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律學略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08/7/3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1-0015

  《講義》我們再把它講完。講觀法無我,我們用《金剛經》,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就是講觀法無我,《金剛經》對這方面講得就比較詳細。我們看《講義》,「總之,一切眾生,性本同體,本無爾我對待之分。故說眾生,則菩薩亦眾生。說菩薩,則眾生亦菩薩。眾生本來是佛,況菩薩乎。」我們現在每一天念《三時繫念》,念到第二時,中峰國師引用永嘉大師的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說眾生、說菩薩、說佛、說心,這是個名詞不一樣,實際上是一體的,都一樣。佛給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術語名詞,主要是啟發我們覺悟,去認識的。所以我們要懂得佛說這個原理,他的旨趣,他主要的目的在哪裡。

  「總之,一切眾生,性本同體」,注意性這個字。我們在佛學名詞裡面講一個性,講一個相,就是性宗、相宗。性是什麼?性就是體性。相是從哪裡出來?從體性出來的。古大德常常用金跟器來比喻。大家聽老和尚講過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古時候,現在還是有,你到銀樓,人家賣金子、首飾的。你到賣黃金的店,你進去一看,琳琅滿目,都是黃金。黃金它可以打造很多不同的相,對不對?你打造一個手環、戒指、項鍊,打造很多很多,金塊你都可以打造。我們也可以用黃金來造一尊佛像,但是金子也可以去做一隻貓、一隻狗,那個相很多。相是千差萬別,太多太多了,各式各樣,但是它的質量一樣不一樣?都是黃金,都是金子,它的質量是一樣,是一個,都只有一個金子。你說這個金子,好,我都不要打那個相,你拿出來還是一坨,一坨那個還是相,所以它的質量是同樣的。所以古大德常常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個器(各種器具)它的質量、質料都是金做的,做了各種不同的器具,它的質量都是一樣,都是一個金而已,沒有別的。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以金子來做各種器具,各式各樣不同的器具,但是它的體性,它的本體就是金子。用這個來形容、來比喻,我們自性就好比那個金子一樣。我們的性可以現很多很多相,這個森羅萬象都是我們自性現的。我們自性現的這一切千差萬別,就像銀樓的金子,做各種器具不一樣,但都是金子。我們現在現出這些森羅萬象,有好的、有不好的,有清淨、有污穢的,它也都是我們性變現的。從哪裡找性?相當中就是性。所以你說離開這個相,這個相統統不要了,你要找個性,你也沒得找,找不到。所以我們注意這個性跟體,性本同體,一切眾生性本同體,我們的自性本來都是同一體。所以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個同體,性同體就是一個法身,大家都是同一體的,現代的名詞叫做生命共同體,實際上就是生命共同體。

  在這個性裡面,大家互相沒有妨礙,《華嚴經》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互相沒有障礙,你現你的相,我也現我的相,大家同時現,沒有障礙。就好像這個燈跟那個燈,燈光放出來,可以交融,就是一體。既然是同一體,它「本無爾我對待之分」,本來就沒有你跟我這種對立,對待就是對立。為什麼說沒有對立?因為你是同一個體,同一個生命共同體,本來就沒有對待的分別,本來就沒有。因為這個性是同體的,這個性都是一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天天在念,我們後面還要念六百多次。大家常常聽老和尚講經,經體、理體,經體就是理體,他講這個理。我們學經教,聽經聞法,過去老和尚常常引用台中李老師講,你來學經教,最好你能夠通教理。每一部經這個教理,這個體,所有大乘經,包括世間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個體,離不開這個原理。你這個教理通了,你一部經的教理通,全部的經都通了,所謂一經通,經經通,包括世間法也通。大家是不是常常聽老和尚這麼講?所以最好你通教理,你一部經通了,因為這個理貫穿一切經,都同樣這個理,你這個通了,當然都通了,都一樣。所以我們學,聽經最好通教理,我們現在跟大家講的,這個就是教理。如果你這個教理不通,《金剛經》就不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不是《金剛經》。你學這個經典,都學到分別執著,是不是這樣?你教理通了,《華嚴經》講一句話大家都有聽過吧?《華嚴經》現在老和尚常常講,大家每一天也都要聽。「一即是多」,多即是什麼?「多即是一」,對不對?你這個通了,就是多,這個一就包含一切,一切也可以濃縮到這一個。甚至我們一毛端,一毛端,我們眼睛都看不到,那個裡面都可以現出重重無盡的世界,毛端沒有放大,世界沒有縮小,這個就是教理。這個通了,你就全部OK,全部通了。

