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三筆)—齋僧錢作僧堂 悟道法師主講 (共一集) 2017/12/30 浙江舟山市岱山縣 檔名:WD20-029-0001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之前我們岱山的同修,最近大家也非常發心,很熱烈踴躍護持我們淨老和尚英國漢學院。有一些同修做法會碰到了,都會把錢交給我代轉,聽說現在匯款不太方便。叫我代轉這個錢,實在講我也戰戰兢兢的,經手這個錢,如果處理不好,我就要下地獄去了。所以,這個也不好玩。大家寫的,做的功德一定要清楚。
我們淨老和尚這麼多年的講經教學,最近這些年特別提倡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倫理、道德現在很多傳統文化的老師在學習。因果教育也非常重要,輔助我們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因果,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一生主要提倡因果教育,所以一生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因果教育,特別重視因果教育。我們淨老和尚也講因果教育,大家發心來護持淨老和尚弘揚傳統文化、弘揚佛法、現在這個漢學院,大家功德無量,大家發這個心,功德都是圓滿的。我們每次接到同修的發心,總是要跟大家說明,我們這個因果也不能差錯的,所以大家寫的指定給漢學院,就是給漢學院。
今天利用這個時間,來跟大家學習分享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寫的《竹窗隨筆》第三筆有一則開示,這個開示的題目就是「齋僧錢作僧堂」。齋僧就是請出家人吃飯,吃的,打齋,我們一般講打齋,請客,像大家中午請我們吃飯,那就是齋僧,打齋。僧堂是出家人住的寮房,房子。一個吃的,一個住的,齋僧的錢把它轉移作僧堂,這樣行不行?我們聽蓮池大師怎麼說。
「齋僧錢作僧堂。或曰:僧糧,僧所食也。僧堂,僧所居也。居食二者,皆僧受用。奈何以齋僧錢作僧堂,而受火枷之報也。」這一段,蓮池大師舉出一個公案,歷史上佛門的一個公案。或曰,或者有人講。僧糧,僧所食也。僧糧就是僧人他所吃的食物,這叫僧糧。僧堂,僧所居也。堂就是房子,僧人住的地方,住的房子。居食二者,皆僧受用。住的跟吃的這兩方面,都是提供給僧人來受用的,他來享受使用。奈何以齋僧錢作僧堂,奈何是說為什麼,為什麼把這個打齋供僧的錢把它轉移去蓋僧寮僧堂,這樣受到火枷之報。枷鎖,就是古時候的刑具。戴著枷鎖,而且這個枷鎖還著火,燒得通紅的,受這樣的果報。這個公案是蓮池大師他註解的《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事義》裡面記載,這一段記載在《人天寶鑑》裡面,《人天寶鑑》這本書裡面講的。
「湖南雲蓋山,智禪師夜坐丈室,忽聞焦灼氣枷鎖聲,視之,乃有荷火枷者,枷尾倚於門閫。」這個是蓮池大師他註解《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事義》裡面經書記載的,記載在《人天寶鑑》的一個公案。這個公案發生在湖南,湖南有一座雲蓋山,有一個智禪師,晚上他坐在方丈室,忽然聞到焦灼氣,焦灼氣是燒焦的氣味,聽到枷鎖的聲音,聞到有燒焦的氣味,仔細一看,看到有一個人他身上戴著有火的枷鎖,那個枷鎖的尾巴就靠在門閫,靠在門邊。「智驚問曰:汝為誰?」