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9年第三屆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家和萬事興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9/12/10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慕阿占沙禮堂  檔名:55-018-000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貴賓,諸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這幾天能跟來自我們馬來西亞各地,還有很多不同國家的華人共聚一堂,大家一起如切如磋,這是人生的樂事,也是很難得的緣分。而且很重要的,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使命,教育好我們的學生、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有共同承傳文化的使命。有智慧就能解決問題,沒有智慧反而是增加問題。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假如我們本末沒有搞清楚,花了很多時間,到頭來可能是適得其反。而智慧就是能夠掌握根本,就是能了解輕重緩急,現在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緊迫的?他有智慧判斷,不會慌了手腳,不會隨波逐流。所以我們面對在教育界,其實我們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夠更好,不管是當父母的,還是當老師的。而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好,是好多久?這是值得思考的,是這一次好,還是這一年好,還是這一生都好?

  曾經我在念初中的時候,我很多同學他們的智商都很高,那時候測驗,我看好幾個都是一百四十幾,一百五十幾都有。大家有沒有測過智商?那時候叫智商最高是一百八十,我的智商是一百一十八,不要告訴別人,挺低的,跟我那些同學比起來,我的智商,腦子不怎麼靈活。而我那些同學真的很聰明,而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為逼得太厲害,又罵又打,最後連高中都讀不下去,沒畢業。所以這一些都給我在思考,因為他是我親身遇到的事情,又是同班的同學這麼親密的關係,而剛好我自己又從事教育工作。所以我自己讀了十幾年的書,我希望我的學生繼續像我這樣嗎?而我的同學,他們有這麼高的天資,可是最後卻不願意再拿起書本,厭學了。而老師們也很盡力,他就希望學生成績好,他們也是費了很大的功夫,甚至於禮拜六、禮拜天都不休息來教我們,放下了跟家人、跟孩子團聚的時間,老師也不容易。怎麼大家都很辛苦,都不容易,結果結果是不好,那是不是有更寬廣的路能夠讓大家都好?這是我從事教育工作在思考的問題。而看著我父母那一輩有所體會了。

  我父親有五個兄弟姐妹,家裡生活很困難。我爸爸讀大學四年,只吃過牛肉湯麵,沒吃過牛肉麵,連牛肉長什麼樣都沒看過,都是湯;而且都是去讀書的時候,就把這個學期的錢全部就交給孩子了,我爺爺就交給我父親,省吃儉用,這父母的血汗錢,很節儉。所以孩子們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就覺得以後要有出息,讓父母早一點過好日子,他們有孝心。所以五個兄弟姐妹讀書都不用人家推,有時候念得太晚,我爺爺就下命令,「統統去睡覺,不要再讀了。」孩子們很孝順,趕緊聽父親的話,都躺下去睡覺了;等確定我爺爺睡著了,統統爬起來讀書。不用逼,他們有學習的動力,就是孝順。果不其然,這兄弟姐妹有這樣的志氣,我爺爺五十歲就退休了,孩子們奉養。人,這有志,人有志氣,就像樹有根一樣,他有志氣讓父母早點過上好日子,有願必成。我曾經也遇到一位朋友,他很孝順,他父母不到五十歲就不工作了。他自己好像二十五歲左右就當老闆,他好像是十幾歲就立志要當老闆,趕緊賺錢奉養他的父母。

  所以我們父輩,他們找到了一個學習、成長,以至於他人生的動力,那他就是主動積極。他的孝心起來了,讀書不用人家操心。我的三叔都讀到博士畢業,請問他們有沒有請補習老師?沒有。學習一定要靠自己主動才學得更好。而且他們的動力,不只用在學習上,出了社會,他的事業不用父母操心,因為他知道,「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希望他事業好好發展,他不讓父母擔憂。事業不用父母擔憂,兄弟相處不用父母擔憂,以至於他以後組了家庭,夫妻關係、教育好下一代也不讓父母擔憂。他這個孝心,是他人生整個所有努力的動力所在。我們現在要考慮,孩子一生自強不息,知恩報恩的動力起來了沒有?所以以後大家去買那個引擎,一定要買那個可以跑一輩子的引擎,告訴大家那個牌子叫「孝心牌」的引擎,不要買錯了。

  那我們反觀,才隔一代的人,現在年輕人,他人生的動力在哪裡?聽說現在小孩子你要叫他考一百分,得給他三十塊錢。現在北馬的行情是多少?得先調查一下,了解一下。大家冷靜,他現在成績要考好的動力是利,那請問這個利能夠讓他跑多久?他這一次考好了,是因為你給他錢,你下次不給他,他讀不讀?他可能就不讀,給你耍脾氣;「好了,耍脾氣就給他吧」,好,你又都給他錢了,他變成動力就是利誘,你得要有利他才肯做事;沒有利了,哪怕對他恩德最大的人,他也視而不見,因為他心裡只有利。所以我們得要看到教育的根本,是長他的善心。我們用的每個方法,到底對他的心靈是往哪裡發展?這我們必須明明白白,不能不清楚。

