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8/3/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31-0001

  請大家合掌我們來念開經偈,我念一句大家跟著我念一句,我念完大家再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請放掌。

  《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第一輯。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新春吉祥,阿彌陀佛!今天是澳洲淨宗學院舉行「二O一八年師長善護追思紀念法會」第一天,我們這個活動一共有五天,今天是三月一號,到三月五號圓滿。一號到四號,學院安排佛學講座;五號上午有追思紀念活動,下午三時繫念法會。今天第五堂課,由悟道來跟大家一起學習《淨土集》。這次有很多海內外同修來到圖文巴澳洲淨宗學院一起來學習,有從美國來的、新加坡來的,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還有澳洲本地的同修,大家齊聚一堂,一起來學習淨土法門。我們淨宗學院,顧名思義就是學習淨土宗的道場,因此我們這個講座總是以修淨土為主要的一個宗旨,無論學什麼東西,最後都回歸到淨土,信願念佛,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今天也看到這麼多同修大家在一起,首先我們在學習印祖的法語之前,我就想到《論語》開頭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看到這個場景,也有感而發,想到《論語》這句話。大家來這裡主要是學習的,為什麼要學?我們淨宗學院,或者學會,一般的學校,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對於世間出世間法,我們都必須要學。在我們這個中文字裡面,「學」跟「覺」上頭是一樣的,下面學是一個子,覺是一個見。所以我們要覺悟,覺而不迷,就必須學。所以學者覺也,我們學了才會覺悟,不學就不覺,就不會覺悟。我們世間不知道,一見一聞,我們看見了,聽聞,聽到別人一講,明白了,覺悟了。所以學就是為了要覺,就是覺悟。不學能覺悟嗎?當然就不會覺悟。所以俗話講,「活到老,學到老」。我們也不能說,我上了年紀,我年紀大了,不用學了。孔老夫子經過墳墓,指著墳墓對學生講,說到墳墓裡面就可以不用學了,在還沒有到墳墓之前都要學,活一天學一天,活到老學到老,學到死。所以人從一出生到死,時時刻刻都要學。

  「學而」,這個而就是連繫上一個字和下一個字的連接詞。「時習」,習就是練習,如鳥數飛,好像一隻鳥要常常練習飛翔,母鳥要教小鳥飛翔。教小鳥飛不是教一次,必須多次的練習,要常常練習。好像我們學開車,也不是學一次就會了,要學很多次才學得會。我們學任何的學問,學任何的技術,都是一樣,要常常練習。所以時習,時是時間。這個時間,有的地方的說法是講年齡,就是不要錯過學習的年齡,當然,學習最好的年齡是年少,這個也對;或者指一日之時,一天當中也要有個時間來學習,這些講法也都對。主要就是多次練習,時時刻刻練習,才能學得會。所以學要時習,時時刻刻去練習。這個學又有效法的意思,就是照著做、照著練,效法才能覺悟。學久了,你練習久了,不管哪一方面的學問,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練習熟了,熟能生巧,很熟悉了,你就會有很多變化,不管哪一方面的技術,熟能生巧。

  學而時習,要常常溫習,所謂溫故知新,溫習舊的,常常溫習,才會有新的意思出現。過去我們在華藏圖書館,韓館長教唱念,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勸我們「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你要學唱歌、唱念,時時刻刻你要去練習,不能中斷。所以早期在圖書館練唱念,並不是安排個法器課才來練,因為早期在圖書館我是什麼都要幹的,不是什麼都不幹,是什麼都要做的,從煮飯、接電話,客人來泡茶、折毛巾,掃地、做香燈、掃廁所、搬經書、印經,師父講經要錄像、錄影,全包,哪有空找個時間好好來練!都是在走路、走樓梯的時候練。以前圖書館餐廳在四樓,圖書館在五樓,或者搬書、搬東西工作的時候,一面走一面唱,我是這樣練的。練講經,也是這樣。

  我三十七歲,韓館長就請我做當家。當家是要管人、管事、管錢,這可不是三不管,而是三要管。三要管,你事情就多,心就煩了。你學講經,你有時間準備嗎?所以我看經、看稿,坐上這個講台就是我看稿的時間。我也是出家就發願學講經說法,跟師父學講經說法,但是各人因緣不一樣,也只能隨緣。所以,我還是有多少時間就講多少,反正講一堂是一堂。這一次來也是我們學院的師兄弟盛情的邀請,本來這個時間要去廣東的,所以就請其他法師去了。去廣東不是講經,是做法會,做法會就沒時間講經,所以請其他法師去。我找這個時間,讓我再上台練習練習。