  這個教理實在是通不了,智慧不夠,不得已求其次,從教義。教義,教義就是一部經都有一部經的修學方法,局部性的,教義是局部。局部性,大家知道?局部性就是這方面,講這方面、這部分。在教義方面,有各種不同,局部性的。教義,因為眾生的根器太多了、問題太多了,佛講當然會針對他的問題來講。所以這個經,三藏十二部經,實在講太多了。一部《華嚴經》,在我們人間的,還是《華嚴經》的目錄而已。真正的《華嚴經》,我們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裝不下,太多了。為什麼講那麼多?眾生無邊,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問題都不一樣。同樣一個眾生,早上有早上的問題,下午有下午的問題,又不一樣,對不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小孩子有小孩子的問題,大人有大人的問題,男的有男的問題,女的有女的問題。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問題,外國人有外國人的問題,對不對?問題太多了,所以要講那麼多。所以教義局部的,各方面的,看講哪一方面。但是不管講得再多,總離不開這個教理,離不開這個理體。如果離開這個教理,那就不對,那就是邪魔外道,那講錯了。所以我們學經,最好能通教理,不得已,我們通教義,也不錯了。我們就是沒有辦法貫通,但是我通這個法門的,通這部經典,通局部的,那也算不錯,比那個完全都不通的,總是比較強。千經萬論無非講這個,你認識了這個,可以說問題都解決了,「本無爾我對待之分」。

  「故說眾生,則菩薩亦眾生。」你說眾生,那菩薩也是眾生,菩薩也是眾生去作的。「說菩薩,則眾生亦菩薩。」眾生也是菩薩,菩薩也是眾生,簡單講就是這樣,眾生就是菩薩,菩薩就是眾生。而且「眾生本來是佛,況菩薩乎」,眾生本來都是佛,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具,箇箇不無」,我們天天在念,大家都有。本來就是佛,《華嚴經》跟《圓覺經》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它這個話怎麼說?本來成佛就是說你本來就是佛,佛本來就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在說我們是眾生,是就迷悟來講,你現在迷失了,忘記了,不認識了,就叫你眾生。哪一天你覺悟了,認識自己了,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事實真相,這個時候就叫佛。其實佛跟眾生是一個,沒有兩樣,迷悟而已。所以都是佛,何況是菩薩?本來都是佛,何況說是菩薩?這意思是這樣子。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且生本無生,何所謂度?度亦自度,何名度生。譬如頭然,手必救之。雖至愚者,亦無不救之理。然而決無能救所救之分別者,知能救即是所救,所救即是能救故。菩薩與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我們看到這一段。這一段再進一步給我們說明,生本來就無生,我們現在看到的生滅是緣生緣滅。「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我們不是天天在念嗎?你知道這是緣生的道理,你就能體會到無生的道理。生是什麼生?緣生;滅是什麼滅?那個緣在滅。法性不會跟著緣生,也不會跟著緣滅,所以生本無生。當生的時候無生,滅的時候也無滅,無生就無滅。有生才有滅,無生怎麼會滅?不會,所以說生本無生。這個就是講眾生本來是佛的道理,是講我們那個性,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見到你自己的性,見到你自己本來面目,就叫成佛。

