惱就來了。我們無欲則剛,知足常樂。比方一個男生看上一個女孩子,剛開始同學的時候滿欣賞她的,看到她什麼優點都挺高興的,突然有一天決定,好,我要追求她,一想要追求她,煩惱就來了。欣賞的時候挺高興的,追求追不到,氣死我了。有的氣成什麼樣子?氣成去傷害對方。那哪叫愛?那叫欲望。所以不是別人給我們痛苦,是我們的貪、我們求的心讓我們痛苦的,不是他給我痛苦的。你看那些唱情歌的誤導大眾,是不是?都是好像他給我神魂顛倒,什麼給我一杯忘情水,誤導!所以今天我們要開悟,誰讓我們痛苦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有求的心讓自己痛苦。所以有句俗話講,「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這些聖賢人給我們立定了榜樣,我們起而效法,我們婚姻路上不忘初心。

  新郎帶著新娘要回家門來,當新娘上轎,上禮車,有個禮俗,就是扇子要從窗戶丟出去,妳們丟過沒有?妳們都是有經驗的人。那是表法的,表什麼?結婚過去要同甘共苦,那個扇子就代表大小姐,你看那大小姐「好熱,趕快開冷氣吧!」這是養尊處優。結婚了,角色不一樣,趕快頻道要調得好,首先先把大小姐脾氣,咚!先丟出去。所以在古代敘述這個女子出嫁的心情,「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就是女子出嫁,比如春天的桃花,它開花結果長葉子了,都很快就很茂盛。所以女子看到這個情境,她就期許自己,我嫁過去以後就可以旺三代,讓他們這個家很和樂,子孫很發達。所以用「桃夭」這首詩來敘述女子出嫁的情景。有沒有哪個女子坐在花轎上,她心裡想,好,終於讓我等到這一天,我非搞個雞犬不寧不可。沒人這麼嫁的吧!沒人這麼幹的吧!所以我們看,不忘初心,都是為了要去成就彼此的人生才走這條路的。

  把新娘帶到家裡面,這個時候很有意思,公公、婆婆站在客人那個位子,夫妻從主人的位子走上去,把這個家就交給這對結婚的夫妻了,這個都是表責任承擔起來。然後進門,夫妻要喝交杯酒。古代的交杯酒,盛酒的杯子它的肉是苦的,盛的是甜酒,代表什麼?你們都喝完了都不知道?同甘共苦。而且他喝的那個酒杯是同一個瓜劈成的,本來是什麼?一體的,所以那兩個杯子的意思是一體不可分,用這種情義去走婚姻。現在不是一體不可分,還沒結婚,先想財產公證,冰箱是你的,洗碗機是我的,你看看,還沒結婚就想什麼?怎麼離婚,這個婚姻好經營嗎?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要調整,沒有一分包容,沒有一分體恤,只是計較,只是要求,這個就很難維繫下去了。所以我們記住了,不分彼此,同甘共苦,這個時候就不計較,就想著多付出。

  我自己印象很深,就是我父親到了暑假開學日,因為我母親那邊的經濟沒有我父親這邊好,可是很有意思,我母親嫁過來的時候,是我母親那邊經濟很好,我父親這邊很窮。然後我外公還勸我媽媽,妳過去以後妳是大嫂,妳是大媳婦,妳的薪水還要拿出來養這些弟弟、妹妹,妳自己考慮清楚。我媽媽說嫁。幸好嫁了,不然我現在就沒站在這兒。前面找了好幾個有錢、工作又好的,都不嫁,然後我爸爸是又沒錢,而且結完婚隔天又去讀大學,還在讀書。為什麼嫁?我媽媽說我爸爸很孝順,很孝順就是有情義的人,那一定會對自己的妻兒好。所以印象當中都是不分彼此,我父親就主動的幫我那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幫他們付學費,不等我母親開口,你看不分彼此,你的親人就是我的親人。你看,太太的心裡也會很感動,一感動,一定是更加的去成就對方、成就這個家庭。你假如計較來計較去,那永無寧日。

