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書—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20/11/1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檔名:WD19-025-0036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翻開經本第五十六頁,我們從第七行,這個大字的看起: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這兩句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經文。『欲廣福田』,「欲」就是想要,廣種福田。我們大家如果到過寺院,常常會看到寺院有一個箱子,寫了三個字「福田箱」,或者寫上「廣種福田」。「廣」這個字就是很多方面,很廣。我們要廣種福田,福田很多方面,我們可以去廣種。我們想要廣種福田,這是我們一般信佛的人都有這個想法,想要種福田,特別在佛門裡面,想要廣種福田。我們到佛門功德箱投個錢,是不是廣種福田?當然也是屬於種福田。是不是這裡講的廣種福田?這個就要看心地,什麼心態,存什麼心?所以『須憑心地』。在《六祖壇經》惠能大師也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指我們的心地,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我們的存心。不離方寸,就是跟此地講的「須憑心地」同一個道理,就是憑著什麼?憑我們的存心。把心比喻做地,地能生長萬物,所有的寶藏都在地下面,我們所有的福田都在我們這個心。六祖講的「不離方寸」,就是都在我們這個心,看我們用什麼心?所以要憑我們的心地。我們看發明:
發明【此句。乃一篇綱領。上述因果之事。此明因果之理。心地是因。福田是果。世儒不信因果。由於未能理會儒書耳。故論及餘慶餘殃之說則信。談及因果即不信。猶之但能呼日。而不知其即為太陽也。】
周安士居士這段發明,『此句』就是這一句,「欲廣福田須憑心地」。『乃』,就是這一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的綱領,它的總綱領就是在這一句。『上述因果之事』,上面所列出來的這些因果,發生的故事,我們講公案,歷史故事,舉出發生的事情,因果報應這樁事情、這樁事實,「事」就是事實真相,因果報應的事實。『此明因果之理』,「此」就是指此句,就是這一句,這句經文給我們說明因果的道理,為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這句給我們說明了。說明什麼?說明這個道理。『心地是因』,給我們說我們這個心就是因,你存什麼樣的心,種什麼樣的因,你種的因是善因還是惡因,都是這個心在造的。『福田是果』,福田是果報。你種什麼因,必定得什麼果,以因可以知道將來的果;將來的果報,或者現前的果報,可以推到前面的因。所以我們常常在佛門聽到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我們要知道自己前生造了什麼因?善因還是惡因,還是善惡夾雜的因(有善也有惡)?就看我們這一生的遭遇,我們的果報。我們這一生遭遇的果報到底是怎麼樣,好還是不好?或者有好有壞?大部分都是有好有壞,只是說好的比較多,還是壞的比較多。這一生的遭遇就是了,這一生遭遇好的果報,就是過去生修好的因、修善的因;這一生遭遇果報不好,前世造的因就不好,是惡因,以果推因。這個就不用去看相算命,依照因果的理論跟事實最標準,正字標記,最準確的。所以心地是造善惡的因,福田是得到善惡的果。
