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發現和諧社區的心力量  陳瑞珠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11/1/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2-473-0002

  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尊敬的蔡老師,各位老師,各位長輩,各位先進,各位同學們,還有各位社區的民眾,大家好,晚上好。下午是放了六分鐘的影片,晚上為什麼放個二十分鐘?是因為我知道有很多人是今天晚上剛來聽的,所以下午的前半段沒聽到。這個點子就是從這世尊講經裡面學來的,世尊在每次每一會的時候,他要再往下講,中間有人加入半中間聽經,所以他就再做一個總結是這樣的方式。所以我們覺得很多的點子跟古人學習,會有很多地方很周到。我常想為什麼叫周到?這個周就是周朝的周,所以在我們整個中華文化的語文運用,是非常深奧的。你想想看,這個人設想周到,為什麼是用周,為什麼不是用夏,為什麼不是用吳而是用周?因為《周禮》,《周禮》很道地就叫做周到。所以各位,我希望大家帶一分周到的心,我們共同成全。我今天末學來講只是跟各位做報告,報告我們在台灣一個小社區,十三年小小的一點經驗,經營的經驗跟你們做個報告,適不適用在馬來西亞這個地方,很抱歉,這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只是奉命行事,「師長命,行勿懶」,蔡老師要末學來做報告,末學就來這一趟,我就遵命遵辦。那各位今天晚上來聽的帶點想像力,因為上半段沒聽見,我們就往下講,我相信前面二十分鐘大概有個概括了。

  先說一下,因為我覺得為什麼說在學聖賢之道,會讓人活出一個生命的光與熱?一個人他失意、他落魄的時候,如果能夠不怨天、不尤人,在聖賢的教育裡面就可以讓自己知道,求不得也,反求諸己,自己知道說自己要沉潛、要修正。覺得自己有受委屈,為什麼會受委屈?是自己什麼地方不夠了。假如真如《孟子》所言「吾浩然正氣」,怎麼會受委屈?怎麼會讓人覺得是被羞辱了?這學聖賢之道的好處。所以一個人受委屈,覺得有不平了,讀讀聖賢書很妙,這個氣就平了。假如一個人他驕傲,他順利了,這時候讀讀聖賢書,會變得謙沖,會變得收斂,所以讀聖賢書它妙在這裡。所以我們看到,孔子他如何把他整個一生的行誼,是發展在生活上,這個叫做生活智慧。在我們台灣現在正在推行有兩種智慧,一種叫做生活智慧,一種叫做情緒智慧,生活智慧我們現在又推崇是跟孔子學習。所以各位今天有這樣的緣分,在這個地方學習中華倫理文化,真的是我們祖宗有德,我們修了大福報。所以各位要給自己的福報,好好給個掌聲。

  在這邊要提的,一個人他要養有志,這志在哪裡?我們雖然說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志在聖賢。當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說志在聖賢,談何容易?這時候我們理要是透了,你就覺得就這麼容易。人生短短幾十年,你真做凡夫也是幾十年,我們有志氣的做個聖賢也是幾十年,但是為我們的後代子孫,寫下的榜樣、奠定的根基,是完全不一樣命運。我們有沒有真正的去想過這個問題?假如你真正願意深刻去思考的話,覺得這一生值得。所以各位,我們今天可以坐在這邊,何止三生有幸!尤其是在這樣榮幸的,有大護法支持這麼好的一個道場。我帶著我助理來,他看到這裡的一切,他跟我說不想跟我回去。我跟他說你可以遨遊宿夜,心可以留在這邊,人要跟我回去。這個地方真的是個很好修行的地方。所以我在這邊真的跟各位講了一下,我在這兩天待在這裡的心得,各位要珍惜福報,有這樣的殊勝因緣,師長在這邊帶著大家學習。

  我們台灣三重那地方,是個飲苦食毒的地方,所以在那邊是一個很有趣的,大家看到好像很好玩,事實上天天都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經,我們在那邊學習念這部經,我們怎麼熬過來的?就是有讀聖賢書。我們一樣每天我們都要聽師父講經,每天我們要讀經,再我們會有大共修的時間,每天都要補充這個能量,要不然絕對受不了的,為什麼?地狹人稠,就地方很小,人很擁擠,尤其是三重這個地方。我不知道前面有沒有放懇談會裡面那一段話,你知道我們三重出的名產是什麼嗎?現在沒有人敢講了。我在上禮拜五,我跟一個大學生,在台灣一個大學裡面演講,我就說你們知道我們三重的特色是什麼?一個大學生就說「流氓。」我說「你說得真對,那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們現在三重是什麼?是文化新三重。」我們市長是評選為台灣的文化市長,因為什麼?我們在那邊一直在創造這些文化價值,聖賢之道絕對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命運、風水。馬來西亞我看下來是個好地方,蔡老師你真有福報。因為他現在是我長官,我接了至善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他是我的老闆,所以我現在假如去哪裡,我聽他的,所以老闆叫我來我就來。改天老闆說妳也可以來這邊進修一個月,那我收拾包袱我就來。我們剛才這跟大家閒聊一下。

  這邊看過來,一個「愛、和諧、一家親」,我們在這邊重視親子教育,孩子教得再好,老師再用心,父母沒有成長,父母會變成是扯後腿的力量,這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我有一次,一個孩子他已經下課,一個國中生下課了,九點半就明明要回去,他竟然十點的時候來按我家的電鈴。按了電鈴,我說「你應該這個時候回家睡覺,你怎麼跑來了?」他說「老師,我可以上去跟妳談談話嗎?」「當然可以。」我就讓這個國一的孩子上來,上到我住的地方,他說「老師,我今天晚上住在妳家好不好?」我說「你要先告訴我為什麼?」一看就知道有事,他說「我今天成績考得不理想(國一了,他成績考得不理想),我離家出走。」我說「你離家出走?制服穿著又沒有行李,你要去哪裡?」「老師,我來妳這裡。」我說「好。」我聽聽看怎麼回事?他說原來因為今天成績考不好,母親很生氣,一到那邊問說你今天怎麼考這種成績?在廚房洗著碗,這個抹布就往他身上一丟。我說「還不錯,只丟抹布,假如媽媽手上是菜刀那不得了。」他就他自己笑了,我說「好,那這樣子你今天考得怎麼樣?」他說「我的數學只有考五十幾分。」我說「這國中,數學五十幾分,不好意思,我跟你媽媽做一下反對黨,五十幾分不錯!」他說「我也覺得。」「對,五十幾分,陳老師還考過零分。」他說「妳真的考過零分?」我說「當然考過零分,我覺得今天我數學學起來心情不好,就跟它不想寫,空白,那當然零分。」

  我們就聊一聊,聊了之後,這個媽媽知道這孩子什麼話喜歡找我談,電話就打到我們家來。我說「妳今天怎麼回事?」媽媽就講「就是無明火上來,妳就常常教我不要重視分數,要重視孩子的品德,可是我看到分數我就受不了。」我說「好,請問一下,妳國中的數學成績怎麼樣?」「我就是成績不好,希望孩子成績好嘛!」我說「好好好,那妳成績不好,心情好不好?」「就是不好,我希望孩子成績考好了,讓我心情好。」我到後來就是把家長約來到我們社區圖書館,我跟她聊一聊,當然聊過之後,母親都懂理,理可以頓悟,但猶須漸修。就你知道這個道理之後,不是馬上做得到的,還要怎麼樣?還是藉事練心。可能我今天發脾氣,罵孩子、訓孩子、嘮叨孩子三十分鐘;過兩天我還是嘮叨,可是我縮短成為十分鐘。再過來,我是一個禮拜才訓個十分鐘,慢慢把時間拉長,這就是進步。所以大家不要壓力太大,常常有些人學了聖賢之道,一罵了孩子、或做錯事就很愧疚,不要給自己壓力這麼大。因為我們犯下的習性,累積的習性不是這一世,有這樣懺悔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這就是英雄好漢。還要允許給自己時間,最重要的是要肯勇敢的說:對不起。