  經營家庭,《弟子規》講的,「財物輕,怨何生」,你計較錢就麻煩了,錢不可以計較,和氣生財,「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夫婦一條心,黃土都變成金,整個都團結起來了,那一定愈來愈興旺。再來,付出不能計較,像這個錢不能先生給爸爸、媽媽多,然後岳父、岳母就差很多,那心理就不平衡,財物輕很重要。連稱呼也不要分得太清楚,「你爸、你媽,我爸、我媽」,聽得舒不舒服?雖然只是一句話,可是那是一種心態;你假如「咱們爸、咱們媽」,叫得多甜,讓人聽起來就很舒服,不要分得那麼清楚。有個女士她還沒去學《弟子規》以前,她說我已經夠賢妻良母的了。諸位朋友,聽起來,你覺得她夠不夠賢妻良母?這個話裡面透露了什麼?付出都要登記在本子上,我做的可夠了。所以真有道義的人,做了,他會覺得應該做的,不會記在心上。所以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孝子講,「我跟你講,我是孝子,我父母能生到我是燒了三輩子好香」?我跟大家保證他絕對不是孝子。

  義是什麼?有道義的人他就覺得應該的,他是個孝子,他是個好丈夫,你一誇他,他渾身不自在。我做這個哪算什麼!因為他覺得應該的,你愈表揚他、愈肯定他,他反而覺得受不起。有道義的夫妻,你跟他說你教孩子教得很好,他馬上說那是我太太的功勞,他不居功,我太太付出很多,相夫教子。結果你去找他的太太,她說沒有,都是我先生的功勞,孩子的優點都是學他的,他頂著家庭的重擔。都是互相看對方的付出,然後自己的付出都覺得那是應該的,不算什麼。這是道義人生。為人父母有這分道義在,孩子的人格特質就有這一點。所以今天我們假如跟自己的兄弟都是不計較,你的孩子心量就大。我雖然沒有常跟我父親談說他們兄弟的事,可是從父親在處理自己兄弟的事情,都感覺到他一個大哥的心境,就好像都覺得給弟妹不夠,從來沒有一句話說,我對我的弟妹可好了,都是深怕自己做得還有不夠的地方。所以這個是不可計較錢,不可計較付出。

  再來還要忍住言語,家裡面吵架,常常都是言語忍不住。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人一情緒化,事情愈來愈糟,首先修身功夫,第一個先對治脾氣。有個老先生結婚九十年了,不是,九十歲了,我看大家有沒有注意聽。諸位朋友,我剛剛那個叫「倘揜飾,增一辜」,大家看出來沒有?好的可以效法,不好的不要跟他一樣。我們是理智學習,「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他九十歲,結婚六十多年,夫妻沒有吵過架,這些晚輩就很佩服他。有一天湊過來問這個老先生,老人家,您是怎麼經營夫妻關係的,這麼和樂?老先生講到,他說我六十多年前結婚,我們夫妻商量好了,只要有一個人發脾氣,情緒起來,另外一個人就趕快先出去走走,不要起衝突,也不要給下一代不好的影響。夫妻一開始就先談好,見解要相同。老人家說到這裡就笑得挺燦爛的,說道,這六十多年來都是我先走出去的。你看,忍得住脾氣。不然一摩擦,小事都變大事,沒事都變有事,有時候一吵起來,連舊帳全翻了,謹慎!一言既出,尤其很傷人心的話一出去,一輩子有時候都忘不了。所以我們剛剛講君子九思,其中一個就是「忿思難」,憤怒起來要思,很難挽回、很難收拾,很多年的交情,可能你發一次脾氣,從此就不聯絡了,那這個緣分多可惜!

  我們想一想,你看這個老人家,對方(太太)情緒一上來,他馬上走出去,請問誰贏?人有時候輸贏看不清楚,都覺得氣勢把人家的話壓下去叫贏,那剛好輸得很慘,對方不會認同,旁邊看到的人更覺得我們沒修養。反而是一個發脾氣,一個忍下來,不起衝突,以和為貴,所有看到的人打從內心佩服他。而且太太等先生走出去,太太怎麼樣?站在那裡,怎麼這次又是我敗了!這次又是先生沒發脾氣,先生都能想到我們彼此的關係,都能想到給孩子好的印象,她打從內心對他先生佩服。這個時候先生出去也不要太久,十幾分鐘就可以回來,太久,到時候太太又想東想西,十來分鐘進來,當沒什麼事一樣。這個時候太太有點不好意思,端杯熱茶過來,怎麼樣?你可不能,妳看,又是妳發脾氣了!保證你那杯茶喝不成,可能都眼睛跟臉喝,唰!有什麼了不起。所以馬上這時候要給太太台階下,她不好意思了,給你端杯水已經夠,不要用委屈,夠有分寸了,這個時候你要馬上,「那天不是還談說要回去看看我岳父大人嗎?怎麼樣,明天就去?」太太一聽,心花怒放,高興,你不只不計較這個,反而馬上想到她的需要。你看情緒起來了,好事、壞事?有修養,把它化掉,讓彼此更加尊重。這個是言語忍。

