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笳集法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6/10/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26-0001
《寒笳集》。諸位同學,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悟道在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在學院的錄影室錄影,今天我們要錄製的是《寒笳集》。這次利用在澳洲這個時間,與我們同學一起來學習弘一律師編的《寒笳集》。《寒笳集》是弘一律師從《蕅益大師警訓》裡面大略給它節錄出來,所以這個集子是弘一法師編定。
前面我們根據這個文大概跟大家念一遍:「壬戍之歲」,壬戍是指公元一九二二年,今年是公元二O一六年。「嘗依靈峰宗論摭寫警訓一卷,顏曰寒笳集」,這是弘一律師依照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的著作,這部論也非常有名。《寒笳集》是從《靈峰宗論》裡面抄寫節錄出來,節了一卷,名稱給它叫做《寒笳集》。笳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寒是寒冷的冬天,吹著悲切的樂器,比喻形容蕅益大師對佛弟子的警訓。這個是講編《寒笳集》的時間,是一九二二年那個時候編的,距離現在已經九十幾年,九十四年了。
「辛未(一九三一)仲秋」,到辛未年(一九三一年),仲秋就是中秋。「又為覈纂,題曰蕅益大師警訓略錄」,到了一九三一年,又重新核對編纂,這個題目名稱叫做《蕅益大師警訓略錄》,略就是簡略的節錄。「今復改集」,今就是現在又改回來叫做集,就是《寒笳集》。「並存二名」,並存就是這兩個題目的名稱同時可以用的,用《蕅益大師警訓略錄》,或者用《寒笳集》,這兩個名稱同時存在。所以我們如果看到題目寫《蕅益大師警訓略錄》,內容也就是《寒笳集》,看到《寒笳集》就知道內容跟《蕅益大師警訓略錄》是一樣的,內容一樣,這個題目的名稱有這兩種。
「挈錄之意,唯以自惕,故於嘉言多有闕遺」。挈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節錄,因為《靈峰宗論》內容非常豐富、非常多,我們一般初學的人,或者沒有時間的人,實在講沒有辦法完全給它讀完,所以節錄就方便沒有時間的人。節錄當然節取裡面重要的、精華的,特別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也非常需要。弘一律師節錄這篇《寒笳集》,他很謙虛說唯以自惕,就是節錄這個做什麼?警惕自己,對自己修學提起警惕的作用。故於嘉言多有闕遺,因為主要是警惕自己的,自己感覺哪些方面,針對自己的情況來節錄,當然在《宗論》裡面還有很多嘉言就可能會有缺少、遺漏了,這是弘一律師的謙虛話。
「後之賢者幸為增訂焉」,他也期望如果以後的人,賢者是尊稱,對以後看到《寒笳集》的人,這個賢者,賢能的人,如果發現有缺少遺漏的地方,還請賢者來為《寒笳集》增訂,就是增加補充的意思。「於時後二十二年」,就是公元一九三三年,「歲次癸酋四月學南山律於禾山萬壽巖。」這是弘一律師整理這篇《寒笳集》寫了這幾句話,這個時候是在一九三三年歲次癸酋四月,這個時候他學習南山律,南山就是終南山,道宣律師開創的律宗。於禾山萬壽巖,他把這個時間還有地點給我們說出來。「晉水瓔珞院沙門善臂集」,這是弘一律師他的別號,他的別號有一百多種。以上這是我們把前面介紹《寒笳集》的由來,簡單跟大家匯報到這個地方。
下面是「願文」,這個願文是發願,我把這個文也念一念:
【稽首大慈悲。救護末劫者。我念末劫苦。破戒為第一。我思救苦方。無越毗尼藏。】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願文一開頭就說『稽首大慈悲』,「稽首」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頂禮,「大慈悲」是指佛菩薩,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救護末劫者』,「末劫」就是指末法時期。佛的法運分三個時期,正法時期是佛滅度後的一千年,佛滅度後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期,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有一萬年,末法是淨土成就。我們現在是末法,末劫,末劫很苦,我們生在末法時代的人類非常苦,所以稱為『末劫苦』。因為在現前這個時代,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多災多難,整個世界的人類真的過的日子不是人過的日子,受苦受難,有錢也苦,沒有錢也苦,有地位也苦,沒有地位也苦。這個三界六道本來就是苦,但是在末劫那是更苦。