  所以現在我們蓮院老師沒有別的本事,才上眉頭,卻下心頭,是什麼?這個眉頭皺起來了就要學習放下,要懂得跟學生說對不起,就是這樣。所以教學相長,這個年代大家互相教學相長。所以我今天站在這裡,只是一個學生做報告,你們不要聽了壓力太大,因為我也不想壓力太大,所以我們重視學習。各位看到是我們在課程當中,我們鼓勵家長要欣賞孩子。所以像這些家長們他會學習的,像我們會學習做佛珠,做一些手工藝品,因為在學習一邊做,打一個閒岔就做錯了。為什麼?一定要不斷學習才知道我們自己是不圓滿的,自己也會做錯事的,看起來很簡單,你做看看。就常常在當學生,你就會知道孩子在當學生的辛苦,才能夠常常的溫故知新,將心比心,人生就是這樣子,將你心比我心,始知折磨苦。所以我們在這邊常常做這部分。

  再來我要提的,我們會在這邊常常帶孩子們一定要做公益活動,關心公共事務。這公共事務就擴展心量,道理、學理、經典都背了,很好,也已經了解了,真好。力行,怎麼力行?像我們會帶孩子們去看看這個植物人菩薩,這植物人菩薩,我們做活動不是說只是為了熱鬧而熱鬧,我們做活動是非常的精緻的。怎麼做?像比方說我們這個台灣有個植物人的收養中心,我們就帶孩子們先去認識這些植物人菩薩,比方認識說這個老爺爺因為他獨居,一個人住,半夜起來就滑了一跤,滑了一跤之後在大冬天裡面,沒有人發現,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變成植物人了。大家了解到獨居的一種悲哀。再來看到有哥哥,有大哥哥、大姊姊無照駕駛騎摩托車,結果發生了車禍而變成植物人。從每一尊菩薩的一個事件,讓孩子們反觀自省,要珍惜自己生命,要看看每個悲哀,這個菩薩背後悲哀的可憐,他們就產生這種悲憫心。

  然後再帶孩子上街頭勸募這個發票,我不知道這邊有沒有發票?我們台灣是叫發票,這邊叫什麼?各位知不知道?發票就是去買東西國家為要稅收的,我們的發票可以對獎,第一特獎是兩百萬台幣。我們就帶孩子們上街頭去勸募發票,這勸募發票怎麼說?「叔叔、阿姨好,救救植物人樂捐一張發票。」在大街上就很熱情的就一起把聲音講出來。可是孩子會害羞的,這時候怎麼樣?就會分組,會讓這個國中的大哥哥、大姊姊,然後像這六年級、五年級、三年級這個年紀,我們帶他上街頭,大家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壯膽。再來再找這個爸爸媽媽一起陪同,爸爸媽媽也再分組,就每個站在每個地方就開始喊,孩子們看到爸爸媽媽也很熱情,大哥哥、大姊姊看了大家就有膽,有這個膽識。後來我們就募到這些發票之後,我們就在大街上,在大街上就算這個發票,很多人就停下來看。可是我告訴你,這種事情新聞報導沒有興趣報導,做什麼事情我們不是為了報導。所以我們這樣做下來,我們發現很有意思,孩子在街頭上勸募發票的時候,我碰過很可愛的一個叔叔,那時候我們是在台北募發票,台北車站。台北車站募發票,他就騎著車回到他忠孝東路四段,在騎這個車到忠孝東路四段要四十分鐘,來回差不多一個半小時都有,又剛好塞車,他做什麼事?他把家裡的發票全部拿過來。拿過來怎麼給?是一個位置、一個位置去給,給每個孩子打氣。他說看到你們這樣做,我真得很高興。我們透過讓孩子參與這種助人的公益活動裡面,讓孩子看到他的愛心,他的那種熱誠,是被肯定的。所以孩子慢慢培養什麼?培養那分志氣、那分豪氣,我看到這些孩子這樣成長。所以人有志,人有志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再來讀聖賢書,讀了之後去做,所以我在我們養志的方法,是這樣子去做的。我們再看,我們希望家長一定會成長,這些我們都有。

  我想是我們在社區裡面,我們這個社區,蔡老師去過就知道,他還跟我們這個社區的領導見過面,還吃過飯。我們那領導當時候,我們要進去的時候,我們要先去租房子,不肯我們進去租。他說你們照顧這些孩子,現在孩子很壞,假如萬一他到我們地下室去抽個煙,把我們放個火,地下室車子被他燒掉怎麼辦?妳現在都還租房子,妳哪有錢賠我們?不肯我們住進去。可是房東租給我們了,社區的主委,還有這些住戶不讓我們搬進去。我跟余老師就準備了禮,三天兩頭往他家裡跑,他說那時候看到我們這樣死纏爛打,嚇都嚇壞了。後來他受不了我們這樣子的拜託,就召開住戶大會,那個住戶大會當然沒有這種場面,就六、七十個人。住戶大會裡面,他們就在討論說,要不要讓我們進來辦社區學校?這個反對的聲浪是此起彼落。後來我聽到他們就講,現在孩子壞透了,絕不能讓他們進來。而且他們收的都是一些單親的,還有些行為偏差的孩子。聽到的都是這種,不讓他們進來的,不行。後來余老師就拉拉我,她說:我們真的要住進來嗎?帶給人家這麼樣的煩惱。

  後來我就站起來,我就問他們:各位鄉親父老,請問你們自己的小孩,假如今天你的小孩好,過了這道圍牆,別的小孩不好,把你小孩給帶壞了,你怎麼辦?我們今天是個外地人,我們不是三重人,我們是外地人,我們因為是外地人願意來關懷這邊的孩子,關懷這邊的教育,我們做的是不收錢的一個工作,我們願意做,我求你們成全給我們半年的時間。假如我們真的做不好,我二話不說,我就退租離開這個地方。我求你們,求你們讓我們來愛愛這邊的孩子,關心這邊的孩子。後來有一個爺爺就站起來了,「好,給妳半年的時間,做不好妳就要搬走。」我說「好。」這半年太精彩,天天都有菩薩來跟我示現:陳老師,妳那個學生走路都走在路中間。我說是是是。陳老師,妳看這些學生走路進來太大聲。是是是,都是。都是妳的孩子,我心裡想想,不錯,我的孩子真多。所以現在真的覺得,後來做到現在,我們這個主委大哥,他非但不反對,還每天到我們社區廚房去當waiter,去當服務生。就蔡老師來,幫他上菜,還招待他,每天只要下班回來就在那邊當義工,禮拜六、禮拜天沒有去外面,就在那邊,所以現在我們都封他為我們這個餐館的館長,義工館長。有機會的話,我還很希望他來跟各位見見面,蔡老師說,他可以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他剛開始的時候,有個奶奶就跟他講,「人家是老師,你對老師有禮貌一點。」「她們是老師,假如她們是老師,我還教授!」可是現在他跟人家講說,我現在是會叫的野獸而已。他說歸我們管,我說我們沒有管誰,我們都沒有誰管誰,我們就聽聖賢的教誨,互相的相親相愛,互相的互助合作,就是這樣。所以在那邊很多當初的反對黨,現在都在那邊挑菜,你看到沒,就在這裡,你看到沒有,這當初那些反對黨的奶奶,現在變成我們的義工了,每天來。聖賢的教誨是生活智慧,是從生活中展現的,怎麼做?不知道各位剛才在影片中有沒有看到?我每天我就讓我們職工同仁,每天就泡好茶,熱呼呼的就端去給:奶奶,請喝茶;奶奶,請喝咖啡,每天這樣去侍候他們。到最後什麼?「陳老師,妳不要叫他泡了,我們自己泡。」有時候早上我當面跟他們說,「爺爺、奶奶們早安,阿彌陀佛。」他說什麼?「陳老師,來來來喝茶,我剛泡好的。」你看我多幸福,以前是我們要泡茶給他喝,現在是什麼?他泡好茶,我一到那邊就可以喝了。這是什麼?這叫做天要加福是逆著來的。各位天要加福是逆著來的,假如我們這樣逆著來的氣受不了,福是加不上來的。所以我希望各位,當你這個逆緣來的時候,告訴各位,機會來了,為什麼?天要加福我們。想不想要福報?想不想?想就要學習受氣,這個受氣、了氣就苦盡甘來。