『世儒不信因果』,「世儒」就是世間讀儒書的讀書人,我們現在一般講知識分子。早在宋朝就有了,讀書人他不相信佛經講的因果報應,反正佛經講的他都不相信。儒家孔子講的書,他才相信,他才接受;佛家跟道家講的善惡果報、天地鬼神,他不相信。從宋朝就開始有這種現象,讀書人。世儒,就是世間這些儒士,一直到清朝,還是很多讀書人他排斥佛法,不接受佛法,甚至毀謗。我們看祖師大德,像蓮池、蕅益他們都讀儒家的書,都受宋朝程朱的影響;包括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年輕的時候讀儒書,他也闢佛,也受這個害。後來長大,知識漸漸開了,讀了佛經,才知道世間不信佛的人,學儒的學者,他們有私心,有門戶之見,講的都不是事實;而且不但他不接受佛家、道家講的,實際上也是違背孔子,違背儒講的,『由於未能理會儒書耳』。儒為什麼不信因果?講到因果他就很排斥,現代人更不能接受,講到因果,他就認為迷信,沒有科學根據。講因果是很科學,最科學的就是講因果,怎麼沒有科學根據?都在眼前。真正不信因果的人,那真的是不科學,真的很不科學,迷信,真的迷信。所以由於他沒有能夠真正去體會儒家的四書五經,他沒有真正懂,雖然讀書,但是沒懂,沒有真正理會,『故論及餘慶餘殃之說則信』。「餘慶餘殃」,餘慶是餘留下來的德澤,就是福報,先人造作善業、做好事,庇蔭子孫,有餘慶,子孫得福報;餘殃是遺留災禍,連累子孫。這是《易經》裡面講的,「做善之家必有餘慶,做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過去我們常常看到過年,常常有人買這副對聯去貼在門口,現在比較少見到。以前過年都要貼門聯,這副門聯也很普遍,這一副對聯就是出自於《易經》,《易經.坤卦.文言》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不是儒家講的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不是因果嗎?讀書人如果給他講這句,他們就相信這是孔子講的、儒家講的;如果給他講善惡因果,他就不相信。就是名詞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名詞講的不一樣,他就不相信,講積善、講積不善,他就相信;講善惡因果,他就不相信,這是讀書人。
周安士在下面這個形容比喻也很好,『猶之但能呼日』,就是看到太陽,說日他接受,說太陽他就不接受,其實日就是太陽、太陽就是日。這個讀儒書的人就好像這樣的,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他就相信;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就不相信。講法不一樣,道理不是一樣嗎?所以這裡講的就是指這個世儒,讀儒書的人,這個是儒書根本都沒有讀通,或者是門戶之見,我們現在講的意識形態。用現代的話叫做意識形態,這個話是佛講的,不是孔子講的,我就不接受。而且佛講的跟孔子講的,意思如果一樣,就像佛法的四依法「依義不依語」。孔子講的跟佛講的道理是一樣,講法不一樣,佛都承認,孔子也承認,只是這些執著的人、不通的人,他有意識形態去障礙。所以這個用現代的話講叫做意識形態。講日,可以;說太陽,他就不行,這個叫做門戶之見,這個心態是不對的。真正學儒學通的人,他沒有不學佛、不學道的,所以我們一般講儒釋道,讀儒書的人他也學道、他也學佛;學道的人他也讀儒書、他也讀佛經;學佛的人他也學儒、也學道,真正通的人他沒障礙。儒跟道是中國本土的,佛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已經跟中國本土的儒、道融合為一體,包括我們老和尚早年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跟其他宗教統統可以溝通的。真正通了,就像《華嚴經》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通的人,處處是障礙。處處是障礙,就表示他還沒有通,他學了這一門還沒通。通了,他就一樣了,通;不通,就是他沒有學通,所以才不通,沒有真懂,甚至一知半解都還談不上。我們再看下面:
【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為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蕩。蕩則無所忌憚。一人畏而行一善。萬人即增萬善。一人蕩而造一惡。萬人即增萬惡。故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