  所以這個學,就是我們時時刻刻要學的,也不是說老了就不用學。學也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學生求學,老師教學,所謂教學相長,一方面教,一方面學;一方面學,一方面教,每個人也都當老師、也都當學生。所以學才能覺悟,天天溫習。學了之後有心得,就有法喜,有喜悅,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我們現在學了,如果沒有心得,學了就枯燥無味,枯燥無味也就容易退轉。為什麼會枯燥無味?學了,但是沒有去時習,沒有時時刻刻去練習、去一門深入,沒有時時刻刻一門深入,功夫不深,得不到那個喜悅,得不到那個效果。我們佛法叫法喜,法喜充滿;《論語》就叫悅,喜悅,這個喜悅從內心湧現出來。

  下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看到大家,就是有朋自遠方來,大家都從很遠的地方來,坐飛機來的,在澳洲當地的,起碼也要開車上來。所以來到圖文巴淨宗學院,大家來這裡都是從遠方來。現在最遠的大概是美國,美國是最遠的。總是,再近也都是算遠的了,看到大家就很歡喜,我們大家彼此相見也都很快樂。這個朋是什麼?同門叫朋。同門,同一個老師,同修一個法門,這個叫朋,大家共同在一起學習的。同門的同參道友從遠方來,跟你研究,大家來一起學習。學習有了心得,這就是道,我們一般講得道。這個道的層次很多,你有得到一分的法喜,把這個心得傳播出去,跟大家一起分享,與大家同樂,這個就不亦樂乎,這是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大家來澳洲淨宗學院一起學習,就是《論語》這句講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是同門的同參道友,大家從遠方各地來,在一起學習、研究、討論,這是很快樂的事情。我們在這裡學習很快樂,把這裡學習的快樂,用現在這個錄像錄下來,還可以放在網路,做成光盤,跟沒有到現場來的同參道友、跟有緣人分享,這個是很快樂的一樁事情。我們這個開場白就以《論語》的頭一句,來跟大家一起共勉。

  下面我們就進入我們這堂課學習的主題,《淨土集》。《淨土集》首先也簡單跟大家做一個彙報,這個是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美國節錄的,裡面有《無量壽經》的菁華,還有《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善導大師的《四帖疏》菁華,還有《彌陀要解》菁華,清朝灌頂大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菁華,還有《普賢行願品輯要疏》菁華,另外就是祖師的法語,有「行策大師法語菁華」,「印光大師法語菁華」,後面還有「草堂集」,還有「耶穌基督嘉言錄」,合訂起來一個《淨土集》。

  這個菁華,是早年我們淨老和尚他在美國弘法時節錄的。他看到美國當地的同修,包括其他國家地區,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工作都很忙碌,在海外一個地方,如果講演最理想的、最長的,不能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可能很多人沒時間來聽。所以,這個講座有一天的、二天的,最多三天,大部分大家利用假期。這個短時間,不要說講一部大經,一部小經就講不完。所以就想到早年在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我們淨老和尚也講了《晚晴集》,就是弘一大師把經典跟祖師的法語做個節錄,一條一條的,節錄了一百條。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晚晴集》,所以他這個節錄是根據弘一大師《晚晴集》來的,這是《淨土集》,方便像我們這次的講座。我們這次講座是四天的時間,悟道安排的時間是四堂課,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半,一共八個小時。像這樣的短時間的講座,用這種節錄最適合,因為一條一條,每一條可以獨立,也可以連貫,時間長多講幾條,時間不夠講一條也可以,講兩條也可以,彈性伸縮就很方便。所以,我們每一條可以長講,也可以短講,如果要多講幾條,我們就每一條講簡單一點,那就一次可以講很多條;如果要詳細講一點,就少講幾條,這樣也可以。所以這個就很適合我們短期性的講座,《淨土集》的節錄是這樣的一個構想。

  我們現在開始來學習《印光大師法語菁華》第一輯。我們先看第一條:

  【一。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眾生貪瞋之心所致而已。】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第一句,『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世」這個字是指我們現前這個世間,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這個「變」是災變,「亂」是動亂。這個世界的災變、動亂,它的緣由在哪裡?「之由奚在乎」,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災變、動亂,它的緣由、它的原因是在什麼地方,從哪裡發生的?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地球上,的確每年都有天災人禍。天災是天然災害,天然災害像水災、火災、風災、地震、海嘯,還有傳染病。講到地震,我們台灣來的同修應該印象比較深刻,因為上個月二月六日花蓮也發生了大地震,有兩棟樓房倒塌,也死了十個人,輕重傷的也不少人,也算是很嚴重的一個災難。發生地震的三天前我到花蓮,二月三號到花蓮淨宗學會,他們同修帶我去看一個教授跟政府租了一塊地,看看我要不要,如果要可以去承租下來使用。再帶我到山上看這個教授,他買了一塊平地,山上的半山腰,在以前日據時代的炮台,那個位置可以看到太平洋,看到整個花蓮市區。二月三號上午去看,下午回台北,二月六號晚上十點多就地震,我們也沒有想到三天後會發生這樣的災變,這是天災。