佛的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有苦,但是沒有我們現在末劫這麼苦。末劫為什麼這麼苦,苦難這麼多?總有個原因。『破戒為第一』,「破戒」就是不遵守戒律。因此我們就想到,佛滅度後一千年叫正法時期,戒律成就。佛滅度後的一千年,這一千年當中持戒的人多,破戒的人少。所以只要能夠持佛的清淨戒,他就能證果,也就是正法時期證果的人多。到了像法時期,持戒的人能夠持得清淨的,就比正法時期少,也就是說證阿羅漢果的人減少了,沒有正法時期那麼多,像法時期得禪定的人多,證果的人少了。正法時期是證果的人多,像法得禪定的人多。到了佛滅度後二千年以後,末法,證果的幾乎沒有,能夠得禪定的也很少了,因此在我們末法時期,我們佛弟子一生當中想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除了修西方淨土法門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因為一般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要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條件就是要把三界見思惑斷得乾乾淨淨,才能夠超越,有一絲毫沒有斷乾淨就超越不了。
我們在這個末法時期,眾生煩惱習氣特別重,內有煩惱,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又特別多,六根接觸六塵都是在誘惑,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這個修行就難了,想要斷煩惱很難做得到。因此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開了這個特別法門,這個特別法門就是信願念佛,帶業往生,見思惑一品沒斷,具足信願行三資糧,臨命終就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橫超三界,他不是豎超的,所有的法門都是豎超的,要斷見思惑,這個法門見思惑一品沒斷,只要具足信願行,業障再重的,都可以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斷見思惑,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所以這個法門叫特別法門,橫超三界。在我們末法,捨棄淨土帶業往生的法門,修學所有的法門,在一生當中很難成就,很難達到斷見思惑,這是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情況。在這個時代為什麼斷見思惑這麼難?因為煩惱習氣比過去重,外面的誘惑又比過去多,在這個時代要持戒真的不容易。所以都是破戒,因此在末法時期眾生才會這麼苦。
下面講,『我思救苦方,無越毗尼藏』。這兩句就是指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我思救苦方」,要救現前這個世界的苦難,它的藥方,「無越毗尼藏」,毗尼就是戒律,雖然在末法,但是我們想要離苦得樂,還是要依戒來修學。
【毗尼若住世。正法永不滅。行成果斯尅。教不屬空言。】
戒律如果住世,正法是永遠不會滅的。我們從這個地方也知道,為什麼佛的法運分三個時期。第一個正法時期,為什麼稱為正法?因為正法時期大家都持清淨戒,所以稱為正法。像法就沒有像正法持戒那麼清淨,所以像就是相似,很像正法,但是沒有像正法時期那麼純淨,但是還有。到末法,都沒有了。所以佛的正法、像法、末法,實在講佛法沒有什麼正法、像法、末法,這是從眾生方面來講的,如果這個世界的眾生都一直持清淨戒,那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正法。為什麼會有像法、末法?因為眾生到後面就不再學戒、持戒,就變成末法了。持戒修行才能成就,才能證果。所以,『行成果斯尅』,「尅」就是成就。『教不屬空言』,「教」是經典、教理。如果不能修行證果,那學教,道理講得再好、再多、再微妙,都落空了,變成空言。因此要修戒定慧,才不會落空。下面講:
【或因持戒力。速成淨滿尊。】
這是成佛,『淨滿尊』。
【或因淨尸羅。】
『淨尸羅』就是持清淨戒。
【嚴淨諸佛土。】
我們一般講莊嚴佛淨土。
【或因別解脫。作獨覺聲聞。】
或者證阿羅漢、辟支佛,『聲聞』是阿羅漢,『獨覺』又叫緣覺,修十二因緣開悟證果的,這個叫『別解脫』,個別的,這是證小乘果位,超越三界六道,小乘聖人。
【或因善戒力。生禪及天道。】
或者因修五戒十善這個力量,生到四禪天,或者生到六欲天。
【亦作人中勝。福樂好名稱。】
到人間來也是最殊勝的,有福報,名稱又好,就是名聲很好,享受福報快樂,這個也是由持戒來的。
【如是差別果。皆由戒所得。】
這些果報都是由持戒所得到的,我們要求個人天福報也要持戒。下面講:
【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
『近果』就是比較我們現前的這個果報,給我們說有差別,差別就是以上講的,有的成佛,有的往生淨土,或者得到聲聞、緣覺,別解脫,小乘的果位,或者生天,或者在人間享受殊勝的人間福報,這些都是差別果。但是『究竟歸一乘』,「一乘」就是成佛,最終目標是要成佛。
【如是勝妙法。願為我昭明。普度長夜中。無依無怙眾。】
『如是』就是講佛的戒,戒是『勝妙法』,殊勝微妙之法。『願為我昭明』,發願,蕅益祖師、弘一律師發這個願,願佛菩薩來給他證明,證明講的這些話都是真實語。『普度長夜中,無依無怙眾』,在六道生死輪迴的眾生,就好像生活在長夜當中,「長夜」就是這個夜很長,見不到陽光。這個意思就是形容在六道輪迴,就好像生活在黑暗當中見不到光明,在這個黑暗的長夜當中沒有依靠,「無依無怙眾」,就是眾生沒有依靠。戒是渡苦海,超越苦海的浮囊,浮囊像救生圈一樣。這段願文是給我們說明戒的重要,在末法時期要解脫這些苦難,除了持淨戒,沒有第二個辦法。「願文」,我們就簡單學習到這個地方。
下面是「法語」,法語是蕅益大師的開示,我將這段念一遍,第一段文字不是很多,我就整段給它念完。
【應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時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以殷重心治輕忽心。一言有益於己。便應著眼銘心。以深廣心治將就心。期待誓同先哲。舉措莫類時流。三若缺一。學道難矣。】
這個是法語的第一段,文字不是很長,但是我們還是分段來簡單解釋。第一小段,『應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時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這是第一小段。第一小段是勸我們,要發勇猛懇切的心來對治姑且等待的心,「姑」就是姑且,「待」是等待,要用勇猛懇切的心來對治姑且等待的心。這個心也是我們末法時期眾生、佛弟子,這裡針對學佛的弟子來講,我們對學道這樁事情大多數都是有姑待心,姑待心就是等待。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人我們勸他學佛,他回答:我現在很忙沒有時間,等我年紀大了,退休了,那個時候再來學佛。對了生死這樁事情,他不著急,等到以後再說。
我們佛弟子,這個佛弟子就是四眾弟子,包括出家、在家四眾弟子。我們想一想,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心態?對了生死這樁事情我們是用什麼心態來看待。我們先不要去看別人,別人是我們一面鏡子,別人有姑待心,我們要回頭想想,我自己是不是也有姑待心?關鍵要從自己反省,回頭觀察自己,這才是最主要的。我們現在學佛了,不但學佛,甚至出家,出家受戒了,甚至出家幾十年了,我們這麼長的時間,是用什麼心來看待學道了生死這樁事情?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原來自己就是這種心態,把了生死出三界這樁事情放在其次又其次,把名聞利養放在第一位,我們想想自己就是這樣的。發現我們有這樣的心態要改過來,祖師勸我們要用勇猛懇切的心來對治姑待心。怎麼對治?「常念時不待人」,常就是心裡常常有這個觀念,有這個念頭想到時間一過去就不會再回來,時間它不會等人的。我們說等到年紀大了,退休了,再來辦了生死這樁事情。如果這樣想就會如同下面的開示,「一蹉便成百蹉」,蹉是蹉跎,把時間光陰耽誤過去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時間它不等人的,我們要抓住現前的時光,一分一秒都不能讓它空過。