現在這個世界就是『大亂之道』,大家看看這個新聞報導,亂不亂?亂七八糟的。為什麼亂七八糟?大家都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胡作妄為,當然就造成世界的動亂、災難。『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就是說怕報應不敢幹壞事,不敢造惡業,因為他有一個敬畏之心在約束自己的行為。『不信因果者』,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人,他『其心常蕩』,「蕩」就是放縱,不拘束。『蕩則無所忌憚』,他什麼都沒有忌諱。過去好像社會上有流行一句話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就是這裡講的蕩,放蕩、放縱。放縱自己的情欲,放縱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能節制,造惡業;他就什麼都敢造,他也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他認為人死都沒有了,哪有什麼六道輪迴,哪有什麼閻羅王,什麼天地鬼神,他根本就不相信。今天還有同修給我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我們現在拍這個城隍廟,城隍廟就是講鬼神。他說現在很多知識分子都會用孔子那句話,「子不語怪力亂神」,用這句話來否定有鬼神。現在知識分子,他的知識有多深?他對孔子講這句話,他根本就沒有去研究,什麼叫子不語?中國書都沒讀通,文字也不懂,語跟言不一樣,人家來問問題,給他回答叫語;人家沒有問,自己主動講叫言。「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說怪、力、亂、神四樁事情,怪是很奇怪的事情,力是超乎常人的那種力量;亂,現在社會那個亂象就太多了;神,就是天地鬼神,有人問孔子這些問題,孔子他不回答。人家問,他就不作答,他不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孔子的教學就是在現前針對人,跟佛不一樣。佛他是九法界眾生都要教化的,他的範圍是深廣無際的。道家有講到神,像《太上感應篇》講「天地有司過之神」,道家有講到神、講到仙、講到人。神仙也是人去做的,佛也是人成的。學習從做人開始,要先從學做人開始。所以「子不語怪力亂神」,是人家來問這些怪力亂神的事情,孔子不去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孔子他有沒有講鬼神的事?有講,在《易經》卦爻,孔子還把鬼神、死生的事情講得很透徹,讀儒書沒有讀通的人他不懂,讀通了才知道有輪迴。《易經》講「死生」,我們一般講「生死」。講死生跟生死,意思哪裡不一樣?生死就一個階段,就沒有了,人一出生到死,死就完了,就沒了,就一個階段而已。講死生是什麼意思?這個死生是什麼?你死了之後還有生,就好像我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年過去了,就沒有明年了嗎?有沒有?有。如果說沒有,那真的很迷信,冬天過去不是春天又來了嗎?過去了就叫死,再來就叫生,所以講「死生」才是事實真相。有死生就是輪迴,它是一個循環。只有昨天,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嗎?所以講那些,那些人矇著眼睛說瞎話,根本自己就不通。所以「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孔子沒有講鬼神,不是孔子沒有講因果,都有,都在《易經》裡面。讀儒書的人讀不通,他認為孔子沒講,是他自己不通,沒有聽懂孔子講的話,就好像學佛的人沒聽懂佛講的話,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不信因果的人,「其心常蕩」,蕩就是他胡作妄為。反正他什麼都敢做,反正死了就沒有了,現在能搶的就搶,能享受趕快享受,不佔人家便宜是傻瓜,用這樣的心態就是蕩。就什麼壞事他都敢做,他不相信有來生來世,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下就大亂了。