  人禍,那就更多了。人禍,戰爭,這個地球上現在還是不斷。這些世間的災變、動亂,它怎麼發生的?怎麼會有這些天災人禍的事情?在印祖那個時代是二戰時期,這個節錄也從印光祖師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做節錄的。現在我們聽到護國息災,我們淨宗同修大家就比較熟悉,二OO八年四月二十五日,我們淨老和尚在他的家鄉,啟請住持滿公老和尚,啟建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這個護國息災的名詞是從印光祖師那個時候開始的,《上海護息災法會法語》,印祖一生沒有對外公開講演,只有那一次對外公開,講了八天,現在也有單行本冊子在流通,這個都是從這些資料節錄的。

  我們現在看到世界上的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最近台灣地震,我也很關心這個信息。所以看那些網路電視,去年二O一七年我就有看到網路電視,根據科學家、預言家,古今中外的這些資訊報導,說今年二O一八年地震會很多。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確很多災變、動亂。這個原因從哪裡來?印祖給我們講,『一言以蔽之』,印光祖師給我們開示,他說這個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句話統統可以涵蓋、可以包括。什麼原因?下面講,『眾生貪瞋之心所致而已』。追根究柢,這個災難怎麼來的?天災人禍怎麼來的?就一句話,就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眾生貪心、瞋恨心。這邊的字是比較省略,舉出「貪瞋」,當然包括痴、包括慢,包括懷疑、惡見,貪瞋痴慢疑惡見(就是邪知邪見),用貪瞋來代表。貪瞋是主要的因素,這些天災人禍就是眾生有貪心又有瞋恚心,這兩個因素導致這個世界很多災難,天災人禍;天災也是人製造出來的。以上印祖給我們開示,說這個世界災變動亂它的緣由在哪裡?用一句話來講,就是眾生貪心、瞋恨心所導致的。下面再給我們解釋,為什麼貪瞋會導致這個世間的變亂?

  【貪心隨物質享受而激增。稍不遂。則競爭隨之。】

  這一段就給我們舉出來,為什麼貪瞋會導致這個世界的變亂?因為『貪心隨物質享受而激增』,這個「增」是增長。我們有貪心,為了追求物質的享受,五欲六塵物質的享受,貪心就增長了,而且這個增長不是小幅度的增長,是大幅度的增長。這個「激增」就是很大幅度的增長,激烈的增長,那可不是很小幅度的增長,是很大幅度的增長、很激烈的增長。為什麼增長?因為貪心隨著物質享受,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就不斷的增長。增長怎麼辦?要去追求,為了滿足物質生活的享受,不斷的去追求。追求物質享受,貪心不斷增長,實在講就很苦。我們看佛菩薩、古聖先賢,都是教我們「知足常樂」。一個人能知足他就很快樂,他的生活就很自在。如果一個人知足,鋪草蓆睡在地上,猶如在天堂。如果一個人不知足,生到天堂他還是很不快樂,因為他總是感覺有缺乏。所以有貪心,一直追求物質享受,那就很苦。為什麼苦?要跟人家競爭。

  所以你追求不到,『稍不遂』,「不遂」就是追求不到;追求不到,『則競爭隨之』,就要跟人家競爭。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起,外國教育教小孩從小就教競爭,什麼都要跟人家競爭,跟中國古代聖賢的教育剛好是相反,中國古代教育是教禮讓。教育教禮讓這個世界才會和平,教競爭肯定就不會和平。為什麼要競爭?因為貪心,貪求那個物質享受。實在講,貪心也沒有止境,得到了覺得還不夠,還要得到更多。我們現在看看這個世界上,中國、外國的確都有這個現象。下面一段接著給我們講:

  【又不遂。則攻奪戰伐隨之。則死亡流離隨之。則疫癘饑饉隨之。則一切災禍隨之。瞋火熾然。世界灰燼矣。】

  『又不遂』就是說去追求物質享受追求不到,就跟人競爭,競爭又得不到,「又不遂」就是又得不到,競爭得不到,乾脆用搶的比較快。怎麼搶?『攻奪戰伐隨之』,「攻奪戰伐」就是戰爭。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從小教競爭,競爭得不到就鬥爭,鬥爭再得不到,那就戰爭。所以戰爭,為什麼戰爭?搶奪,搶奪物質,搶奪資源。為什麼搶奪?為了物質享受。戰爭發生了,結果是什麼?『則死亡流離隨之』。戰爭不管打贏打輸,輸的這方死亡比較慘,打贏的這方多少也要損失。實在講,從佛法因果的觀點來看,戰爭沒有贏家,都是輸家,戰贏了還是輸。為什麼戰贏還是輸?因為戰爭就要殺人。當然兩軍交戰就互相殘殺,雙方面的軍隊互相殘殺,難免也會波及到這些無辜的人民。實在講,戰爭損失最嚴重的還是一般的人民,像現在如果大家看新聞,敘利亞一天到晚在打仗,報紙常常報導,很多小孩被打死,父母哭哭啼啼的,家破人亡。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個都有因緣果報。所以發動戰爭絕對不是好事,因果背得很大。這個我們仔細讀佛經就知道,沒有學佛的人,只要你去看中國的歷史,二十五史。二十五史,過去印光祖師也請一位居士,把它比較顯著的這些因果報應的記錄節錄出來,編成一本書叫《歷史感應統記》。《歷史感應統記》是從正史出來的,不是野史,野史就是我們民間自己記載的,正史是官方的記載。這些記載都是講因果報應的,但是記錄的這些官員並不是都學佛的,有的是學佛的,有的是不學佛的。你看清朝《閱微草堂筆記》,我們這個《淨土集》後面,我們師父上人也有節錄《閱微草堂筆記》,叫做「草堂集」。紀曉嵐先生他也不是學佛的,他不是佛弟子,但是他是編《四庫全書》的主持人,很有才華,很有學問,他把一生的見聞寫成一本書,叫《閱微草堂筆記》。這個書我有空在這裡翻一翻,看一看。來澳洲比較有一點時間,翻一翻,看一看,在台灣、在大陸都比較沒時間。裡面的記載,實在講都是他親自的見聞,他這個記錄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新聞報導,新聞採訪、新聞報導,把它記錄下來的。所以,他講的這些都像佛經講的,如是我聞,自己親自聽的,或者親自見到的,如是我聞,不是自己編的。

  這都是講因果報應,像戰爭就是雙方都要有死亡的,「死亡流離隨之」。過去的戰爭,發生過了,我們沒看到,現在正在發生的,大家只要留意去看新聞,敘利亞現在在戰爭,你看報導那些人逃難。什麼叫死亡流離隨之?我們讀到印祖這句開示,去看看那個新聞,我們縱然沒有在現場,看看電視的報導,也能夠感同身受。不但戰爭有人死亡,而且往往戰爭之後,接著就是傳染病,『疫癘』就是傳染病。戰爭也會造成『饑饉』,為什麼?戰爭沒辦法生產,就是破壞,吃都沒得吃。以前二戰時期,我記得小時候常聽我父母講,那個時候台灣是日據時期,美軍來轟炸,台灣的一些物資,日本人都拿去前線打仗,給軍隊用,人民吃的都要分配的,吃飯都很難。所以我小時候常聽我外婆講,說我幾個舅舅以前真的沒飯吃,煮那個稀飯稀得像開水一樣,她說喝一喝去跑個廁所就又餓了。我們沒有經歷過,我們體會不到,是聽大人講。我們聽了去想像,也可以體會到一二戰爭的悲慘。所以傳染病、饑饉隨著來了,沒得吃。戰爭時期要常常挨餓,餓死的人當然很多。小時候聽父母、大人講,戰爭的時候沒得吃,一棟房子要跟人家換一隻雞,人家都不願意換。為什麼不願意換?因為那隻雞他還可以充飢,還可以活命,那棟房子不能吃,活不了,那棟房子對他來講就沒有意義。

  戰爭之後,「死亡流離隨之,則疫癘饑饉隨之,則一切災禍隨之」,到後面的災禍還很多,都跟著來了。我們俗話講,「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好像福報沒有接二連三來的,但是那個災禍一來,好像是接二連三來,一直來。這個原因從哪裡來?從貪心來的。所以,我們看看近代這些歷史,歐美、日本這些國家都有殖民地,發動戰爭。為什麼發動戰爭?搶奪土地,搶奪物資,就是這裡講的攻奪戰伐,發明那些武器就是為了要搶奪的,這個業就造得很重。我們去調查調查發生戰爭的緣由,都是從貪心來的,因為貪心,要奪取物質享受,不惜發動干戈。

  以上是講貪心造成的災禍。這個貪心起來,瞋恨心就會跟著貪心起來,互相戰爭,製造仇恨。仇恨起來,瞋恨心的火熾然,雙方面再打仗,怨仇愈結愈深。所以,戰爭就會引起雙方的仇恨,起瞋恨心,互相要對方死,瞋恨心起來了。瞋恨心起來,戰爭的結果,世界會變成怎麼樣?『世界灰燼矣』,世界就變成灰了。過去我們看到印祖這個開示,好像戰爭是有,但是世界變成灰燼,我們覺得應該還不至於。但是現在看看這個科技的發達,我們相信有可能世界會變成灰燼,因為現在的武器比過去不曉得厲害多少倍。現在的核子武器不是二戰美國去投日本長崎跟廣島那個原子彈,比那個時候的威力聽說大幾千倍,愈發明就愈厲害。彼此都在製造核武,我們現在聽說,其他國家不算,美國的核武聽說可以毀滅地球兩百次,其他不要算。這個世界變成灰燼也不是危言聳聽的話,也就是說人類有能力毀滅地球。為什麼毀滅地球?因為有貪瞋這個心造成的。這個是第一條,第一段,印光祖師給我們講這個世界災變動亂的由來,就是眾生貪瞋之心所致,發展出來的天災人禍,它的根源就是貪瞋之心。