  所以,「何所謂度?度亦自度」。六祖在《壇經》講,五祖衣缽傳給他,擺那個渡船送他,五祖要擺渡,六祖說還是我自己來擺渡。六祖就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迷惑顛倒的時候老師來指點,覺悟的時候是自度,老師只能指點。佛菩薩幫助我們指點迷津,覺悟了,誰度自己?還是自己度自己,佛菩薩也不能代替我們,悟還是要自己悟,他不能代替我們,我替你們悟就好了,你們統統不要悟,這個做不到。所以老師教學生,他只能做到幫助,真正度還是自度。所以六祖講「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迷惑的時候,師度是什麼?老師給你教導,給你指點,給你說明,覺悟之後,修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度。所以既然是自度,「何名度生」,眾生還是他自己度自己,還是他自己度自己。

  下面舉一個比喻,「譬如頭然」,頭然就是你的頭,我們現在是剃光頭,在家居士有頭髮,你被火燒了,這個頭髮燃燒起來,這個時候你很自然手會去救它,「手必救之」,這是很自然的反應。「雖至愚者,亦無不救之理」,再笨的人,他自己頭髮燒起來,他也會用自己的手去把火熄掉,再笨的人他也會這樣做,絕對沒有說不去救的道理。「然而決無能救所救之分別者」,這個手不會說,頭,我幫助你,救你,我是能救你的,你是我所救的。那個手跟頭,它會不會這樣分別?不會。為什麼不會?「知能救即是所救,所救即是能救故」。知道我這個手能夠救這個頭燃,能救跟所救的是怎麼樣?都一樣,能救的是自己,所救的還是自己,所以就沒有分別。「菩薩與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菩薩度眾生,他沒有分別的。你被我度,我能夠度你,我度了幾個眾生,我幫助了多少人,這個就有分別。分別就是說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自自然然起這樣的分別;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自然他就不會起這個分別。你知道手就是頭、頭就是手一體的,那你還會分別嗎?手去救頭燃,頭還要跟手說謝謝嗎?不用了,應該的。所以菩薩與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菩薩度眾生也是這個道理,用這個比喻讓我們體會,度本無度這個道理。

  「故」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個道理、這個緣故,「佛說一切法無我人眾壽」。我,這個人眾壽都從我分出來的,沒有我,這後面三個都沒有。所以破一個我,後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全破了。這是我們講觀法無我。「故佛說一切法無我人眾壽」,《金剛經》講得比較詳細,包括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就是一個我相。四念處跟我們講個觀法無我,你要觀察這一切法沒有我。你有一個我,就有一個對立。你觀察這個一切法無我,那才是我們的真我。所以常樂我淨,那才是我們的真我。「令聞者當觀同體之性也」,就是令我們聽聞的人,這個者就是人,聽經聞法的人,你應當去觀察我們跟一切眾生,跟整個宇宙是同一個體,同一個性,這個體性是相同的。老和尚最近講《華嚴經》,大家仔細去聽,無非是講這個道理。他再怎麼講,無非就是講這個道理。所以《華嚴經》,大乘經典,你有一句話,你真正悟入,那你全通了。如果還沒有悟入,那聽得再多都不算,還要繼續用功。