  所以我們很冷靜的來看到,現在十三、四歲的孩子非常的逆反出現了。或者是孩子以後根本就沒把父母放在心上,這些行為其實在他小的時候都有徵兆出現,可是我們父母不見得能觀照得到。因為假如我們只專注在孩子的成績,可能他的心靈往哪裡發展,我們根本觀察不到。其實說坦白話,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在想什麼我們真的知道嗎?而孩子知不知道父母在想什麼?所以教育最可貴的是把一個人的孝心,那個天性終身保持,那是最可貴的、那是最幸福的。我們看到一個成年人看到父母,那種喜悅就跟一、二歲的孩子抱著父母一樣,那是人間最美的詩篇,父子有親,天性。

  我剛好看到自己的外甥他成長過程,常在我們家住。我看到他對他母親那個依戀,天性的流露,哪怕他錯了,父母處罰他,他還是往父母的懷裡鑽。而父母對孩子那個愛也是很自然的流露。看到孩子降臨在自己的生命當中,父母那種父愛、母愛自然的光輝流露,我再怎麼辛苦也一定要把這個孩子養育、教育好。剛好這個外甥在學講話的時候,他牙牙學語,他給我講了老半天,好幾句話,我一句都沒聽懂。結果很奇怪,他媽媽每句都聽懂,他媽媽都變成翻譯,他講一句話,他媽媽要幫忙翻一句。所以大家了解,人與人的溝通,不單是言語的部分,更重要是什麼?心靈的溝通。我們雖然給孩子講了很多的道理,可是我們的心跟他有溝通嗎?我們真完全理解他的心了嗎?我們假如只在乎成績,很可能孩子心理狀態我們搞不清楚。

  我們看很多孩子因為功課壓力結束生命的,現在大有人在。我記得上個學期,上海開學就有兩個小學生自殺,而每一年都有好多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跳樓自殺。當他結束生命的時候,他的父母知不知道他為什麼結束生命?有可能不清楚、不知道孩子壓力大成那個樣子。所以當一個人覺得連他最親的人都不理解他的時候,那他能感覺到人生的溫暖嗎?所以真的要讓孩子成績好,不是靠逼成那個樣子出來的。我們得讓人生的美好成果,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們現在就是急於求成,最後就是孔老夫子說的,「欲速則不達」。

  大家去感受一下,現在找到幾個心理很健康的人?他的壓力,他的患得患失,不知道在家庭、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增加了多少。我自己是很幸運,我是一個得失心很重的人,我記得我初中考試考了九十八分,英文,結果哭了兩個小時,因為沒考一百分,我想要編到更好的班級,就哭了兩個小時。後來想到爸爸,趕緊打個電話給我父親,結果我爸就說:「才兩分,沒什麼關係,不要哭了。」爸爸覺得沒什麼,我覺得我繼續哭好像有點大驚小怪。後來我考大學聯考,這個得失心還沒有調伏好,還比較嚴重,全家總動員陪我去考試,兩個姐姐都出動了。所以一個人很會緊張,患得患失,不只你的胃會不好,你全家都會得胃病,會傳染、會感染。到了考場,還沒進去,遇到我同學的母親,結果她看到我們全家都來了,對著我說:「禮旭,你真幸福,兩個妹妹陪你來考試。」姐姐都變妹妹了,還沒考試心情就很不好。為什麼?憂能使人老!所以我為什麼長得這麼老,心理素質不夠。

  我考試前一天,我姑姑,我這些親人都對我很照顧,怕我睡不著覺,拿了兩顆鎮定劑給我吃。十一點多吃了第一顆,睡不著,十二點多又吃第二顆,還是一覺都沒睡著到天亮,去考試了。考第一科就考華文,考語文,寫了沒幾題,突然體會到「鎮定劑真有效」。大家有沒有遇過那個朋友,平常考試成績都很好,一遇到大的考試就緊張,就考不好。所以說坦白話,假如患得患失的心沒有辦法去除,哪怕他人生有再多的錢,再好的地位,他還是不快樂的。要能真正把得失心放下來,他才能知足常樂。

  所以我們都覺得,一定是有了很多的物質條件,人就會快樂,其實沒找到根本。人能時時感恩,時時知足,這才會快樂。所以大家想想,現在是有錢人快樂,還是沒錢的人煩惱少一點?誰的煩惱多?有錢人。大家可以去調查,得憂鬱症的人有錢的人比較多,他得還要考慮股票應該買哪一支,然後股票跌下來了,他的心臟病也比較容易發。反而是樂天知命的,他得憂鬱症少。所以事實上看一個人的心理狀況,都可以推演得到他以後人生會不會幸福。我是因為很幸運,遇到父母本身很樂觀,不急於求成,所以他們對我成績平平不是很在意。我記得成績考不好了,自己都在樓上等父親,聽到父親的摩托車回來了,停在那裡,結果爸爸走上來了,我說:「爸,這次又沒考好。」我爸笑一笑:「加油,加油,好好努力,相信自己。」我會感覺讀書是我自己的事,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負了父母的信任。那後來又養成讀書習慣,慢慢的成績就拉上來了。所以不要一定急於求成,達到目的,反而這個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就不好了。