說你是什麼人。「答曰:前住當山守某也」,以前住在這個山在看守這些僧物的人。這個沒有講哪個人,因為以前的人有時候,在當時的時代,他就沒有把他的名字講出來。他就回答,「不合將供僧物造僧堂,故受此苦。」不合就是他不應該將供養僧眾食物去造僧堂,把那個錢轉移去造僧堂,故受此苦,所以受這個火枷之苦。「望為估值僧堂,填設僧供,乃可免耳。」這個就是有求於方丈,就是說受這個果報,希望為他估價,當時他轉移,把這個僧食的錢轉移去蓋僧堂的錢多少,再補回去設齋僧的供養,他這個火枷之報才可以避免。「智如其言為償之。」智禪師也就答應他了,為他估價,看以前他拿多少錢,齋僧的拿去蓋僧堂,再把它補回去,補回去齋僧,為他賠償這個錢。「一夕夢顒謝曰」,有一天晚上他就夢到這個出家人來給他致謝。「賴師力獲免地獄,生人天中,三生後復得為僧。」給他感謝,賴就是依賴方丈智禪師他給他賠償,這樣幫助他免去地獄之苦,他生到人天當中,生人天善道。過了第三生之後,復得為僧,要再經過三生,輪迴三次,才能夠再做出家人。「今門閫燒痕猶存。」就是他那個枷鎖有火,靠在門邊,那個門邊也被火燒焦了,所以蓮池大師說那個燒焦的痕跡還存在。這個也是從《卍字續藏》第三十八冊《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事義》,蓮池大師舉出這個公案。
剛才講了,為什麼都是僧人在用的,只是把那個吃的換成住的,怎麼獲這種果報?「此義有二」,蓮池大師跟我們說明,這個意義有兩方面,「一者米粟蔬菜,人以濟饑,梁棟牆壁,能濟饑否?」第一個就是說,我們吃的米飯五穀雜糧、蔬菜,這個是可以充饑的,吃的這個是填飽肚子的,你僧堂蓋得再好、再華麗,梁棟牆壁,但是那不能吃,那個不能濟饑,也不能吃,對你饑餓就沒有幫助了。「則物類不相應也」,物類就是跟齋主布施物品的種類就不相應了,吃是吃的,住是住的,這個是不一樣的性質,這是第一個意思。物類不相應,就是物品的用途不一樣,作用不一樣,性質不一樣,所以不能夠去轉移。
「二者施主作齋,汝今作屋,磚錢買瓦,違信施心,則因果不相應也。」這個因果也不相應,施主作齋,就是說打齋,他要打齋,就是我要供養僧人吃飯,我這個錢是買食物的,施主的本意是要給你買食物,現在你沒有買食物,把它拿來蓋房子,這個因果也不相應。甚至磚錢買瓦,違信施心,就是說買磚的錢不能買瓦,買瓦的錢你不能拿去買磚。同樣蓋這個寺廟,房子屋頂的瓦,牆壁的磚,有的施主他指定我要買磚,你就要替他買磚,有的施主說我要買房屋屋頂的瓦片,他要幾片瓦,他就要給他買瓦。不能把那個買瓦的拿來買磚,買磚的拿去買瓦,這就違信施心,則因果不相應。
「或曰:別化錢齋僧,可準過否?」或者有人就講,如果萬一搞錯了,做錯了,我們再各別去化緣一些錢,拿去蓋房子就蓋房子了,再去化一些錢來齋僧,這樣是不是能補他的過?下面講,「彼人齋僧自彼人福,與前人何涉?」這個打齋的人,齋僧他有福報,哪一個人他發心打齋,這個福是他修的,自彼人福就是自然是那個人他修的福報。與前人何涉?跟前面那個人就沒有干涉,各人修各人得的。你不能說這個人花了錢來打齋,拿去蓋房子,然後知道搞錯了,再去找另外一個人化緣,來彌補這個,這個也不相干涉的,各人修各人的因果。「然則如之何而後可」,這樣也不行,那要怎麼辦?「曰:折僧堂,如數齋僧而火枷滅,有明徵矣。」剛才講,有人說既然已經挪用了,另外募款來齋僧,那是不是可以抵消前面這個過失?蓮池大師講,誰齋僧自然是誰得福報,跟前面犯錯的人他不相干。既然這樣,應該怎麼補救才行?答曰,抵當僧堂折合齋僧款項的數值來齋僧,這樣火枷之報才能滅除,是古來有明證的。所以,還是要折合齋僧款項這個數目來齋僧。