『一人畏而行一善,萬人即增萬善』。如果我們因果教育教一個人,有鬼神,他有這個敬畏之心,他不敢做壞事。如果有一萬個人,一個人他行一件善事,不敢做壞事,一萬個人就增加一萬件善事,對國家社會、對整個世界都有幫助,就有利益。『一人蕩而造一惡』,如果一萬個人就增加萬惡,就一萬件惡業。所以『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治」就是政治、治理,天下都太平了,就是我們一般到寺廟看,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如果『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現在整個世界都大亂,而且你看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現在新冠狀病毒的感染還一直在增加,還有其他的災禍,水災、火災、風災、旱災、地震、全球暖化,這些災難統統來了,大亂之道。大亂,為什麼這麼亂?大家不信因果,認為人死就沒有了,所謂的無神論。大家認為都很科學,都不迷信;不迷信,怎麼樣?其實是很迷,迷信科學,科學也沒有真正搞懂。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不相信佛菩薩、聖賢在經典上講的話,胡作妄為,果報就是天下大亂。所以「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所以印光祖師特別開示,現前這個時代,如果再不提倡因果教育,所有的佛菩薩、神仙降臨到這個世間,都救不了這個世間。可見得現前因果教育輔助倫理道德教育,非常迫切的需要去推廣。我們也不要去顧忌很多人不相信,說我們迷信,實在講,說迷信的人他自己迷了,他自己不知道。是他自己迷信,他自己不知道,反而說佛菩薩、聖人是迷信,那不是顛倒了嗎?我們再看下面的表解,在五十七頁。五十七頁這一面,表解「三種福田」。
【福田心地圖】
這是周安士居士畫出來的,上面給我們列出來三種福田。前面講「廣種福田」,這三種福田,第一是「報恩田—父母師長和尚」,父母師長我們都知道,師長是老師,父母養育我們的身命。我們身體得自於父母,老師他教導我們,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對我們都有大恩,師長的恩等同父母的恩。「和尚」,這是佛法傳到中國來才有和尚。和尚,在戒律不是用高尚的尚,是上面的上,「和上」。這是印度話音譯的,翻它的音,叫和上。現在看到出家人剃光頭,男眾出家人都叫和尚。現在我們聽到好像人家講和尚,感覺很粗俗,實際上我們一般人不懂和尚名稱的由來。這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親教師」,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好像現在在大學裡面指導教授,他是指導我學習的,有這樣的關係你才可以稱他和尚。不是看到出家人剃光頭就叫他和尚,你跟他有那個關係嗎?所以這些都是外行人講的,外行人不懂。看到女眾的出家人叫尼姑,不然就叫菜姑,吃素的菜姑,吃苦菜。吃苦菜,吃得都沒營養,吃得面黃肌瘦,吃得臉都黃了。我們一般世俗的人他不懂,外行人講的。所以父母師長和尚是恩田,父母養育我們的身命,師長、和尚教導我們,長養我們的法身慧命,師長的恩德跟父母是同等的。古時候父母過世要守喪三年,老師過世要心喪三年,只是沒有穿孝服,心裡哀傷三年,所以等同父母,這是恩德。所以回家孝敬父母,有福報!如果哪一個家裡有孝子,他那一家有福報,出一個孝子有福報。孝養父母,淨業三福裡面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這裡講的報恩田,三種福田之一。
第二「功德田-佛菩薩賢聖僧」,賢聖僧就是已經證阿羅漢果以上的,或者標準降低一點,證初果,圓教初信位菩薩,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就算聖僧,入聖人之流,雖然果位很小,但是他已經入聖人之流。最起碼就是這個以上,一直到佛。佛菩薩賢聖僧,三賢十聖,這些都是屬於賢聖僧。前面講的和尚,再補充一下,和尚有在家、有出家,反正親自指導教我們的有出家的和尚、在家的和尚,佛門講阿闍黎,和尚是最親切的,阿闍黎也是教授。第二,這是功德田。
第三個是「貧窮田-饑餓困厄人畜」,就是一般貧窮困苦的人,我們現在一般講做慈濟,去救濟。救濟有困難、有災厄,發生災難、發生不幸,去救濟幫助他,包括畜生,包括動物,牠有困難、災厄,你去幫牠解危,幫牠化解困難,我們一般講救濟,這是貧窮田。乞丐沒飯吃,來向我們要飯,你發好心施捨,錢給他,或者送飲食給他,這個也是福田,這屬於貧窮田。以上列出三種福田: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報恩田是父母師長和尚,和尚有在家、有出家,這些善知識、大德;功德田,佛菩薩賢聖僧;貧窮田,饑餓困苦的人跟畜生,這一類的。