下面講,『以殷重心治輕忽心,一言有益於己,便應著眼銘心』。「輕忽心」,輕是輕視,忽是疏忽,輕忽就是不重視。「殷重」就是重視,殷勤重視的心來對治輕忽心。怎麼對治?「一言有益於己,便應著眼銘心」,一言就是有一句話,這句話對自己有利益的,我們就要常常記在心裡,當作我們的座右銘。像法語現在有印成像貼紙標語這類的,或者印成書卡,很簡要的,常常提醒自己要去重視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我們去依教奉行,對我們有大利益。所以不能忘記,應該常常著眼銘心,眼睛常常看,常常在心裡提醒。
『以深廣心治將就心,期待誓同先哲,舉措莫類時流』。「深廣心治將就心」,發心要深、要廣,深是深入,廣是廣博,以這樣的心來修學對治將就心,將就就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期待誓同先哲」,就是發願要跟古來佛菩薩、祖師大德一樣。不要跟現前這個世間的一些時流,就是一般人,不是真正在修道的人一樣,不要跟他們一樣,『舉措莫類時流』,不要跟他們同一類。如果同一類,他們沒有成就,我們也跟著沒有成就。我們應該以先哲,古聖先賢、祖師大德他們為榜樣。最近我們淨老和尚特別推薦讚歎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跟著他學習,我們這一生就必定成就。不要跟一般人學習,要向有成就的祖師大德來學習,效法他們的行誼,我們這一生才能有成就。
下面兩句說,『三若缺一,學道難矣。』以上講這三種,猛切心、殷重心、深廣心,這三種心如果缺一個,這一生學道要成就就很困難。這是第一段,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
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段: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不可語道。宴安怠惰不可學道。顧是惜非不可謀道。自信己意不可問道。捨動求靜不可養道。棄教參禪不可得道。依文解義不可會道。欲速喜近不可悟道。隔小於大不可見道。執穢為淨不可知道。厭常喜新不可趨道。樂簡畏繁不可明道。將就苟且不可修道。得少為足不可證道。】
這個一大段給我們講道這個字。第一句是講『入道』,「入」就是入門,進入;這個「道」是道業,我們一般講修道。道是指我們的自性本體,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把這個道給迷失了。我們現在要入道,不可以有『流俗知見』,「流俗」就是時流世俗的知見。如果我們隨著流俗知見,世間人這些知見,不可入道,就不能夠入道,我們一般講門道,不能入門。所以不可以隨著流俗的知見,流俗是世間人講的,他的認知,他的見解,我們不能去聽那些。
『我慢習氣不可求道』。這個道要去求,入了之後要求道,但是如果有我慢的習氣,那就不可以求得到,要求道就求不到,為什麼?因為有我慢習氣障礙著。我慢就不肯跟人學習,被自己的我慢習氣障礙了,就不能夠去求道,他也沒有辦法求道。所以我慢習氣要放下,不能有我慢這個習氣。我慢是很大的障礙,是我們求道的大障礙,要學謙虛、謙卑。
『未會先會不可語道』。「未會先會」,會,實在講還不會以為自己會了,這個就不能跟他講道,道理就沒有辦法跟他講。為什麼不能跟他講?你跟他講,他覺得他已經會了,他懂了,你跟他講他也聽不進去。所以未會先會,還沒有真正體會到道,自己先以為已經體會了,這個「不可語道」,語就是跟他講。
『宴安怠惰不可學道』。學道的人不能貪圖安逸的生活,懶惰懈怠,喜歡過一個安逸清閒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心態是不可以學道的。學道的人不可以有「宴安怠惰」這樣的習氣,講求安逸、輕鬆這種生活,這個不能夠學道,不可以學道,學道的人不可以有這樣的態度。
『顧是惜非不可謀道』。「謀道」是要怎麼來修道。「顧是惜非」,顧是照顧,惜就是掩蓋的意思,是非放不下,這個也就不可以謀道,要怎麼樣來修道也辦不到,因為是非放不下,不可以跟他講謀道這些事情、這些道理。