  我記得遇到一個校長,他提到他的孩子剛轉學到一個新的學校,而且那個班是成績最好的。他的兒子第一次要考試,就跑來跟他說:「爸,你覺得我這一次應該考第幾名?」他爸是校長,結果他父親就跟他講:「兒子,我覺得你這一次應該考最後一名。」他兒子就很驚訝,其實說實在的,這個父親是用心在聽他孩子說話,聽到了孩子的心聲,用心在跟孩子交流,不是要求而已。因為他聽到他的孩子問他,「爸,你覺得我應該考第幾名?」他感受到孩子緊張了,感受到孩子有壓力了。而且為什麼這個父親說你應該考最後一名?他是站在孩子的立場,讓他心裡不要有這麼大的壓力。他就給孩子分析,「兒子,你剛到這個班級,你對整個環境不熟悉,學習狀況也還不熟悉,對同學、對老師都比較陌生,所以你考最後一名是正常的。」大家怎麼很驚訝的看著我,這樣的話你講得出來嗎?為什麼講不出來?我們裡面有得失心就講不出來。

  這個孩子很驚訝,聽父親一分析,他自己也比較平常心去面對考試。人能平常心面對考試,他的潛力才能發揮出來。結果後來他孩子考試了,也沒有最後一名那麼差,但是成績是比較中後,可是家長都用非常健康的觀念引導孩子。而且更可貴的在哪裡?這個校長每天陪他孩子讀書,好習慣是陪出來的。對不起,太用力,不過是重點。教育要有愛心,還要有耐心,習慣的養成又不是一蹴可幾的。他陪孩子每天讀書,而且讀得比孩子還用功、還久。他的孩子都說到,有時候自己去睡覺了,十二點多爬起來,半夢半醒之間還看到父親的身影,在那裡準備著明天給他學生上課的資料。所以父親的用功,父親的好學,父親對他工作的責任,深深的印在他孩子的心中。後來他孩子的成績是全班第一名,而且超過了本來那個第一名,而本來那個第一名,就是父母盯得很緊,反而壓力很大的那種類型的孩子。

  所以我們今天希望孩子的成績好,是養成他良好的學習動機,就是他的責任,他的孝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每天固定讀書,不放逸;再來,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弟子規》就有,「方讀此,勿慕彼」,學習要專注;「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教導孩子學習,就要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這才是學習,才是學問。可是我們現在學的東西都考試用而已,那反而學習的東西跟生活脫節,甚至於學得愈多,都不做了,都覺得自己懂得很多,就傲慢了,反而瞧不起父母,瞧不起長者,這就麻煩了。所以知識還要伴隨著德行成長才好。不然你說,小學二、三年級,學了牛頓定理,跑回去問他媽:「媽,妳知不知道牛頓第二定律?」他媽說:「不知道」,孩子說:「媽,妳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真笨!」,那就長浮華。所以《弟子規》對於學習的正確心態,引導得非常好,這都是學習的心境。

  包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只要上課不明白,遇到的事不明白,趕緊記下來去請教老師,請教有智慧、有經驗的人。那孩子這個習慣養成,他都是主動學習,一聽不懂,趕緊去問他的老師。其實老師最歡喜的就是學生好學,我們的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沒聽懂的趕緊問,就得到老師最好的關懷跟照顧,孺子可教也。所以這就是主動學習的方法。包含《弟子規》還說「寬為限,緊用功」,讀書要有計劃,每天應該讀哪些東西,立定目標。「工夫到,滯塞通」,不是每天混日子。「明日復明日」,明天再說,明天再說,「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我這一生都等著明天,「萬事成蹉跎」,很多事情就都耽誤過去了。所以人只能把握當下,不能寄望明天。

  諸位朋友們,我們這五天學習很難得,要把握住。所以這五天我們把《弟子規》背起來好不好?聲音太小了。好?那個攝像機照一下,好的人都拍起來,《弟子規》說,「凡出言」,你們上了賊船了。這第五天以後,外面會排的考試官,只有《弟子規》背完的才能回家,而且背不出來,不只不能回家還不能哭,不能叫媽媽。假如我們的學習態度是當下學完就融會貫通,那每天「德日進,過日少」,人每天都有進步,那一定能成聖成賢。我們把這個「今日事,今日畢」,學習馬上要學會,不懂就問的態度,教給我們的孩子,他哪有可能會學不好的道理。所以我們得從學習動機、學習心態、學習的習慣、學習的方法來培養孩子。