  我們在那邊,我們會做一些扶植弱勢的工作,這個扶植弱勢基本上我們不輕易的捐錢,不輕易的捐錢,除非這個孩子或這個家庭,完全喪失了謀生能力。像我們現在有認養一些孩子,他的爸爸媽媽完全沒辦法照顧他的,我們就會認養,就把他當作我們的孩子一樣,他好像回到我們這個家一樣。像我們就是。再來講鼓勵他們,像有些失業的這些單親爸爸或媽媽,我們那個社區廚房就是這樣,就提供給這些比較沒有辦法回到社會工作,在我們那邊比較需要包容他。比方講可能人一個小時可以做到馬幣十塊錢,他一個小時只能做到一塊錢,還是要給他做,為什麼?絕對不可以就這樣捐錢給他,就是你至少還有一塊錢的能力,這是人的尊嚴,讓他感受到是我是有用的。一個人假如常常被捐助,這個業沒有自己去消,會變成是造業。像我聽到有些被救助的人,救助到最後是什麼?這個月怎麼還沒有送錢來?為什麼?他已經會覺得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做教育工作者,是要把他的心給茁壯起來,養壯起來,讓他重回到社會的機制裡面,這樣才能夠幫助他活出尊嚴。所以我們在做當中,我們很注重這個部分。

  我們再看,所以我們講怎麼讓他能夠自給自足的活出尊嚴,我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是升上國一的孩子的尊嚴福祉的故事。這個孩子他小二的時候,他的父親常常酗酒,酗酒回來就打他的母親。有一天,他母親受不了,就是要離家出走。一個小二的孩子,他親眼目睹著他的父親打他的母親。再來,然後父親拿出了瓦斯要同歸於盡,這時候剛好我們知道有報警處理。可是這在我們台灣叫公共妨害罪,所以父親就關到牢裡面去了。因為這整個鄰居們受到這種威脅,像個不定時的炸彈,所以母親就陪著他一起過了一、二個月。過一、二個月之後,母親也悄悄離開了他,有一天他早晨醒來,發現母親不見了,一個小二的孩子,就坐在那邊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到學校老師覺得這孩子為什麼沒有來上課?就告訴他的祖母,他奶奶就趕快去看他,他奶奶看到那孩子在那邊哭著。真的哭的是什麼?孩子告訴我,這個陰影他永遠沒有辦法忘記。因為他在那邊哭得真的是尿也拉出來了,屎也拉出來了,這個孩子讓我們感受到的,我們就想要怎麼樣的幫助他。

  所以我們開始就輔助這個孩子,我跟他講,你不用擔心,我會照顧你生活費、你的學費。所以他在跟著奶奶一起過日子。到了大概小六的時候,他才一百四十公分,小六要畢業才一百四十公分,很小很瘦。後來他就跟他奶奶講說,他很喜歡跑步,他要參加田徑隊。奶奶就講這麼瘦這麼小,怎麼參加田徑?不行,然後就不肯。他說怎麼辦?他就打電話跟我講,「老師,怎麼辦?我家裡奶奶不肯我參加這個田徑隊。」我就問他「你真的喜歡跑步嗎?」他說「真的。」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在跑步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很有風(神氣)的。」我說「那你在跑步的感覺怎麼樣?」「我覺得充滿自信,我覺得可以,讓我感覺到我整個生命是飛起來的。」我說「好,假如你決定要跑,你就要堅持下去,你不可以輕易的輕言放棄。你要答應老師這件事,我就當你的說客。」他說「老師,我答應妳,我絕對選擇我的決定,忠於我的決定。」小六的孩子我記得,我絕對忠於我的決定。我說「好,我相信你。」我去說服他的奶奶她們,奶奶就說「老師,妳就這麼講,好,就去吧。」

  他到國一、到國二,他的成績不理想,就跑到第五名、第六名這樣。在國二的時候打電話給我,他說「老師,我遇到個很大的困難。」我說「什麼困難?」他那時候住在他的伯父家,他說「我伯母跟我說,我上了高中之後,我自己要去賺錢,要賺錢養活自己,我這樣子就不能繼續跑,我一定要去讀夜校,我白天要打工怎麼辦?」我說「怎麼辦?要靠你自己。」「怎麼靠我自己?我喜歡田徑,可是我真的去讀夜校,我就不能跑。」我說「你必須要對你的選擇做出全力以赴的態度,你要用你那雙腿去跑出你的人生。」我們台灣,假如有得到很好的成績,很好的成績可以保送上高中,學校會負擔學雜費就這樣子。「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跑,你別無他路,孩子,你要認清楚你的命運,沒有爸爸照顧你,沒有媽媽照顧你,這是你的命運。你必須自己腿肚要長肉,自己跑出你的人生,誰也幫不了你。假如可以推甄上高中,保送高中的話,你的生活費老師可以幫你忙,其他的你要自己來。」那孩子說「好,我好好的拼最後一年。」

  所以那一年開始他全力以赴,每天人家是六點起床才開始要練田徑,他五點起床;人家練到六、七點,他練到八、九點,因為他是跑馬拉松的。後來到了國三的五月,他打電話告訴我,「陳老師,妳今天晚上要好好看電視報導。」我說「幾點?」他說「在哪一台。」我說「好。」我那天還特別請假沒有上課,就在那邊等,這孩子他跑出了全台灣的第一名。他這個第一名跑出來,他得到了台幣二十幾萬的獎金。他得到這二十幾萬獎金的時候,他告訴我,「老師,我高中的生活費妳不用替我擔心,而且我要從這裡面捐出五萬塊錢,給我的國中田徑隊的學弟學妹們當作伙食費。」我聽了高興,難行能行,他在這麼苦的時候只要得到獎金,他馬上想到是要回報給母校。我說「你這五萬塊錢一定要捐,我支持你,但是你這些錢存著不能動。」他說「為什麼?」我說「這個留作你大學的生活費,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著落?」所以高中的三年,我們就支持生活費而已。到了大學的時候,他大學也是保送上去的,所以他大學我們也只是提供到生活費而已。

  我看一個孩子,一個孩子你要怎麼去帶他?你不是捐錢給他。我知道我在他國二講那番話,他在最孤苦無助的時候,可是我必須要告訴他,所以他在這個整個的物質,從小二開始,一直到國中、到高中的階段,我只有常送他一句話:孩子,你的命就是這樣,你必須認清,想你有的,不要想你沒有的。我從來我的名言很簡單,「想你有的,不要想你沒有的。」因為一個小二的孩子,你要告訴他什麼,所以他靠這句話一直到上大學。上大學之後他有知名度,我們社區人都知道有這麼一號孩子,這麼的爭氣,開始怎麼?會問他,要不要幫你買布鞋?要不要幫你什麼?你需要什麼跟叔叔講、跟阿姨講。我知道之後把他們全部找來開會,我說「對不起,請你們都不可以給他任何資源,這個孩子是我們在照護,我不希望你們私下給他點什麼,他需要什麼我們會給。」我也把他給特別找來,我說「孩子,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接受這些人的幫助,但是我要送你一句話,這些人是同情你的,也是欣賞你的,但是我要你活出尊嚴,不要讓人同情。」這孩子聽了之後掉下眼淚來,他說「老師,我跟妳保證,我絕對不會輕易接受人家的施捨,我要用我自己的力量開創出我亮麗的人生。」我安慰值得。一個這樣的孩子,他長期這樣讀聖賢的書下來,薰陶了他的志氣,真的。所以各位你要相信,讀聖賢書的孩子,真的會跟人家不一樣。你們讀不讀?你的孩子讀不讀?這種聲音,讀不讀?(讀)讀還不夠,還要怎麼樣?還要做,做到才算數,做不到是吹牛。老法師常講做了才說是聖人,說了而做是賢人,說了不做是騙人,要小心。

  我們那邊要做社會福利怎麼做?我們的方式上,我們假如不是學聖賢之道,我們就跟外面做這些慈善救助的差不多。可是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這邊有些做法,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這邊我們社會福利的緊急安置,這個案例怎麼做?就是親師生是一體的,共度難關的。怎麼共度難關?我這邊講一個個案,小嫻跟小冠他的母親是越南的新住民,就來到台灣之後,她發現她嫁的不是她所想像這麼好,所以在這個大姊是六歲,弟弟是三歲的時候,回到了越南就沒有再回來。這父親就非常的悲憤,常常把氣會出在這個孩子身上,現在這兩個孩子在我們那邊。孩子一個是小一,一個是小二,有一天有個同仁就到我辦公室說,「陳老師,小嫻的爸爸自殺了。」我嚇了,我趕快去,他說「爺爺要來把這兩個孩子帶回去。」我就趕快去找爺爺,問他說「爺爺,你現在把兩個孩子帶回去要怎麼安置?」他說「我現在就把這兩個孩子帶回去,我就買便當給他吃,我要趕到醫院去照顧我兒子。」我說「那家裡還有沒有人照顧他?」他說「沒有。」兩個孩子這麼小,要帶回到家裡面沒有大人的一個環境,我不放心。我開始跟爺爺說,我說「可不可以這兩個孩子讓我們來照顧,你安心的去照顧兒子?」他說「要看這孩子願不願意。」我當下就把這孩子找來,我說「孩子,假如你現在來跟老師,就住在我們這邊宿舍好不好?」孩子完全不讓他知道爸爸做傻事,因為絕對不讓孩子知道,這會產生身教的示範,我就希望爺爺不要說,爺爺講好。