  「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豈非我見人見眾生見乎?此見一日不除,非壽者見乎。分別如此,執著如此,是於性本同體,諸法一如之義,完全隔膜,顯違佛說,尚自居為菩薩乎?」這是江老居士他再進一步給我們說明。「若作是言」,如果我們這麼來講,「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我要滅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有一個我,那就有個人,就有眾生,這個不是四相都具足了嗎?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出來了。我相怎麼來的?從我見來的,執著我這個見解來了。豈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乎!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看到經文這麼講,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我應當去滅度,我要去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如果是這樣講,這樣去理解,那就錯了,那豈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這個四見就產生四相,就具足了,就對立了。對立了,你度眾生是在度,但是有副作用。我們接著再看,「分別如此」,這個就是分別,我,有一個我,我應當去滅度無量無邊眾生,我要去度很多眾生,你們要被我度,我看你們很可憐。我跟你,有他,一切眾生,你執著這個,然後這樣去度眾生,就完全錯了,就不是佛的意思,分別了,分別如此。度眾生,還生於分別心。「是於」就是說因為這樣見解,對於「性本同體,諸法一如之義,完全隔膜」,隔膜就是隔閡。對於一切眾生性本同體,一切萬法,諸法一如,這個意義、這個道理完全不了解,完全無法體會,產生了隔膜。所以「顯違佛說」,很明顯的違背佛說一切法無我的道理,明顯的違背佛說。如果是這樣的一個心態去度眾生,去修六度,「尚自居為菩薩乎」,這樣還自以為是菩薩嗎?你有這個四相,跟眾生有對立,還自以為是菩薩,這是完全錯了。

  我們現在犯這個毛病的,實在講,我們先不要看別人,我們自己就犯這個毛病,我度了很多眾生。我發願度眾生,我們每天「三時繫念」都要念懺悔偈,後面都有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句就是關鍵,「眾生無邊誓願度」,從《金剛經》來的,我當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就是要度無量無邊眾生。但是佛叫你去度無量無邊眾生,要你破我執的。如果你不會,你錯會了佛的意思,所以《開經偈》講,要「願解如來真實義」,你錯會,就不對了。你度眾生就下面江老居士講的,叫你發願去度眾生,是要破除你的我執;老和尚也常常講。所以這個關鍵性的道理我們不能不懂,你懂了之後,你才知道去修正。如果你不懂,你一直迷下去,你再修個無量阿僧祇劫還是跟現在一樣,迷惑顛倒。所以六祖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你覺悟過來,一剎那,轉過來就成佛;如果你不覺悟,迷惑顛倒,經過累劫、無量劫還是一樣,還是跟現在一樣。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乃曰當度無量」,這樣還能度無量眾生嗎?這個意思就是這樣。他仍然還在講,我要度無量無邊眾生,我能度,眾生是我所度的。這樣講當度無量眾生,下面江老居士講,「恐三五眾生亦不能度也」,恐怕你三個、五個眾生都不能度了。為什麼?都要度無量了,怎麼三、五個都度不了。下面跟我們講,「何以故」,什麼道理,是什麼緣故這麼說?「既已我為我,眾生為眾生」。這個念維,不念為,維。既已,既然已經,我認為是我,眾生認為是眾生,認為我,有個我,有個眾生,我能度,眾生是我所度。「則遇受其度者,勢必自矜自喜。」如果是這樣的觀念去度眾生,那受到我們來度化的眾生,我們勢必怎麼樣?自矜自喜。自矜就是自己會矜誇、會誇耀,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幫助多少人覺悟,那些人都是我度他的,沒有我,他們就沒辦法,自矜;自喜,很歡喜,我度了很多很多眾生,很歡喜。所以遇受其度者,我們必定會自矜自喜,很歡喜,而且會矜誇、會誇耀,我們會犯這個毛病。「不受度者,勢必輕視憎嫌。」眾生不聽話,我勸他,他就是不相信,那我們會怎樣?自然會輕視他,瞧不起他,這個真沒有善根。輕視,憎就是憎恨,嫌就是討厭,這個眾生沒有善根。接受我們度的,接受我們給他幫助的眾生,我們會自矜自喜,這個人好,有善根,我幫助了他,我度了他,我們會自己矜誇,矜誇就是自己會誇耀,自己做了多少好事。不受度者,勢必輕視憎嫌。