  所以我們看到,今天孩子他學習成績假如是逼出來,那人格不健康。假如他是利誘,給他錢他才讀,那很麻煩。他上了大學,可能女色會引誘他,賭博會引誘他,電動玩具、網路遊戲會引誘他,這個時候可能他就「玩物喪志,玩人喪德」。我們看這兩句,玩物喪志,孩子上了大學都是玩樂,他有多少福分可以玩?他還沒為家庭、為社會服務,就已經染上這些欲望,那他人生以後怎麼可能會有福、有幸福?玩人喪德,他玩弄別人的感情就麻煩了,錢債好還,什麼難還?你們挺有經驗的,你們挺能從別人身上得到經驗,是吧?有智慧的人從別人的人生當中就得到啟發,不用自己摔個跟頭。而大家了解,老祖宗有一句名言,大家特別熟悉,這個對人生、家庭的成敗是關鍵,「百善孝為先」,下一句,「萬惡淫為首」。而且天道,上天降罪給誰最快?「天道禍淫最速」,淫亂的人,沉溺女色,沉溺玩樂的人,禍淫是最快的。

  有兩個雙胞胎兄弟,幾乎同時間生下來,兩個人的聲音、容貌完全一樣,連父母都分不出來。這按照命運來講,兩個人的命相同。後來得要穿不同的衣服,父母才分辨得出來。讀了書,考試,考上秀才,這些都同時考上;後來還同一年結婚,同一年生孩子。所有親戚朋友都說,這兩個兄弟的命幾乎差不多。後來兩個兄弟進京趕考,考更重要的科舉,剛好住在一個旅店裡面,旁邊有一個寡婦,年輕的寡婦,這個寡婦就看上了他的哥哥,就向他哥哥示好。這讀書人有正氣,馬上就拒絕了這個寡婦。而這個哥哥心裡想,弟弟跟我長得一模一樣,所以這個女子可能又會來找他弟弟,趕緊跟他弟弟警告說:「可能這個女子會來找你,你年輕人、讀書人要潔身自愛,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前的讀書人明理,「作善降之百祥」,作善你就會有吉祥。所以你要考得上功名,你都要積累你的福分。結果弟弟點點頭,「好,哥我知道了」。後來還是敵不過誘惑,就輕浮了,玩弄了這個女子。

  還給這個女子講,「我假如考上了,回來就娶妳」。結果去考試,他弟弟就沒考上,哥哥考上了,但是這個女子還以為是他考上了。結果他弟弟沒考上以後,還回來找這個女的,還把她的錢都拿走了,說「我還要繼續考試,這個盤纏,沒有費用」,女子又把她剩下來的錢都給他了。結果後來他哥哥真的考上進士,這個女子就在那裡等,等,最後就鬱悶死了,含冤而死,還留下來一封信送給他哥哥,其實是要給那個弟弟。結果這一封信就到了他哥哥的手上,看到弟弟做錯事情了。後來他哥哥就飛黃騰達,子孫都非常興盛,孝子賢孫。而他的弟弟做了這個壞事之後,整個折福,他自己的兒子就暴斃。他自己唯一的兒子暴斃了,他又很難過,後來又哭瞎了眼,最後沒多久也死了。

  所以我們看到,同樣命運的孿生兄弟,就因為弟弟做錯了這件事情,玩弄了人家感情,最後不只自己人生變成這樣,連後代都遭殃。所以真的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跟後代子孫是分不開的。我們有德了,庇蔭子孫;我們做壞事了,很可能就要禍延子孫。所以真正愛護子女的父母,一定是給子女積陰德,給孩子好的榜樣,成為他一生健全人格的效法的對象。所以這些道理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不能不懂,不能不教。

  大家想想,現在的年輕人,假如一年就換二次、三次女朋友,你看他以後會有福嗎?可是你看,現在這個情況多不多?很多。那能不能怪孩子?不能怪他,他幼兒園就在唱「對面的女孩……」,是吧?一個人的理智都很難建立了,你從幼兒園就叫他走路的時候,就要看有沒有男孩、女孩看過來。所以以前的詩歌都是溫柔敦厚,「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以前的詩歌都是教人淳樸敦厚,教人沒有邪思,這樣的歌曲才唱。結果現在從小就唱這些歌,他的理智還沒有建立,情感就奔放,控制不住了。所以聽說現在小學沒有男朋友、女朋友,他覺得很丟臉。你看人的羞恥心變成這樣,以前是恥不如堯舜,不如聖人,現在是沒女朋友覺得很丟臉。所以大家看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現在不知道跌到哪裡去了?我們老師有責任,父母有責任,要給孩子判斷力,要保護他,不要接觸不好的東西。