『自信己意不可問道』。要向人請問這個道,自己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已經有自己的意思在,那就不可以再問,問了也是白問。應該怎麼樣?要把自己的意思先放下,才可以向人問道。如果已經相信我自己的意思就是這樣,那就不可以再去向人問道,你也問不出個所以然。所以,「自信己意不可問道」,要把自己的意思放下。像淨老和尚常常勸我們同修,讀經不要有自己的意思,讀經我們自己恭恭敬敬去讀就好,不要有自己認為這個是什麼意思、那個是什麼意思。所以跟我們講,經沒有意思,你恭敬去讀就好,這樣你才會開悟。
『捨動求靜不可養道』。這個也是一種偏差,有的人喜歡靜,譬如說靜坐,有一些活動他要捨棄,一天到晚求安靜,靜坐,這樣不能養道。應該怎麼樣?應該動靜一如,靜在動當中,動在靜當中,動靜一如,這樣才可以養道。如果偏在求靜,要捨棄動,那就不可以養道。所以有一些修行人他就偏在靜,一動他心就靜不下來。應該是要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樣才可以養道。如果只有靜沒有動,一動心就不靜了,這個不可以養道。
『棄教參禪不可得道』。這個是指參禪的人他捨棄經教,經教他不學習。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因為禪宗叫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此有很多參禪的人他就捨棄經教,認為參禪不需要經教。參禪需不需要經教?是需要,但是你要跟著一位真正大徹大悟的禪師學,這個禪師他能觀機,他能幫助你。先從不立文字,先不看經典,教你參話頭,參到開悟,開悟之後再去看經典。開悟之後看經典做什麼用?印證自己悟的跟經典一樣不一樣,做印證的。所以禪宗它不是完全不要經教。但是如果你遇不到真正大徹大悟的禪師,你要參禪還是要有經教的基礎,你這樣去參禪才不會有偏差錯誤。所以禪宗祖師也講,禪宗是不立文字,經典都是文字,語言、文字,但是又說「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你不立文字,但是也不能離開文字。它主要意思就是說,不要執著語言、文字,要懂得經文裡面的弦外之音去參你才會開悟,不能執著在語言、文字,不是說不要語言、文字,是不要執著,不是不要。所以,經典、經教好像指路牌,它給你指方向的,你要到什麼目標、目的,它給你指出一個方向。不要看到那個指路牌,以為那個就是目的,那就錯了。你執著在那個地方,把那個指路牌當作是目的錯了,是要根據這個指路牌它所指的方向,你往那邊走過去,那就到你的目的地了,它的真正意思在這裡。所以過去有很多參禪的人他放棄經教,因此不可得道,他參禪不會開悟,不可以得道。
『依文解義不可會道』。「依文解義」就是依照經典的文字解釋它的意思,你就不可以體會到真實的道理。所以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就不能依文解義,你才能夠解如來真實義。如果依文解義,照這個文字字面上去解釋經的義理,你體會不到真實的道理,真實義你就體會不到。所以要知道經文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要這樣去體會。
『欲速喜近不可悟道』。「速」就是快速,「近」就是接近,我們有一句話常講,「欲速則不達」,求快,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這樣不能開悟,「不可悟道」就是不會開悟的。所以不可欲速喜近。
『隔小於大不可見道』。「見道」有大有小,如果你停留在小乘,那你就見不到大乘。所以,經典有小乘、有大乘,真正見道是在大乘,不能隔個小乘,對於大的你就見不到了。所以,好像我們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你不能只有停留在小學,不再提升,那你就升不了大學。佛法也是一樣,不能停留在小乘,要提升才能見到大乘,才能見到真實的道理。
『執穢為淨不可知道』。「知」是認知,執著,「穢」就是污染,把污染認為是清淨的,那就不可知道,知就是認知。什麼是穢?你有執著就是穢。執著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穢,執著佛法是不是穢?還是穢。所以佛法也不能執著,以為執著佛法就是清淨,那錯了。執著世間法不清淨,執著佛法他還是不清淨,所以都不能執著,才是真正清淨。如果執穢為淨,那就不可以知道,對道你是完全不知。
『厭常喜新不可趨道』。「厭」就是厭煩,「喜新」,喜歡新的、新鮮的,這個是我們一般凡夫常有的通病。比如說我們念佛念久了,好像念得枯燥無味,現在換一個法門,來修禪、修密,換個新鮮的。這樣常常換,這個修一修又厭煩了,又要想找一個新的,這樣就「不可趨道」,趨是趨入、趣向,離道就遠矣,離這個道就很遠了。