  進一步,「遇他之行六度者,又必爭競猜忌。展轉情執,自縛自纏」。遇到別人在修六度,我發願我要度眾生,我修六度,看到另外一個人,他也發心在修六度,這樣怎麼樣?老和尚講經常講,同行相忌。你看到別人,遇到他能行六度,又必爭競,鬥爭競爭,然後猜忌,猜忌就是懷疑,修什麼六度,假的,騙人的。怎麼樣?就是會猜忌,鬥爭猜忌。「展轉情執,自縛自纏。」這樣展轉,情執愈來愈重,自己綁自己,自己纏自己。現在別人怎麼樣不重要,最重要是我們自己,要回過頭來觀察我們現在,我們是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要調整過來,無我。無我就是說,你度眾生,但是不要去執著一個能度跟所度,這樣就對了。做得再大的功勞,你也不要放在心上,這樣慢慢我們就能契入這個境界。如果我們做一點好事,耿耿於懷,我做了多少好事,唯恐人家不知道,這樣就受到障礙,對我們明心見性會受到障礙。所以如果是展轉情執,自縛自纏,這樣去度眾生,「汝自己方且向煩惱惡見稠林中走入。尚曰度眾生乎?」就是說,你自己正在向煩惱惡見的稠林,就是很稠密的森林,從那個地方進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可以說度眾生嗎?你度眾生是要把眾生在煩惱惡見這個稠林當中,讓他覺悟過來,讓他走出這個煩惱惡見的稠林,這樣才是真正度眾生,幫助眾生。我們自己都一直在往這個煩惱惡見稠林當中走進去,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能度眾生嗎?也是在度眾生,也是度眾生沒有錯,不是度眾生走出這個煩惱惡見稠林,是度眾生跟我們一樣,走進去煩惱惡見稠林,愈修情執愈重,煩惱愈多。

  展轉情執,這個很重要!展轉情執。所以大家讀《無量壽經》,你說讀了三千部、讀了一萬部,你就能往生,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那還不簡單,讀一萬部,我們就什麼工作都不要做,一天來讀個十遍、二十遍,那這個往生也不怎麼難,就這麼讀就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佛也不需要講經說法,講那個經幹什麼?《無量壽經》大家讀,要注意一個關鍵性的經文,不然糊裡糊塗讀過去,「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無量壽經》的經文。像我們現在修行念佛,作大福田,但是你雖然作大福田,情執深重,你要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我們讀《無量壽經》,有沒有情執不斷的淡化?如果你情執慢慢減輕,你求出輪迴就有希望。如果讀經念佛,情執還是一樣深重,沒有改變,你這樣的心態要求出輪迴,終不能得,始終你得不到,沒辦法的,為什麼?這個就是障礙你往生的。所以現在很多人聽經,他都沒有把話聽清楚,修到最後,不能往生,就怪佛菩薩不靈,都沒有怪自己。佛菩薩是講得很清楚,我們都聽不清楚,所以我們對這個要深入。所以你自己情執,自縛自纏,方且向煩惱惡見稠林中走入,尚曰度眾生乎?「尚得名菩薩乎」,這樣還能叫做菩薩嗎?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有法名菩薩,斷斷無此事理。凡發正覺者,必應將佛說一切法無我人眾壽即是諸法一如的道理切實體會。雖廣修六度,而一法不執。庶幾心空妄念而無實,功不唐捐而無虛耳。」所以你執著,有這個四相,說是菩薩,說度眾生,絕對沒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事,也沒有這個道理。凡是發正覺的人,必定應該將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是諸法一如這個道理切實去體會。要切實去體會,你沒有辦切實體會,你修六度就是剛才講的,愈修情執愈重,煩惱愈多。如果你對佛講的一切法無我,就是我們四念處講的第四個觀法無我,無我就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也就是說諸法一如這個道理要切實體會。能夠切實體會,「雖廣修六度,而一法不執」,你做得再多的事情,再大的好事,你不會執著一法,心裡沒有執著,但是事情做了很多,心裡若無其事,這就叫三輪體空。內不見能做的我,外不見我們所幫助的人,當中不見我們所做的事物,這個叫三輪體空。如果你這樣修,你做了一點點,那得福報功德都是稱性的,無量無邊。所以你切實體會到這個道理,你修六度,才能做到一法不執。如果體會不到,我們修六度,還是會執著,你總是會執著。如果體會到,雖然修六度,但是一法不執。「庶幾心空妄念而無實」,這樣很快,心空,妄念就沒有了,「功不唐捐而無虛耳」。這樣你用功,不唐捐,這是古時候的話,就是你不會白費了,你不會白白用功,得不到結果。如果你這樣去修,功不唐捐,你用功,你所做的一切,都不會白費。怎麼叫不白費?心空妄念而無實。心空了,妄念沒有了,妄念沒有,我們就解脫、就自在了,你什麼時候要去極樂世界,都很方便,隨時都可以去。你想在這個世界多住幾年,也沒有妨礙,得自在,生死自在。