  再來,反省也很重要,我們早上講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剛好有兩對夫妻住對門,一對是很和樂,另外一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為什麼要三六九?因為發一次脾氣要調養兩天,不然元氣恢復不過來。真的,發一次脾氣,身心受損很嚴重,大家就別試了。人都有希求美好的人生,看人家這麼和樂,其實也滿羨慕的,找一天趕快到對面去請教。結果這位太太就對她說,她說因為你們家都是好人,我們家都是壞人。這個太太聽矇了,我們都是好人,每天吵;你們都是壞人,這麼和樂,有點聽不懂,妳是不是在諷刺我?看她的表情不是很清楚,所以當下這個太太接著解釋,她說比方說我先生回來了,我給他倒一杯茶放在桌上,他走過去的時候一不小心,穿著大衣給這杯茶撞倒了。我一看到馬上過來,先生,對不起,剛剛那杯茶我沒有擺好,害你給撞倒了。邊說拿著抹布在那裡擦,把水擦乾淨。先生一聽就很內疚,太太,妳一番心意,我自己不小心給搞砸了,來,應該是我擦,我擦。兩個人在那裡爭著要擦桌子。大家有沒有經驗,夫妻為了爭誰擦桌子,把抹布給搶破了,有沒有?假如有這種情境,這個家一定興旺。

  所以這個當下,你看夫妻都是一看到事情,我有不足的地方,我有不對的地方。他這麼一想,對方的那一分反省的心就被點燃了,就互相反省。老祖宗告訴我們,「各自責,天清地寧」,我們可以感覺得到,人的一個心念太關鍵了,幸福有時候在一念之間,各自責是天清地寧。但是換了,不是這個態度,變成,同樣的情境,先生一撞倒,這個太太遠遠看到了,「你走路不長眼睛是吧!要喝自己去泡!」這個先生一聽口氣這麼差,「妳這個女人,倒杯茶都不會倒,還放這麼外面,妳還能幹什麼!」烽火點起來了。諸位朋友,烽火會燒多久?不一定是吧!看情況。烽火假如連三月就麻煩了,這麼一燒,燒到哪去了?有的一燒就燒去離婚去了。結果一離婚,年紀輕輕的,那個辦事人員,你們為什麼原因離婚?人家這麼一問,兩個人互相看一看,上個月我們因為什麼吵架的?因為什麼吵架忘了,情緒起來,我跟你拼了。你看人意氣用事起來,想不到彼此父母的擔心,想不到下一代的幸福,更想不到彼此之間曾經有的這分承諾。所以掌握情緒重要。「各相責,天翻地覆」,沒事都變事情鬧得很大。所以幸福在哪裡?一念之間。

  而這個不只是夫妻相處如此,所有五倫關係都是這樣,父子、朋友、君臣關係。比方說在一個單位裡面,假如辦完一個活動,第一個人一起來,馬上就說哪個部門做得不好,哪個人差勁,一開始就開罵,這不能體恤人情。辦完活動,沒有功勞怎麼樣?也有苦勞,你首先要先肯定,這是人情練達。結果一上去都是批評,那麻煩了,那場會議開下來會開成批鬥大會。第二個人一上來,你也好不到哪裡,你們也不好。最後愈開就愈誤會,那這種會不能開,這各相責。假如上去的首先就講到,我們這個部門哪裡還不足的,請大家多包涵。下一個單位起來,你們已經很付出了,我們也不足。那愈開,大家都看到自己的不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會愈開愈有智慧,愈開反而彼此更加的尊重。所以孔老夫子告訴我們,舉一隅要以三隅反,要舉一反三。這個道理同樣用在整個人與人的關係裡面。