『樂簡畏繁不可明道』。「樂」就是喜歡,喜歡簡單怕麻煩,「不可明道」,明是明瞭,對道的真理就不能明瞭。所以還是不能怕麻煩,像我們學經教也不能「樂簡畏繁」,像我們淨老和尚現在講《大經科註》,用黃念老的註解,註解當中再找出它的註解,註解找出來再給它詳細的講解,這樣我們聽經對這個道理就愈明白。所以不能樂簡畏繁,樂簡畏繁可能我們對於這個道就不能夠徹底明白,不能怕麻煩。
『將就苟且不可修道』。「將就苟且」就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修道也不認真,用將就苟且的心不可以修道。
『得少為足不可證道』。修行有一點小功夫就很滿足,不再向上提升,就停留在那個地方,這樣就不可以證得道果。「證道」就是證果。所以不可以得少為足,應該要不斷的精進。以上法語講的這些我們都必須避免。下面給我們講出一個學習正確的心態。
【惟超群拔俗。謙己。虛心。忍苦。捍勞。親近知識。觸處體會。以教印心。廣大悠久。事理雙備。棲神淨域。履蹈典型。博通古今。特達勇銳。深心無極。誓窮法海源底。乃真實男子。出世丈夫。】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開示不能犯以上的毛病,有以上這些毛病要把它改過來,這一段就是改過。『惟超群拔俗』,就不入流俗知見。『謙己』,對治我慢習氣。『虛心』,就是對治未會先會,要有虛心求教的心,不能以為自己會了,自己會了我們還需要向人求教嗎?那就不需要了。所以求教必須要虛心。『忍苦』,忍苦是對治宴安怠惰,就是安逸懶惰,要忍耐一些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海賢老和尚在開示裡面講,吃苦才能了苦,諸佛以苦為師。所以要忍受這些苦,不能有宴安怠惰。『捍勞』,要勤勞。『親近知識』,對治顧是惜非。『觸處體會』,接觸到的地方要去體會。『以教印心』,這是對治棄教參禪。『廣大悠久,事理雙備』,這是對治依文解義,及對治欲速喜近、隔小於大,所以要事理雙備。『棲神淨域,履蹈典型,博通古今,特達勇銳,深心無極,誓窮法海源底』,這一段就是對治上面講的這一大段這些毛病。如果這樣學習,『乃真實男子,出世丈夫』,這個才是真正出世間的大丈夫。以上這一段都是講我們學習的一個心態,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發現哪些毛病就要給它調整過來,依照祖師的開示給它調整過來,我們這一生學道學習才能成就。我們接著再學習下面這一段:
【夫比丘者。體預僧寶之尊。職紹佛法之種。須超群拔俗。迥脫流俗知見。方無愧厥名。】
到這裡是一段。『夫比丘者』,「夫」是一個語助詞,開頭出聲音講話,說夫比丘者,就是我們現在白話講,做一個比丘的人,就是出家男眾,受比丘戒的,做一個比丘的人。『體預僧寶之尊』,「體」是身體,這個僧相我們一般人稱為僧寶,出家這個形象稱為僧寶,住持僧寶。他的天職,『職紹佛法之種』,要紹隆佛法,紹隆佛種,弘揚佛法,這是比丘的一個天職,他的責任。要能夠紹隆佛法,『須超群拔俗』,就不能跟一般世俗的人一樣,也不能有世俗的這種知見、看法。『迥脫流俗知見』,「迥」就是要跟世俗有區別,要脫離這些流俗的知見,世俗這些知見。在佛門出家眾裡面也有很多流俗知見,我們不能學習這些流俗知見,要脫離這些流俗知見。『方無愧厥名』,這樣才不會愧對是僧寶這樣尊貴的一個名稱。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儻故轍不改。則一舉一動罪案如山。一旦業風吹去。袈裟下失卻人身。苦中之苦。人間五十年。四王天一晝夜。有何實法可戀。若不急尋出要。寧唯一錯百錯。塵沙劫數未有了期。血性漢子能勿悚然在念乎。】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出家人,出家比丘。『儻』,「儻」就是倘若。『故轍不改』,「轍」就是車子走過有輪胎這個痕跡,叫車轍。這是形容比喻這個車有走過,走過有翻車、走錯路了,錯了不改,也就是說我們出家人一些過失不改,叫做故轍不改,故就是說原來這些過失都不改過。『則一舉一動罪案如山』,一舉一動罪都很重的。『一旦業風吹去,袈裟下失卻人身』,「業風吹去」就是命終,死了之後,在生雖然穿著袈裟,但是死了之後就失掉人身,墮三惡道,特別是墮地獄苦,『苦中之苦』,就墮地獄了。『人間五十年,四王天一晝夜』,我們人間五十年,在四天王天他們只有一天,一晝夜,四天王天一晝夜就是我們人間五十年,『有何實法可戀』。我們不能改過,主要還是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戀,放不下。這句是給我們講這個世間無常,人間五十年,在四天王天才一晝夜。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實在的東西可以讓我們去貪戀?我們對於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哪一樣我們可以得到?剎那剎那生滅,哪一樣東西我們可以控制?哪一樣東西我們可以佔有?都得不到。如果看清楚事實真相,這個世間法實在講沒有什麼可以貪戀、留戀的,因為一切都是假的、虛妄的、不實的。