  結果我上一次回去看我那個外甥,他們全校運動會齊唱,不是國歌,齊唱「老鼠愛大米」。你說這一首歌唱下去了,他覺得什麼是愛?他學愛不是跟文王、周公學,不是跟范仲淹學愛,不是跟范仲淹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是去跟老鼠學愛。請問老鼠怎麼愛大米?吞下去,那叫欲望。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你看他愛不到了,他就要去佔有,甚至去傷害對方,他從哪裡學來的?不就是從這些錯誤的歌曲當中學來的,是吧?事出必有因,我們得把原因找出來才能解決問題。

  那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去愛自己,愛所有的親朋好友,愛有緣的人。我們老祖宗五千年的教育,也就是愛的教育。讓我們父子有親的天性,愛父母的天性終身保持。再把這個天性能延伸到對兄弟、對家族親戚、對鄰里鄉黨、對社會大眾,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家民族,所以是愛的教育。我們的民族也是熱愛和平的民族,當我們民族強盛的時候,也是世界有福的時候。

  最近的明朝,鄭和下西洋,把我們的民族文化智慧,把我們謀生的技能,無私的給所有接觸到的國家人群。包含漢朝,包含唐朝。唐朝興盛了,韓國、日本好多的國家都來到我們的祖國學習。這個時候,你看韓國、日本留學生來,吃住都免費,需要的書籍大量的提供給他們。所以他們感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恩澤,現在韓國你還找得到朱雀街。那就是一千多年前,他們到中國住的地方的名稱,他們很懷念那種無私的付出。包含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現在還有很多地區都蓋三保廟,來祭祀當時候鄭和他們的貢獻。所以為什麼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的文化昌盛,人都有這種仁愛心,社會、世界能夠走上和平。湯恩比教授,他也都是依據這幾千年來人類的歷史,他判斷出來,這不是空穴來風的。而且說實在的,我們還覺得很丟臉,講這種話的不是中國人、不是華人講的,還是英國人講的。就代表人家英國人跑來跟你說:「喂,你爸爸媽媽德行不錯」,然後你說;「喔!我不知道」。

  剛剛大家已經聽完湯恩比教授的話,「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這句話大家都聽到耳裡,你們的生命有沒有起到化學變化?好像沒有。我再說一遍,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我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你們現在手上有解決世界問題的法寶,是吧?所以假如我們不好好的力行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那我們就是對世界叫見死不救,那我們的良心在哪裡?所以大家今天已經了解世界該怎麼救,你們的人生已經變了。你們假如不做,良心不安,你們已經沒有後路可以走了。是吧?我們人生有一個態度,不明白了,那就算了;明白了,再叫我幹糊塗事,明白了,再叫我視而不見、再叫我袖手旁觀,那我做不到。孔子教我們的是見義勇為。

  所以我一個小學的老師,我不能看著學生的德行一直掉下去了,我還繼續過我的日子,領我的薪水,這個心裡覺得不踏實。我曾經遇到一個女校長,談的一段話非常讓我震撼。這個女校長的學校沒有一個輟學生,中輟生,一個都沒有。孩子跑到遊戲間裡面去了,上網路去了,她都親自跟著老師去把孩子找回來,然後額外的給他們輔導,教他們。這些孩子或許學習成績不怎麼樣,但是你可以教他做人,教他技能,可以鼓勵他做一個有用的人。所以教育是成就人,教育絕對不是放棄人。所以這個校長,她能夠以父母的心來愛她的學生,很不簡單。剛好有一次她上台,前面兩句話就說到,她說「社會愈亂,我們愈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這是讀書人的氣節。而且她是一個女士,我們是男子,號稱大丈夫,是吧?我們要頂起家庭、挺起國家社會,人家女子都有這樣的豪情氣概。所以確實沒有難不難,只有該不該。該做的,再難,我們都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而且只要我們都是這樣的心境,那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更何況我們二千多人攜起手來,那絕對可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謝謝。

  所以從我們好好深入老祖宗這些智慧,我們能了解到怎麼樣自己走一個正確的人生道,引導孩子走向幸福、有智慧的人生,首先我們得先明白。而且只要世界上有一個明白的人,這個世界就不會黑暗,他就能把明白再傳給下一個人。所以我們想世界有沒有希望?很有希望。而且這一個明白人是誰?別人明不明白,我們不要求,首先我們自己要先明白。我們一定是這個社會倫理道德最重要的堡壘,最重要的一個基石。

  所以當我們看到種種的情況,其實都在提醒我們現在社會問題在哪。剛剛跟大家講到,看到學校唱「老鼠愛大米」,那就是對愛的認知偏頗了。所以必須依照經典,我們才知道怎麼去愛。大家有沒有唱過一首歌叫做「愛的真諦」?這個時候不應該鼓掌,這個有點怪怪的。剛剛跟大家說到,我們跟親人相處得用心聽話,是吧?聽了要聽到他的心聲,所以剛剛鼓掌也要聽到鼓掌人的心聲。現在當老師不簡單,還得要會唱歌,不然下不了台。