  下面第二條,印祖再給我們開示,知道這個原因了,要怎麼對治?第二條就是給我們開示對治的方法。我們請看第二段,第二條:

  【二。惟我如來。闡苦空之諦。以治眾生之貪。宏慈悲之旨。以治眾生之瞋。】

  第二條就給我們說出方法。佛法就像藥一樣,有病就有藥。過去台灣有流行一句話,說「有佛法就有辦法」。這一句話也是真話,不是沒有辦法,是有辦法。什麼辦法?印祖給我們開示出來,『惟我如來』,就是這個世界災難那麼多,都是從眾生貪瞋之心所發展出來的,製造出來的。怎麼辦?「惟我如來」,惟就是惟有,我們佛門釋迦如來,釋迦如來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釋迦如來出現在世間,成道之後首先對我們世間人開示的就是『闡苦空之諦』,「闡」是闡揚,「苦」是給我們說明這個世間只有苦,沒有快樂,也是空的。「諦」這個字是真實的意思,現在的話叫真理,諦就是真理,事實真相,這個叫諦。也就是給我們講,這個世間苦是真的,空是真的,快樂是假的,你想要得到什麼也是假的,到最後是一場空。

  所以《妙法蓮華經》佛給我們開示三界統苦,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三界六道,從這個天道,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到地獄道,都是苦。欲界是最苦,苦苦、壞苦、行苦,都有;色界沒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無色界沒有苦苦、壞苦,但是有行苦,所以三界統苦。我們人間有八苦,生、老、病、死,這是生理的苦;心理的苦,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前面這七種苦都是從五陰熾盛所造成的。所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五蘊照見,照見這個五蘊是空的、是假的,那我們所有的苦厄就消失、就沒有了。我們沒有出三界六道總是苦,快樂也是苦,樂過去苦就跟著來,所以叫壞苦。如果覺悟到我們這個世間苦,他就不會去追求這些世間的物質享受,就能夠知足常樂。第二個,觀這個空,觀這個空就是《般若經》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給我們講這個世間,包括我們這個身體我們都得不到,我們也做不了主宰,都是空的。

  如果我們真的看破了,什麼叫看破?我們去觀察,這個世間真的是苦,沒有快樂。沒有快樂,你現在一直追求,那就苦上加苦。看清楚事實真相,這個世界的確是苦,沒有快樂。這個世界的確我們控制不了,我們也得不到,我們也不可能佔有,剎那在變化。不但我們死了一場空,現在還在這個世間也就是一場空。《金剛經》這首偈我們大家會念,但是我個人的感覺,我也會念,也會講給人家聽,但是好像這個世界滿真實的。講是講,聽是聽,我們也同意,但是為什麼沒放下?因為我們沒有後面那一句,佛告訴我們「應作如是觀」,這一句沒有。觀是什麼?最初的功夫是觀察,進一步叫觀想,最高的叫觀照,觀照是離心意識叫觀照。我們沒有去觀,我們連個觀察都沒有,聽一聽也就算了。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的修學,如果我們沒有去做,沒有用這個作觀的功夫,實在講,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不會得力的。不懂得作觀,不知道要去作觀,這個功夫不會得力。我們念佛要不要作觀?念佛,持名念佛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的觀就是觀的功夫。持名念佛是出在第十六觀,不管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修哪個法門都要作觀。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要求悟道,做三時繫念叫我要隨文入觀。那個時候我也知道一點道理,隨文入觀這個層次比較高,我能夠做到隨文作觀就不錯了,隨文入觀功夫比較深一點。

  為什麼要作觀?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了很多,不懂作觀凡情轉不過來。我們無量劫來這個煩惱習氣那麼嚴重,為什麼我們聽是聽,我們也同意,但是就是轉不過來?就是不會作觀,不懂得要作觀。作觀也是要用功夫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論語》第一句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時時刻刻要去練習。江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他註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修學的經驗,他說他也知道要去作觀,但是觀了二十年也沒感覺。我看到他這個註解我有同感,我也沒感覺,講是講,看到該生氣就要生氣,該起貪心就要起貪心,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