  觀法無我,這個四念處,我們這個四念處講得比較多一點。其實《金剛經講義》非常重要,老和尚過去常講。你看老和尚講完《無量壽經》,講到第九遍,他就接著講《金剛經》。就是看到大家讀了經,但是還是不會修,還是放不下,所以再講《金剛經》,破這個理障,破這個理的障礙。接著再講一部《志樂經》,破事障。《金剛經講義》我們就簡單,四念處,觀法無我,講到這裡是一個段落。我們原來就是要跟大家一起來學習《沙彌律儀》,我那天翻蕅益大師的《寒笳集》,看到這些語錄,祖師的開示,所以把祖師的這些重點也提出來,我們大家互相共勉。這個開示非常重要,因為你不懂這個四念處,你修了那個戒律,那不是佛的戒律;等於說你有這個戒律的形象,但是沒有內容。有那個樣子,但心裡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你再怎麼苦修,就像蕅益大師講的,就像外道修無益的苦行。你修六度萬行,就像外道修苦行,無與真修,你得不到結果,你修錯了。就像《金剛經》這一段,一切法無我,就是觀法無我,這要真正能切實體會,你這樣去修六度,才是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幫助我們斷煩惱,破無明,方向不能錯。

  所以你不懂這個四念處,你修的戒,那就不是戒,那是世間的善法。修得很好的,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為什麼?他有能有所。有能有所,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你愈修煩惱就愈增長。舉出一個例子,我們戒律持得很精嚴,你看到沒有持戒的人,你看到會怎麼樣?就剛才江味農老居士講的,你就討厭他,你就輕視他,對不對?這個人沒修,你還會把他看作佛嗎?不會,是不是這樣?你戒律修得愈好,那就愈瞧不起人。所以我看到很多出家法師,他戒律持得好,跟人都合不來。為什麼?他修得很好,你們修得都不如我,跟人家格格不入,看到人就不順眼,你說他修的那個是叫什麼戒?所以我看到這樣,也提醒我自己,我們不可以學他那樣,他也是我的善知識,示現錯誤的示範,我們不要學他這個樣子。不能學他這個樣子,如果跟他一樣,就錯了。

  戒律,應該學得像弘一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那就對了,他們學對了。學對的人,他跟大家,跟有持戒的,他會跟他學習,效法;跟沒有持戒的,他也不會對他輕慢,對他還是恭敬,但是沒有讚歎,也不會去學他那個樣子。不讚歎就是說,不向他學習,所謂敬而遠之,遠就是不去效法他,也不去讚歎他。不可以讚歎,但是恭敬,都要平等。一者禮敬諸佛,這是平等的,禮敬沒有差別。但是讚歎,善的要讚歎,正確的要讚歎,錯誤的你就不能讚歎,你一讚歎,給人家誤導了,大家都跟著學錯,這個因果就背大了。所以讚歎這個事情很不容易。我們聽老和尚講經,也常常提到李老師講,要讚歎很不容易。對人的善言善行的讚歎,也是一種鼓勵、勉勵,也是一種肯定。但是要恰到好處,如果過頭、過分了,那反而得到反效果。反效果主要還是讚歎的人,他有時候讚歎得不得當,讚歎得太過分,得到反效果。另外一方面就是受到讚歎的人,他自己不知道,我們受到人家的讚歎要受寵若驚,戰戰兢兢,覺得自己實在沒有這個德行,受到人家讚歎,不敢自滿,這樣才不會出現一些負面的作用。如果自滿,自己得意,自己覺得自己修得很好,做得很多,很了不起,那就煩惱起來了,我慢這個煩惱就起來。所以這個我,這個關鍵非常重要。