  好,那就得唱了,但是這個唱歌,唱的人要用心唱,聽的人也不能白聽。因為事實上,讀書,我們今天讀《弟子規》,能得到多大的受用不是《弟子規》決定,是我們讀的心境決定。我們每一句話都讀到心裡面去,可能讀一遍智慧就增長一大步。我們讀到那一句「身有傷,貽親憂」,馬上這個精神融入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謹慎,就怕傷了自己,父母又多操心了。「德有傷,貽親羞」,我們一定要有好的德行,不要再讓父母為我們操心、擔憂了。甚至於我們希望自己立身行道,讓父母早一點以我們為榮。所以用這樣子的心,每一句流入自己的心田,那讀一遍經文就有很大的受用。所以大家有沒有感覺,念《弟子規》念一遍,念到哪一句聲音特別大?「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今天早上還沒念?飯可以不吃,經不可以不讀,是吧?因為讀經是一輩子的受用。讀到這一句為什麼聲音特別大?終於念完了,那假如這樣不行,這是應付,那就不得受用。因為念到這一句特別鼓舞自己,「聖與賢,可馴致」,念一遍,自己的信心就能拉起來。

  好,這個好的歌曲,而且這一首歌是從《聖經》裡面出來的。其實不同的宗教,都是這些聖哲人的教誨,都值得我們去學習,而且學習以後,我們才能尊重不同的宗教。整個世界要走向和平,種族要和諧,宗教要和諧,國與國都要懂得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而不是排斥,而不是對立。其實說坦白話,我們跟不同的宗教、種族排斥對立,我們根本就沒聽孔老夫子的話,就沒聽這些聖人的話,那我們就覺得對不起這些教誨。所以我們看《弟子規》,我們是聖人的弟子,得要依教奉行去做,才是好弟子。

  好,底下可能有人說,你到底唱不唱,講半天?因為唱歌是要培養情緒的,要深呼吸一下。「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不-止-息」。這後面為什麼要牽長一點?因為就代表愛是長長久久,不會變的,會變的就不是真愛,真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我們今天愛他,明天恨他,我們叫虛情假意。

  所以今天,「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欲救人者先自救」,這些話裡面都是知所先後,我們自己都搞得亂七八糟了,拿什麼去成就別人、去愛人?「欲知人者先自知」,要有自知之明,我們都說「我可夠了解他了」,那我們了解自己了嗎?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跟自己朝夕相處,都不了解自己,還說自己很了解別人。「欲論人者先自論」,我們要批評別人以前,首先我們自己做好了沒?自己做不好還批評人,人家很難接受的。所以這個知所先後就給我們人生思考。

  好,諸位朋友們,我們愛自己嗎?愛自己,好!好好吃它一頓,是吧?最後四十歲就得糖尿病,自不自愛?不自愛。真正愛自己的人是成就自己的德行,而不是順著很多的壞習慣、欲望。所以人要懂得自愛,那得有理智。而人要相信自己,他才能愛自己,進而去成就自己。人假如不相信自己,那每天就是否定自己,那就麻煩。所以人相信自己,很多貴人就來幫助你,這叫「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一個人自立自強,很多有智慧的人出現了,就肯幫助他。可是「天棄自棄者」,上天放棄誰?放棄自我放棄的人。大家有沒有聽過,「扶不起的阿斗」,誰是阿斗?一個人連自己都不信任,都放棄了,那他就是阿斗,誰都幫不了他。

  其實我還沒有學傳統文化的經典以前,我很沒信心,尤其我的二姐都是全校第一名,我成績又不好,每一次學校「頒獎第一名」,我姐姐就上去了;然後她上去了,我的頭就低下來。所以告訴大家,哥哥姐姐成績好,這樣的妹妹弟弟是不容易做的,要體會到他們的辛苦。所以一個人心很柔軟,很通人情事理,他有很好的成就,他有很高的學歷,都不讓身邊的人有壓力,這是他的修養。因為他能體恤到,他賺很多錢,旁邊的人都會有壓力,他反而會比較謙退,不要自己的光芒去壓到別人,這都是人情練達的功夫。不然,比方說你兄弟坐在這裡,剛好爸爸媽媽跟兄弟們談話,「我這個兒子最給我長面子,最優秀了」,這個時候旁邊的兄弟就怎麼樣?頭都快低下去了。假如當下我們還說:「對!爸你講得真有道理」,那就真的是傲慢。反而這個時候馬上說:「爸,哥也很不簡單,妹也很不簡單」,趕緊又把兄弟的好拿出來講,爸爸就「對、對。」,這樣才能和氣。所以謙虛、謙退,都見到家人的好,這個家才能和。只見到自己好,還拿著自己成就,造成別人的壓力,這個家就不能和了。所以懂得禮讓,懂得謙讓,影響家庭的氛圍。