我們再看下面的表解:「二種八福田」。下面再把它細分出來,就是兩種八項的福田,分為兩種,這兩種就是表解畫線的「佛,法,僧,父母,師僧」,這是屬於「敬田」。敬就是恭敬。下面講:「孝養父母,恭敬三寶」,這屬於敬田。「貧窮,疾病,畜生」,這是「悲田」,慈悲的悲,悲能拔苦。下面列出來,「給事病人」,給事就是供應。病人他需要醫藥、醫療,他沒有錢去幫助他,布施醫藥,或是他沒有錢看醫生,我們給他醫藥費,讓他去看醫生,給事病人。現在我們台灣這個地方都有健保,健保就是由政府來給付。健保給付還是有一個限度,就是有些超過的要自費。自費有一些人他付不起,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如果有這個因緣,我們可以去幫助他。或者我們自己的健保少用一點,給需要的人去用,不要沒事,藥拿了一大堆,這就浪費資源,這個也不好。這些都屬於給事病人,也是給自己培福。第二個是「救濟貧窮」,救濟貧窮就是他經濟困難,生活面臨困難,去接濟他。第三個「設無遮會」,無遮會是印度話,印度梵語叫「般遮於瑟」,音翻我們中文的發音跟它接近的。就像我們現在翻譯美國川普、拜登,接近那個音,我們拜登音Biden,川普就是Trump,我們就用音跟他接近,這樣翻的,音譯就是這個意思。印度話叫般遮於瑟,那是翻音,翻成意思叫做無遮大會。什麼叫無遮大會?就是供齋。這些法會供齋都平等的,沒有說大和尚來,多一點;小和尚,名不見經傳,包少一點,那就不叫無遮大會。無遮大會是平等的,都一樣,大和尚、小和尚,還是癩皮和尚來,統統一樣,平等,那叫無遮大會,平等供齋。設無遮大會,就是供齋,這個也是修福,這屬於悲田。這是「二種八福田」。
下面還有一個「方便」。方便就是「廣置義井,建造橋梁,平治險路」,就是我們平常講修橋鋪路、做公益的這些事情,方便大家。廣置義井,這是提供大家飲水;建造橋梁,有個橋梁,大家過河就不會有危險,所以造橋也是功德;還有治路,路不平,修路,路給它修好,讓大家好走,修橋鋪路,就是做好事,這個叫方便田。
我們再翻過來,翻到五十八頁:「世間七事不齊皆由心造」。齊是平等,不齊就是不平等。世間一些果報,我們看到不平等。我們看下面,從第一行看起:「壽短」,壽短就是壽命很短。我們看到第二個是「壽長」。有人壽命很短,很年輕就死了;有人壽命很長,活到九十幾、一百歲,這是果報。他種什麼因,他為什麼壽命長,他為什麼壽命短?這個當中有因果,不是只有營養好不好。如果說營養好不好,那有錢的人他應該活到三百歲,他有錢吃最營養的,他就不會死了嗎?事實不是這樣,有錢的人壽命短的也不少,這就不是只有營養的問題,因果的問題。為什麼壽命短?這裡把他的因講出來:「願他身死,殺害眾生,建造淫祠」。淫祠就是不合禮義設置的祠廟,就是供奉那些邪神,不是正神,供奉邪神。還有一天到晚詛咒,希望別人趕快去死,這個心就不好,存心不好,願他身死。願他身死,在《太上感應篇》講,「負他貨財,願他身死」,欠人家的錢,希望債主趕快死,他就不用還錢,那個存心就不好了。你造這個因,你希望人家趕快死,你自己就得那個果報,你自己很快就死了。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再來就殺害眾生,殺生。
壽命為什麼長?「憐憫一切」。看到別人有痛苦,生憐憫心、慈悲心。看到眾生有痛苦,看到別人死了,生起憐憫之心,這個存心就好。再來「戒殺放生」,自己不殺生,而且還放生,如果再吃素就更好。「寧靜惜福」,寧靜,他就是惜福,他不奢侈,勤儉,不奢侈、不浪費、不揮霍。如果不惜福,現在人他不懂得惜福,現在的人只懂得享福、懂得消福,消福報,享福就消福報。從什麼時候開始消福報?從出生就消福報。蔡老師常常講,小孩子一歲、二歲,他對家庭、對什麼都沒有奉獻,就給他做生日,那你不是在消他的福報嗎?從小就消福報。我常常出國,有同修看我很辛苦,特別坐長途的,他都叫我們坐商務艙,不然到那邊馬上做法會,太累了。就是說我們自己原來都是買經濟艙的,他給我們補貼商務艙的費用,他發心。最近這二、三年,的確年紀大了,也真的會累,縱然坐商務艙還是累,最好像今年都不要出去,就比較不累。坐那個不是享福,實在講,消福。我們看到小孩子,三歲、五歲,父母很年輕,他們也坐商務艙,那不是很小就開始在享福,就消福報。他不懂得修福,又不懂得造福,又不懂得惜福,從小養成浪費的習慣,福報享盡,祿盡就人亡。所以這個惜福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用什麼都要愛惜,不要浪費,這樣壽命就延長。好像你有一百年的福祿,你省吃儉用,你可以用到一百二十歲;如果你一直給它揮霍,可能五、六十歲就沒了,就死了。