  要怎麼觀?學而時習之。他就是專攻《金剛經》的,常常在念那一句,但是作觀功夫不得力。後來有一天,功夫用久了總會有悟處,他就覺悟到,一定要從現實生活當中去提起觀照。怎麼觀照?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順境,很順心的事情,我們現在講順境、逆境,我們可能體會沒那麼親切,順境、逆境,什麼叫境,也搞不懂。所以他講順心的事情跟不順心的事情,我們在生活當中每天遇到的,大概都離不開順乎我們心意的事,有些事情違背我們心意的事情,不順心的事情。不管遇到順心的事情,或者不順心的事情,他都用這句去印證,就是順心也是如夢幻泡影,不順心也是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他說這樣,從這個點切入,他說感覺就有效果出現了。他說以前看經也看不太明白,現在眼睛亮了,看明白了;以前念佛心裡也不踏實,現在念佛心裡感覺踏實了。江老居士他是四十年工夫都用在這上面,學而時習之,時時刻刻去練習。我們也是要時時刻刻去練習、去提醒,功夫才會得力,如果一放鬆,功夫就不得力。所以,看破就是從作觀,這個不能不講,如果我們不從這個地方進一步去講求,我們聽老和尚講的經,我們聽得耳熟,我們也會講給別人聽,也會勸別人,但是自己做不到。因此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勉勵,在這個地方要起觀。

  我們看到印祖提出這個,就要對照起觀,起碼我們做個觀察,這個世間是不是苦?苦,我們可能想像不到,「生」苦,我們出生就過去了。年輕人還體會不到老苦,像我現在就體會到老苦了,牙齒也掉了,眼睛也要戴老花眼鏡,體力精神不如年輕時候,這個老苦也感受到了;病苦也感受得很深刻。這個病苦,自己生病,感受會比較親切;如果看別人生病,自己沒有病過,感受也不親切。縱然你到醫院的急診處去看,病是他在病,不是我在病,他在叫苦,不是我在叫苦,自己也感受不到,你叫什麼,還不好好趕快念佛。你自己沒有病的時候,當然講得很輕鬆,哪一天你自己病了,你才知道能不能念佛。你在肚子痛的時候,你能不能念?還是要趕快去找醫生,那就不是輕鬆的。死的時候就更苦了,四大分離,心裡千頭萬緒。因為我出家以來三次大病,病得瀕臨死亡,所以我才有這個感受,身體很健康的人體會不到。在沒有生病的時候,我也覺得好像沒問題,病一來我就念佛求往生。結果自己一病下去,不是那麼一回事。

  所以,我們平常真的要去作觀。印祖給我們講的,他老人家也作觀。他老人家觀哪一個字?觀「死」。大家有沒有聽過我們淨老和尚講,印光祖師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以前在華藏圖書館,我們師父就印印祖寫的「生」跟「死」,印祖的墨寶,寫的有印大張的、有印小張的。小張的就我們出家眾一個人發一張,貼在哪裡?貼在我們晚上睡覺床鋪的腳跟後面,他說你晚上躺下去就是死了,就要求佛來接引,每天要死一次。你一躺下去就看到那個字,死,我現在要死了,你還想什麼?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貼在床鋪後面,貼在那個地方。但是剛開始看有點感覺,後來看久了也麻痺了,看久了好像也沒什麼感覺,死就死,就讓他死,好像也不起作用,貪瞋痴還是一樣起來。如果這個字觀想觀起來,就不會有貪瞋痴,不會了。你還貪什麼?都要死了,你還貪什麼?貪的念頭伏住了;瞋恨心也伏住了,計較什麼?都要死了,有什麼好計較的,觀這個字才叫成功。

  我們大家這一生如果真的要去西方,我們大家這一次,有朋自遠方來,大家來好好深入這個,真的要去。如果還不去,來生來世才想去,就不用那麼深入,聽聽就好了。如果真想去,這個真的,你沒有去深入,我們以為自己臨命終就一定可以往生,恐怕不是我們想像那麼容易。大家的功夫、境界我不知道,我是以我個人這種業障深重的境界來講的。我們念佛臨終有把握往生西方,一定要在平時練,平時不練,平時不時習,學了不時習,那就沒有心得。我們如果不練,我們先不要說臨命終,如果大家有生病的經驗,我是過來人,我知道生病就好像不是我們想像那麼簡單。沒有生病,講得很輕鬆,一生病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何況臨命終?