  有一個企業家,他的心非常細膩,他是個男士。他說以前他還沒學《弟子規》的時候,有時候回去看他岳父岳母,他的小舅子就在他公司上班。而他的岳父岳母,每次招待他吃飯就說,「我這個女婿好,有成就又特別照顧我們」,說著說著就開始說了,「我那個兒子不長進,不爭氣」,就罵自己的兒子了。說坦白話,岳父岳母罵自己兒子好不好受?不好受。他說他那個時候都覺得岳父講得對,他有成就,他也不覺得怎麼樣,還在那點頭。可是他學了以後,心變柔軟了,他感受到岳父岳母不好受。而且他還體會到,我有沒有責任?反求諸己。所以下一次再回去的時候,他岳父這麼一講,他馬上很認真的對他岳父講:「岳父大人,不是小舅子的錯,是我不好,我沒好好栽培他,沒好好把他帶好。」他岳父都傻了,眼睛瞪得很大了,不知道怎麼接話,可是雖沒接話,他岳父非常感動,而且那是他誠心的言語。

  我們想想,假如照以前都是岳父岳母就罵自己的兒子,這個話傳到他小舅子那裡,他小舅子也不高興。但是他心境轉過來,「我也有責任,我沒把小舅子帶好」,這種真誠的言語傳到他小舅子那裡,完全不一樣。當下可能他小舅子那個良心就被他給喚醒了,「我這個姐夫已經算夠照顧我的,他還這麼自責,我不能再做不好,讓他再難過。」所以有時候,很可能我們一個心境的轉變,能給我們身邊的人溫暖,能給我們身邊的人很大的鼓舞跟激勵。

  好,剛剛也跟大家提到,我以前信心比較不足。我記憶當中幾乎沒參加過什麼比賽,比較深刻的有兩次,一次,剛好念大一的時候參加辯論比賽,看得出來嗎?為什麼我參加?因為學長找不到人了,所以我的機會就是沒人的時候才輪到我。而我那個時候又沒有學過《弟子規》,《弟子規》說「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你自己沒能力的事,不要答應;答應了你就麻煩,要進進不了,要退退不了。所以人一定要學習一個態度,叫量力而為,不可以,要學會拒絕;不然到時候你做不好了,自己也難過,又對方也難過。那時候我不會拒絕,就答應了。結果上去比賽,必須講十五分鐘才能下台,沒有詞了就站在上面。結果七、八分鐘,我沒話說了,就站在那裡看著那些評審跟底下的人,然後從左邊看到右邊,你也得有點表情,所以我傻笑就是從那時候練出來的。所以人生都沒有壞事,只要你樂觀面對,都能得到收穫跟啟發。後來我去念師範學院,念一年的教育學分班,又參加八百公尺接力,得了第三名,因為只有三隊參加。當我拿到那個銅牌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要難過,還是要高興?因為雖然是第三名,也是最後一名。所以這一路走過來,沒什麼信心。

  後來跟朋友相處,還常常問人家:「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你看人沒信心。那朋友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我跟他說:「我要聽真的」。然後心臟在那裡跳得很厲害,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有時候聽真話,還得心臟沒問題才可以聽。不只要問別人,有時候還去做心理測驗。西方有一些心理測驗,測驗出來,比方你得四十分,你的個性很像孔雀型的;或者你得五十分,你的個性很像老虎型的,很像無尾熊型的。做完測驗,很高興,跑去跟朋友講「我很像孔雀」、「我很像無尾熊」。告訴大家,經書不可不讀,我們這炎黃子孫才一代不讀經書,跟畜生很像,可以高興半天。沒讀聖賢書,跟畜生比還那麼高興,你看糟糕不糟糕?讀書志在聖賢,應該是跟聖賢比,怎麼沒有一個心理測驗的結果是「你有唐太宗的肚量、你有大舜的孝心、你有文王的仁慈」,真奇怪,這種心理測驗不出來,竟去跟狗跟貓比。

  後來我去讀到教育理論,更吃驚。那個教育理論是拿狗做實驗,拿老鼠做實驗,拿貓做實驗,實驗出來的結果教誰?教人!清楚了,為什麼現在會教成這樣,大家清楚沒有?因為那個理論就是拿狗、拿貓的行為做出來的實驗結果拿來教人,目標是什麼?狗、貓、老鼠。所以教出來的結果是貓就不錯了。你目標定在狗跟貓,一不小心會怎麼樣?就貓狗不如。對!你目標定在貓狗,你一不小心一定是貓狗不如。大家想想,現在下一代誰有孝心?誰有愛心?因為貓跟狗的動機都是欲望,所以我們下一代教出來,統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欲望的滿足,這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不能怪孩子,我們把他的方向引錯了。

  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沒有感覺到好像就是追求名利,好像這個就是成就,可是我們往往愈走愈空虛,不踏實。所以我們得先了解自己,才知道我們怎麼成就自己,人生什麼樣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所以我後來是因為讀了經書,而且我們很信任祖宗跟聖賢人不會騙我們,所以我一讀「人之初,性本善」,自信慢慢恢復了。一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人生的價值在哪?親民,利益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可是我們跟現在的年輕人這麼一講,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他馬上起個念頭:那我都去付出了,那誰對我好?你看,念頭都是計較,不明白孟子講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其實當我們要付出的時候就先計較了,那再親的人都會衝突。