  就把這孩子帶到宿舍找老師照顧,白天義工爸爸跟義工媽媽,就載這兩個孩子去上課,就連續一直到這爸爸出院為止。再來,我們義工的爸爸媽媽就每天到醫院去,去給這個爸爸打氣鼓勵,去照顧他、陪伴他。請問這像不像一個大家庭?然後這爸爸出院之後,就來跟我說,「老師,對不起,讓大家操心了,我不會再做這種傻事了。」我說我真的要罵罵你,滿有意思的,這個爸爸高我大概有一個半的頭,我正在訓他,我真的訓他。我說「你不能這麼自私,我們今天在做事情,這孩子是你親骨肉,你怎麼可以遺棄他?我們今天跟你的孩子都非親非故,我們都這麼愛你的孩子。你沒有權力、沒有資格遺棄你的孩子,你必須把一個父親的天職負責起來。」當然這父親也在那邊,我們就談了兩個多小時,談了兩個多小時之後,我也找了義工爸爸們常常去關心他。所以現在他跟我們義工團的爸爸們,就等於是有兄弟的這樣互相的扶持,現在也常常的會加入我們的活動。所以人是必須透過團體的活動互相的支持,互相的依靠,然後開始撿回了那分失落的信心,這樣子才有辦法把自己生命的光與熱,再給綻放出來。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我很高興。

  接下來講,像我們最近有個很可愛的事情,就是我們有個年輕爸爸,這個爸爸才二十六歲,就有一個十歲的孩子。你說怎麼回事?因為這個孩子的爸爸前陣子往生,媽媽是我們大陸的同胞,她要回去大陸辦事,要三個禮拜,我在想這怎麼辦?這孩子就托我們,托我之後我也很忙,我就找了一個小爸爸陪他。這個小爸爸很可愛,那麼年輕,可是真的負起做爸爸的責任,早上就去跟他買早餐,然後送他去上學,晚上就帶著孩子跟他梳洗,一起睡覺。這孩子睡覺會打呼,然後還會三百六十度旋轉,他那三個禮拜都睡不好。可是他說:真好,我這麼年輕,就有個這麼大的兒子。所以現在每次孩子下課回來,第一個就找他報到,叫他:筑元老師,我回來了。他就覺得好像這個兒子回來了,太有意思。所以看到孩子們這種,我就跟這老師說,我說「你要多跟這個孩子親近,因為他的父親在往生前,是一個因為酗酒,酗酒所以把身體給喝壞了。現在孩子喜歡跟你親近,你就做好榜樣,讓他在心裡面有另外一個好男人的形象。」我這個老師更可愛了,就常常非常小心翼翼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什麼?要做好爸爸的形象。

  那我們來看看,在這邊我們會有辦這社會企業是什麼?我們這社會企業,我們在社區裡面有廚房,原來是在這個一九九八年的時候,是金融海嘯,所以因為這樣關係,我們家長們主動的發起要義賣,做很多、研發很多產品義賣,那個不歸我管,都歸他們自己自動自發的。所以這是他們自己出錢買材料,自己做什麼,賣了什麼,我完全沒有管,叫自動自發,叫社區動力學,完全沒有在我們編制內。可是發展一、二年下來,愈來愈龐大了,我們就要把它給制度化。但是我們產品,我就跟他們講,我們不是在賣產品,我們在賣這分愛,我們要行銷這分感情,所以我們就把它取名叫「愛一家親的社會企業」,所以我們產品都是叫「愛、和諧、一家親」。這是我們每個如何把中華文化變成文化產品,把它賣出去。所以這也是創造機會,來幫助那些失業的,或者是一些老人家。像我們那邊有隔代教養,就是奶奶、爺爺在養孩子的,就給他製造一些工作機會,讓他覺得我老還有用,不會覺得總是靠人家施捨。所以老人家覺得我真的有用,因為老人家有很棒的手藝。像我們那邊有什麼豆瓣醬,還有這種什麼豆乾,這個常常都有人來訂。當然你們是吃不到,太遠了,你們精神支持我就好了。再講我們會在這邊讓這些中年失業的人,有個就業機會。

  再來就是這些清寒的高中生、大學生,我希望他利用這假日來打工。在這個地方打工,我會很安心是什麼?我們這邊爸爸媽媽一定會教導他、提攜他,所以比在外面打工我比較安心。我會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平台,這叫創造機會,解決社會問題。但是所賺的每一塊錢不屬於任何一個人的,就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就像韓國「商道」裡面這個李尚沃先生,他是韓國的首富,相等於是王永慶這樣的身分,可是他往生後口袋只有二十幾塊錢,成為最佳商道的一個典範。所以我們在這邊,目前我們機構裡面,已經有人集結了辦這個企業的經費,但是賺到每一塊錢都不屬於任何人的,所以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所以我們也在做這樣一個中華文化的商道,希望以後這個關係企業,這企業發展到馬來西亞來好不好?謝謝。

  我要跟你們分享的,是我們愛一家親的社區餐廳,這個餐廳有個特色「愛與信任」,跟你們這邊不太一樣,可能每個地方風土民情不同,所以很多的一些經驗是提供做參考。什麼叫愛與信任?就是我們講是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在我們這裡面,我們餐廳是這樣子,就是你一進來,你進來有條件,一定要穿得乾乾淨淨的,然後要拜佛,拜完佛之後,你就很隨意的就去取了餐盤,你這要吃多少隨你取,吃完之後,你自己要投多少錢也隨你投。我在辦的時候,我們這些社區的民眾進來,很捧場,拿了鍋子、拿了碗公來,一進來之後,那個鍋子擺在那邊就整盤菜倒了就走出去,那個碗公也滿大的,裝得很大碗就出去。我們義工媽媽們看了,「陳老師,妳覺得這個行得通嗎?愛與信任的餐廳,妳是不是助長他們的自私?會不會讓他們造業?」我說「我們要堅信人性本善。」她說「這樣子會被吃倒,會被吃倒。」煮了一個多月之後一個主廚他說,「陳老師,不好意思,我煮不下去了。」他就把鍋鏟一放就走出去了,一大堆要吃飯怎麼辦?我袖子一捲:我來煮。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就有這個好處,人家難不倒你,我就下去炒菜煮菜,只要每次到了十一點,我就拜託這些奶奶們把菜調好,我就帶著幾位還願意跟著我傻下去的,我們就在那邊煮菜,這個餐廳第八年了還在。而且它現在成為我們募款的機制,我相信,真的要相信人都是有良心的。他為什麼會匱乏?因為他的心沒有感受到愛,沒有感受到信任。有時候人在那邊吃飯,我就過去看:你要吃飽,菜還滿意嗎?沒關係,吃不完就包回去,就這樣。所以做下來,人家感受到我們真的是來真的,他也不好意思不來真的,就這樣,就真誠以待。所以人是教出來的。

  我要跟你們講,這個餐廳讓我最感動,覺得就說最有成就感。在金融海嘯過了幾個月,有一天有個爸爸就說要找我,我說「這個爸爸,什麼事?」他說「陳老師,可不可以借一步說話?」我說好,就到我辦公室,一到辦公室,就從口袋裡揣呀揣揣一個紅包,「陳老師,這紅包我來支持妳的理想。」我說「這麼好,來來,請坐、請坐,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情?」他說「我是這一波金融海嘯裡面被裁員的,我被裁員的時候,我真的不敢跟我太太講。因為現在孩子正在要繳學費,然後房貸也在繳,我不知道怎麼跟我太太啟口我沒有工作,而且不知道這波金融海嘯到什麼時候才結束。所以我就每天中午在這邊吃飯,然後吃完飯我去找工作,晚上我也回來這個餐廳吃飯,我吃完飯之後,順便再把我家裡的份都給打包回去,連續我吃了三個月的飯。我現在找到第一份工作,我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我抽了一點來支持妳的理想,謝謝你。真正謝謝這一波讓我覺得有這個餐廳陪我度過難關。」我心裡看到是什麼?一個男人他不忍心去傷了太太的心,一個男人他不敢去告訴人家我沒有工作,保住了他的尊嚴。所以我就想到是在混沌中,有人是自私的,也保留了做人的尊嚴,我覺得這是最美的,這是中華文化。我們常常講的「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不就如此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所以這些精神不是我發明的,都是聖賢啟發了我的心量、我的點子。所以一切榮耀歸於我們聖賢老祖宗,我們該為我們聖賢老祖宗掌聲。