  再來,要時時念恩,感恩的心來感謝對方。在回教有個先知,他的太太很兇,有位信徒他的太太也很兇,然後他就很苦惱,他就想,先知很有智慧,他希望去請教他怎麼樣管管好他的太太。所以這個信徒就抱著很高的期待,要去問這位有學問的人。結果到他們家,站在那裡愣住了,他的太太更兇,罵這個先知比他還慘。所以他就涼一半,我今天是來請教他怎麼樣管好我的太太,他比我還慘。結果後來他就進去見這個先知,感覺很同情他。這個先知就跟他講,其實有時候我太太給我發脾氣,我也是很想要罵回去,可是我一想到太太這麼信任我,把一生都託付給我;而且太太照顧孩子很不容易,比如說孩子三歲以前,常常半夜起來哭鬧,都是太太去把孩子照顧好;還有你看哺乳二年、三年,讓下一代都能有很好的照顧;而且對我的父母,公公、婆婆,都盡到這分孝心,我整個家安定,我的事業能夠這樣去發展,沒有後顧之憂,都是太太的功勞。所以本來有點不高興,只要一想到另一半對我的恩德,脾氣就沒有了。其實說實在的,假如這個話慢慢的傳到他太太的耳朵裡,會怎麼樣?很自然的太太就生慚愧心。

  所以確實人要掌握情緒,夫妻相處,所有親人之間相處,言語要謹慎,往往衝突都是這個嘴巴沒守好。比方說先生哪裡不好,到處講,講到最後全天下都知道,他是最後知道的,等他知道,可能都很難收拾,你不給他面子。但是假如他有不好的不講,有好的講,這個話從他的親朋好友又傳到他的耳裡面去,他的良心會想,我這麼多不好,我太太都不批評,還在人前人後誇我的優點。人又不是自甘墮落,他一想,我這麼一點,太太都懂得珍惜、懂得欣賞,我應該做得更好才對。不是情緒,而是要喚醒人的慚愧、良知,這樣才能彼此更好。不只夫妻是這樣,所以為什麼老祖宗教導不言家醜,家醜不可外揚,一個人家裡不好的事講給別人聽,人家會不會更尊重我們?不會,講了反而是自取其辱。但是假如是好朋友跟你傾訴,希望你給他一些意見,這個又不一樣,他是好朋友,你一定要讓他更提起理智來面對這些情況。所以好朋友告訴你,你可要有道義,不能再給人家講出去。你可不能聽完以後,就找個人,「我跟你講,你不要跟別人講」,然後那個人也「我跟你講,你不要跟別人講」。到時候因為你把朋友的隱私傳出去,那這輩子朋友關係就破壞掉了。

  所以一個家庭的和樂,不只是夫妻相處好,其實各種關係都要好,包含跟朋友的相處,包含婆媳關係,女婿跟岳父、岳母的關係,還有姑嫂的關係、妯娌的關係。大家知不知道妯娌?就是嫁給同一個家的兄弟,這些媳婦就叫妯娌。這些妯娌也要和樂,兄弟也要和樂。所以這些關係裡面,應該要能夠「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把祕密告訴我們,他很信任我們,但「不相發露」,不能把人家的隱私講出去,這個也是言語的道德。「貧賤不輕」,我們自己發達了,面對這些親人,我們更尊重,而不能夠輕視別人。以前古代有個鄉酒禮,整個家族的人一起聚會喝酒,這個時候不管你的官多大,坐的時候按照輩分,這個好!一按照輩分一坐,你看伯伯、叔叔都坐那裡,縱使我是宰相,縱使我是高官,一坐下來很自然的恭敬這些長者,家族裡面的長者,而且還會回憶起這些長者、兄弟對我們曾經的照顧、提攜。人常常要有這些感恩厚道,不然沒有這分感恩心,一有錢、一有權,不可一世,這樣的態度最讓人痛心。貧賤不輕。「遭苦不捨」,就是親人朋友有苦難,絕對不會見死不救,這樣才是夠道義,親人之間血脈相連,都要盡這分心才對。

  剛剛我們講到,其實父子和樂,其中還包含公婆跟媳婦,岳父、岳母跟女婿這些關係。而我們閩南話說的,「要做得起」,扮演每個角色要做得讓人家覺得有榜樣,做得起。岳父、岳母是長者,就有長者的風範。所以乾隆皇帝寫道,「願天下翁姑」,翁姑就是指公公、婆婆,「捨三分愛女之心以愛媳,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以順親」。現在俗話講,娶了老婆就怎麼樣?就忘了娘。所以以順妻的態度七分來順父母,其實也是勸為人子的要時時飲水思源。其實說實在的,娶了太太就忘了娘,這個完全都是情欲在作祟,這不是情義的人生。前面的,天下當公公、婆婆的人,能體恤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我們也像愛自己女兒一樣來愛她,那她的父母、她的家族都會非常的歡喜。