下面一個「多病」、「少病」,這是不一樣的果報。多病:「惱害眾生,不恤病苦」。為什麼多病?惱害眾生。惱害眾生是什麼?最主要還是跟殺生有關。不恤病苦,就是對生病的人沒有同情心,佛法講的沒有慈悲心,他不能去體恤有病苦的人,所以自己就會得到多病這種果報。少病是什麼因?「禮拜三寶」,對佛法僧三寶很恭敬,禮敬三寶。「惠施醫藥」,就是有病苦的人,他布施醫藥給他,或者周濟他的醫藥費。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講,自己把醫藥費布施出去,自己就不生病,去幫助需要的人。的確就是這一條講的,你就會少病,少惱。
我們再看下面:「醜陋」、「端正」。就是一個人,有的人長得很醜陋,不好看;有的人他長得很端正莊嚴,長得很好看,端正。長的醜陋是修什麼因?「瞋恚鬥諍,遮佛光明,笑人醜陋」。醜陋第一個因素是瞋恚,瞋恚心很重,很容易發脾氣,喜歡跟人家鬥諍,這是第一種因素。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地藏菩薩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癃殘就是衰老病弱、肢體殘疾、殘廢。瞋恚鬥諍是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是遮佛光明。佛現在不在世了,我們怎麼去遮佛光明?就是佛像,佛像把它遮起來,遮佛光明。佛像是給大家看的,你用個布把它包起來、蓋起來就是遮佛光明,你就會得到醜陋的果報。所以我到大陸去,有一些寺院用個布把佛的臉都蓋起來。過去我們老和尚看到有人蓋起來,說拿起來、拿起來。他說還沒有開光。什麼開光,你現在拿起來就是開光了。所以佛像,讓大眾能夠瞻仰,不要把佛像遮起來,遮佛光明;或者是說佛前點的燈,你把它拿走了,沒有照明,這也是屬於遮佛光明。這是從形象上來講。主要的意思,遮佛光明是你障礙人家的法身慧命,那是真正遮佛光明,因為佛光是代表智慧,你去障礙人家學佛,障礙人家開智慧,你自己就會得醜陋癃殘報。這是第二個因素,遮佛光明。主要還是障礙佛法的流通,讓人家不認識佛教,對佛教產生誤會,障礙人家去弘法利生、講經說法,這個都屬於遮佛光明。所以有法師講經說法,我們不能去障礙,要讚歎,要隨喜,只要他講的是正法。當然邪知邪見我們不能去讚歎,只要他講的是正確的,都不應該去障礙,障礙也是遮佛光明。障礙佛法的流通,像經書限制,「版權所有」,這些都屬於遮佛光明。再來就是笑人醜陋,看到別人四肢不全、有殘廢,長得醜,笑話人。《太上感應篇》也講,不能「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體相不具就是他身體有殘缺,長得不好看,有殘廢,你不能去笑話他;笑話他,司過之神要記過的。在《常禮舉要》也講,遇到殘疾人要格外恭敬,你不能去笑話他,你要同情他,對他要更加恭敬。因為身體有殘缺的人,他本身就有自卑感,你再去笑話他,他情何以堪,所以不能笑人醜陋。
端正的修因就是「忍辱柔和」,他修養很好,能夠修忍辱,很柔和。再來「修造佛像」,造佛像。造佛像,你將來會得到端正。造佛像、菩薩像,你會得到端正。所以前一陣子我發起造佛像,有很多居士響應,很喜歡造佛像。以後雙溪我們蓋了,我們就會造佛像,現在地目已經批准我們變更,後面手續還要辦二、三年。大家隨喜造佛像,你將來會得到端正。再來的修因是「以食施人」,就是用飲食布施給人,供養大家,那個人不管是好人、壞人,反正他來就請他吃飯。我們在台北,在信義路那邊,只要中午、晚上,如果有人來,有飯菜就請他一起來吃。我們辦法會也都有供養飲食,像大家來參加佛七也都有供齋,也都免費供齋。以飲食來布施給人,也會得到端正的果報。
下面是「無威德」、「有威德」。威當中有德,只有威沒有德就變阿修羅。無威德,「他物生妒」,就是嫉妒心很重,妒嫉的心很重,所以就沒有威德。再來一個因是「不能修福」,他不願意修福,就沒有威德。我們現在看到,我們現在很擔心的是下一代年輕人,年輕人不懂得修福,父母也不懂得去教他們修福。父母現在都是給小孩從出生開始就享福、就消福,不懂得修福。他現在享的福是過去生修的,這一生如果沒有繼續修,過去生的福報享盡,就沒福了;沒福,他就沒有威德,講話人家不會聽他的。下面是有威德,「不懷嫉妒」,他沒有嫉妒心。「誠信不欺」,他誠實,有信用,不欺騙人,當然他講話人家就相信他、就信任他,他就有威德。人家信任他,他就有威德;不信任他,他就沒有威德。這個因不一樣,果也不一樣。