  在這個餐廳裡面,我很喜歡看到的是什麼?我們餐廳裡面,一些單親的孩子們在那邊吃飯,我看到的是一些單親的家庭,他就兩口人,有時候爸爸跟孩子,有時候媽媽跟孩子,他到吃飯時間他們就這樣擠在一起,就像一家親,我最喜歡看到這個畫面。回到家就冷冷清清,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可是在那邊坐下來就歡歡喜喜的,聊一聊今天遇到的困難,聊一聊今天遇到的快樂,我覺得那就是天倫之樂。都是炎黃子孫,都是同一血脈怎麼不是一家親!所以覺得這就是我們傳統大家族的價值。所以我做這個工作,你說有沒有苦?有。有沒有辛酸?有。但是你看到了,在別人身上看到喜悅,在他們感覺到需要的時候創造這種價值,我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讓我們看一下,我想跟你們分享,在前年台灣發生很大的一個水災,叫八八水災,你們知道嗎?那個水災,各位你要記住,今天不管哪個地方都一樣,真的一定要修福積德。所謂的世界末日在哪裡?像在我們南台灣這個叫小林村,這小林村就在這樣的一個大雨當中,整個是滅村的,整個村就這樣子沖到台灣海峽去了,所有的人找不到屍骨,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我們聽了多麼難過。所以那時候在阿里山那邊也很嚴重,我們那邊跟一個原住民在互動,我們就很關心著。結果他們傳下來的訊息是:我們還活著。我們還活著就是希望,這時候我們看阿里山很嚴重,很多人他雖然沒有性命危險,整個房子都倒塌了都沖到那個,我們那邊有個水庫,曾文水庫,整個都沖下去。所以那時候我們本來要辦一個活動,跟這個原住民的孩子們辦個活動,叫「城鄉交流」。就是原住民的孩子下山來,我們這個社區學校孩子做主人,要招待他們,跟他們一起吃、一起睡,要招待他們去了解台北的文化等等。整個計畫都做好了,結果這麼一個水災,整個都停辦了。

  停辦之後我們這些大學生孩子就說,「陳老師,妳帶我們去救災。」我看看這些小娃兒大學生、高中生,這個災需要很特別的能力,我說「我們準備著看能不能做點什麼吧?」所以我們在這時候,孩子們說老師帶我們去救災的時候,我就講我們看看可以幫忙什麼?就等著訊息。這時候孩子們我讓他們做什麼事?就是叫他們說你們先做一件事,這時候我讓他們騎腳踏車,騎腳踏車在風雨中前進,那時候有地方淹水的。他們說「下雨!」我說「年輕人,來跟我說你們要去救災,下這麼個雨,你就不敢出去騎腳踏車,還只去玩而已,那你說要我帶你們去救災。」他說「好。」於是他們就騎著腳踏車在風雨中前進,這必須練習有沒有危機意識,當他們騎車出去的時候,我一顆心是七上八下,為什麼?不是我的孩子,假如出事情的話,我生不出來還給人家。我就告訴那個領隊,我說「你們每到一個地方,要打手機給我,每隔十分鐘要給我回報,不可以讓他們知道。」結果他們就「老師,我們到什麼地方了,老師這個地方淹水,水深高到我們腰部。」我說「可以過嗎?」「可以。」他過完之後就說,「老師,我們安全的度過這個災難。」我說好。結果他們整個回程回來之後,我就已經請義工媽媽幫他們熬好了薑湯,趕快放熱水,準備讓他們去洗澡。

  所以有時候來講帶年輕人成長,是需有要點膽識,牽腸掛肚在所難免,可是他沒有去迎接風雨的勇氣,沒有這樣的歷鍊,他不可能,只是一張嘴皮子說說我要去救災。你連個風雨中騎腳踏車你都做不到,你怎麼可能可以去救災?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聽到訊息了,因為很多地方泡水,有些很多這個工廠,大量的物品都泡在泥濘的污土裡面,所以我就讓孩子們去做清潔家園志工,到那邊去洗。那時候剛好我有特別事情,我本來要帶隊的,我不能去,就讓他們下去洗。洗洗洗,洗了之後,晚上有個孩子說:老師,我把妳的份都一起給做了。他就是埋頭苦幹不講話,一直洗,人家就說以為他是啞巴,一直很認真洗,到那邊都沒有講話,就一直洗。後來人家知道他會講話,就先跟他預訂:假如你對我女兒還有興趣的話,我希望你當我女婿。所以講這個真的是有趣的事情。他說:老師,竟然會有人(他這小孩才國中畢業要升高一)就說要訂我當他女婿。我說:雖然是個玩笑,我還是引你為榮。

  孩子們到晚上還有意思,孩子們主動的說,跟老闆約好要採訪他們,就說在這場風災裡面,你們是怎樣心情度過的?你們是有哪些情緒等等,他們專程跟他採訪。採訪就像記者一樣,後來那個董事長說,「陳老師,以後假如這些年輕人畢業了,願意到我公司來上班的話,我第一個錄用。」我說「我想自己留著用。」這個培養出來的,像我們這些大學生現在都有,很好玩,我只要帶出去,人家都說以後我希望他到我公司來。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現在基金會的董事長是我們房東,他是全世界最大工作鞋,他說「只要蓮院的孩子大學畢業,都可以到他們公司去上班,不用經過甄試,只要陳老師妳一句話。」那我謝謝你,這樣這些大孩子就非聽我的不可,我說「以後你們飯碗已經在我手中操縱著。」所以做到這樣子很有意思,就是你說一句話人家就相信,孩子們就知道說你這麼玩真的,人家也跟你來真的,大家就真誠以待,這個多好的事,說話算話。你們想不想過這樣的生活?這就叫淨土。

  當然孩子們也沒閒著,這大學生去做家園志工,就帶著這些小朋友上街頭勸募發票,想盡辦法,讓他們為這塊土地的災難,盡一分關懷之意,他們覺得我也盡到心力。人不是捐錢,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他們上街頭,他們大聲的呼喊著:八八水災,我們一起來救助等等。他們在練的是膽識,他們練的是培養一分豪情壯志,看了真的過癮。尤其有些孩子看到說,有些路過的民眾就摸摸他們的頭,你們真乖,佩服,他們覺得嗯。所以有些人看他們喊得口乾舌燥,特別去買飲料請他們喝,他們說:對不起,我們自己有帶水,我們老師說做義工就是要吃自己的飯,喝自己的水,幫別人做事,這樣才叫做義工。我說好樣子。所以在這邊講的是整個最重要的目的,我們希望積極的發展中華民族文化,家的特色。這個時代有些人說,傳統大家族已經沒有了,以前你到個地方他是姓蔡,全部都是姓蔡的住在一塊,他是姓李的全部都住在一塊。現在不是,現在是百家姓,還萬家姓對不對?像這邊一定是百家爭鳴。那我們怎麼樣?我們將來就用社區學校的形態做出來,我們在這社區裡面你會教什麼?我們教的是。

  漏了一張不好意思,我先介紹這一張,這張為什麼要介紹,那當然是剛剛講小孩子他上街頭勸募發票,那我們社區的這些民眾做什麼?這些媽媽們做豆乾、做包子饅頭、做鳳梨酥來義賣。我那時候,因為那些家長們就說,「老師,我們自己經濟這麼困難,我們可以做點什麼?」我說「我們有一雙手。」他說「好,我們就用這一雙手,來幫助災民募款。」那時候我們要募一百萬,台幣一百萬,剛剛金融海嘯過後的第二年要募一百萬。他們說「我們自己都不夠,怎麼還要幫別人?」我說「我們還有一碗飯吃,我們就要勻出半碗飯給人家吃。人家現在命都沒有了,連家都沒有了,我們只是苦一點有什麼不行?」他說「好。」所以我們家長們全部發動,結果我們後來募到一百萬,不止一百萬,還募到一百五十六萬。我另外還找了兩個單位又幫我募了三百萬,因為在阿里山的重建一共要七百萬,幫他們買種子,要幫他們買水管,要整地,我們是幫忙他重建,不是捐給他。捐給他就是捐錢給他是讓他重建,等於說給他魚竿,所以我們願意幫這個忙,因為我們是小單位。