下面蓮池大師又講,「又問:造佛錢作佛殿,總之供佛也,可乎?曰:不可。畫棟雕梁,還當得如來相好光明否?」又有人問,造佛像的錢拿來造佛殿,那佛殿也是供佛的,總是供佛的,可乎?就是可以嗎?曰:不可。蓮池大師講,這不可以的。為什麼不可以?畫棟雕梁,還當得如來相好光明否?就是大殿裝飾得非常漂亮,雕梁畫棟,但是雕梁畫棟是雕梁畫棟它的莊嚴,但是它不能夠跟如來那個相好光明一樣,不能拿那個來當這個,不一樣的。
下面講,「造經錢作經廚,總之供經也,可乎?」造經錢就是印經的錢,我們拿來做放經書的櫃子,總是供養經典,這樣可以嗎?「曰:不可。錦囊寶匱,還當得如來金口玉音否?」印經的錢也不能拿來做經櫃,因為經書是經書,櫃子是櫃子,這個也不能夠轉移。所以,經櫃跟如來經典上講的經教,那不一樣的。
「如是乃至放生錢買池塘,總之濟物利生也,可乎?」再問到,放生的錢我們去買池塘,做放生池,放生池也是濟物利生,這樣可以嗎?「曰:不可。」也不可以。下面講,「空陂野澤千頃汪洋,還當得彼時失救垂臨鼎鑊,將被刀砧百千萬億生靈否?況挪移變換,舛錯因果乎?」這是講到放生,放生的錢拿來買池塘,這樣也不可以。所以蓮池大師講,外面那些沼澤、汪洋大海、大河,你再大的池塘,也沒有辦法跟當時這些生命將要被宰割,百千萬億生靈要被宰割,牠的生命就在剎那之間,那個池塘再大,也不能換那些生命。所以挪移變換,舛錯因果,這個因果就錯落了,錯落因果還是有果報的。這個不是說自己拿這個錢去自己用,只是經手的人,辦這個事情的人把它用錯地方,用得不對,這個果報都這麼嚴重。
「又有說焉,造佛餘錢,可用作佛前供否?則律有開許之文。」就是造佛像剩下的錢,是不是可以用來買佛前供具?這個戒律上有開緣,有允許的。「餘諸福事無文,慎之,慎之。」餘諸福事就是其他修福的事情,佛沒有明文寫,那我們就要謹慎。「毋恣己見而反招業報也。」就是不要依照自己的見解,要修點功德,反而招來罪業的果報,那就很冤枉了。所以,造佛像的錢,後面這句話很重要,就是我們不可以用自己的看法,自己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所以造佛像餘錢可以做佛前供器,蓮池大師也是在《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中說明,有人問:「造殿造像有餘財」,就是造這個大殿、造佛像有剩下的錢,「當云何用?」要怎麼用,剩下的錢財怎麼處理,怎麼使用?「答:佛殿餘作佛像得,佛像餘作佛前供器得。」就是造佛殿剩下的錢造佛像可以的,這個在戒律上有明文,佛給我們說了,造佛殿有剩下的錢可以拿去造佛像,這個是可以。造佛像剩餘的錢去買佛前的供器也可以,供器得就可以。「但不可以佛殿餘作菩薩殿」,就是你造佛殿剩餘的錢財只能用在佛殿,你不能把造佛殿剩下的錢拿去造菩薩殿,這個不可以;「以佛像餘作菩薩像」,都不可以。「降下可知矣」,以下我們就可以知道了。所以,這個因果講得非常嚴謹。
在社會上,不論哪個行業都很容易的,唯獨出家這個行業不容易,為什麼?因為他負有很大的因果責任。十方大眾真誠恭敬心來供養,希望修福,所以這些布施的錢不可以亂用,要專款專用。如果人家捐錢指定是印經的,即使道場的錢不夠用,也不能去用印經款,這個做法在此地講要背因果的。但是佛所制定的法也不是一成不變,佛菩薩通情達理,有時候看情況需要。像印光大師他一生接受四眾的供養,他沒有蓋廟,他都是印經做法布施,幫助眾生種福,但是遇到災難的時候,救災,他會把印經的錢分一部分去賑災。祖師大德做這樣的榜樣,我們要細心去體會,這個裡面最重要的,不能用在私心上,那罪過就很重,用在弘法利生、用在正法上是可以的。以上這個,蓮池大師講這個,我們四眾同修大家要學習的。