下面講:「卑賤」、「尊貴」。卑賤就是卑下、貧賤,沒有地位。這是造什麼因?「驕己凌人」。驕傲,我們現代人動不動就值得驕傲,自己覺得有一點成就就值得驕傲、去凌駕別人,自己有一點成就、有一些才華就去壓人,這個將來會得卑賤的果報。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地藏菩薩「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貢高我慢,驕傲,將來會得到卑使下賤報。卑賤,第二個因是「負他財物」。負他財物就是欠人家的財物不還,有一些人惡性倒閉,跟人家借錢,他故意不還。將來你要還債,還債,你的地位就是卑賤,要還人家的債物,做人家的傭人、婢女這一類的。第三個因是「薄視僧尼」,薄就是輕薄、輕視,不尊重,瞧不起。看到出家人,男眾、女眾,他看了就很輕視,不懂得恭敬三寶,他看了就討厭。我們在香港有一些開計程車的,看到出家人他不載的,那個就叫薄視僧尼,將來他會得到卑賤的果報。他不懂得尊重僧尼,而且還薄視、輕視,錢要給他賺,他還不賺,他還輕視你,將來就得到卑賤的果報。下面講尊貴的因是「信奉三寶」,就是我們講虔誠的三寶弟子,他有善根,相信,奉事三寶。第二個修因是「力行善事」,努力去行善,做善事。第三「處己謙和」,自己對待別人很謙虛、很和氣,沒有傲慢,將來他會得到尊貴的果報。修這三種因會得尊貴。
下面是「貧窮」、「富饒」,有錢跟沒錢。貧窮的因是什麼?「慳吝不施,常行竊盜」。慳吝,就是自己有的不肯布施給別人,我們一般講一毛不拔。這樣的人也有,我們也真的看過,一毛不拔,這是將來會得貧窮果報。你慳吝,不肯布施,財布施得財富,你不肯布施,將來你就沒有財富,就是受貧窮的果報。再來第二個因是常行竊盜,常常去偷人家的財物,將來也會得到貧窮的果報。富饒,有財富,很豐饒。「性喜惠施」,他喜歡布施,喜歡布施的人,他將來財富得來很豐富、豐饒,財布施得財富。「不負他財」,他不佔人家便宜,不欠人家的錢。欠人家錢他都會還,不會去佔人家便宜;不會去給人家惡性倒閉,不偷竊別人的財物,不佔人家便宜。喜歡布施,又不偷盜、不佔人家便宜,將來他果報就是財富很豐饒。
下面一對是「惡智」、「善智」。惡智,就是說他有智慧,但是那是惡知識,惡的智慧。用的那個智慧,我們現在講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個聰明用得不對路,他都學錯了,邪知邪見。他為什麼學了都是惡的智慧、惡的知識?他「親近惡人」。親近惡人,你受他影響、受他感染,好像你去漁市場,漁市場你去那邊、去久了,你身體也會沾一身的腥味。你親近惡人就同樣這個道理,你常常跟他在一起,你肯定受他影響,學的都是一些惡的智慧,惡知識。再來是「讚揚惡法」,對惡法他讚歎,他還宣揚。過去有人勸人家不要作善,勸人家造惡業,我小時候聽到有一些大人都是這麼講的,以前我父親有一些朋友都是惡智慧的,以前都是用台語講。我們不是教人家要忠孝、盡忠嗎?對人、對國家、對家庭都要忠。他們就用台語講,「盡忠的先死」,盡忠的都是先死,勸人家不要盡忠,做奸臣多好。那個就是惡智,讚揚惡法,我看到很多。再來就「吝法不說」,他懂得的法,世間法也好,佛法也好,人家要學,他不肯教人,吝法,吝法會得愚痴的果報。這是惡智。善智,他是「修習智慧」,親近善人,親近善知識。像我們常常聽淨老和尚講經,我們就增長善智。如果你聽那些邪知邪見的人講,你是增長惡智。再來是「親近沙門」,沙門也是印度的音譯,翻譯中文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修行人叫沙門。再來就是「受持正法」,接受、保持正法,流通正法,就會得到善的智慧。這是親近善知識得到善智慧,親近惡知識得到惡智慧,這個因果。上面講,「世間七事不齊皆由心造」,七樁事情都是有兩方面,一個好、一個不好,不平等,都是心造的。