  這個義工媽媽們,有一個奶奶她就說:陳老師,假如全台灣有一萬個像我們這樣社區學校,該多好。我聽到這個媽媽講這個話的時候,我就想:好,我們來努力,不止讓全台灣有社區學校,我們可以讓全華人、全世界都有社區學校。這個社區學校它只是一個工具,就像有人是用保特瓶裝開水,有人是用保溫瓶裝開水,我們這個社區學校,裝的就是中華倫理文化大家庭的教育方式。這個社區學校在國際上有個專有名詞的,這樣才有辦法可以推廣開來。所以講這個方法在大陸行得通,因為大陸有輔導中心,我在大陸有些朋友告訴我,這個安親課輔這方式在我們大陸就有,沒錯吧對不對?馬來西亞也有補習是不是?但是你要怎麼做?像我們就是這樣,我們講的這是整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把這個中華倫理文化無形之中,就整個在生活之中開展。他們說原來是什麼?這就是中華文化,他就已經在學習了,他而不自知。就像芝蘭入其室久而不聞其香,這樣的做法,這樣會太深嗎?會太深。就像你的手常常去摸那個檀香,你的衣服常常放在檀香的櫥子裡面,你衣服穿出來就有檀香的味道。假如你常常在魚市裡面賣魚,你的衣服裡面就有魚的味道。所以人就在環境中無形的去薰染,無形的就已經享受到這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裡我們剛才也介紹過了。所以希望這是我們設計個獨特的,中華文化的儒家式的企業管理,怎麼管理?我還設計的,我們的同仁,我要設計的是你自己管理自己,你自己為你自己設計,你自己為你自己評薪水,老闆自己當。怎麼做?我們這套方式已經研究接近九成,每件事情一定有個制度,這個制度你可以知道你有沒有做到,憑良心。我覺得人一定要當自己的老闆,被人管的事情是管不住的,我就是要這麼做。所以擇你所愛,愛你所擇,就選擇你喜歡做的事,你才可以活出你生命的快樂,你會覺得你不是在為老闆上班。當然你要學習著要感恩老闆,老闆是什麼?他出去接洽客戶,去接洽訂單受多少的氣,他多少的彎腰,打躬哈腰,回來了他照顧我們的家居生活,讓我們可以生存。所以如何對老闆永懷感恩,一個感恩的人,老闆也會感恩我們。可是我們講的是做這樣的商道,如何在這個儒家式的做出來,所以我要做個實驗。我希望把這個商道,用儒家式的經營管理方式給開展出來,告訴人家中華文化絕對行得通。

  我所做一切報告,我只是個代表,我們是一個團隊,就像我們共同創辦的余素華余老師,她是個學校公務人員,當初我們要借錢來辦學的時候,她的家裡人都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做?這樣做行得通嗎?妳的薪水都花在這上面,以後妳老了怎麼辦?我很感恩她,我們兩個人這樣走過來,走了十三年,等一下講。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覺得唯一成就的答案,就是從孝道、從師道建立,我相信「百善孝為先」,我相信師道的弘揚開展可以救世界,只有孝親、報恩、尊師、勤學,這樣的一個根本之道。所以「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定是從孝。一個人假如說,他對別人是非常的有禮貌,照顧非常的妥當,回到家跟父母大小聲,這個人不可能是真君子,而且他福報,不可能老來可以還有享用的機會。所以這邊我跟各位提的,也是說我們做法上是從陪伴孩子成長,提升社區倫理,是我們興辦社區學校,扶持弱勢家庭,推廣社會企業。我們希望重現什麼?重現傳統的家道、師道、商道的精神跟功能,建造這個愛、和諧、天下一家親這個願景。什麼叫愛、和諧、天下一家親?就是天下為公。今天在我們這個社區裡面,有這麼一個小小的小天下為公,所以我們也做得樂此不疲。

  這裡我們來看一下,下一張,跟你們介紹這一張,這一張我稱它叫做「幸福圓滿圖」,各位手上有這一張吧?你們來看一下這一張很有意思,這是最近我們社區的老師,這些年輕人一起整理,整理到最後我就把它歸納成這樣,你們看看多有趣。我們從心出發,從這個心,你看到沒?我們從講的是五倫關係,五倫裡面父子有親,父子有親是仁,父子有親讓人感覺到仁愛,有溫暖,有親愛精神。有溫暖,這溫暖雖然它是屬於木,因為木它往下扎根,往上成長,「天同覆,地同載」,是靠這個木。這個木它是在春天,所以春天是希望,但是它是屬於肝,它是肝。所以一個家庭父子有親,家裡人的肝會好,人家在講,這不是我講的,這是有個脈絡的。這彭醫師那邊有歸納的,所以他會福壽,一個人肝好,壽命會比較長。

  再看義,我們看這個君臣有義,這個義它是屬於良,因為君臣之間互動良好,互動很良好,良好會怎麼樣?就會創造財富。因為你這個君臣有義,老闆跟員工團結合作屬金,這個金就會來。這金來怎麼樣?看一下這裡,這是什麼?它是秋收,秋天就會豐收。一個公司裡面老闆看不順員工,員工覺得老闆脾氣大,這個秋天的收成一定不好,年終獎金就不精彩,秋收就不好。所以這是屬於肺,假如一個人君臣之義不好,就上氣接不了下氣,氣就不順,這氣不順就沒有辦法富貴。看一個人氣色,看一個人做事看精神,這個人總是上氣不接下氣的,你就讓他做事情就做不長久,所以你怎麼會有富貴?你看這有趣,夫婦有別是什麼?禮。所以「禮之用,和為貴」,這個禮,男有分,女有規,這個禮做得好的怎麼樣?就恭敬。夫妻之間要相互的恭敬禮讓。這個恭敬屬火,這夫妻之間火氣太大,會影響感情;沒有這個火氣會相敬如冰,冰塊的冰。所以是屬火,這個溫度要剛剛好,這剛剛好怎麼樣?夏天,就像夏天溫度也不要太熱,這個屬夏。這個夏天裡面是心,這個心康寧,假如夫妻相處得好,這個家庭就會覺得安寧、很和樂,整個家庭覺得很健康。

  再看這邊,下一個我們講的是長幼有序,長幼有序你看是智慧。你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要不要智慧?要,要智慧。財真的要節儉,節儉它屬水,這個水太多,我們講這個錢水、錢水,這個水太滿,就是通常水代表錢,水太滿會氾濫,水太少貧窮。所以到冬天,這個冬天的時候要剛剛好,一般常常都缺水,冬天管腎。所以我們講長幼有序,整個照這樣下來,腎好是好德。左下再看,朋友有信這屬性是讓,這屬於讓,這是像我們在管仲跟鮑叔牙這個故事。管仲跟鮑叔牙,他們這個朋友有信怎麼樣?管仲本身家裡面比較需要金錢,鮑叔牙就全部交給他管。人家說「鮑叔牙,你真笨,你這個朋友都佔你便宜。」他就說「管仲家裡比較需要錢,而且我全部都讓他幫我打理,他點子好,他幫我賺錢,何樂而不為!我還靠管仲幫我賺錢。」所以管仲就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所以鮑叔牙知道管仲是可以做大事的人,結果管仲就成為齊國的宰相。所以講是一個朋友之間是土,你看他就是互相的謙讓,就會土,土是什麼?有土斯有財。所以一個人你願意讓,你愈讓你的財愈多,這土。這個土是腸相,就是我們講腸胃會順,一個人信用很好,腸胃會順,然後再就是我們說考終,說一個人身體這部分整個下來。

  所以看我們好好的修五倫,我們講的是五常、五德,五倫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我們講的是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五德就孔子講的溫良恭儉讓,就像這棟大樓是金木水火土,我們春夏秋冬到長夏,長夏才適合耕種。為什麼南方人,南方它的耕種是一年稻米可以兩次到三次?就長夏這個土才能夠滋養萬物。所以像台灣青菜多、水果多,因為氣候四季皆宜,所以它那個土就可以生財。小小的做點小心得報告,提供大家做個參考,送給你們一張叫「幸福圓滿圖」。所以假如自己火氣太大的時候檢視一下,好爭的時候檢視一下,這個太浪費的時候檢視一下,看看自己的五倫、五常、五德、五行、五臟、五福,五福臨門,所以祝大家這個幸福圓滿,年年如意好不好?謝謝。