  臨命終四大要分離的時候,平生的善惡業念頭統統出現,強者先牽。如果善的念頭比較強,往三善道;惡的念頭比較強,先出現,就到三惡道去。我們修淨土,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比較強,就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現在要練的,就是我們有信、有願,還得要有行。大家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的經都聽得很多,大家可能聽得比我多。我也聽很久,聽到今年是第四十九年,十九歲聽到今年六十八歲,十九加四十九是六十八。聽老和尚開示,我們也耳熟能詳,我們也會講,有信、有願。信願只有兩個字,如果我們這樣聽一聽,沒有深入去理解,恐怕我們真的似懂非懂,好像懂了,實在講不懂。

  所以我常常跟同修提起,我在台灣做三時繫念,我提起這個,要有信願,大家要發願去西方。大家都會說我們願意去西方,都講得很大聲。後來我就再問一句,真的嗎?是真心要去西方,還是口頭上講一講?還是喊口號?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如果沒有真心發願要去西方,只有喊口號,好像我們平常喊口號,沒有那個心,有口無心。我們老和尚在《大經解》也講得很詳細,就是要去西方,對這個世界不可以有絲毫留戀,如果有一樁事情留戀,就去不了。我們也常常聽,我們也會講,也會勸人,但是我自己反省自己,我自己做到了沒有?我一天到晚在勸大家,我自己到底有沒有放下?我這一回頭看,我不只一條沒放下,好像有千條萬條,心有千千結。所以我現在愈想愈可怕,愈想就愈不敢講。以前好像講得口沫橫飛,以前講的好像斬釘截鐵,現在愈講愈不太敢講,你自己沒做到,講都是落空的。

  為什麼我們會留戀?我們也知道不可以留戀,但是偏偏還是要留戀;知道要放下,偏偏就放不下。回過頭來,還是江老居士講的那句話,我們不懂得作觀。我們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讀一部《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經文我們也念得很熟悉。西方阿彌陀佛這個世界為什麼叫做極樂?因為那個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就是它那個世界,所有我們娑婆世界的苦,那邊都沒有,你聽都聽不到。所以那邊所有的苦都沒有,沒有苦就樂了,就叫極樂。我們為什麼要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佛法出現在世間是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離苦得樂。這是學佛的目標,不管是修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離苦得樂是我們的目標。

  苦從哪裡來?苦從迷來的。所以要破迷開悟,我們才能離苦得樂。迷破了,覺悟了,不再造惡業,我們就離苦得樂。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要離苦得樂,才要發願往生西方。如果我們對現前娑婆世界,不知道這個世界苦,人在苦中不知苦,知苦即是善生時。人在苦當中不知道苦,就是迷惑顛倒,把那個苦的事情看作是快樂的,把那個快樂當作是苦的,顛倒了。所以人在苦中不知苦,不知苦他就不會想去解決這個苦的問題,就不想求解脫。這個就是一般眾生迷惑,他還在迷惑顛倒當中。如果一個人真正知道這個世間是苦,那這個人善根深,覺悟了。

  我們如果沒有真正覺悟這個世間苦,對這個世間肯定放不下;沒有覺悟這個世間是空,我們也放不下。苦、空,苦你觀想,觀起來了,觀成就了,放下了,看破、放下了;或者觀空,觀成就了,也看破、放下了。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任何一觀觀你成就,就放下了,所以觀門很多。印祖在此地舉出兩個,涵蓋所有的觀法,苦、空,涵蓋所有的觀法。我們讀書讀經一定要像孔老夫子講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舉出一樣你就要知道舉一反三,不然孔老夫子認為這個讀書人,如果不懂得舉一反三,就是書呆子。過去早年我們老和尚講,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懂得舉一反三,是佛呆子,學佛學成佛呆子,我們要懂得舉一反三。

  所以種種觀法,這裡觀苦、空是一個代表,我們其中如果觀一個觀起來了,我們道業就成就了,淨業就成就了。印光祖師他是只有觀一個「死」字。這個觀察起來,才能放下,放下之後,我們念佛才能幫助我們伏惑。我們現在見思惑,我們修淨土法門不用斷惑,但是要伏惑。《彌陀經》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這個層次也很多,但是最基本要伏惑,伏煩惱。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懺悔偈,懺悔偈後面都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二願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有滅斷跟伏斷。煩惱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第一個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乾淨了,一絲毫都沒有,證阿羅漢,超越六道,斷見思惑。所有法門,不管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必須把三界的見思惑,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斷得乾淨,一絲毫都要斷乾淨,才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有一絲毫沒斷乾淨,還在六道。所以須陀洹斷見惑,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出三界。這是所有法門出離三界六道的條件、標準,就是斷見思惑。

  淨土法門不用斷惑,過去我們聽淨老和尚講經常講,一品煩惱沒有斷,我們也可以帶業往生。以前我聽到這句我就很放心,我正好一品都不能斷,沒關係,我們這個法門有救了,可以帶業往生。再看到《觀經》,五逆十惡,看到地獄了,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那就更放心了。現在年紀愈來愈大,經過幾次生死的關頭,自己慢慢有一點覺悟了,才知道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一回事。所以一品煩惱沒斷,那個是指滅斷,因為你滅斷煩惱就證果了,你斷八十八品見惑就證須陀洹,在大乘圓教是初信位菩薩,就證果了,就是入聖流了,入聖人了,那個叫滅斷煩惱。滅斷的難度比較高,我們淨土是要伏斷,就是你把這個見思惑伏住,見思惑基本就是貪瞋痴,能夠把它伏住、控制住,不要讓它發作,這樣信願念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斷。到那邊一定可以斷的,不但斷見思、斷塵沙,還斷無明,一生成佛。我們現在要做的功夫就是伏惑,伏煩惱,伏斷煩惱。