下面:「十惡所感正報餘報圖」。「十惡正報即是三途,若生在人中則如下文所感二種輕報耳。」我們再看下面,列出來身口意三業。「身三惡業」,身體有三種惡業,殺生、偷盜、邪淫,這身有三種惡業。殺生得多病、短命的果報,殺生。我從小就多病,病到現在老,還在病,我就是過去、今生殺生太重。從小跟著我父親殺生,田裡抓泥鰍,我父親講要活活的炸,下油鍋,真的殺業造得不少,所以多病。這一生遇到佛法,出家,我過去也常常跟大家講,我出家前一天還去吃肉,從小跟我父親吃肉,愈腥愈好,就怕沒有腥味,但是現在會自然排斥。以前吃,天天在吃就沒感覺,好像在漁市場一大堆腥味,自己沒感覺;現在就不行,吃了三十六年的素食。如果沒有出家吃素,恐怕早就死了。「多病」、「短命」,殺生的果報。我自己想一想,應該的。「盜」會得到貧窮。「貧窮」,沒有錢,缺乏財物。「共財不得自在」,共財就是五家共有,你有錢財,常常被這五家拿走,國王一家,水災一家,火災一家,盜賊來給你偷、給你盜,或者用其他的方式給你錢挪用了,偷盜,再來就是敗家子,共財,五家共有,不是你一個人有的。你犯了偷盜,五家都會給你消散掉,一個火災來,財物燒光光;一個水災來,財物都漂流了,恐怕連命都沒有了;風災,都會損失財物的。就犯了這個盜戒,共財,你的錢財都會有五家來給你消散掉,不得自在。這身三種惡業。
「口四惡業」:「妄言,綺語,兩舌,惡罵」。妄言就是講話常常欺騙人,講話常常騙人會得到「多被誹謗」,也會被人家誹謗,你去誹謗人,人家也會誹謗你;「為他所欺」,你欺騙人,別人也會欺騙你。綺語就是「言無人受,語不明了」。綺是講話很好聽、很美麗,我們一般講美麗的謊言;講得很好聽,很會講、講得很好聽,那叫綺語。以前小時候常常聽我父親講,他是用台語講,我父母沒有讀書,不會講國語,他們就講台語,說那個人鑽石嘴。鑽石嘴就是他嘴巴講出來像鑽石一樣,就是經典講的綺語,講得很美麗、很好聽,就是一般講花言巧語,其實不是真的,在騙你的,這個叫綺語。綺語的果報,言無人受,以後人家知道了,沒有人會再聽他的,到最後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講的話。兩舌,不是兩個舌頭,就兩邊挑撥是非,讓「眷屬乖離,親族弊惡」。就是我們現在講,有一些政治人物操縱族群意識,讓你去對立。現在甚至還叫你不要認同祖宗,不要認同祖宗的歷史文化,這個就是犯大兩舌,造成國與國的對立,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對立,撕裂了整個國家民族。最近這幾天,我看到美國的大選,新聞一直報,美國被撕裂了,族群對立很嚴重。政治人物為了他的政治利益,他就造兩舌的業,他不惜去操縱這種族群的意識形態。這個果報會得到眷屬乖離、親族弊惡,到最後你自己家裡人都在對立,這是兩舌的果報。再來惡罵,「常聞惡聲,言多諍訟」。惡罵就是惡口。我們台灣現在不是那些網紅有專門在罵三字經的嗎?那就是惡罵,惡口,口業。造口業,以後你會常聞惡聲,將來死了都墮到拔舌地獄去,造口業都要下拔舌地獄。言多諍訟,常常跟人家諍訟,因為講話不好聽。在人間都是花報,果報都在三惡道。這是講口四種惡業。
「意三惡業」:「貪、瞋、痴」。貪,「心不知足,所求闕絕」。貪心不足蛇吞象,貪心就是不知足。不知足,貪得無厭,將來他想要求得什麼都會缺乏。瞋,「人求長短,被他惱害」。人求長短,長短就是是非,遭到人找麻煩、挑毛病;被人家惱害,因為你會去惱害人,人家也會惱害你。這是瞋恚。痴,「生邪見家,其心諂曲」。愚痴沒智慧,是非善惡分不清楚。愚痴,就是不相信因果,這個邪見最嚴重。不相信有六道生死輪迴,這是邪見。現在邪知邪見,將來你就會投生到邪知邪見的家庭,跟他相應。其心諂曲,心就不正直。這是愚痴造的這種惡業。
我們再翻到下面:「二十七種善惡果報」。大家翻過來看,二十七種善惡果報。「為人」,就是做一個人,有二十七種善惡的果報。第一個是「豪貴」,貴就是有地位。他是什麼因?「禮事三寶」,禮敬奉事三寶,他將來得的果報是豪貴、尊貴。「大富」,很有錢,布施來的,財布施。所以你想要有錢,你就盡量財布施,愈施就愈多,愈多就愈施,你那個財是愈來愈多,財布施得財富。大富他就大布施,小富就小布施,不富就是沒有布施。「長壽」,就是持戒來的。第一個是不殺生,惜福,我們前面講的這些。「端正」是忍辱。人長得端正、莊嚴,這是修忍辱。修忍辱,你不要去美容,你就會長得很漂亮。如果不修,去美容、去整容,整到最後那個臉就變形了,而且還惹得一身病。我們看到很多同修去整容,整到最後苦不堪言。要修忍辱。「勤修」,「精進」,勤修從精進來的。「明達」,他是有智慧。「聲清」,「歌詠三寶」,他的聲音很清澈,他就是歌誦、歌詠三寶。大家來參加念佛(唱讚)、法會,這就是歌詠三寶。所以大家來參加法會,將來你的果報聲音就很清澈,你會得到這個果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