在這個虛妄的世間,『若不急尋出要』,「急」就是緊急、著急,要找尋出要,「出要」就是出離生死這個重要的大事。所以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在佛法來講,就是了生死、出三界,這件事最大。在我們修淨土法門來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沒有比這樁更重要。但是往往我們都把這樁最重要的大事看作不重要,把那些不重要的看得很重要,這樣就『寧唯一錯百錯』,那你一錯就錯到底了。這一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塵沙劫數未有了期』,不曉得要等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得到了脫生死,不知道,「未有了期」。想到這個地方,『血性漢子能勿悚然在念乎?』這個「悚」就是恐懼、害怕的樣子。如果想到這個地方,怎麼能不恐懼害怕?這個也是念無常,我們真的人的生命在呼吸間。這段也是給我們提醒,特別提醒出家人,出家人是在家人的榜樣,如果出家人這個樣子做得不好,當然因果責任也非常重。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今文章學問不從立品格始。品格不從開見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轅也。嗚呼。習俗移人。賢智不免。狃一時耳目。忘曠劫因緣。非以理奪情。以性違習。安能洞開見地。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也哉。】
這一段祖師給我們開示要有見地,這個見地要『出格見地』,「出格」就是與眾不同,與世間一般人不一樣;「見」是見解,他有獨到的見解,跟一般大眾不同。有出格的見地,『方有千古品格』,人要有品、要有格,如果沒有出格見地,就沒有千古的品格。見是見解,不跟一般大眾一樣。『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千古的品格,才會有超方的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蓋世文章」是從超方學問來的,超出一般人的學問,跟一般流俗不一樣,這個文章就不同。『今文章學問不從立品格始』,現在作文章的人,作文章、學問,他不是從建立品格開始,品格他不從開見地開始。『是之楚而北其轅也』,「楚」在春秋時代在南方,「轅」在齊地齊國,在北方,南轅北轍,方向不一樣。這是講做學問、文章,要有見地,要有品格,才有超方學問。
下面,『嗚呼』,它是感嘆詞,『習俗移人,賢智不免』,世俗這些習氣很能夠去轉移一個人,賢者、智者都很難避免,常常被這些習俗所影響、轉移,賢智都不能避免,何況其他的?『狃一時耳目』,「狃」就是習,學習的習,「一時」就是一個時間,耳目;『忘曠劫因緣』,只是希望一時,忘記曠劫的因緣,在乎眼前,沒有想到長遠。『非以理奪情,以性違習,安能洞開見地』,「理」是理智,「情」是感情,如果不是以理智奪感情,以理智來代替感情,以真性來違背習氣,怎麼能洞開見地?這個見地就開不了。見地開不了,『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也哉』,怎麼能夠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一就是一貫,《四書.論語》講的,「吾道一以貫之」。「一以貫之」就是任何一樣、任何一法都可以貫穿一切法,也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段是祖師對文章、學問的開示,做文章、學問這一段就非常重要,要使文章、事業一以貫之,這才是真學問。
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