  所以《金剛經講義》,實在講,有時間要細講,細講才有受用。因為畢竟我們不是像六祖那種根性的,聽了幾句經文就開悟的。自古以來,只有六祖一個,其他的都還沒有。所以江老居士講,要細講,要深講,要圓講,這樣我們修學就很大的幫助,一日千里。如果這個不常常提醒,實在講,我們天天這個心都錯了,自己也不知道。我們天天提醒,天天來學習,都還錯,你說都不講,你會修得對嗎?可能嗎?我想是不太可能。我們天天講,天天學都還錯,你說不學不聽不講,不會錯,這個我不相信。除非你是再來人,你過去生都修得差不多,那他不會錯。如果我們還沒有修到那個程度,那肯定你現在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錯的。就像江老居士講的,你自己都向煩惱惡見稠林一直走進去,你天天在生煩惱,你還能度眾生,你還能幫助誰?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度什麼眾生?這是實話,這也是真話。我們學習,一定要聽真話,你才學得到東西。你聽一些假的,人家給你恭維,給你讚歎,那些應酬的話,實在講,沒有幫助,對我們修行,沒有幫助。所以我們修學,大家要知道,懂得要學習到真的東西,這樣我們大家相聚在一起,這個時間就沒有白費,我們總是有收穫,得到這個受用,得到這個利益。

  明天我們就跟大家來講一講《律儀》。但是講這個《律儀》當中,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四念處這個原則。《律儀》是建立在這個四念處,其實再延申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四念處是第一個,首要。擺在第一個就是最優先的,最重要的,你沒有前面這個,後面都沒有了,包括後面四正勤,斷惡修善都沒有。四念處跟四正勤,斷惡修善不是要擺在前面第一個嗎?怎麼擺在第二個?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懂,一般來講,斷惡修善擺在第一個;四念處,我們看是《觀經》三福的第二福。四念處它擺在第一個,就是說這個四念處它的標準是在第二福,斷惡修善是在第二福以上,是超越六道世間這個標準。所以從三皈依開始,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一個分水嶺,從第二福開始。我們有四念處的基礎,你修世間法,也都變成出世間的善法,這一點大家要明白。所以四正勤就是斷惡修善,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之不生,已生善令之增長,還沒有生的善令之生起,這個四正勤,四正勤擺在第二福。為什麼四念處擺在第一個?你沒有四念處這個基礎,你後面四正勤,斷惡修善是世間善法,不是出世間善法。所以「三十七道品」的排列順序是這樣。所以蕅益大師才特別跟我們強調這個四念處,那我們學這個戒律就是屬於「三十七道品」的四正勤。戒律的精神就是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這個斷惡修善它的標準是超越六道的標準,超越六道的標準是建立在四念處這個基礎上,沒有四念處這個基礎,你修四正勤還是世間的善法,還是脫離不了輪迴,包括我們念佛往生都有障礙,這一點不能不明白。

  我講的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聽明白?這個大家要切實體會,大家來這裡才不會空過,因為我們相聚的因緣也是很難得,說真的,很難得。但是我們現在是緣聚,什麼時候緣散?我們不知道。我們能聚多久?不知道,是不是?所以我們要把握當下,我們把握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