  好,當我們明白自己有明德,那就懂得去開發自己的智慧,開發自己無量的福分,不要小鼻子小眼睛的。我們認識自己,明是人本有的智慧,德是人本有的德能,福德、福德,還有人的福分。那明德就好像太陽一樣,它常常能放出溫暖跟光芒;可是我們現在明德好像作用不大,因為它有烏雲遮住了。烏雲把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福分給障礙住了;只要把烏雲給去掉,撥雲可以怎麼樣?見日。大舜他本來是一個農民,他沒有多大的福分,可是因為他不斷的力行孝道,把所有的習性都去除掉了,所以他一生成就了智慧,成就了福分,他當了天子,成就了高度的德能,他給我們做很好的示範。而舜做得到,我們做不做得到?剛剛不是讀《弟子規》那一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舜王做得到,我們做不做得到?你們聲音這麼小,有沒有聽到孟子在流眼淚?孟子說「我講的話你們都不相信」。孟子有告訴我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真的有決心的人、有毅力的人,都可以像大舜一樣成為聖人,孟子講的話不會騙我們。

  好,這個舜王,他的後代現在也都是很興盛,胡姓、陳姓,虞、田、姚、傅,這些姓氏都是舜王的後代。他的福不只自己是天子,子孫保之,四千多年家道都興盛。孔子那個時候就讚歎大舜,可以後代子孫保之。黑板上有您的尊姓的請舉手,舉好,大家掌聲歡迎大舜的後代。待會這些朋友走路的pose都不一樣。因為今天認祖歸宗,終於知道源頭活水,「我的祖宗是聖人,我不能丟他的臉」,所以連走路都要有國際水平。人時時念著祖宗的榜樣,德行就能不斷的提升。有沒有大家一看黑板,「沒有我」,突然很難過,你看信心又受影響,你看人沒信心,隨時都會給自己否定。大家不要傷心,我幫大家查過戶口了,查過那個族譜,大家假如不是堯舜禹湯的後代,一定是文武周公的後代,為什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聖人的後代才能傳五千年現在不衰。所以從這裡,我們就感激祖宗的福蔭,感恩心就上來了。同時提起責任心,因為我們也將是子孫的祖宗,我們也要再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承傳,承先啟後才對。大家回去真的要翻族譜,把祖宗的德行要透過自己身上傳下來。

  好,而我們看,其實障礙在哪?貪心障礙了福分,壞脾氣、瞋恚障礙了德能,愚昧障礙了智慧,傲慢障礙了謙虛的德行,懷疑障礙了信任的德行。這些你要把它去掉,智慧就能出來了。出來了,自愛又能什麼?愛人。所以我們看「家和萬事興」,萬事興是結果,家和是重要的原因。可是家和假如是結果,請問什麼是家和最重要的原因?修養,自己的修養。所以「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養好了,心正了,家才能和;父母長輩偏心,脾氣又很大,這個家怎麼和?所以要讓家和,最重要的提升自己的修養,這最重要。

  好,提升修養就是做一個自愛的人。我們再把這個「愛的真諦」複習一下,「愛是恆久忍耐」,代表什麼?脾氣好,不順著壞脾氣;「又有恩慈」,一個人慈祥就是為人著想,不是只有為自己,沒有貪心;「愛是不嫉妒」,嫉妒,人的脾氣情緒就上來了,又再障礙自己的明德跟本善;「愛是不自誇」,不自誇就是不傲慢,謙虛,滿招損,謙受益;「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就是做錯事,這個就是不愚昧;「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貪心;「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就是不愚痴;「凡事包容」,肚量大;「凡事相信」,不懷疑別人都有本善;「凡事盼望」,人真的信任別人,又有耐心去幫助別人,再不好的人都能被感動,都能浪子回頭金不換。

  好,所以修養落實在我們能去掉這些壞的習慣。而剛剛跟大家講到的,孝是根本,讓孩子一生學習、事業、家業有動力,而不能以欲望來做孩子的動力。因為他可能到大學去了,這些欲望還是止不住;以至於他假如責任心沒有起來,他出社會他不去找工作,很可能你父母還得幫他找,那你擔心就擔心不完。甚至你幫他找好了,還要三請四請讓他去工作,最後他說,「好吧,給你面子吧。」去了一個禮拜回來說他把老闆Fire掉了。那你要擔心到什麼時候?好,找個工作了,結婚又沒責任心,生了孩子還丟還給你,他繼續玩他的網路遊戲,那你就擔心不完。所以「君子務本」,找到孝道是做人的本,齊家的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的人生才能全面的走上圓滿幸福的方向、道路。

  好,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