  有一位婆婆她有三個兒子,結果大媳婦、二媳婦進門的時候,她都有送她們衣服,送給大媳婦的時候,就說這是二媳婦買給妳的;買給二媳婦的時候,就跟二媳婦講,這個是大媳婦買給妳的,兩個人都很高興。突然有一天,兩個人同時都把那件衣服穿出來,然後就很高興的跟對方講,這是妳買給我的,兩個人都一頭霧水。突然明白了,誰買的?她婆婆買的,都是布施,多送禮,很慷慨。結果後來老三娶太太,三媳婦一進門,大媳婦跟二媳婦都買衣服送三媳婦,然後告訴她,誰送給她的?婆婆。你們怎麼知道?所以你看,媳婦明白這些事了,都感覺,你看婆婆多麼有心,讓我們一家都是和和樂樂的。

  另外一個當公公的,媳婦剛來緊張,饅頭沒炊好,很硬,兒子一看,有一點取笑這個媳婦,就拿饅頭往自己頭上敲一下,然後就好像要腦震盪一樣。這個媳婦一看就更不好意思,做得不好。然後公公馬上拿起來吃了,說挺好,很好吃。你看那個當下,媳婦有什麼感受?明明做得不是很好,你看人家公公多包涵,這個媳婦就感覺公公很包容她。所以後來就相處得非常好,還給公公買棉襖。結果這個棉襖一穿,很有意思,冬天還沒到就穿上去,冬天過去,都春天了,還穿在上面。旁邊的人說,你這個棉襖怎麼不熱嗎?他說不熱,這個棉襖叫愛心牌,冬暖夏涼。大家買過這個牌子沒有?

  有一次我們老師們坐飛機,剛好我旁邊坐老夫老妻,兩個老人家,一看,坐飛機還不大習慣,安全帶不大會用,我們趕快提醒他們弄好。結果弄好了,老人家很純樸,就聊起來。一看他穿得很多,我說「老人家你不熱嗎?」「不熱,最外面這件是我兒子買的,裡面這件是我女兒買的,再裡面這件是我媳婦買的。」你看,真的冬暖夏涼。後來下飛機,「你們有沒有人載?」「我兒子、媳婦,還有我的孫子都會來,載你們一程?」我們說不用,有人來接。老人家先走出去,我們拿行李還沒出去,就聽到遠方傳來,「奶奶!爺爺!」誰的聲音?天倫之樂,他的孫子來接他。所以父慈子孝雙親樂,兄友弟恭才能滿堂春。公公、婆婆像女兒一樣對待媳婦,媳婦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兒子孝不如媳婦孝。

  有一次一個老人家去看病,她媳婦跟著她去,結果很細心,詢問得很仔細,應該怎麼照顧,藥要怎麼用,講得醫生很感動,「老人家真有福氣,女兒這麼孝順。」這個老人家馬上說,「她不是我女兒,她是我媳婦。」那個感覺很舒服、很光榮。婆婆打電話給自己的親家,說妳這個女兒教得很好,我病的時候,她都體恤我,還在床上幫我洗頭,很仔細、很細心。你看,當母親的人聽到親家在肯定自己的女兒,非常欣慰。而且一個婆婆把媳婦的好講出去,「婆誇媳,傳千里;母誇女,門腳底」,母親自己講,我女兒可好了,傳到腳底就傳不出去,反而是婆誇媳,傳千里。

  而且嫁女兒,父母也是耳提面命,代表這個女孩子有家教,妳出去了,可以不給我們買禮物,但不可以不給公公、婆婆買禮物;再來,我們盡好我們自己的本分,而且吵架了不准回來。你們有沒有覺得父母很無情?這個是必修功課,人生很多事要先忍得住脾氣才行,要以和為貴,能忍為安。結果現在的父母不是這麼教的,女兒嫁出去了,不能給我有一點吃虧、一點受欺負,有什麼吃虧了,趕快回家裡來,爸爸給你靠。有沒有這樣的爸爸?假如沒好好教女兒,那她這個家庭怎麼經營得好?所以一個家庭和樂,除了夫妻以外,所有這些當長輩的人都要通情達理才行,還包含整個姑嫂的、妯娌的這些相處,兄弟的相處。我們下一次講課再跟大家繼續來交流。好,謝謝大家!好,謝謝大家!大家聽課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