所以我們現在道場,我自從華藏開道場來,我們都是要公私分明的。我們這個道場有開收據的,凡是有指定的跟不指定的。指定的當中還有指定當中的指定,譬如說我們印經,有人拿錢拿到我們道場來,他說我這個錢要印經,那我們收據就要開印經,某某人印經多少錢,開收據給他。他這個是指定的,就是印經,印經他沒有指定印哪一部經,這個就是指定當中的不指定。還有指定當中的指定,像前些年我們印《大藏經》,有很多同修,師父聽說你在印《大藏經》,我這個錢就是給你印《大藏經》的。這個我就不能拿去印其他的經典,就是他要印經,是指定要印經的,印經當中又指定我要印《大藏經》。所以,我收《大藏經》的錢都收超過了,所以愈印愈多,又不能給他用到其他方面,剩下來的不夠,不夠有時候人家供養我個人的錢我就補一補,再湊一千套再去印。後面又有人又要印,我們又不能移到其他方面,所以愈印愈多,印了十幾年,現在還在印。所以,這個就是指定當中的指定,就是印經他指定印哪一部經。
蓋佛殿,蓋佛這個大殿,說我這個錢給你蓋大殿的,他如果沒有指定,反正你蓋大殿,你買鋼筋、買水泥、買沙子、買磁磚那都可以的,只要是蓋這個大殿的都可以。但是指定當中的指定,就是剛才講的,蓋這個大殿我是買這個磚的,那你就給他買磚。你指定說我是買大殿屋頂那個瓦,那你就要給他買瓦。所以買磚的錢也不能買瓦,買瓦的也不能買磚。所以我到福州旗山萬佛寺,那時候在蓋大殿,我看都給人家寫功德,在募款,寫了天磚佳瓦,那一片,好像一片是二十塊,我捐了八百塊,我說我買瓦,就是指定當中的指定,指定專款,還有指定專款當中的指定專款。另外,指定當中的不指定,就是說這個範圍,但是只要是用在這個範圍都可以。那有一些說不指定的,我們供養道場,給道場來統籌來支配,這個就是不指定的,這個是比較方便,比較彈性去統籌、去運用,哪個地方缺就用在哪裡,這個是最方便的。每個施主都有他的意願,我們都尊重他們的意願。
所以大家交給我的錢,我就漢學院就一定是漢學院的。但是現在漢學院,現在大家是指定當中的不指定。因為現在就是我們辦漢學院的錢就是交給老和尚去處理,就交給老和尚。就是指定當中的不指定,反正老和尚辦漢學院的費用都可以的。如果你是指定當中的指定,現在漢學院很多地方,馬來西亞漢學院也是老和尚辦的,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現在也辦一個漢學研究院,現在台南也辦一個漢字學習班,然後英國威爾士大學有漢學院,已經開課了,如果你說我要布施英國漢學院,那就不能拿到台南、福州、馬來西亞,這個叫做指定當中的指定。這樣大家明白嗎?所以,你寫一個要供養漢學院,我先跟你們說明,不然到時候果報都是我的,你們都生天,我下地獄去,大概你們也不忍心這樣。
所以,我先跟大家說明,現在大家如果說供養老和尚的,就是我要負責把這個錢轉到老和尚那邊,轉不到又是我的果報,我又要去負責了。轉給老和尚,由老和尚他去統籌,反正用在漢學院的方面,就是指定當中的不指定,這樣大家明白。如果你有指定當中的指定,你要再註明,我是哪個地方的漢學院,你要再註明。另外,現在我們老和尚在英國辦漢學院,因為我們有辦活動,有辦祭祖,還有法會,這個性質又不一樣,但是跟這個是有相關的。有一些同修知道英國每一年在辦三時繫念,還有辦祭祖,費用都很高,這個費用都是我負責的。我負責的,跟漢學院那邊就沒有關係,不能去漢學院拿錢,漢學院是漢學院的,這個法會是法會的,辦法會活動、祭祖活動的費用,就是要講清楚。辦法會活動,你要講清楚,就是說辦法會活動,因為我們要付錢的,所以你願意發心可以交給我,你不能交到老和尚那邊,老和尚那邊是用在漢學院,這個因果不一樣,這個要說明。所以,有些同修也不知道,不知道說我們捐給老和尚,反正那些費用都是老和尚出的,我現在跟大家說明,這個是分開的,這部分是我個人要去出的。我如果錢不夠我要回去台北賣房子,大家知道嗎?所以大家明白這個。做這些都有功德,大家看自己的意願,發心哪些項目都好,都需要。總的來講,這都是老和尚提倡的相關項目,所以這個因果你要分明。