  來看一下,這樣照下來我們來分享一下,小小分享一點,深耕十三年,這個和諧社區,獲得了我們台灣政府的一點小肯定。最重要是我們這個余老師,我覺得她是個非常低調的,很低調,這次她會參加我們台灣的師鐸獎的推甄,校長,她學校的長官來拜託她三次,她說:學校比她更優秀的人都有,請校長推派別人。她前兩次,前兩年是得到我們那個縣的師鐸獎。這次是我們台灣停了十年,沒有全國師鐸獎,是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後,他說要恢復全國師鐸獎。這要去推甄余老師去,她拒絕,校長來拜託她三次都不去。後來校長來找我,他說「陳老師,妳幫幫忙,勸勸妳這個好姊妹。」我就想校長開口,我總要想點辦法,她說不去還是不去,後來我跟她講,「妳覺得妳選得上嗎?妳這麼有把握妳選得上,所以妳不去。妳就賣給妳長官一個面子,反正全國也未必選得上對不對?」她說「也對。」所以她就傻傻的願意給我們填資料,選上之後我被她念了兩個月:都是妳。這個真的是她不好名、她不好利,她所有的錢都被我榨光了,只剩下可能大概還有退休金。她現在退休金她假如沒有用完,全部都要捐到這個基金會辦學。

  所以她這邊很有意思,她得這個獎是有任務的。你知道我們得這個獎,後來就去報告師長說:總統會頒獎。師長很可愛,就拿了一份公文,要我們交給馬總統。我們心裡想那天的國宴,總統請吃飯六百多人,而且旁邊都有侍衛長,有侍衛官,我們怎麼靠得近?我心裡想:余老師拿著那個說這怎麼給?我說我跟妳說,「等他馬總統來敬酒的時候,我們就給他。」她說「好。」我們就兩個人商量好,就等這一刻。那一天九二八教師節,我們到那邊,一到那裡我們才坐下來沒多久,就有這個主管就過來說,「余老師,妳待會妳要坐到主桌。」她說「什麼是主桌?」你看她多可愛,「主桌就跟總統同桌。」她就馬上跑來跟我講說,「我要跟總統同桌。」她告訴我什麼?她叫我把那公文就放到她椅背後面。到了跟總統吃飯的時候,她就交給總統。所以我後來就說得這個獎是有任務的,原來是老法師要她送公文給馬總統,就為這個。她送完之後她說,「好了,我得師鐸獎任務圓滿了。」她就放下了,有意思。把《無量壽經》背起來的人,就這個樣子。

  好,再看一下,我們回一下看一下,你看一下這邊很有趣,這邊看到沒有?她就拿個袋子,就說報告總統,她就要送上去。所以總統就很有意思。好,我們來看這一張,後來我們送完之後,這是我們那邊教育部長,他說「原來妳是淨空師父的弟子。」她說「是。」他說「我也是,我叫妳小師妹。」「我們叫你大師兄。」我們後來就跟部長聊這些,就講我們在那邊大概做些什麼。他說「我知道、我知道,過陣子妳們找時間到部裡來,我們來詳談。」這個詳談是個大任務了,所以就報告我們的執行董事蔡老師,後面就跟至善有密切的合作,也跟馬來西亞會有密切的合作關係。所以大家都是,我們都是一家親,切不了的對不對?好,我們加油。謝謝,謝謝。

  好,這裡你看得獎,我就跟余老師講,「得獎不是為妳自己,妳看得獎這些人都出現。」哪些人出現?你看這是我們三重市長,他來送一個榮譽市民獎。現在我們新北市的市長朱立倫先生,也過來看看我們,都是他們自己來的。所以我們看求人很苦,讓人家來,我們還可以好好招待人家。而且他們非常的有誠意,那時候本來我們說都是長官來,請他們在中間。他們說老師最大,請站中間。台灣這些在行儀上還有,還保留得很好。所以我們這一次來講,所以我們今天老法師期待的馬來西亞,因為馬來西亞有個最好的地方,就是說中國大陸那邊同胞過來很方便,世界各地的人要來這邊很方便,我們台灣要來也很方便。所以希望師長對我們的一個託付,交代給我們這些年輕人,希望我們在馬來西亞把漢學院辦起來,原班人馬,給我小小算一分就好,我當跟班的就好了,沒有一個人可以缺席的。不要缺席,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不能夠在這個時代裡面缺席,我們要好好的把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傳承給我們下一代,我們才對得起下一代,我們一起來做。

  這首歌有沒有人知道?「古月照今塵」,「古月照今塵」,有沒有人知道?這首歌的詞很美很美,這是我們台灣一個歌手叫文章,那時候寫這首歌,我年輕的時候,你看我多老了,我二十出頭的時候,我們唱這首歌,你看歌詞多美。「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淚,成敗難長久,興亡在轉瞬間,總在茶餘後,供於後人說,多少辛酸話因果,百戰舊河山,古來功難全,江山幾局殘,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寫不盡,幽幽滄桑史,悲歡歲月盡無情,長江長千里,黃河水不停,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塵,莫負古聖賢,效歷朝英雄,再造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當我們在唱一首歌的時候,你看看古月照今塵,這個古月就是我們古聖先賢,我們常講的是英雄,我們講歷代英雄,我們記得有多少?可是我們真的要談的時候,就會談到是孔子、是孟子,談的是可以讓我們可歌可泣,值得效法的聖賢先烈。所以我在講,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這個中華民國在百年的時候,我們談到是常常在一個歷代裡面,要拋頭顱、灑熱血。這個時代我們只要願意拋熱情、灑心血,把聖賢的血脈給傳承下來,讓我們後代能夠保持長治久安的盛榮,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所以我們來把這首歌放一下,我們一起來聽,會唱的請舉手。(會唱嗎?來來來,蔡老師,我們歡迎蔡老師。來來來麥克風,麥克風請,來歡迎蔡老師。好了,我們下音樂,來來來請請請。這是我們台灣的原住民的歌曲,它糅合了台灣的原住民,所以整個就是,好好,我們感覺一下,好,來來來,很快的。)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淚,成敗難長久,興亡在轉瞬間,總在茶餘後,供於後人說,多少辛酸話因果,百戰舊河山,古來功難全,江山幾局殘,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寫不盡,幽幽滄桑史,悲歡歲月盡無情,長江長千里,黃河水不停,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塵,莫負古聖賢,效歷朝英雄,再造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

  這詞很美對不對?我們都是一起喝,喝的是長江水、黃河水長大的對不對?我們都是同一個血脈,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沒有道理讓我們祖先的聖賢的教誨在我們手中喪失,對不對?所以蔡老師要加油對不對?余老師也要加油。這個歌可以好好唱,真的。

  「百戰舊河山,古來功難全,江山幾局殘,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寫不盡,幽幽滄桑史,悲歡歲月盡無情,長江長千里,黃河水不停,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塵,莫負古聖賢,效歷朝英雄,再造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

  掌聲鼓勵,謝謝。事實上我覺得我們講這個制禮作樂,這個樂如何把我們整個這樣的豪情壯志唱出來。所以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沒有分離,沒有不認親的理由。今天在這裡,站在這裡我們真正看,我覺得不只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所有一切只要是外來的民族都融成一家親。你看我們從五胡亂華變成一家親,你看我們從成吉思汗元朝入侵一家親,清朝入侵一家親。所以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是一個融合的民族,對不對?這麼美的民族,我們怎麼可以讓這文化不繼續傳承下去?是不是?最後來用這首詩來做個Ending好嗎?好。對這首偈熟悉的請舉手,熟悉的,這是《無量壽經》裡面的,《無量壽經》裡面熟悉的了!我覺得我們做一個從事聖賢志業的仁人志士,我們要知道什麼?我們的眾生不斷在輪迴,「輪迴諸趣眾生類」,讓他「速生我剎受安樂」,讓他到我們這邊來受到心靈的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我們來點燈吧,我們點亮是心燈,你做燈芯,我做燈油,我們共同做點燈人,我們點亮這盞心燈,我們心燈光光相照,我們共同來照亮這樣的黑暗世界,我們讓世界充滿著愛和關懷好嗎?這首歌可以唱,但是不能再唱,因為時間有限,我想留點時間給大家做Q&A。可是在我希望大家一起來念這首詩好嗎?好,一起來。「輪迴諸趣眾生類」,對不起,你們要站起來是不是?好,那我們就請起立。你們會不會唱那個「寒山鐘聲」?我試試看,李越老師一定會唱歌,您會,我知道您會彈古箏沒錯吧!好,我們一起來,我們試試看,用唱的。「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大家都發願,「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祝福大家,請坐。

  這樣好不好,我們來開放點有個Q&A時間,末學試試看能不能有點好一點的解答。一個問題是不是?好,謝謝。

  問:請問蓮院老師修學時間,和講課、做事的時間如何安排?