  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四弘誓願,斷煩惱是真正的懺悔,我們不能做到滅斷,但是要做到伏斷,那才是真正懺悔。懺悔不是在佛前磕磕頭,哭一哭,貪瞋痴也絲毫控制不住,不要說滅斷,伏斷也做不到,那個不是真懺悔。實在講,真懺悔就是要斷煩惱,我們做不到滅斷,我們要先做到伏斷,到極樂世界再去滅斷。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功課就是伏惑,伏見思惑,先把它控制住。怎麼伏?我們現在也要大家來做做功課,我們每天六根接觸六塵,起心動念我們都要提高警覺。我最近觀察,吃一餐飯,就不曉得起了多少貪瞋痴。我吃飯,以前不知道,猛吃、猛吃;現在才知道,古時候叢林為什麼要過堂吃飯,而且過堂還要食存五觀,過堂都要去觀。我們出家人吃飯不懂得去作觀,現在吃的都是負債的。古大德講,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三心是《金剛經》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不能透徹明瞭這個三心不可得,吃了信施的供養,一滴水都不好消化,這個都有債務的。所以我愈想是愈可怕,實在是太恐怖了。所以出家人這碗飯真的不好吃,拿了供養很高興,如果我們稍稍懂得這個因果,就知道這個不好玩。

  我們看叢林為什麼要食存五觀?現在都是形式的,沒有真正去作觀。沒有作觀,我們一看到好吃的,多吃一點;看到不好吃的,心裡就生煩惱。其實多吃一點也是煩惱,生貪,看到不好吃的生瞋。看到好吃的就貪吃,撐;貪吃,肚子就撐著,就生煩惱了。所以我想一想,吃一餐飯,貪瞋痴不曉得起了多少念頭。所以,再看看叢林食存五觀,原來是這樣的。這些我們都要大家共同來學習。

  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講,講到戒律,說這個戒律,如果「不明念處慧」,穿那個袈娑像木頭幡,好像木頭掛一個幡在那個地方;「禮拜如碓上下」,磕頭禮拜好像那個舂米上下,修的那些都是屬於外道的苦行,跟佛法不相應的。「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木叉是戒律,念處慧就是四念處,四念處是佛法的總關鍵,總開關。你懂得去做這個四念處的觀想,高層次是觀照,你持戒,修什麼法門,功夫修得好的,這一生可以證阿羅漢。如果依照圓教,證得十地果位都可以達到,關鍵你要懂得四念處是佛法的總觀。第一觀「觀身不淨」,觀察我們這個身體是不清淨的;第二觀是「觀受是苦」,我們現在所有的享受都是苦,三界統苦,就是此地印祖講的苦空之諦,觀受是苦;第三「觀心無常」,我們這個心是無常的;第四「觀法無我」,就是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我,我們不能主宰的,要這麼去觀。你持戒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學教也好,為常住修福、營福也好,都會開悟。如果不懂得這個總觀,你修六度就像外道的苦行,跟外道修苦行一樣的,因為你不懂得觀慧,四念處觀不懂,這個很要緊的。

  我們觀想成就了,我們才能放下,這個時候說我願生西方,那是真覺悟要去西方,那才是真的。就是要伏惑,我們這個惑先控制住。這個觀之前,我們輔助的功夫,就是印光祖師給我們講的《太上感應篇》。過去李炳南老居士也寫了一些字,說《感應篇》教人斷惡修善,更是幫助我們念佛伏惑,伏見思惑。所以印祖一生提倡,這個也很值得我們來深入學習。總之我們要伏惑,我們才有把握往生。所以一心不亂最基本的就是伏惑,如果是事一心,起碼要斷見惑,理一心起碼要破一品無明。我們先從伏惑這個功夫做起,就是要從我們內心來觀察。所以有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做基礎,就足夠幫助我們念佛伏惑。伏惑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臨命終那個念頭只有佛號,其他的雜念、妄念都控制住了,起來的念頭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就是引導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念才能跟阿彌陀佛相應。

  所以我們老和尚講那個一念,念阿彌陀佛那一念,是你伏惑。惑伏住了,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才相應;如果伏不住,那是跟六道相應,口中念佛,還是不能跟佛相應。這一點請大家務必要能夠體會。大家如果能體會,我想這一趟就值回票價,沒有白跑一趟。我們今天時間到了,這段還沒講完,明天晚上我們繼續來學習。

  

  

#