所以,以上再跟大家重複,就是我們捐款有不指定的,你捐給哪個道場,由道場來統籌,有捐給道場裡面指定專款,指定當中還有指定中的指定。另外,過去我也常常跟同修講,有同修供養我個人的紅包,在道場如果要印經要做什麼,道場有做的項目都是要入帳,開收據,向政府報帳。供養我個人,我就沒有收據,個人只能給你說謝謝,那個紅包就是給我的,給我就是給我去使用。這方面,特別是海外的一些費用,我們財團、社團政府都有限制,你是海外的一些費用它沒有那個項目給你支出的,有些有,有些沒有,沒有怎麼辦?那就要我個人去處理。所以,現在老和尚他也是這個做法,他個人的帳戶實在講就是支援這些沒有的項目,就是用在這方面。不然我們也用不到錢,說實在話,找來那些錢是累贅,也是自己麻煩,尤其為那個操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這個實在講,也是替大家做一點事情。所以,這個對我們出家人來講,這些錢,身外之物,我們只是多一個負擔,為了給大家做一點弘法利生方面的事情。所以,我們自己要去犧牲一點,這個大家也要知道。因此,這個方面就是說有公有私,這個私也是屬於支援公的部分。不然你說我能吃多少,大家來,大概我吃得肚子都脹脹的;衣服也不用買,出家人衣服穿到死也穿不完,實在講用的錢是很有限的,在生活上用的是很有限的。所以,還是機動性來支援一些需要的地方,但是道場沒有那個項目可以支出的,因為我們財團、社團都是要受政府監控的,年年要查帳的,所以一分一毫也都不能夠出問題的。
以上,今天跟大家分享蓮池大師的開示,因果教育。我們大家常常在修,大家明瞭這個因果。我們布施,淨施,我們這裡同修大家都有聽老和尚的經,所以大家布施心裡都很清淨,布施交給法師你們也就放下了,有沒有收據對你們來講也不重要。但是如果公款,我剛才講了,你給我個人紅包沒有收據,但是要給道場的一定要開收據,因為要報帳。所以,我現在有時候也是很怕人家託我做一些什麼事情,把人家託付的給忘記了。我那天來到這邊,我這次去澳洲,有一個美國達拉斯的老同修,好像拿了二、三千塊的澳幣給我,說要做地藏像,跟大家結緣的。我放在皮箱,我那天來,看到那一包是什麼,打開原來是,還好我外面有寫做地藏像的。所以,就怕這個,忘記了。所以,我都很謹慎的,把它寫了。所以我來大陸看看地藏像做了怎麼流通。他是完全給我流通,他也不要收據,因為是老同修。我到大陸來做這些,也沒有辦法給他收據,在台灣可以,在大陸就沒有辦法了。但是我們是可以做的,可以做地藏像來跟需要的人結緣。
地藏像做了之後,實在講造佛像,還是要講經說法,要說明、要介紹,大家才知道供這個像要怎麼供才有功德利益,為什麼要造這個像,它的功德利益在哪裡,大家要了解、要認識,大家才會發心來供養。如果不說明,大家不知道,就變迷信。大家去寺廟拜一拜、求求平安,就算是不錯的。有的甚至譏為迷信,他根本就不相信的。所以還是要講經說法,要說明。我們淨老和尚這次在香港做法會,跟他吃飯的時候他也講,說念經不講經,大部分都變迷信。他就不懂,念念念,不懂,不懂經的意思是什麼,他就是迷信。所以,經要講解、要說明,大家明瞭這個道理、這個方法,那就不迷了。了解了就不迷,不了解就迷了。所以經還是要講,念經也需要,但是講經也更需要,不講大家不明理。
以上這則因果開示,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分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