  答:我先講這第一個,有好幾個問題。我們老師們是早上十點上班,十點上班就先打掃,打掃好就聽經,每天聽經,現在目前聽的是《太上感應篇》,就是深信因果,因為現在我們有新老師比較多,所以從深信因果入手。那是在台灣可以,可能在其他地方就聽《弟子規》,蔡禮旭老師的光盤很方便,而且很多,一定要天天聽經,然後天天讀經。我們這個先讀經,比方現在我們要背哪一部經,要背《弟子規》就讀《弟子規》,要背《無量壽經》就要讀《無量壽經》,是這樣子,我們那邊方式是這樣。所以讀完經之後,就是要聽光盤,聽完光盤以後就開始,老師們就開始做修學,他們有些人是要做自己的教學準備。到中午十二點,十二點孩子會回來,要去接孩子回來,然後要帶著孩子們打菜,帶著孩子們洗碗,陪孩子們睡午覺。完畢之後是兩點到三點,他們開始讀經,每天都要讀經,我們那邊是這樣子,每天讀經。一年級讀《弟子規》一年,二年級讀《太上感應篇》一年,三年級讀《論語》一年,都是一年。四年級是讀,我想一下,我怎麼當機了?《論語》三年級,四年級我怎麼忽然間忘了?《了凡四訓》,不好意思,四年級讀《了凡四訓》,有點當機,五年級讀的是《十善業道經》,六年級讀《無量壽經》,然後國中就讀的是《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就重複的練習深信因果,有意思。因為那個《論語》是讀兩年,後來今年改了,又再把《了凡四訓》拿回來,因為家長們希望孩子學,就應家長的要求,所以四年級讀《了凡四訓》,先讀通釋。老師們是固定不改變,老師們就是一年級就教一年級,二年級的教二年級,就是整個讓他教,不改變。可是課業指導老師會跟著孩子升上去,課業指導會跟著升,就等於是陪著孩子成長,讀經老師不能跟著上去,就是《弟子規》教十年就十年,《太上感應篇》教十年就教十年,所以現在我們老師們教到第十四年,是這樣子。當然我們每個禮拜二跟禮拜四都晚上,我們晚上還有,還有老師下課之後七點半還要留下來大共修,是這樣子。那禮拜六、禮拜天,只要我們有社區活動,要做義工,禮拜六有時候是早上半天,有時候禮拜六是一天,有時候禮拜天。所以我們在那邊就有一個規定,你是在這邊是職工,你也是義工,所以我們上班的基本條件。我不知道這樣子有沒有回答了你的問題?想要了解可以上網看。

  問: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和到蓮社來學習做事的時間怎麼安排?

  答:他們下課後到我們那邊,就是家長還在上班,一般講的就是課業輔導中心一樣,只是我們那邊規定的是說,一定要來,願意認同我們修學品德倫理的,我們才讓他們進來。我們可以不收學費,但是不可以改變我們的宗旨。所以家長們就這樣來的,家長們要跟我們一起學習,他上我們的父母成長班。

  問:孩子們在時間上會不會很緊湊?

  答:習慣就好,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這個一般在我們外面台灣的安親課輔班,他在那邊是三個小時寫功課寫不完,拖拖拉拉。可在我們那邊寫功課,只要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就寫完了,還要複習功課,還要幫忙做家事。他們比方說四點半下課,四點半到五點半是學習經典時間,五點半到七點是課業輔導時間。七點要做什麼?要幫忙整理社區學校,洗碗的洗碗,掃地的掃地,拖地的拖地,掃廁所的掃廁所,擦玻璃的擦玻璃,都要照做,就是這樣,所以整個在我們時間上就做這些。然後到我們義工活動的時候,大小義工都要出門,做接待的做接待,做打掃的做打掃,就是接待客人、打掃等等,讓孩子做中學,學中做。這是我目前大概簡單的一個報告。假如你們希望再多了解,假如網路方便的話,可以跟我們聯繫,我們網址在那邊,可以跟我們這個,我們待會有一個卡片。(有沒有帶下來?再去拿一下。好,謝謝。)大概就這樣子,可以嗎?還有一個問題?可以再回答嗎?我們把這回答完畢。好,謝謝,感恩。

  問:愛、和諧、一家親的願景詳細介紹。

  答:愛、和諧、一家親的願景,就是今天家裡人,我們可以財物輕,財物輕就可以建構愛、和諧、一家親。我這麼簡單講,不知道可以嗎?就是一定要不計較、不自私、不比較,因為計較是貧窮的開始。中華民族就是一個不計較的民族,你看鄭和下西洋,他哪有去侵略哪一塊土地,插下就變成是我們的,沒有,是宣揚國威一樣。不像哪個國家到哪個地方插一塊,這是我的了,我們從來沒有幹過這個事。所以說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真正的偉大在哪裡?我們今天可以建立這麼樣廣闊的漢疆唐土,就在於我們有泱泱大國,我們願意跟人家分享,我們願意的、不斷的把文化給,從來沒有去侵略人家過,不斷的去愛人家,我們把這個愛再次的展現。所以你說願景是什麼?從自己做起。老和尚常說跟自己和諧,就是跟世界和諧,好嗎?好,謝謝。

  問:假如中國大陸要加盟。

  答:你可以跟我用心加盟,你只要願意不計較、不比較,你願意傻,你願意奉獻,不怕苦,不怕難,你就可以做,做很簡單。但是你要注意體制,一定要符合當地的法令,這要入境隨俗,一定要把當地法令查清楚。因為我們每到一處必問禮,這是孔子的教學,一定要了解。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三位一體,三位一體,第一個你要跟官方關係好,第二個你要跟當地的有財勢的人要和諧相處,再來你自己要有文化。為什麼?文化人是水,有權勢的人、有財勢的人他是瓶子,有權勢的人可能允許你這瓶子裡面,可不可以裝水?這三位一體,你缺一就不能成事,必須要了解。所以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法令,當地這些人。然後假如你又讓自己口袋空空的,人家拿你沒皮條,就像我跟余老師都口袋空空的,人家看到你的帳就是空空的,什麼都願意給,你只要願意奉獻,你就會成就大眾。所以這就是和諧社區。當然後面有些資料,我們願意把這知識管理等等,我們後面會完全是,它版權所有,但會免費的分享,只要願意跟我們取的話,再請跟蔡老師聯繫,我們都願意給,這老法師的教誨。我們希望把這樣一個社區學校的瓶子,裝著中華倫理文化的機制把它給弘揚出去。但是一定要記住,要守法,一定要把當地的法令了解清楚,要不然會吃虧,會覺得我怎麼從事聖賢工作,做得那麼辛苦。

  我在這邊,我要先做一件事,我要先做一件事情,這個時間也差不多了,也真的謝謝你們,有這樣的機會給末學來學習。再跟你們分享是什麼?就是這個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這跟老法師常講的一模一樣,真誠,所以你問我怎麼做?真誠。人假如真誠的話,會體察內省,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會期許自己去善待相遇的每個人、每件事、每個物,就會做到孔子所教導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就是假如一個人真誠,會體察到內心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今天早上末學就做了一件事,一空下來就檢討,一忙又忘記。昨天我跟蔡老師約好,今天早上六點五十,他帶我去跟師父一起用早餐,結果末學手機設定的時間錯誤,延宕了。所以蔡老師來帶領我要去的時候,我連跟他說一聲對不起,都沒有做到,所以我懺悔,在這邊我要跟蔡老師說對不起。做錯並不可恥,最怕是做錯不知錯、不改錯、不認錯,所以有錯認錯是小智慧,沒錯認錯是大智慧,與大眾共勉。我們繼續努力,祝福你們祥和如意,阿彌陀佛。謝謝蔡老師給末學來這裡學習的機會,謝謝大眾跟我一起度過這樣一個夜晚。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